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雄师-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砣粽季菥V荩赣攵斯仓尉V
最重要的是,刘表占据荆州乃是名正言顺,这年头,什么事情都讲究个名正言顺,虽然说汉室威严丧尽,但不管如何,汉室还是汉室,威信力还是有的,如今北疆的刘泰,更是汉室亲王,有刘泰撑腰,起码汉献帝的圣旨没有人敢正面反抗。
蒯越和蔡瑁没有辜负刘表的所望,虽然刘表如今示弱,但这些大家族,本来就是需要一些个弱势的傀儡才好掌控,比如孙坚、袁术等人,荆州这些家族门阀能掌控的了吗?
其实蔡瑁也打过孙坚的主意,孙坚在南阳打开庆功宴时,蔡瑁也被孙坚邀请了,在席中,蔡瑁透lù出了一个很明显的意思,就是希望孙坚能娶蔡瑁的妹妹蔡氏为妻,如此一来就能更好的掌握荆州治权
孙坚是什么人?江东猛虎别说蔡瑁是什么大家族的代表,就算蔡瑁是荆州牧,孙坚也未必放在眼中,最重要的是,蔡瑁居然还敢要求自己的妹妹做孙坚的正房?怎么可能
怒,孙坚怒了,当场便呵斥了蔡瑁,而蔡瑁在荆州门阀权贵的注视下,顿时再也呆不下去了,当场就逃离了宴席,一时之间成为荆州坊间的笑柄。
孙坚的不识相,致使荆州顶层门阀是孙坚军的联合崩溃,此时荆州门阀的代表蔡、刁、蒯三大家族都彷徨不已,本来荆州顶级世家有五个,不过其中的庞和黄都被刘泰挖走了,荆州的基业虽在,但主要的成员都在北疆,暂时没必要去提了。
刘表是三大家族最好的选择,如今的刘表要兵没兵,要权没权,要人没人,属于三无人员,可偏偏头上顶着襄阳侯,荆州牧的头衔,如此好的傀儡,三大家族怎会轻易放过?
第一时间,蔡、蒯、刁三大家族便回应了刘表,甚至派出家将统帅兵马直接前往魏兴迎接刘表进入襄阳城,虽然说现在襄阳城是孙坚的地盘,但问题是孙坚的治所不在襄阳而是在长沙啊,鞭长莫及之下,襄阳还不是几大家族说了算?
当然,三大家族出兵的消息,身在长沙的孙坚也得到了,本来孙坚早就想迁治所,可有一个难题困在孙坚面前,南郡是个大部分,不但有繁华的襄阳城还有富饶的江陵城,襄阳和江陵之间,孙坚实在难以选择,不过刘表的到来,却给孙坚做了选择。
朝廷的圣旨,孙坚不敢公然违抗,但并不代表要把所有地盘交出去啊,架空,对,就是架空,让身为荆州牧的刘表治理一个襄阳城就差不多了,其他地方,刘表想要染指?没门
三大家族出动后,孙坚第一时间选择,将治所迁移到江陵城,江陵乃荆州军事政治中心,东部连接江东,西部连接蜀中,乃是商业要地,一直以来都是荆州的治所首选,虽然孙坚不是荆州牧,但此时孙坚兵强马壮,将治所定在江陵,谁敢说什么废话?
魏兴被袁术取走了,刘表也进入了襄阳,并且对外宣布,襄阳正式成为荆州治所,各方官员,必须要规定的时间内,将地方的政务上报治所
屁,霸占了荆州各地的袁术、孙坚、王匡三人,根本就不把刘表的话语放在眼中,区区刘表,居然还想节制位同三公的袁术和孙坚?恩,刘表是有资格节制王匡的,但问题是,刘表有这个能力吗?
