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曲待谁欤-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论学识文章,殿试之时本该当之无愧拔得头筹,可肃宗见其面颊凹陷颧骨突耸,体态佝偻瘦损难以入目,言谈举止又透尽了恃才傲物的尖酸,故而心头不悦,御笔钦点原来的第二名为状元,上官洵只得退为榜眼。岂料此人骄矜傲物,锱铢不让,竟拒不受封,当场拂袖而去。肃宗龙颜震怒,要赐死上官洵。于羌汉一战中大胜而归的温商尧恰于此时进宫面圣,肃宗大喜之余问其要何封赏,俊美郎君尚未脱去染血铠甲,却是一笑说,“班师凯旋,三军振奋,此时若见血光,恐会挫其锋锐。”这才保下了他的性命。
  而后上官洵负责教授皇子们学习,也曾毫不掩饰对当今天子的不屑一顾,不止一次于众人面前说肃宗的八位皇子中,最为聪颖的便是杞晗,而最为愚钝的则是杞昭。天子弱龄时随其读书没少挨他的呵斥与责罚。恰有一次又因背错了一篇汉赋要挨戒尺,龙袍小儿连连哭曰:朕是天子,你这腌臜,如何敢打朕?便怎么不肯把手心伸出,还用眼神频频瞟向伴读在旁的黄口小儿。秦开也机灵,当下也哭着扑将上去抱住了上官洵的腿,直把自己挤出的眼泪鼻涕一股脑地擦在他的青衫之上。那张面色蜡黄、颧骨高耸的面孔露出无奈之色,上官洵幽然叹道,“若非国公三顾茅庐抱病相邀,臣原是如何不愿雕凿朽木。陛下若是甘于惰学自嬉,待臣回禀过国公,自当挂冠而去归隐山野。”杞昭听闻此言当即止泪收声,乖乖将掌心摊开伸于上官洵眼下。哪怕被打得两掌通红似要滴出血来也是紧咬牙关,也未尝再哭出一声。
  那原不堪忍受的戒尺之疼生生匿于三分念头:一分是为“回禀国公”引来的慑惧,一分是为“惰学自嬉”激发的骨气,还有一分,则是对那日紫貂大氅下的温暖久久不曾忘怀。
  静立于一旁的上官洵走上来看了一眼杞昭的字,垂着两个浮肿眼泡的眼睛露出嗤色,摇了摇头,“开合苟且,笔力不饱,笔意更乏呼应。唯独这个‘千’字血肉丰满骨骼精神,略具国公神髓。”
  纵是褒扬,也只用了个“略”字。杞昭听得这话,当即面色带怒要拂袖而去。还未跨出门去,蓦然似当头一棒般为人从梦中惊醒!又疾步回来拾起案上的白宣,仔仔细细看了看自己落墨于上的那个“千”字,又掉过眼眸直愣愣地注视起落在地上的匾额。
  心头顿起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竟让他在这晴暖阳春里倍感寒意,冷汗不由涔涔而下。瞥看了众人一眼,只说“朕当回宫了”,便于恭送声中头也不回地跨门而去。
  竟有出逃之势。
  “朕不喜欢那个上官洵!”方一出得庄府,白衣少年直恨得咬牙切齿,一连说了几声“待朕亲政后定要诛杀此老匹夫!”
  “温商尧通音律、擅书法,那一笔自成一家的温体行书,朝里朝外模仿者难以计数,”秦开见了杞昭面有忿色,因是安慰他道,“再加上那些只知奉承的小人,听人赞他几声总是难免,何况说皇上的字具有他的神髓,此言到底是褒非贬,皇上也不必放在心上。”
  虎起一张冰也似的脸,杞昭斥道:“怎么?你的意思是,听人说朕的字写得像他,还得受宠若惊感激涕零了?”知是小皇帝的气话,那一双眼眸亮锃锃的皂衣少年挠了挠面皮,涎皮赖脸地生出一笑道,“不是,微臣说的是,温商尧的字写得像皇上。”
  人心隔距肚皮,圣意更是难测。秦开自是不知杞昭的心思:为何别的字不具神髓,偏偏是这个“千”字。
  他当然也不知道,自唐乔手把手教杞昭写过一首《长相思》后,他自己一个人又偷偷照着母亲的字迹摹了不下万遍。常常是摹着摹着就眼前一片雾气蒙蒙,滴滴泪迹洇于白宣之上。
  若非今日为上官洵一言提点,十年来他从未生出过这个念头,可这一旦想起,便似疑人偷斧,如何也挥之不去了——
  母亲那首《长相思》中提及的“周郎”,会不会就是温商尧?
