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唐帝国-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一个已经被藩镇欺负了上百年的大唐皇室的成员。李杰跟他想要对付的李俨一样,对藩镇深恶痛绝。然而这深恶痛绝的想法,到底大不过想做皇帝的。为了那张皇帝宝座,即使是依靠明明不值得依靠的藩镇,也在所不辞。
毕竟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李杰更是一个心高气傲不服输的人。他知道只要给自己皇兄时间,李俨就一定能够扫灭那些藩镇。而那些藩镇彼此间勾心斗角,相互牵制,根本就腾不出手来收拾李俨,也就是说李俨做成这件大唐好几任皇帝做梦都想做成的事情,仅仅是时间问题罢了!既然皇兄可以做到,自己的能力不逊色于皇兄,又何尝不能够做到?
用已经必然会被消灭的藩镇力量来帮助自己获取九五至尊的宝座,又何乐而不为呢?
年轻气盛的李杰,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作出了选择。他一点都没有想过,或者下意识地不去想,自己是否还有失败的可能,自己的做法,是否会毁掉大唐好不容易才因为李俨出现的一丝生机。
或许,即使知道,李杰仍然会这样做吧。毕竟做皇帝的滋味那是什么都无法比拟的!即使是一个失去了权柄的傀儡皇帝。李杰宁愿做一个窝囊地皇帝,也不愿意做一个不窝囊的王爷。
李杰不明白。正是因为这种自身权位大于大唐利益的心态,让他永远都比不上李俨。毕竟灵魂来自现代的李俨并不稀罕做什么皇帝。李俨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挽救自己心中的那个盛唐梦,仅仅是为了挽救华夏民族此后上千年的悲惨命运。
当然这一切就不是眼下正紧张地关注着战场局势地李杰所能知道得了。
此时的战场上,以李俨为首,聂隐娘和薛红线二女如两只雌豹,紧随其后。形成了一支其利无比地锋矢,狠狠扎向叛军的阵型深处。
李俨的枪头上。高高挑起叛军首领李昌符的那一刻,原本就处于崩溃边缘,仅仅在苦苦支撑的叛军,瞬间崩溃了。
这就是古代军制的一大弱点。他们的士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地将领。一旦将领失手被擒或者被杀,他们就有很大的可能会士气崩溃。
然而另一边的烈血卫就大不相同。
李俨借鉴后世经验制定的军制和训练方法,让他一手训练出来的赤卫军完全摆脱了这一缺陷。赤卫军中。几乎每一个士兵都是按照军官的标准训练的。而他们的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在需要地时候,负担起军官的责任。这就意味着,赤卫军永远不会因为军官将领的死亡或者被俘等因素影响士气。
当然,赤卫军是一个特例。其他军队还达不到这个高度。但是李俨整编完成的三卫军,日后将会整编完成的其他军队,下层军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赤卫军。他们虽然做不到将每一个士兵都按照军官的标准培养,却也形成了另外一种制度。那就是预备军官制度。每一个战斗单位除了正式地军官。还有一定数目的预备军官。他们都接受了简单的军官素质培养,可以在军官出问题的时候,尽可能地减小其对部队的影响。当然,要想象赤卫军一样完全不受影响,那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练。
可以说,三卫军中。以赤卫军受这种影响最低,其军事素质也最强。而作为赤卫军的预备队烈血卫,在这方面,以及其他军事素质方面,比起赤卫军以外的其他两卫军还更好一点。至于比起叛军,那就强得不是一点两点了。
李俨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尽展一身武艺,除了李昌符还能够跟他对两招外,竟无一合之将!而他身边的两女也一点都不让他操心。她们学地虽然不是沙场搏杀地武艺,但她们的武艺在精深程度上。那就不是大开大合地沙场搏杀之术能够比拟的了。有了更精深的武艺为基础。要学习沙场搏杀之术并达到极高的境界也就不算困难了。所以聂隐娘二女冲杀起来,也是势不可挡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看到烈血卫在李俨和二女的带领下,以摧枯拉朽之势,扫灭叛军,李杰的脸色,刹那间变得十分难看。
当出去探听消息的人回报,这就是李昌言派出的全部人马,并无任何援军的时候,李昌言终于爆发了!
“废物!全都是废物!”
李杰狠狠一脚,将报信的人踢翻在地:
“都是一群废物!孤将大事寄托在这种人手里,真是瞎了眼睛!”
