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爷同人]凭栏赏天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汴京城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平和喜乐盈满了人们的脸,两边小摊上叫卖之声不绝于耳,间或有成群的孩子,与赵匡胤和李煜擦肩而过,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李煜深吸了口气,直到此时,他才真正有了再世为人的感觉,真正有了活着的感觉!他欣喜激动的穿梭在人群里,脚步并不快,却带着点点的散漫和杂乱,就像是个久未出门的公子哥,对门外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赵匡胤静静的跟在李煜身旁,也不问他去哪里,想做什么,就这么跟在他身旁,看着他,不同以往的样子,不再沉郁、不再悲伤,整个人鲜活、朝气,若说以前的李煜是一抹哀绝的沁透血泪以燃烧灵魂献祭的词心秀骨,现在的李煜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渴望。

    他早该让他出来的,赵匡胤不经意的想着,却被自己吓了一跳,一个时时刻刻思念着故国的君王,自己却想着放他出来到处乱跑?赵匡胤失笑,自己一定是疯了。

    李煜却已渐渐安静了下来,重新拾起了自己亡国之君违命侯的身份,沉默的,回到了帝王身边,只是那双时时忧郁的眼睛,却在不知不觉间,浮上了隐秘的笑意和对未来的期望。


 4第四章

    初春的阳光带着融融的暖意洒向汴京城,李煜跟在赵匡胤身侧靠后的位置慢慢踱着步,王继恩跟在两人身后,时刻注意着周遭的行人,唯恐里面藏了什么奸邪之徒伤了前面那两位。

    走了有半日,赵匡胤突然道:“这汴京城比之你金陵如何?”李煜一惊,几乎是立刻抬首望向赵匡胤,眼底是抹不去的悲哀和沉痛之色。赵匡胤微窒,却仍是盯紧了李煜的眼,执着的等着他的答案。李煜缓缓低下头,半晌才轻声道:“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没等李煜说完,赵匡胤便截断了他的话,再次问道,语气里隐隐含着淡淡的怒气。

    李煜抬首,平静的直视赵匡胤的眼眸:“就是这点不一样。”赵匡胤挑眉,李煜也不停歇:“在金陵,臣是一国之主。江南是臣的国土,江南百姓是臣的子民。臣对他们的感情,他们在臣的心中,自是独一无二,又岂是区区汴京能比的?”

    一瞬间,二人之间的气氛降到冰点,两人就这么互不相让的在道路一侧站着,眼眸始终执拗倔强的瞪视着对方,街上的路人被二人怪异的气氛吸引,都会忍不住为之侧目,又观二人衣着名贵,怕是不好惹的大人物,便远远的绕开了二人。不过片刻,二人所处之处,空出了一大块空隙,却反而引来更多好事之人的围观。

    王继恩一看二人已经引起了太多人注意,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轻唤了声官家,这才让赵匡胤醒过神来,冷厉的眼神扫向四周,让看戏的众人皆是背脊一寒,纷纷做猢狲散。

    李煜也回过神来,想到刚才自己的表现,神情间颇有几分懊恼,一手无意识的抚上胸口,倏地抓紧,头微微低着,眼底闪过一丝冷芒。

    赵匡胤见他抚胸低头不语,还以为是太过伤心难过,未免有些扫兴。想要回宫,却见这阳春三月,难得有了闲暇,实在不愿浪费。又想自己真是自找罪受,怎的就一时心软放了这逆臣出来,还妄想在他嘴里听到对汴京繁华的赞扬……真是疯了!赵匡胤越发的不耐,直想着该关他一辈子才是!可人都出来了,就这么打发人回去也不是个事,最后只得意兴阑珊的让王继恩去雇马车,想着早些到目的地,游玩了也能把人送回去,只是下次,再不让他陪同出游坏自己兴致了。

    王继恩带着疑惑离开了,李煜也恢复过来了,他正了神色,对着赵匡胤作揖:“臣无状,请官家责罚。”

    赵匡胤就那么站着,斜着眼睛看了眼李煜,还算认错的快,又想着刚才李煜的称呼,还是官家,当下便有些不悦:“你是怕别人不知道朕的身份么!”

