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五]青天侠义传by烟水晶-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拯看着公孙策的背影,眉头紧锁,心情也压抑了起来。包拯并不是真的会穿梭阴阳,也不是真的能洞察人心。但是看到公孙策的恐惧,他感到心中不安,甚至心疼。他发现他只喜欢看公孙策微笑的样子,他不希望那个让他欣赏甚至倾心的人感受烦恼。包拯不知道皇上到底想要做什么,在揣摩人心上,他承认他远远不如公孙策。
    因此,包拯只能快步追上公孙策,插科打诨地将他逗笑,让他暂时忘却今天发生的一切。但是他心里明白,这件事还没有结束。皇上召见他们进宫是为了解决太后和李夫人之间的麻烦,虽然公孙策已经替包拯拒绝了,但是包拯知道,如果八贤王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来,皇上一定还会再次召见他们的。这就是一个麻烦,不只是皇上的,也是所有知情人的。一天不解决,一天会让人忐忑不安。
    然而让包拯感到意外的是,接下来的三天,皇上再次遗忘了包拯和公孙策。在第四天,八贤王把包拯和公孙策请去了南清宫设宴款待。八贤王告诉包拯,他并没有去见刘太后,而为李夫人上太后尊位的事情也没有成功。现在皇上的两位母亲还住在宫里,彼此不见面,事情僵持在那里没办法解决。
    赵德芳替皇上烦恼忧心,而被公孙策拎着耳朵教育了好几天的包拯终于学乖了,也坚决闭嘴,不再多说一句。然而就在八贤王设宴的那一天,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陈琳竟然来了南清宫,他并不是代表皇上来的,而是带来了李夫人的一封信。
    “你说,李夫人要见我?”赵德芳惊讶地看着手中的书信,十分诧异地看着陈琳。
    陈琳满脸堆笑,“夫人听说八贤王多年以来一直对皇上照应有加,想要当面感谢,特意设了酒宴请王爷进宫一叙。”
    赵德芳看着手中李萍亲笔书写的信笺,儒雅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迷惑的神情。
    包拯和公孙策忍不住对视了一眼,他们心中有着跟八贤王类似的疑惑。李萍为什么要见赵德芳?难道她有着跟赵祯一样的想法,也想得到太后的尊位,需要让赵德芳帮忙吗?
    陈琳满脸堆笑地看着赵德芳,等待着王爷的答复。赵德芳迟疑了片刻,便点头道:“夫人有请,我一定要去。陈公公请。”
    见赵德芳答应了,陈琳满脸的皱纹都笑开了花。不过他并没有迈步,而是转向了包拯,笑道:“夫人还请了包大人,希望包大人赏脸,陪王爷一同进宫。”
    包拯一怔,公孙策的眉头也忍不住皱了起来,心道,这皇家的人为什么谈什么事都喜欢把包拯叫去听呢?

☆、第2章 。落幕(5)

包拯和公孙策结伴去了南清宫;最后公孙策却目送着包拯和王爷坐上轿子跟陈琳进了宫。整件事简直是莫名其妙。
    一出了南清宫;公孙策就立刻上了马车;让车夫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送回万通镖局。一进门;绕过三条回廊;直奔后院;一边走一边抓人询问展昭和白玉堂的下落。问了好几个人都说不知道;到了后院也没找到人;公孙策不由得心急如焚。
    突然;从院子深处突然冒出一个人,差点迎面跟公孙策撞在一起;“公孙公子;你这是干什么;因何如此着急?”
    公孙策一抬头,看见对面的人,一阵惊喜;“夏大侠,你今天在太好了!看到展昭了吗?我有急事找他!”
    夏煊一怔;“我今天还没看见展昭。”
    公孙策的脸上一阵焦急闪过,眉头紧锁,焦急地道:“这小子,平时没事找他的时候他蹦跶的比谁都欢!现在事到临头要找他,结果他却不见了!不知道跟小白跑到哪里撒野去了!”
