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雄师-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例是刘虞和刘焉二老,当然,名声在外的荀爽也在列。
公元185年,汉中平二年,十二月初,因府库空缺,灵帝再次玩起老本行,大肆买官卖官,同月,各地藩王上供,虽然是大灾之年,但贡品比往年还多了许多,传闻仅仅是黄金,就装满了西园的府库,使得灵帝大喜过望当场下旨在西园内铸万金堂,一些个以为灵帝已经回头是岸的老臣子,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公元185年,汉中平二年,十二月中旬,益州再次传来捷报,刚刚到达汉中的张温,收到武都和阴平传来的降书,二郡黄巾军首脑不战而降,使得车骑将军张温大喜过望,连夜上书朝廷报功。
公元185年,汉中平二年,十二月底,除成都外,益州全境收复,朱儁的五十万大军,公孙度和公孙瓒的十多万联军将成都围的水泄不通,城内黄巾军惶恐不安,年仅十三岁的伪金国女王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益州,成都
大金王朝的国都,张角的开业之地,理应来说应该非常繁华,但此时看上去却有点萧瑟,经过两年的摧残,原本繁华的西川之都,此时已成为一座鬼城,城内除了头戴黄巾的黄巾军外,几乎见不到任何老弱妇孺。
伪金国的皇宫建立在原刺史府的旧址上,打造的金碧辉煌,其内可以说是金玉铺地,奢侈的让人无语,无数美艳的宫女在皇宫中来回走动,将一盘盘美味送入皇宫中天子的议政殿内,在大战之时,身为大金国女王的张婉还如此奢侈,真是让人非常无语啊。
“女王陛下”一声听上去有点落幕的唤声,从深宫之中传出,只见在宫殿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对着坐在龙榻上一位身穿金丝龙袍,头戴凤冠,容貌绝世无双的女子轻声唤道,女子神情专注的品尝着美味,仿佛没有听到老者的呼唤一般。
这位女子自然就是大金王朝的第二任女皇张婉,自从张角死后,在伪金国老臣子的扶持下,十二岁的张婉在成都正式称帝,距今,过去一年多一点时间,不过现在的张婉,看上去怎么也不像十三岁的孩子,恩,有时候像二十岁的艳丽少女,有时候像三十岁左右的美丽**,很诡异
数十息时间后,张婉微微抬起头,慵懒的看了一眼老者,有点不耐烦,淡淡的说道:“丞相,是不是前线又传来败报了?不是说过不要烦朕吗?朕没兴趣知道这些事情”
丞相?据可靠消息,大金王朝只有一个岁在中年的丞相黄龙啊,可眼前的老者,看上去七八十岁都有了吧?怎么可能是当初张角帐前的首席军师?难不成黄龙练功走火入魔还是咋地?
“陛下你还不知道吗,成都被汉军包围了”黄龙有点苦涩,那苍老的脸庞上露出一丝无奈,曾经的张婉,并不会在意吃什么,也不会在意喝什么,但自从登上皇位后,便性格大变,不论什么事物,都要求最好,最完美的,容不下一点瑕疵。
“包围了吗?哦”张婉看上去没有丝毫惊讶,仿佛汉军包围成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身为一个势力的皇主,能做到这份上,也算是自古一来独一例了,不过女子当皇帝,本身就是开天以来的第一次,有点不同寻常的地方,也可以理解吧。
“哎,陛下啊,老臣已经准备好了后路,陛下还是离开吧。”看了一眼左右,示意所有宫女都退出大殿后,黄龙颤颤巍巍的上前,对着张婉躬身拱手说道。
“离开?去哪?”张婉淡淡的看着宫女全部退出大殿,听到黄龙的话语,有点玩味的问道。
“朕身为一代女皇,大汉的死敌,天下何处可容朕?”张婉仿佛在叙说着一件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疲惫的扔下手中纯金打造的筷子,靠在龙榻上说道。
“北疆”黄龙抬起头来看着美艳无双的张婉,嘴角挂起一丝难看的笑容,有点低沉说道:“陛下请放心,这个天下,有一个男人,会永远的保护你,这是先帝早就做好的安排。”
