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贾环从军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黑着脸被鸳鸯琥珀扶起身,然后用拐杖捶地哭道:“真是作孽啊!那起子黑了心肝的,连自己的亲哥哥都要喊打喊杀的,我绝不会放过他们。”然后又对还跟在身边的大丫鬟说道:“还不去让人把二老爷二太太请来?”

    得益于这件事情,王夫人的禁足应该是不了了之了。这些天的禁足让她憔悴了些许,只是一出来,自己的宝贝命根子就成了这副样子,让王夫人差点一口气没有上来,又晕了过去。

    等太医来的时候,就看见王夫人坐在一边默默垂泪,贾母和贾政都黑着脸。即便强装出客气,这满屋子的气氛也让人很不愉快。

    太医也是老相熟,遂也不在意。只是把了把脉,然后道:“令公子这是受了惊吓,加上偶感风寒,所以才魇到了。不必担心。一会给他喝下一副安神的药就好了。若是夜间发热,可能还需要多喝几副驱寒气的药,发了汗就没有问题了。”

    等送走了太医,见宝玉喝了药之后逐渐平静下来,贾母这才爆发出来:“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小白眼狼!我倒要看看那宝宁伯到底是如何嚣张?”

    而王夫人也在一旁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将贾环生吞活剥了,并暗悔自己没能在贾环五岁那年将他除去。就连一向不在贾母面前动怒的贾政,此时也黑着脸,大声骂道:“畜生!”

    因为宝玉的情况还没有稳定下来,贾母决定等宝玉病情无碍后,再去宝宁伯府讨个说法。

    夜间果然如太医所说,宝玉高热不醒,一群人又是好一通折腾,直到天快亮了才消停下来,看着宝玉稳定下来的睡颜,贾母决定今日就去宝宁伯府。

    一大早,贾母就带着王夫人并着一众丫鬟上了宝宁伯府的门。此时赵姨娘和探春不过刚刚梳洗完毕,而贾环在小校场练武。听了下人报的消息,贾环没有丝毫差异,笑道:“来得还挺快。”然后吩咐下人将她们带入正堂,自己也不回去沐浴更衣,提着手中的银枪就去了正堂。

    赵姨娘和探春早就在前一天被知会过,如今在正堂面对气势汹汹的贾母众人丝毫也不怯场,尤其是穿戴着墨濂昨天才亲自送来的诰命夫人服饰的赵姨娘。

    贾母众人虽然是上门讨说法,却也不愿意撕破脸皮在门口闹起来惹得他人笑话,所以顺着伯府下人恭敬的领路,就进伯府的正堂。在这时,她们看着伯府下人的态度,心中还是有一丝自得的,感觉上贾环似乎是怕了她们。

    只是一进正堂,她们的脸色立马不好了起来。因为她们见到了坐在上首穿着诰命服的赵姨娘。在所有人中,只有贾母是一等国公的诰命不需要行礼,就连作为嫡妻向来爱与赵姨娘为难的王夫人也只是一个六品官的敕命。故此时王夫人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也是有因可循的。赵姨娘坐在上首看着王夫人一向高傲的脸上如今露出这般窘态,心下畅快,遂行事更加大方。

    她领着探春缓缓走了过来,这身姿仪容无不带着大家风范,甚至把王夫人都比了下去。可见这段时间在林府看着教养嬷嬷教习是卓有成效的,当然,也缘于赵姨娘的悟性好。

    “见过贾老太君,见过二太太。”

    光是这么一句,就让两人变了脸色。这明显是将自己从贾府中脱离了出去,并且连“奴婢”二字都省了去,王夫人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探春跟在赵姨娘身后,也拜见道:“探春见过老太太和太太。”

    两人起身后,也不等贾母发作,赵姨娘就笑道:“贾老太君也不要客气,今日就当在自己家里,还有二太太也是。我也就不用二太太行礼了,这么多年老交情了,我们不用来这套虚的。”

