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包三庞包]清江引(定制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爷……”
  “让开。”
  “是……”
  一只白如玉雕的手掌拨开了马车的卷帘,一身白衣轻裘的庞统就从车里钻出来。
  斑驳的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庞统略显苍白的脸上,就像在他的脸上镀了一层莹润的光泽,那不知该赞叹是天生的还是保养得当的肌肤半点看不出与十年前有何区别。
  他依旧是那个剑眉星目、鼻若悬胆、唇若涂脂、俊美非凡的中州王,就连他一身狷狂霸道的气势也不曾改变,甚至更有魄力。
  庞统勾动了嘴角,冷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王爷,请下命令让我带人前去清除路障……”十四跪地道,“之前是我等疏忽让王爷中毒,这次就算拼了性命我等也不会再让敌人伤害王爷分毫!”
  “赵祯要本王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既然对方早就在林子里有了埋伏,本王又何必让你们进去受制于人。”庞统伸出一手道,“制敌之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我不入林,他们又奈我何?有道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十四,把本王的弓箭拿来。”
  赵祯,你倒也真敢对我下手!难道这几年的安稳日子让你忘了本王是谁了么?
  揽起弓箭,五只白羽翎箭已在弦上。庞统冷笑,自己的百步穿杨让辽军将领人人自危,就怕在战场上被自己射穿了脑袋,这回也该让养在京城的大内侍卫们见识一下了。
  弓箭已经是一触即发,小红小绿也纷纷握了匕首护在庞统身边。
  就在这时,一阵吹锣打鼓声在不远处响起。
  隐约传来的还有一路的呼唤:“恭迎中州王大驾,王爷千岁,王爷威武,王爷大英雄……”
  庞统一怔,这是安排的哪出?
  “王爷,我去探下?”十四主动请缨。
  “不用了,这出戏不是皇帝安排的。”展昭朗声道,从一边飞跃而来。
  “中州王回京此等大事,怎可秘而不发?”白玉堂跟在展昭身后大笑道,“怎么说也该让百姓们看看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才对!就算不十里相送也得一路夹道欢迎啊!”
  “展昭……”庞统认出展昭,顿时心中感慨,曾经的少年如今已经是一个挺拔俊逸的美男子了。
  “参见中州王,展昭奉天长知县包大人之命恭候多时了!”展昭抱拳,嘴角带着怀念的笑意。
  “展少侠,好久不见!”小红和小绿一见展昭纷纷笑逐颜开,道,“包公子的青天之名已经传到边关,而你的南侠之名也是如雷贯耳啊!”
  “小红姐,小绿姐……”展昭与两女打招呼,对她们当年细心照顾包拯的恩情也一直极为感激。
  小红笑道:“十年不见,展少侠如今已经长成如此优秀的男子,一定迷死了所有江湖女子吧!”
  小绿也道:“是啊,当年的展少侠变成了如今的南侠展昭,就连在边关的姑娘们都很想一睹你的风采。”
  展昭某些方面很像包拯,比如面对姑娘家的调戏,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看着展昭俊脸红了一片,庞统收了弓箭,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好了,你们两个丫头也收敛些。”训了两丫头后,又对着展昭道:“这两丫头被本王宠坏了,都没了规矩,你给本王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展昭目光看向树林深处,那儿埋伏了几天的人估计这会儿都惊呆了吧?
  圣旨上写明是暗杀庞统,如今天下皆知庞统回京,一路都有百姓拥簇,你们又要如何暗杀?
  包大哥果然聪明!想到这里,展昭急忙从怀里拿出包拯的信交给庞统道:“包大哥安排我一路散播了你回京的消息,并让我在这儿安排百姓迎接你进城,再一路大张旗鼓地护送你直到京城去。”
  接了信,信封上写着庞统两字。而笔迹是庞统熟悉的,每一笔的起落都极重,像是写字的人带着深深的思念。
  包拯……十年了……庞统心里酸涩,你到底是以何种心情写下了我的名字?