    夏煊看着平日一向温柔的公孙策这样着急,也受到了对方的感染,忍不住皱起了眉。
    “看公孙公子如此焦急,我倒有个办法可以找到他。”
    “什么办法?”公孙策眼睛一亮,盯着夏煊道。
    夏煊微微一笑,“我是江湖人,自然用江湖的办法。公孙公子稍安勿躁,等我片刻,我保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让展昭出现在你面前。”
    说罢,夏煊从身上取出一个小包,在里面随手捏出一颗不大不小的石头子一样的东西,往地上用力一摔。只听啪的一声响,之后一道青烟从地面霍然升起。公孙策往天上观看,只见一道亮光闪烁,紧接着又是一缕青烟直直地升腾起来,持续了好长一会儿才逐渐消散。
    “这是什么?”公孙策好奇地看着夏煊手中的小包,问道。
    夏煊微微一笑,将小包收好,答道:“不过是江湖人传递消息的小伎俩。展昭看得懂,知道这是我们师门的信息。只要他还在汴梁,很快就会回来。”
    公孙策将信将疑,也不知道这大白天的,展昭能不能看见方才那道看上去很细的青烟。不过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信号发出去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展昭和白玉堂就从门口风尘仆仆地跑了进来。
    “师兄,师兄你找我有事?”展昭一见到夏煊,就紧张地问道。
    夏煊摇了摇头,顺手替展昭擦了擦额头跑出来的热汗,笑道:“不是我有事要找你,是公孙公子。”
    “公孙大哥?”展昭转头看向公孙策,“什么事?”
    公孙策皱了皱眉,打量了一眼展昭,又往夏煊身上看了一眼,为难地道:“夏大侠,这件事——”
    夏煊是何等聪明的人,公孙策一张嘴他就知道对方想要说什么,立刻摆了摆手,“公孙公子不必说了,夏煊明白。”
    说着,他微笑着替展昭擦干最后一点汗水,笑道:“留下好好帮公孙公子办事吧,留神不要受伤。需要帮忙就传消息给师兄,知道吗?”
    展昭看出了公孙策非常着急,只是匆匆对师兄点了点头。夏煊没有在意,对公孙策点了点头就转身离开了。从始至终,他都没有看白玉堂一眼。
    白玉堂皱了皱眉,他再一次产生了这种感觉,好像展昭的这个师兄非常不喜欢他。
    “公孙大哥,到底有什么事,不能告诉师兄,莫非是宫里?”
    公孙策听到展昭的话,急忙点头道:“我急着找你就是想让你和小白进宫帮我看顾着包拯。”
    “进宫?”展昭一怔。
    白玉堂的心中也是一惊,急忙问道:“包大哥怎么了?”
    公孙策将方才在南清宫发生的一切对两个人讲了。展白二人一听,立刻察觉到这件事非同寻常。他们都知道八贤王跟李萍当初是什么关系。现在这一对老情人要见面,竟然还把包大哥拉上,包大哥万一听见什么不能听的宫廷秘密,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杀人灭口啊。
    想到这里,展昭也急了,“不行!我立刻就进宫,把包大哥救出来!”
    公孙策急道:“不可!”
    展白二人齐齐看向公孙策,公孙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你们两个记住,进宫以后先找到包拯,然后暗中留心。就算有人要杀他,你们也要沉住气。除非万分危急的时候,不可轻举妄动。听懂了吗?”
