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林家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鉴于前朝分封诸王,各地藩王掣肘甚至造反之事层出不穷,大昌皇室子弟的安置和前朝皆不同,皇室子弟成年之后,并不分封各地,而是大多闲养在京城,虽身份贵重,但手中不得实权,且无圣旨,不得出京,只有其中少数得皇帝信任者,方可一展所长,辅佐君王。
    将皇室子弟拘在京城,诸王兴兵造反之事得以断绝,但是皇储之争却激烈依旧。
    当初先皇诸子皆出众,先皇亦都尽心培养,令其入各部任职,各皇子表现不凡,兄弟间也其乐融融,先皇心中甚慰,谁知先皇病重时,诸子獠牙毕露,斗得天翻地覆,朝野上下一片混乱,最后却落得诸皇子“同归于尽”,便宜了李熙这个“外人”。
    许是有鉴于此,李熙深明出色的儿子只要一个就好的道理,诸子中,他令太子早早从政,从小便教其为君之道,其余诸子虽也延请名师,但教的多是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只看当初李熙曾对林楠言道“你便是带着他玩耍也是无碍的”,便可知李熙对这些无缘皇位的皇子皇孙的态度了。
    在他想来,那些个只要安安分分,不要学坏,不要不学无术给皇室丢脸便行了,至于治国安邦,全国到处都是人才,用那些人,比用皇子皇孙更顺手更放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想到太子会忽遭不测?
    从小到大,太子从未让李熙失望,且身体康健,是李熙心中当然的继承人,太子年幼时,李熙还会留意一下备胎,谁知太子都娶妻生子,将近而立之年了,居然会发生意外?
    太子去世,李熙再怎么不愿,也要接受现实,再挑一个出来。眼下这番举动却不知是真要将所有皇子放在一起比上一比,还是只是障眼法。
    林楠沉吟片刻,道:“我记得四殿下、五殿下以及六殿下,最小的也有十五六岁,虽未满十八,但是也快了,陛下这般处置,岂不是会令他们不满?”
    冯紫英道:“陛下说了,其余皇子皇孙年满十八岁之时,也要分派差事。如今二殿下三殿下,分别在刑部工部任职,虽早走了一步,但这两部乃是六部之末,按陛下各分一处的架势,等他们办差的时候,或许就能进兵部、吏部这些要紧的地方,怎么会不满?”
    在民间,男子十五六岁便可承担家业,陛下却偏偏要定下十八岁这个期限……林楠想了一阵,未曾猜透李熙的心思,忽又想起一事,苦笑道:“去上书房上课,讲课的……不会是我家先生吧?”
    冯紫英笑道:“可不正是你家先生?所以才说你消息太慢啊!不过时先生是总师傅,上书房的师傅,一共有二十多人呢。”
    林楠一时无语,他前几日还欢天喜地,以为从此可远离皇子皇孙们的纷争,现在可好……
    他之前跟着李磐,那些皇子为了不在李熙面前留下坏印象,对李磐客气几分,连带的也不会找他麻烦,但现在他家先生,可是拥有一定评分权的……
    卫若兰笑道:“这下,我们可也算是同门了。唔,阿楠你算是时先生的入室弟子,那些皇子皇孙嘛,算是入门弟子,至于我们这些做伴读的……记名弟子?”
    林楠心烦意乱,哪有心情听他的笑话,揉了揉额头叹道:“我发现自上京以来,我就没做过一件对的事……”
    不等两个人说话,不耐烦挥手道:“你们两个走吧走吧!先生做了上书房的师傅,我下午总不能空着手去,还要准备礼物呢!”
