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雄师-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为儒家子弟,张昭也受不了刘泰百家争鸣的政治理念,所以才选择了刘备,多次逃避刘泰的征召,躲入扬州的深山老林之中,等待时机再出仕,或者一辈子老死在山林。
刘备招纳张昭,是很凑巧的一件事情,扬州政权刚刚成立不久,各地都是饥荒之民,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备也就两只手两只脚,从哪里找那么多粮食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当初,即使是孔云也被为难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整天只能唉声叹气,看着局势越来越糜烂。
烦恼的刘备,拿上弓箭,骑着战马,带着一百护卫,一头钻进了秣陵城东边的深山老林之中打猎,越走越远,刘备一行人居然远远的走离了秣陵城,进入到丹阳郡东面的毗陵郡山林之中,刚好,张昭逃入长江南岸后也暂时居住在这片山林。
事情的结果很明显,乌龟对上王八了,遇见张昭,起初刘备不过是想讨碗水喝,相谈之时,发现张昭的谈吐非同常人,对治理扬州悲惨的局面,也很有独特的见解,刘备顿感遇到了知己,当场就请张昭出山,本来张昭是不答应的,毕竟身为文人,出仕的时候也要矜持一下嘛,可是在刘备的死皮赖脸下,张昭无奈的败下阵来,跟随刘备的小部队走出了山林。
张昭成为刘备的属下后,连续出了几个好办法,解决扬州的困境,什么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鼓励扬州地处海边的百姓捕鱼,鱼嘛,百姓们也不会少见,毕竟扬州很大的一部分面积,比邻长江和内海地区。
但是华夏乃是农耕民族,对捕猎鱼肉,并不是很拿手,当然,在靠海的地带,渔民也是非常多的,为了解决百姓不会捕鱼的尴尬情况,张昭在得到刘备的允许后,亲自下到各个地方,从渔民嘴中学习捕鱼的经验,然后把这些经验抄录在纸上,再送到北疆对外开放的印刷厂将其打印出来,分发给扬州各地临江临海的百姓,如果看不懂字的,还专门派人前去讲解,算是想的非常周到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淮的地理位置(第三更,求订阅啊啊啊)
第三百三十三章两淮的地理位置(第三更,求订阅啊啊啊)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扬州百姓果腹的难题解决了,只要解决了饥荒,其他的事情都好办,接下来,张昭和孔云一起出谋划策,从各地门阀手中借来大量金银,派专人前往北疆收集各种能对外开放的技术。
再把这些技术交给百姓,或者送给门阀开办工厂研发,甚至在刘备的带领下,扬州府亲自出面组建商行打理,长期的投入下,成效非常可观,短短一年时间,刘备不但把负债还清了,还初步恢复了扬州的元气,大部分百姓都能种有所出,工有所入,起码能填饱自己的肚子,不再挨饿受冻。
张昭的到来,给扬州带来了新生,也帮助刘备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所以张昭在扬州官场上的地位非常高的,见到项飞对张昭不敬,刘备顿时怒了,只见刘备起身,指着项飞大喝道:“二弟,马上给子布先生道歉,敢对子布先生不敬,备不认你这个兄弟快道歉”
看到刘备大怒的摸样,项飞愣了愣,不过立马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语有点过分了,对张昭,项飞还是非常尊敬的,刚才只不过是因为一时生气罢了,谁叫项飞是个武将,是个易怒的人呢?