“”张婉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黄龙,或许张婉早就猜到了这个结局,但是张婉有点不敢相信,那个男人真会遵守承诺保护自己这个罪人的女儿吗?在心中,张婉不可避免的想起第一次见到那个男人的画面。
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域国军到达弹汉山(第一更,泣血求订阅)
第三百二十二章西域**到达弹汉山(第一更,泣血求订阅)
(如果订阅还是这么继续差下去的话,或许要考虑开新书了,希望大家能谅解。)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一月中旬,围攻成都的三路大军在右车骑将军朱儁的指挥下发动总攻,城内黄巾军因粮草匮乏,抵抗力微乎其微,只用了两天两夜时间,成都外围城破陷落,只余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宫坐落在成都城内的中心区域,十多万黄巾军士卒半数被杀,两万多人逃入皇宫,俘虏者多达三万。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一月二十日,在朱儁日夜不眠统帅大军围攻下,伪金国皇宫陷落,丞相黄龙当众自刎,大金王朝议政殿大火,伪金国女王张婉烧死在皇宫之内。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一月二十五日,为了以儆效尤,右车骑将军朱儁下令坑杀俘虏,五万多黄巾军士卒被坑杀在成都城外的天坑之内,大金王朝正式宣告灭国,离张角在长安建国,仅仅过去了三年时间。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一月底,朱儁班师凯旋回朝,留下破败的益州交给重新组建的益州官府掌控,公孙瓒和公孙度也撤军退回益南,整个益北如今已是千疮百孔,户十不存一,昔日繁华的天府之国,在世人的眼中彻底沦丧为平民窟。
从公元184年,光和六年二月初至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一月底,黄巾之乱爆发了两年多时间,将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大汉王朝打击的体无完肤,如今的大汉王朝,看上去已如风烛残年的老者,只要一次轻微冲击,就会真正的亡国,而这次冲击也不远了,因为汉灵帝的病情再次加重,卧倒在洛阳皇宫之内,连独自下床的能力都没有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二月底
洛阳、北宫
“陛下,大喜,大喜啊”张让一脸喜气洋洋的冲入汉灵帝的寝宫之中,对着躺在龙榻上奄奄一息的汉灵帝大声呼喝道。
“哦?是让父啊?”勉强睁开眼睛,汉灵帝有点疲惫的对着张让挥了挥手说道,那死气沉沉的脸庞上,挂起一道难看的笑容。
“陛下,你的身子”张让面色一僵,有点不自然的渡步上前,跪坐在龙榻之前,看着汉灵帝那黯淡无光的双瞳,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太监掌权,是建立在帝王昏庸之上,如果是以前,在张让和蹇硕心中,汉灵帝确实是一个天大的废物,但自从汉灵帝透露了一点对刘泰的安排好,张让和蹇硕就再也没这么想过了,对汉灵帝的吩咐,也是办的妥妥当当,不敢有丝毫敷衍。
“咳咳无妨,朕的身子好的很,说吧,又有什么喜事了?”汉灵帝笑了笑,看着张让那满腹担忧的摸样,忍不住心中一阵安慰,帝王之所以会信任太监,或许因为太监才是帝王最真的知心人吧。
“陛下,是益州传来的捷报伪金国灭了”张让看着灵帝那疲惫不已的神态,话语有点哽咽,灵帝将太监当做心腹,太监何尝不把灵帝当做君父,没有汉灵帝,就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什么??”汉灵帝忍不住一阵惊呼,双目睁的非常大,有点不可思议,曾经差点将大汉王朝覆灭的金国,真的灭了?
“你再说一边,金国真的灭了?”汉灵帝的面色涨得通红,看上去一下子气色就好了很多,不过这是回光返照,还是??
