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89红色攻略-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远镜中看到后面的骑兵都放慢了速度,裴小山的心又沉了沉。看来这股骑兵的指挥官很有战术意识,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如果他们贸贸然地冲进山谷,裴小山一个急促火力覆盖,就有把握打掉相当一部分人。
此时,裴小山的愿望落空了,只能期望那些侦察骑兵没有发现他们的踪影,那还有机会!
第500章 包围
正是太阳光最猛烈的时候,太阳悬挂在天空正中间。
裴小山轻轻擦掉额头处的汗水,盯着距离只有三百米的侦察骑兵。他们分成两前两后,向山谷两侧侦察。看着他们慢慢地从阻击阵地前面过去,裴小山轻轻松了口气。
然而,没等他一口气松完,“砰砰砰”的枪声就响了起来。原来,那几个侦察骑兵居然朝两则射击,进行火力侦察。
还没来得及多想,裴小山突然感觉到左肩头一阵剧痛传来。他反应非常快,生生把到嘴唇边的闷哼咽了下去。趴在他身边的一个战士亲眼看到,裴小山的肩膀被击中,子弹似乎贯穿了那里,出现一个潺潺流血的伤口。
裴小山紧咬着牙关,忍着剧痛,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声音,豆大的汗珠出现在额头处。身边的战士看见这一幕不禁把心提了起来,下意识地替裴小山咬了咬牙关。
开枪朝这边射击进行火力侦察的那个骑兵显然没发现自己打中了一个人,他的目光扫过裴小山小队的隐蔽阵地,一夹马肚子走了。
此时,那几个侦察骑兵已经快要走出山谷了,其中一个背着电台的骑兵手里拿着送话器,好像在说着什么。不一会儿,山谷入口处传来马蹄声。对方的大部分进来了。
裴小山压着声音冷冷地说道,“狙击手注意,先把电台兵干掉,听我口令。”
单兵电台的耳麦里传来狙击手低沉的回答:“明白。”
趴在裴小山身边的那个战士,掏出急救包,想要爬过去给裴小山包扎,耳麦里却出现裴小山的声音:“趴着不要动,我没事。”
那战士顿时不动了。
裴小山盯着骑兵大部队,心里计算着距离,同时注意着那几个侦察骑兵的动向。
汗珠一颗颗地滴下,砸在地表上,很快被干枯的土地吸收掉。
裴小山以最后几个骑兵为准,确定了参照物,只要他们越过那块路边上的巨石,他就会下达开火命令。
瞄准了当中一个军官,裴小山的食指压掉了第一道火,正准备下达开火命令同时击毙瞄准具中的目标,却突然发现,对方居然停了下来。81杠战术改的4倍白光瞄准具中,裴小山看到,他瞄准的那军官正在满脸凝重地左右扫视着山谷两边。
裴小山完全忘记了伤口的疼痛,心里一阵寒意涌出来,他当机立断,沉声下令:“开火!”
同时,他果断地压掉了第二道火,子弹射出,直直朝着那骑兵军官奔去。那军官反应不是一般的迅速,居然身子一倒,同时用力一拽马绳,居然躲开了裴小山的射击。
隐蔽阵地上兵们猛烈开火,步枪和轻机枪喷射着7。62毫米子弹,雨点一般撒出去。
骑兵大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几个人被骤然而来的子弹打下马。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不是裴小山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他原以为,即便提前开火,也能在第一波射击中撂倒前面一波骑兵。他绝对不是想当然的。从侦察兵到进入101大队,他是属于101大队的第一批人,当时在大队里接受过首任大队长李路的亲自授课培训以及训练,随即被保送到世界关系学院就读侦察与特种作战系就读,是属于既有实战经验又是科班出身的特战军官。
他根据己方的火力强度、射击线等等,充分考虑了对方的各种反应之后,才得出的结论,是非常有根据的。
然而,他让他意外的是,那些骑兵的反应速度远超他想象。突然袭击没有使得他们的队形慌乱,也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全部打倒前面的那波骑兵。
枪声一响,裴小山就看到,对方反应速度非常之快,战术素养非常之高。绝大多数骑兵在躲避的同时,居然非常娴熟地朝着他们这个方向进行扇面的压制射击!
