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雄师-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老老。爷阿香,不想…离开甄府…”只见甄香儿面色大惊的抬起头来,一脸惨白的看向甄逸,磕磕绊绊的说道,身为外族人,哪会去打听什么大汉的名将,自然不知道现今如日中天的刘泰,还以为甄逸要将自己送给什么老眼昏花的达官贵人当小妾呢。
“哎,香儿这是什么话,刘将军乃是大汉名将,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能看上你,是你的福气,快,上来敬酒。”甄逸眉头一皱,略带怒气的出声说道。
“老…老爷…。”甄香儿紫色的眼珠中满是雾气,见甄逸有点发怒,咬了咬说道:“香儿知道了。”
随后只见甄香儿接过下人送上来的一杯水酒,缓缓往上首走去,看了一眼周围,眼神略带委屈,来到刘焉身前不远处做了一邑说道:“香儿敬刘将军一杯…。”
“恩??”刘泰摸了摸鼻子,一脸苦笑,好像自己被人无视了啊?
刘焉老脸一红,尴尬的看着甄香儿,无奈的摇了摇头,一旁的甄逸指着刘泰好笑的说道:“臭丫头,那是刺史大人,这位才是刘将军。”
“啊?”只见甄香儿满脸通红,媚眼看向刘泰,见刘泰充满爆发力的九尺长躯,眼神之中射出一道道喜色,连忙对刘焉歉意一笑,来到刘泰近前躬身说道:“香…香儿敬刘将军一杯…。”
第五十三章 灵帝(第一更)
公元179年,汉光和元年,十月三十日
洛阳
再临洛阳之时,已过去四五月之久,刘泰一脸感叹的看着洛阳高大的城门,脑中回忆着这四五个月的过往,仿佛一辈子那么久一般。
“主公,此时天色已晚,还是先回陛下赏赐的沁春园休息,等候明日早朝陛下的召唤吧。”一旁的关羽,见刘泰站在城下发呆,忍不住上前一步,拱手轻轻说道。
“恩,好吧,泰也要看看,陛下赏赐的沁春园到底是什么样的豪宅。”刘泰嘴角微微带着一丝笑意,待得锦衣卫通禀一番洛阳城门校尉后,便率队直接往自己府邸所在的朱雀大街而去。
此时的刘泰不知道,随着刘泰走入京师洛阳,整个洛阳陷入暗潮涌流之中,以刘泰为中心,各方势力都被触动。
南宫德阳殿
“启奏陛下,刘太守已回到洛阳,如今已经入住沁春园。”身形英伟的张让,大踏步的来到灵帝身前,对着灵帝叩首说道。
“恩。”灵帝将一枚鲜果放入口中,面带笑容的点了点头说道:“好,让父啊,随朕一同前往沁春园一趟吧,朕想亲自去看看吾汉室的麒麟儿。”
“啊?这这…陛下不可啊,陛下乃是万金之躯,怎能屈尊降贵去见刘太守呢,若陛下想见刘太守,让可派人前去召唤便可啊。”张让一脸愕然的抬起头说道。
灵帝站起身来,摇了摇头,嘴角挂起一丝莫名的笑意了,看一眼四周的围墙说道:“在这牢笼之中,朕已经被关了十多年了,出去一躺也无妨,你派人通禀一声泰儿吧,恩?”
“这…”张让额头露出一丝冷汗,见灵帝心意已决,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让这就去安排。”
“恩,记着少带点人去,有王越护着便可。”灵帝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出声说道。
“是,陛下…”
沁春园
“主公,听闻这沁春园原本乃是一位王爷的府邸,空置了几十年,不成想居然还保持的如此完好。”关羽一脸笑意的看了看沁春园四周说道。
“恩。”刘泰点了点头,对这个园子,确实非常满意,不但在这寸土寸金的洛阳城之中占地几百亩,而且亭台楼阁布局非常规整,到处都透露出一丝丝春天的气息,当然,最主要的是沁春园坐落在朱雀大街上,朱雀大街可是整个洛阳最显贵上层门阀士族才可以入住的,即使当初的刘焉府邸也不过是在北大街。
“报,主公,有小黄门来召唤主公…。”一位锦衣卫甲士,从大门方向跑来喊道。
“小黄门?”刘泰眉头皱了皱,能使得动小黄门的除了张让等中常侍外就只有皇宫里的皇后、贵人以及汉灵帝了,这回自己刚入洛阳城不到一个时辰,小黄门来找自己干嘛?