  作者有话要说:  快完结了,这收藏也不知道能不能凑够100个人,不管如何,如果有看文的亲,就收藏了吧,让袭某知道还有多少人萌这对。


☆、【第二十五章】

  赵祯端着茶杯的手指一下收紧,指关节因为突然用力而显得有些泛白,整个手背上的经脉凸显清晰可见。
  赵祯缓缓放下茶杯,眼中的光芒被遮挡在半垂的眼帘之下。
  许久,淡淡的声音听不出喜怒问:“包拯,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臣说……臣是来请求皇上允许臣能亲自去迎接中州王回京,并负责一路相关事宜。”包拯放缓了自己的语速,说得字字清晰,字字坚定。
  “包拯……”赵祯一下拂袖,桌上的茶杯哐铛落地,惊得王惠身子一矮跪在了地上,而门口侍卫纷纷也冲了进来剑指包拯。
  漠然地无视了自己周身道道亮如秋水的剑光,包拯直视赵祯,眼中没有半点胆怯,只有坚定。
  “包拯,你还真敢说!”赵祯所有的好心情都变成了愤怒。这么多年了,他一直把包拯放在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只要包拯送来的奏折,他都是第一个批阅;包拯所有的建议,他都会让人去办;他甚至给了包拯御赐金牌,让他拥有了为天下百姓平冤的特权,他是那么的想去弥补曾经对包拯的伤害,可是包拯呢……终于回京见他了,可开口却是为了庞统!
  包拯没有一丝惊慌,依旧无比平静道:“皇上,中州王为大宋江山,为天下百姓镇守边关整整十年,打退辽军大小战役数百次,更为我朝兵临西夏,逼其西夏国主归降大宋,从此解决西夏之患。如此赫赫战功天下无不敬仰,我包拯身为大宋子民,百姓父母官,顿觉与有荣焉。此次中州王回京,包拯只想为天下百姓表示感谢中州王十年来所付出的努力,如此又为何有不敢之言呢?”
  赵祯被包拯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堵得哑口无言。他看着包拯的眼睛,那双清澈如水的眼一直在他的心里,那双眼中对挑战权贵的无畏、对自己的忠诚、对别人的善良、对追求真相的坚定以及本性的单纯都是赵祯埋在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可现在,他突然发现自己看不清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居然看不清包拯的眼睛了?
  是彼此分开得太久,还是包拯变了?或者是……自己变了?
  “你们都下去。”挥手退去了众人,只留下包拯。赵祯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目光如电道:“包拯,你可知道在宫中安排耳目是要杀头的!”
  “臣不懂皇上的意思。”包拯直直回望赵祯,眼中的赤诚绝对称得上无辜二字。
  赵祯心中发寒,连包拯也学会演戏了吗?他也不绕弯子,直接问:“谁给你的消息?”
  包拯道:“当然是天下百姓给我的消息。”
  “好一个天下百姓!”赵祯心里的冷气已经侵了他全身,他冷笑道,“朕倒是很想知道天下哪一个百姓能在朕的皇宫里看到密旨?”
  包拯这时却一脸惊讶道:“原来中州王回京的事情果然是真的,皇上真下了密旨急召中州王回京面圣。”
  赵祯一僵,半晌,嘴角冷笑扩大:“包拯啊,你何时学会了……”顿了顿,悲伤地轻吐两字,“做作?”
  包拯皱了眉,然后正气凛然地看着赵祯道:“皇上,包拯一生光明磊落,行得正站得直,扪心自问仰无愧与天、俯无愧于地,对得起家国百姓!”
  “那你可对得起朕?”赵祯一下站起,怒问,“这些年来,朕对你如何,难道你不知道吗?尚方宝剑给你了,御赐金牌给你了,你一个七品知县,可朕给了你多少特权让你能在官场上大展手脚?没有朕的支持,你何来的青天之名?!”
  包拯沉默了一会,随后嘴角露出一丝自嘲的笑容道:“臣从来不曾愧对过皇上。为了皇上,臣可以上刀山下火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哪怕是要臣的命,臣也义无反顾地跳了山崖。”
  赵祯眼前恍惚,仿佛一下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午后,单纯直率的青年在自己面前真挚地说:“皇上,用得着包拯的地方,你只管说,上刀山下火海,包拯在所不辞。”
  然后……那个青年就被自己逼去寻死……
  想到从前,赵祯一下就少了三分怒意,多了几分内疚道:“包拯,当年的事朕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可是这些年来朕一直在弥补你,你应该知道的。”
  包拯恢复一脸的平静道:“皇上,臣从来不曾后悔自己做过的事,所以皇上也并不需要弥补什么。而皇上对臣的偏爱,臣也心存感激,这些年来臣一直兢兢业业,秉公执法,不忘圣恩。”
  赵祯放软了口气道:“那你告诉朕,你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
  “皇上,实不相瞒,中州王回京的事情早已在全国各地传开,臣只是没有收到朝廷的通知所以并不相信。可之后又再三思量,再过一个月就到了大辽使节拜访我国商量今后增长岁贡的日子了,如今每年给大辽的岁贡已经让我大宋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这几年风调雨顺大家的日子好过了些,可大辽突然要求增加岁贡,这简直就是不让大宋百姓过好日子,实在欺人太甚!”包拯说着就忍不住一脸怒意。
  随后缓了缓情绪,又道:“臣这么一想,若谈判那天有中州王在场必然是扬我国威,中州王威名震慑辽国和西夏,辽国的人决然不敢在他面前放肆。只要中州王回京,那辽国的使节就休想讨去半点好处!如此想着,臣才会来觐见皇上,求皇上召中州王回京,并由臣来负责迎接事宜。却没想原来外面的传闻是真的,皇上早有先见之明召了中州王回京。”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露、无懈可击。
  “你说庞统回京的事全国各地都传开了!”赵祯脸色阴晴难分,眼中闪过疑虑和恼怒。
  包拯道:“是的,至少臣这一路进京,听到了不少。”
  赵祯突然问道:“包拯,你真心想做迎接大使?”