    撵走冯紫英两个,在库房挑了两件古物,看时辰差不多了,便去了时博文府上。
    下午讲完了书,时博文沉吟道:“眼下老夫去宫中任职,未必每日都能抽出空来给你讲书,未免耽误你的课业,老夫有两种安排,你可任选一种。”
    林楠早有心理准备,时博文年事已高,便是他有时间,也未必有这个精力,便是时博文不提,他也会主动提出来,口中道:“请老师明示。”
    时博文道:“第一,老夫可以写一封荐书,让你去国子学读书,虽此刻不是招生的时候,但是这点面子,老夫还是有的。”
    林楠点头。
    时博文继续道:“第二嘛,老夫只有一子时元洲,本是状元出身,只是他为人为官皆不成,只一心扑在学问上。元洲原是翰林院学士,数年前,你师娘去世,他守丧回家,之后便不愿再去谋差,说嫌官府腌臜。唉,学不能致用,学问再好又有何用?老夫却也没有劝他,你这个师兄,性情太过耿直,便是去做了官,只怕也只有得罪人的份儿,倒真不如在家做他的学问……”
    顿了顿,又道:“元洲虽为人迂腐,但是若论学问,实不在老夫之下,老夫的意思,若你不嫌弃,可以让你师兄代为授课,老夫每旬休沐时,再亲自给你讲书,你意下如何?”
    只听这句意下如何,也知道时博文到底希望他选哪一条。
    林楠能明白时博文的心思,时博文只有一子二孙,一子虽是状元之才,却太过古板耿直,而二孙却资质平平。时博文年事已高,总有照看不到的时候,太子在时,看着他的情分上,无论如何也会保时家一个平平安安,如今太子过世,朝中局势不明,而时博文对林楠或者说林如海的前程较为看好,不愿淡了关系,才会有此安排。
    这也算不上是利用,不过是守望相助罢了,若言利益,时博文的超然身份,对林楠好处更多。
    当下毫不犹豫选了第二条,时博文果然心情大好,当下命人去请时元洲来见。
    等林楠从时府用过饭出来时,天色已暗,时府外已经挂上了灯笼,管家将林楠送到门外,等林全迎上来才退下,正欲上车时,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厮小跑过来:“林公子,我们主子给您的信。”
    林全接过,递给林楠,林楠正反看了一眼,信封上一个字也没有,也未封口,抬眼向小厮过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车上未挂灯笼,也看不出是谁家的,林楠沉吟片刻,举步上前。
    小厮忙抢上两步,拦在林楠身前,脸上露出哀求之色。
    林楠叹了口气停下,道:“告诉你家主子,让他别想太多,好生跟着先生念书。现如今他平白长了一辈,该高兴才是。”
    轻轻在小厮头上抚摸了两下,拍拍他的肩膀,柔声道:“去吧!”
    他对小厮说着话,眼睛却一直看着在马车上,却不知车上的小小少年,看着他熟悉的动作,瞬间红了眼。
    林楠对着马车上看不见的那人,露出微笑,轻轻点头,离去。
    林全等马车动了,去的远了,才低声问道:“大爷,你怎的知道车上的人是皇孙殿下?”
    林楠闭着眼,靠在车壁上,懒得说话。
    若是派小厮送信,原该去林府才是,何以巴巴的等在时府门口?那小厮面生的很,如何问也不问一声,便认定他是林楠?再加上那封信没封口,可见写信的人便在车上看着。
    小厮走路的姿势,一看便是宫里的小公公,林楠今儿在时府呆的时间,比以往多了足足一个多时辰,且那辆马车未准备灯笼,可见早就来了……除了磐儿,还有谁会傻乎乎的在外面等一个多时辰,就只为看他一眼?
    林全小心翼翼道:“大爷,要不要小人把灯挪过来一点,您好看信?”
    林楠淡淡道:“便是挪过来,马车上光也晃得很,这个时候看信,爷的眼睛还要不要了?”
    那封信里写什么,他不看也知道,也……不太想看。
    林全嘿嘿一笑,不再说话,却也难免腹诽:大爷你在马车上看书的时候还少了吗?
    回到林府,还未回院子,林成便迎了上来,道:“大爷,宝二爷在前厅,等了您一个多时辰了,您看……”
    林楠脚步微顿了顿又继续,道:“你去告诉宝玉一声,我换了衣服就去见他。”
    林成应了。
    林楠又道:“可用过饭了不曾?”
