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雄师-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部一个名为华于的首领交好,进入华城之时,也亲自见过华于,南匈奴旧贵的近况,华于再也清楚不过,那些个言南匈奴旧贵在华城过着生不如死的人,不过是别有用心污蔑神侯罢了。”睿站起身来,一脸回忆的出声说道。说的在场众多首领都是动心不已,若是南匈奴旧贵过的日子,真有那么好,在场的这些人还有什么必要去拼命?
    “恩?睿,你说的可都是真话?”塔里眉头一挑,双目闪着浓浓的神光,极为期待的注视着睿的问道。
    “自然,属下以先祖之名起誓,若有一句假话,当不得好死!!”睿,神色肃然的点了点头,对着塔里拱手说道。
    “好,既然如此,在场的众位大人还有什么意见?”塔里嘴角一扯,挂起一丝笑意,只要不用死,乌恒就还有希望,塔里何乐而不为?
    在场众人包括那些白发苍苍的族老在内都是摇了摇头,若是不用死,谁会傻傻的去找死?
    西部乌恒本来就没有丘力居在世那般有攻击性,在西部乌恒中,大部分人都希望过着的是安静平和的日子,整天牧羊放马,逍遥自在。
    西部乌恒对北疆侵略,一直以来都是最少的,而且双方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私底下代郡边民都会与西部乌恒的一些首领私下里做着交易,虽然近来很少,但也能说明西部乌恒算是游牧民族中少数与汉朝边民关系较好的部落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烧乌丸山(第二更)
    (求推荐,有木有???)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希望都放在华城,为了保险起见,属下建议在场众位首领,最好是将自己的独子等小部分亲人秘密送到漠北,分派出一部分牧民和和骑兵跟随他们北上,为我乌恒留下一丝火种。”睿见在场的首领都没有意见,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
    “恩,不错,只要给我乌恒留下了希望,百年之后漠北就会再次出现一支乌恒部族,只要留下了火种,华城就算是刀山火海,本首领也甘愿踏入!”方才说要和天赐军死磕的大汉,点了点头,赞同说道。
    包括塔里在内,没有任何人反对,见得大局已定,塔里对着睿说道:“睿啊,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恩,前去面见关羽之前,准备好我乌恒的人口簿册,还有点清牛羊马匹的数量,一并告知关羽,以示我乌恒的诚意。”
    “遵命!”睿点了点头,随后单膝跪倒在地,对着塔里行了一个礼节后,退出营帐,前去准备事项了。
    看着睿离去,塔里与帐内剩下的各部首领,互相对视一眼,苦涩的摇了摇头,深深的叹息一声。
    若有选择,谁愿意放弃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利?
    ====================
    关羽大营
    “云长,喜事啊,大喜事啊,西部乌恒终于要投降我军了!!”只见沮授一脸喜意的掀开帘帐,走入营帐,对着坐在上手擦拭青龙偃月刀的关羽说道。
    “哦?”关羽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眼神专注的注视着手中的宝刀,仿佛在看一个美人一般。
    “云长难道不欢喜吗?”沮授见到关羽的摸样,仿佛习以为常一般,苦笑的摇了摇头问道。
    “欢喜?”关羽皱了皱眉头,抬起头来看向沮授,摸了摸鄂下的短须,淡淡的说道:“为何要欢喜?我军八万对阵乌恒四万,已占尽了天大的便宜,若乌恒还不降,本将军都没有脸面去见主公了。”