“飞知错了,还望先生勿怪。”面色通红,项飞尴尬的走向张昭,对着张昭躬身认错道。
看到项飞的摸样,张昭有点手足无措,看了一眼刘备,感觉到刘备眼中那浓浓的歉意,顿时心生感动,这一刻,张昭突然发现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或许刘备才是自己更好的效忠对象的。
在此之前,张昭一直非常犹豫,即使成为刘备的臣子,心中还时常会考虑,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毕竟刘泰的条件太优厚了,基础根本不是刘备能比的,只要刘泰不出错,到时乱世来临,君临天下的绝对是刘泰,刘备根本没有一点希望。
不过也有话这么说,士为知己者死,恩,其实也就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说法,在北疆,张昭的才能虽然出众,但资历却拍马赶上荀彧等人,最多做个荀彧的助手,差不多就顶天了,而在扬州却不同,孔云善战,善奇谋,但却不善内政,张昭的到来,顿时弥补了扬州高层的漏洞,一般时候,甚至孔云都要听张昭的教导,张昭顿时成了扬州政坛的大鸡头啊
“项将军快快免礼”张昭神色大急的上前扶起项飞,在扬州,项飞可是刘备的义弟,身份可不一般,受了项飞的拜,岂不是张昭自认高刘备四兄弟一头了?万万受不了啊。
“自古文武不能和,将军为了主公的大业着相,自然希望扩军,大规模的扩军,但是身为文官的在下,却不能不反对,因为一旦扩军,就会牵动各大郡县的根本,黄巾之乱后,扬州青壮锐减,据中平三年底统计,整个扬州在册,十八至四十的青壮只有六十七万口啊,这和光和五年的一百八十六年万相比起来,只有区区三分之一的数量哎可见蚁贼给我扬州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张昭摇了摇头,一脸悲痛的看着堂内众人,唉声叹气的出声说道。
“子布,你不是说扬州在册的还有六十七万青壮吗,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扩军?如今我扬州即使算上维护治安的郡兵,也只有征召了十三万青壮啊,与在册的青壮比起来,只有五分之一呢,以宏来看,大可以再征召十万青壮入伍”樊宏一脸傻愣的抬头看着张昭,有点不解,在樊宏看来,六十多万青壮已是天文数字,若都征召入伍,别说防备山越,把山越灭了都没有问题。
听到樊宏的话,张昭的脸色顿时变成猪肝,不止张昭,刘备和孔云等知理人也郁闷的说不出话来,六十万多人,本来就只剩下五分之四,再招个十万人,那不是自找灭亡吗?整个扬州下层都会因此而引发大地震啊。
“樊将军”张昭看着樊宏,恨不得抽樊宏一顿,不过樊宏的身份和项飞差不多,自然不能不敬,只能把怒火受到腹中,忍着气,双目通红的对着樊宏说道:“樊将军,你可想过没有,整个扬州有多少土地,又要多少青壮负责屯田,如今五分之一青壮被征召入伍,已使得军需供给非常吃力,如果再征召十万人,恩昭就给你做个比喻吧,我丹阳有三十万人口,其中青壮在四万左右,等于说招募了十万人后,整个丹阳郡再加上周边的一个大郡,再也看不到一个青壮”
“”樊宏的脑中,出现走到哪里都是老弱妇孺的画面,顿时吓得一个激灵,六十七万青壮听上去很多,但分摊在扬州各大郡县中,那就有点不起眼了,甚至很多城镇被黄巾祸害后,根本看不到青壮的身影,若是刘备真的下令招募十万青壮入军,绝对会让扬州的政局彻底崩溃
“募兵一事,必须要执行,子布也言扬州幅员辽阔,所以十万大军根本不可能驻守全线,当然,增加十万兵勇是不可能的,以子布之见,我扬州募兵能最大限度到什么数量?”上首的刘备听了张昭的发言后,并没有放弃募兵的提议,而是直接下定决心,然后对着张昭发问道。
其实项飞提出募兵一议,完全出自刘备之手,真正要招募兵勇的是刘备,而不是掌兵的项飞,对项飞来说,只要刘备把三万丹阳驻军交到项飞手上,项飞就有信心征讨山越,把山越打个稀巴烂