“陛下灭了,真的灭了。”张让眼角落下一道泪水,扶着汉灵帝,身子抽咽着说道:“刚刚从南方传来的战报,伪金国的丞相黄龙在皇宫中自缢,尸首正运来洛阳,女王张婉在皇宫内自残,连一点灰烬都没有留下,陛下,大汉的天开了,再也没有战乱了呜呜呜”
“好,好,好啊”一连说了三个好,汉灵帝嘴角挂着满足的笑意,这段时间以来,汉灵帝得到的消息都是这个被暗杀,那个被暗杀,仿佛到处都充满了恐怖的杀手,置身在这种场地中,汉灵帝的身体能好的了吗?
“让父,替朕拟旨,朕要大赦天下,哈哈哈”汉灵帝勉强的从龙榻上坐了起来,拍了拍张让的肩膀,大笑着说道,看上去好像病体完全痊愈了,冲喜?难道真有这么神吗?
“是,是,是,老奴这就去准备”张让看到汉灵帝的神色好转,顿时大喜,什么事都不管了,只要汉灵帝的身体能一直好下去,那对张让来说就是最好的好事。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三月初,汉灵帝下旨大赦天下,要求各大州府和各国封王全部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昏庸了几十年的汉灵帝,居然能做出如此好事,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了,而同时的,曾经辉煌一世的张氏王朝彻底破灭的消息也传到各大州郡,有人欢庆,也有人忧愁,同时,也不少人为张氏一脉感到悲哀。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三月中旬,身体略微康复的汉灵帝召见软禁在驿馆长达一年之久的匈奴使节,使节因被囚禁长达一年之久,长期虐待下,心智有点混乱,在洛阳朝堂上大放厥词,使得灵帝大怒,下旨从此之后若有匈奴人进入大汉边境,杀无赦并且灵帝还派人送给了刘泰一封手书,希望刘泰尽快平定在弹汉山虎视眈眈的大匈奴。
公元186年,汉中平元年,四月中旬,在并州沿路允许放关通行的情况下,匈奴使节终于回到弹汉山,回到弹汉山后,使节向匈奴胭脂女王哭诉在洛阳遭到的虐待,请求胭脂女王为其报仇。
使者乃是国之颜面,刚刚收回弹汉山的匈奴人丢不起这个颜面,胭脂女王听得使者的陈诉后也大为恼火,在多位王亲贵族的怂恿下,胭脂女王下令,调西域各国四十多万兵马前来弹汉山会师,准备对北疆发起一次由大匈奴为首的攻击行动,同时,胭脂女王也给羌胡、乌恒和高句丽三族发出了信函,希望三族能同时钳制北疆的东北方和并州兵马。
三族对北疆本就没有什么好感,尤其是刘泰回到北疆后煽动百姓积极备战的手段,使得三族惶恐不安,非常担心,哪一天北疆的矛头就会对准自己,如今大匈奴愿意当这个出头鸟,三族何乐而不为呢?
声势浩大的联军,比之上一次鲜卑为主的南征更加恐怖,得到消息的刘泰,为了能将战祸阻挡在长城之外,也开始调动各部兵马,数十万大军纷纷行动起来,驻扎在各个要塞险地,而华城,也聚集了北疆十三个兵团的骑兵部队,大战一触即发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五月初,原本历史上应该在三年春二月造反的江夏太守赵慈起兵造反,沿途劫掠州郡,兵马多达十万众,很快就打到南阳境内,将未来得及撤入治所宛城的南阳太守秦颉斩杀平氏县城,大军直至宛城而去,南阳群龙无首,沿路郡兵无一人敢抵挡。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五月中旬,得到消息的汉灵帝大怒,下旨罢免太尉张延,进班师回朝已有月余之久的张温为太尉,中常侍赵忠为车骑将军,一位宦官当将军,也真亏汉灵帝想的出来啊。同时,灵帝给襄阳的荆州牧丁原发了一封诏书,要求丁原即刻率军平定赵慈之乱,若被赵慈攻破宛城,那丁原就就地自刎罢。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六月初,得到朝廷诏书的丁原,即刻调兵遣将,以飞将吕布为前锋,身为荆州牧的丁原亲自为中军主帅,统帅十万荆州兵讨伐为祸南阳的原江夏太守赵慈。
