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爷同人]凭栏赏天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匡胤猛的回头,胤禛在他身后不远处停下,记忆中撞进怀里的身子泛着淡淡的墨香,干净的气息引得他心悸,而此时应禛站在他身后半米远的地方,低眉敛目,再不见当时的懵懂和羞窘。
赵匡胤叹息,随即道:“今日早朝,朕让你失望了。”胤禛一震,倒真没想到赵匡胤会这么直白,只是再直白自己也不能顺着话说,只能踌躇着道:“官家自有自己的考量,微臣不敢置铎。”
“朕马上得天下,靠的是人心、是朝廷上的文武大臣。如今天下初定,人心思变,朕虽削弱了朝廷上武将的势力,可朕仍不能每夜睡个安稳觉啊。”赵匡胤凝视着低着头的胤禛,他眼神诚挚,望向胤禛的眼神带着融融的暖意:“朕害怕某天起来,永安跟朕说,前线的士兵谋反了,朕害怕有一天,朕的臣子们将那明黄的龙袍披在另一个人身上。卧榻之侧,当真无他人酣睡吗?”
胤禛低着头,心里却颇有些感慨,虽说杯酒释兵权乃是千古流传之美事,可这兵权一释,赵匡胤仍是不得安枕,国之天子,天下至尊,这样的尊荣是充满诱惑的罂粟,也是引人入黄泉的彼岸花。
赵匡胤没等到胤禛的回应,颇有些自嘲的叹道:“朕和你说这些做什么,说了,你又如何能明白?”
“微臣明白。”胤禛终于抬头看向赵匡胤,眼底是不容错人的理解和释然,他怎会不明白,他也曾为帝,帝王掌天下权柄,风光无限,可在这之后的,是重重的算计和谋划,是整夜整夜的失眠,以一人之身,系万姓之命,从来就不轻松。人都言:君为舟、百姓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然人们不会明白,若君为舟,朝臣就是船桨,若没了他们,孤舟只能逐水而流,无半点支持。
雍正一朝的动乱,期间血雨腥风不足为外人道,他踏着一路鲜血而来,早已没有了畏惧。而今建国之初,正是该安抚臣民之时,赵匡胤此举也是无奈,尤其是杯酒释兵权的诸位将军,若赵匡胤真开了那口,还不定他们会如何想。
只是理解是一回事,可是这并不能作为赵匡胤退缩的借口。胤禛凝眸看着赵匡胤,冷声道:“官家若是下不定决心,臣亦不敢放手去做,此番下来的后果,将会不可预估。”
赵匡胤一滞,低声道:“容朕再想想罢。”胤禛没有再言语,说到底,他在逼赵匡胤,逼他出手,而赵匡胤没有怪罪,反而让胤禛给他时间思考,这就足已让胤禛满意了。
赵匡胤离开了,坐在轿子里,他开始细想自己来这里的目的,为了向应禛解释?他是天子,做事何须向他人解释什么?为了不让应禛寒心?不过是一个臣子,虽然颇有见识,却还不到要自己亲自来解释的地步。
赵匡胤沉默着,再次想到了早朝的那一幕,应禛孤独的站在众臣之间,迷茫无助的样子令他的心里颇不是滋味,对视之间,他实则是在惋惜,这般好的政策,这样努力的臣子,却还是无法实行、他甚至无法为应禛说一句话,而秦王的出现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讽刺,讽刺他的无能、讽刺他的软弱,当应禛向秦王投去感激的笑容时,清俊的面容上泛起明丽的笑容,清淡却惊艳,这个自入朝以来便一直冷着脸的臣子,第一次的微笑如春回大地,令人如沐春风,可那样的微笑却是给秦王的。
赵匡胤猛的握紧拳头,轿外永安通报已经到了福宁宫,赵匡胤顿了顿,终是轻声道:“去碎玉阁。”
******
朝会五日一次,因此胤禛今日早早的去了户部,那里陈瑾已经含笑立在门口等着他了,二人见了礼,陈瑾笑着上下打量了番胤禛道:“应大人昨夜没休息好?怎的这么憔悴的样子?”