  包拯立刻道:“是的,能做中州王的迎接大使,臣深感骄傲!”
  “包拯,庞统虽然这十年来镇守边关,可是他曾经的所作所为你都忘记了吗?”赵祯又问。
  包拯答道:“臣相信这十年来中州王是真心保家卫国。”
  赵祯再次沉默,许久,才道:“包拯……是不是你想起来了?你恢复了那两年的记忆?”
  包拯顿时笑了起来道:“不曾恢复。”因为自己的记忆从不曾忘记过,又如何谈得上恢复?
  “那你为什么要帮着庞统说话?”赵祯一脸不甘道。
  “因为中州王是保卫我大宋的英雄,而臣是大宋百姓心中的青天,臣与中州王在百姓心中就是皇上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所以由臣去迎接中州王也是大宋百姓最想看到的。”包拯顿了顿,然后铿锵有力,一字一句道,“皇上刚才说了,这大宋的青天可不能塌了。同样臣认为,保护我们大宋的城墙也不能塌了。臣与中州王对皇上而言,对大宋百姓而言那就是缺一不可!”
  赵祯一下坐回椅子,身体就像被抽去了全身的气力,脸色瞬间发白。
  包拯说……他和庞统是缺一不可?
  他们对大宋百姓而言是缺一不可!!!
  包拯,你是在威胁朕吗?你用你的青天之名在威胁朕?!你想保护庞统!
  包拯在赵祯脸上看到了挫败,他知道这回是自己赢了……
  十年啊……用了十年换来的青天之名……庞统,终于我也能保护你了!
  当初昏迷了那么久,其实包拯的意识早在第四天就恢复了,只是太虚弱的他实在无法睁开眼睛。
  而且他的记忆也实在太过混乱,足足用了三天的时间他才把一切都理顺。
  他想起了自己是包拯,想起了所有的一切,当然也没有忘记和庞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或许一开始包拯是慌乱的,可是那两年的记忆还是渐渐打动了包拯。
  他躺在床上,听到庞统在床边呢喃着自己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他也感受到庞统握着自己的手,用他的内力帮自己取暖。
  听着庞统与公孙策和展昭偶尔的交谈,听到他居然为了自己对赵祯折腰,再细想种种……恍然大悟,原来庞统为了自己做了这么多,考虑了这么多!
  中州王府那么严密,而自己却被大内侍卫掳走,这应该早在庞统的计划之内吧!
  他需要兵权……
  让赵祯看到他对自己的爱,让赵祯抓了自己去控制他,只有这样赵祯才能放心把兵权给他,可同样的赵祯给了兵权却也被庞统反制……
  因为今后赵祯若不好好善待自己,那么庞统手中的兵权就会变成一把随时逆反的剑。
  真的没有想到,那个骄傲狂妄到骨子里的庞统居然能为自己做了这么多!
  他这么付出,想明白一切的包拯怎么能不感动?又怎么能不心动?
  可庞统,我是包拯,我不需要兵权,我也一样能保护你!
  给我十年时间,我可以撑起一片青天,那时我将不再是你的死穴,没有人可以再用我来威胁你。
  今天你身上因为我而被皇上捆上的枷锁,总有一天,我会亲自帮你解开!
  所以,请让我假装忘记我们曾经相处的日子。只有这样,皇上才不会忌惮我,他戒备的目光才只会停留在你身上。
  等到将来我为你解开枷锁的那一天,如果你心中还有我这个包黑炭,那么今生包拯决不负你!