    王夫人一听,面色更加不好,就好像随时能够气昏过去一样。

    贾母一众上来就吃了瘪,却也不好多说。贾老太太若无其事地坐下,捧着之前已经备好的上等六安茶,也不喝,皱眉道:“既然这么说了,那我也就直说,今日来为两件事情:一是,接你们回府,二是,为宝玉讨个说法。”

    赵姨娘一听,冷笑道:“别的且不说,光接我们回府这条,就是不成的。”说完,她顿了顿,抿了口茶水,不待对方发作,就接着说道:“要说我也是为你们贾府着想,您想想,若是我这个一等伯爵的诰命回了府,这二太太的身份可不就尴尬了?处处要被我这个做小的压上一头。本来贾府中就没有宁日,若是再因为我,闹得贵府阖府不得安宁,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贾母看着笑得妩媚的赵姨娘,再瞟了眼铁青着连坐在一旁面容憔悴的王夫人,内心也不得不承认,这样身份抬了上来,又变得更加吸引人的赵姨娘若是回了贾府,那老二这一房估计真的就永无宁日了。

    “你身份特殊,回府不妥,但是探春可是我们贾府的姑娘。”贾母见赵姨娘态度坚决,不得不退让一步,说道。

    说到探春,赵姨娘不由得看了一眼坐在后面沉默不语的女儿,她知道自己的女儿是对贾府寒了心,心中早就决断,于是信心满满地道:“探丫头是贾府的女儿没有错,但是老太太想想,她是作为宝宁伯的胞姐嫁出去好呢?还是作为荣国荣二房的庶女出嫁好?”

    贾母被她说得一愣,但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说得有理。但是转念想想,探春若是今日留在了伯府,可就和贾府没什么关系了,哪里能得到好处。况且她今日来可不是为了善了的,于是“啪”的放下了茶盏,严厉道:“她始终是贾家的女儿,我们还没死绝呢,就不肯回府。这是不孝!难道你希望她得了个贪图富贵不孝长辈的名声?”

    说到这,赵姨娘也愤怒了,厉声问道:“贪图富贵?我倒是想问问到底谁更加贪图富贵?没听见贾府做出卖女儿的丑事已经全城的人都知道了?还有,若是你们真的为探丫头好,哪里还会做出这等用姑娘家的名声威胁的事情来?环儿的事情也是,探丫头的事情也是,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你们这些掉进了富贵眼里面的黑心肝的人?”

    贾母一众被说得无话可答,甚至有一些先前不明白真相的丫鬟此时看向贾母二人的眼神都存着疑问。贾母哪里受到过这种待遇,被看得又臊又恼,威胁道:“这话也是你能说的?别以为出了贾府的门就可以肆意妄为!你别忘了,赵家可是家生子!”

    “我倒是不知道,原来我母亲还是贾家的家奴呢!”

    赵姨娘被贾母说得心头一紧,正不知所措,气势降下去大半的时候,贾环带着怒气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回头看去,一身玄衣的贾环也不管汗湿的发髻,提着银枪就直接跨了进来,也不管周围人一脸受到惊吓的表情。

第六十五章

    贾环不管众人脸色,将银枪“哐当”一声放在地上;吓得一些胆小的丫鬟直直往后退了小半步;就连贾母和王夫人也收敛了不少。

    “听说贾老太君临府,在下衣服没换就赶了过来。结果却听到了这么让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愿这只是个误会。”贾环干净利落地给贾老太君见了礼;然后看都没看站在贾母身后的王夫人。他嘴上说的话虽然客气,但是到了后面,这话俨然变成了阴沉的威胁。

    若是放在三年之前;贾环说这话,只能贻笑大方。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不说贾环自身的爵位,就是这一身剽悍的气势加上阴森的语气就能让人好好考虑一下。

    贾母看着这个孙子,心中百般滋味无人能知晓。但是面上还是得做出一番姿态,只见她冷淡道:“不知宝宁伯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贾环大大咧咧地坐在了主位上,一口饮尽盏中的茶水,然后道:“不过就是想通知您一声,整个赵家早就脱了奴籍。若是不信,您大可回去查查看。”

    贾母见他说得如此笃定,心中也存了些怀疑,却不好表现出来。于是叹道:“见到宝宁伯,老身倒是有另外一件事情要问。你与我们宝玉好歹也是亲兄弟,如何能下得了狠手,这么害他?”