  杞昭愣神半晌,忽而掉过眼眸看向身旁少年,问道:“秦开,朕且问你,你多大了?”少年当即摸着鼻子笑起:“微臣虚长皇上两岁,皇上如何不记得了?”
  “朕想给你安排个亲事。”见秦开睁大眼眸,又露出一笑道,“副相韦松不单经纶满腹,有匡时济世之才,随风倒舵的本事也是无师自通。听传他有两个如何不肯示人的漂亮女儿,一曰云珠,一曰兰珠,皆有落雁沉鱼之姿。更听人说,云珠善弹箜篌,兰珠善舞《绿腰》,二者皆精妙天下,令人见之馋涎。”唇畔的笑意更深,一双黑漆漆的眼眸似也浮出一层暖光,“朕和你,各择其一,如何?”
  皂衣少年蹙起眉头,稍一琢磨,当即明白了小皇帝的意思:若温子衿为后,温氏一门岂非更气焰滔天?有意借姻亲拉拢韦松,扶植韦家的势力,好似养狗搏狼,让其能与温氏兄弟互作牵制。
  也不点破个中原委,秦开踱前两步,又回头撇了撇嘴:“皇上刚才说韦副相不肯将两位女儿示人,那便是无人见过了?万一是外人的以讹传讹,这‘云兰二珠’不是大美人,反是两个呲牙鼓目血盆大口的丑八怪,又当如何?”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杞昭肃穆眉目凝神相视,忽而抬手重重搭向他的肩膀,以一个十分妥重而严谨的口吻道:“娥皇女英,齐人之福,朕便在此恭喜爱卿了。”
  


☆、12、春风初试薄罗衣(中)

  那厢杞昭有意为秦开指婚韦相之女,绝非杞人忧天。自温太后身侧的丫头白芍口中探知,自那日于甘棠殿内提及了温羽徵的婚事,她便属意将“二珠之一”许配给这总是流连花楼的侄孙儿,暗里遣人去韦府说亲去了。温氏兄弟越俎代庖、专恣弄权十载,朝廷内外早是邑犬群嗥,那些臣子何有将他这天子放在眼里的?
  公卿大臣里也唯有副相韦松,能对这首辅大臣说个“不”字。
  这帝王家要是拉拢臣下,无外乎靠联姻这个手法。若二珠之一入得宫来,他更有心多给她一份恩典,好让那动辄生妒撒泼的温子衿难堪。这后宫争斗从来都是杀人于无形,便不信,纵然韦松不愿与温氏兄弟起冲突,可若将储君之位置于二者之间,如何还有不奔趋追逐的道理?
  少年天子固然远虑深谋,可这韦相府中又是另一派景象。
  见得一双姣好婢子各立于一侧,而堂屋之中一庞眉皓发面貌清癯的老者与一肩披紫貂大氅的男子正在对饮弈棋。二人俱卸去了朝冠袍服,换作一身寻常装束。只见那苍髯老者久思过后,落下一黑子道:“但知国公擅书篆、通音律,却不知这一手棋也下得妙绝天下。”自嘲地摇头一笑,“枉老臣还素来自负于棋艺超绝,如是看来,定然是要输了。”
  两指轻夹一枚琉璃棋子落于枰上,便见黑子已入绝境,再无生还余地。瘦削面孔上一双深长眼眸隐隐带有笑意,浑然不见与那棋势相映的侵略锐气,听他轻咳一声道,“博弈之道宛如兵甲胜败,审局、度势温某尚知一二,然则临局用智于‘围师遗阙,死中求生’,到底是外行人。”
  “国公过于自谦了。”韦松又一笑道,“想国公十六岁从戎,即领千骑兵马破数万敌军重围,可谓激昂年少,名动天下。对这一枰对垒的黑白,自然了若指掌不在话下。”
  苍白瘦损的面庞微微泛起一笑,温商尧淡然道:“但是陈年旧事了,韦大人何必再提。”