    林成自然不会误会他问的是自己,道:“先前小的问过了,可是宝二爷拒了。”
    林楠道:“备饭吧,我在时府吃过了,让宝玉自用,我一会便来。”
    因宝玉在等着,林楠只得草草梳洗了一下,便去前厅。进了门,却见席上坐了两个人,除了宝玉,还有一个少女,背着他而坐,看不清容貌。
    林楠微微皱眉,这宝玉好不解事,怎的带了女客上门?回头不悦的看了林成一眼,女客哪有放在前厅招待的道理?
    林成苦了脸,也不知如何解释,却见宝玉见了林楠,起身欢喜的唤了一声表哥。
    那少女慌的连忙跟着站了起来,背后的凳子哐当一声倒地,少女知道自己失礼,咬着唇向林楠行礼,脸色苍白,目带惶恐,楚楚可怜。
    林楠原还一时想不起这少女是谁,一看她这幅模样,记忆回归,脸色顿时一冷。
    宝玉正对少女柔声安慰道:“林表哥是极好的人,不会怪罪你的……”
    林楠打断道:“我在书房等你,宝玉用过饭再过

  ☆、第57章

见林楠打断自己说话;神色淡淡,又说完就走,宝玉如何不知道林楠心中不快?赶前一步要追上说话时,耳边却听到一声怯生生的“宝二爷”;顿时住了脚。
    宝玉一回头,便看见那双小鹿般惊恐不安的眸子中泪光盈盈;少女扭着手指,惶然道:“林大爷他……”
    宝玉宽慰一笑,道:“表哥是极好的人;那日我给你的银子还是表哥的呢!你先坐下吃饭,我去见过表哥就来。”
    少女低低嗯了一声;那种透在骨子里的柔顺和依赖,让宝玉暗地里捏了捏拳;无论如何,定要说服表哥不可!又细细的安抚了几句,扶她坐下吃饭,自己则招了下人上前侍候着漱了口,喝了半盏茶,才随下人去书房。
    林楠的书房宝玉是第一次来,他到的时候,林楠还在默书,端坐在案前,低着头,一笔一划慢慢写着,充满了闲适安然的味道。宝玉虽心中有事,见了林楠这般模样,,也不敢豁然打扰,只得坐在椅上,捧着茶盏,看着林楠,准备在他抬头或分心时,出言提醒自己的到来。
    许是林楠的安闲影响了宝玉,坐了片刻,便渐渐安静下来,透过香茶腾起的云雾,那个在灯光下低头写字的白衣少年,看起来很不真切,清润如玉的手指,静谧低垂的长睫,温顺披垂的长发,似乎都带着某种神秘的的美感,恍惚间,仿佛觉得自己是闯入了仙境的浊世俗子,一时间,竟是痴了,忘了自己身在何方,为何而来。
    直到林楠放下笔,起身净手,宝玉才有些清醒,下意识唤了一声“表哥”。
    林楠擦尽手上的水渍,并不回到案后的太师椅上,而是在宝玉身边的椅上坐下,自有下人知机的倒上茶水,林楠挥手令人退尽,才道:“我记得我告诉过你她是什么人。”
    一个在外卖扮演卖身葬父的把戏骗钱的女骗子,也不知道宝玉那根筋不对,竟把人带到他家里来。
    宝玉原还有些恍惚,愣愣看着林楠隔几坐下,林楠一开口,顿时从梦中回归现实,心中无限遗憾:这个表哥,这般气质,这般风华,可偏偏就沉浸在这红尘浊世中,成日想的是功名利禄,同那些人一般的蝇营狗苟……
    这才豁然想起自己的来意,忙解释道:“表哥的话,我是记得的,晴柔也没有瞒我,只是她的处境委实可怜……”
    林楠抬手打断他的话,道:“我对她的事没有什么兴趣,宝玉你直接告诉我,你带她来做什么?”