  这是当年包拯的决定,如今他终于做到了!
  ……
  看着包拯接了圣旨走出御书房,那背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视野看不见的地方。
  赵祯心中知道,就算以后他们依旧是君臣,可永远也回不到过去了。他已经永远失去那个曾经愿意在街头买他一幅画的少年了。
  丝言从御书房的屏风后走了出来,轻轻握住了赵祯冰凉的手道:“皇上,这样不是很好吗?正如包拯说的,他和庞统是大宋的缺一不可。包拯得民心,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庞统得军心,百万大军他是一呼百应。有他们两个守护大宋,是皇上之幸,百姓之福啊。”
  “皇后……”赵祯看着丝言温柔的笑容,心中触动,伸手抱住了她。
  “包拯能成为大宋的青天,朕比谁都高兴,可朕是真的不放心庞统……那厮……那厮……”
  丝言笑着反抱住赵祯,语重心长道:“我懂皇上的担心,不过皇上你就放下心吧……大宋有包拯在,庞统就不会反;大宋有庞统在,包拯就永远会撑着那片青天,他们两个都在……天下太平。”
  赵祯呢喃:“天下太平……”
  丝言轻柔地一笑问:“皇上,没有什么比天下太平更重要的了,你说对吗?”
  赵祯长叹了一口,心中的结忽然打开,道:“是啊,没有什么比天下太平更重要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尾声】,敬请期待。


☆、【第二十六章 尾声】

  白玉堂坐在马上伸了一个懒腰,远远地已经能看到京城的大门,以及门口两边自觉排成两排翘首以盼的百姓们。
  白玉堂对着身边的展昭道:“猫儿,我们幸不辱命,终于是到了!”
  展昭点头,这一路走得实在不安心,只有进了京城,那才能算作真正的安全。
  “王爷,已经能看到京城了。”十四驾马走到队伍中间的马车旁道。
  “嗯……”马车里的庞统应了一声。
  “王爷,你可要换马?”十四又问。
  这回马车里传出的是两声娇笑。
  “爷啊,那封信就几个字,这都看了多少天了,你也看不厌么?”
  “是啊,马上就到京城了,看到包公子可不比要看他的字更好?”
  接着马车的卷帘一动,一个白影已经飘落到了领头走在最前端的黑色骏马之上。
  黑马恍然一惊,不安地嘶鸣一声。
  庞统拍拍被自己惊到的坐骑,随后目光眺望京城的方向,握着一张信纸的右手微不可见地颤动着。
  “哟,好轻功!”白玉堂吹了一声口哨开始鼓掌。
  展昭立刻给白玉堂一个眼神,让他正经些,随后对着庞统道:“王爷,包大人已经传来了消息,他会带着文武百官和京城所有百姓在城门下迎接你。”
  庞统点头,轻踢马腹,领队前进。
  身后跟随的士兵们立刻以他唯马首是瞻,摆出箭头的阵型,紧跟其后。
  京城的城门已经越来越近,百姓的欢呼声也传到了庞统的耳中。
  庞统再次看了一眼手中的信笺,随后笑了起来。
  轻喃道:“十年功名谁参破,隐忧昨日祸。便作陌路人,暗许三生诺。君心予吾不再错。”
  包拯啊包拯,你这倒是老实交代了!你的十年功名,你的意图,谁能参破得了?你骗了本王十年啊!你说本王该如何治你?!
  骗了本王后还只许了本王三生三世,这笔账怎么也得叫你用生生世世来偿还吧!
  最后还敢叫本王把你心给你,你怎么不先把心拿出来给本王?天下这么亏本的买卖本王会做吗?
  庞统磨了磨他白森森的牙齿,嘴角勾出一抹邪气的阴笑,包拯,你等着,本王这就回来找你算账了!
  同时,站在城门口的包拯突然打了个冷战,十几个喷嚏接连而出,赏了身旁庞太师一脸的唾沫星子,也喷跑了六部尚书。
  在庞太师的怒斥声中,包拯一脸无辜地摸了摸鼻子,随后就听到一声轻笑。
  白衣胜雪的庞统跨坐着黑色骏马居高临下,凉薄的唇儿勾动,轻吐:“吾心予汝不再错?”
  包拯忍不住笑起,就知道这人会计较,不由笑道:“清风不灭,江海不枯,许君三生不悔。哪怕轮回也有清风江海作引,绝不分离。”
  “原来那封信的名字该叫清江引……”庞统顿了顿,用颇为任性的口气道,“本王偏要某人生生世世,可好?”