    李煜一惊,才发现自己竟然犯了这么大的错误!顿时低头,在心里狠狠抽了“李煜”好几十巴掌,咬牙切齿的暗自怒道,今儿给我正常点!再犯错,你干脆让我抹了脖子算了!

    李煜默默的压下心中翻腾的气怒和恨意,闭眼深吸了口气,才重新扬起头,脸上是春日般和煦的微笑:“那叫赵大哥可好?”声音温和清雅,姿态潇洒亲昵。

    赵匡胤颇有些惊艳的感觉,方才的怒气一下消了大半。眼前人一袭青衣如翠竹般,精致的眉眼泛着柔和的笑意,一如江南水楼上,凭栏而立的贵公子,一杯花雕,一柄折扇,吟着好听的词,邀他同醉……

    李煜见赵匡胤半天没反应,有些疑惑,又怕他不愿意再次给自己接近的机会,只得勉强笑着,又唤了声:“赵大哥?”

    赵匡胤猛的回神,见李煜含着暖暖的笑看着他,没由来的他觉得自己有些脸红,惊讶于自己的反应,又看李煜那大方潇洒的样子,他一边骂着自己没用,一边略带慌乱的回应:“当、当然……那朕……我就唤卿贤弟吧。”李煜含笑而应,赵匡胤再次觉得自己有些丢脸的脸红了。

    当然,这只是赵匡胤自己“觉得”罢了,在李煜的眼中,他的官家只是绷紧了脸,有些“不太情愿”的承认了他的叫法,“不得已”的答应唤他贤弟。李煜暗自不满,又在心底把“李煜”骂了百八十遍。

    二人之间的气氛依旧怪异,王继恩赶着马车回来就看见,官家一脸紧绷的尴尬笔直的站在一旁,身侧的违命侯颇有些苦恼的暗自打量着官家……

    王继恩打了个冷战,直觉今天真是不宜出行。硬着头皮把官家和违命侯迎上马车,便听到官家冷淡的吩咐,去天清寺。王继恩颇有些诧异的顿了顿,才赶着马车飞驰而去。

    待马车走后,不远处的角落里,原本的阴影一晃便没了踪迹,阳光重新照射在那一方地面上。

    阴暗的房间内,四周都是光滑的墙壁,唯独右侧的墙角上有一个食指粗的小洞,一米阳光从洞里穿透照在坐在椅子上的人脸上,投射出斑驳的阴影。

    “官家带着违命侯坐马车出了京城?”一个低沉的男音想起,话语里含着一丝危险的意味。

    “是,小的亲眼看见,王总管驾着马车把官家和违命侯迎了上去,出了京城。”另一个声音又细又尖,听的人难受。

    “知道他们去哪吗?”低沉的男声顿了顿,再次问道。

    另一个声音停了会才迟疑道:“隔得太远,小的不敢靠太近,所以不知道他们去哪……”

    一时间室内没有人再说话,半晌,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椅子上起来,在黑暗中摸索了一番,一声轰鸣,灿烂的阳光铺撒了整间密室。

    天清寺建于后周显德二年,位于开封城东南。路上走了一个多时辰,王继恩才一拉缰绳停住,将赵匡胤和李煜扶下了马车。

    李煜一下得马车,环绕四周一圈便掩不住眼底的惊讶和欣赏。天清寺立于一片空地高台之上,李煜他们在一片宽阔的空地上下了马车,四周马车停的密密麻麻。不断有各式女子,一手捏着帕子,一手提着香篮,或成群结伴,或一人独行,嬉笑打闹着步上那杨柳依依的台阶。间或有些公子哥,轻摇折扇,或停于台阶之上对柳吟诗,或与好友结伴,就在这附近酒楼临窗而立,观楼下众多佳丽,秀色佐酒,评诗斗文,好不潇洒!

    长长的台阶层层叠叠的向天街延伸,流云间,天清寺宏伟庄严,耸立云端,令人心生敬畏。

    赵匡胤率先步向远处的台阶,李煜一路跟上。路的两旁桃李争春,杨柳依依,晴云碧树,殿宇峥嵘,各色女子拾阶而上,衣袂飘飞,香风阵阵,吟诗诵对之声不绝于耳,偶尔会有孩童撞上李煜或赵匡胤,又匆匆跑开,欢声笑语不断,一副人间仙境之象!