    贾环见老太太不提接回赵姨娘探春的事情,知道目的已经达成,心中很是满意。而贾母的这个问题,正和他心意。于是贾环笑道:“老太君果然还是偏心太过,自家的孙子就是心疼些。贵府的宝二爷一来就拉着我说什么功名利禄解围尘土,他是不屑于什么国贼禄鬼为伍的。我本想着尽同辈之谊提醒宝二爷一下,他食的正是国贼禄鬼带回来的粮食,谁知他不小心看到我身上的伤疤就跑了。就这么短短一盏茶的时间,我倒是想不出有什么能害到他的。”

    贾母被贾环这么一说,老脸一红。她也是知道自家的宝玉做事情靠不住,没想到竟然来了这边不提接人的事情,反而说起了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再想想宝玉回去之后的反应,如今看来,明显是被贾环的伤疤吓到了,这孩子怎么这么胆小。贾母这么想着,就暗自怪起王夫人来,好好的一个儿子,竟然一点子男子气都没有学到,这不是这个做娘的不会教么。

    王夫人丝毫没有注意到贾母表情的变化,她听贾环这么一说,愤怒地指责道:“明显是你在说谎,若是没有故意吓唬宝玉,他怎么会病了?庶子就是上不得台面,还不知道你用了什么下三滥的手法。”

    贾环看着王夫人那副气急败坏的模样,心中很有成就感,笑道:“贾家二太太,这东西可以乱吃,话却不可以乱说。我这么个没有宗族的人,哪里来的嫡庶一说。伯府中可就只有我一个男儿。至于是不是用下三滥手法,想必贵府已经找了太医,一看不就知道。若是二太太不信,我们大可找人评评理。这成日里找人过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人竟然还能有脸说出这话,真是有趣得紧。”

    贾母听着从对方口中吐出“孤儿寡母”几个字的时候,就已经气得发抖,再看到贾环这等油盐不进的态度,大怒道:“好个伶牙俐齿的孩子!你老子还在呢!”

    “老太君此言差矣,”贾环依旧是那副笑脸,“我早就被逐出宗族,哪里来的什么老子?荣国府家大业大,总不至于这样攀亲戚吧。”

    说完,贾环指了指手中的茶盏,对立侍在一旁的下人吩咐道:“上茶。”摆明了一副不愿多谈的样子。

    贾母知道今日是没有办法达成目的了,恨恨地说道:“好,你很好!我倒要看看这宝宁伯是怎么一路发达下去的?”说着便领着人怒气冲冲地出了府。

    贾环知道,这之后肯定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清静了。

    “哎哟,刚刚就想说你,怎么这么一身臭汗的就来了?”赵姨娘一反刚刚的高傲,指着贾环开始唠叨,“还不赶紧回去洗洗,省的着了凉。”

    贾环今日狠狠地出了一口气,心头畅快,见赵姨娘这么说,也不反驳,挠了挠脑袋就笑眯眯地回去了,只留下正堂中赵姨娘和一直没有说话的探春。

    “我知道你心里难受,”赵姨娘拉着探春的手,叹了口气,道,“只是既然已经出来了,就不要想那么多。”

    探春通过这些天与赵姨娘的亲近,知道自己之前小看了这个亲娘,所以如今也乐得和赵姨娘吐露心事:“贾府是什么模样,女儿早就知道,今日不过是再次印证了。只是原来一向是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竟然有这一面,女儿一时难以接受。”