同月,丁原大军在吕布率领的并州狼骑冲锋陷阵下,赵慈大军一溃千里,根本形不成丝毫战力,最后赵慈被吕布斩杀阵前,所有乱军全部溃散,霍乱南阳两月不到的赵慈被平定。
不可不提的是,在荆州军攻破赵慈营寨时,从中搜到数十封书信,这些书信的内容,居然同时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当朝掌兵太监赵忠惊,大惊,丁原不敢怠慢,即刻派人将书信送往朝廷,因关系到赵忠,沿路截杀信使的杀手不断,不过还好的是,书信安然送到灵帝手中。
看到书信中的内容,汉灵帝大怒不已,赵忠乃是汉灵帝宠信的宦官,虽然说赵忠没有直接参与造反,但赵慈是赵忠的表弟,这是不争的事实,大怒的灵帝,当即罢免赵忠车骑将军之职,将赵忠囚禁在皇宫之内。
公元186年,汉光和三年,秋八月,怀陵上有雀万数,悲鸣,互相争斗,数千死雀落在怀陵各处,当地官府大惊,将此事禀奏于汉灵帝,灵帝得知心生不安,询问太史令,太史令乃是汉室权贵,没有任何隐瞒,将雀争斗联想到未来的王储夺嫡,告诫灵帝,希望灵帝早日立太子稳定朝纲,灵帝不以为意,并且斥责太史令妖言惑众,重责三十大板。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九月初,西域四十万大军进入弹汉山,随同的还有近百万的西域奴隶,这些奴隶都是押运粮草货物的后勤兵,到达弹汉山后,胭脂女王只给了西域奴隶一个月的粮食,想要打发这些奴隶退回西域。
奴隶也是人,这些奴隶千里迢迢运送粮草前来弹汉山,沿路死伤的奴隶多达十数万,为匈奴人做牛做马不说,如今打发奴隶回西域,居然只给一个月的口粮,这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茫茫大草原,若没有足够的粮食,跟死没有任何区别。
不止奴隶兵开始有造反的矛头,即使被征调而来。西域各国的兵马也看不下去了,因为这些奴隶本来就是西域人,只是因为匈奴人将其打败而奴役罢了,骨子里,他们都是留着相同血脉的西域百姓,有血性的将领都看不下去。
还未开战,弹汉山的局势就开始紧张了,当胭脂女王得到奴隶兵还未退去的消息,并且有造反的迹象时,还是一脸愕然摸样,随后当即大怒,呵斥这些奴隶们即刻滚回西域,不可玷污弹汉山圣地。
奴隶们疯了,身为一国之主,胭脂女王居然如此断见,难不成得到弹汉山,就真的以为大匈奴天下无敌了吗?不过疯狂之后就是清醒,因为他们同时也想到了匈奴人恐怖的战力,无奈之下,奴隶们只能咬牙切齿的缓缓退去,不过退去的方向却不是西域,而是北疆
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收西域奴隶(第二更,求订阅)
第三百二十三章接收西域奴隶(第二更,求订阅)
公元186年,汉中平三年,九月中旬,在并州主帅黄忠的接应下,上百万西域奴隶进入北疆,入驻镇远征原二郡,为了收拢这些奴隶的心,刘泰下令允许这些奴隶全部恢复自由民身份,在未来秋收之前,供应他们的粮食所需,当然,也不是没有条件的,他们必须要和北疆屯田军一样为北疆耕种田地。
同时,刘泰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加入北疆的奴隶们,必须要在北疆住满十年后才可回到西域省亲,当然,若是在北疆娶妻生子者,就会免掉这条无理的条件,恩,西域奴隶在北疆只允许一夫一妻制毕竟刘泰要考虑到北疆男女比例的问题。
其实早在月余前,刘泰就接上了这批奴隶的头头,北疆最缺的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说是粮食,毕竟粮食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实不然,北疆最缺的是青壮,别以为九十万北疆正规军与以前的一百五十万比比起来少了很多,其实不然,这些正规军一旦出战,调动的农夫多达数十万甚至百万众,没有足够的人口在,怎么打仗?