  “想睿宗皇帝夺位于朝贼,举国上下正是百废待兴。睿宗皇帝天性仁明,未免羌人进犯百姓堕于水火,特意迎娶了樊凉公主淳尔佳为妃。不仅定下羌汉永不互犯的盟约,更容许漠北百姓进入陇右之地开垦,只须向朝廷上缴少许,余粮皆归其所有。可这班野蛮羌人恩将仇报,竟趁睿宗皇帝驾崩我大周动荡之际,举兵犯我边境,将漠北一带连同西州、河州悉数据为己有……”苍髯老者言及于此,已是连连叹息不已,“致使我大周金瓯残缺,徒剩半壁江山。”
  “韦大人今日邀温某前来小酌,却未见准备美酒珍酿,”温商尧将拈于指尖的棋子放还白玉棋奁之中,含笑轻觑韦松一眼,“莫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什么都瞒不过国公。老臣确有一事想与国公商议。”那老者当即也放下手中棋子,摇头道:“近日探子来报,羌人之中出了个名为‘察可古’的不世英雄,他凭着骁勇善战夺了汗位,又开国号为‘弈’,自称‘圣德皇帝’。据悉那察可古智谋过人胸怀伟略,不甘偏居一隅,早有意犯我大周。羌人本就兵骁民勇,若干年来不时遣轻骑袭扰,而今秣马厉兵大有与我大周分庭抗礼之势,只怕更难对付。”
  “我懂你的意思,”眉头微微蹙起,唇畔的笑意倒是不减,“驱除羌人固然是头等大事,却和祛病是一个道理,不能操之过急。”
  “当日国公所率的大军一路所向披靡,眼见已犁庭扫穴逼至漠北城关之下,可偏生——”忽而刹住话音,韦松半晌沉默后,仅是摇头叹息。
  这一声喟然长叹来得迟了。
  周肃宗耽于美色荒疏朝政,横征暴敛于一己之私,却不为天下有识之士励精图治。自十六岁的温郎君横空于世,更是心忖得此文武咸备的不世将才便可高枕无忧,对朝臣劝其收复失地的谏言充耳不闻,反任那些泣血以告的奏本落满尘灰,弃于御书房一隅。
  彼时正值羌人内乱而无心恋战,加之主帅年少英雄极富谋略,因此汉军声势大振,一路高歌奏凯。眼见羌兵溃不成军收复旧地在望,温商尧忽而被肃宗以一道“朝堂生变,朕生死旦夕,望卿闻令即归!”的急令给召了回来。
  少年将军一路马不停蹄赶回京师,收于鞘内的剑刃犹带未干鲜血便入宫觐见天子。却见肃宗衣衫不整地和数位美人嬉戏于金銮殿上,一见他更是龙颜大悦,笑道,“朕曾听那些朝臣内侍们说‘曲有误,温郎顾’,也不知是否言过其实。此番召你回京,正是要你替朕顾上一顾,”抬手一指正于殿上鼓瑟弹筝的两位妖冶女子,又道,“此二位美人何人更擅丝弦?更擅者朕要将她册封为妃,而那个稍逊一筹的,朕就将她赏赐给你,也算犒劳你屡破羌寇入死出生之苦,如何?”说罢便令那两名女子弹唱一曲《薄罗衣》。肃宗方额大耳重赘多肉,加之纵情肉''欲多年,更显面孔浮肿神态猥琐,愈加衬得身侧的少年将军英姿俊美,不似凡人。纵然往来于教坊的多是些油头粉面的公子哥,可这二位歌姬哪里见过如此丰神玉树的男儿,心忖这“人间无出其右”的温郎君果然名不虚传,听得一声“稍逊一筹的将赏赐给将军”,竟顿起贪慕之心,争相出丑错音。
  千载一时的复国良机竟于一双美人的拨弦素手间化为乌有!精通音律的少年将军当然听出曲中的青睐挑逗之意,拳心紧攒,生生将喉间泛起的一口腥甜逼了回去,掉头对肃宗笑道,二位美人的琴技伯仲之间,实在难分高下。
  当时韦松也在殿内,一声黯然叹息混入秾词艳藻与淫声靡乐之中,再不可闻了。
  “若是他日国公能亲自挂帅出征,岂非更叫那些羌寇胆丧……”
  “羽徵虽浮夸顽劣,然而自幼研读兵书,谙熟兵法武略。国事当前,他也向来慎重得很。”瘦削面孔浮起一丝笑意,温商尧轻咳道,“有他坐镇军中,我很放心。”
  韦松点头称是,又道:“但不知大将军可有婚配?”