    “公孙大哥,你的意思是让我们进去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吗?”白玉堂看着公孙策,俊俏的脸上神情十分凝重。
    公孙策点了点头,“我们应该信得过包拯。以他的本事,无论遇到多么凶险的情况都应该可以化险为夷。我只是怕万一,万一真的出事,有你们两个在我也能放心。”
    展白二人点了点头,立刻动身进了皇宫。公孙策不会武功,就只能留在万通镖局等候消息。两个小的走了以后,他心中的这根弦终于松了下来,浑身就好像被抽掉了力气一样,浑身无力地坐在了椅子里。
    就在此时,突然,一个小厮小跑着来到了公孙策的房间,通报说外面有人要拜访公孙公子。
    公孙策愣了愣,他想不到在京城他会有什么朋友前来拜访。然而当那个朋友出现的时候,公孙策焦躁的心情瞬间放松了很多。
    “庞大哥!”公孙策惊喜地站了起来,快步来到庞统身边,拉着他的手将人让进了房间,一边走一边笑道,“我刚才还在想是哪个朋友来看我,没想到是你。这几天心里一直有事,都忘了皇上已经给庞大哥下了进京的圣旨,你现在可以在京城中公开走动了。”
    庞统笑着点了点头,坐在公孙策的对面,打量了一下这个房间,笑道:“这个房间跟你在襄阳府衙的房间一样清雅。”
    公孙策笑了笑,吩咐人给庞统上茶。庞统着看了看公孙策,突然问道:“包拯呢?为何我听万通镖局的下人说,今日只有你一个人在府中。那两个小混蛋呢?”
    听到庞统问起包拯,公孙策忍不住皱了皱眉。庞统是何等了解公孙策,自然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立刻问道:“怎么了,难道出事了?”
    公孙策看了庞统一眼,心中几番思绪闪过,最终却轻轻叹了口气,“庞大哥,那日在大殿跟刘后的人对峙以后,你跟皇上回了后宫。现在关于那件事的前因后果,你知道多少?”
    庞统轻轻眯了眯眼睛,端详了公孙策一会儿,突然微微一笑,“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依然不知道。”
    公孙策道:“什么是该知道的?什么又是不该知道的?”
    庞统道:“皇上愿意让我知道的,都是该知道的。”
    “皇上?”公孙策微微一愣,不解地看着庞统,“我以为皇上与你之间已经是心意相通,这件事他应该不会瞒着你。”
    “阿策。”庞统轻轻皱了皱眉,打断了公孙策的话,冷笑道,“我以为以你对官场政治的了解,不应该说出如此幼稚的话。莫非你现在心情的确很乱,已经糊涂了么?”
    公孙策心中陡然一动,恍然道:“庞大哥你说的对,是我糊涂了。”
    庞统笑了笑,“你我本是挚友,不分彼此。从前你虽然在襄阳跟那个老家伙斗,但毕竟不是朝廷命官,很多话我不便跟你说。既然现在你进了京,这一次又立下这样大的功劳,封官进爵也是迟早的事。当大哥的就不得不提醒你了,那个人,他就算脾气再好,毕竟也是皇上。其他小事他或许可以不在乎,但是你也好,包拯也好,一定要谨记他的底线,那就是他手中的皇权。”
    公孙策白皙的脸上若有所思,良久之后,幽幽地叹道:“龙有逆鳞,触之即死。庞大哥,你方才说的那些封官进爵的话,是你的猜测,还是皇上跟你说过些什么?”
    庞统微微皱了皱眉,认认真真地端详了公孙策几眼,突然问道:“怪不得今天一进门我就觉得你的眼神有些不对劲。阿策,你在怕什么?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
    看着庞统关切的目光,公孙策微微苦笑,“庞大哥,你关心我我明白。但是你的问题我不能回答。因为那是皇上的逆鳞,是你不应该知道的。”
    庞统一愣,瞬间皱起了眉头,“阿策,你跟我说实话。包拯和展昭他们是不是进宫去了?”