刘备为什么要征兵?难道刘备看不清楚扬州眼前的状况吗?其实刘备看的非常清楚,也认识的非常清楚,就是因为认识的非常清楚,刘备才会想要扩军,刘备有别人一个不知道的特长,很难看势,看天下大势如今天下纷乱虽然已定,但真正的大乱却还没有开始,刘备看出,只要汉灵帝驾崩,那大汉天下必定会彻底大乱,而想要在乱世中拥有一片基业,或者守住一片疆土,最重要的就是兵马
十万兵马,不够完全不够最多只能防守罢了,想要进攻,根本是天方夜谭,刘备此时真的很恨,为什么会被贾龙带出去整整六十万扬州青壮,如果这六十万青壮还在,刘备完全能组建其一支三十万的大军,到时以长江为防线,进可退,退可守,完全可以自成国中之国
“主公”看到刘备那不容置疑的摸样,张昭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该说什么,想劝阻,但看刘备的坚决,根本不可能,但若扩军,对扬州的损害,可就太大了啊,即使现在的十多万兵勇,以张昭的本意来看,还要裁军呢。
不过君是君,臣是臣,既然君下了死命令,身为臣的张昭自然只能遵从,看了一眼孔云,张昭发现从开始带头发言后,孔云就再也没说过一句话,或许孔云早就知道了今天的事情,在心里,也是赞同的,孔云是大兵家,如果没有兵,那这么展现自己的才能?苦笑的摇了摇头,张昭此时才发现,或许唯一不知道实情的只有自己吧,不见四周的扬州群臣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吗?
“若是主公执意如此,昭自然也只能遵从,以我扬州目前的情况来看,兵勇最多只能再招募三万,三万人已经是极限,若超过这个数,我扬州就会出现青壮断层的情况,当初北疆的神王之所以要裁撤整整五十万大军,也就是因为如此。”对着刘备躬身行礼,张昭拱手说道,有点苦涩,能看清时局,却无法左右时局,三万人,确实已经是扬州的极限,如果再多,张昭自己都没信心维持扬州的局面了。
“三万人”看到张昭那无奈的摸样,刘备有点不忍,其实扩军之事,刘备早就想和张昭商量的,但一直都没有好的借口,如今只不过是在表格态的,如果张昭真的执意反对,刘备或许就会收回自己的意见,在刘备看来,三万大军根本比不上张昭的分量,如果要选,刘备绝对会选张昭。
“好吧,暂时就定在三万人,分散募兵,尽量缓解各大郡县的压力”刘备点了点头,下了决心说道,随后只见刘备突然看向大堂左侧的军事地图,冒出一句话语说道:“如果九江还在备的手中,备此时也不会如此窘迫啊”
众所周知,两淮地区乃是天下最大的粮仓,自古便有两淮丰、天下足的说法,这几年来之所以中原各地大片大片的闹饥荒,就是因为淮河两岸的数次大洪水,或许是乱世的前兆,每当乱世前来之时,淮河两岸都会出现莫名的征兆,其中最平常的就是洪水淹没良田,将百姓辛辛苦苦栽种的庄稼毁于一旦。
“九江”忍不住,堂内文臣武将的眼神全部看向军事地图上标注着九江郡的地方,在那里,有无数的良田,数之不尽的粮草,还有一座极为繁华的寿春城,中原和扬州的交界处
寿春
寿春城是九江郡的郡府,也是整个扬州的治所,当然,是在曹操入主之前的,自从掌控淮河两岸之后,曹操时不时就在想,如果当初没有在刘备之前攻入寿春,眼前的基业,还属不属于自己?
其实曹操最该感谢的应该是刘泰,如果没有刘泰,曹操怎么可能会有现在的基业?封侯,拜将,坐拥十多万兵马,粮草辎重无数这是曹操做梦都想得到的,但是如今得到的确如此轻松。
会有人问,刘泰既然知道曹操的威胁,为什么还会送出这么大的礼包?将原本袁术的地盘,完全送给了曹操,其实刘泰也是有苦自知啊,在得知刘备坐拥扬州后,刘泰完全就傻了,因为这一切,已经彻底脱离了历史的轨迹,曾经的落魄汉,这么快就跃为大汉名副其实的江东王,坐拥江东之地,手下带甲十数万,若是再给刘备完全发展的空间,没有一点制约的空间,那还了得?