  摇了摇头,一双深长眼眸露出怅然自疚之色,温商尧轻轻叹道:“许是幼失恃怙,而我这做兄长的又只知权宰政务,疏于对他的关心教导,才使得他这般耽好女色。”
  “那日太皇太后偶与老臣说起大将军的婚事,老臣恰有两女待字闺中,才情模样倒也各占几分,故而毛遂自荐。太皇太后凤体刚愈,老臣想着也不便总是叨扰,这便想乘今日之机与国公商议一番。”言罢,当即唤了二女上来。
  话语方落,自堂后便走来两个袅袅婷婷的美人。一个白裙飘飞,仿佛行云逶迤;一个蓝裾轻曳,更胜幽兰静放。那白衣女子宽额尖颐眼若水杏,眸色乌中泛绿,浑似一波盈盈春水,顾盼流沔间难掩妖冶狐媚之气;而蓝衣女子则纤腰素肌眉若春山,唇色不涂而朱,嫣然一笑,愈显典丽不可方物。
  云珠艳似狐胎,兰珠俏比仙子,韦松心中不免也是得意,暗道便是那京师第一名妓邬小翎,哪里又及得上自己这两颗各有千秋的璀璨明珠。韦松让云兰二珠向温商尧施了一礼,又提及了东吴二乔的典故,说什么孙策纳大乔、周瑜纳小乔,英雄美人名传千古,可谓一段旷世佳话。
  这“兄弟二人可各纳其一”的弦外之音愣谁也听得明白,可他却发现身旁男子虽面含三分浅笑地目不旁视,可神色分明又寡得很,全似不为动心。
  “一可落雁,一可沉鱼;韦公二女,人间罕俦。”眸底蓄起愈加深浓而不置可否的笑意,温商尧微一颌首赞道,“有此双珠在侧,顿觉温某老朽形秽。”
  “国公正当风华,如何能说‘老朽形秽’……”云珠不过比温子衿大了两岁,抬起眼眸注视着年长自己二十岁的男子,凝脂似的颊上竟生出一抹“女子思慕情郎”的羞怯红晕,低声说道,“奴家三岁便能将《温郎谣》倒诵如流,至今犹记那一声‘宝马雕鞍,粉郎风流’,那一声‘殿前封侯,英雄杯酒’……总惦着盼着有朝一日能与国公相见……”
  说话间,韦松命下人撤去棋枰,摆置上了盛有青梅、金枣、菩提子等的青花果碗,又令云珠替温商尧斟酒。
  “但请国公饮此一杯。”双膝触地跪于地上,细滑如玉的一双手将半满的象牙杯高托过头顶。凝视身前男子的目光脉脉含情,白衣美人若有所指地说道:“酒浆陈酿,愈益醇醲。”
  将美人手中的象牙杯接了过来,却也不饮,仅仅轻置案上。从果碗中拾起一枚青梅,似还礼般将它回赠于云珠,温商尧勾起一笑,“梅子未熟,难免酸酢。”
  这话倒似嫌自己年纪小了。
  一腔思慕衷情顷刻化为了喑哑难言,将那青涩果子攒于掌心,云珠缓缓起身退立一旁,那原能照映众生的妙丽容色似也为之黯然。
  这姐妹间感情本就是极好的,一旁的兰珠见得姐姐这般模样气之不过,当下反唇相讥道:“国公看来不过而立年纪,言行举止却如此老气横秋,令人闷倦。又形销骨立这般病态,谁家的女儿会愿意一进门就守寡?”黛眉风流轻挑,气吐如兰,“倒是大将军,俊美轩昂,人间无匹。我是要嫁他的!”
  “舍弟顽劣不驯,但怕委屈了兰珠姑娘。”听得这话,笑意更深,这双素来寡漠深邃的眼眸又添几分暖意。
  “我这将要作他妻子的女流之辈都未尝这般庸人自扰,”岂料蓝衣美人巧嘴薄舌惯常任性,纵然在这个权倾朝野的男人面前也丝毫不肯退让,“缘何你堂堂一朝首辅,又不过只是他的兄长,反倒推三阻四诸多莫名顾虑?”
  云珠悄悄拽了妹妹的水袖,恨不能教她将那朱唇贝齿一并阖上。而另一侧的韦松早已四体俱颤汗浃背脊,吹须瞠目地冲其一声怒叱:“兰珠,休得胡言!”