  包拯瞄了一眼在一旁一头雾水的庞太师,便有些同情这给自家儿子忽视的老头。
  生生世世啊……包拯轻笑出声道:“甚好。”
  庞统满意地笑了,脸上顿时露出风光霁月的美好,一双桃花眼瞬间勾走了在场所有姑娘的芳心。可他的目光却只落在包拯一个人身上,再也移不开半分。
  呐,包拯,说好了,生生世世你都要和本王在一起。
  嗯,说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正文写完了!!!!嗷嗷嗷嗷嗷嗷


☆、【第二十七章 后记】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人,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任枢密副使。嘉裕七年五月卒。
  三日后,中州王庞统于包拯棺旁,卒。
  ……
  清朝,顺治十六年。
  五岁的玄烨再次被自己的皇阿玛冷落,他郁郁寡欢地爬上了紫禁城最高的那棵树。
  不明白为什么皇阿玛就是不喜欢他,想着想着眼泪就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突然,一道清风吹过,接着一抹绿光在他眼前闪烁,只见一块玉佩神奇地悬在半空中。
  玉佩碧绿,色泽透亮,上面还刻着几行小字。
  “十年功名谁参破,隐忧昨日祸。便作陌路人,暗许三生诺。君心予吾不再错。”小玄烨跟着念道,莫名就觉得十分熟悉。也不害怕,伸手就去拿玉佩,可没想脚下一滑整个人摔下树去。
  心中一惊,还来不及尖叫,一道身影就凭空出现抱住了他。
  “包拯,终于找到你了……”男子松了一口,俊美宛如神仙的面孔让小玄烨一下呆住了。
  “你说你好好的阎王不当非跑来人间当皇帝……”男人一脸无奈地看着小玄烨,眼中是如水般的柔情,可口中极为不甘心地念叨着:“我只是逗你玩才笑你脸黑。现在好了,你小脸是白了,可这一生你有多少妃子你知道吗?你到底想置我于何地啊?”
  小玄烨一句都听不懂,疑惑地问:“你是谁?”
  男人上挑的桃花眼狠狠瞪了小玄烨一眼道:“我是庞统……”
  “庞统?”明明没有见过这个人,却觉得好熟悉!
  “不认识了对吧?”男人再次无奈地一叹,随后勾起了嘴角,只是淡淡一笑却胜过了桃花的旖旎。他道:“或者我另一个名字你一定认识,我叫吕洞宾!”
  ××××××××××××××××
  PS:好吧,袭某承认后记是用来恶搞的,请不要客气地喷吧。
  ××××××××××××××××
  清江引正文完结
  袭以月于家中电脑前
  二〇一三年一月七日星期一
  02:09:31
  ××××××××××××××××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是没有后记的,可是袭某被语诗的长评感动了,所以多写一章后记送给语诗,小小EG,希望你能喜欢。
  至于番外,3月后更。


☆、【第二十八章 番外一】《十年》

    牛皮纸的信封被放在桌子的边角,信封上写着“包拯”两字,字体清丽秀雅,让人一看就知道写字之人必是性格温润风雅之人。
  信封上的蜡印已经被揭开,里面的信纸就握在一只肤色偏深的手掌中,满纸的漂亮字体……全部倒了……
  展昭在一旁看着自家包大哥一脸认真看信的表情,顿时无奈地浅笑。
  这信看了有半个时辰了吧?或者说这封信已经被包大哥倒着拿了半个时辰才更精确一些。
  “唉……”轻声叹了口气,展昭给包拯换了一杯热茶端过去道,“包大哥,喝口茶吧。”
  “嗯?”包拯一脸恍然有些迷糊地看着展昭,显然还没有回过神。
  “呵……”展昭忍不住轻笑,他这个天下第一聪明人的包大哥哟,明明是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可有时候怎么就这么呆呢?
  抽出了包拯手里的信,把茶杯塞到他手中,展昭道:“喝茶。”
  “哦……”包拯就像听话的孩子,低头就喝。
  展昭一看那还冒着热腾腾的气,急忙又道:“先吹一下。”
  包拯立刻听话地“呼呼”吹了起来。
  展昭看差不多了,笑道:“可以喝了。”
  “咕嘟”一声,包拯喝了一大口。
  晒干的苦瓜茶,泡的浓了,入口那叫一个苦,可是却极为提神。
  “哇!!!”只听包拯一声惨叫,整个人跳了起来,手中茶杯也脱手而出。
  展昭立刻出手接住杯子,剩下的苦瓜茶半点都没撒出来。
  包拯干嚎:“什么东西,苦苦苦苦!!!”