    “”沮授满脸无语,不过关羽的傲是众所周知的,想要关羽不傲,可以,只要刘泰在场,关羽想傲都傲不起来。
    “乌恒派了个使者前来,不知云长见还是不见。”沮授坐到塌上,倒了杯茶,看向关羽,出声问道。
    “不见,军师你看着办吧,早日解决好西部乌恒,就可以率军前往中部回师颜良。”关羽摇了摇头,拿去案上的一卷春秋,放开一页,专心致志的看了起来。
    这卷春秋与青龙偃月刀一起,是刘泰所送,当初刘泰送此二物之时,神情非常肃然,关羽还记得当时,刘泰拍着自己的肩膀说道:“云长啊,这册春秋乃是泰的心意所在,望你能熟读,从中参详自古兵家所掌握的真正奥义。”
    =================
    虎山口外,颜良大营
    “僵持一个月了,中部乌恒有什么新动作没?”颜良神色沉重的打量着营帐中一副中部乌恒乌丸山周边的地形图,对着副将出声询问道。
    副将名为成应,乃是颜良十二万大军中的第一军军长,外号笑面虎,天天挂着一幅笑脸,可谓吃人不吐骨头,手下有三万骑兵,因有胆识和谋略,被颜良提为副将,在军中很有威望,一般颜良的军令,都是由成应去传达。
    “启禀将军,中部乌恒与我军对战两次,损失了两万兵马,便龟缩在乌丸山内,凭借天险防守,不敢出来了。”成应挂着一幅老好人的笑脸拱着手对着颜良说道。
    “将军,干脆我们就杀入乌丸山吧,在这虎山口待得天天吹风,都快吹干了。”一位军长服饰的将领,郁闷的出声说道。
    这位将领乃是第二军军长包头,外号铁头,手下有三万骑兵,极为能征善战,与成应关系较好,这段时间来,一直嚷嚷着要出兵,不过都被颜良驳回了。
    “荒唐,乌丸山易守难攻,若是乌恒不出山,我们想要攻进去,起码要损失好几万人,说话先经过经过脑子!”颜良转过身来,斥骂了包头一顿说道。
    “将军,难不成我军就在虎山口和乌恒耗着?这也不是一个事啊,若不速战速决,贻误了主公战机,该咋办?”一个满脸麻子的男子站起身来说道。
    “将军,麻强说的不错,传闻关将军那里连战连捷,西部乌恒都顶不住了,而我军这边,除了前两次剿杀了一些乌恒骑兵,长达半个月时间,都没动过刀兵,若是主公询问起来,将军该怎么回答?”一位面部长得像马脸的男子,站起身来,对着颜良拱手说道。
    看了一眼麾下的四个军长,发现一个个盼战之情都非常重,奈何颜良也是无奈,如今中部乌恒凭着乌丸山天险,根本不是那么容易能拿下的,颜良所部的十二万大军,有九万是骑兵,想要攻山,九万骑兵就要化为步卒,这不是自取其短吗?
    “哎,马离啊,你麾下有三万步卒,你说说看,若强攻乌丸山,要损失多少人马?”颜良摇了摇头,神情非常疲惫,对着马脸男子问道。
    这个马脸男子名为马离,虽然长得一副马脸,但对战马却天生恐惧,近不了分毫,不过其奔跑的速度,比之马匹也丝毫不弱,甚至持久力更强,让人非常无语,因为这个原因,马离有个自己非常讨厌的外号,叫做千里马。
    “强攻哎,不妥,若是强攻的话,末将所部根本不足以攻山,毕竟中部乌恒居高临下,而且兵马不下五万,若是强攻,我军定当损失惨重。”马离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很想攻山,但却舍不得让自己的手下去送死。
    “将军,以末将之见,不如火烧乌丸山如何?”突然,只见成应眼中闪过一道冷光,保持着微笑淡淡的说道。
    成应的话语,让在场的众人,包括颜良在内都是不寒而颤,整个乌丸山方圆数十里,草木密集,如今又是炎热的夏季,若是一场大火下去
    乌丸山上,包括乌恒骑兵在内,有部民十五六万啊,若是一场烤肉盛宴下来
    笑面虎果然不愧是笑面虎,够狠,够绝!!同时的,颜良众人心中升起这个想法。
    不过奇怪的是,在场众人包括颜良在内,没有一个反对,都是低着头沉思着什么,烧山容易,但一把火下去,这个罪名谁担?