胤禛无意与他寒暄,只敷衍了一两句便要进门,陈瑾神色一变,拦住胤禛道:“应大人……”“我道是谁,竟是应大人和陈大人,二位大人来的可真早啊。”陈瑾一句话没说完便被来人打断了,二人回头看去,却是秦王施施然走进门。
陈瑾面色阴沉,对秦王行了一礼,胤禛对秦王很有一分好感,昨日若不是他,恐怕这新政根本不可能得到实施的机会,因此对秦王很是热情的行了礼,又笑道:“王爷来的也很早。”
“本王这不是心急么?”秦王对胤禛挑了挑眉,又看向陈瑾,意味不明的点了点头,便径自往门里去了,进了屋子转了一圈,颇有些郁闷的走出来,皱着眉道:“就这么小的地方?”
胤禛失笑,这屋子只他和陈瑾,平日只觉太空,这王爷竟还嫌小。秦王也不过是抱怨几句,便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冲胤禛道:“应卿家昨日想是彻夜未眠吧?该小心身体才是,别仗着自己年轻就胡闹,等你到了本王的岁数,就要后悔了。”
胤禛心下莞尔,这秦王看来不过而立之年,竟然就开始倚老卖老了。这边他两聊得欢快,随着天色渐明,章讳也迈着凌乱的步伐跑了进来,清亮的声音带着无限的活力:“抱歉抱歉,我来晚了,你们讨论到哪了?”
众人看着衣冠不整,跑的气喘吁吁的章讳一阵无语,好歹也是吏部左侍郎家的公子吧,注意点形象好不?
人来齐了,胤禛将昨夜辛苦一夜写出来的实施细则摊开在桌面上,分成四部分,众人一一传阅。
平日里略显空旷的屋子如今骤然变得有些拥挤,陈瑾最先耐不住开口了:“将个人所占有之土地登记入册,按田亩之多少,计算税率,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设二至七钱不等。若真要如此,恐怕会引起各世家的联合抗议。”
“那又如何?圣旨一下,谁不得照章办事。”这样用话把陈瑾堵回去的,却是章讳,他横坐在一章椅子上,朝天打了个哈欠,会不在意的样子气的陈瑾牙痒痒。
章讳看陈瑾那副样子,更是唯恐天下不乱的说道:“听说陈大人家族在洛阳赫赫有名,良田千亩、家中却仅有兄弟二人,叔侄三人,再加上双亲……也不过七人,若按旧制来算,陈家需缴纳的税费少之又少,你当然不愿进行这样的改革了。”
陈瑾脸色一变,心中暗恼这章讳太不识相,竟然公然的当着众人的面挑衅自己。“他们若要联合抗议,我们自可以先和他们谈判,若是谈判失败,还有官家,陈大人无须为此忧心。”胤禛开口阻断了陈瑾想要出口的话语,他眼神扫过章讳,后者留给他一个后脑勺。
“售卖房屋一事,不知应大人有没有去民间调查过现在市面上房屋的平均价格?”这次是秦王,他手上那份,刚好是售卖房屋的策略。
“人口节制,这点若真要实施只怕会招来骂名一片啊……应大人,你这是后期的政策?”章讳瞄了眼手上的宣纸,随即狠狠的皱起了眉头。历朝历代想要兴盛昌隆,无不是鼓励人口增长,人口多了,自然农牧发达、商业鼎盛,这里应禛却反其道而行之,要节制人口!