“引路吧。”刘泰挥了挥手,不管谁来找,总不好不见是吧,万一是灵帝召自己入宫呢?
不多时,刘泰一行人来到大门口
“这位上官,不知来泰府邸,所为何事?”刘泰一脸疑惑的看向穿着太监服饰,面色苍白无血的小黄门问道。
小黄门知道刘泰是灵帝眼前的红人,也不敢放肆,微微躬身行礼道:“刘将军,咱家是来禀报一声,半个时辰后,陛下会亲临沁春园,望将军做好准备。”
“陛下要来?”在场众将顿时膛目结舌,即使灵帝宠信刘泰,也不能这么个宠信法吧,大晚上的,百姓来来往往的,万一出了个好歹,谁负责?
“咱家话至此,先告退了。”小黄门点了点,随后不待刘泰回答,便稍稍行了一礼,快速离去。
刘泰看着小黄门离去的背影,苦笑的摇了摇头,随后眉头一皱吩咐道:“云长,立马把锦衣卫分布到沁春园各处,一个蚊子都不能放进来,知道了吗?”
“是,主公,末将领命。”关羽神情振奋,微微拱手,立马下去安排,对在场的众人来说,面见天子,还真是第一次,即使刘泰也不过第二次罢了,在封建时代,天子可谓是百姓心目中的神灵,怎有不敬之意?这些个锦衣卫从庄稼汉到军人,也不过半年而已,还摆脱不了那份庄稼汉的气息。
半个时辰后
隐隐约约的看到沁春园外,北宫方向,驶来一架普普通通的小轿子,不多时便走到近前,只见轿子身旁站立十多位大汉,由一位身穿白袍的男子带领,男子身高八尺,面白无须,浑身上下带着一丝先天强者才能感觉到的阴冷寒意。
刘泰见过的张让,就护着小轿子的右边,不时的对着轿子内话语着,眼神警惕的看着四周来回走动的百姓。
“泰,见过叔父…”既然灵帝是偷偷出宫会晤自己,刘泰自然不能大喊万岁,上前对着帐内隐约可见的影子,躬身行礼说道。
“是泰儿吧?无需多礼,入园再说吧。”轿子里传出灵帝细软的声音。
一旁站立着的护卫们,原本见刘泰上前来,一个个神情肃然,手握刀柄,但听到轿内回话后,放松了下来。
“是,叔父。”刘泰应声道,随后让出一步,来到轿子旁边,让轿子先行通过后,再随之跟上。
沁春园花园
“泰儿啊,昔日一别已过去五月左右了吧,不知泰儿在北疆过的如何了?”只见灵帝一脸和蔼的坐在刘泰发明出靠椅上,对着一旁的刘泰问道。
“回禀陛下,泰在北方过的还不错,只不过北方苦寒之地,百姓多无衣食,泰心甚敢难受。”刘泰一脸恭敬的对灵帝回到。
“哎,叫什么陛下,我们叔侄,有那么见外吗?”灵帝无奈的挥了挥手后继续说道:“叫我叔父吧,今日沁春园中只有你叔父刘宏,没有什么大汉皇帝陛下。”
“是叔叔父。”刘泰见刘宏一副不容置疑的摸样,勉强的点了点头说道。
第五十四章 宁负苍天,不负卿(第二更)
“恩,这才听话,说吧,此番大胜鲜卑,立不世之功,你要叔父赏你什么?”刘宏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脸欣慰的看着刘泰说道。
刘泰摇了摇头,虽然自己立了大功,但也不能主动请赏不是?来之前刘泰已经听闻了朝堂之上的议论,不但有可能将幽州全部划入自己治下,连并北五郡都附送与自己,怎能不喜?而对朝堂上要将自己召回洛阳的袁隗,刘泰如今已经带着一丝反感了,吃饱了撑着,跟自己过不去干什么?
