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89红色攻略-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蔡纳克的观察小组,在大雨中潜伏了小半天,直到夜幕降临雨水停了,才看到这个越军步兵营的车队通过南嘎村。

    可以说,蔡纳克的判断是很准确的。越军的增援部队不是一个营,而是整整一个加强了炮兵的步兵团。蔡纳克看到的,仅仅是该团的先头营。

    但是,直到越军先头营对a高地和n高地同时发起了进攻,蔡纳克依然是没有看到其他部队通过南嘎村。

    这个时候,a高地的压力骤增。原因在于,越军先头营集中了力量主攻a高地,对n高地进行的仅仅是辅助性的牵制攻击。而一连的部署却是以n高地为主,只在a高地放了第一小队。

    看上去,一连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实际上却没有那么严重。

    之前,李路下令放弃了n高地右侧的b高地。越军先头营的指挥员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派出了一个排去占领b高地。

    这个先头营属于越军312师125团,营长是一个叫做阮明元的中年少校。125团和122团一样,都隶属越军王牌步兵师312师。当年大规模战事中这个312师

    他丝毫没有想到,这个排一进入b高地,就损失了大半的人。

    别忘了,金涛率领的第四小队撤出b高地之前,奉李路之命在阵地上布置下了诡雷!

    原本第17侦察大队是不会使用这种方式的,但是一连不同。早在李路计划对一连实施“老瓶新酒”计划之前,他就打定主意要把一连当成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来改造。

    特种兵善用的诡雷,自然是在训练范围之内。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连的每一位战士都掌握了各种布置诡雷的方法。各式地雷、手榴弹、炸药甚至子弹,都能够成为他们的用料!丛林中的那些大自然的万物,更是能够在他们的手中变成致命之物。

    几根不起眼的树枝,用匕首加工之后,可以变成置人于死地的武器。

    本来在李路的指示下,一连为了这次行动都携带了充足的器材、炸药和反步兵地雷。接到命令之后,金涛就带着第四小队精心地在b高地布下了一处处诡雷。

    于是,阮明远派出的那个排全部进入了b高地阵地之后,一个士兵碰触到了一根透明的鱼线。阵地上的连贯诡雷装置被启动。

    就像地雷阵里的地雷被一颗颗引爆了一样,又想小口径迫击炮弹落在地上依次爆炸。

    “轰轰轰……”

    b高地阵地上连续不下十次爆炸声,彻底把阮明远震呆了。他的望远镜中,当b高地上的硝烟慢慢散去,上面已经没有了能够站立的人。

    一个排,就这么报销了。

    这个瞬间,阮明远的第一个念头是——难道自己碰上了两个月前大闹己方纵深的短刀突击队?

    作为125团的一名营长,他是参加过那次事件后的反思会议的,对短刀突击队大闹纵深,打掉重炮部队,击毙122团长黎文寿,整个行动过程的细节都很了解。

    而且本来,阮明远和黎文寿就有较好的私人关系。

    当时,短刀突击队就是频繁使用了各种简易的诡雷装置,给越军追击部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所谓诡雷,就是隐藏得很好的陷阱,一般是难以被发现的,而且往往会在你想不到的地方给你造成伤害。

    就比如你在打扫战场收容己方战死士兵的尸体,去搬动尸体之后,你会发现一颗小小的已经拔掉了保险销的手榴弹出现在眼前那,然后就是“轰”的一声,自己也成了尸体。

    对这种手法,越军官兵不止一次大骂华夏国防军卑鄙!只是,光用嘴巴骂,是骂不死人的。

    有了这个猜测,阮明远就紧张了。他不得不紧张,122团那样的王牌部队都不是短刀突击队的对手,被人家区区几个人端了团部击毙了团长,他哪里有信心打败短刀突击队。

    况且,按照现在暴露出来的火力规模分析,n高地和a高地上上的至少有一个连的兵力。

    如果这一个连都是像短刀突击队那样的兵,那可是很恐怕的。

    天知道短刀突击队有没有扩编,要知道现在距离那次令所有越军士兵都视为耻辱的交手,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个月。

    阮明远想收缩兵力,但是他不能那样做——312师指挥所就在a高地以西不到八公里的一座小村庄里!