在特定的时间内,如预料的一般,襄阳城内根本没有出现孙坚、袁术、王匡三人麾下的官员,连基本的税收什么的,都没有给刘表任何一个说法,得知如此情况的刘表,可谓怒火滔天啊。
可惜的是,刘表就算再怒又如何?袁术三人都是大诸侯,即使最弱的王匡手中都有两三万兵马,是刘表能对付的了得吗?
第三百八十章 奥斯罗埃斯二世!
第三百八十章奥斯罗埃斯二世!
公元190年,汉初平元年,四月中旬,刘表上书朝廷,斥责袁术、孙坚、王匡三人目无尊上,身为封疆大吏,却拥兵自重,将治下税收占为己有,实乃窃国之贼也。
刘表能打口水战?袁术三人不会吗?随刘表的奏折刚刚传到长安,袁术三人的奏折也传到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奏折中都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侵吞了三人上供的财物云云
口水战,没完没了的口水战,但起码的是,荆州短时间内平稳了下来,百姓们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时间,诸侯们虽然蠢蠢yù动,可在大势的逼迫下,也只能静等时变。
荆州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但长安却爆发了一场大地震
公元190年,汉初平元年,夏五月初,荀氏族长,当朝司空荀**了
死在家中,坊间传闻荀**的很安逸,并没有什么痛苦,但据有心人透lù,荀**的前一天,董卓去过司空府,还和荀爽闹的很不愉快,好像是因为董卓想要开炉打造五铢钱的事情,不过却没有被证实。
当然,就算没有没有被证实,可是长安一带却是人心惶惶了,若董卓真为了筹集钱粮而sī自打造五铢钱,那三辅地区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就在长安乱哄哄的时候,北疆又有了大动作,这一次主导的自然也是刘泰政权核心,身为神王的刘泰在华城当众宣布,重定货币制度,废除现有的货币金、银、五铢钱,从今往后,在北疆金银只能当做奢侈品使用,而五铢钱则全部废弃。
地震比起荀爽之死,北疆的换币举措才是真正的大地震,刘泰此举,可以说完全是在挑战汉室皇亲的底线啊,甚至不止这些皇亲啊,包括门阀士族与一些个大商户都被刘泰的举动震的不轻。
要知道,五铢钱是我华夏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单表,在我华夏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五铢钱最初在汉武帝刘彻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发布,刚开始的使用范围是在中原地区,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随后被推广到了大汉所有州郡,成为了大汉百姓买卖物品的主要钱币,虽然说五铢钱的发展历史,中间有点小曲折(王莽时期曾被废除),但却一直保存了下来,对汉朝统治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五铢钱奠定了中国圆形方孔的传统。这种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铢”是古代一种重量讲师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因此所谓“五铢”实际上很轻很轻。
刘泰废除五铢钱之举,实在是太骇人了,要知道,五铢钱象征着汉室长盛不衰的统治,别说还没有称帝的刘泰,即使开创东汉王朝的刘秀也不敢轻易废除啊,但问题是,刘泰已经下令废除了,甚至连纸币都已经准备好了,河北那些个没兵没权只有钱的门阀士族,包括商户在内又能如何,难不成跳起来和刘泰作对吗?
