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林家子-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大臣罢了,他便是这幅豁出去了的模样儿——就这样李熙还肯给他机会,已经对他相当不错了。
只不过,也不知咱们的万岁爷看到被他放养的这群儿子一个个成了这般模样,有没有后悔当初只关注太子一人?
林楠低头品茶,一面胡思乱想,等着李昊翻脸,亦或者拂袖而去。
他方才的话已经非常出格了,事实上,自林楠进门之后,几乎就没有说过什么好听的。不是因为李昊失势,不是看准了李昊不会将今儿的事说出去,而是因为双方的立场已定。
林家和皇后、和蔡家已然势同水火,所以这天下,谁都可以坐得,唯独李昊坐不得……若李昊登基,皇后成了名副其实的太后,那林家不说死无葬身之地,也会一世不得清净。
既然已经确定了立场,那一开始就不要有什么交情,反目成仇之类的狗血戏码他半点兴趣也没有。
等了许久也没听到什么动静,林楠抬头,却见李昊正伸着脖子,眯着眼,盯着他看,不见半点气急败坏的模样,倒让林楠怀疑他方才那一通发泄是真是假。
见林楠终于抬头,李昊呵呵笑起来,点头,幅度极大:“对,没错!就是这副模样,就是这副事不关已冷漠样儿……连你被母后罚跪的时候,都是这副模样,让人恨的牙痒痒的……又、又忍不住想摸摸看,到底是冷的还是热的……”
说着果真伸过手来,去摸林楠的脸颊,林楠侧身避过,起身道:“殿下醉了,我去找人来送殿下回府。”
“等一下。”李昊挥手:“我有东西要给你,完了我自己走,本王……不用你撵!”从身侧取了两尺来长的一个狭长的木匣,递过来。
林楠接过,打开,里面是一卷画轴,站起身抖开画轴,顿时一愣。
不是什么名家巨作,只是很普通的一幅画,一轮明月,一角飞檐,还有一个饮酒的少年,但是意境很美,人也很美。
少年一身白衣如同流泻的月光,披散的黑发宛如泼洒的夜色,微仰着头,一道银线从高举的酒壶落入素淡的唇,原是月下独饮的清冷少年,却因衣袖滑落露出的半截玉白手臂,和滴落在上的颈间一滴美酒,而带上了某种不同的意味。
让林楠发愣的却是画上提的诗句熟悉异常:“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那是李白的《月下独酌》,林楠那个时代的人,个个在十多岁的时候都会背了,若不是这画上的场有些眼熟,他差点要对出“天王盖地虎”的暗号来。
林楠看了一眼,便收了起来,放在几上,道:“想不到那日竟有雅人在侧,早知道便该邀去共饮几杯,也不致‘独酌无相亲’了。”
李昊摇头,伸长了腿靠在太师椅上,双眼有些迷离,却又嗤笑一声:“我知道你不过是说说罢了,可笑我竟真有夙愿得偿之感。”
那日,他便坐在阴影中的马车上,看着少年举杯邀明月,听着少年叹“独酌无相亲”。
一边,是他藏在心底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因他爹让蔡航少捞了几两银子而被无端迁怒,虽堪堪救回来一双腿,却不知何时会发作,突然就瘫了、残了;一边,是他的生身母亲,因被他父皇责罚,觉得大失颜面,整日在他耳边用最恶毒的话诅咒着那对父子,让他将他们挫骨扬灰……
少年唱着“我歌月徘徊”,却不知楼下有人也同明月一起徘徊,只是直到最后,也没有上楼与他一会。
“蔡航出事以后,母后每天都在我耳边不停的说,说蔡航如何无辜可怜,说林家的人如何阴险恶毒,说于长笺如何欺人太甚,说贺明德如何落井下石,说二哥三哥如何忘恩负义……可我就是恨不起来,怎么办?”