    如果李路知道这个消息,那么他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之前越军会那么的疯狂,简直是对a高地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同时,他也会明白,为什么这个先头营没有等到后续部队到达,也没有进行休息,而是立即就投入了攻击作战。

    这一切,都是因为越军王牌师312师指挥所就在附近!

    早在一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南嘎三个高地之后,312师就收到了消息,为什么他们的师指挥所一直没有转移呢?

    原因很复杂,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因为战事正酣,作为312师指挥所实际上就是越军的前线指挥所,统一协调指挥整个前线的作战。这个时候,国防军第9军策划的“老山之光”行动正进行到激烈处,可想而知,指挥所是不能轻易转移的。

    第二个原因则跟312师师长有很重要的关系。

    国防军很少人了解到一个信息,越军312师师长阮志明跟黎文寿关系莫逆,黎文寿前往苏联深造之前,就是在阮志明手下服役,颇得阮志明的看重,两人之间可谓是师徒关系。

    黎文寿战死之后,阮志明一直想着为爱徒报仇雪恨,另一方面也想亲手干掉短刀突击队,以证明自己的能力……

    阮志明也想更高处爬的!

    所以,阮志明选择了不动,并且把警卫营全部集中起来,在指挥所周边布置了严密的防线,就等短刀突击队上门。

    当然,这个计划只有312师少数几个人知道,下面的团营长都被蒙在鼓里。

    312师指挥所的位置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的山脚下,背靠代号为t的大山,t大山的鞍部有一条隐蔽的小路,是直接穿过t大山的。而t大山的另一面,就是a高地。

    a高地的位置恰好在隐蔽小路的入口处,只要占据了a高地,就等于控制二连隐蔽小路的入口!

    从地图上看,a高地和312师指挥所只隔着一个t大山,而且通过那条隐蔽的小路的话,距离会从八公里锐减掉一半,四公里!

    a高地上的一**士只需要发起一个奔袭,就能打到312师指挥所!

    这就是阮明远紧张的原因!

    种种迹象表明,现在一连还没有发现312师指挥所,这是让阮明远可以松口气的好消息。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抢夺a高地,重新夺回对隐蔽小路的控制权,以防华夏国防军发现这个入口,继而发现312师指挥所……

    眼看着又一波攻势被a高地上的国防军打退了下来,阮明远不禁着急了。这是第五次攻击了,损失了不少人,却始终进入不了a高地一百米内的范围。用轻型迫击炮进行轰击,一样是效果非常的差。

    毫无疑问,对方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

    从火力的密度、配置以及射击的精准度来看,a高地上的国防军绝对不是一般的部队。虽然阮明远还不能肯定是不是短刀突击队,但是他知道,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

    是或者不是,他面对的都是一个强劲的对手,这一点无可改变。

    阮明远的目光又停留在了b高地上,他在考虑是否再次派出部分兵力抢占这个高地。

    a高地的部分支援火力是来自n高地的,而b高地是可以牵制n高地的。夺取b高地,阮明远就可以很好地对n高地形成火力牵制,从而减轻攻击a高地的压力。

    但是刚才一个整排的士兵灰飞烟灭的场景依然存留在他的脑海里,他不知道,那些卑鄙的华夏人在b高地上面还布置了什么!

    华夏人太卑鄙了!

 第081章 金涛严重失误

    入夜之后,阮明远做了一个在这场战斗中效果最好的决定——他再次向b高地派出了一个排的兵力。

    这个排不费一枪一弹不损失一人就占领了b高地,因为此时的b高地是不设防的。

    一连布置的诡雷显然不可能可以多次使用的。

    负责指挥南嘎战斗的一连一排长金涛,相对而言,他是做了一个在这场战斗中差点葬送了a高地上的第一小队的决定。

    他从n高地里抽出了第七小队去抢夺b高地,可惜动作慢了一步,第七小队的抢占变成了攻击,因为那个时候,越军的那个排已经进入了b高地阵地。

    这个时候,阮明远按照他的计划,除了留下一个排作为预备队,用两个班的兵力牵制着n高地,把所有的部分都投入到了攻击a高地的战斗中去。

    a高地上的第一小队真正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别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然因素——现在是夜间!