无奈之下,刘泰想到了曹操,因为在历史上,在三国前期,曹操一直是压着刘备打的,没有诸葛亮和徐庶前的刘备,完全就是大路菜,没有丝毫用处,所以,刘泰把曹操扔到了两淮,两淮地区虽然富足,但前有中原诸侯,后有刘备虎视眈眈,很难发展,若是到了群雄并起的时候,曹操和刘备的死磕,完全能拖住双方的发展,到时候就很利于刘泰尽快的霸占中原和雍凉地区了。
不可不承认的是,两淮地区真的是人间天堂,如今洪水退去,百姓恢复生产,短短两年时间,寿春的府库就完全填满了,若是做好水利工程,只要十年时间,单凭两淮地区就能养起百万大军
在历史中,大乱之后的两淮地区不过百多万人人口,但袁术却能以两淮地区的粮草为根本,养起二三十万大军,甚至又底气在寿春称帝,这完全归功于两淮地区的丰富粮产还有曹操在历史中得到两淮地区后,便再也没有了粮草的顾虑,为了守住两淮地区,曹操甚至派五子良将之一张辽常年驻守在合肥,为的就是守住两淮的大门。
两淮对任何一个想要称霸天下的诸侯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在三国的后期,晋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大部分的功劳也是因为两淮地区,因为两淮地区可以源源不断的为晋军供给军粮,有足够的军粮支持,有足够的兵丁来源,又有睿智的君主,统一天下还会难吗?
此时的曹操很庆幸,得到两淮地区,等于说在先天之上,曹操就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空间,若是中原诸侯真的不堪一战,以两淮地区统一中原并不是不可能,当然,也要先解决了后方的刘备再说,就在曹操把最大的敌人定位为刘备时,刘备也将此生的第一个大敌定为曹操,世事虽无常,但总有定律,果然是不假啊。
第三百三十四章 曹氏群雄(第一更)
第三百三十四章曹氏群雄(第一更)
(想哭,兄弟们给点订阅啊,顺便讨论下,要不要让孙氏崛起?)
寿春,原扬州刺史府
扬州刺史府在张宝时代也可以称之位扬州王王府,修建的非常奢华,简直堪比洛阳皇宫,当然,是南宫,可以说是金玉铺地,无比辉煌,在王府内,还有上百座粮仓,是张宝在扬州几年时间收刮来的,储藏非常丰富,自从曹操接管了寿春城后,就再也没有钱粮的后顾之忧。
黄巾之乱平定,两淮地区再次恢复生产,四处聚集而来的百姓,缓缓使得九江郡再次繁华,身为郡府,寿春的繁华程度,在整个大汉王朝都是名列前茅的,稳固了地位后,曹操在治地大肆招募兵勇,恩,其实也不说不上大规模招募,两郡两国,曹操的兵马总数只有十万左右,其中还有三万的郡兵负责日常防务,真正的兵马,只有七万。
兵贵精不贵多,这是曹操一直信奉的理念,掌握了将近四个郡的地盘后,曹操三次招募兵勇,要求都非常严格,并且剔除了原本军队中的老弱,在两淮地区发布屯田制,为那些流民百姓划定公租田,并且多次开仓放粮,在两淮地区赢得了非常好的名声。
不得不提的是,成为两淮地区的主人后,曹操向家族发了一封求助信,希望家族能派人来帮助自己,这个家族可不单指曹氏家族,还有夏侯家族
前面提过,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继子,从夏侯家族过继来的,所以说曹操实际上是夏侯家族的人,求助夏侯家族,可以说名正言顺。
身为家族当前最有出息的人,家族能不出手相助吗?钱粮曹操不缺,多的都花不完呢,那要什么?人才对,就是人才四个郡的地盘,想要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全部安排自己的心腹,曹操是个有野心的人,占据了这么好的地方,不可能随手放弃。