“侄儿身为边疆将领,为大汉抵御外贼,乃是本份,又怎能有什么要求?如今侄儿年且尚幼,不宜处于高位,望叔父收回泰手中军政大权,以给袁太傅一个交代。”刘泰一脸谦虚的说道。不过心却提了几百楼高,这番话也是左思右想后说出来的,以刘宏在史书上对汉室宗亲的信任,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权利收回去,还会因此一番话,大赏特赏。
“好,好啊。”刘宏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脸笑意的看着刘泰说道:“如今我汉室宗亲之中,能有泰这般心意的怕是找不出几个了,叔父也不会亏待了你,只要泰儿为叔父守好边疆,那些闲言碎语不用去管他,至于袁隗,哼,哼,一个家奴罢了,理他做甚?”
刘泰一脸为难的摇了摇头,恭敬的说道:“叔父,袁大人毕竟是当朝太傅,袁家又是四世三公,名望响彻海内,若是因为泰儿,降罪袁家,怕是不妥吧。”
刘泰的话,可谓非常险恶,袁家虽然强盛,但也不能在汉灵帝面前说是不?汉灵帝是什么?对权力欲望是非常强的,君不闻,汉末诸侯手中所拥有的权力,大部分都是灵帝给的吗?董卓是什么人?不过凉州一豪侠罢了,但被灵帝看重后,官途青云直上,手握西凉数十万兵马,随后更是起兵进军洛阳,挟持少帝,掌控天下将近三分之一的州郡,其势何其强?而这也不过是靠了灵帝的余隂罢了。
“四世三公,哼,哼!我刘家还是坐拥天下四百年的皇室呢。”刘宏一阵不屑的冷笑,随后看着刘泰说道:“泰儿无须担忧,那袁家既然能被我刘家扶起来,叔父自然也能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若真与我刘家作对,哼哼。”
刘泰听得灵帝话语,心中为袁家一阵默哀,脸上却一脸激动的说道:“泰儿谢叔父信任,叔父放心,有泰儿在一日,定会为叔父守好北疆,打的那些胡族抱头鼠窜,不敢入我汉疆一步!”
“好,泰儿壮哉。”刘宏神色一喜,站起身来继续说道:“泰儿可知叔父有一心愿否?”
“哦?不知叔父有何心愿?若泰能办到,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决不负叔父所望。”刘泰一脸疑惑的看向刘宏,嘴上却表忠心说道。
“好,叔父就等你这句话了,哈哈哈哈。”刘宏微微仰天大笑,随后神色带着一丝疯狂的注视着刘泰,一字一句,吐字清晰的说道:“叔父的心愿!就是将整个大草原和东北诸国全部收入我大汉疆土之中,只要泰儿能在叔父有生之年办到,叔父即使将皇位传与你,也没有丝毫不妥!!!”
“陛下不可…。”一旁的张让神色慌张,一脸哆嗦的上前劝阻道。
“滚开。”刘宏不耐烦的一挥手,神色狰狞的看着刘泰说道:“泰儿,你应是不应?”
“这…这…”刘泰傻眼了,将整个大草原收入自己的囊中,刘泰不是没想过,但问题是即使后世汉人最为强盛的明朝也没有办到过啊,何况是自己?
“叔父放心,只要泰儿一日未死,便会尽使浑身解数,攻取万万里大草原为叔父做后花园,但望叔父切不可再提皇位之数,泰儿实在是受之不起!!”刘泰没有把话说满,当然也没有说死,而是一脸刚毅的对着刘宏拜倒道。
“好,只要泰儿有这份心便好。”刘宏呼出一口气,也有点知道自己冲动了,不过这个心愿,是刘宏小时候就一直放在心中的,如今大了,本性不好,见这大汉江山一日日颓废下去,心中也焦急不已,但奈何智力有限,只能天天躲在**玩乐,以解心中烦闷之情。
“哎,泰儿啊,叔父也不为难你,只要泰儿在北疆能灭一支草原外族,或是东北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小国,叔父就升你一爵,叔父会全力支持你,直道封无可封为止,当然这被泰儿所攻取的领地,全部划到泰儿治下,只要将郡名交由叔父命名便可。”刘宏带着一丝期盼的注视着刘泰说道。
“泰儿领命,必不负叔父所托。”刘泰神情肃然的点了点头,对着刘宏下拜道,本来此番北归幽州之后,只要待得幽州元气恢复,兵精粮足之时,刘泰便会对外用兵,何况刘宏亲自吩咐?