刘泰之所以要在这个时间段颁布新币,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刘泰非常清楚,过些时日,董卓因为缺少钱粮会把注意打到五铢钱上,并且还确实如此做了。
历史记载董卓为建造郿坞,融始皇十二铜人之九,获得五铢近十亿,将三辅乃至整个天下的钱币系统都搞乱了,刘泰可不希望到时候治下的百姓用精致的白大米去换取这种如同垃圾一般的铜钱。
北疆发布的新币有很多种,兑换的比例和新币的数量也控制非常严格,不允许任何人对钱币指手画脚,为了防止后世所谓的假币出现,刘泰甚至下令,凡是制作假币或者sī自开炉打造铜币兑换一族,一律收缴所有家产,主犯凌迟,三族家眷流放边疆
这条新律没有任何意外掀起了非常大的震动,在北疆,刑法一般都不会太过无道,就算重刑也只是惩罚主犯而已,牵连到家眷的可以说很少很少,不成想此次刘泰为了给新币铺路,居然颁布了一条如此严苛的刑法,三族流放啊
当然,没有人敢对刘泰的命令有异议,在北疆,刘泰是名副其实的帝王,谁敢当出头鸟,那就等着死吧,恩,暂时就先说说新币的情况。
北疆发布的新币面值单位有四个,分别是分、毛、角、元,其中分和毛的单位比较小,主要兑换的就是五铢钱,一分相当于十枚五铢钱,十分等于一毛,一毛等于一百枚五铢钱
接下来则是,十毛等于一角,一角等于一千五铢钱,十角等于一元,一元等于万株五铢钱。
元之后主要兑换的就是金和银了,白银和五铢钱的比例非常大,在北疆是千比一的比例,因为北疆政权发展的很好,所以金银的比例上下bō动不是很大,一般来说市场上都是一两银子换一千钱,恩,也就是说一角等于一两白银。
这个比例其实已经非常低了,传言在中原以及其他地区,即使数万五铢钱也换不到一两银子,银子是有限的物品,虽然可以挖掘,但出土的数量少,可是铜钱就不同了,出土的量非常大,制作工艺也非常简单,一些个门阀士族为赚取极大的利益,都会把注意打到sī铸铜钱上,如此一来,使得铜钱的比例就更加低廉。
说了银,自然不能忘了金,其实东汉末年,金因为太过贵重,大部分都是用来赏赐的,很少有在sī底下流通,可身为后世人的刘泰非常清楚金的价值,所以北疆政权成立后,刘泰就确立了金为交易货币,主要使用在上层贵族手中。
金和银的比例是一比百,一斤金子等于一百两银子,换算成纸币,则是一斤金子等于十元元钱。(注:这个时代,一斤的重量和后世相差很大,不要hún为一谈,当然,这也是能区分出来的。)
换币是一个很大的大工程,北疆将近两千万子民,就算普通人家,家中起码也有几万钱,要知道,几万枚铜币堆在一起可堪比一座小山了。
刘泰的举动虽然有点荒唐,但却受到了百姓的支持,在颁布新币后的第三天时间,各地银行第一批纸币就兑换了差不多了,虽然说刘泰准备了很多纸币,但不能一下子扔下去啊,到时候形成通货膨胀,将会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当然,身为货币的金银被取消了,但却并不代表就此废弃,刘泰在华城公布,从此以后金银就是贵重物品,也可以说是硬通货,兑换纸币的时间也没有限制,五铢钱有限制,在限定的时间不进行兑换,过了时间,五铢钱就放在家里当股东了。
同时,刘泰为了缓解银行的压力,允许一些地方商行收购金银,比例要给的和银行差不多,这些金银收取,主要就是用来打造贵重品,比如金银项链手镯等物,为了让百姓知道金银佩戴的奢华,刘泰甚至给自己套上了一条大金项链,可谓极尽sāo包啊。
也允许一些地方金行以纸币收购金银,但必须要给出和银行差不多的比例,否则将会受到官府的处罚。这一条是必须要声明下的。
北疆一下是天下诸侯和百姓瞩目的焦点,如此大动作怎么可能不被人宣传?如预料一般,新币出世的消息在短短月余时间就席卷了整个天下,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除河北之外,各大州郡的五铢钱大规模贬值,甚至一些看到商机的商人,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百姓手中五铢钱,送到河北去兑换纸币,再以纸币购买河北的商品。
这一来一出,商人们赚取了极大的利益,刘泰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为了防止继续出现这种情况,刘泰宣布,能换取纸币的必须是已经注户的北疆百姓,一些个外地商人,想要换区纸币,必须要用金银来换,至于铜钱,还是自己留着吧。