迅猛的压制射击,使得裴小山他们不得不低下头来,直接导致第二轮射击泡汤。
此时,裴小山才真正意识到,对手的不简单。
方才趴在裴小山身边的战士原来是医疗兵,枪声一响,他就跃到裴小山的身边,掏出单兵急救包飞快地给裴小山包扎伤口。这时,裴小山才感觉到伤口的剧痛。
“排长,子弹穿过去了,没有危险。”医疗兵包扎好,说道。
裴小山没空答话,再次操起81杠战术改突击步枪进行着急促的短点射。然而,此时他们的射击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对方是骑兵,战术素养在刚才的袭击中已经体现出来了,而那些战马,显然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丝毫不畏惧枪声。
凭借着灵活的机动性,那些骑兵很快就拉开了阵型,一部分退出了山谷,另一部分分成两路,开始朝裴小山他们的阵地冲击。
此时,对方人数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而且对方显然从火力的强弱度分析出了裴小山他们的人数,更加放心地展开攻击。
不到半分钟,裴小山他们的所有优势瞬间消失,落到了下风。
裴小山一开始也有些懵了,这些毛子兵到底是什么人,这动作真的太出乎预料了。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下达命令让兵们沉着应战,尽量多使用手雷。
不得不说,他的这一道命令是很有效的。骑兵骑在马背上,手雷使用多得当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杀伤效果。显然,这对101大队的特种兵们来说,是完全没问题的。
然而,101大队的兵也不是超人,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他们应付起来相当的吃力。
出现伤亡了,机枪手首先中弹,几颗子弹几乎同时击中了他的面门,把脸部打得稀巴烂。
失去了机枪火力,裴小山他们的火力强度一下子下降了一个档次,对方非常的敏感,部分骑兵抓住机会跳下战马,冲进了乱石堆里。那里乱石丛生,可以提供掩护的地方非常多。
这些哥萨克骑兵下马之后表现出来的战术水平也是让裴小山颇为意外的,他怎么也想不出,苏军的编制中有这样的部队。特种部队、伞兵部队、骑兵部队,都不像,或者说骑在马背上的伞兵,合适一些。
侧后传来的枪声让裴小山心里一紧,最坏的情况毫无悬念地出现了。那股退出山谷的骑兵显然迂回到位,开始从侧后对高地发起攻击。
“撑到最后一个人!”
这是裴小山脑中唯一的一个想法。
他只希望张龙能够尽快地完成炮兵团的防御部署,以及胡震天能够尽快赶到,趁机从对方的侧翼杀过来,尽量地杀伤敌人,这样才能为张龙的炮兵团尽可能地减少威胁。
裴小山领教了对方的实力,当前最要紧的,是保住张龙的炮兵团。他很清楚,他们应付起来尚且如此吃力,炮兵团就更不行了。
如果炮兵团产生了损失,李路怪罪下来,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要知道,那可是陆军第一个数字化炮兵团,所有装备都是全军最先进的。
哥萨克骑兵前后的夹击越来越紧,裴小山他们的弹药在快速地消耗着,距离弹尽为时不远。
关键时刻,山谷的东南侧响起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重机枪独有的“咚咚咚”射击声和加特林多管机枪射击时产生的犹如电锯锯树一般的声音传来。
裴小山扭头一看。
一身便装的胡震天穿着多功能战术背心,手里端着步枪,从副驾驶上探出半个身子射击。
援兵到了。
第501章 另一个包围
众所周知,当年李路组建701团的时候,是以美帝陆军第75骑兵团为蓝本,结合华夏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防军的战略战术进行打造的。
因此,701团被视为国防军陆军的第一支现代化骑兵部队,显然,“骑兵”二字在这里代表着的绝非骑兵。
和苏军的那些近卫部队差不多,冠于“骑兵”二字作为前缀,说明第701数字化步兵团在陆军中的分量。
而在701团之前,李路亲手打造的部队,便是著名的101大队。这两支部队关系密切,且颇有相当之处。比如701团的二营就是根据101大队的作训经验进行组建的,而两支部队都大量使用猛士车作为高机动车。
就好像现在,胡震天带来的除了情报部的外勤特工之外,就是裴小山的特种小队,那两辆猛士战斗车便是属于101大队的。情报部和101大队的关系不需要多作说明了,情报部的外勤特工和101大队的特种兵配合作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了。
于是,当这些以高机动车为载体的现代骑兵突然从侧翼杀出来的时候,那股苏军骑兵部队真的慌了。
因为对方不仅拥有12。7毫米这样口径的重机枪,还拥有车载加特林多管机枪。后者绝对是骑兵的噩梦。拥有高速射速高初速的加特林多管机枪,一个照面就至少干翻了十几骑。
裴小山他们辛辛苦苦的战果,还没有人家一个扫射来得多。
只是,即便如此,但是胡震天带过来的,也仅有两辆猛士战斗车,只能是说对改变了战局,而无法颠覆战局,裴小山他们依然处于劣势。
情况的转变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胡震天赶到还没两分钟,航空发动机的呼啸声传来,两架f…14d“红色雄猫”战斗机低空掠过山谷,超高的速度带来震耳欲聋的声音。
当裴小山和胡震天会合,同时看到了红色雄猫战机出现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场战斗没有悬念了。
果然,随后一个熟悉的声音插入他们的联络频道。
“前锋13,我是红猫03,奉命前来支援,请标示目标!”