李杰那原本如同冠玉般俊朗的脸色,此时变得格外狰狞。一向被称为“贤王”的他,这时候已经彻底失去了从前温文尔雅的风度。他暴跳如雷,象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冲着身边的侍卫和太监以及那些投靠了他,和他一起谋划大事的人,大声吼叫:
“其他的人呢?那些告诉本王说要相应起事的人呢?他们怎么没有一点动静?啊?”
这些人面面相觑,对望了半天,这才有人呐呐道:“殿下,事起仓促,陛下反应又很快,那些人还没来得及有所行动,就被白虎军团的人控制住了,所以……”
“混帐!白虎军团哪有什么战斗力?就算人多一点,只要舍命一搏,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这些狗才分明是贪身怕死,首鼠两端!还以为孤不知道吗?”
此时说话的这人姓郎名衍。乃是寿王府中最重要地幕僚,也是寿王计划的主要筹划者。他听得李杰的喝骂,不由得心中苦笑:白虎军团哪是人多了一点?多达上万人控制着凤翔城中各要害之所,就算一万只鸡排在那里等你砍头,也要砍上半天吧?更何况是人?就算战斗力再差,又岂是投靠寿王那手下不过百来人最多不过五百多人,加起来还不到两千的人能够对付的?要是这些投靠的人聚集在一起还好点。偏偏他们又分散在城中,哪里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反而会暴露了寿王地实力。这可绝非什么好事啊。寿王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想到这里郎衍心中叹息,寿王平时表现也挺值得称道的。怎么一到紧要关头就成了这般模样呢?难道自己地选择真的错了吗?只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已经上了寿王这条船,就再也下不去了。自己要想如同同样是幕僚出身,如今却深得圣眷的来鹄一样,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尽力辅佐寿王称帝了。寿王如此。正需要自己全力进谏啊。
想到这里,郎衍忙开口道:“对方势大,我想他们也是迫不得已才不动手的。其实这样也好。依臣之见,李将军那边突然发动,人手这么少,有无后援,恐怕是有了什么变故。这一回的大事,怕是成不了了!殿下。一切还当从长计议啊!”
李杰越听越不顺耳,正要接着发作,却见郎衍拼命给他使眼色,猛然想起当前形势,这个时候可不是自己发作的时候,反而应该收买人心。不然把这些人都逼跑了,那岂不是大事不妙?当下干笑一声道:“朗长史(唐王府官制,以长史〈从四品上〉,司马〈从四品下〉为首。此二者职权相当于今天地秘书长。其中长史主管政务,司马主管军务。)所言极是,孤的确有些心急了。”
随后忙回身扶起还痛得滚倒地上的传信者,闻言道:““孤王一时失态,伤了吕郎,莫怪莫怪。”
随后又道:“吕郎为孤王效命,既有功劳。今又负伤。孤王特准吕郎回家养伤,养伤一应度支。皆从王府中出,另赐帛五匹。待吕郎伤好之后,可入帐内府听用,赐予队正之职。”
唐王府观制,帐内府为王府贴身侍卫机构。与王爷十分亲近,与其他王府属下不同。因此即使是等阶职务,属于帐内府的人无形中也比其他机构的高尚一等,而待遇俸禄等也分外优遇。
这人名叫吕适,原来不过是亲事府的专门从事传递消息的队正。亲事府乃是王府警卫,与帐内府职权相仿,其地位却大不相同。他从亲事府平调入帐内府,无形中相当于升迁一级,心中那得不欣喜若狂?当下强忍疼痛跪谢而去,心中的感恩戴德之不待言。
这古代之人,尤其是那些地位不高者,心性多半纯朴。李杰以上位者地身份对其简拔赏赐,虽然李杰刚刚还打伤过他,却也照样让他感恩戴德,倒让他又收买到了一个人的人心。若是换了现代之人,或者是当时地位较高者,李杰的这番做作可就没用了。
笼络了那吕适之后,李杰接着对他身边的其他人温言抚慰,他到底曾有贤王之称,这收买人心的诸般做作,也算得上是驾轻就熟,只是这些人可不像刚才的吕适那样纯朴容易摆布,他地做作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郎衍自然深知李杰刚才的做法已经损坏了他在众人中的形象,虽然赶紧补救,却也未必能有多大的效果,还应该帮他加把劲才是。于是等李杰收买完人心之后,郎衍对他使了个眼色,欲言又止道:“殿下……”
李杰心领神会,当下作色道:“朗长史,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这里都是自己人,孤王相信大家!”