    李煜沉醉在这美好祥和的气氛中,恍惚间竟有重回金陵之感!“这番景色比之金陵又如何?”身侧,是一直不曾再出声的赵匡胤终于开口,却是问了和之前一样的问题。

    李煜沉默了会,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生生忍住。只扬起笑脸对赵匡胤真心赞道:“这般祥和秀丽之景,就是比之金陵城也不遑多让。”赵匡胤再次有了片刻的恍惚,李煜的笑脸真诚明媚,如同春日的暖阳,和煦温暖。

    赵匡胤强自回了神,故作镇定的挑了挑眉,打趣道:“这会儿怎么不说你的金陵城独一无二了?”

    李煜听闻愣了下,似乎没料到赵匡胤会这般打趣自己,却也真心受用赵匡胤的亲近,侧头思考了番后却是对着赵匡胤略微苦笑了下:“汴京城纵然繁华喧闹,又哪里能和金陵的风流旖旎相比。然而这繁台之景秀丽雅致,和江南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堪比金陵。”

    赵匡胤双手环胸,带着笑意盯紧了苦笑的人:“照你说来,唯有金陵才称的上是世间最美得地方咯?”

    李煜失笑:“怎么可能,世间美景何止一处。大漠黄沙遍布,浩瀚无垠,岂非不美;东海无边无际,波澜壮阔,岂非不美?草原碧色盈盈,风吹翻涌,岂非不美?不说那么远,便是在那汴京城里,汴河上一叶扁舟,星夜独醉,看那月色空茫,星光矍铄,听涛枕浪……又岂非不美?”

    赵匡胤听的入神,暗道自己半生戎马,如今一朝为帝,这人世间的欢乐事,迷离景,自己又享过多少?然天下统一之夙愿尚未实现,又岂有时间去享受他话语中的那些美景?不过听到最后那句时,赵匡胤突地起了兴,扬声对李煜道:“今夜,就与我一起去听涛枕浪如何?”

    “啊?”李煜看着兴奋的赵匡胤有点反应不过来,怎么突然就说到那去了?赵匡胤见他呆立原地,温雅的面容上竟是茫然,顿时心情大好,想着原来这伶牙俐齿的人,也有这样呆愣可爱的时候。

    李煜好不容易回过神想以政务繁忙之类的规劝赵匡胤时,已被他不由分说的拉着加快了步伐走向远处的台阶。李煜有些不习惯的挣了挣手,却被赵匡胤握的更紧,勉力忍了忍也只能作罢。

    一路上王继恩都被抛在后头,看着自家官家和违命侯谈笑风生,只恨不得把自己缩小再缩小,闭上眼睛当什么都没看到,有心离远点,又怕自己不在身边保护会出乱子,只能一路纠结。

    繁台春景是汴京八景之一,李煜还是胤禛时,曾听人说过,每逢清明节时,京城居民就会相邀结伴,担酒携食,来到这天清寺,郊游踏青,饮酒赋诗,看舞听戏,赏花观草,烧香拜佛,尽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景。

    他也曾经向往过,只是那时候忙着夺嫡,成天都在算计谋划中度日,登基后国务繁忙,他也根本没有时间出巡游历。没想到重活一世,顶着这样艰险的身份,却与大宋皇帝一道游览此景,当真是世事奇妙。


 5第五章

    待两人步上繁台时,已是近黄昏了,夕阳金色的光芒照射在宏伟的天清寺上,为其镀了层金光,更加显得神圣肃穆。

    彼时一路欢笑打闹的人们一到这繁台之上,也都逐渐安静下来,虔诚的向寺庙走去。

    李煜和赵匡胤混在人群中,随着人流涌向宝塔式的寺庙。刚进大门,四周的人便开始取出香烛,四处叩拜,李煜有心要拜佛,却突然想起自己和赵匡胤都没有购置烛火,只能无奈窘迫的看向赵匡胤。