其实这次兑换大潮中,不止商人们疯狂的收购中原等地区的五铢钱,甚至一些个门阀士族,包括诸侯都参入其中了,刘泰这一手,可以说一瞬间就让这些诸侯、门阀、商户损失惨重,用贬值的五铢钱换区纸币还好说,但用贵重的金银去兑换一堆纸,傻子也不干啊。
门阀、诸侯损失惨重,这是刘泰乐意看到的现象,而百姓因为五铢钱持续贬值,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这就不是刘泰希望看到的情况了,毕竟怎么说,刘泰之所以要如此做,还是为了百姓着相,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中原等其他地区的百姓断了生路,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为了将这种情况降到最低,刘泰又下了一条令,那就是普通百姓可以在各地九州商行的分行换取纸币,并且以纸币从商行中购买东西,当然,如果愿意迁徙北疆的,商行依然无条件负责将其送到北疆生活,这是一直没有改变的铁律。
刘泰一条条为民着相的措施,自然感动了很大一部分百姓,这些个百姓如果不是太过念土,怕是早就跟着商行前往北疆了,但问题是,有时候即使他们想迁徙,当地政权也不允许啊。
在刘泰颁发新币之后,有些有心的诸侯,比如曹操、袁绍、刘备等人就看到了新币对治下百姓的冲击,随即下令严禁百姓出境,毕竟在乱世的时候,人口就是一切,本就人口稀少的中南、南疆和西疆,如果再大规模人口流失,怕是连打都不用打了。
新币的事情,暂时也就告一段落,先来关注一下西域的战事吧,自189年十一月,文丑进入西域后,如今已过去了将近八个月时间,这八个月的时间里,西域的战事变幻莫测,虽然天赐军没有重大的损失,但也十分疲惫,传言身为主将的文丑在阵前多次手上,若不是文丑勇猛,天赐军怕是要吃好几个大亏了。
安息帝国的铁骑多达三十五万,统帅的又是安息帝王,士气自然如虹,最重要的是,安息接临西域,粮草辎重等问题,都很容易解决,如此一来,文丑的局面就非常不利。
不论怎么说,文丑只有十多万兵马,而且又在它国做战,士气非常低mí,不但粮草和辎重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军中药物等一系列事情都困扰着文丑,文丑很累,很难,但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西域八个多月的战役,是北疆政权成立以来打的最久,后勤补给最难,士气最低mí的战争,其实刘泰有几度想要暂时放弃西域治权,待得收复凉州后,再考虑收编西域,可问题是,安息帝国那老头子实在是太过分了,居然对天赐军步步紧逼,将天赐军整的非常疲惫,脾气本就比较倔强的刘泰,怎肯对安息老头认输?
不过最近西域传来了一道好消息,让刘泰可谓喜笑颜开,什么好消息?安息老头的大方后出问题了,为了征讨西域,安息老头可谓全力出击,本土根本没有留多少兵马,而且留下来的还多不是心腹,如此一来,一些觊觎安息帝国领土和皇位的有心人自然也就冒出来了。
最先在安息掀起叛乱大旗的是安息老头沃洛吉斯四世的弟弟奥斯罗埃斯,奥斯罗埃斯很有一种,不但以sī兵占据了王城,还当场继承了帝位,宣布废除沃洛吉斯四世的皇位,并且要求沃洛吉斯四世即刻将兵权交换国家。
大胆,非常大胆,要知道,奥斯罗埃斯手上的兵马不过数万人,居然敢和拥有三十五万铁骑的安息老头叫板?这不是找死吗?
怒啊,安息老头非常生气,自己怎么就出现了这么个傻子弟弟呢?自己在外开疆扩土,身为弟弟的居然在家捣乱,这不是傻*是什么?
可问题是,如今西域战局中,天赐军一下子退步了,安息老头的三十五万铁骑一下子也无法撤退啊,如今后方粮草被截断,安息老头的命运顿时多磨咯。
老头子嘛,一生气,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各种疑难杂症就上来了,进入西域后,这个安息老头就被西域mí住了,六七十岁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节制,一龙双凤玩的比什么都勤,如果不出现什么大情绪还好,如今情绪来了,能支持的住?