“讨论的如何了?”胤禛放要开口解释,就被大步走进来的赵普打断了,众人行了礼,赵普见了秦王又是一阵惶恐,直言“没想到王爷也在,是下官来迟了云云”。秦王笑眯眯的免了赵普的请罪,只用手敲了敲桌面,示意他注意胤禛的细则。
赵普一脸恭敬的走到胤禛身边,胤禛退开一步,将手中那份交给了赵普,如此一来,这新政实施讨论的第一天,倒是颇为热闹。
===========================================================================
作者有话要说:咩~~~~大家好像都很希望十三爷来啊~~~~既然正文里面默默没办法满足大家,那么就在这里给大家送上一个小剧场吧~~~~希望大家满意哦~~~
顺便说一下,十三四党有福利了啊~~~~
文德殿——
赵匡胤铺开棋盘,首先在棋盘上落下一子,秦王随即跟着落下棋子,二人一来一往,神情却仿佛都不甚认真,一局棋也下的凌乱不堪。
秦王终于忍不住了,他抬头直视赵匡胤道:“大哥,你根本无心下棋。”赵匡胤一怔,低头看去,却见白子已占了半壁江山,黑子被步步紧逼,溃不成军。
赵匡胤露出一个自嘲的笑容,随即干脆丢了棋子似漫不经心的说道:“三弟似乎很看重应禛。”
秦王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微笑,点了点头算是默认,赵匡胤一滞,随即道:“他不是李煜。”
秦王执棋子的手一顿,随即把棋子啪的敲在棋盘上,立起身对赵匡胤躬身一礼,挑衅的开口:“臣弟知道,也正是因为他不是李煜,臣弟才爱他!”
赵匡胤瞳孔猛的收缩,看向眼前这个有些陌生的弟弟,秦王神秘的笑了笑转身离开,临出门之际秦王回首淡声道:“大哥是大宋的天子,是万民的表率,不容许有任何污点,这一点你我都清楚,那么既然你给不了他应有的支持和庇佑,就把他交给臣弟吧,臣弟一定不会让他遭受任何非议和伤害!”
秦王走了,徒留赵匡胤脸色难看的僵硬在原地,“嘭”的一声,却是赵匡胤挥手推翻了棋盘,棋子哗啦啦的撒了一地,如同他此刻混乱的心情。
应府——
胤禛正忙里偷闲的坐在一旁闭目养神,顺便准备捋一捋新政施行以来遇到的问题,身体却突然被人环住,胤禛警惕的回头,却见秦王正环抱着他,面上有着似曾相识的依赖和包容。
胤禛有些疑惑的挣了挣,嘴里犹疑道:“王爷……”
身体被环的更紧,秦王干脆将头搭在了胤禛的肩头,亲密的感觉引得胤禛心悸,他有些颤抖的伸手覆住环在腰间的手,秦王在他肩头轻笑:“摊丁入亩、设军机处、整饬吏治……臣弟可是四哥的全能王子啊,四哥要改革,怎么能少了臣弟?没了臣弟,谁帮你?”
胤禛不可置信的回首望向秦王,却见他笑的极为温柔,亲昵道:“四哥,你都没认出臣弟,臣弟伤心了。”
“十……三……”胤禛一阵哽咽,伸手紧紧抱住环着自己的人,这是他的弟弟,是他最为贴心的弟弟,是他最能干的弟弟,这次又是他力排众议带头承认了自己的改革,胤禛激动的抱紧胤祥,也在一瞬间安了心,总算在这个陌生的王朝,有一个他最亲的人始终陪伴着他。
“四哥……”胤祥脸贴着胤禛的面缓缓游移,最终附上胤禛的唇,呢喃道:“上辈子你答应了臣弟,下辈子要和臣弟在一起的,如今你我既不是兄弟,你这一生,便是臣弟的!”