“好,汉室能有泰儿降世,叔父心感甚慰啊,泰儿放心,方才叔父将皇位传与你之言并非说说罢了,叔父明日便给你一份圣旨,只要泰儿能将整个大草原和东北诸国消灭怠尽,叔父即使在位,也会将皇位传与你,若叔父不幸驾崩,那日后泰儿一统大草原之时,可以此圣旨传缴天下,不论皇帝是谁,都要让位于你!这是叔父对你的承诺,望你决不可推辞!”刘宏上前抓起刘泰的双手,目中含着浓浓的期望之意说道。
“叔父…。”忍不住,刘泰眼角挂起一丝泪啧,谁言汉灵帝昏庸?只不过是因为汉灵帝无绝世之才,不能改变大汉病入膏肓的现状,才会自暴自弃,将自己封闭在皇宫之中。
一位能有雄心将大草、东北诸国皆收入囊中的大汉皇帝,会是被后世唾骂万世的汉灵帝吗?此时的刘泰,仿佛对历史的认定,有了一丝动摇。
刘宏拍着刘泰的脊背,一脸安慰的说道:“好孩子,不哭,叔父会看着你的,只要泰儿好好做,即使所有百官与你作对,叔父也会支持你,你是我皇室的希望,也是我大汉亿万子民的希望,叔父能力有限,做不了亿万百姓的明主,但却愿为泰儿做一次明主,记住叔父的一句话。”
刘宏拍着刘泰的肩膀,双目炯炯有神的与刘泰对视着,一字一句,珍重无比的说道:“宁负苍天,不负卿!!”
“宁负苍天,不负卿…”
“宁负苍天,不负卿…”
“宁负苍天,不负卿…”
第三卷 龙起北疆
第五十五章 天赐侯(第三更,求收藏)
公元179年,汉光和元年十一月一日
南宫,崇德殿
“百官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今天的灵帝,仿佛非常精神,脸上带着浓重的笑意,扫视了一眼下座两排的文武百官说道:“此番吾北疆自光武皇帝以来取得大汉对外用兵,最大的一次胜利,而统帅将士们赢得这场大战胜利的便是吾汉室皇族刘泰,朕心甚慰,为表彰刘泰的功勋,朕欲大赏之,众卿有何意见?”
“启奏陛下,刘将军神威盖世,率领边疆将士,取得如此大胜,理应重赏!”太尉黄婉起身,跪倒在大殿中央,对着灵帝拜首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
在场的文武百官仿佛早就排好了对白一般,异口同词的来到大殿中央对着汉灵帝下拜道。
只见如今还稳稳坐在塌上的,只有刘泰一人,刘泰苦笑的摸了摸鼻子,低头不语。
“好,既然众卿无意见,那张让便宣旨吧。”汉灵帝见百官都无意间,呼出一口气,一脸欣慰的说道。
灵帝话落,百官归位,刘泰站起身来,拜倒在大殿中央,喝道:“臣辽西兼右北平太守,裨将军刘泰听旨…。”
张让对着灵帝躬了躬身,清了清嗓子后,上前一步,站在灵帝右侧,眼中射出一道莫名的神光,看了一眼刘泰,大声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封辽西兼右北平太守,裨将军刘泰为天赐侯,食邑千户,拜天威将军(等同镇北将军),节制幽并二州十九郡一国,一百八十九县,可自由任命官员,扩军征兵,无须上报朝廷,令二州赋税无须上缴朝廷,全部以充军需,钦此!”
“啊???”在场百官包括刘泰在内,全部懵了,即使灵帝再怎么宠信刘泰,也不带这样啊?刘泰不过弱冠之龄,就节制两州军政大权,可谓从古以来,都没有过的事情,这…灵帝被豆腐撞到了?