这批奴隶虽然是西域人,有些甚至还是金发碧眼的欧洲人,但是刘泰不介意,因为刘泰早就想到日后对待欧洲等国的策略不可能永远以屠杀为主调,毕竟一个暴君,是不可能统治一个偌大的帝国的,比如秦始皇,因为过于残暴,建立大秦后,二世便被起义军推翻。
对待欧洲,刘泰主要伸张的是殖民政策,比如日后若称帝,打败欧洲列强后,在欧洲大肆分封汉人国王,用汉人统治欧洲,九州大汉则是用后台的身份存在,当然,若是刘泰的子嗣充足,最好的选择还是刘泰的后人为欧洲各地的国王,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说远了,为了容纳这批西域奴隶,刘泰开始准备百姓等级制,比如汉人百姓为特定民,在北疆所有地方都会得到最好的待遇,而汉化的胡族则初步定为二等民,享有北疆律法的保护,若汉化程度好的,可以升级为一等华民,享有汉人百姓的权利,能在北疆拥有独立的房产和田地。(目前为止,胡人的耕地还是租借官府的,租期为二十年到五十年不等,若租期到期,田地就会被收回,而胡人居住的房舍,也是北疆供应的,并不是胡人的独有财产,胡人没有权利在长城以内的土地上购置房产)
在刘泰的设想中,将来的西域百姓也是二等民,毕竟西域乃是现代的青海新疆地区,算得上是华夏子民,若是对华夏归属感强烈的则可以提升为一等华民,当然,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永远不可能提升为一等华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为了考虑金发碧眼的欧洲人安置问题,刘泰准备了三等民政策,三等民范围很广,只要不是黑发黑眼的黄种人,全部归属到三等民范围,三等民永远没有资格在大汉境内购置完全属于自己的房产,只能以租借的形式暂居与汉境,而有资格租借的只是个人,若欧洲国家想要租借什么港口的,那就等着北疆的大军讨伐吧。
当上百万西域奴隶进入并州境内后,刘泰想到了一句话,就算再聪明的女人,也不一定适合掌权,因为男女的分别,使得女权者高高在上后,就会瞧不起男人,并且将男人当做垃圾,比如胭脂女王,其实以胭脂女王统御大匈奴这么多年的经验,难道看不出强行剥削西域奴隶的后果吗?
不是,胭脂女王完全能砍的到,但胭脂女王不屑去搭理,因为在胭脂女王眼中,真正的敌人永远是南方的北疆,而不是西方的西域各国,这些国家都是被大匈奴征服的奴隶,能给他们一条活路,已经是大匈奴开恩了,他们还能有什么要求?