安息老头病倒了,看到战机的文丑,第一时间对安息军营发动了袭击,深夜,十数万天赐军冲入安息军营,将三十五万安息铁骑打的狼狈而逃,不过可惜的是,安息铁骑的战力确实不错,经过一番hún乱后,还是将文丑的攻势挡住了,看到没有便宜可捡,文丑也只能退兵而去。
虽然那安息铁骑反应的快,但死伤还是多达三万,这么大的损失,在长达半年的战役可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啊,得到消息的安息老头再次被气吐血,可以说是奄奄一息了,无奈之下,安息老头只能将统帅权移交给了随军出征的女儿沃洛吉斯、黛安芬。
对,就是女儿,安息老头最小的女儿,恩,其他儿子呢?死了,全部死了,被罗马人,贵霜人杀个干干净净,国都的两次陷落,还能给安息老头留下什么?即使那些水灵灵的王妃们,都被那些罗马小将军抓去消遣了,头上绿帽子带了不知道多少顶。
黛安芬是一个女将军,一个示军队为归宿的女将领,非常崇尚武力治国,安息老头其实多次表示,如果黛安芬是一个儿子,毫无争议的,帝位绝对会传给黛安芬。
当然,这是在安息老头儿子全部死光之前说的,死光之后,黛安芬就成了帝位的唯一继承人,也是安息老头唯一的血脉,不传给黛安芬,传给谁去?难不成还让给别人吗?
其实奥斯罗埃斯之所以要反,有很大的原因是黛安芬,在奥斯罗埃斯看来,黛安芬身为一个女人太强势了“最毒fù人心”这句话说的就是女人,而黛安芬很有可能就会成为这句名言的代表,奥斯罗埃斯能不怕,能不担心吗?
黛安芬继承王位,奥斯罗埃斯没有什么废话好说,但黛安芬日后如果生下一子半女那就麻烦了,要知道,安息帝国的王座虽然可以传给女xìng,但女xìng的后代是没有继承权的,只能从王室子弟中选,以黛安芬强势的xìng格,会允许出现这种情况嘛?
恩,还有一个特俗的条件下,女xìng的后裔可以继承王位,那就是王室子弟差不多死绝了,没有男xìng可以继承帝位哈,很好的一个想法,也是很好的一个传统,真不知道安息帝国哪个傻*先祖定下的特例,在奥斯罗埃斯看来,这条特例完全是为黛安芬准备的,黛安芬的强势可出了名,若继承帝位后,能不为自己的孩子铺路吗?怕是到时候第一时间就会对王室成员动手吧。
过几年死和现在马上死有区别吗?