林楠隐隐猜到,或许这才是他要远离京城的真正原因,默然无语。
李昊笑容嘲讽,在他母后眼里,蔡航出事,是李资、李旭的错,是于长笺的错,是贺明德的错,是林如海的错,是林楠的错,甚至是他的错……只有她自己没错,只有她弟弟最无辜。
他蔡航无辜?那些死在官船上的官差船夫算不算无辜?那些被大水淹死的万千百姓算不算无辜?
银子是他花的,若说他完全不知道银子的事儿,那太假,但他当真不知道,那是河道的银子。他尚未成年,没有办差,没有建府,那些银子都是过了皇后的手送到他手里的,只说是下面孝敬的——老二、老四手里也像是有花不完的银子似得,他怎的知道,就他花的银子,竟然是河道银子!
蔡航事发,他觉得狼狈不堪,不仅是因为李熙贬了支持他的人,更因为他知道了自己往日大手大脚花出去的,竟然是河道的银子!想起年年死在大水中的万千冤魂,他夜不安寝,可这个时候,她母亲还在他耳边一遍遍说,蔡航有今日,都是为了他,若他不救蔡航,若他不替蔡家报仇,就是忘恩负义,就是丧尽天良;可这个时候,他父亲还在掐指算着,到底是废后还是抑子,才能将利益最大化。
他真的是烦透了,受够了!
看看被林楠随意丢在几上,又滑落了半截的画卷,自嘲一笑,道:“下月初我便要出发,这副画儿,若就那么烧了,仿佛从来没有过,我不舍;千里迢迢带着一副画儿走,我又不甘。想来想去,还是送来给你,要烧要扔要挂要藏,由得你。”
按着扶手站起来,道:“行了,东西送到了,本王走了,不在这里讨你嫌。”
摇摇晃晃的向外走,没几步便绊在桌脚上,一个踉跄,林楠上前搀住,高声叫了声林全,李昊也不知是恶意使坏,还是真醉了,挂在他肩膀上死沉死沉的,连将他运回椅子都做不到,幸好外面林全已然听到了动静,过来的脚步声又急又快。
帘子猛地被掀开。
“还不过来帮忙扶……”林楠话说到一半便愣住——他面前站着的,哪里是什么林全?却是他想了一路也没想好该怎么面对的那个人。
李资的动作有些猛,被甩在身后的帘子晃的很厉害,他却一无所觉,目光在林楠身上来回扫了一圈后,望向李昊道:“六弟怎的在这里?皇后娘娘正四处找你……”
李资一进门,李昊便仿佛瞬间醒了酒,自个儿站稳了身子,却依旧揽着林楠不放手,嗤笑一声,打断道:“我怎的在这里,三哥这话问的好生奇怪,怎么,你来的,我就来不得?难道就许阿楠同你一人交好不成?”
说话间,将使着暗劲想从他手里挣出来的人向后拖了半步,整个揽进怀里。
林楠脸色一冷,既知道李昊是刻意为之,哪还客气,曲肘狠狠撞在他肋下,李昊闷哼声还未出口,双臂已经被掰开,李资将人拽到自己身侧,冷冷道:“六弟醉了。”
李昊揉着肋下艰难站直,看了林楠和李资一眼,嘲讽笑道:“我说三哥的亲事,怎的母后挑一个黄一个,连赐的暖房的丫头都不怎的动,原来竟是别有所好啊……不过,劝三哥莫要高兴的太早,你有你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也有我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转向林楠道:“我的话,阿楠好生想想。”
见他说的煞有介事的模样,林楠为之气结,却连解释也不知从何开口,索性懒得理会。
李昊斜着眼看了李资一眼,又望向林楠:“苗疆虽远,可比京城却要大的多,陪他困守京城,怎及的上同我纵情逍遥?”