    林楠的反应实在出乎宝玉的意料,他有极大的把握用那少女的遭遇打动林楠,但是却没想到林楠连听都不愿意听一句,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恳切道:“表哥,你能不能收留晴柔?”
    林楠不说话,目光淡淡的落在宝玉的脸上。
    宝玉被他看的有些不安,道:“我知道表哥你也为……”
    林楠打断他,语气清淡却不容置疑:“宝玉你不是三岁小孩子,你应该知道我们这样身份年纪的人之间互赠丫头是什么意思……莫说那丫头不合我的品味,便是她是我喜欢的类型,以她的身份,我也绝不会让她做我的身边人——便是我不惧我父亲的棍子,也要担心我家先生将我逐出师门。”
    宝玉忙道:“表哥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而且小柔她也不是丫头……”
    林楠冷然道:“不是丫头是什么?难道你要在我的府里,给你养一个外室?”
    “当然不是!”宝玉急了,站起来在书房转了两圈,道:“表哥,你……”他实在想不到,自己这个才华风姿堪比仙人的表哥,为何思想会如此……这句话他说不出口,甚至只在脑子里过了过,便觉得有些愧对林楠,更不知道该如何说话了。
    林楠单手撑上下巴,道:“好,既是我误会了,那你说。”
    宝玉滞了滞,整了整思路,缓缓道:“晴柔她原来也是好人家的女儿,爹娘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林楠打断道:“她的事和我无关,我只想知道,宝玉你到底想做什么?”
    宝玉急道:“表哥你不知道她的故事,你若是知道了,就不会……”
    林楠淡淡道:“故事故事,故去的事,这世上,除了初生的婴儿,哪里有没有故事的人?宝玉,我再说一次,我对别人的故事没有兴趣。如果你来只是想让人听你讲故事,不如回你自己的院子,讲给你的丫头们听,说不定还能赚几滴眼泪,毕竟讨你欢心便是她们的活儿。”
    这话说的太刻薄,宝玉顿时滞住,脸涨得通红。
    林楠见他这副模样,皱眉道:“宝玉,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宝玉被林楠连番堵住话头,愤然起立,道:“我自然知道!我在帮一个可怜的女孩儿脱离火坑,而表哥你却连听都不愿意听一句,冷血至此,我……”
    他原想说我看错了你,但是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拂袖便向门口走去,刚走出两步,却又想起那双小鹿般惶恐的眼,顿时脚步一顿。
    在门口气呼呼站了一阵,又自转回身,央道:“表哥,便当我欠你一个人情,你帮我这一次吧!”他原是在女孩儿面前做小伏低惯了的,对着林楠这般,自己也不觉得难为情。
    林楠少有对人这般不客气,今儿却一反常态,将在他面前脾气好到不行的宝玉都气成这样,林楠自己也愣了愣,反应过来自己是因为李磐的事,心里堵的慌,偏偏宝玉送上门来,就做了他的出气筒。此刻见宝玉竟先服了软,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叹了口气,招手令他回来坐下。
    罢了罢了,反正这些日子过的闷的很,权当找个乐子。
    宝玉老实坐下,林楠道:“我问,你答。”
    宝玉点头。
    林楠道:“她找的你,还是你找的她?”
    宝玉道:“她在门口等了我好几天,说……”
    话说了一半便是一滞,他之前已经说了晴柔没有瞒他,若是将她当时的原话说出来,岂不是自己打嘴?
    林楠看了他一眼,哪里不知道他想什么,淡淡道:“她是不是说,她用你给的银子,安葬好了她的父亲,便来找你来了?说你既拿银子买了她,她以后她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宝玉嘴巴微张,傻傻看着林楠。
    林楠向后放软了身子,无奈叹了口气,道:“想必你是不忍心戳穿她的,可是准备再给点些银子打发她?她必定是不要的,是用的哪一套?撞柱?长跪不起?还是当场虚弱晕倒?”