明白曹操的意思,夏侯家族、曹氏宗族全部鼎力相助,夏侯家族送出了两位大将,也就是后世闻名的夏侯惇和夏侯渊,曹氏也送出了三员将才,都是曹操的表弟,分别为曹洪、曹仁、曹纯。
夏侯与曹氏虽然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但却曲解了,送出的居然全部是将领,得到这个消息后,曹操简直是无奈不已,其实也不怪曹操的家族,毕竟曹操是以勇武立名的,自然应该喜欢大将。
不要白不要,身为这些人的兄长,曹操非常明白他们的能力,除了曹氏几个小将外,两个夏侯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为一方大将是也
文才不足,那就找,朗朗乾坤下,还找不到治理郡县的人才吗?曹操不贪心,只要出现一批县才就成,毕竟大方针掌握在曹操手中,出不了什么乱子,但有时候,就算你不贪心,上天也会送给你一封大礼。
比如曹操,就在曹操文才最窘迫的时候,一个人来了,谁?张纮江东二张之一,与张昭其名的人物也是刘泰一直想要招揽的人,可惜的是,张纮的想法和张昭很类似,对门阀士族都看的比较重,恩,也可以说对自己家族看的比较重,坚决不同意刘泰的土地收回政策,所以张纮只能另选明主。
刘备坐拥江东是一个好选择,可张纮不喜欢,因为张纮看出刘备心太软,太虚伪,做不了大事,最后只会空忙一场罢了,而曹操不同,当初在虎牢关,曹操把两万多兵马都打没了,依然毫不在意,可见曹操心志的坚毅和开阔,这才是张纮心中的真正的明主,没有大地盘没关系,曹操有两淮啊,只要有了两淮,称霸中原不是稳稳的吗?
对于张纮的到来,曹操可以说万分欢喜,曹操可不是刘备那种白身,对北疆高层的消息一点都不知道,曹操非常清楚张纮在刘泰心中的分量,多次劝留,张纮都不肯在北疆任职,若是一般人,刘泰会如此殷勤吗?如此就可以说明,张纮的能力绝非常人,甚至于荀彧也相差不了多少,乃是内政的大才
就在张纮到来的当天,曹操就把两淮四郡的政务全部交给了张纮处理,并且把一些秘密文档全部送到了安排给张纮的府邸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发挥的很好,对曹操的信任,张纮非常感动,当初发誓对曹操誓死效忠
现在是公元187年二月初了,恩,春季,大地回春,自然要有一个新面貌,也要商讨一个针对未来计划的新方案,所以在寿春,原扬州刺史府中,召开了盛大的会议,两淮地区四郡上百名官员全部齐聚,看上去,可谓人才济济一堂啊。
“诸公,去年淮河两岸再次大丰收,遭受黄巾重创的百姓如今已恢复了生产,实在是可喜可贺啊,为此,操敬诸公一杯。”曹操坐在首位,原本张宝的王座之上,手中拿着一大碗美酒,对着下首的百官们笑呵呵的说道。
“我等敬曹公”曹操举杯,谁敢不回敬?顿时上百人齐齐拿起酒碗,随着曹操一碗干净后,大部分人也喝下了肚子里。
“子纲啊,这一年多来,最辛苦的就是你和仲德,操独自敬你们二人一碗水酒,表示敬意。”曹操一碗干净后,在下人的服侍下,再到了满满的一大碗,直接拿起酒碗,对着张纮和程昱敬道。
“主公,辛苦不算什么,只要百姓能丰衣足食,属下再辛苦十倍也愿意”张纮满脸喜意,不敢托大,与程昱二人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对着曹操回敬了一杯。
曹操的人格魅力很强,只要真心愿为曹操效力的人,都会被曹操那种宽宏,扩大的心胸感染,否则以张纮的才学,怎会在短短时间内就对曹操誓死效忠?这全归功于曹操的心胸。
“嘿嘿,子纲啊,今年年初统计,我两淮四郡有多少百姓了?”一口干完,曹操一脸笑嘻嘻的对着张纮发问道,看上去就好像邻家大男孩一般。