说完也不看李资的表情,径直越过他,掀帘子出门。
林楠见李资的面沉如水,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只淡淡道:“我去送送六殿下。”
亦要从李资身边越过,刚跨出一步,手腕便是一紧,林楠挣了挣未能挣脱出来,看了眼门外,终于没开口呵斥,但握着他的手在紧了一紧后,却又慢慢松开,李资温和而低沉的声音响在耳侧:“我听到消息才从园子赶来,所以来晚了些……老六没胡闹吧?”
林楠摇头。
的确是胡闹了几下,却是在李资到了之后。
李资顿了顿,继续道:“老六性情虽孤傲了,但还算好说话……你不必太担心,这件事我会处理,不会让他在外胡言乱语。”
林楠道了声多谢。
感受到林楠的疏离,李资苦笑一声,替他理了理鬓发,道:“老六喝醉了,我送他回去,你好生休息。”
转头看了眼几上半开的画轴,却终于没开口问什么,转身离去。
他一走,林全立刻掀了帘子进来,道:“大爷,您没事儿吧?”
林楠不吭气,林全继续道:“方才小的一直拦着三殿下来着,可是后来您叫了小的一声,小的一分神,三殿下就自个儿闯进来了……都是小的的错,要是死死拦着三殿下就好了……”
林楠气的没言语。
林全见他沉着脸,不敢再多说,小心翼翼指指几上的画,道:“这画,小的拿去烧了?”
林楠淡淡瞟了他一眼,将画胡乱卷了,投壶一样向案边的字画缸丢去,可惜却失了准头,滚到了桌案底下,林全快步跑过去,从案下摸了出来,用袖子抹了抹灰,放进缸里,道:“大爷,时候不早了,外面已经摆了晚饭,您先去用一点吧。”
林楠嗯了一声,没有额外吩咐些什么,主子的事,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不必他来教。
☆、第99章 (改个虫)
第二日的安排是去拜访时博文和时元洲,这两个最关心的;自然是林楠的乡试情景;寒暄了几句,便令他将默写乡试的答卷。
到底是花了许多日才琢磨出的文章;印象深刻外加林楠记性又好;一边写着还有暇感叹自家先生比他爹负责任的多。不多时写完了交卷;时元洲照例开始挑刺;直到听到时博文连连咳嗽才停下来,抬眼便见林楠垂着头坐着,好生颓废的模样;才想起这不是他的习作;而是乡试答卷,干咳一声;道:“……就乡试来说,也算是差强人意。”
这个弯儿拐的也太猛了些,林楠愕然抬头,时元洲看见他诧异的表情,顿时恼羞成怒:“就这样的文章,乡试也就算了,若是会试,还是不要去丢人现眼的好!”
林楠憋笑垂头唯唯应了,时博文对自己这个儿子无语,岔开话题道:“楠儿再过数月便要会试,如今你父亲妹妹皆不在京,出入无人照看,不如暂时在这里住下,也好安心备考。”
林楠求之不得,安心备考只是托词,最重要的是有先生和师兄时刻指点,当下欢喜应了,约定了等再过几日,他去几家世交家拜访过便搬过来住。
次日却恰逢重阳,拜访世交之类的自然不好选在这一日,倒是贾母怜他一人在京,一大早就派人来接,便跟着去了贾府。
按例这一日,贾政只需去衙门点个卯,便能回府同亲友一起赏菊喝酒登高,不想午饭都过了许久,贾政才匆匆赶到,同贾母告了罪,将林楠带到偏厅说话:“宫里又出事了!”
林楠愕然。
“今儿宫里设家宴,还没开始呢,三殿下和六殿下因一时口角,就在宫里打了起来……”
林楠失声道:“打架?”李昊也就罢了,就李资那性子……说他杀人他倒更愿意相信些——打架?这也太荒唐了吧?