原来,紧急从乌兰巴托机场赶过来支援的f…14d“红色雄猫”战斗机双机编队,是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红猫中队长陈瑞亲自率队前来。
“嗞嗞……”
裴小山果断地在己方的阵地上释放了绿色的烟雾,这明确地告诉天上的战机,这里是自己人,而其他会动的物体,都是敌人,可以放心攻击。
果然,陈瑞在远处掉了一个头,放开掠翼,开始进入攻击航线。
那些骑兵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但是再快也比不上战斗机。山谷中,骑兵们分散了逃窜,企图尽快离开无遮无挡的山谷。然而为时已晚,陈瑞和他的僚机已经把几枚航空炸弹扔了下来。
“轰!轰!轰!”
连串的巨大爆炸声,把山谷化为一片火海,烟雾灰尘扬起,封闭了整个山谷,连裴小山不得不张开嘴巴,以免剧烈的震动震伤自己。
战局被颠覆了,那些苏军的不明骑兵再优秀,也无法用步枪抗击天空上的战机。甭说他们这些骑着马的骑兵,就是那些使用坦克装甲车为载体的现代化重型骑兵部队,也无法抗衡战斗机。更何况是空战和对地攻击完美兼得的雄猫战机。
雄猫战机在山谷上空盘旋了两圈,打了个招呼,返航去了。一千多公里的距离,饶是雄猫战机作战半径足够远,也不得不挂载着副油箱少挂载弹药,这样才能赶到这里支援地面部队。
不得不说,此时的李路已经在开始把战场全般火力支援的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来了。
美军已经提出了战场空中支援五分钟到达的概念,国防军中的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很好的作战理念,军中的领导干部更是将此作为建军目标。难为的是,国防军至今能够具备全般对地火力支援能力的航空兵部队,只有空军的第2战斗机联队和海军航空兵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
如果考虑到空地协同之间的联络手段,除了李路以701团为基础放大的陆空战斗群,就再没有第二支部队了。
空地协同说起来简单,似乎只要战斗机具备了对地攻击能力一切便可迎刃而解,其实不然。就好像空中的陈瑞能够直接和地面上的裴小山取得联系,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庞大的精密的通信联络信息中枢才能够做到。
说白了,就是李路利用组建701团这个机会,大力发展的c4isr系统实战化。这也就是李路在这方面的投入占据了建设投入百分之六十以上资金的原因。
李路命令第91独立战斗机大队派出战机奔赴千余公里支援裴小山的特种小队,解围是原因之一,测试战场空中全般火力支援到达是原因之二。
陈瑞离开之后,裴小山和胡震天趁机发起了攻击,彻底把当前的骑兵击溃,闲散的几骑逃走,其余的都被悉数击毙。张龙亲自率领了炮兵侦察连赶过来,和裴小山他们一道对残余的苏军骑兵进行清理。
在他们忙着打扫战场的时候,一道命令传到了胡震天这边,李路命令他们,清理完当前的敌人之后,马上向乌兰固木机动,支援那里的战斗。
此时,他们才知道,李路居然亲率101大队的武力侦察连,采取空中突击的方式,果断地转向了乌兰固木,已经对那里的哥萨克骑兵团大部队发起了进攻。
原来,李路下达了命令之后,隐约觉得这股苏军骑兵来得很蹊跷,临时决定亲自率领101大队武力侦察连支援乌兰固木。得知翡小山那边的困局已解,他便转向乌兰固木,上百号人搭乘uh…60c“红色黑鹰”通用直升机,直扑乌兰固木。
那两架没能在高寒滚雷行动中派上用场的米…28n“浩劫”攻击直升机,,担任了护航任务。
于是,很违和的一幕出现了。前苏联的著名攻击直升机和美帝的明星通用直升机并肩作战,他们甚至涂装都没有什么变化。
说起来,能够使用直升机突击乌兰固木,得益于701团的后勤保障大队以及第70旅工化营能够迅速地建立起一条延绵了上千公里的临时补给点。否则,短腿的直升机是没有办法飞到乌兰固木的。
李路带着武力侦察连的士兵在乌兰固木机降的时候,哥萨克骑兵团的指挥官叶夫秋欣也收到了前出的那个骑兵连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他顿时意识到,这一回是踢到钢板上了。
对方出动了战斗机,现在又有十几架直升机出现在乌兰固木的上空,不仅说明双方的实力不再同一个档次上,还说明了对方的大部分正在飞速地逼近乌兰固木。
叶夫秋欣没有更多的情报来源,他攻下乌兰固木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裴小山的特种小队已经到了乌兰固木附近,也不知道701团正在赶来的路上,更不知道有一个炮兵团,就在城郊!