    赵匡胤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回头扫了眼低头做鸵鸟状的王继恩,便转过头拉住李煜四处游走起来。李煜不明所以的跟着走了半晌,便发现不远处有个小摊,上面摆着各色香烛,连忙拉着赵匡胤前去,买好香烛,自然要开始朝拜神佛。

    李煜和赵匡胤一路向前,便来到了寺中最大的一尊佛像前,这是一尊如来佛,金边度身,神态慈悲安详。李煜看着那尊佛像,今日一直压在心头的不甘和怨恨渐渐减轻,趋于平静。他放开赵匡胤的手,取了三支香,恭敬的在佛像前的蒲团上跪下,眼眸合起,弟子胤禛,虔诚祈求佛主,为我之友:李煜,化解怨恨,超度极乐,弟子定会护他之所愿,钟他之所事。

    赵匡胤立在一旁,看着他那恭敬严肃的样子有些恍惚,早听说李煜笃信佛道,曾在南唐宫中大谈经纶,致国家大事不顾。他当时听闻只是一笑置之,嘲讽道:亡国之君而已,如此不过自毁长城。

    然后当他真正看到李煜虔诚的跪在此处时,眉眼安详,神情恭谨。心里却只剩尊敬,他亦取过香,跪在那蒲团上,王继恩颇有些惊讶的轻呼了声官家,没阻止赵匡胤,却惊动了李煜。

    他睁开双眼,便看见赵匡胤正跪在他身旁,神色莫辨的看着头顶庄严慈悯的佛像,赵匡胤感觉李煜在看他,便也转头看向李煜,再开口时,语气里多了些温情:“你说,我们在这里虔诚跪拜之时,那九天之上的佛主在想什么?”

    此时已是傍晚,大殿里只剩下三三两两的香客,正在跪拜佛主,他们大多是住在寺庙里的香客,是以这么晚了仍在殿里礼佛。

    李煜没有想到赵匡胤会突然问他这个问题,一时愣在原地也不知如何回答。赵匡胤见他久不说话,便回头再度看向佛像:“我觉得佛主一定在想,这个人为什么不为自己所求在努力一下呢?也许下一秒,他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了。”

    李煜猛的一震,看向赵匡胤,却见那帝王带着平日里时常能看到的笑容,熠熠生辉的眸子紧紧的盯住自己,那笑容李煜万分熟悉,曾几何时,他也是这么笑着看着自己的臣子的,志得意满,君临天下的笑容!

    赵匡胤站起身,将香插在香炉里,双手背在身后,金色的夕阳映照在他身上,无端端的刺眼,李煜微眯着眼眸,听着赵匡胤道:“朕信佛,但不依赖佛。佛能让人平静,为人指点迷津,破开云雾,给人以方向和力量。却并非会帮你做好你该做的事,佛指明了前路,但走路的,还是自己!”

    李煜静静听着,倏地笑了出来,他一手抚住胸口,神情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坦然。他不再看赵匡胤,而是虔诚的对着佛像深深的叩拜,我佛啊,弟子胤禛真心叩谢,弟子原以为长恨自身非所有,却原来是被自己迷了方向,阻了前路。

    李煜猛的站起身,潇洒利落的旋身走出大殿,火红的太阳以沉了一半,金色的光芒刺得他眼睛生疼。身侧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是赵匡胤缓步走到了他身旁:“想通了?”

    李煜有些不明所以的回首看他,男人的脸在落日余晖里柔和亲切:“朕看你上午才那样顶撞过朕,之后这一路却与朕相谈甚欢。若说你对朕没有怨恨,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信的,可你既愿意随朕来此,便说明你心里是明白的。江南会亡国,非朕之过,乃天道也。不过是破国亡家的执念解不开,其实待朕一统天下之后,五湖四海皆是一家人,又何来破国亡家一说?”

    李煜静静听着,也静静的感受着,随后他便发现面对赵匡胤这般看似亲切实则强势的话语,自己的心里原来时时刻刻压在心头的不甘和怨恨消失了,再未出现过。李煜暗自松了口气,他扬起轻快的笑容:“官家就这般信任微臣?”不再自称罪臣,现如今的他,是爱新觉罗胤禛,再不是昔日柔弱的江南国主李煜!