    “也罢,”赵姨娘摇摇头,道,“早些见到也算是件好事。娘知道你一向有主见,今后怎么走,想来你心里也门清,我也就不多说了。”

    谁知道这事情并没有过去,隔天就有留言传出来,说是新封赏的宝宁伯心怀怨愤,不顾孝悌之义,将自己的嫡出哥哥打成重伤,气倒了祖母。

    这种流言碎语要真说起来对贾环并没有多少影响,甚至连御史都没有因此上折子参他。但是这种消息足以让不明真相的百姓们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哼,”贾环听了这个消息,毫不在意地笑道,“还真是亏了他们能想这个法子。走吧,和我去看看热闹。”说着,贾环就带着下人前往了常去的茶楼。

    “听说了皇帝新封的宝宁伯的事情了么?”

    “这几天不都传遍了嘛?要我说啊,这有权有势的贵族老爷真不是我们这种小老百姓能说的。谁知道这事情后面有没有蹊跷。”

    贾环带着人也没有去二楼的雅间,就坐在大厅里面看着人来人往,背后的一桌正好在讨论这个事情。贾环也没生气,就喝着茶吃着点心,等着听他们怎么说。

    “这还真被你说对了。”那个最开始说这个话的人笑道。

    “怎么着?还真有内情?”

    “可不是嘛,”那人似乎是喝了口茶,然后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宝宁伯之前因为那府里害怕被牵连赶出来的。我邻居的二舅老爷家的表亲就在那府里面当差。他家姑娘正好那天跟着贾家老太太去了伯府,这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的清清楚楚。”

    听着的人见不得对方老卖关子,于是催促道:“快说啊,怎么着?”

    “原来啊是他们家见人家发达了,就跑去要接人回来。派了那个二少爷,结果这娘们兮兮的二少爷一见到人家打仗的时候留下来的疤,自己就病倒了。正好人家宝宁伯不愿意回去受罪,得罪了贾家人,这不就被传成了这样子嘛?”

    “竟然是这么着?”听着的人似乎目瞪口呆,“这贾府也忒无耻了点。不过听说他家出了个娘娘,难怪嚣张呢。”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说话的人见有人捧场,很是得意,越说声音越大,道,“那个娘娘也是在宝宁伯得了探花之后才封的,搞不好还是借着人家的光呢。”

    不一会儿,整个茶楼都在议论纷纷。甚至已经扯到了“四大家族沆瀣一气,没一个好东西”“薛家这皇商买东西不牢靠,早晚要倒台”“听说他们家的姑娘各个都是好的”……

    这时候却没有人发现最开始说着这话题的人已经悄悄地溜走了,只留下茶楼中剩下的人在议论。

    跟在贾环身边的下人看着贾环面上的表情,就知道那个人肯定是他主子一手安排的。贾环虽然玩不来政治倾轧,但是这点子事情还是会解决的。如果本来就占着理的局面都被他弄砸了,这么些年在军队中他也活不下来了。

    贾环看着似乎已经知道什么的下人,笑得和小狐狸一样:“怎么样,小爷我也是会玩这一手的。”

    话正说着,就听到靠近楼梯的一桌发出一声巨大的声响,让嘈杂的茶馆整个都安静下来。

    “我让你说,我让你永远都说不出来!给我打!”

    只见一个敦实的男子指挥着小厮猛揍那一桌的客人,而掌柜的在一边愁眉苦脸地劝解,却被男人一把挥到了一边。

    “你有本事再说一遍刚才的话啊!老子我揍不死你!”男子见没人敢上前,哈哈大笑。

    贾环皱着眉头,他倒是没有预料到今天的情况,就在他思索要不要上前汤这趟浑水的时候,就听到男子说道:“得罪了你薛蟠爷爷,你还想走着出这门?讨饶也没用!”