  嗯,公孙大哥说得没错,这茶果然很提神!展昭鉴定完毕,又重新给包拯递上了一杯清水漱口。
  包拯牛饮一通,终于缓解了口中那要命的苦味,包拯从小怕吃苦,喝点药就能眼泪汪汪,这次一大口苦瓜茶下去,就跟差点要了他的命一样。
  “我怎么会……我不是在看信吗?”包拯完全没有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他怎么就突然喝到一大口那么恶心的东西?他记得明明是在看公孙策送来的信啊。
  “包大哥,公孙大哥在信里说了什么?”展昭手腕一甩,那杯苦瓜茶就在包拯的眼皮子底下飞出了窗外,而且还半点没有声音。
  “呃……”包拯一怔,很明显是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
  “我再看看……”包拯坐回椅子上,重新去拿被展昭放到一边的信。
  展昭浅笑,苦瓜茶的事情就这么被包拯遗忘过去了……
  “包大哥,你又拿反了。”展昭提醒。
  “哦……”包拯连忙反过来,然后低头一看……还是反的……
  “展昭……”包拯黑着脸看向展昭道,“刚刚明明是正的!”
  展昭笑着摇头,从包拯手中把信抽出道:“包大哥,你明明就没有心思看信,如果你担心那个人,就去看看他吧。”
  “我才没有担心庞统!”包拯立刻拍案而起。
  “……”展昭看着包拯,嗯?有句话叫什么来着?不打自招?
  包拯面对展昭看像孩子般的眼神,就算他是出了名的脸黑也遮不住他的面红耳赤。
  展昭在心里叹气,还是那句老话,包大哥啊,你明明是天下第一聪明人啊,怎么有时候就这么呆呢?
  包拯也恼极了自己这反应,这庞统真是让他心都乱了。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包拯,谁让庞统一回来就凑着他耳朵吹气,说让他洗干净等他去。
  他十年前离开的那天没有做下去的,要包拯全部给他补回来。
  包拯当场脑子就混乱了,虽然他早知道庞统对他一直“想要些什么”,可只要想到庞统真的要对他 “做些什么”,他还是会忍不住害怕。
  一害怕,包拯就跑去了八贤王那下棋,盘盘都是输个干脆。
  八贤王什么也没有问,只是保持着他高深莫测的笑容。
  一直到深夜,包拯终于做好了心理准备,想着自己骗了他足足十年,不管如何今生今世都是要赔给庞统,所以包拯一咬牙回去了,颇有上断头台的觉悟乖乖地留在驿站等庞统来找他……
  一天……两天……三天……五天……
  可庞统除了第一天参加了皇上恩赐的接风宴后,整整五天都没个人影。
  就连中州王府的大门都紧闭不开,谁敲门都不应,传闻连庞太师都吃了闭门羹。
  这庞统到底在搞什么?包拯这回算是费尽了脑子也想不通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包大人,你在不在?我是白玉堂,你快开门!”
  展昭过去一开门,白玉堂就急冲冲地进房拉了包拯就走。
  “包大人,你马上跟我走!”白玉堂行动如风,包拯被他拖得差点绊倒。
  “小心!”展昭急忙过去扶了包拯一把,托着包拯的腰给他借力,这才跟得上白玉堂的步伐。
  “这是去哪啊?”包拯反应不过来地问。
  “当然是见庞统啊,他都病了!”白玉堂边走边道,“这几天那庞统不是不见人么?我看你每天愁的那样子,刚刚就去中州王府转了一圈,没想到听王府里面的人说庞统病了,而且还病得很严重!”
  “什么!”包拯脚下一软,幸好左右两边是白玉堂和展昭,他想摔倒还真不容易。
  是什么样的病让庞统整整五天不见人?包拯心里一阵恐慌,哆嗦道:“快,去中州王府……”
  有展昭和白玉堂护送,包拯彻底享受了一回飞檐走壁的感觉,一路从官设驿馆到中州王府居然比骑马还快,不到半柱香就已经到了中州王府大门外。
  包拯三人从天而降引起了一阵骚动。
  “哟,原来是包大人!”
  “包大人,你也来求见中州王的?”
  “包大人,不知道你有没有关于中州王的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