如果这些他都完全掌握的话,他绝对不会派一个连前出,而是会果断的下达撤退命令,或者坚守乌兰固木。
战场情报的单向透明决定了战斗的胜负。
对于拥有立体式侦察系统的李路来说,他可以用来侦察乌兰固木的手段太多了,单单是在轨道上监视着整个外蒙以及周边地区的北斗卫星系统中具备侦察功能的卫星,就足以为他提供准确的情报。
就更别说航空侦察、无线电侦察这些手段了。
现在,叶夫秋欣想跑也跑不了了,就算能跑,他也不会跑。离开了城镇建筑物的庇护,他们只会成为那些武装直升机的活靶子。
不得不说,这个叶夫秋欣不愧是苏军中的优秀战术指挥官,沉着冷静,每一步的选择都正确无比。
李路看到了对方的反应,也是暗暗皱眉。他现在还不知道这支苏军到底是什么样的部队,苏军中,具备战斗力的骑兵部队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么,这支骑在马背上的苏军,是从哪里来的,又是隶属哪支部队的。
他想搞清楚这些,所以亲自率队前来。
看见对方反应这般迅速,在遭遇来自空中的突击之后,马上把兵力收缩在一片建筑物里,李路也就没有贸贸然地继续攻击,而是命令部队在四个角建立防线,同时命令秦国华加快速度赶来。
叶夫秋欣显然也看出了李路的意图,他没有犹豫,集中了兵力攻击其中一个角的防线。让他诧异的是,居然没办法动摇人家的防线一下。此时,他也明白了,从那些装备精良的华夏士兵身上以及他们的射击技术和战士动作来看,这些人肯定是华夏陆军中的精锐。
如果他知道他面对的是这支部队,是曾经在南疆战场上叱咤风云,潜入安南首都狠狠打脸的那名传奇的短刀突击队队长亲手训练的,是不可能这么轻易地就发起进攻。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叶夫秋欣没有再进行第二次攻击。因为他感觉到,对方不是没有实力对他持续攻击,而是对方的指挥官似乎不想那么快歼灭自己。
对方虽然只有一个连队的兵力,但是人家有着十几架武装直升机的支援,而且其中两架还是专业的攻击直升机。
这种感觉让他很失落,也让他很不忿。自然,他看到了那两架米…28n“浩劫”攻击直升机在上空盘旋的样子,也是免不了胃部一阵恶心的。
秦国华的速度非常快,叶夫秋欣稍稍犹豫的当口,他已经带着先头部队,十几辆猛士战斗车杀进了乌兰固木。
叶夫秋欣这回算是被包围了个结结实实的了。
第502章 叶夫秋欣
在到外蒙之前,李路对乌兰固木的记忆只限于短短的几句话——外蒙西北部城镇,乌布苏省首府,地处大湖盆地,北靠乌布苏湖以及大片草原沼泽。畜牧业发达,是该地区的商业中心,是通往西伯利亚的重要道路,人口不足2万人。
就这么一个地方,甚至比不上内地的一个小城镇。
叶夫秋欣占据的地方,是当地的政府机关,是为数不多的混凝土建筑物。
起初,李路对此还真有点不知采取何种进攻方式。根据裴小山的报告,结合刚刚的接火,李路也知道这股毛子骑兵的不一般。外蒙无战事,李路不愿意在这里损失兵员。
于是,当他发现,对方所占据的建筑物不断地有平民被赶出来,他的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并且迅速成型。
他当机立断,给张龙下达了命令。
张龙马上命令全团展开,全团火炮扬起了炮口,在城外十五公里的阵地上,进入了待发状态。
李路这厮居然要使用炮火覆盖叶夫秋欣占据的区域。
然而,事实却不尽然是这样。
一道突然而至的报告,让李路不得不暂停下达炮击的命令。
随行的机要参谋送来了一份没有破译的电报,是军刀团的电报。李路亲自译出来,却是由刘小光转达过来的雅科夫的加急电报。
电报很长,内容更是让李路颇为惊讶,居然是跟当前这股苏军骑兵有关的。
原来,雅科夫在电报中报告,有一股隶属阿尔泰军区的伞兵脱离了建制失踪了。根据雅科夫掌握的情报,那股伞兵大约有五百人左右,全部都是哥萨克伞兵团的士兵,领头的是哥萨克伞兵团的一名风云连长叶夫秋欣少校。