贾政点头,叹道:“听说闹的很凶,从岸上滚到水里还不肯停手,直到皇上去了才将他们喝开。现在朝臣们都在传,说是因为六殿下失势,三殿下才落井下石,又说是因为先前六殿下在陛下面前拆穿三殿下违旨的事儿,三殿下怀恨在心……总归是没有一句好话。唉,三殿下向来极沉稳的,怎的就……唉!”
林楠默然片刻,见贾政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道:“舅舅不必担心,那些个皇子,关系过得去才会打架,若当真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说不定看着比谁都和气。”
“那倒也是……”贾政下意识应了一声,又觉得不妥慌忙闭嘴,道:“这些话,可不能乱说。”
到底还是放心了不少。
林楠同贾政闲聊一阵,便回了贾母的院子,宝玉正坐立不安的守在那儿,见他过来,大喜道:“可算是等到了!”
向贾母招呼一声,拉了林楠便走。
去了后园才知道,原来贾府众姐妹外加湘云宝钗几个,正凑在一处喝酒吃螃蟹,宝玉急着凑热闹,又不好冷落了林楠,便守在贾母处,好拉他一同过来。
上了桌子,林楠一只蟹脚还未吃完,湘云和宝玉便开始嚷着作诗。
林楠笑道:“若要作诗,你们且作着,我只当个看客便罢。”
林楠前世记住的各种题材的诗不知有多少,咏螃蟹的,咏菊的,咏重阳佳节的,应有尽有,要说应付这样的场合,那是全无压力,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他对抄诗并没有什么道德上的心结,却大多是带了各种政治上的目的,若在这种女孩儿自娱自乐的场合,还抄了前人的诗句来欺负人,未免太过无趣,但让他自己掐一首来应景,却一没兴趣,二懒得费脑子。
林楠本以诗才扬名,他不加入,众人如何肯依,林楠揉着额头道:“昨儿去拜访我家先生和师兄,带了一车的课业回家……写的我焦头烂额,好容易来这里消遣一日,你们好歹让它也歇一歇。”
众女一齐失笑,宝钗笑道:“林兄弟不参加也好,否则我们那些所谓的诗啊文的,只怕都不敢拿出来了……”
林楠苦笑,主动喝了三杯赔罪,众人这才放过他,自去寻思。待写完了,又一齐怂恿他让他点评。
带了先前记忆的林楠,应付这些场合自然是轻车熟路,好一番热闹下来,回府已经是黄昏。
次日一早,林楠便去了郊外正修的园子。
因人手无限充足,材料又齐备,园子修建的速度极快,他不在的这数月,大体模样已经有了,只剩下些细枝末叶的东西在修修补补。
林楠在园子各处逛了一圈,将近中午时,命林全差人在附近的酒楼要了两桌酒菜犒劳建园子的大小管事,又送了几只羊去厨房给做活的加菜。
到了饭点,林楠将林全打发去陪管事们喝酒,自己简单用了午饭,就靠在太师椅上打盹,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觉得身边有动静,睁开眼,隐约看见一人坐在桌边,侧面对着这边。
林楠伸手揉眼,胳膊方一动,身上盖着的斗篷滑落。
坐在桌旁的人回头,见他醒了,起身将斗篷拾起来,歉然道:“吵到你了?”
林楠摇头,待看清他的模样,失笑道:“听舅舅说殿下和六殿下打了一架,原还有些不信的……”
现在证据都带在脸上了,想不信也不成,李资那张向来不苟言笑的脸上,挂着一个大大的黑眼圈,嘴角的淤青未散,右脸颊肿的厉害……可见战况还是相当激烈的。
李资苦笑,正要说话,却见林楠的目光落在被他放在一边的披风上,脸上笑容微僵:“……骑马来的?”
天气尚热,若不是骑马,也不用穿这么厚的披风——记得他往日出门大多坐车,今儿顶着这样一张脸,倒骑马在大街上逛了一圈儿?
李资哪能不知道他想什么,微微一笑道:“戴了纱笠。”
一面倒了热茶递过来。
林楠接过,喝了一口,捧在手里取暖,道:“殿下说会处理好此事,原来就是指打一架?”