听到曹操发问,张纮没有任何意外,看了一眼程昱,在程昱含笑的注视下,站起身来,对着曹操拱手说道:“主公,正月初,属下便带人在四郡各地统计户口,为时一月,大部分百姓都已登基造册,总有户五十五万七千,口两百四十三万,其中青壮在五十六万左右,三成左右是从中原南下的灾民,根据主公定下的律法,这些人绝大部分都已分到了军田,为我两淮官府耕种田地”
“五十六万青壮?好,很好”看上去曹操非常满意,短短一年多时间,四郡差不多就恢复了三成战前的水平,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了,不过曹操也明白,这些百姓中,大部分都是从中原地区流浪而来的,如今的中原地区可以说是真正的惨不忍睹,到处都是灾民,到处都是死骨,整个中原文化,都差不多被黄巾之乱毁了。
“主公难道想扩军吗?”看到曹操那副非常满意的摸样,程昱忍不住出列一步发问道,程昱乃是曹操最老的臣子,在整个两淮地区都非常有名望,即使曹操的那些族弟们,也不敢得罪程昱。
“恩还是仲德聪明。”曹操笑呵呵的指了两下程昱,站起身来,环视了一眼坐下上百位官员,底气十足的说道:“扩军我曹操也不要多,两万就够了,兵在精,不在多不过这两万兵马可不是步卒,而是水军你们有什么意见,都给操提出来”
“水军??”顿时,大殿内一阵哗然,没有人会想到曹操居然想组建水军,在这两淮地区操练水军,这不是开玩笑吗?
“主公,是不是有点不妥?毕竟两淮地区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水师啊”曹操的族弟,夏侯惇站起身来对着曹操拱手问道,夏侯惇是马将,最讨厌水,一听到组建水师,浑身毛孔都竖起来了。
“元让啊,你小子怕水,可别说到两淮地区身上,为兄要组建的不是淮水水军,而是长江水军或许你们私底下都想过,陛下为什么要派我曹某来淮河曹某这就告诉你们,之所以陛下派曹某来,就是位了遏制江东的刘备”曹操走在大殿中间,一指指天代表灵帝,神情肃然的对着满满一堂的人说道。
“刘备此人,有虎狼之心区区白身,居然敢在会稽郡丝聚兵勇,篡夺州郡大权,到最后甚至公然在江东拥兵自立,逼迫陛下封赏其为扬州牧,其心何其险恶?操乃汉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如今我大汉社稷岌岌可危,想要挽大厦将倾,必先强国,强国必先强军若是刘备没有自立之心还罢了,若刘备小儿有自立之心,哼哼我曹孟德第一个不放过他”曹操的话语很有煽动力,只见满满一趟的官员们,全部被曹操说动,看上去好像对刘备非常气愤,气愤刘备逼迫天子,在江东拥兵自立。
“兄长,弟虽惧水,但也知家国大事,想要威吓江东,必须要有水军,弟完全赞同兄长组建水军,并且愿意担任水军大将为兄做一马前卒”夏侯惇对着曹操单膝跪地,大喝出声道。
在两淮地区,夏侯惇乃是除曹操外,最高的统兵大将,可以说,除了曹操,夏侯惇就是军方第一人,见得夏侯惇出列赞同,顿时一大列将领全部起身同意曹操组建水军的意思。
“好,好,吾弟知吾心也”曹操面色很激动,上前扶起夏侯惇和多为族弟,一脸笑呵呵的说道。
第三百三十五章 锦帆贼(第二更)
第三百三十五章锦帆贼(第二更)
(求订阅,现在每天订阅在五百左右,平均能到八百,我就六更爆发一星期,兄弟们给力啊)
“子纲,若两淮地区组建两万水军,钱粮会不会吃紧?”水军一事通过了,自然要考虑军粮供给问题了,只见曹操对着还站在那儿的张纮发问道。
“不会”听到曹操发问,张纮不假思索的回道:“两淮钱粮充足无比,就算扩军五万,也不会吃紧,不过抽调太多青壮,会使个别地区青壮断层,属下建议主公下令,这两万青壮从各郡县抽调,凡是青壮比较少的郡县,招募令就无需发布了”