随时霸道的话语,却带着害怕被拒绝的小心翼翼。胤禛察觉到了,他更紧的环住胤祥,轻声道:“好,四哥答应你。”
于是……没赵大啥事了╮( ̄▽ ̄〃)╭
所以亲们啊……十三爷真心来不得啊……望天~
53第五十一章
而此时赵匡胤却是没有这个闲心的,昨日早朝上大臣们没有明着反对;今日这弹劾胤禛的折子倒是堆成了山。
赵匡胤兀自冷笑着摊开一本;自语道:“妖言惑众……哼。”随手翻开另一本;却在一瞬间停滞了动作;“违命侯生死尚不明,应禛身份实为可疑,还请官家下令彻查其身世……”是刑部上的折子。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赵匡胤望去,钱俶在他下首跪着行了礼,沉默的低着头等候他的吩咐,乌发披散;青衣如松如竹,带着淡漠和疏离。赵匡胤冷笑着用手敲了敲桌子;淡声道:“研墨。”钱俶缓慢的走到赵匡胤身旁,左手拎起衣袖,右手握住墨锭在浓墨间婉转旋转,洁白的皓腕衬上浓稠的墨汁触目惊心的对比,墨锭在墨汁里划出一圈圈的波纹,如同赵匡胤此时复杂纠结的心思。
赵匡胤眼底一黯,伸手将钱俶往怀里一带,墨锭“铛”的一声摔在砚台上,几点墨汁沾染上青色的衣袖,如同朵朵墨花盛开,带着馥郁的香气。钱俶低眉顺目任由赵匡胤将自己搂在怀中,而后拨开衣领,带着厚茧的手探入他胸前游移。
钱俶没有挣扎,只是微微咬住了下唇,赵匡胤着迷的吻向他的唇瓣、脸颊,最后是洁白的颈项,钱俶仰起头,如濒死的天鹅,划出优美而凄绝的弧度。颈上的力道像是要将他生生咬死,钱俶颤动着,等待着酷刑的结束,赵匡胤直到嘴里尝到了铁锈的味道才停下,盯着钱俶颈项上带血的印子,赵匡胤面上泛起一个阴暗的笑容,随即将他打横抱起走向内室。
******
“劳烦应大人配本王走一趟,本王真是过意不去啊。”秦王笑眯眯的看着跟在身后的胤禛,说出来的话也是十分的不正经。
胤禛抽抽嘴角,无奈道:“怎会,能陪王爷一道进宫面圣,是胤禛的荣幸。”秦王闻言笑的更欢,只是随即又敛了笑容道:“先前本王所言的事情还请应大人调查清楚,若是按照市面上的均价出售房屋,老百姓未必买得起。若是放低价格,那便要限定购买范围,其余差价就要由朝廷贴现,朝廷是否有支付这个银钱的能力,这一点应大人也当算进去。”
眼见着突然一本正经的秦王,胤禛有些适应不能,不过对于秦王所言之事倒是上了十二万分的心思,当下点了点头道:“微臣省得。”
远处传来淡淡的嘈杂声,胤禛寻声看去,却见一个白色的身影一闪而过,胤禛心神巨震,几乎不可置信,秦王见他面色有异,担忧道:“怎么了?”说着也向远处看去,却只见到一众宫女太监正在湖边跑来跑去,当下皱眉道:“这些奴才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胤禛倒没有理会秦王的话,只是心里乱成了一团,方才那个身影若他没有看错,应该是仲寓,只是失踪多日的仲寓怎么会在皇宫中?当时郑式微说仲寓一家是突然失踪的,难道就是被赵匡胤发现并且带进了宫?为的是什么?生死不明的李煜?
这般想着,就已经到了文德殿,赵匡胤曾言,让胤禛早日拿出方案,因此这番讨论下来秦王决定先拉着胤禛去向赵匡胤复命,顺便这里面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也要赵匡胤发话。
如是门外的永安见到二人也没有太大的意外,只是轻声道:“皇上此时正在批阅奏折,曾言若是王爷或是应大人来了,先在偏殿等候,稍后自会召见。”
批阅奏折还有什么好避讳的?秦王一挑眉,倒也没说什么,只是领着胤禛走向了偏殿。
等了有一炷香的时间,二人才等到赵匡胤的传召,将拟好的现行细则讲给赵匡胤后,秦王不着痕迹的打量了四周一圈,没发现什么不对,顿时神色便有些暧昧。
“若你们都同意的话,便如此施行吧。”赵匡胤仔细看了秦王呈上的细则抬头笑道,又看向胤禛,眼里是不容错辨的欣赏:“若此新政得以推行,爱卿你居功至伟,当会名留青史啊!”