李资淡淡道:“那小子就是欠揍。”他前儿在林府时就想揍他了,若不是怕连累林楠,他也不致忍到李熙面前才动手。
林楠摇头失笑,那倒也是,看前儿李昊的模样,分明是憋着一肚子的闷气,无处发泄,无人倾诉,和他说多少话,也不如同他打一架来的痛快,只是这法子,也就他们兄弟几个用得。
指着他脸上的战绩笑道:“你哪是去揍人去了,分明是去挨揍了吧?”
李资淡淡道:“若不挨上两拳,那就是打人而不是打架了,可就不是只跪上一晚上佛堂的事了。”
跪了一晚上佛堂……林楠低头喝茶,掩饰脸上的异色。
只听李资又道:“你且坐一会,等我先填填肚子——昨儿晚上到现在,就老五偷渡了一直烧鸡进去,还被老六抢了大半。”
说着,又坐回桌边伏案大嚼。
林楠见桌上依旧是方才自己用过的几样小菜,再看他坐的位置,皱了皱眉,到底没有说话。
他在这方面,稍稍有些洁癖,前世的时候,殷桐便爱喝他喝过的水,用他的筷子吃东西,他虽不说什么,却会重新拿了干净的给他。
只是这会儿李资饭都吃了大半,何况他便是想去拿干净的也不知道去哪儿找,索性低头喝茶,当做什么也没看见。
李资吃饭很快,用茶水簌了口,道:“一会我带你在园子走走,看看有什么地方不满意,我让人改。”
林楠摇头道:“我早先已经看过了,比我想象中还要好,没什么可改的。”
李资闻言微楞抬头,停了停,才开口问道:“阿楠现在还留在这里,是在……等我?”
林楠不置可否:“昨儿听舅舅说,六殿下在陛下面前直言殿下违旨,所以过来看看。便是见不到殿下,也可以从那些管事口中打听点消息。”
违旨往大了说,就是欺君之罪,虽李资是皇子,不会因此丢了性命,但也难免会吃些苦头。这些工地上的管事虽不知道宫里的事儿,但每日接触李资,他的气色心情总是能看出来的。
林楠说完,半晌没听到李资回话,一抬头,四目骤然相对,一时都有些失神:一个最不爱多事的人,来这未完工的园子等上半日,只为看一眼,问一声,他是否安好;一个罚跪整夜,又昏睡半日,半粒食水未进便快马赶来,只因为他在这里……这算不算是心有灵犀?
片刻后,林楠率先移开目光,李资微微一笑,温声道:“我在江南接旨后,停了两日才出发,根本瞒不了人,也没准备瞒人。父皇不可能不知道,却只字不提,老六将它捅出来也不是坏事。”
“殿下怎么说的?”
既没准备瞒人,想必是想好了说辞的,只是李熙不问,以李资的性子,也不会主动解释,若李昊不捅开,倒是李熙心里的一根刺。
李资道:“阿楠莫忘了我的正牌差事,是送你去乡试——当时我在江南,听闻有人‘恶意’传出谣言,说你扬言若不中解元,三十岁之前再不下场。我得闻此事时,谣言已经流传开来,林大人也无可奈何,说若是万不得已,假的也只能当成真的了,而此刻那些个考官却怕江南士子闹事,还在争执要不要将你降等录取,是以我特意江南多待了几日,敲打敲打那些个考官,等八月十五定了草头才回京。”
当初林楠得中草头,最大的原因就是那句所谓的谣言,否则即便是隐约明白李熙意愿的主考官,也会采取更稳妥的方式——将林楠取了二名或三名,因林楠年纪在那儿,只取个二三名,也就能让李熙满意了。
那句谣言虽是功臣,但也是破绽,若被有心人变了味儿的传到李熙耳朵里去,也是个把柄,先前因林楠对林如海有信心,是以并未放在心上,不想如今替他消除后患的,却是李资。
只亏的他连说瞎话都说的一本正经。
李资不等他将道谢的话出口,又道:“你有没有发现,这园子的进度很快?”