第一百九十三章 无毒不丈夫(第三更)
    (感谢逸音飞雪打赏起点币5888。感谢中州魂打赏2000起点币,感谢龔堯打赏1000起点币,万分感谢,今天第三更提前发布,晚上还有)
    “无毒不丈夫,烧,明日本将军亲自劝降,若中部乌恒还不给个答复,午夜便放火烧山!既然他们要冥顽不灵,那就别怪本将军无情了!”颜良仿佛下定了决心,面目狰狞可怖,咬了咬牙,环视了一眼众人,大喝道。
    “将军,这怕有不妥吧,到时候若是主公责怪”陈宫脸色一变,想到乌丸山十数万部民很有可能会变成一堆焦炭,强忍呕吐的出声说道,虽然陈宫是颜良大军的军师,但却很少发言。
    “军师啊,不妥?有什么不妥?”成应笑呵呵的看着陈宫,仿佛没有丝毫感情的说道:“乌恒不过是贼民罢了,死再多和我军又有何干系?主公不是一向对外伸张屠杀政策吗?甚至杀胡令到现在都还未被取消,可见主公对胡贼的愤恨,我们如此做,不但不会受到主公责罚,还会受到主公嘉奖,当然,是私底下的”
    “成应说的不错,主公对胡贼的愤恨,本将军再清楚不过,就如此去办吧,给乌恒下最后通牒,若是还不愿意出山决战或者投降,那就别怪本将军无情了。”颜良绷着脸,阴沉的说道。颜良何尝想做一个侩子手,奈何乌丸山地势实在太险要了,只要乌恒不出山,别说一个月,即使一年也很难攻下。
    昔年公孙瓒之所以能那么容易攻取乌丸山,就是因为乌丸山的大军全部被调走,防备不足的原因,若是丘力居当初在乌丸山,给公孙瓒十个胆子,也不敢去偷袭兵强马壮的乌恒王庭。
    “好吧,末将这就下去办。”场中步卒军长只有马离,这放火烧山的事情,只有让马离去办了,当然,马离绝对不是心甘情愿的。
    ================
    乌丸山
    一个个五旬、六旬左右的老者坐在山顶营帐之内,其中年轻的首领不到三分之一。
    中部鲜卑是一个比较矛盾的组合体,掌权的不是那些个首领而是一群行将就木的族老,恩,也可以说是乌丸山王婷被毁后的后遗症吧,这些族老们一个个在族中声望极高,虽然很少有掌控兵权的,但绝对没有人敢冒犯。
    为什么?因为这些族老不是一般人,中部部落的大部分首领都是这些族老的子侄辈,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在丘力居在世,乌恒全盛的时候,丘力居也不敢不给这些族老面子,甚至有时候还要被这些族老钳制。
    “大家都说说吧,我们该怎么办?乌丸山粮草有限,我们十五万部民被困在这里,不需要汉军攻山,只要再封山几个月,乌丸山就不攻自破了。”坐在上首,一位起码有八旬的族老,睁开眼睛,手颤颤巍巍的指着坐下的众多首领和族老说道。
    “大长老,难不成我乌恒还对天赐军投降吗?老兄弟们都没有忘记吧,当年我们是如何艰难的逃出公孙瓒那厮的追杀,如今我乌丸山有七八万大军在手,难不成还怕了山下的天赐军?”一位六旬的族老站起身来,满脸激动的看着众人说道。
    “坞里长老说的不错啊,我们不能投降,死也要拉一个汉人做垫背的,想当年幽并二州都是我乌恒的牧场,虽然如今北疆有刘泰这厮在,当并不代表我乌恒就一定会战败!”依然是族老起身发言,在中部乌恒,那些个年轻的首领都是小辈,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族老们,在下以为,不能坚守乌丸山坐以待毙,我们草民牧民只要身在草原何处不是家?何必要死守乌丸山这座徒有虚名的王庭?”一位少壮派首领站起身来对族老们拱着手说道。
    “哼,荒唐,乌丸山乃我乌恒数百年的王庭,怎能轻易弃之?”坞里满脸怒气的注视着说话的少壮派,大喝一声道。
    “并不是放弃乌丸山。”少壮派仿佛丝毫不惧族老的威严,双目炯炯有神的与坞里对视着说道:“坞里长老有没有想过?我中部乌恒有部民十五万,只要离开乌丸山,天高皇帝远,天赐军能奈我乌恒如何?只要给我乌恒五十年时间,不,只要二三十年时间,就能再次南下,劫掠汉朝边境,重现我乌恒雄威!!”