    在缺乏夜间观测器材的前提下,第一小队根本没有办法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摸上来的越军。现在可不是后世,什么微光瞄准仪激光瞄准镜一大堆,基本上夜战只能靠一双眼睛。

    似乎老天都在作对,在越军对a高地发起进攻的时候,天上的乌云遮挡住了最后一丝月光。

    战场陷入了一片浓浓的无穷尽的漆黑里面。

    在这种无光条件下,看不见目标你再厉害的枪法也是白搭,射击基本上是靠蒙,或者根据射击的火光来进行概略射击。第一小队的战士们往往只能等到越军士兵摸到了阵地前面,才果断地开火,然后迅速隐蔽。

    当然,大自然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第一小队遇到的问题,越军一样也遇上了。但是区别在于,他们有数倍于第一小队的兵力,而且成弧形包围状在夜色中不断地靠近a高地。

    虽然说夜战近战是国防军的强项,但是在这种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是很难讨到好的。第一小队最大的优势是射击精准,火力分布合理。而黑夜,恰好把这些优势给抵消掉了。

    不得不说,阮明远还是一个颇有头脑的指挥官,懂得利用自然条件。

    接下来的,就是一连本身的问题了,确切地说,应该是一连的实际指挥员金涛的问题。

    李路在离开前一再嘱咐他,不能过于分散兵力,这也是他放弃b高地的初衷。此次行动一连只有三支小队加一个短刀突击队参加,不过四十多号人。

    此前李路把短刀突击队带走了,去救援五营。实际守着a高地和n高地的,只有三个小队,三十几个人。

    在越军集中力量攻击a高地的情况下,金涛需要做的不是让第七小队去抢一个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的b高地,而是应该是去支援a高地。

    按照正常的逻辑去思考,金涛无论如何都会这样做的。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第七小队去抢夺b高地,而且还因为动作慢了一拍,变成了攻击有越军防守的b高地。

    金涛为什么会这样做?按理来说,他绝不是一个草包指挥员,从之前的战斗来看,他可以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指挥员。他怎么也不会看着第一小队情况危险而不去支援的。

    原因在于,金涛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他搞错了重点。

    战后,金涛告诉了李路他这样做的原因。

    金涛的胃口相当的大,他想要吃掉这个越军先头营,最起码打掉他的营指挥所!

    越军的那个排中了b高地诡雷阵的时候,金涛也在观察着这边,他赫然发现越军先头营的营指就设立在b高地西南侧不远处,而且越军损失了一个排之后,迟迟没有再派人重新抢占b高地。

    这让金涛看到了打掉这个越军先头营营指的机会!

    从这个方面来看,金涛也没错,因为那个时候阮明远已经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了战斗,只留下一个排作为攻击a高地的预备队。说白了,阮明远的营指除了本部,就再没有多余的人。

    阮明远是真没想过对方在这个时候还会打他营指的主意。殊不知,金涛也是受李路影响颇深的人,从来就没有不敢做的事情。其实,整个一连都是这样的人。

    如果一切都顺利,金涛还真的能打掉阮明远的营指。

    只是,战场上没有如果。

    金涛出现了两个错误。

    首先一个,在决定重新抢占b高地之后,他犹豫了!他想起了李路的话,因为李路交代过,放弃b高地,集中兵力防守。他这样做,是与李路的命令相违背的!

    他这一犹豫,就丧失了最好的机会。

    当他终于咬牙下定决心派出第七小队之后,才发现,越军已经先他一步,抢占了那里。这一下,他计划用第七小队突击越军营指就再没达成的可能性。

    他的第二个错误是紧接着犯下的。

    既然突袭越军营指无望,金涛如果及时地把第七小队撤回,转而增援a高地,那么第一小队就不会陷入后来那种困境之中。

    然而金涛却下令第七小队攻击b高地。

    这个指令,后来李路就曾分析过,当时的金涛一定是不能很好地保持了冷静,情绪受到了影响。因为这个命令跟斗气没什么区别。

    那个时候,b高地已经彻底失去了意义,你再去打它,除了浪费本来就有限的兵力,没有别的意义!

    致使金涛出现这些错误的关键问题在于,他对整个战场态势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或者说,他没能从越军的动作分析出,这些越军的目的何在?