  独是温商尧不以为忤,病恹憔悴之色一扫而光,放声而笑。
  


☆、13、春风初试薄罗衣(下)

  温商尧回府已是酉中时分,日头晻晻欲落,高轩低庐远看参差错落交相掩映。几点燕雀出没其间,上下游戏。
  自打于兄长屋外跪了几个时辰,温羽徵似是一夜悛改脱胎换骨,既不去红帩阁也不去温郎庙,当真循规蹈矩得很。李谦本想寻几个美貌的童男童女为他消渴解馋,岂料他近些日子不好美人倒好鸟雀,反倒命他四下去寻。
  铁鞋踏破方才自扬州觅得两对纯种的金红芙蓉鸟,一路快马颠簸送至京师。毛羽艳丽如披霞燎火,鸣唱婉转似磬声铃语,极为罕见难求。可惜这鸟儿实在纤细娇贵,还未好生伺候供养送入温府就死了一只。
  温羽徵见笼中的鸟儿确凿漂亮,也未有“失了一只”的不快,当即曲指轻叩笼罩地逗弄起来,嘴里喃喃说着:“而今我算明白了,这‘三顾茅庐却屡求而不得见’是教人何等的不甘心、不快意、不罢休……”仿似精心修饰的两道俊眉高扬斜飞,连着一双明眸中的英气精魄直入鬓角,端的是一副戏荡人间的倜傥恣意,逼人自惭形秽不敢直视。
  “纵使春''色无限,将军风流却更增春''色。”抬眸环视一番院中的斜阳美景,李谦复又注视起眼前这目不旁视逗弄鸟儿的俊美男子,谄笑道,“若大将军跨马而行于长安街,遑论少妪定都投掷瓜果以示倾慕,足致数月不饥。”谄媚讨好固然不错,倒也字字真心。
  “曾有江湖术士指出这个宅子阴阳抵牾,风水极是不好——若是男孩诞育于此,必将脑后见腮生有反骨,日后成为乱世佞臣,不得善终;若是女孩则更薄命,纵然荣极一时也终将若残花飘零,魂断于红颜韶华……”顿了顿,温羽徵停下逗鸟动作,掉头目视李谦道:“虽然大哥一笑置之不与计较,我却没有这般雅量。我命人折了那人的四肢,将他弃于狼豺出没的野陌之中——说来,这还是你头一回登门府上,我可有记错?”
  李谦点了点头,又将瘦小身子躬作一团道:“卑职不敢欺瞒大将军,卑职的先人与这宅子亦有不解之缘。”温羽徵面上浮现一丝暧昧玩摩的笑容,又道:“无怪我见你自打跨入这府门,便总瞻左顾右地看个不够……你倒说说,这宅子是何来历?”
  “这宅子百余年前便是这般往来络绎、鼎盛繁华,可那时的主人非是姓‘温’,而是一位‘权倾朝野、笑倾天下’的小王爷。”默然片刻,这以“刁滑不可交”而见称的男子竟面露怅惋之色,颇为感慨地又道:“卑职的先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本领,曾任吏部主簿,说来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可他却抽簪自去投身于玉王府,默默蛰候数年只为有朝一日云开月出,得以辅佐心中明主……可惜世事岂能尽如人意,到头来不过是黄粱一梦终须醒,何如索性不逢春?待敬王伏诛之后,先祖遵循小王爷生前指示,留墨一篇震惊举国流传至今的《服罪疏》便黯然归隐……”

  “你的先祖就是……就是李相如?”温羽徵当下恍然,心忖难怪这个李谦模样生得虽不周正,却巧舌如簧经纶满腹。原是这般来历非凡,居然是史书记载里那个能“一言屏退万千兵马”的李相如的后人!
  “先祖临终之时留有遗训,只说自他而起的李氏后人三代之内绝不可回朝做官,而三代之后必得倾尽所学博取功名,从此济世安民,和鼎相佐简氏皇帝——这遗训虽留得怪,卑职的祖辈父辈却恪守至今,直至卑职这一辈,方才过了三代。”
  眉峰轻锁,若傅脂粉的俊美面孔亦有感慨之色。他也不免为此触动,想起了温氏后人须谨记于心的先祖遗训,何尝不是因为曾为敬王贴身侍婢的太祖母难忘旧主之情?
  正是两厢失声间,突然听得一个淡淡含笑的男子声音:“倒不知大将军近日修身养性,开始学会赏玩花鸟了?”