    作者有话要说:啊,卡文中……对着电脑根本想不出要写什么了……

67第六十六章

    贾环听到“薛蟠”二字一愣;这不正是他未曾见过的“呆霸王”么。正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他还愁怎么坐定贾府欺负人一事呢,这薛蟠就送上了门来。

    贾环镇定地走上前去,四两拨千斤就拦住了薛蟠的小厮;顺便扶正了之前被踢倒的桌子。

    “小子,你要干什么?”薛蟠正尽兴;却冷不丁出来了这么个坏他事情的程咬金;自然语气不善。

    “见过薛家大哥;”贾环笑笑,见礼道;“之前一直未能见到;今日在茶楼巧遇,故特地上前打招呼呢。”

    薛蟠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笑得乖巧的少年,这少年长得眉清目秀,却因为全身上下的英武气遮掩了那丝艳丽。薛蟠虽然行事莽撞张狂,但也不是完全不懂世故,看着贾环刚刚的身手,再联系之前说过的话,很轻易地就知道这人应该是最近传言正猛的宝宁伯。

    “原来是环兄弟啊!”薛蟠说着还用眼睛不怀好意地去瞄贾环露在外面的脖子,“早就听说环兄弟武功了得,今天一看,人也好看。”

    贾环本就和墨濂关系非比寻常,加上薛蟠狎玩娈童的名声在外,他一看薛蟠的眼神就知道薛蟠在打什么主意,这让贾环心头火起。但是想想今天的目的,贾环不得不按耐下打人的冲动,对薛蟠说:“薛大哥谬赞了。前些日子听说宝二爷生了病,我如今的身份不方便去探望,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薛蟠见贾环笑得好看,也不管是不是还在人家茶楼大厅,就上前拉住贾环的手,一边摩挲,一边说道:“放心,不过是小病,他那样子,哪年不是生几场病。太医说了,主要是感染风寒的原因。环兄弟也不要自责。”

    两人说话都没有避着人,特别是薛蟠还是个大嗓门,这么一来,全茶楼的人都知道了贾家睁眼说瞎话的事实。毕竟这话可是从和贾家向来亲近的薛家大爷嘴里说出来的。谁不知道薛家大爷向来胸无城府,有一说一,从他嘴里出来的,肯定假不了。

    贾环巧妙地挣脱开薛蟠的手,忍住厌恶,叹了口气,说道:“那就好,我还当是被我身上的伤疤吓到了呢。”

    薛蟠一听贾环身上的伤疤,一脸心疼道:“我的好弟弟,怎么就留了伤疤了呢?我们找个地方,让哥哥我好好看看?顺便帮你上个药?”

    贾环被他恶心得不行,见今日的目的也达成了,赶忙摆摆手道:“早就好了,上药一事就不劳烦薛大哥了。说起来我还有事,今日就不与薛大哥一道了。这些人也是不明真相,今日教训过一通就好了,薛大哥将人放了吧。”

    “好说好说,”薛蟠挥了挥手,身边的小厮就嚣张地赶他们走人。那些被打的人哪里敢多留,慌慌张张地就跑出了茶楼,甚至都没有功夫擦擦脸上的血。

    贾环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道:“还有这损毁的碗碟座椅……”

    薛蟠笑道:“我又不是那么不讲理的人。”说着就转身将一锭银子抛给了掌柜的,直让掌柜的千恩万谢地回去了。

    贾环这才笑道:“那么就此别过,等有空的时候,再找薛大哥”

    薛蟠本来还想跟上去,但是转念一想,这第一次见面还得留个好印象,遂也就笑着道别。然后哼着小曲,带着手下的小厮打算去找相熟的小倌好好泻泻火,以解今日看到吃不到之苦。

    贾环出了茶楼,就阴沉下了脸色,这精虫上脑的呆霸王真是欠揍,竟然敢吃小爷的豆腐,还以为他是懵懂无知的少年呢!而且若是给墨濂知道,想必逃不脱惩罚,想想就要为自己的后面担心。