    “哦?依你之见,乌恒能躲得过天赐军的追杀?”坐在上首的八旬老者,嘴角挂起一丝笑意,看着少壮派说道。
    “为何躲不过?我乌恒子民个个都是马上的健儿,单凭天赐军那些急切训练起的骑兵,如何能追的上?”少壮派满脸自信的拱手对着上手的八旬老者说道。
    “若是天赐军死追不舍呢?草原上可是无险可守,我军如何能抵挡的住天赐军的虎狼之师?”坞里也开始有点赞同少壮派的说法,但还是拉不下面子,极为勉强的找个理由说道。
    “不然,天赐军与我草原牧民不同,汉人有句俗话,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天赐军不追也罢了,若是真的强行追来,在下保证,定然打个天赐军抱头鼠窜!”少壮派看上去犹如成足在胸一般,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多首领,随后将目光放在坞里身上。
    “你的意思是,天赐军不善长途奔袭?可别忘了,昔年汉朝可出了霍骠骑,远征漠北两千里,打的匈奴人抱头鼠窜好不凄惨。”上首八旬老者,摸着白须,嘴角带着笑意,盯着少壮派说道。
    少壮派冷冷一笑,注视着八旬老者,说道:“启禀大长老,天都昔年远远瞭望过过天赐军骑兵部队,天赐军骑兵部队虽然战力强悍,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无法在草原上长期作战,因为天赐军的装备太多了,单就一个天赐军骑兵的战马为例,需要背负一套甲胄,一支长枪,三支短枪,一个连弩,一壶弩箭,还要加上骑兵本人。”
    “这里加起来,就有至少两百五十斤以上,众位首领请想,即使在我擅长养马的乌恒,能长期背负如此重量的战马,也是屈指可数吧,区区刘泰立足北疆不过数年,哪里来的这么多优良战马?。”
    环视了一眼众人,见众人都是一副赞同的摸样,名为天都的少壮派,继续说道:“所以天都可以断定,天赐军绝对不会有如此多的优良战马,怕是与我乌恒战马相比,也是弱了许多,如此一来,天赐军有何能力追击我军?”
    “天都首领说的不错啊”
    “恩,没想到天都首领还有如此见识。”
    “看不出,看不出啊。”
    场中议论声纷纷响起,有嫉妒的,也有褒扬的,当然也有不屑的,总之在内部本就不稳的中部匈奴,出了个天都这样的人物,不让人猜忌都不行。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中部乌恒(第四更,求收藏
    (兄弟们,给点收藏吧,收藏太可怜了啊!!!)
    “天都啊,如今乌丸山被围,想突围不难,但是乌丸山上的老弱妇孺呢?”坐在首位的大长老,皱着眉头,注视着天都问道。
    “这”天都张了张嘴巴,环视了一眼满堂的“白头翁”低下头,苦涩的笑了笑,说道:“是属下考虑不周了,望大长老责罚。”
    “”场中一片寂静,尤其是那些族老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天都的办法很好,但问题是遗漏了这帮老权贵。
    身为中部乌恒的实际掌权者,他们会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成全少壮派吗?谁也不知道,即使大长老也下不来决定。
    “哎除长老外,孩子们都退下吧。”大长老疲惫的对着天都一行少壮派挥了挥手,眼神落寞的说道。
    “是,大长老。”以天都为首的少壮派,对着大长老拱手行礼后,全部退出营帐。
    营帐内气氛一时窒息,大约三十多位五旬以上的族老一个个都低着头沉思着什么,没有人去看上首的大长老,因为他们知道,大长老比他们更纠结,因为大长老才是掌握权力巅峰的人。
    爬的越高,摔的越疼,地位越高,越怕死,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大长老虽然已有八旬,但仍然很爬死,因为他不想死,谁不想过着老而不死,永远享福的日子?