“刘将军还不上接旨谢恩?”张让一脸笑意的看着刘泰,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之色说道。
“臣…。领旨谢恩。!”刘泰吞了吞口水,就欲上前接过张让手中黄灿灿的布卷。
“不可啊,陛下,封的太重了,太重了…。”只见太尉黄婉满脸错愕的站起身来,对着汉灵帝刘宏大声说道。
“哼,有何不可?”汉灵帝见太尉黄婉站起身来大喝,一脸阴郁的看向黄婉说道。
黄婉见汉灵帝阴郁的神色顿时回过神来,心中大呼不妙,不过既然站起身来了,自然不可能不给个说话,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启奏陛下,刘太守如今年不过十二,难以担当如此重任啊,还望陛下三思!”
“哼,哼。”只听灵帝冷哼两声站起身来说道:“三思,朕已百思了,整个天下都是朕的,难不成朕还没有封官的自由吗?”
“这…。这…。”黄婉额头冷汗直冒,浑身微微颤抖,想起前几日袁隗被罢官,忍不住咬了咬牙说道:“陛下圣明,是臣欠考虑了,臣无意见。”
“呵…”刘宏冷冷的一笑,随后扫视了一眼在做的百官,见无人再反对后,从左侧后方的赵常手中接过一卷黄娟大声道:“这道圣旨,内容不边宣读,此番一同赐予刘泰,但吾大汉百官从即日起,见此圣旨如见朕,刘泰执此圣旨,见官大一级,可先斩后奏三公之下所有官员,刘泰上前接旨!”
“臣,接旨!”刘泰缓缓起身。
“哗…”在场百官再次哗然了,这道圣旨若真落入刘泰手中,那可比灵帝还可怕了,三公之下可先斩后奏?即使王莽窃取汉室神器之前,也没有如此大的权利吧?这汉灵帝,莫不是被…鬼上身了?
在场百官一个个忍不住打了个冷颤,面带恐惧的看着,缓缓走向灵帝的刘泰,尽然没有一个人敢出言劝住,可能真被袁隗和黄婉的前车之鉴吓怕了吧。
“当朝第一权贵!”不知为何,在刘泰恭敬的接过灵帝和张让手中的圣旨后,一个个官员脑中响起这个名号,此番之后,不论是谁,除非刘泰真的率兵叛逆,否则没有一人敢说在灵帝面前诋毁刘泰了。
“臣,刘泰谢主隆恩!定不负陛下所托!”仿佛是为了坚定灵帝心中的信念,刘泰对着灵帝深深的拜倒在地说道。
“好,好。”灵帝微微点头,一脸欣慰的出声说道,随后只见灵帝看向百官,见百官一个个惊愕的摸样,冷笑一声挥了挥手说道:“散朝吧。”
不待百官反应,灵帝直接离开崇德殿往后殿走去,百官会意,相互对视一眼,对着灵帝离去的方向躬身道:“恭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缓缓起身,往大殿外走去,一路上一个个,除卢植蔡邕等人外,都是对着刘泰满脸恭敬讨好之意,刘泰也是一个个一脸恭敬的回礼,没有丝毫的因为这道圣旨而嚣张跋扈之意。
“贤婿啊,老夫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升官如此之快的,自古而来,怕是只有你独一份了吧?”路上,蔡邕一脸无奈的看着刘泰说道。
“伯楷此言差矣,应该是以弱冠之龄手掌数十万雄兵的,自古以来唯独泰儿了。”卢植一脸笑呵呵的说道,根本不在意刘泰如今的身份已大不从前了。
“二老说笑了,泰不过是侥幸得陛下恩宠罢了。”刘泰一脸谦虚的笑容说道。
“你啊,什么时候都这么谦虚,老朽虽自诩用兵超群,但与你一般,半月之内歼灭十一万最为精锐的鲜卑精锐,还是做不到的。”卢植一脸无奈的苦笑说道。
“卢公见笑了,泰之所以能得此大胜,全赖帐下谋士之劳,当然也少不了将士用力。”刘泰自顾自一脸谦虚的说道。