    这么一想,贾环也没有打算按计划回府,而是跟在了薛蟠后面。薛蟠要去的青楼品味不错,开在了一个幽静的巷子里面,是一座四进的院子。若是没有人说,还以为是居家。

    贾环看着薛蟠走进了一个窄小的巷子,这才现身,堵在了薛蟠面前。

    “环兄弟,好巧啊。”薛蟠不明所以,还愣愣地朝着贾环打招呼道。

    贾环笑得一脸灿烂,道:“不巧啊,可不就是专门过来找你的嘛!”说罢,也没有给薛蟠反应的机会,迅速放倒了薛蟠的小厮。然后笑道:“薛大哥不是想对我做些什么嘛,我这也是礼尚往来。”

    薛蟠见势不好,赶忙求饶道:“哎哟,我的好弟弟,我鬼迷了心窍才这么做啊。况且不是什么都没做成嘛。”

    “哼,你还想做成什么?”

    薛蟠看着贾环冷着的脸,一时又有些发痴。气得贾环上手就给了他一拳。这一拳是下了狠劲的,还专门挑了极容易疼又看不出来的地方,直让薛蟠捂着被打的地方“嗷嗷”直叫。

    “别用你那恶心巴拉的眼神看着我!”贾环怒道。

    “好兄弟,我错了!你就饶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薛蟠好不容易缓过来,直求饶道。

    贾环却不管对方怎么样,雨点般的拳头落在薛蟠身上,而且尽捡看不出来的地方打。贾环控制着力道,让薛蟠疼得说不出话来,却又不留痕迹。

    打到最后,薛蟠只有在地上趴着喘息的份了,根本没有余力再说什么讨饶的话来。

    贾环居高临下地看着薛蟠,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外面做过什么。今日如果不是我,只怕早就被你威逼利诱,生死不知了。所以你这是活该!”

    贾环想了想,不放心地蹲□子,盯着薛蟠的眼睛威胁道:“你若是敢回家多嘴,或者让你的小厮多说一句,小爷我有的是办法让你生不如死,知道不?”

    薛蟠看着贾环阴沉的脸,心中暗恼怎么就惹上了这么个阎王。

    “怎么不回答?”

    薛蟠见贾环不耐烦,连忙按下心思,练练点头。贾环这才满意地点点头,道:“这还差不多。”然后扬长而去,只留下半死不活躺在小巷子中的薛蟠。

    薛蟠也是个实在人,回去之后确实一个字都没说。只是他受了这一次教训之后,确实收敛了不少,就连薛姨妈和宝钗都念佛庆幸。只是好景不长,不到半年薛蟠又固态萌发,直到又被别人教训了一顿,才再次收敛。当然,这些就是后话了。

    且不说薛蟠那边,这流言的风向果然如贾环所料,不到第二天,就已经变成了“贾家欺负宝宁伯府上人丁稀少,故意栽赃陷害”。说这话的人言之凿凿,甚至有亲耳听到薛蟠在茶楼的一席话的人作证。这么一来,贾家再次成了四九城里面的大笑话。

    “你这次回来真是长进不少,”墨濂温柔地揉了揉贾环的脑袋,“就是性子也变得火爆了。”

    贾环愤愤地把墨濂的手拿了下来,说道:“看看那呆霸王的德行,竟然还想把主意打到我身上,简直是不能原谅!”

    “你做的很好。”墨濂勾起唇角,道,“端看他是不是受到了教训。”

    “若是再有一次犯到我手上,小爷定让他后悔终生!”贾环恨恨地说道。

    墨濂看了眼贾环,心下放心,这样的贾环在离了自己的地方也不会吃亏。

    “今日留你下来是想问问冠礼的事情。”

    贾环想了想,确实之前提到过这事情,只是自己这段时间无暇顾及,都快忘了这么一回事了。

    “我派人找钦天监测了日子,下月八日可以加冠,林如海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和你说一声。”

    下月八日,距今不过半月,贾环皱了皱眉,问道:“来得及么?”