    “老兄弟们,说说吧,我们该怎么办?”大长老看了一眼坐下的族老们,神色平淡,放佛事不关己一般出声问道。
    “大长老,你决定吧,我这把老骨头也活不了多少年了,能让孩子们有条生路,就让他们去吧。”坐在大长老左下首的一位七旬左右的老者说道。
    “哈都,天都是你的孙子,你自然给他说话,如果让他们带着青壮部民都走了,我们等死吗?”右下首的一位七旬老者不赞同的说道,看着被称为哈都的七旬老者眼神说不出的厌恶。
    “哼,尤里,别忘记了,那帮孩子里面,也有你的子孙,难不成你想看着他们都待在乌丸山上等死吗?”哈都面色不虞,皱着眉头,极为不满的说道。
    哈都和尤里乃是中部乌恒除大长老外最权威的两个老者,一个管政一个管军,从来都看不起对方,甚至有时候还会公然吵闹。
    “我们都老了,是该给孩子们留一条生路啊。”族老中,一个位置靠前的老者,淡淡的出声说道。
    “哼,哼,什么生路不生路的,我乌恒还没有败,老朽麾下的六七万儿郎还没有认输,你们想走就走,但老朽一定要与乌丸山共存亡。”尤里明显是主战派,也难怪,尤里年少时便是乌恒出了名的大将,从来看不起汉人,甚至将汉人视为牛羊,如今牛羊居然敢反天了,脾气暴躁的尤里怎肯退缩?
    “嘿嘿,尤里啊,你的部族里可只有五六千骑兵,别把我们这帮老兄弟的兵马都算上,死,老子不怕,但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一时血性,害的我乌恒自此灭族!”一位看山去浓眉大眼的老者,注视着尤里,笑呵呵的说道。
    “哼,阿里,你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老朽会让乌恒灭族不成?”尤里看到浓眉老者的笑脸,顿时神色大怒起身喝道。
    “正是。”哈都点了点头,一脸认同的说道:“如果你坚持要与天赐军决一死战,我乌恒绝对会因此灭族!!!”
    “”尤里站着身子,环视了一眼场中的众人,见得除了少部分人,都是一副赞同的摸样,张了张嘴巴,无奈的摇了摇头,看向上首闭着眼睛不发言的大长老说道:“大长老,你说该怎么办?”
    大长老睁开双眼,看了一眼尤里,然后淡淡的说道:“想打就打,想逃就逃,打的人留下,逃的人跟天都走。”
    “你们有谁想留下?”大长老看向坐下的众多族老,出声问道。
    “我留下”尤里不假思索的说道。
    “我也留下”
    “老朽与乌丸山共存亡。”
    “我也是”
    “我这把老骨头,还能骑在战马跑多远,我也留下吧。”出奇的,哈都笑呵呵的出声说道。
    “呵”看到哈都居然留下,尤里瞪大了眼睛说道:“你这个胆小鬼干嘛不跑?”
    “恩??”哈都摸了摸鼻子,一脸笑意的看着尤里说道:“我跑了,以后谁还跟我吵?既然你不走,我自然也留下,黄泉路上有个伴多好啊。”
    “”满堂之人皆无语,哈都和尤里这两个冤家,吵了六十多年,到死都还要粘在一起。
    “罢了,哈都老哥都留下了,我们这帮老伙计也留下吧,反正迟早都是个死,留下还能多杀几个汉人。”一直笑呵呵的老者,看到哈都和尤里这对冤家,笑的更欢了,环视了一眼众人说道。
    “算了,留下吧,都留下。”一些个老者原本还在犹豫之中,但见到大部分都赞同留下赴死,也不好独自偷生,只能点了点头说道。
    “你们不后悔?”大长老看了一眼众人,再次发言说道。
    “不后悔”
    “死就死吧”
    “哎,大长老,你下令给天都他们吧,蛇无头不行,给他们选个首领,好统帅离去的部民。”尤里叹息一声,对着大长老拱手说道。
    “锐里勇武过人,得尤里真传,可为乌恒新任大首领。”哈都面色严肃的对着上首的大长老拱手说道。
    “恩??”在场众人都是皱了皱眉头,满脸疑惑的摸样,锐里是尤里的孙子,与哈都的孙子天都一向不和,如今哈都居然举荐锐里为大首领?