    宝玉嘴巴张合,半天没有说话。
    林楠手指在颌下轻抚,道:“让我猜猜,以方才她的做派来看,撞柱和长跪都显得太过烈性,那么应该最后一项?”
    宝玉早已失去了言语的能力,半晌才呐呐道:“表、表哥……”
    林楠叹道:“你知不知道,你给她的那些银子,足够一家五口数年的温饱?”需知便是在贾府这样的富贵之家,一个姨娘的月银也不过二两,而那日宝玉可是足足给了她几十两银子,林楠说是数年温饱已经很保守了。
    同时心里升起奇妙的感觉,之前他看见卖身葬父那一段,还曾因为没有出现记忆中恶俗的桥段而失望,现在看来,生活没有让他失望啊!
    宝玉呐呐道:“她醒来之后,便说了实情,她也是被人胁迫,那银子一分也没得,而且他们还要将卖她去青楼……无论如何,我总不能看着她……”
    林楠打断道:“像她那样的,卖去青楼顶天了也不过五十两银子,她在外面卖身葬父,遇上像你这样的,一日便是几十两银子,谁会那么傻,卖了自己的摇钱树?”
    宝玉张口欲言,林楠淡淡道:“我知道你又想说,她一个柔弱女子,出头露面做这等事,本身便已是极可怜了,可是?”
    宝玉讪讪。
    林楠懒得理他,声音微提,对外吩咐道:“去将林成叫来,另外,将宝玉带来的姑娘也带来。”
    又对宝玉道:“你认为,怎么样的才叫不可怜?”
    见他一时答不上来,又道:“如袭人、晴雯那样的?”
    宝玉不语,林楠知他默认,也不再说话,过了片刻,便有丫头带了晴柔进来,跪下行了礼,林楠让她起身,懒懒靠在椅上,道:“你的事,我也听宝玉说了。”
    晴柔怯生生抬头看了他一眼,再看看宝玉,迅速低下头,轻咬着唇,如羞似怯。
    林楠来自现代,见惯了自力更生的女汉纸,对着这样的小白花只看着便觉得不耐烦,尤其她还不是真的小白花,便格外觉得恶心,毫不掩饰的露出厌恶之色,淡淡道:“按说如宝玉这般身份的哥儿,别说在外面买个丫头,若是有看上眼的,直接收了做房里人也是常事。只是宝玉却不太一样,府里舅舅管的甚严,断不许他在外面乱来,外祖母和舅母更是唯恐有不省心的带坏了他,宝玉房里,哪怕是一个三等丫头,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宝玉也是知道这个,才带你来找我。”
    晴柔低着头不说话,只对着林楠福了一福。
    林楠唤道:“林成进来。”
    林成便侯在门外,闻言进门道:“大爷。”
    林楠抬抬下巴,虚点晴柔,淡淡道:“这丫头是宝玉带来的,我总不能拂了宝玉的面子,你看看她入府能做点什么,看着该给多少身价银子?”