    “事情已经提前通知过你师父了,想来是来得及的。”墨濂点头,说道,“如果再晚,你师父他们就要回安城了,还有南安王也是。”

    贾环这段时间忙着和贾府纠缠,根本没有注意日子,如今被墨濂这么一提醒,倒是想起来这茬,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半晌才说道:“也是。很久没看到师父了,等会出了宫,我去见见。”

    “可是还想回军营?”墨濂看他低落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我是不会回北边了。”贾环解释道,“这边的事情还没有安定下来,至少要等贾家彻底死了心,然后姐姐出了嫁。”

    贾环说着这话,偷偷看向墨濂。果然墨濂面色不虞地问道:“我呢?”

    贾环这才笑了出来:“反正都是为你看家。”

    墨濂也看出来贾环的挪揄,也不计较,伸手将贾环揽到怀中,下巴抵在贾环的颈窝处,好一会子才说道:“还是放在身边比较放心。”

    贾环被墨濂呼出来的热气弄得身上发痒,但心中却温暖一片,笑道:“所以这不是不回去了嘛。”

    墨濂叹了口气,道:“京中勾心斗角太过,不适合你。你若是喜欢,我可以把你调到附近的军营去,那里人脉单纯,也相对安全一些。若是再远,我却是不能同意的。”

    贾环看着墨濂的样子,心头感动,主动地抱了抱他,道:“我也不是无知小儿,总归还是要在这京里面立了足才好。这么久远的事情,到时候再打算也不迟。况且既然我们是这般关系,我做出决定的时候,总是要考虑你一二的。”

    墨濂也没有说话,紧了紧胳膊,心中盘算着怎么既让贾环留在自己身边,又能让他成就一番。

第六十七章

    十一月初八;黄道吉日;这日天朗气清,正是贾环的加冠礼。算上祭品;席面,冠巾、帽子、幞头并配以相应的服饰等加冠时必须的物品;以及房屋的布置和对来宾的安排,这些准备工作确实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故仅有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加冠确实有些勉强,但是得益于探春的理家手腕,硬是让她在这半个月的工夫准备得十分妥帖。

    一大早,贾环就自觉地起来穿好了加冠时需要的衣服;并将发型改成了从军之前的双紒式;到赵姨娘处用了早膳。贾环一进门;就让赵姨娘和探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好久未见环儿这般打扮了,还真是不习惯。”赵姨娘一边笑,还一边打趣贾环。贾环如今又长高了不少,除了身形还是有些显瘦,若要说来,和成年男人也无多大区别。只是如今穿着朱红色缘的童子衣,免不了有些大人穿孩子衣服的违和感。

    贾环摸了摸梳到左右两边的发髻,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自从进了军营后,他就再也没有这番打扮过了,导致现在浑身不自在。

    探春在一边看得也乐不可支,直道:“这会子倒新鲜了一回。”

    一家三口说笑了一会,贾环就乖乖地前去正房等着过来帮忙的冯庭等人。果然,在冯庭一席人穿着难得一见的朱红色公服到达的时候,贾环因为自己的打扮又被好好嘲笑了一回。

    “今日就不笑你了,”冯庭忍住笑,说道,“也算是沾着你的光,我这当了一回父亲。”

    贾环在众人没看到的地方翻了个白眼,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这都不知道。再说了,人家和师父你差不多大的,早就成家生子了,师父你还不赶紧的。”

    冯庭敲了贾环一脑壳,然后佯装生气道:“才说今天要给你好脸色,你就讨打。小小年纪,管那么多干什么?”

    贾环撇了撇嘴,捂着脑袋跑到一边去了。

    冯庭在后面摇了摇头,然后按照规矩,安排好各人的立序。至于加冠时的陈设,全都由探春一手安排好了,并不需要他来操心。

    不一会,派出去的傧就通报说“正宾已到”。冯庭则领着手下的一帮充当兄弟的士兵到大门前亲自将林如海迎了进来。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林如海带来充当赞者的,竟然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南安王。这真的是难得的荣誉了。

    等到吉时,加冠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