胤禛一惊连声说不敢,赵匡胤挥了挥手,又道:“朕没有别的意思,朕会尽快命内司呈报上目前现有国库的存银,民间的房价调查,朕特许你调动四品一下官员的权利,各省各州朕亦会让他们上报,想来不出一个月便能统计出结果。”
秦王和胤禛应了,便要双双退下,这厢赵匡胤看秦王和应禛结伴而来,心里又是一阵膈应,便存了小心思,留了胤禛下来,让秦王独自去了。
胤禛其实不喜欢和赵匡胤单独在一起,他给他的感觉太过怪异,自己虽然敬他是一代明君,却打心眼里的排斥他,当真怪异。
赵匡胤一时意气将胤禛留了下来,此时却颇有些相对无言的感觉,胤禛也没有开口的欲望,于是君臣二人便诡异的僵在了原地。
赵匡胤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笑着对胤禛道:“三月春暖,正是美景如画的时候,爱卿陪朕去游湖吧?”胤禛微有些讶异,这戎马一生的皇帝,倒也有了这份雅兴,便欣然应了。
宫中就有大庆殿外有一个内湖,占地颇为广阔,直通御花园,与御花园内的九曲回廊接通,可谓是一步一景。
赵匡胤携了胤禛上船,两岸柳枝繁密,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胤禛靠在船沿,像是看着两旁的景色,心里却在思考方才路上的那一瞥,心里此时却不确定那一定是仲寓了。
“爱卿家中还有何人?”赵匡胤看着神态清冷优雅的胤禛,心里越发满意,这样风姿俊秀、能力卓越的臣子是他的,为他而效命,只要这样一想,他心里便有一种诡异的满足感。
“还有一名夫子。”胤禛老实回答,他不怕赵匡胤去查,郑式微的易容本事他可是领教过的,除非他想让你看出破绽,否则一般人觉看不出来。
“夫子?”赵匡胤挑眉,胤禛笑道:“微臣双亲去世的早,大哥前年也去了,家中的夫子是微臣和大哥的老师,亦是家父的好友,这许多年下来一直是他在照顾我们兄弟二人,因此微臣才将他留在家中侍奉。”
赵匡胤点头,突然道:“那日朕见爱卿家中的女儿颇为端庄可亲,想来也有十五了吧?可有婚配?”
胤禛一阵,随即升起一股子危机感,听赵匡胤的意思,这是要给和惠赐婚?胤禛立马不淡定了,这可不行,上辈子他和十三那么宠和惠,和惠还是为了大清的利益去了蒙古和亲,结果年仅十八便香消玉殒,他还记得他和十三那时候有多伤心。此生万不可将和惠再次陷于那样的悲剧里,必定要让她嫁一个自己喜欢,并且真心疼爱她的人才行。
胤禛开始纠结要怎么保住自己的女儿,赵匡胤看胤禛久不发话,有些奇怪,当下便问道:“爱卿?”
胤禛皱着眉头,低声道:“微臣之女尚未婚配。”尚未婚配?那怎么还愁眉苦脸的?这是怕自家女儿嫁不出去?赵匡胤好奇的上下打量了阵胤禛,又想了想自己那天看到的和惠的样子,姿容俊俏、举止端庄,虽不是倾城之色,可是颇有大家之范,应该是人人追捧的对象才是啊。
赵匡胤笑了笑,对胤禛道:“爱卿啊……朕那日见了你女儿十分喜爱,不若将她接进宫来,也能和朕的永庆公主做个伴。”
接进宫中!胤禛心一紧,没想到这么快赵匡胤就盯上了自己,这样跨刀阔斧的改革,前途实在难料,此时将和惠接进宫来……这是要牵制自己?其实胤禛这里阴暗了,天知道赵匡胤真的只是喜欢和惠才将她接进宫中的,跟他心里那点子阴谋论完全不搭边。
“小女生性活泼,不知规矩,恐冲撞了公主。”胤禛迟疑着,却是坚定的拒绝了赵匡胤,此生他绝不会再委屈和惠。
赵匡胤神色一僵,没想到胤禛会如此直白的拒绝,正要再开口,永安的声音斜里插了进来:“奴才参见官家。”
这是到目的地了,赵匡胤勉强压下火气,向旁边的岸上看去,永安已经领着他要的人站在那里了。胤禛也跟着赵匡胤看去,却再次一震,那站在永安身边的人不是仲寓又是谁?