    “用人不疑。”赵匡胤很快接过李煜的话头,“朕之前认为你昏聩无能,现下看来却非如此。你眼神清明,沉稳坚定,当不是酒色之徒;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公然写反诗,可见胆识不小;今日听你谈吐间,胸有丘壑,进退有度,定不是无能之辈!”赵匡胤转头郑重的看向李煜:“李煜,你可愿为朕所用?将来在青史上,有我赵匡胤的名字,也定有你李煜的一席之地!”

    豪气干云的话激的李煜热血沸腾,有多久了?有多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好像自重生以来,自己就一直过着压抑的,心如止水的日子。前世为大清江山操惯了心的人,如今这朝廷弊病丛生,自己偏偏却顶着这样尴尬无能的身份,刚来的几天他简直惊怒交加,无法接受。后期他天天谋划着怎样才能见到赵匡胤,见到了又如何让他信任自己,他每天每天逼自己去想这些,只有想到了这些,他才看到了希望,才终于觉得自己是活着的……

    李煜的激动被赵匡胤看在眼里,他伸出手,握住李煜的:“朕与卿,当共创我大宋江山之盛世!”

    天色完全暗沉了下来,李煜的笑容却是热烈畅快,他紧握住赵匡胤的手,二人对视间看到的,已不是彼此,而是大宋昌盛的未来!

    夜,深了。宽广的汴河,安静辽阔。清冷的月光映照在河面上,泛起星星点点的银白色碎金,宛如银河般。河的中央,一叶扁舟,两个俊朗男子正相对欢饮。

    李煜豪气的拿起一壶酒,随意的碰了赵匡胤手中的酒壶,便凌空倾倒,清澈的酒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流动的弧线,落入李煜的口中,多余的酒溅出来,随着下巴流入衣领,在月光下有着极致的魅惑。

    赵匡胤停下喝酒的动作,再移不开目光,

    “相信一个亡国之君,官家,那些大臣们会笑话您的。”李煜咽下酒,随手一个抛物线将空酒壶扔入河中,“咚”的一声,溅起了银白的水花,也惊醒了陷入绮思的赵匡胤。

    想是喝了酒,李煜的声音慵懒低沉,带着些微的喑哑,赵匡胤极不舒服的动了动身子,随口道:“朕会让他们接受的……只是,目前朕不能让你立足在朝廷上。”

    李煜随意的一点头表示理解,赵匡胤沉下心思,一谈论到政事,他又变回了那个英明果断的帝王;“朕信任你,你也当拿出让朕彻底心服的能力来!”

    李煜有些疲惫的卧于小舟之上,一手撑着头,一手把玩着酒杯,望着满天星斗,良久才开口:“官家认为,我江南唐国因何而亡?”

    赵匡胤皱眉,不太明白李煜此时提这个事情的用意,却仍是认真的回答了李煜的问题:“江南虽是鱼米之乡,天下最为富庶之地。然软弱奢靡,朝廷上下不思国事。虽文采风流却轻忽军事,国力衰微,拥有最丰富的资源,却不会利用,呵……”赵匡胤说到最后颇有些嘲讽的意味。

    李煜自然听出来了,只是现下已没有了之前那激烈痛楚的感觉,他喝下一杯酒,慢悠悠的道:“如今大宋正是国势强大,朝廷上下一心,江南已尽归您之手,天下归一自是早晚的事。”他微侧头,便看到了赵匡胤志得意满,豪情万千的笑。

    李煜撑起身,拿过一壶酒,再次倒了一杯,一口饮尽,接着道:“中原改朝换代,更替频繁,不过是武将掌权太重,欺君夺位。”

    赵匡胤停下喝酒的动作,不解李煜为何突然提到这里,便微微坐正了,放下酒杯,耐心等着李煜接下来的话。

    “官家为了稳固地位,杯酒释兵权,乃是美事一桩。却忘了,我江南拥长江天堑,富庶之乡却仍然落败的原因!”赵匡胤一懔,他微眯起眼眸,已然明白了李煜想说的话:“朕不过是将军权均收在朕手,并未放弃操练军士,将军亦可留位任职!”