  暗呼“不好”,本以为兄长定会被那老朽啰嗦的副相韦松留下用膳,怎料这么早就回来。生怕自己的玩娱自嬉惹其不快,赶忙示意李谦将鸟笼藏好——谁知自那日在温郎庙里为宰辅大人一眼瞥视之后,这奸猾小人便落下了见他即怵的病根,听闻温商尧入得门来已是大惊失色,偏生温羽徵还将鸟笼往他怀里迅疾一塞,令他猝然措手不及。
  一不留神竟将鸟笼摔在了地上,笼门大开之下,笼中的芙蓉鸟一刹扑飞而去。
  见那三团火儿似的鸟儿扑扑棱棱,竟往三个方向飞去,温羽徵心下一急也忘了兄长即在眼前,当下脱地而起直入云霄,要将它们一并捕回来。似拣尽寒枝的惊鸿不肯于枝头栖息须臾,稍稍一踏院内的俊木绿乔,又翩然融身于风中往来飞梭。俯眸一看,发现哥哥正微抬下颌,面带淡淡赏赞之色地望着穿花拂柳的自己。心里蓦地起了个“炫技”的念头,愈加华裳缥缈,动若飞虹。忽起忽落得心自如,一招一式舒展绝艳,令人难以自胜地为之目眩神迷。
  故意捱了些时辰才将三只芙蓉鸟悉数捕于掌间,脚下布满了闻声而至的下人婢女,一概击掌称绝连连叫好。骄狂自傲的情绪已达巅峰,只见温大将军绰然立于树顶,玉白指尖把玩着手中雀鸟,昂冠大笑,满面春风得意。
  岂知耳畔霎然生风,眼前骤起一道玄光——温商尧竟也飞身掠入空中,眼不及眨已至跟前。
  三只鸟儿趁其错愕松手的空隙又扑飞而起,四散逃去。
  玄色披风飘飞于空,丝毫不带劲气却分明危险万分的一招直逼喉骨。温羽徵点踩花叶向后飞退而去,左肘突曲仓猝挡开。又是迅若雨扫风卷地连过数招,二人凌空错身的刹那,互相折眸相视,他面色大变道:“大哥,你不可运功,这是在干什么?!”
  温商尧回以微微一笑:“教你如何捉鸟。”
  这倒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哥哥总是亲自教他武功。虽说当时那不多高的少年心气儿便已登天,仗着天资聪秀学什么都一日千里,然而与年长十岁的兄长比试到底从未胜过。而今时过境迁,二人早是今非昔比,可温羽徵仍不敢再有些许松懈,当下不遗余力地使出轻身功夫,与兄长同时伸手去夺其中一只的芙蓉鸟。
  一边争夺过招一边连翩青云之间,一时风起枝颤,落花如洒。温羽徵风华正茂,数十招后已明显占据上风,温商尧虽面目姿态仍旧风行于水,终究也只是勉强招架。
  待三只金红芙蓉鸟全不见了踪影,二人落回地上,方才发现旁人的发梢袂上已满是飞红飘絮。
  自觉手中握有一双鸟儿,温大将军走至轻咳不止的兄长身前,面露骄色而又关切地开口道,“大哥,你身子欠佳,弟弟承让了。”将掌心摊开,不禁瞠目怔住——不单手中仅仅孤零零地躺有一只鸟儿,且由于二人过招间毫不自察地致力过猛,这鸟儿已经死了。
  “怎么……怎么可能?”顿感一股小火自耳根烧起,嵌于眸底眉间的骄矜狂放登时卸了个干净,温羽徵一脸不可置信地抬眼望向一旁的兄长。只见其抬臂一展披风,伸手至他眼下。苍白修长的五指慢慢舒展而开,躺于掌间的两只芙蓉鸟竟完好无损,亲昵相偎地啄了啄毛羽,又飞了去。
  瘦削面孔愈显惨白无色,温商尧阖起眼眸轻轻喘息,许久方才略带谑意地笑道:“堂堂大将军如何还不敌一个病秧子?”
  “大哥……骄矜自满犹似收雀于网,怎可容它阻我雄心鹏程……弟弟错了……”颌首低眉现出惭色,麾下雄兵不下百万的温大将军竟如稚子般目光懵然低低自语,忽又不甘心地抬眸扬声道:“我定不会再犯,须得再比一场!”