    晴柔抬眼飞快的看了林楠一眼,迅速低头。
    林成应了一声是,转向晴柔,转了一圈,道:“手伸出来我看看。”
    晴柔咬着唇,脸上露出屈辱之色来,眼睛看向宝玉,宝玉正要说话,被林楠一个眼神过去,老实闭嘴。
    晴柔委屈的伸出手来,十指纤纤,雪白细嫩。
    林成看了几眼,对林楠禀道:“虽这丫头相貌还算清秀,但规矩上差的太远,没有两三年时间j□j不过来,以她的年纪,等j□j出来都该许人了,是以也不必费那个功夫,只能让她在主子见不到的地方侍候。小的看她的手,也不是常年拿针线的,粗重的活计估计也干不了,只能去厨房打下手,又或者负责清洗府里一等二等丫头的换洗衣物。这样最低等的丫头,给五两银子便是恩典了。”
    他之前以为晴柔是宝玉的丫头,是以没有请去旁的地方招待,不想用饭的时候,两个人竟同桌而食,让他在林楠面前丢了脸,是以这会儿故意说些不好听的,一席话,说的晴柔脸色苍白,摇摇欲坠。
    林楠漫不经意一挥手,道:“到底是宝玉带来的人,怎好让她做这样的事?我记得贾府的一等丫头是一两的月银,便按这个例给她吧。至于活儿,你随意安排些最清闲不过的差事就是,只是记得给她将规矩讲清楚了。”
    宝玉听了林成的话,原神色有些黯然,此刻听了林楠的话,顿时喜出望外,连连称谢。
    林楠继续吩咐林成道:“给她二十两,带她下去安置吧,明儿一早再写契子,并去官府备案。”
    等林成带着晴柔离开,走的远了,才转头对宝玉解释道:“我林府的规矩,府里的下人都是签了死契的,她自然也不能例外。不过你且放心,这样只是为了以防有心怀不轨的奴才做反,从不曾用这个拿捏过谁……不管是什么时候,她自愿也罢,你带她走也罢,我绝不会留难。”
    宝玉点头道:“这我自然知道。”
    两人又聊了几句,宝玉便告辞离开,毕竟此时天色已然不早。
    送走宝玉,林楠一个人在书房呆坐了一阵,才叹了口气,从怀里取出李磐的书信,慢慢打开。
    李磐的字写的不算太好,但是很工整。
    “……从父王和母妃去世之后,先生是第一个,愿意教磐儿怎么做事,怎么做人的人……”
    “……也想对先生好,哪怕只能帮先生做一点点事,磐儿也满足雀跃,欢喜无限……”
    “之前不知道该对谁好,现在不知道怎么对人好……”
    “……永远只会做错的事,永远只会让先生替我承担后果……一次这样,两次还是这样……”
    “……”
    信很长,但意思很凌乱,没有写完,似乎写信的人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面大段的空白,只留下点点滴滴的湿痕,让林楠心中也跟着酸涩起来,这傻孩子,居然将他没了差事的事,又算在了他自己的头上。
    林楠揉了揉额头,将眼中的酸意憋了回去,心中暗叹一声,要不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将真相告诉那小子?便是不告诉他一切是自己设计的,总要让他知道,官是自己主动辞掉的吧?
    ……
    第二日天明,林楠梳洗罢,用了早餐,林成进来道:“大爷果然料事如神,我昨儿给那丫头讲规矩时,只反复说但凡主子可能去的地方,都不许她踏足半步,果然一大早,那丫头就不见了。”
    林楠并不意外,那晴柔绝不是个安分的,若是全然没了接触到主子的机会,她怎肯签下卖身契,一辈子做个下人?要知道他之后对宝玉说的话,可是故意避开了晴柔的。
    又问道:“赎身银子呢?”林楠不是在意那二十两银子,而是若晴柔还想纠缠宝玉的话,想必那二十两银子是不会动的,否则便是沾了偷盗之名,如何再去骗宝玉?
    林成道:“拿走了。”
    林楠点头道:“既把银子拿走了,想必不会继续去纠缠宝玉了。”
    林成却神色古怪的递了一张纸过来,林楠看了一眼,差点将茶呛进嗓子眼——一张借条!一张深情并茂、大义凛然的借条!
    林成一面替林楠抚背,一面小心道:“要不小的再去提醒一下宝二爷?”
    林楠摇头道:“该你说的我已经都说了,若他仍要入瓮,需怪不得别人。”
    昨晚的事,林楠便是在用事实对宝玉说话:不管晴柔的借口是谋生还是避祸,林楠给的都已经到了最好,结果她依旧不满足,这样不告而别。但凡不是傻子,都该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这样宝玉还愿意被她迷惑欺骗——既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何苦做那个恶人?