看到这个名字,李路的脑海里一道光闪过,想起了后世一战成名的那个“向我开炮”的俄军营长叶夫秋欣——这肯定是同一个人!
在电文后面,雅科夫建议李路注意这个人,因为有迹象表面,他率领的那股伞兵朝外蒙的西北部地区去了。同时,雅科夫说明,叶夫秋欣与他有一定的交情,这个人以及那些哥萨克伞兵都是非常不错的资源,话中的意思是建议李路把他们纳入军刀团中来。
烧掉电文,李路不得不慎重考虑起来。
如果是雅科夫的建议,他估计不会多加考虑。军刀团的迅速扩张所带来的人手不足,他是最清楚的。但是,这绝对不是什么大问题。放着一个拥有大量优秀人员的国防军,李路有太多办法充实军刀团的力量。
比如龚令辉和黄观辉,就是李路利用特殊的手段,在他们军校毕业之后,弄到军刀团里面的。
不过,这份电文是刘小光转达过来的,这说明刘小光也是赞成这么做的。
稍微一想,李路也就明白了。他固然可以让国防军中的特殊战斗人才脱下军装进入军刀团服役,但是天然的人种区别,是注定华夏面孔的人执行起某些任务的时候,是要受到限制的。而且容易暴露出军刀团与华夏的关联,这一点恰恰是李路最为注意的。
如果使用大量的东欧人、俄罗斯人甚至欧洲美洲的人员,则可以很简单地解决掉这个问题。也只有有这些人的存在,军刀团身上的雇佣兵意味才更加的浓重,也就更好地掩盖了军刀团原本的面貌。
然而问题又来了,大量使用异族人员,忠诚是一个问题。
雅科夫早早的就跟了李路,而且李路对他不仅有救命之恩,还有知遇之恩。但是,李路依然无法做到对他完全的放心。
此时,李路就要考量了,如果权衡军刀团忠诚度和人手不足的问题。
招下叶夫秋欣这帮人不是问题,问题在雅科夫身上。他们既然有一定交情,李路就不得不防备雅科夫会尾大不掉。本来,现在雅科夫掌控着军刀团的一个重要部门,李路就不得不很警惕了。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军刀团,虽说当时有一定机缘巧合的因素(李路利用当时的101大队事件,让流亡海外的刘小光等人组建海外军团,于是有了名震天下的军刀团),但是组建海外部队一直都存在李路的计划中。
未来必将有许许多多正规部队以及官方不方便出面处理的棘手事情,再加上二十一世纪的斗争会蔓延到商业领域,李路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海外部队来处理这些事情。
雅科夫的力量壮大,倘若有一天他吃了豹子胆另立山头,不但会使得军刀团实力受损,军刀团的真实身份也会面临着曝光的危险。
这就是为什么李路一方面很看重雅科夫的才能,放手让他去做,另一方面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限制他的实力的原因。
在张龙的等待中,李路思索了许久,最后,张龙接到的命令是,暂停炮击,原地待命。
李路让技术参谋侵入了叶夫秋欣的通信频道,亲自喊话:“叶夫秋欣少校,克格勃总局的雅科夫上校托我问候你。”
叶夫秋欣大吃一惊,因为任务的关系,他和雅科夫交集,意气相投结成了好朋友,并非雅科夫所说的“有一定的交情”。此时,对方报出雅科夫的名字,不能不让他惊讶万分。
因为他只知道雅科夫叛逃,根本不知道雅科夫已经成为了军刀团的核心领导人物。
“本来我想用一个炮兵团的火力把你们的藏身区域炸平,但是下达命令之前,我接到了雅科夫的急电,所以我改变了主意,想和你谈一谈。如果你愿意,请于五分钟之内回复我。提醒一下,你只有五分钟时间。”
李路撂下通话器,便坐在行军椅上,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
不到三分钟,叶夫秋欣回话了。
“保证我手下的安全,我愿意和你进行谈判。”