李资向来不是爱邀功的人,林楠微楞,道:“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李资道:“前些日子父皇下令,要将这园子在一个月内完工,现如今已经去了小半个月。除此之外,父皇以我的名义,找了京城最擅长设计园林的大师过来监工,在不改变你的大致构图的基础上,添添减减,且里面的材料花草许多都被悄悄换了更好的,费用直接从陛下内库出,还从山上引了一道温泉过来……这些事,除了王公公和我之外,没有一个人知道是陛下的意思。”
林楠愕然。
这些日子,他还是他爹做了什么合李熙心意的事儿了?莫不是为了江南破案的事?可是如果是要市恩的话,也不必做的这么隐晦吧?听李资的意思,似乎李熙动了他们家的园子,却连告诉他和他爹的意思都没有。
“我猜……”李资迟疑了一下,道:“是不是父皇有意宣林大人进京。”
他的语气也不太确定,若不是早就知道李熙有意让林如海任户部尚书,他也不会将此事和林如海想到一处去。
林楠忽然有些凌乱了——他爹进京,和皇帝老儿学雷锋做好事给他们家修园子还不留名,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怎么越想越觉得不对味儿呢!
目光不善的望向李资:“你什么意思?”
李资干咳一声,道:“我是说,父皇和林大人乃是布衣之交,父皇一向觉得对林大人亏欠良多,又知道林大人最爱山水之美,想要悄悄弥补一二,也是人之常情。”
林楠唔了一声不说话,算是认可了李资的解释。
李资忽然想起一事,道:“旁的也就罢了,有一样东西,你一定要去看看。”
“什么?”
“去了就知道了,这边。”
片刻后,推开院门,林楠顿时愣住:“这是……瓷砖?这么快就做出来了?”不仅快,而且好,竟比他前世见到的瓷砖还要细致精美。
李资道:“全大昌最好的瓷窑就是官窑,全都在工部辖下,做这些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林楠看了他一眼,道:“殿下想将瓷砖的生意,交给朝廷去做?”
李资不置可否,叹道:“朝廷上上下下,都知道盐税刮得其实是民脂民膏,百姓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可是有什么法子?朝廷六部,有五部都只知道伸手要钱,便是户部,也只管收银子、花银子,何尝为朝廷挣过一两银子?大昌土地只有那么大,百姓只有那么多,每年缴上来的银子有限,若不在盐税上多点进项,就要入不敷出,只看每年盐税在税收上的比重越来越大,便知道朝廷的处境之尴尬。年年说缩减开支,可是军备、河工、赈灾,哪一样儿是缩减的了的?官员的俸禄倒是好减,可你这边减了,他那头只怕要双份三份的收回来,百姓还是一样受苦。”
“你弄出来的东西,水泥也好,瓷砖也罢,若是弄好了,便是又一个盐税——那可是金山银山,可解朝廷大难,如是能细水长流,说不定就能说服父皇,改了盐政。”
改了盐政……李资的目标一点都不宏伟,却明确之极,闲话家常的口气,更让人绝不会误会这只是一句口号。
林楠默然,李熙已然算明君了,可他生活过的那个地方,虽有种种不足,但是比起这个时代,简直算得上是天堂:种地不仅不用交税,国家还给补贴;不仅不会有人在食盐上收刮百分之数千甚至上万的利润,还会特意在里面加碘,预防大脖子病;念书不仅不再是极少数人的专利,而且还成为所有适龄儿童的权利和义务……
可见不管怎么样,社会总是在一点点进步,总是有人在努力的将它推向好的方向发展。
胡思乱想间,李资已然换了话题,道:“东西是你想出来的,做出来自然你第一个用。我令他们做了许多花色,又从中挑了二十多种,其余的也没扔掉,堆在那边。你先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喜欢的,若是没有,说个样子,我让他们再烧就是。”
林楠道:“我看着都是好的,无……”
“无所谓”三个字还未出口,却又忽然顿住,想起了前世。
前世,他和殷桐终于挣了第一桶金,终于买下自己的第一栋房子的时候,殷桐也曾兴致勃勃的拉着他去挑瓷砖,被他用“无所谓”三个字打发之后,自己一个人怏怏去了,却带着相机,将每一块瓷砖的样子拍下来,带回来给他挑选,他却连照片都未看完,便随意点了一个……
他和单琪结婚的之前,单琪也拉着他在电脑前浏览各式的样板房图片,却因听多了他的“你觉得好就行”,变得意兴阑珊,最后找了个装修公司,全权包了出去……
若不是上天给他再一次机会,他连前世自己错在那里都不知道。
“……阿楠?”