其他人也很知趣,连忙告退,李杰只是不许,径直令郎衍直言。双方推托一番,因为李杰刚才地暴怒而变得僵硬的气氛重新融洽了起来。
郎衍道:“殿下,眼下大局已定,臣以为,李昌言那边只怕将有大祸。一旦此人为陛下所获,只怕会出卖殿下。为免此事发生,我们何不……”
郎衍比手成刀,虚虚一砍。
李杰眉头一皱道:“李将军为孤王出力,孤王怎好如此?这岂不令心向孤王的人心冷?此议万万不可,孤王断不能从!”
郎衍忙道:“殿下,小不忍则乱大谋,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呀!”
“不行!如果这样做,那太也忘恩负义了!孤王……孤王决不能这样做……”
“殿下……”
郎衍演得出色,跪地苦谏道:“殿下,千万不能心软啊!李将军此次犯了谋反大罪,必被株连其族。如果殿下心中不忍,可派人救出其家小,为其保留一番香火,也不枉李将军对殿下一番忠心!”
“这……”
李杰脸上一片犹豫之色。
“殿下,李将军这一次,反正必死无疑。殿下的做法,只不过提前李将军的死期而已。如果能以李将军的死,换来殿下和其他义士的安全,还是值得地!”
“殿下……”
“殿下……”
郎衍连这诛心之言都说出来了,火候也就差不多了。一旁众人也知道李昌言必须死,否则大家安全可虑,于是都跪下劝谏。
到此情形,李杰也不在推辞,一脸痛苦之色,摇头闭眼,万分不情愿地道:“好……好吧……朗长史,此事由你亲自去办,一定要好生照顾李将军遗孀遗孤……”
第三卷 初露锋芒 第二十二章 胜败之论
当李杰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开始重新站在方才他的观战之所观战的时候,外边的战斗也已经进行到了尾声。WWw。
望着李俨带领着那帮悍勇的将士追杀残敌,李杰眼中闪过的光芒十分复杂。
对这三千烈血卫,李杰又是羡慕又是惊惧,更加忌惮不已,隐隐中还带着无限的贪婪。
他羡慕的是,李俨有这样强悍的军队,惊惧而忌惮的,却也是李俨有这样强悍的军队。因为只要有这支强悍的军队在李俨的控制下,他的大事要想成功,就多了无数的困难。
听说如此强悍,让他惊为天人的军队,竟然并非李俨手中最强大的军队,而仅仅是那只最强大的赤卫军的预备队。这简直让他难以想象,仅仅预备队就如此了得,那么真正的赤卫军将是何等的强大!
如果自己有这样的军队……哼哼,这个天下还会如此么?
这也是他之所以瞧不起李俨的地方。
要知道当今之世,军队就是一切,只要手里有了强大的军队,放眼天下,还怕得谁来?哪里会象李俨这样,束手束脚,这也忌惮那也忌惮,一点都不痛快。这样的皇帝当着窝囊不窝囊?亏他李俨还一直当得津津有味,自我感觉良好!如果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地,如果自己是皇帝。只怕早就挥军东进,剿灭黄巢了。然后再挟扫灭黄巢之威,将其他的藩镇一鼓而下了。
可惜。可恨!老天不公啊!
为什么这支军队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为什么当年的田令孜不是选择自己做皇帝?
处于愤愤中的李杰一点都没想到,他跟田令孜一点关系都没有,自然也就不好控制,傻子才会不选择从小跟着自己长大的李俨而去选择他。
到了这个时候,李杰已经有些偏激了。处处想的都是老天爷的不公,这些问题。自然选择性地忽视掉了……
总之无论如何,他心中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拥有这支军队。
可是这支军队地战斗力强则强矣,对李俨的忠诚也是绝对可靠地。
他从前也不是没有想办法拉拢这支军队的军官,但是无论威逼利诱还是钱财美女,这些人竟然都视若罔闻,毫不在意,软硬不吃。要不是他在拉拢的时候多了个心眼。没泄露自己的名号,只怕李俨的大军已经踏平了自己的府邸了。
不要说军官,就算他想在这支军队中收买几个普通的士卒作为眼线,竟然也都没有成功!那些被自己找上地士卒,宁愿死也不愿意背叛李俨。
屡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也让李杰对这支军队更加势在必得了。可惜李俨只要还活着一天,他的努力都不会成功。他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既然这个懦弱的皇兄已经挡了自己的道,那也怪不得自己心狠了!