李路不禁微微一笑,心道,这个叶夫秋欣还是比较冷静的,他很清楚双方悬殊的实力。应当说,他率队攻占乌兰固木,本身就是一个鲁莽的举动。谁又能想到,远在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华夏维和部队,居然能够在一天的时间内投送这么多兵力到这里。
而且,前出的那个骑兵连的覆灭,也让叶夫秋欣看到了对方的战斗力之强悍。
本来,他率队脱离编制,进入外蒙,就是因为对当局失望透顶,对军队中的**现状悲哀不已,才一路向东而来自谋生路,最不济去当雇佣兵。
在这种情况下,保全那几百生日弟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毕竟,现在已经没有谁需要他们这些哥萨克的勇士去为国捐躯了。
因为,国在哪呢?
第503章 外蒙回归
乌兰固木的危机最终还是和平地解决了,解决的方式有些令人费解。
李路命令部队撤到城区边沿,一个小时候后开始占领全城,随即,再也没有看到叶夫秋欣和他那剩余的三百多骑兵,他们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直到数年之后,人们才在非洲大陆看到一股强悍的雇佣兵。
对于外蒙计划来说,叶夫秋欣的出现,只是一个影响连那两位记者潜入都比不上的插曲。
人民革命党的调查组进入乌兰固木,迅速展开了工作。乌兰固木城区有将近两万人口,加上散落下面乡镇村庄的,四五万人是绝对有的。在清除了异心分子宗教信徒之后,他们随即展开的就是为公投做准备。
玩弄愚民对这些资深政工工作者来说,是再擅长不过的了。
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一直有维和部队的士兵跟随着,以保证整个过程不出现流血事件。而在对待异心分子宗教徒方面,则是尽可能发生流血事件。
李路把这边的事情交给裴小山看着,带着胡震天就返回了乌兰巴托。那里没有他坐镇,他不放心,也会存在着出乱子的可能。
随着清洗行动的深入,泽登巴尔那边过来的报告以及随同人民革命党调查组行动的维和部队行动队的报告,都显示着一切都朝着李路的计划推进。
在毛子自顾不暇、美帝态度****的外部环境下,外蒙计划得以迅速地推进。所谓的华夏维和部队,则实际上越来越快地暴露了其本质任务。名义上的维和部队司令员不是李路,但是实际上大部分部队的指挥权都在他的手中。他显然不会放着几万精兵不用,真的去给外蒙维持社会稳定。
对外蒙计划来说,公投之前,越混乱的社会环境,就越有利。
无毒不丈夫,要达到目的就要不折手段,只要一切都有利于国家利益。
4月27日,外蒙军政府总统兼着外蒙军队统帅泽登巴尔宣布,已经完成对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实际掌控,他以外蒙最高领导人的名义宣布,恢复对唐努乌梁海地区行使主权。
走到这一步,外蒙计划大部分实际上已经完成了。
在众人都很紧张地注视着乌兰巴托这边的情况时,李路却是重重地松了一口气。大家认为接下来最为危险最为关键的公投以及其他国家的反应,实际上结果已经非常明显了。
外蒙军政府宣布恢复对唐努乌梁海地区行使主权后,理应反应最为强烈的无疑是俄罗斯政府。但是,除了一份措辞强烈的外交抗议之外,莫斯科根本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动作。
伊万诺夫在红场搞的大屠杀的确是给叶利钦政府解决了当前的垮台危机,但是却带来了极大的外交危机。人权之上的美帝等西方国家集团,即便有些政府不愿意就此事发表强烈的抗议和谴责,但是国内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