    “官家此举自然能稳控军权,无后顾之忧,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个连军权都没有将军,如何服众?如何带兵打仗,若有敌军突袭,该如何应对?等候京城的圣旨待拿到兵权再抗敌吗?”李煜的语气变得锋利冰冷,他一句句的话语,震慑的赵匡胤无法反驳。

    “如今,不出几日吴越就会双手奉上疆土,只余北汉而已。然北汉之外还有辽国,我大宋军马只习中原作战阵势和方法,对付远处的游牧名族呢?官家需派专门的武将了解他们的习性,研究制定专业的对敌方案,这岂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将军能做到的!”

    赵匡胤久久没有在说话,一时间只余沉默在两人之间环绕。李煜咽下最后一口酒,刚想催赵匡胤回去,便听到他突如其来的问话:“你,究竟是谁?”


 6第六章

    李煜被赵匡胤突如其来的问话惊到,半天没反应,他疑惑的蹙着眉,似乎在深思,自己到底哪里露了痕迹,怎的这么简单就被戳穿了身份?

    只是,不过片刻,李煜就舒展了眉峰,略带自嘲的摇了摇首。赵匡胤观其神情已知晓自己的猜测恐怕是真的,当下一甩酒壶,抽出腰间长剑直指李煜:“说!你是谁?真正的李煜在哪里?你扮作他有何目的?”

    青锋剑身在月色下散发着银白的冷光,李煜微眯起了眼睛,这么早就拆穿真相虽然不在他的预期内,却也相差无几,本就准备再过段时间就告诉他真相的,现下只是提前罢了。

    李煜甚为轻松的扬着嘴角,丝毫不惧抵住自己胸口的长剑,对方并未用太多力道,剑尖轻点,却不带任何杀气:“官家,你可知道,臣活了一辈子,敢这样用剑抵住臣的,还不到一人。”

    赵匡胤心里一懔,手上加了几分力道,剑势凌厉,李煜胸前的衣服已被划出了一道口子。

    李煜低头,扫了眼胸前凌厉的宝剑,缓缓伸手握了上去,锋利的剑身划破掌心,鲜红的血液顺着素白的手往下滑落,滴到船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赵匡胤丝毫不为所动,手上施力,剑尖刺破单薄的春衫,抵住那肌理细腻的胸膛:“你是谁。”

    “昔江南国主李煜,今日官家亲封的违命侯。”李煜从容不迫,手上稍用力,握的更紧,将剑身一点一点抽离自己胸前,素白的手已然被鲜血染尽,有点点血珠溅落在青色的衣服上,开出朵朵暗红色的血花。

    “放肆!”赵匡胤怒吼一声,猛然撤回剑,锋利的剑身突地抽出,李煜触不及防,利刃在掌心划出深深的沟壑,血花猛的溅出来,李煜抑制不住的惨叫出声,踉跄的向后退了几步才稳住身形,不至于狼狈的掉到汴河里去。

    赵匡胤收剑回手,银白的剑芒上流动着鲜红的液体,他有些不忍的敛了眉目:“朕今日和你所说,皆是肺腑之言,你若诚心待朕,也当对朕推心置腹才是。可如今你连真实身份都不告诉朕,你让朕如何信你?”

    李煜正咬紧了牙关忍住手掌的痛楚,猛不丁听到赵匡胤放软了声音说这话,又见他诚挚的表情,暗道这人到底是皇帝,恩威并重、软硬皆施使得顺手之极。如今若非是自己,换做旁人恐怕早就自报家门,引颈就戮了!

    然而自己若不说,只怕今晚就要交代在此处了,李煜惨然一笑,剧烈的痛楚引得他不住的抽气:“……微臣是谁,官家……早该明白……”李煜一手捂住受伤的手掌,一边不住吸气,眉头紧蹙着,青白的面孔在月色下更显恐怖,赵匡胤错开视线,忍住心口微微的怜惜和不舍,听着李煜的解释。

    “微臣既是李煜,也是李从嘉!”