    “哎,罢了,罢了,自家人知自家事。”尤里苦笑的摇了摇头,对着大长老拱了拱手说道:“大长老,若是给锐里当了大首领,怕是还没有跑出乌丸山百里,就带着部民们杀回来了,他的性子跟我犹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适合统兵做战,根本不适合当大首领,何况是如今我乌恒危难的时刻?”
    “哦?那尤里你认为孩子们中谁适合当大首领?”大长老嘴角挂起一丝笑意,很满意如今帐内和谐的气氛,昔日别说是大首领之位,怕是几百头牛羊都会闹的不可开交。
    “天都吧,这孩子和老狐狸一样,贼的要命,在他的带领下,一定会给我乌恒找出一条生路的。”尤里满脸感叹的看了一眼被叫做老狐狸后,脸色铁青的哈里,嘴角带起一丝笑意说道。
第一百九十五章 昌黎城破(第一更)
    (万分感谢月夜斩兄弟提出的诸多意见,能看的如此仔细的,我想这本书以来也只有月大哥了,万分感谢,真的,虽然是说我写的不好,但他出了理由,也找出了很多不对的地方,真的谢谢了,因为书的问题,有些地方改不了,十分抱歉,不过后面会注意的,新人新书,难免会有点错误,希望大家能理解。)
    公元182年,汉光和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昌黎郡城被围第三天
    “军师,公孙范快守不住了!”一位身着军长甲胄的男子,站在荀攸面前,看着不远处昌黎城头上,昌黎守军抵抗力越来越弱,面色带着一丝喜意的说道。
    此人乃是高顺二十万大军中的步卒第五军军长叶飞,身高八尺,跳跃力非常惊人,人送外号飞天,其麾下的三万步卒极善攻坚,与第四军军长刘林齐名,刘林外号壁虎,二人加在一起便是飞天壁虎。
    “恩,公孙范能在如此劣势下还能坚守三天,算是非常有能力了。”荀攸点了点头,注视着昌黎城墙上奋勇杀敌的公孙范说道。
    “这三天来,我军损失了多少步卒?”看着叶飞,荀攸出声询问道。
    “这”叶飞眼中闪过一道悲色,低沉的说道:“启禀军师,敌军凭着城墙坚守,占据地利,我军损失步卒在二千左右,加上此次攻城部队的损失,怕是不下二千五了。”
    “哎敌军呢?”荀攸眉头皱了皱,轻轻叹息一声说道。
    “轰轰轰”叶飞刚想回话,昌黎城下传来攻城车撞击城墙的巨响,只见昌黎西门下,数百天赐军将士,推着一辆装着巨大尖木的铁车,撞击城门。
    这几天来,昌黎城门饱受冲击,原本经公孙范多次修缮的城门,此时已是千疮百孔,再也无力回天,一副摇摇欲坠的摸样。
    “军师,城要破了,末将先前往指挥将士们作战。”看到城门破碎在即,叶飞眉头一跳,挂起浓浓的喜色,对着荀攸拱手一礼,不待荀攸回答,便连忙离去。
    “”荀攸看着叶飞小跑离去,张了张嘴,满脸无语,随后一脸严肃的对着一旁候命的小校说道:“给叶飞传令,大军攻入昌黎后不可对普通百姓动手,昌黎与草原不同,其内都是我大汉百姓,若轻易杀伤百姓,惹怒了主公,谁也保不了他。”
    “诺!!”小校对着荀攸一拱手,连忙打马追上叶飞。
    一盏茶后
    “轰隆隆”终于,坚持了三天之久的昌黎西城门,无奈的倒在了灰尘之中,只见城门后多是惊慌失措的昌黎守军,看到城门倒塌,一个个都是楞在了那里。
    “城破了,兄弟们杀啊!!”只见刚刚顶着箭石,带着亲卫从道城门下的叶飞大喝一声,手握长枪第一个冲入昌黎郡城。
    “城破了昌黎城破了,兄弟们杀啊!!”无数天赐军将士,尾随在叶飞身后,神色疯狂的冲入昌黎郡城之内。
    不过还好的是,士卒们进入城内后,仅仅是捕杀昌黎守军,并没有对普通老百姓动手,这还多亏了小校及时传达荀攸的军令,否则这昌黎的百姓,定然要被血洗一番了。
    城头上
    看着脚下冲入郡城,不断冲杀城上守军的天赐军,公孙范目光呆滞的苦笑一声,落寞的说道:“失守了,还是失守了,大哥,没给你守住根基,小弟有何颜面再去见你?”