林楠回神,道:“这花开富贵图案虽美,但是色泽富丽繁杂,一块单看也就罢了,若铺了一地,就不一定好看了。我更喜欢素淡些的颜色。”
李资点头道:“那这一块呢?”
“颜色倒是不错,只是图案和底色之间色差太大,最好图案颜色再浅些,和底色融在一处……”
……
林楠黄昏时才回府,第二日,用一日的工夫一连拜访了十多家世交,第三日便搬去了时府。
会试只剩下数月工夫,时元洲倒比他还急,每日守着他读书作文,一连十多日足不出户,中间只被贾府以做寿的名义请过去两次,每次宴罢都被拉去了后园,同宝玉探春等闲话。
林楠虽觉得有些奇怪,却也没往心里去,半月后,林如海的书信到了,林楠才恍然大悟——林如海的书信里只写了两件事,第一告诉林楠,他果然中了解元,二是问:迎春、探春、宝钗、湘云——你更喜欢哪个?
林楠差点当场喷了:合着之前他是被拉去相亲去了?还一次相几个……
☆、第100章
林楠愣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开始不解——他爹没这么不讲究吧?
迎春、探春两个是庶女;宝钗是商籍出身;湘云虽是世家嫡女,却是父母双亡……以林家的情境,哪怕娶个出身书香门第、家境清寒的女孩儿,也比同她们结亲好看些吧?
回头再去看书信;却又品出些不寻常来的意味来。
思忖了片刻,亲自去前厅给时博文时元洲报喜;同时派人前往贾府。
第二日晚上才抽出空来给林如海回信。
第三日;道贺的人便陆陆续续的上了门;对于这些在朝的官员们来说,一个小小的解元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如果这位解元有个马上就要成为户部尚书的爹;有个前太子太傅、现在是上书房总师傅的先生,而且这位先生还是陛下亲自给他找的话,那就很了不起了。
林宅的门槛差点被踏破,林楠躲在时府算是得了几分清净,但是时府的门槛虽高,可也有挡不住的人,时博文也就罢了,时元洲被弄的不厌其烦,一怒之下将林楠扫地出门。
林楠回府,先结结实实喝了三日的酒,而后宣布闭门谢客,理由自然是要闭门苦读,这才重回时府。
回到时府的林楠果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起来,所有亲朋故交来请一概不去,连贾府的人也不例外,这般一闭门苦读,又是大半个月过去。
那日林楠正在默写经义,时管家匆匆过来:“林少爷,有贵客来了,老太爷和老爷请您过去。”
林楠应了一声,随时管家去了前厅,一进门便看见临窗而立的暗青色背影,顿时微微一愣。
虽明知能被时府尊为贵客的,那必然是真的贵客,但林楠也万万没想到,来的居然会是大昌皇帝陛下,李熙。
时博文、时元洲皆不在,只有王公公一人侧身立在李熙身后,见林楠进门,恭敬禀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