没有
所以理所当然的,奥斯罗埃斯造反了,称帝了
奥斯罗埃斯二世
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州
第三百八十一章西州
公元190年,汉初平元年,五月中旬
内有外患的安息大军在黛安芬的主持下求和了,对北疆政权求和,这代表着,安息认输了,承认西域战场天赐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求和书的内容很繁琐,暂时就列出几个主要的条例吧,这是安息递交的求和书,与北疆政权没有事么关系,求和书中第一条,安息帝国承认西域诸国包括安息先前攻下的领土全部由北疆政权所有。
第二条,安息帝国因事先挑起战乱,愿意赔偿五万斤黄金换取双方间的和平相处,当然,如果北疆政权认为价格不合理,还可以再商量。
第三条,安息帝国希望能和北疆政权成为盟友,安息有难时,北疆可以有偿的提出条件相助,若北疆有难时,安息也会出兵相助,当然,也是有偿的,这个数量也可以商量。
第四条,安息帝国希望全权代理西域以东的国家对外安息以西的国家互相贸易,安息会开放一个城市,作为双方之间贸易的集中点,税率双方五五共享。
第五条,安息帝国希望西域能无条件开放边关,允许安息商人进入西域以东的国家进行贸易,同时,安息也会开放边关允许西域商人、大汉商人无条件进入安息境内进行贸易。
第六条,安息帝国希望本国商人进入大汉境内进行贸易,税率能调低一点。(注,汉朝商人的税率是将近利润的五成,非常高)
其他虽然还是有一些零零总总的条约,但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些了,而因这封请和书,北疆大部分核心成员也聚集到了神王府的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殿
光明殿中,刘泰身穿紫sè五爪龙袍高坐在纯金打造的龙椅上,双目看着下方,平淡中带点怒气,而此时大殿中部位置,两旁站满了北疆的文武官员,左边是文,右边是武,文官的代表是荀彧,武官的代表是高顺
此时站在刘泰身前位置的有一个身穿五彩鱼鳞服的锦衣卫,这个锦衣卫的面容嫩白,语声如黄莺一般极为动听,仿佛歌曲一般
锦衣卫,女的
对,就是女的
刘泰不喜欢太监,而成为大王后,王宫内必须要有太监服shì,毕竟后宫的佳丽总不能让一些长把子的男xìng锦衣卫看守吧?到时候万一给刘泰带了绿帽子,刘泰到哪里哭都不知道。
所以刘泰想出了以女子代替太监的想法,这些女子无一例外都是龙虎二组精心培训出来的人员,不但容貌较好,武艺也十分高强,至于识文断字方面更不用多说,当初训练她们时,就是为了今天做准备。
这批新进的女xìng锦衣卫又称凰shì锦衣卫凰shì锦衣卫全部由女xìng组成,人数初定为一百,年龄限定在十到三十五岁,三十五岁之后必须要离开王宫,这是为了避免近shì专权的问题,刘泰非常清楚,王者身边的小人物是最容易控制王者的。
凰shì锦衣卫统领被称为凰shì校尉,军衔等同于军长,贴身保护刘泰安危,当然,也免不了一些意外服务,这就不用多提了。
虽然说神王宫的凰shì锦衣卫等同于太监的职责,但于东汉宦官的官职名称,职责又大不相同,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保护后宫妃子,其余的一些巡逻什么的,也同时有,因规模有限,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除了保护菊huā安全为,随同在刘泰身边的凰shì校尉也有宣读诏书等各地文书的权利,这就要看刘泰怎么想的了,但初定的章程中,所有王诏都由凰shì校尉宣读。
此时站在刘泰身前,身穿五彩鱼鳞服,宣读安息求和文书的就是凰shì校尉刘玲,刘玲是幽州本地人,原司隶龙组负责人刘雄的妹妹,也是当年唐周万分恳求刘泰赏赐的那个女孩子。
自从司隶被董卓变为鬼域后,司隶龙组的存在也没有必要了,除了留下一些必要的人外,大部分都被刘泰调到了其他地区任职,规模可以说缩小了很多倍,当然,原本司隶分部在整个龙组中就是第二组,规模非常大,即使缩小后,规模也并不会比一些偏远的州郡小。
刘玲原姓陈,自从加入龙组后,便无条件改名为刘,是最早的一批龙组骨干人员,武艺还不错,与刘泰见过很多次,此次司隶龙组分解,刘玲是第一个被招入凰shì锦衣卫的,进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后,被刘泰任命为凰shì校尉,在北疆政权中的地位比兄长刘雄不知高了不知多少倍。