随着船坊越来越近,胤禛的心提的也越来越高,仲寓俊美的小脸上已没了那日的活泼和朝气,显得阴森而沉默。他穿着青色的衣服站在永安身旁,像一个没了魂魄的躯体,愣愣的出神。
胤禛心里一痛,几乎不敢看他,赵匡胤仔细观察着胤禛的反应,仍是如常的冷着脸,对仲寓没有过多的关注……
没有过多的关注!赵匡胤眯起眼,紧盯着胤禛,若胤禛真不认识仲寓不予关注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逃避的这么明显就有问题了。
“爱卿这是在想什么呢?连船停了都不知道。”赵匡胤特意放轻了声音,凑近胤禛,话语里暗含着一丝危险。
“不过是在想如何教训自家那无法无天的女儿,免得将来入宫了真的冲撞了公主,倒时候就晚了。”胤禛一席话接的毫无压力,方才他的举动已经让赵匡胤起了疑心,若不找个足够分量的理由搪塞过去,恐怕不止仲寓,连自己都有危险。
这样?赵匡胤失笑,感情他这位爱卿不是特意在逃避仲寓,而是还在纠结女儿的事,思之胤禛之前话里话外对自家女儿的疼宠之意,赵匡胤倒没有怀疑那么多,但是这李仲寓……赵匡胤看向一脸木然的李仲寓,面对一个如此像自己父亲的人一点都不激动吗?
永安适时的插话道:“官家在秦王应大人来之前曾下令让李公子随侍御前,后来秦王和应大人来了之后,奴才看您在谈论朝事,就自作主张将李公子领到了偏殿等候,待您闲下来时,再领来您这里。”
胤禛面无表情的看着这场闹剧,心底不住冷笑,堂堂南唐的皇子却在这宋宫里被人呼来喝去,若是李煜在此,恐怕得悲愤的跳到这湖里去吧。只不知这赵匡胤如此做法又是为了哪般,到现在还是怀疑自己吗?所以定要和惠入宫、还特意将这李仲寓拉到自己面前来折辱。
“怎么,二皇子见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也这般冷漠?”赵匡胤调笑着开口,暗自观察着仲寓的反应,仲寓又岂会如他所愿,他已然落入了赵匡胤的手掌,便决不能拖累父亲,虽然他十分不解为何他的父亲会反过来为赵匡胤效力。
于是仲寓只是冷漠的看着胤禛,言语间对其颇为不屑:“他是什么身份,也配做本皇子的父亲!本皇子的父皇早已被赵匡胤你逼死,你又何苦在这里拉着这个不知所谓的人来侮辱本皇子的父皇!若是想让皇父臣服于你,赵匡胤,你不配!”
赵匡胤和胤禛双双变了脸色,赵匡胤是恼怒,胤禛却是担忧,这样倔强的性子,在这宫廷如何活得下去?
果然赵匡胤几乎是立刻的让人把仲寓压在这御花园上,当场打三十大板,可是胤禛什么都不能做,他只能事不关己的坐在赵匡胤身旁,看着那些侍卫将仲寓压在地上,厚实的板子狠狠的搭在仲寓身上,熟悉的同感蔓延上心头,胤禛微白了脸,却强自镇定着,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心疼和不舍。
仲寓咬着牙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只是偶尔眼神会脆弱的瞄向胤禛,瞬间又坚定的移开,板子打在肉体上沉闷的声音一声声敲击在胤禛的心头,心疼的越发剧烈,胤禛宽袍下的手紧握成拳,几乎要忍不住出声。
“住手!”胤禛不由得再次深深的感谢赵光美,秦王正大步向他们走来,身边还跟着钱俶,及至到仲寓身边,挥退了行刑的侍卫,眼睛下意识的看向胤禛,后者板着脸,面色微白的看着他,秦王叹了口气,对赵匡胤行礼道:“大哥。”
赵匡胤没有看秦王,他只是盯着胤禛微白的面孔若有所思,转而又看看趴在地上一身狼狈的仲寓,慢慢皱起了眉头。
===================================