    “罢了,罢了,三弟,二哥来陪你了。”只见公孙范惨然一笑,手中长剑架在脖子上,无限留恋的看了一眼正处于战火之中的昌黎郡成。
    “砰”突然,公孙范身后传来一声重击,只见公孙范身旁的一员将领,手中还拿着剑鞘。
    “额为何?”公孙范转过身,看了一眼将领,便倒在了地上,睁着眼睛,还带着浓浓的疑惑仿佛不相信自己最信任的副将居然会出卖自己?
    “二将军,对不住了,只有生擒你,才能到天赐军中领功,小人上有老母,下有刚出生的娃儿,舍不得死啊。”副将注视着公孙范倒在地上,想起自己方才的行为,突然面色煞白,跪倒在公孙范身前,带着哭腔的说道。
    “施大哥,不要内疚了,这是兄弟们一起的决定,趁天赐军还未攻上城头,让兄弟们都放下兵器投降吧。”副将神侯一员看上去较为斯文的男子,上来拍了拍副将的肩膀说道。
    “好吧”副将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还在奋勇厮杀的弟兄们,大喝一声道:“弟兄们,将军有命,全部兄弟放下兵器投降,不打了!!!”
    “”包括还在往城头攻杀的天赐军在内,满城寂静,一个个都是回不过神来,这么快就放弃了?城头还没丢失呢。
    “乒乒乓乓”武器扔在城墙上的回声。
    “不打了,呜呜呜,终于可以回家了,不打了啊”一个士兵跌坐在地上,抱头痛哭嘶声大喝道。
    “回家回家”
    破败的城墙上,散落着残肢断臂,死去的将士,倒在地上死不瞑目,体内还未干枯的血水从伤口处缓缓淌下,血水汇合在一起,腥气扑鼻,留到低洼处,从城梯流到城墙之下。
    到处都是守军哭喊声,也到处都是天赐军的欢喜声,天赐军自然不用多说了,拿下了昌黎郡城,赏赐还会少吗?起码比平时的俸禄多上好几倍。
    而那些被拉来守城的守军,大多都是庄稼汉,只是因为公孙范承诺的一点好处,大部分人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甚至有许多人还都只是孩子,如今大战结束,他们如何能不痛心?
    本来,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可以在家里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虽然很多人吃了上顿没下顿,但起码可以活下去?但如今呢?多少同乡,多少好友死在了城墙之上?
    天赐军死伤二千多,这是因为天赐军攻城器械的精良和军士的训练有素,而昌黎守军死伤的就绝对不止这点人了。
    当第五军第一次齐射后,昌黎就损失了数百守军,一轮(二十次)齐射后,除了个别机灵的昌黎守军,大部分守军不是死就是伤,为了守住昌黎郡城,公孙范多次下令抽调城中青壮,甚至将门阀的护卫都调上了城头,但奈何,三天时间,只坚持了三天时间,昌黎城便破了。
    并不是因为昌黎城城防不够,而是因为双方相差太过悬殊,一边是百战精锐,一边是连士卒都算不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