胭脂女王比刘泰更歧视异族,这是一个很好的民族气节,但是在草原民族中却不适用,因为草原民族本来就是一个狼群,最重要的就是团结,若没有了将所有实力都团结在一起的想法,那这个狼群,面对的就是被另一个狼群吞噬。
北疆,神王府
数十万大军驻扎在华城,使得华城的气氛空前凝重,休整了一年多时间,难道北疆再次要爆发战争吗?虽然说百姓们都很相信刘泰能带着汉族百姓走上一条辉煌的不败之路,但是,总会由马失前蹄的时候,百姓们不希望刘泰有一天出什么意外,因为只有刘泰当权,百姓们才能过人的日子,过他们想过的日子。
“殿下,这是弹汉山传来的情报”郭嘉手中拿着一封密函,与东方绝和公孙策笑嘻嘻的走上元天楼二楼,刘泰的书房之内,对着坐在软榻上,身穿四爪紫龙袍的刘泰说道。
“哦?你们来的到挺快。”刘泰将手中的一封奏书放到一旁,自从封王后,各地的文书就不叫文书,而叫奏章,因为理论上来说,整个河北,都已经是刘泰的属地,属地中的百姓则是刘泰的臣民,刘泰是君,不再是臣,属下面见刘泰是,也要自称为臣下。
不过因为刘泰现今还未满二十,所以郭嘉等人还不能自称为臣,在汉代,只有二十,行了加冠之礼才是真正的成*人,而为王者,则是自称为孤,或者寡人,属下们则自称为臣。
恩,其实也快了,现今已是公元186年,刘泰实际上,已经是十九岁的大男孩,再过一年,刘泰就年满二十,到时候,刘泰就要真正的成为称孤道寡的一方君主了。
“弹汉山的情况如何?西域各国的兵马得到消息后没造反吗?”刘泰笑了笑,这一年的时间,刘泰的日子过的很舒服,虽然说战事快到了,但刘泰并不在意,因为如今以大匈奴为首的联盟,比之当初的鲜卑联盟还弱上许多。
“没有,他们的装备太差了,甚至还有一些兵马用的是木制兵器,为了制约西域各国发展,北匈奴可谓不遗余力啊。”郭嘉笑了笑,在刘泰的示意下,三人一同做到刘泰桌案的对面。
“木制兵器?”刘泰神色一阵愕然,大汉的锻钢水平还是从西域传来的,可西域各国如今的兵马居然如此寒酸,让人有点无语啊。
“高压统治,终归有一天,西域各国会主动起来反大匈奴的,只不过是现在时间还没到罢了。”东方绝整了整白色的长袍,嘴角带着笑意的看了一眼公孙策说道。
“升阳,信都那边没什么事吗?”刘泰很奇怪,公孙策怎会在这个时候擅离职守,虽然说外地任太守者,可每年前来华城一次。
“如今的信都可是被升阳治理的井井有条啊”郭嘉抹了抹鼻子,看着公孙策,眼中露出一丝佩服的光芒说道,若论情报,没有人比得过郭嘉,郭嘉如此说了,信都的情况,看来真的非常好。
“郭大人过誉了,若没有学弟们的帮忙,策一人也治理不了信都啊。”公孙策一脸谦虚的说道,不过刘泰发现,公孙策眼中闪过一道极为自信的神色,看来一年多太守经历,使得公孙策成熟了非常多。
北疆大学毕业的学子,都会依各自本事被荀彧和荀攸安排到各个职位,大致的给刘泰浏览一遍就成,据刘泰所知,分到信都的学子,其中确实有几个是以东方绝为首的北华六绝离开后,名声鹊起的青年才俊,信都毕竟是冀州州府非常重要,安排的人才,肯定是择优选择了。
“能治理好信都,也是升阳你自己的本事,恩,此事暂且不论,最近有没有得到准确消息,匈奴人大概会在什么时候会南下?”刘泰摇了摇头,打断了公孙策和郭嘉的对话,一脸沉重的说道。
郭嘉看着刘泰,不假思索的说道:“殿下,大匈奴虽然联合各族,并且从西域搬来四十万大军,但胭脂女王不是傻子,以匈奴现在的战力,根本不可能是我军的对手,所以属下可以断定,胭脂女王短时间不会南下,最起码,也要将西域国兵训练好后,才能又足够的战力。”
“你的意思是,年内匈奴不可能南下了?”刘泰眉头微微一跳,如果年内匈奴不南下,华城聚集起数十万骑兵干什么?放那摆着看吗?