作者有话要说:咩……好伐 默默越来越咩不出来了~~~ 凭栏这文说实话越来越难写了,因为涉及到的很多东西并不是默默的强项,但是默默一定会对这文负责!可能之后会更得慢一点,但是默默明白比起速度,大家更加在乎的是文的质量!所以么一口亲们,我会每一章每一章详细的思虑过再写的,所以默默如果哪天偷个懒跑去更还珠了,乃们表拍默默啊……顶锅盖逃……
54第五十二章
“大哥;李仲寓怎么说也是侯爷之子;你这样当众责罚;实是太过。违命侯前段时间才刚刚为我们劝降了卢绛,回城时遭受不幸,如今生死未明,大哥今天这番作为,恐会寒了江南臣子的心。”赵光美也不理赵匡胤对他的无视;只是软硬兼施的用卢绛和江南来胁迫赵匡胤;而“寒了江南臣子的心”这句话,明显是为应禛开脱,胤禛显然也明白了这一点,他抬头望向秦王,秦王对其安抚的一笑。
“应大人作何感想呢?”赵匡胤听了赵光美的话,深深的看了他一阵,目光移到他身后的钱俶身上,眼神微闪,随即转头意味深长的问胤禛,胤禛岂会不明白赵匡胤的意思,刚刚他虽没有开口为仲寓求情,然而脸色必然不好,如今秦王既给了自己这个台阶,自己便顺着他的话说就是。于是胤禛一低头,放低了声音,无奈道:“官家,臣也是金陵人。”
赵匡胤瞳孔一缩,厉眸狠狠的盯住胤禛,他也是金陵人,而自己打的是金陵昔日帝王仅存的皇子……
“爱卿如何看待李煜为人?”赵匡胤突然问道。胤禛思索了一阵,又看了看仲寓,后者正在秦王的搀扶下艰难的站起,一双倔强的眸子也死死的盯着他,胤禛避开仲寓的目光,平板而客观的开口:“仁慈有余,魄力不足,文采英华,却不善治国。”赵匡胤挑眉,胤禛随即又道:“然他虽是误国误民,却实实在在是个仁君,适逢乱世,民不聊生,但江南百姓在他的治理下,也生生的享了十三年安乐。”胤禛抬头,赵匡胤已没了刚才的志得意满,显得有些阴沉,胤禛却全然不管,眼神看向一旁神情激动的仲寓道:“众人都道其昏庸无能,却无人记得他在金陵城被宋军包围时,还硬生生脱了一年之久,也无人记得,曹将军破城之时,城内拼死而战的军士们宁死也要护卫他。官家,若非您宏图伟略,定要一统天下,江南在他手上现如今还是一番人间乐土,世外桃源!”
赵匡胤面色彻底阴沉下去,一旁的仲寓虽然感念胤禛的直言不讳,却不得不为他担忧,赵光美也不甚赞同的看向胤禛,胤禛这样的话,与其说是在回答赵匡胤的话,不如直接说在找死比较贴切。
然而他们所想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赵匡胤沉默一阵后,却是突地笑了起来,像是突然云开雾散,再不见一点阴霾,他望着胤禛的眸子清明一片,终于没有一丝晦暗,挥手让人把仲寓带下去,接着对胤禛笑道:“是朕糊涂了,竟然会问你这个问题。”赵匡胤自嘲的摇了摇头,纵使他对李煜而言是胜者,却不得不承认胤禛所言句句属实,就连他自己不也感叹过,金陵城的固若金汤吗?并非是城墙坚固,难以越过,而是指人心,他国国主昏庸无道,百姓们群情激奋,使得他们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然而金陵城,让他们尝到了何谓上下一心,他们找不到任何的突破口,攻开城门靠的真的是强大的武力,没有一丝侥幸之说。
应禛今日若是顾左右而言他,自己兴许真会囚了人来审问,可是他如此客观的评论,不怕死的直言不讳,却无法让自己找到怀疑他的借口。
胤禛看着赵匡胤,面上仍是不屈的样子,心底却已缓缓的笑开,他也曾为帝,帝王的心思如何瞒得过他,他就赌赵匡胤不会因他这番话而治他的罪,他也赌这番话能够令他彻底的拜托现在的困局,从而完全跳出李煜身份的桎梏,事实证明,他赢了。
的确,比起一个完全不念旧主,贪生怕死的臣子来,一个敢于顾念旧主,却也甘于为了百姓而欣然依附新主的臣子才是各位君王的最理想的人选。
“大哥……”赵光美再次开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