    赵匡胤挑眉,两者有什么不一样么?

    “爱好诗词歌赋、精通琴棋书画的是李从嘉,被迫继位的是李煜。推行新政的是李煜,改回旧制的是李从嘉。逼死潘佑、李平,错杀林仁肇的是李从嘉,开门献降,以诗词为引、接近官家的是李煜!”

    李煜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他有些支持不住的坐在船舷上,鲜血早已染红了大半的衣服,他有些晕眩的抚住额,只盼着赵匡胤早点消化这一番看似绕口的话,不然他或许就要因失血过多而死了,那也未免太冤枉了!

    而这番解释,若他作为一个皇帝,怕也是不能尽信的,然而却是现在最保险的解释。直接告诉赵匡胤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怕非但不能消减他的怀疑,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话是赵匡胤的名言,也是他一系列做法的写照。纵然他也有忧国忧民,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然作为一个帝王,可怕的独占欲和控制欲仍占了很大一部分,且不说自己来自七百年后说了他也不会信,就是自己曾经是一国之主的身份就够他杀自己一千次都不止了。

    二人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中,等了良久都没有再听到李煜其他的解释。赵匡胤没料到自己逼来的答案竟是这样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回答,有些恼羞成怒的提起剑就要发火,却见李煜的脸色已接近惨白,左侧的衣服已被染红了大半,眼眸微敛,气息微弱。浓重的惊慌淹没了他的怒火,他扔下剑上前抓住李煜的手,刺骨的冰冷激的他一颤:“李煜?李煜!”

    没有回应,面前的人体温低的吓人,惨白的面孔上,眼眸紧闭,浓密的睫毛在月色下映照出一片淡青色的阴影,像极了某种不祥的预兆……

    赵匡胤猛的抱起李煜,也不顾船上的宝剑,提气就往岸边掠去。

    ******

    李煜再次有意识的时候,温暖的阳光正懒洋洋的照进窗台,他陷在柔软舒适的被窝里,这是礼贤馆中绝没有的享受。

    他恍惚的想要撑起身子,却猛地轻吟一声,重新陷落回床铺上。剧烈的疼痛迫使他猛的清醒过来,抬起左手才发现上面已经被包扎的很完整,却因为刚才的施力,雪白的纱布上又再次沁出了点点的血迹。

    李煜躺在床上环视了一圈自己身处的房间,并没有过多的奢华的摆设,只有几幅名贵的字画点缀其间,窗台上一枝玉兰开的正盛,显得古朴雅致。

    李煜很满意这样的环境,简单大方不失高雅,只是不知道是谁人与自己品味如此相似了,将来或可引为知己也未可知呢。

    正胡乱想着,外间已经传来一声通报,却是赵匡胤来了。他还未脱下朝服,金线龙纹的玄黑色龙袍更衬得他英武不凡。李煜暗暗赞叹,又有着些微的嫉妒,先不说现在他这个文秀瘦弱的身子,就是前世他还是大清朝的皇帝时,也没有赵匡胤的一半风采,到底是马上争天下的开国之君,此等气势也需得在战场上拼杀才练就的出来。

    赵匡胤一撩衣摆坐在床榻一侧,凝视着床上虚弱苍白的李煜,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昨晚那陌生的害怕失去的感觉现在还在心头环绕,赵匡胤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也潜意识的不敢去想那意味着什么。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一切都让他觉得自己有些疯狂了,荒谬的对一个亡国之君有了不该有的期盼,却在诚心交付时发现对方的身份是假的;逼问之下险些失去眼前人,却又悲哀的发现自己已然开始思考他昨天的解释,并下意识的为他找借口。

    二人沉默着,谁都没有开口,赵匡胤视线转到李煜放在被褥外的左手上,那里昨晚可怖的伤口已经经过了御医的处理,为此他还接受了光义和赵普二人的注目礼,官家深夜回宫,怀里却抱着奄奄一息的违命侯,甚至为了他动用宫里等级最高的御医!

    光义神色莫测的看着自家兄长,再看看床上惨兮兮的违命侯,暗自冷笑数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