“属下也下不了定论,毕竟匈奴人历来脾性喜怒无常,而且胭脂女王又是一个女人”郭嘉的意思很明显,看不透胭脂女王这个女人,素来在华夏历史上,女人当权的很少,虽然汉朝也有多位太后专权,但都没有做上至尊之位,真正**的,一个掌握大权,并且能**的女人,郭嘉找不到有谁的性格能和胭脂女王对上。
“其实,主公大可以让骑兵分批前往弹汉山南线驻守,如今在华城聚集的骑兵数量整整有十三个军团,其中有三个军团是华城常年的驻军,暂且没有必要调动,余下的十个军团可以分为五个单位,两个军团为一队,在长城周边巡视,甚至离开长城,骚扰匈奴在南部刚刚驻扎下来的各大部族,若发现有匈奴人大部队南下,可以及时的退守长城防守,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就地协助当地边军驻守边防。”东方绝看了一眼郭嘉,嘴角挂起淡淡的笑意,虽然郭嘉是刘泰最喜欢的军师,但毕竟年纪小了点,不是很擅长拐弯子去想一件事情,有时候很容易会钻牛角尖。
第三百二十四章 黑袍人(第三更,求订阅)
第三百二十四章黑袍人(第三更,求订阅)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就算以两个军团为单位,每个单位也有整整六万人,频繁调动,会不会让后勤部队太过疲惫。”公孙策皱着眉头,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说道,虽然说公孙策自认在学识上比不上东方绝,但并不代表公孙策就是傻子了。
“说的不错,刚才你提出让大部队离开长城骚扰匈奴边境,本王很想知道,你如何解决大军粮草供应的问题,可别忘记了,如今的匈奴人可不是当初防备的松懈的南匈奴和鲜卑,万一出关的大军被匈奴人缠住了,粮草又不能及时供给,很有可能会有全郡覆灭的危险。”刘泰满意的看了一眼公孙策,虽然说刘泰不知为何,对公孙策不是很喜欢,但对公孙策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同的,否则也不会把信都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给公孙策去治理。
“粮草”东方绝皱了皱眉头,随后有点犹豫,不过看了一眼刘泰和公孙策后,咬了咬牙,出声说道:“其实我军根本无需顾虑粮草问题,难道主公忘记了,当年四小部队出关劫掠的无数牛羊吗?”
“”刘泰有点无语,东方绝居然是想让出关的部队大肆抢掠匈奴人,不过这个方法确实是好办法,虽然说六万骑兵人数比较多,但战斗力彪悍,若匈奴人想要围剿,起码要十五到二十万以上,短时间内,即使匈奴全部动员,也不可能临时召集起这么大一支军队围堵,最重要的是,汉军骑兵不是死人,难道被匈奴人知道后,还在原地不动挨打吗?
人少了,根本不可能是汉军的对手,六万大军冲锋起来,没有同等的数量,还是抹脖子干脆点,否则被铁骑踏碎浑身上下,不是一种舒服的感觉啊。
这段时间来,匈奴人从西域各国开始迁徙族人前来弹汉山周边驻扎,弹汉山乃是风水宝地,一年四季都不缺牲畜的食物,水源也非常充足,对游牧民族来说,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好了,否则檀石槐敢跑匈奴人后,怎会急不可耐的将王都定在弹汉山?
“六万人所需的粮草是那么好劫掠的吗?别忘记了,匈奴人可是草原真正的凶狼,若不顾一切将牛羊牲畜全部毒死来遏制我军的前进,岂不是六万骑兵都要死在异域他乡了?”公孙策眉头一皱,语气冷冷的说道,在公孙策看来,东方绝有点太想当然了,别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如是汉军出关后,真没有足够的后勤供给,匈奴人知道后,完全可以下狠心把牛羊全部杀光,把汉军堵死在草原内部。
“”东方绝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因为刚才东方绝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自古民以食为天,谁会把粮食毁掉?可惜的是,匈奴人不必常人,若真疯狂起来,比汉家百姓恐怖了不知多少倍。
“百多年前汉匈大战,匈奴人不敌我汉朝,为了使汉朝百姓死伤惨重,匈奴人在河套地区将数万染病的老弱强行赶入低洼的河道之内,并且伴同牛羊的肢体和各种剧毒之物,河水下流,致使我汉朝元气大伤,河套下流地区,更是灾情严重,征讨匈奴的大军也无功而返,回师后,军中有十之六七饮用河水感染瘟疫”郭嘉的话语很低沉,看着东方绝说道,很少会发怒的郭嘉,双拳紧紧的握着,这一段秘辛,因那个时代的当权者特意隐瞒,并没有流传下来,不过在墨门典籍之中却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