李杰想到这里。眼望着窗外李俨那追杀残敌,英武不凡的身影,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正在厮杀中的李俨似乎有所感应,突然回头朝李杰的这边望了一眼。
李俨此时经过一番大战,目光中满是悍勇之色,更带着深深杀气。加上他身上、脸上染满的敌人地鲜血,更加显得凶悍无比。
而在这一眼中,李俨的目光竟似乎除了森寒的杀气之外,隐隐之中,竟也有着无穷无尽的深意……
只是,李杰被这眼光一望,明明知道自己遮掩得十分严实,离战场又不近,李俨肯定看不到自己,心中还是难免一股寒意升腾起来。下意识地掩上窗帘。不敢再看!即使离开了李俨的目光,他仍然心中怦怦直跳。竟犹有余悸!李俨眼中隐藏着的那深意,自然也就被他忽略了。
或许这样会更好吧。
如果真地让他发觉并理解到了李俨眼中的深意,只怕他连觉都睡不安稳的……
◎◎◎
战场上。
李俨率领着两员女将,以及其他烈血卫战士,已经将所有的残敌清剿干净。除了极少数漏网之鱼外,这次来犯的叛军,自李昌符以下,皆被消灭。
那些漏网之鱼也不会有好下场。白虎军团早就将整个凤翔城封锁了。他们可能打不得大仗、硬仗,但是对付几个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漏网之鱼,还是胜任愉快的。
当战场上最后一个敌人倒下之后,其他战士打扫战场的时候,统领烈血卫的都尉龚索前来禀报战况统计数据。这一次战斗,烈血卫亡七十五人,重伤一百三十二人(凡是受伤影响继续战斗的都称之为重伤),轻伤者不计其数。总共地战斗力损失为二百零七人。不算李昌符,叛军死亡人数为一千九百三十九人。逃窜者为一百三十六人。没有俘虏。
这一次地战斗,面对有一定战斗力的叛军,烈血卫以战斗力损失二百多人,其中还包括七十五人死亡地代价,消灭敌人将近两千人,这在冷兵器时代,算得上是一场完美的胜利了。
所以前来禀报的都尉龚索面带喜色,等待着李俨的嘉奖。
然而他并没有等来李俨的嘉奖。
李俨对这样的战斗结果并不满意。
凤翔节度军牙兵的战斗力不强。这次来的两千人战斗力稍微强一点,但在整个大唐的军队中,只能算中等偏下水平。面对这样的军队,而且还有多出对方一半人马的数量优势。又在对方猝不及防地情况下攻击,竟然也要付出战斗力损失两百多人的代价,看来烈血卫,还需要加强战斗力啊。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现代人,李俨的眼光比起当代的其他人,要长远得多了。
现在的形势,国内藩镇割据还没消除。黄巢贼寇还没被消灭。大唐失去安西四镇已近百年(安西四镇为安西都护府所辖,包括龟兹镇《今新疆库车县》、焉耆镇《今新疆焉耆县》、于阗镇《今新疆和田市》、疏勒镇《今新疆喀什县》。皆是当时西域小国归化后成立。往往用来指代安西都护府所辖区域:西域,即新疆及中亚细亚东部地区)。
而河西一带也危机四伏(河西即黄河以西地区,又称为河西走廊),一度被吐蕃攻陷。虽然后来由帝师张议潮重新收复,成立了归义节度、凉州节度,但因为中原纷乱,加上帝师故去。几乎是孤悬于外,周围的游牧民族虎视眈眈。在历史上,没过多久(公元890年)河西就因归义军内乱而势力大减,甘州为回鹘攻占,肃州得龙家自立,凉州也失去控制。到了公元911年被甘州回鹘击败,被迫认回鹘可汗为父,成为甘州回鹘政权地附庸。直到一百多年后。为党项西夏攻占。从此以后,成为西夏的腹地,一直牵制中原地北宋,令北宋国民经济因与西夏的战争陷入崩溃,并最终为金人所灭。可以说,失去河西地区。间接地让北宋灭亡,并让华夏民族因此被辽、金、西夏、蒙古等游牧民族劫掠奴驭,陷入了上千年的苦难和衰弱中。
可以说,此时的华夏民族,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当大唐当时的那些人,眼光还放在黄巢之乱,还放在宦官专权和百官夺权、藩镇割据和朝廷削藩之上的时候,李俨却早已经考虑到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上千年地将来。
为了避免华夏民族陷入后世历史上曾经陷入过的苦难中,李俨必须中兴大唐,扩张实力。重入西域。扫平和削弱,甚至彻底灭绝游牧民族。如果能力能够达到。那么就要重新回到中亚、北亚地区,一直向西、向北,打败曾经打败过大唐的阿拉伯帝国,以及占据河中地区的伊朗人帝国萨曼王朝,重新兵临葱岭以西,向北重新回到小海(今贝加尔湖,归大唐关内道骨利干属)以北。甚至要更进一步,向西达到欧洲,让日后的欧洲及欧洲衍生的列强从此失去强大的机会,把华夏民族衰落的直接施于者扼杀于摇篮中……
而要做到这一切,要与那些历史上都赫赫有名地各种强大军队相抗衡,就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支无敌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即使是今天的赤卫军,都还算不上。毕竟赤卫军成立时间太短,还需要更大的磨练。而烈血卫,就相差更远了!