    单单从地理位置来看,三个高地中,最重要的是n高地,也就是金涛亲自带着第四小队和第七小队防守的这个高地。n高地可以视为一连的主要阵地。而b高地次之,a高地再次之。

    现在,越军集中了所有能集中的兵力,去攻击一个重要性排在最后的a高地,一定是有充分的理由的!

    为什么放着最重要的n高地不打,偏偏打a高地?还集中了所有的兵力!

    近三十年来,越军打的仗远远比国防军的要多,这样一支久经战火的部队,显然是不可能做出本末倒置的事情来的。这可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任何一个决定都能够造成上百上千人的伤亡。

    金涛却没有往这方面想,应该说他的战场思维不够敏锐,没有捕捉到这个暗含着的信息。

    他想的是怎样给敌人最大的打击,守住阵地。最主要的是守住可以控制公路线的n高地,必要的时候a高地都是可以放弃的。

    这是没有错的,本来一连要做的就是这些事情。

    只是现在战场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重点已经从n高地转移到了a高地。如果金涛能够冷静地对战场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越军的这个先头营从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就不是拿下n高地,夺取2号公路线的控制权,而是压根就是奔a高地去的。

    还有一点,越军在夜间发起攻击,一定程度上说明,越军夺取a高地的心情非常的迫切!

    这无疑说明,a高地的作用,远远不止它原本表现出来的那些。一定还有更大的作用,是一连所不知道的。

    可惜,金涛都没有想到这些,于是就导致了后来一连串的错误命令,最终将a高地上的第一小队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金涛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把第七小队撤回来,要向a高地派出增援的时候,越军已经切断了n高地和a高地的联系,要增援过去,不再容易。

    n高地上的两支小队被牵制住了,无法增援a高地,却不代表没有人在增援他们。

    第一小队与越军发生了全面交火时,双方的距离几乎没有超过五十米。这是最激烈的近战了。

    构筑阵地的时候,李路就未雨绸缪地让第一小队构筑环形阵地,即使有来自多个方向的敌人,也能暂时应付过去。现在,果然派上了用场。

    即便如此,越军人数太多,已经有好几个敌人趁着火力被压制的时候摸进了战壕,情况非常的不乐观。第一小队的阵型随时有被冲破的危险。

    危急时刻,蔡纳克带着两名战士出现在越军攻击部队身后。

    正是第一小队长于智战斗前派出的观察小组,蔡纳克等三名战士。

    话说蔡纳克久久没有等到越军的后续部队,便撤离了南嘎村,从2号公路线左侧,绕一个圈准备换个位置再潜伏一下。

    蔡纳克从步话机里听到了于智和金涛的交谈声,于智请求金涛派出支援,金涛则命令他坚守待援。

    那个时候,金涛是拒绝了向a高地马上派出支援的,而是走了第一部错棋,然后步步错。

    蔡纳克了解他的老班长于智,这个人很要面子,轻易不会示弱的,其实,第一小队谁不是这样呢,他蔡纳克也是这样。真要到了主动求援的份上,那情况一定是非常的不好了。

    当机立断,蔡纳克把他观察预警的任务抛到了一边,带着两名战士火速回援a高地!

 第082章 三个援兵

    三道火舌突然出现,猝不及防的越军士兵像割麦子似的被打倒。7。62毫米子弹从背后射来,无遮无挡,根本无从躲闪。

    两支八一杠和一挺轻机枪,这就是观察小组的火力配置。

    a高地环形阵地正前方,大约有十几名越军士兵在和第一小队进行近距离对射,距离已经压得非常的近,下一步就是肉搏了。

    背后突然出现的援军,他们根本没能反应过来,观察小组以射击的火光作为参照,对着那里就是一通猛烈扫射。因为观察小组是在越军的背后,顺着山势射击,不担心会误伤到自己人。

    由此,观察小组创造了本次战斗中的一个纪录,九秒钟之内打倒了一个班的越军士兵。

    几乎是一秒一个。

    因为是黑夜,为了最大把握地杀伤敌人,蔡纳克三人几乎是摸到了越军后面不到二十米的地方才开火的。

    这样的距离,对着菊花打,显然比打靶子还要舒服。

    “班长!我是菜虫啊!”