起码也算是北疆政权核心人物之一。
“王上,求和文书全部念毕。”刘玲那娇柔的面容上,仿佛有点冷若寒霜,转过头来,对着刘泰躬身说道。
并不是刘玲心情不好,而是在这正大光明殿必须要保持严肃,女xìng代替太监的位置,本就遭受了很多非议,如果再嘻嘻哈哈的,那明显说不过去。
“退下吧。”很冷的声音从刘泰嘴中传出,只见刘泰眼中带着寒光,坐在纯金打造的龙座的上,对着下手的文武百官们说道:“诸公们都说说各自的意见吧,寡人想听听你们的意思”
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都有点不知所措,即使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明白,这封求和文书,摆明没有任何诚意吗,求和书之所以称之为求和,主要的就是商议如何赔款割地等事宜,可安息的求和书居然列出了这么多条件,还要开放边关,降低税收
“王上,安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若是真依和书上的条款,到时吃大亏的就是我们”陈宫面sè铁青的出列一步,对着刘泰拱手说道
“哦?公台此言何意?”只见刘泰眯了眯眼睛出声询问道,其实刘泰心里如明镜一般,安息提出的条件肯本就不是什么求和
这些条款明显是互商的协议,如果刘泰真的同意,那安息占的便宜可就大了,要知道,安息商人路过西域走入大汉境内行商,不但要经过西域各个国家的剥削,还要承受大汉对商人严苛的对待,就算货物全部卖完,待得回去后,再次经过西域国家的剥削,身下的金银也就没有多少了。
“王上,比如说第一条,如果真依安息的意思,西域全境归我北疆所有,那就代表着,未来数十年时间内,我北疆就会随时随地面临着西域诸国的反叛,到时候消耗的军费怕是天文数字,试想,如今我大汉王朝本就连年战乱,若是再加上远在万里之外的西域,哎”一阵叹息,陈宫虽然明白条例的不平等,但主要的心思却放在了第一条上。
“呵,承认才更好不是吗,反叛?如果他们敢反叛,寡人不介意将西域变为我大汉的一个新州”刘泰笑了笑,这一条反而是刘泰最喜欢的,安息就算另有心思又如何?刘泰根本就没想过让西域国家继续存在下去。
“可是”陈宫面sè讶然的抬起头看着刘泰,这种行为,如果碰上比较严苛的君主,那就是大不敬了,不过陈宫知道刘泰不会为难自己,也没有太注意。
“没有什么可是,第一条暂且不论,大家说说余下的一些条例吧。”挥了挥手,直接打断陈宫的话语,刘泰不希望把时间浪费在第一条上,根本就没有必要。
“王上,臣以为五万斤黄金实在太少了,安息人是在打发乞丐吗?据臣所知,安息帝国进入西域长达一年时间,仅仅从各国原匈奴驻地夺取钱粮财物就多达数万车,全部囤积在安息军营内,我北疆要的也不多,以臣之见,这批钱粮财物必须要交出七成,否则安息休想离去”身在文臣之列的郭嘉出列一步,对着刘泰拱手说道。
郭嘉原本管理九州商行,对钱财看的非常重,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被誉为北疆的小财神,这不,刚一说话,就把目光放到了第二条上。
在刘泰看来,安息赔偿的黄金确实太少了,五万斤黄金?还不急刘泰南下打秋风的一个零头呢,如果安息真的如此小气,刘泰不介意亲自西征前往西域主持大局。
“七成太多了,毕竟现在财物是人家的嘛,这样吧,我北疆就取六成,要叮嘱文丑,如果安息不愿意交出财物,那就算死缠烂打着也要把安息东征大军留在西域,如今安息已经断了口粮,寡人不相信他们能坚持多久。”刘泰嘴角挂起一道笑意,对着郭嘉满意的点了点头说,六成,确实不多,以刘泰雁过拔毛的xìng格,要九成也并不是不可能
“”大殿内一片寂静,在郭嘉说出一个七成时,大部分官员都已经无语了,虽然刘泰降低了一成,可要知道,安息大军劫掠西域一年,聚集了多么庞大的财富?六成天文数字啊
“第三条暂且不论,盟友和敌人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寡人没兴趣说废话,诸公说说第四条吧。”环视了一眼众人,见得群臣居然没有人站出来说话,刘泰直接带头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