所以李俨皱起了眉头。
龚索心中一跳:“难道陛下对我有什么地方不满么?”慌忙问道:“陛下,有什么不妥么?”
李俨望了他一眼,淡淡道:“仗打成这样,你很得意么?”
语气很平淡,但越是这样,龚索心中越是不安,吓得他连忙跪下道:“陛下,臣惶恐……臣不该得意忘形……”
他地冷汗都下来了。虽然还是在春天,可是豆大的汗珠仍然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他却连擦都不敢擦,生怕又有什么地方触怒了皇帝。
一旁的薛红线看不过去,出言道:“五郎啊,这仗打得的确不错啊!全歼敌人,自己伤亡极小,这样的战绩,李卫公当年也不过如是啊!(李卫公:李靖,被封为卫国公,人称李卫公)”
李俨微有怒容:“休得胡言!卫公当年追北逐虏,打破突厥,那是何等功绩?今烈血卫不过杀灭了两千凤翔叛军,观其军也,战力不过中等,竟陷我勇士七十五人,重伤一百三十余,如何敢与卫公比肩?”
薛红仙还待再说,却被聂隐娘一把扯了过去,低声道:“妹妹,你少说两句,别让陛下发更大的火。”她张了张嘴,终于没有再说下去。凭她与李俨相处这么久的经验,李俨地怒气虽然表现出来不大。但实际上已经动了真怒,可不能再去撩拨他,不然必然会是火上加油,那就不好收场了。
李俨走到龚索面前,低头望着他:“龚都尉,你知不知道,仗打成这样。你要负最大的责任!”
龚索只是磕头:“臣知罪……臣知罪……”
李俨冷哼一声:“知罪?你心里恐怕未必这样想的吧?你是不是觉得朕太小题大作,明明一场大胜。偏偏说仗打得不好?”
“臣不敢……”
龚索吓得脸色苍白,连跪都跪不稳了。他心里地确是这样想地,本以为皇帝不会发现,却没想到皇帝对他的心理洞若观火,这一下可吓得他不清。要知道,这给他安一个大不敬之罪是完全没有问题地。要不然他在战场上也算得上是一员猛将,哪里会如此轻易就被李俨夺了心志?
“不敢?哼!到底怎么想得你自己心知肚明!你真以为以两百多地代价消灭两千人是一个大大的胜利吗?如果是在白虎军团。或者像凤翔节度军中,说这样地战果是一个大大的胜利的确没错!但是在朕这里,在朕的烈血卫,在朕的赤卫军、铁卫军、近卫军里头,这就错了!大错而特错了!”
为什么?
一旁的聂隐娘、薛红线心中同时升起疑惑:打胜仗还分在哪支军队里吗?就连龚索也疑惑地抬起了头,随后突然想起眼下的形势,又连忙把头低了下去。
李俨看到他地小动作,也不以为意。为人君者当然要有自己的威严。但也大可不必在一些小问题上斤斤计较,只要大方向上没有问题就行,否则就失之过严了。于是继续说了下去:
“你要知道你统领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你要知道什么是烈血卫!你知道吗?”
“臣知道,烈血卫是进入赤卫军的预备部队。”
“那么你知道赤卫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赤卫军是陛下创建的一支强大的军队,是陛下地亲卫军,取代从前的神策等军护卫陛下的安全。也是……也是陛下整编大唐其他军队的根基所在……”
“你说的也不算不对。但是却太肤浅了!对赤卫军只有如此肤浅的见识,龚都尉,朕以为,你这位统领日后将会补充赤卫军地烈血卫的都尉,下的功夫还不够,远远不够!”
“请陛下明示!”