    趁着射击的间隙,蔡纳克扯着嗓子吼了一声。

    环形阵地里的于智满脸的红白之物,方才一个越军士兵跳进战壕,被他用工兵锹开了瓢,脑袋里那些红的白的倒是溅了他一脸。

    本来他和战友们都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了,听到蔡纳克的声音在越军后面响起,顿时一喜,然后响起了这个之前派出去的观察小组。

    观察小组的突然出现,让越军的攻击部队顿时变得混乱起来。正跟前面的干得热火朝天的,突然菊花出现了三支枪,谁都会紧张。

    “狗日的!咱们的援军到了!”

    于智大吼着,给八一杠换上了一个满满的弹夹,掉装枪口几个点射打倒了从侧翼冲锋而来的越军士兵。

    此时,天空上的乌云飞快地裂开了一条缝隙,月光从缝隙钻了出来,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大地被撒上了一层淡淡的银光。

    “弟兄们!反冲锋!反冲锋!”于智抓住越军混乱的机会,大声下令,端起步枪第一个跃出了战壕。

    有了月光,能见度再也不是零了,第一小队射击精准的优势顿时发挥了出来。不管是运动间射击还是对运动目标射击,兵们的准头都很令人惊讶。

    要知道,各种射击一直是李路最为看重的训练科目,没有之一。为了给一连弄来更多的训练实弹,李路不惜把电话打到了坐镇首都的军区直属侦察大队大队长高大山那里。

    好射手,从来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

    第一小队本来就是以一连一排一班为基础改建而来的,绝大部分是原来一班的战士,作战的默契度那是不必说的。

    于智带着阵地里的战士发起反冲锋的时候,蔡纳克非常默契地让开中间,他和另一个步枪手占据了一侧的位置,机枪手则单独占据了另一侧。

    这样,就和于智带领的战士们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三角射击网。

    越军攻击部队不知道背后出现了多少人,方才观察小组只用了短短九秒钟就打倒了一个班的越军,这让他们以为背后出现的至少是一个班的援军,所以他们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后面。

    要知道,即使是一个人在背后,威胁也比正面的敌人大。

    所以,当于智他们冲级而下的时候,越军攻击部队的阵型顿时就被冲乱了。于智他们的冲击可不是直挺挺的就一股脑儿冲,而且形成一个角度很大的箭型冲击队形,利用各种掩蔽物,每个人几乎都保持同样的步伐,在冲击过程中形成了合理而猛烈的火力输出。

    处于两头夹击之中的越军迅速后撤,显然越军攻击部队的指挥官倒也不含糊,眼看情况骤变,果断就下达了后撤的命令。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个后撤的命令,只是加速了自己的失败罢了。

    蔡纳克三个人已经把大路让来,占领了两厢,这个时候后撤,恰好就踏进了蔡纳克他们两支自动步枪和一挺轻机枪形成的交叉火力网中,再加上由上而下的于智他们的火力方向,这个火力网完全是360度无死角!

    越军士兵们知道国防军有一种三角伏击阵,很厉害,他们也偷学了过去,当年用在对付美帝大兵身上,效果非常好。

    如果这个时候有越军老兵有时间去研究于智和蔡纳克他们的阵型的话,会惊恐地发现——这就是特么的三角伏击阵啊!

    三角伏击阵,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伏击的。

    谁特么听说过,在阵地战、运动战中还能用得着的?

    李路要是知道安南猴子的想法,一定会告诉他们:你们也就学到我们的一些皮毛罢了。

    谁规定一定要伏击作战才能用三角伏击阵了?

    仗,是人打的。

    特战小队在运动作战过程中,如何利用地形地势,进行队形阵型的切换,什么情况用什么的阵型,这些李路都非常细心地教授了一连所有的官兵。对,是所有的官兵,采取上大课的方式,一百多人听李路讲课,然后进行实践操练。

    这是李路一贯的训练模式了,先理论后操作。

    把威力强大的三角伏击阵巧妙地结合到各种形式的战斗中去,就是李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小型战术研究成果之一。

    有关于丛林作战的各种小队战术、小组战术、单兵战术等等,是李路抓训练的、除了应用射击外的第二个重点。如果说射击是基础,那么战术则是框架。你这个兵你这个部队能到什么样的水准,就看你的框架打得怎么样了。各种实战经验就是各种墙壁,框架打得好,墙壁才能砌得好。

    就是这么个道理。

    近五十个越军士兵相互掩护着后撤,当第一批人退过了蔡纳克和机枪手之间的直线时,他们开火了。

    蔡纳克他们选的位置非常的好,两侧都有很多乱石作为掩体,恰恰是中间是射界良好的开阔地。所以,他们就跟打移动靶子一般,为那些越军士兵逐个点名。

    骤然遭到打击的越军士兵有些人就要崩溃了,方才后面出现敌人,怎么现在左右两翼也出现敌人了?难道已经被包围了吗?