  “可惜为兄已无力奉陪。”摇头一笑,复又轻咳数声,及地披风款款飘摆,掉头向后院走去。
  一阵动人肺腑的琴声自后院传来,似暮春花谢的宛转幽涩,也似秋后寒蝉的凄鸣悲诉。
  该是唐峤正在拂弦。
  唐峤虽是梨园人士,温商尧却一直待之以上宾之礼,从不拘束其自由。不单以名琴焦尾相赠,更任其率意出入温府。无怪乎他愿以绿珠自比,人道知己难觅,飞蛾扑火也值得。
  见坐入书房的温商尧久嗽不止,忙遣下人去阮府将阮辰嗣请了来。
  阮辰嗣一听,也赶不及着上冠带,匆忙忙就来了温府。替温商尧把过脉后,当即神色严峻地皱眉道:“国公今日是否不单与人交过了手,还饮了不少?”温商尧轻勾一侧唇角,颇似不以为意,“本还想瞒着大人,岂料大人乃华佗再生仲景当世,什么也瞒之不过。”
  在往日的方子里又添加一味白及、二钱石榴皮,细细嘱咐了研磨、煎服的法子,不交给左右婢子,倒交由了唐峤。唐峤将药笺攒于手中,亦蹙起眉目道:“国公分明非是贪杯之人,却总故意与自己身子赌气一般。”
  “卑职记得曾与国公千叮万嘱,一不可饮酒,二不可运力,三不可生怒,四不可自伤。若国公再这般一意孤行不听卑职一劝,只怕活不过明年开春。”
  “无怪乎羽徵总说大人无趣!”忽而想起白日里也被一个黄毛丫头点着鼻子说“老气横秋、命不久矣”不由大觉好笑,又连连掩口轻咳,笑道,“可男儿在世,若该痛饮狂歌时却只饮水茹藻,该壮怀激烈时却只缩手袖间,该冲冠一怒时却只拈花一笑,莫不如披缁削发去做个和尚。”
  待唐峤退了去,温商尧枕头于椅背,于婆娑灯影下阖眸养起神来。瘦削面孔惨若无色,几无吐纳。
  阮御医虽说经常出入温府,倒也未有于温商尧的书房中逗留过久,为其拔俗雅致所吸引,不由起身踱步其间,细细瞻视起来。
  一幅高悬于壁的卷轴蓦地袭入眼帘——清风徐送,万花丛中,一素衣女子正低眸抚弦。似笑还颦、且羞且怯的神态捕捉得妙绝,整幅画赋色清幽淡雅,更衬画中女子的清丽脱俗。邬小翎的媚笑挑逗倾倒众生却难以令他动容,可此时此地的阮辰嗣屏息敛气,如何动弹不得。
  唯恐轻作一唤,她便将自画中走出,栩栩而来。
  此画的笔法与温体行书是一脉相承的力逾古法,浓淡相宜,敷设至精,勾廓、晕染俱臻妙境,显然出自温商尧的手笔。然而题于画上的那首思念征人的闺情词虽也写作温体,则分明笔力轻浅略显拘泥滞涩,如何不会是国公亲笔。
  听得几声轻咳,才似惊醒般掉过了头——却看见温商尧已睁开眼眸,正与自己一同凝视着这幅美人画。
  “唯有‘自伤’二字……”长视不瞬,憔悴面庞生出一个极为落寞的笑,俄而叹道,“温某无以为辩。”
  


☆、14、我亦情多不忍闻(上)

  夜色渐趋于深沉,唐峤篝了盏灯送阮辰嗣出府。路上向阮御医叮嘱道,“小姐温子衿最喜食樱桃,常常只顾一时之快而不自节,导致热火上涌生出面疱,须日夜涂擦鹿蹄草汁,苦不堪言。而今又到樱桃红时,这在宫里也无人管束,只怕又要尝尽贪嘴的苦头。唐某想请大人为小姐配一方祛火良药,也算绸缪于未雨。”
  阮辰嗣微一摇首道,“清热祛毒的药大多苦口,子衿嗜甜,定然是要耍赖不肯服用的。”
  “这倒也容易。”青衣男子生出一笑,“将那药干研成细末,裹米糊和成丸子,以花蜜入水送服。这丸子大小如何拿捏,炼蜜如何调和方才不失药性,阮大人是行家,唐峤不敢再弄斧班门前了。”
  待与阮辰嗣作别,反身折回温府书苑,却看见温商尧正立于屋中,仰脸凝视着高悬壁上的那幅美人图。见熬好的汤药仍好端端置于案上,不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