“你小子啊,天赐侯,天赐侯,陛下可真想的出来,上天之赐,上天之赐啊…”蔡邕一脸迷茫的喃喃自语说道。
“或许吧…”卢植眼神也略带复杂的看着刘泰,轻声嘀咕道。
第五十六章 兵论(第一更)
洛阳蔡府
蔡邕身为帝师,在朱雀大街左面,也有一座府邸,当然没有刘泰沁春园那般辉煌,如一般的小庄园那般,在刘泰被封为天赐侯的第二天,便被蔡邕等为首的一般朝廷权贵请到蔡邕府上做客。
“见过天赐侯……”
“见过天赐侯……”
一入蔡邕府邸,刘泰耳边便响起那些个朝堂官员们的恭贺声,刘泰也是一个个礼貌的回礼,含笑的对应这些达官贵人们的热情问候。
“泰儿啊,来这边坐…。”身为地主的蔡邕,坐在最上首,一脸笑呵呵的打招呼道。
“是,岳丈大人”刘泰微微躬身回礼,也不推迟,坐到蔡邕的左侧,而自己的下方便是以卢植为首的当朝武将们,其中有刘泰认识的皇甫嵩,朱儁等武将系官员,对皇甫嵩和朱儁,刘泰是特意去结交的,毕竟这是汉末仅剩的几位忠心耿耿的名将了。
“哎,我的小天赐侯,入了堂来,也不和老朽我打声招呼?”只见卢植一脸打趣的说道。
“哪里哪里,泰见过卢伯父…”刘泰笑嘻嘻的对着卢植躬身说道。
卢植抚须含笑的点头,一副受之无愧的摸样,让在场的众人都是掉调了一地眼镜,卢植一向都是为人冷淡,少苟言笑,如今却对刘泰这般和善,当然众官僚们一个个也都是成了精的人物,稍稍思考一番,也就明白了,刘泰虽然是汉室宗亲,不愁无官可做,但可是卢植推荐上去,而且天威将军在前,明显刘泰是武将一系的。
汉朝自刘邦开朝以来,武将与文官历来不和,当然也有君主的故意为之,不过主要的也是大部分武将和文官的出生地和习俗不同,俗话说的好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比如皇甫嵩这位如今武将的领袖人物便是关西安定人,名震羌族的凉州三明之一皇甫规侄儿,还有许多的武将就不一一举例了。
而当朝的士大夫为首的袁隗等人都是关东人士,其中荆州、扬州的也不少,就是没有关西人在士大夫中位高权重的,原本西汉年代,都城还在长安时,武将一系的权利大过士大夫,自光武帝刘秀迁都洛阳之后,武将一系的实力逐渐减弱,当然武将势力减弱的最大原因就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而起。
王莽是何人?乃是西汉孝元皇后的侄儿,属于外戚系列,当时王氏家族权倾朝野,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军事最高职大司马,掌控全国兵马大权数十年,是西汉末年最显贵的军事、外戚家族,有前车之鉴在此,东汉历代皇帝,哪还敢再给武将那么多权利?削弱武将的兵权和在朝中的影响力,也是情有可原的。
“好,好啊,泰儿啊,不知你准备何时北上?”卢植一脸笑呵呵的摸样出声问道。
“恩?”刘泰点了点头,思索一番后,出声说道:“伯父,如今北疆未定,檀石槐被杀后,和连升任鲜卑大王,为稳定鲜卑内部纷争,必定会祸水东流,以为檀石槐报仇为名义,起兵来犯,乘机掌控中部鲜卑的兵权,故,泰儿多则三五日,少则一两日就要北上,以防备鲜卑随时可能的南下,不过如今鲜卑争权多变,泰也无法百分百肯定。”
“哈哈,泰儿已有军事大家之风范,本来老朽还想提醒你一番,不想你自己都已经想到了,好,很好,老朽敬你一杯。”卢植神色越加带喜的大笑道,若算身份,卢植算的上是刘泰的半个恩师,见刘泰在军事上有如此见解,怎能不喜?