    这一下,越军士兵们无法淡定了,前面有敌人,后面有敌人,现在两侧也出现敌人了,那不是特么的成了人家锅里的肉了吗?

    所幸,他们很快发现后面的火光消失了,一些胆大的冲过了三角伏击阵后,发现后面一个敌人的影子也没有,顿时谢天谢地起来。其他人看到冲过三角伏击阵的人没有遇到新的敌人,顿时信心大增,于是不断地冲击着三角伏击阵的两侧——蔡纳克他们。

    越军士兵的作战经验确实丰富,仅仅一个照面,他们就找出了这个三角伏击阵的弱点所在——两翼。

    三角伏击阵确实厉害,但是这个仓促构成的三角阵,最为关键的两翼,分别只有一个人和两个人,一支轻机枪和两支步枪,瞬间的火力还算过得去,但是火力的持续性就不行了。尤其是面对数十计的越军集中起来的火力,那就更显得薄弱了。

    所以越军向这两个地方发起了猛攻。

    蔡纳克那里情况还稍好一些,毕竟有两支步枪,采取单手换弹夹的方式可以保证持续不停的开火。

    但是另一边的机枪手情况就不乐观了,在更换新弹夹的时候,几个越军不顾蔡纳克这边的威胁,拼死冲了过去。几声枪声响起,然后是手榴弹爆炸的声音,那名机枪手在牺牲之前拉响了光荣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三角伏击阵的一角崩溃了。

    机枪手是第七小队加强过来的战士,蔡纳克还没来得及知道他的名字,只记得他嘴角还有淡淡的绒毛。

    蔡纳克几乎要把牙齿咬碎,他同样是有过实战经历的老兵,经历过生死。然而一个几乎还是一个大男孩的战友就在他面前倒下,依然觉得如此的痛苦。

    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战场上响起,激烈的枪声几乎不能阻挡他富有冲击力的声音:“弟兄们!准备手榴弹!听我口令!”

    “一!二!三!扔!”

    就在机枪手牺牲的地方,七颗手榴弹被高高抛起,在淡淡亮着的夜空划过一道高高的抛物线,在动能全部消失后,手榴弹在势能的作用下,飞快地落下,越来越快,在距离地面还有三到五米的空中,延迟走完,引信启动,手榴弹爆炸!

    “轰轰轰……”

    越军士兵们有些趴在了地上,有些则傻愣愣地站在抬头仰望着以极大的角度被投出来的手榴弹在空中飞行、爆炸。

    无数的预制碎片覆盖了三角伏击阵中的越军士兵,那些趴在地上的越军士兵以为能躲过去,谁知道,那些手榴弹全部在半空中就爆炸了,仅仅趴在地上,是逃不过预制破片的杀伤的!

    这一幕不仅越军士兵大吃了一惊,连第一小队的于智他们也愣了:副连这也太拼了吧?

    要知道,机枪手牺牲的地方距离越军的位置仅仅为十几米,不仅如此,于智和蔡纳克他们两个方向的人,都距离越军二三十米而已。

    如此近的距离,李副连长居然采用了延迟爆炸的方式,用那么高的抛物线投弹!

    稍有不慎,手榴弹就会落在自己的面前!

 第083章 安南猴子想干什么。。。

    虽然早在听到李副连长喊“准备手榴弹!听我口令!”这句话的时候,于智他们就意识到,是副连来了,副连要咱们快找掩护,但是还是有两名战士被自己人投的手榴弹伤到了,所幸的只是一些小伤。

    无数次训练中,所有一连的战士都知道,李副连长所说的每一句话的意思和暗含的意思。

    这是非常出色的默契。

    事实上这一手,也只有短刀突击队才玩得转,这种投弹方式,对延迟的时间和投掷的力度、角度的把握,要求是非常高的,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