    林成道:“以小的看,按宝二爷的习性,便是知道晴柔在骗他,只怕也……贾府只怕又要热闹起来了。”
    林楠想了想,道:“宝玉托付的人弄丢了,怎的都要去告诉他一声。这样吧,下午的时候,我亲自去贾府一趟,正好也许久没有见过舅舅了。”那丫头的事,还是要先打个预防针的好——贾府那帮子人,有时候不能用常理判断,所以还是先离屎盆子远一些,省的到时候扣到了自己的头上。
    林成应了,然而到了下午,却未能成行——江南的船到了。
    船上大多是林如海从江南运来的建材,假山奇石之类,另外还有给贾政娶平妻的贺礼,以及带给贾母等的礼物。
    林楠让林成清点入库,自己则开了江南林府二管家林祥带来的书信,一连看了三遍,也没从那些千篇一律的训示中看出什么来,明明知道现在离他被罚跪,才一个月的功夫,林如海收到消息才半个多月,根本来不及做什么,但是还有有点失望,问道:“江南可有什么新鲜事麽?”
    林祥笑道:“江南那地方,每天都有新鲜事儿,大爷您让小的从何说起呢?不过有件事,大爷您一定感兴趣。”
    “哦?”
    林祥道:“柳湘莲柳爷,现下正在江南呢!还去了府上探您,可惜您不在,只陪老爷下了一盘棋便走了。”
    “柳湘莲?”林楠笑道:“那可是个妙人。你回去若是见到他,定让他上京来玩,我和冯大哥卫大哥都不在江南,他一个人耍,想来也没意思的很。”
    那是个妙人,不过却是之前那个林楠的知交,林楠记忆中有他的模样,却未曾亲眼见过。
    林祥微笑道:“那倒不一定,柳爷知交满天下,哪里都能交上朋友,旁的不说,这段日子带着漕运总督家的两位公子,在江南四处作耍,玩的好不快活呢!大爷您若再不回去,江南第一公子的名号,可就换人了……”
    林楠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嘴角浅浅翘了翘。
    漕运总督……似乎是皇后娘娘唯一的亲哥哥呢。

  ☆、第58章

第二日一早;林楠便派人送了黛玉去贾府派送林如海从江南送来的特产,自己则先去时府上课,罢了直接去贾府陪贾母用午饭。
    用过饭,贾母自去小憩;黛玉去了后院和迎春几个玩耍,贾政要晚上才下衙;林楠无事,便在院子里看书,一面派人去学堂告知宝玉;以免他下了学去别处玩耍,让他空等。
    谁知过了两刻钟;派去的人回来禀报,说宝玉没在学堂。林楠沉吟片刻;将林全招来吩咐了几句,林全自去了。
    又看了一阵子的书,便有和林全一起去的小厮回来报信,林楠问了几句后,便打发人去看贾母睡醒了没,丫头没多久便带了肯定的答案回来,林楠放下书,去了贾母的院子,同她一起说笑玩牌。
    才玩了两把,便见宝玉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脑门上全是汗,进门看见林楠,似有话要脱口而出,又强忍了下来,唤了一声表哥。
    贾母见宝玉这幅模样,牌也停了,招到身边坐下,亲自拿了帕子给他抹汗,责道:“都这么大了,怎的还是风风火火的?看这一身的汗!跟着你的人小子呢?一个个都是死人不成?”
    宝玉勉强笑道:“不怪他们,是我知道表哥来了,便走的急了些。”
    贾母嗔道:“你表哥住的又不远,要见什么时候不能见?这么急慌慌的做什么?”
    又对林楠叹道:“楠儿也是,总也舍不得多来看我老婆子几眼,我年纪也大了,这人一老,最怕冷清,只希望身边能热热闹闹的,这么多的孩子里,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两个玉儿,唉,也不敢存了别的念想,只能多看一眼,便多看一眼就是了。”说到情动处,拿了帕子去抹泪。
    林楠忙赔了罪,又连声劝慰,虽知道贾母的话半真半假,但是贾母怎么说,他就怎么听就是了。
    所谓人老成精,贾母对贾府目下的处境最清楚不过,贾家下一代,委实没什么能撑得起家业的人,贾琏虽精明,却只在俗务上,宝玉虽聪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