“同饮,同饮”刘泰笑呵呵的回敬道,关于鲜卑南下的问题,可不是刘泰想出来的,而是荀彧、戏志才等人得到探马回报,鲜卑三部大人都被招到中部鲜卑王庭,而得出一丝很有可能的结论。
“敢问天赐侯,此次鲜卑若再来犯边,以天赐侯之见,会带多少兵马?”一旁最为关心军事问题的皇甫嵩,皱着眉头出声问道。
刘泰皱了皱眉头,对皇甫嵩这个问题,有点不好回答,按刘泰的猜想,此次犯边,绝对不可能会少,但也不可能真与汉朝短时间内发生大规模战役,毕竟和连与慕容风不是傻子,刚刚损失了八九万兵马,族内士气低下的时候,来捏汉朝的虎须。
“少则十三四万,多则二三十万!”刘泰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看向皇甫嵩,一字一句的说道。
“什么???二三十万??”在场官员们一个个面色煞白,这个战打的越来越大了,原本落日之战时,不过三万人,凌河之战,一下子超过十万,现在…。二三十万?
“不可能,鲜卑常年对外作战,在西部与北匈奴的战场上,为防备北匈奴的反扑,西部鲜卑有十多万带弦之士不可调动,东部的形势更加复杂,不但有夫余常年与其交战,东北的娄邑也是屡战屡降,屡降屡战,中部鲜卑为压制漠北的匈奴残部就有五万兵马常驻无法南下,前番天赐侯更是一战歼灭鲜卑王庭主力五六万兵马,短时间内,绝对不可能再有超过十万兵马的鲜卑大军南下。”只见朱儁站起身来,眉头深皱,语气铿锵有力的说道,身为当朝武官仅次皇甫嵩的存在,朱儁所说的话,自然有一番道理。
“不然,不然”刘泰一脸不赞同的摇了摇头,叹息一声,环视在场百官说道:“若鲜卑为报大仇,与漠北匈奴残部握手言和,送于金银,以结有好,这里便有五万兵马能南下,再从西部战场上调出五万兵马,如此一来,加上王庭的残部,就有十五六万控弦之士,再说娄邑与东部鲜卑的关西甚为暧昧,在此鲜卑全族为报其仇的情况下,绝对不敢过分相逼,单单一个夫余,根本托不住东部鲜卑的十多万兵马,若三部结合,兵力起码有二十三四万左右,而这些控弦之士,常年与外族对战,比之鲜卑王庭精兵也是丝毫不差,若真南下,我大汉起码要出三十万兵马,才能将其挡余长城之外,恩,原本的边军不能调动。”
“这……”只见朱儁一脸苍白的坐回榻上了,扫视了一眼众人,发现大部分都是如此,三十万兵力,抽空幽并二州的大部分边军都有点吃力,而且鲜卑军队全是骑兵,机动力根本不是汉军的军队能比的,若鲜卑不断的骚扰大汉边境,边军无法调动的情况下,哪里来三十万兵马?难不成把整个中原的郡兵全部调往北方?
“哎,此事应当即刻报之陛下,若不及早做出对应,吾大汉危矣。”在场中的太尉黄宛一脸急色的站起身来,对着在场的众多官员说道。
“无妨…”卢植看了一眼黄婉,摇了摇头说道:“此次大战,泰儿心中已有计策,何须我等烦恼?”
“啊?”在场百官一个个面色惊愕的看向刘泰,实在想不出去,刘泰到底有何方法退敌,二十多万鲜卑大军啊,可不是二十万蚂蚁。
刘泰见百官们一个个注视的眼神,苦笑的摇了摇头,告罪一声说道:“此计策不宜说出,万一被鲜卑在我大汉的内应知晓,怕是北疆真要危矣…”
见刘泰不肯说,在场的百官也是心知肚明,计策再好,若被所有人知道,那又有什么用?鲜卑与大汉常年交战,互相的探子,间谍多的去了,若真被得到消息,在场的众人都没有好果子,自然也不敢为难刘泰说出来,否则的话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不过众人不知道的是,刘泰还真没有什么好计策,只能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如今刘泰还没接过二州军政大权,不知二州中的兵马到底如何,如果鲜卑真的南下,刘泰不一定有信心能打的过鲜卑,但是单单防备鲜卑突破长城和并北防线,刘泰还是有信心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