“你还是不服对吧?”李俨转过身来,面对着众多的烈血卫士兵。这些人看到李俨这边发生的事情,都很是知趣,远远地将李俨等人包围起来,形成一个保护的阵型。
龚索连忙道:“臣……”
“行了!”李俨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不要再朕面前玩那些虚的。”说到这里李俨回过身来。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龚索:“现在,龚都尉。你看着朕的眼睛,告诉朕,你是不是还有不服?”
龚索沉吟半天,这才抬起头来,变得镇定下来:“陛下,臣的确有些不服!臣以为,今天这样地战况,地确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陛下,俗话说‘杀人一千,自损八百’,打仗哪有不死人地?今天这样的损失,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臣以为陛下大可不必求全责备!”
李俨摇摇头,恨铁不成钢的抬手连连指点着龚索:“你呀……龚都尉,你真让朕失望!”
说到这里,李俨的声音开始渐渐变大:“你以为赤卫军就仅仅是你说的那些?你以为烈血卫就仅仅代表着这样的意义?烈血卫里头其他的人不了解、不明白,那还情有可原。但是你!你是统领烈血卫的都尉,你连赤卫军的意义是什么、烈血卫的意义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当的这个都尉,你这么配做这个都尉啊你!”
“你知不知道朕是怎样整军的?你知不知道,赤卫军的每一个人有多宝贵?你知不知道为了训练赤卫军,花了朕多少精力,花了朕多少人力物力?你以为仅仅是强悍、善战就能够成为赤卫军吗?告诉你,这不够!这远远不够!”
“朕的赤卫军是什么?是大唐未来所有军队的源头!赤卫军的每一个人,未来都将会下放到其他军队中,主导那些军队的整编!他们的每一个人,都必然会成为军官!其中的佼佼者,甚至会成为将军,成为元帅!他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的珍贵,多么的重要!你们烈血卫,是赤卫军的预备队,日后也将会走上这一条路!你们的生命,也是同样的珍贵,同样的重要!怎么能在这样的战斗中就死去,就牺牲掉?”
“你们要知道,你们是朕日后扫平天下的雄师!不光是平定中原的战乱需要你们,他日朕还要重现太宗文皇帝、高宗孝皇帝(文皇帝为唐太宗的谥号,唐高宗谥号为天皇大弘孝皇帝,简称孝皇帝)的武功,开疆拓土,立下亘古未有的功业,这些需要依赖朕的大军,而归根结底,需要依赖的,就是赤卫军这未来大唐军队所有军官的来源地!所以,你们的每一次战斗,怎么能不谨慎小心?怎么能不尽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伤亡?你们要知道,在朕的心中,一千条,一万条敌人的性命,也比不上你们的安危啊!龚都尉,你说,朕怪错你了吗?”
(注:这里更正一个错误,以前我因为武则天的原因,误以为高宗无所作为,实际上这是错误的。高宗在位时,征吐蕃、征高丽、克西域,武功也是很盛的。)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龚索的脸色一变再变,到最后已经满脸惭愧之色,听到李俨的问话,又是心悦诚服,又是感激涕零的道:“陛下高瞻远瞩,厚爱器重臣等,臣等粉身碎骨也难以回报!臣现在明白,臣以前的想法和做法的确错了!臣……甘受陛下的一切惩罚!”
说到这里,龚索的脸上已经一片毅然之色!
看到他的模样,李俨也觉得对他的压制已经火候到了,不应该太过,不然一员猛将就变成磕头虫了,那可不是自己想要的,当下容色稍和道:“你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朕倒也不能苛责于你。毕竟这些东西,朕没有明确地提出来,不过下不为例。以后你当谨记朕今日所言!而且要把这些东西在整个烈血卫里面好好宣传,要做到每一个战士都心中有数!另外,要做到朕刚才所说的一切,烈血卫的战斗力还远远不够!以后你们的训练还需要加强啊!行了,别老跪着了,起来吧!”
(修正注:在贝加尔湖那里出现了一个错误。碎叶城应该在巴尔喀什湖畔,属于安西都护府,在西边。而贝加尔湖则在北边。云昊把巴尔喀什湖跟贝加尔湖弄混淆了。特此更正并致歉。请此前订阅了未修改章节的读者兄弟们重新阅读一下修改版本。谢谢。)
第三卷 初露锋芒 第二十三章 主动出击
“臣明白了,此战过后,臣一定好好训练他们,比让他们能不负陛下的厚望,成为陛下宏图大业的最佳臂助!”
龚索还是在地上说完了这样的一番表决心的话,这才从地上站起身来。wWw;
李俨点点头,随口问道:“龚郎,你认为接下来我们应该干什么呢?”
龚索知道这是李俨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