“恩?好吧,这件事交给你和元让去办,至于水军大将暂时就由元让代理吧,直至我军出现水军上将为止。”曹操点了点头,原本在曹操设想中,一些青壮比较少的县,就没想过要发布招募令,毕竟若是一个县的青壮全部被招募完了,也就等于这个县完了。
“末将夏侯惇领命”夏侯惇出列,对着曹操跪倒在地领命,虽然是亲戚,但该守的礼节还是要守的,否则在两淮官场中,会形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对了,扬州最近有什么动态,传言刘备要扩军,是真还是假?”解决了扩军问题,曹操回到原位,示意众人全部坐下后,看向程昱发问道。
在两淮,程昱主管的不是政,而是情报,对于一个势力来说,情报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情报系统,在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吃大亏。
“是真的,刘备前几日在秣陵下招募令,扩军三万,而这三万军队和主公的想法如出一辙,也是水师,负责组建的是项飞和孔云”程昱站起身来,对着曹操拱手说道,虽然两淮地区的情报部队组建不就,但能力还是不错的,主要分布在长江南边监视扬州各地的一举一动。
“水师?”曹操瞳孔一缩,刚刚拿起酒碗的右手都紧了紧,扬州最大的敌人是谁?按理来说是南边的山越,毕竟山越数百年来都是汉族的大患,可组建水师和山越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刘备组建水军的目的,瞬间便呼之欲出两淮
当然,五六年内,只要汉灵帝不驾崩,刘备是绝对不敢有动作的,不过是养精蓄锐罢了,而曹操,虽然明白了这一点,同样也不敢有什么动作,因为此时的汉灵帝还有足够的威慑力,完全能镇住曹操和刘备,为什么?因为汉灵帝还可以借助北方的刘泰。
“狼子野心,哼”曹操的眼神变冷,哼了一声,环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说道:“刘备组建水军,意思很明显,就是想染指我两淮地区,若是组建水军,扬州有天生的优势,谁能为操扳回这劣势?”
场中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都没有什么好意见,毕竟这是地理关系造成的,并不是一两个计谋就能扳回啊,当然,曹操要办法,大家如果想到了,也会说出来。
“兄长,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在掌兵的水师大将上”突然,只见一位十**岁左右的青年将领站起身来,这位小将看上去非常英俊,健康的小麦色肌肤,雄壮的身躯,孔武有力的臂膀,炯炯有神的双目,若仔细辨认,可以看到一丝曹操的影子,此人正乃曹仁曹魏的大将军之一,曹操最喜爱的将领
“哦?子孝有何高见?”看着曹仁,曹操嘴角挂着一丝笑意,曹仁虽然是曹操的表弟,但实际上是曹操看着长大的,因为曹操年长曹仁十二岁比曹仁的父亲曹炽小了十岁。
曹炽乃是曹仁和曹纯的生父,字元盛,沛国谯县人,曾任太中大夫、司马、长史、侍中、长水校尉,以勇武立名,乃是曹氏一族少有的武脉,曹操的武艺,还是从曹炽那里学来的。
不过可惜的是,曹氏的中年大将曹炽在一八三年时死于黄教之手,当初天下虽然没有大规模的黄巾叛乱,可是小规模的暴动却是时常发生,尤其是在司隶一带,爆发的非常频繁,在一次镇压乱党的战役中,身为长水校尉,年仅三十九岁的曹炽中流矢而亡
曹炽的死亡,给曹氏一族带来了非常大的动荡,本来曹嵩是坐不上太尉之位的,但因曹炽之死,灵帝心生愧疚,也就给了曹嵩一个安慰,但是曹嵩在太尉位上并没有担任太久,几个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