    公孙策苦笑着点了点头。
    庞统眼中目光微冷,沉默了很久,他终于点了点头,霍地一声站起了身,盯着公孙策的眼睛说道:“阿策,你放心。我比你们任何人都了解皇上。这一次的事情虽然敏感,却也能让皇上彻底信任包拯。他不会有事的。包拯一定能平安出宫,皇上还会重用他。”
    公孙策看着庞统笃定的眼睛,勉强笑了笑,叹道:“但愿如此吧。”
    按下公孙策和庞统喝茶谈心不提,单说包拯。此番进宫,他并没有见到皇上,而是被陈琳直接引入了李萍现在居住的宫殿。如今的李萍跟当初已经大不相同,一身华丽的宫装穿在她的身上,显得整个人雍容华贵,仪态万方。
    包拯一见到李萍,便躬身行了一个礼。虽然这位目前还没有正式成为太后,但是她的身份在宫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赵德芳站在包拯的身边,眼看着李萍端坐在那里受了包拯的礼,心中忍不住五味杂陈。
    其实他早已经忘记了李萍的长相。算起来他跟李萍不过是当初年轻时的一场风流债,匆匆一夜,风过无痕。如果不是因缘际会,他们跟本不可能有再次见面的机会。如今物是人非,故人相见,身份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位,就是八贤王?”
    李萍的话打断了赵德芳的思绪,他急忙看向李萍,答道:“正是。”
    李萍在侍女的搀扶下慢慢起身,向着赵德芳行了一个礼。赵德芳急忙侧身还礼,心中却忍不住感慨,当年这个女子也是这样站在他的面前,盈盈下拜。没想到再见面的时候,自己还是王爷,她却快成为太后了。
    施礼已毕,众人重新落座,李萍缓缓道:“这十几年,王爷辅佐我儿,为国操劳,辛苦了。”
    赵德芳急忙连称不敢,几句客套话过后,李萍突然微微一笑,盯住了赵德芳的眼睛,“这几日我在这宫殿中居住,却听说外面有传言,刘太后想要逼迫皇上将我移出宫外居住,不知道王爷听说过这个消息没有?”
    包拯和赵德芳的心中同时微微一沉,该来的到底还是来了。

☆、第2章 。落幕(6)

该来的还是来了。李萍终于问到了她与刘娥之争。她问的人是赵德芳,赵德芳自然不能不回答。
    “不知道夫人是从哪里听到这种说法,本王并没有听说刘太后逼迫皇上的事。”
    李萍微微一笑,“王爷顾着皇上的面子,我很感激。其实也不必听说;刘娥这个人我很了解;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她的脾气恐怕也不会改变。”
    说到这里,李萍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抬头看了包拯一眼;淡淡地道:“包拯;三天前你在崇政殿规劝皇上的话;陈公公都跟我说了。我儿有你这样的贤臣辅佐;我很高兴。”
    包拯心中一动,他记起了当初他在赵祯面前阻止皇上让八贤王去跟刘娥求情的情形。当初他说的那些话,几乎每一句都是反对;并没有半点对李萍有利的地方。看李萍如今说话的神态语气;仿佛完全是真心的。如果者的如此,这位李夫人的心胸,真可谓豁达。
    没有让包拯答话,李萍继续轻声说道:“其实我今天请王爷和包大人来,就是为了当着你们两个真心关怀皇帝的臣子的面,说出我的真实想法。
    这二十年,我漂泊在外,母子不能团聚,骨肉无法相见,日日思念,彻夜难眠。那种痛苦,刘娥没有尝过。而同样,这二十年,刘娥辅佐我儿,步步艰难,事事谨慎,再加上当初做了坏事,自然也难以安枕。虽然这二十年她贵为太后,我只是个民妇。但是先帝早就驾崩,而我李萍却有知冷知热的丈夫陪伴。
    跟她比起来,我不能说我过得有多好,也不能说我有多不幸。但是,我要承认,我跟她有仇。二十年了,这份仇恨没有丝毫的减轻,如果我只有孤身一人,那么我一定会跟她斗,我必须要跟她斗!”
    说到这里,李萍的眼圈红了,嘴角更是剧烈地颤抖起来。显然,她此时的情绪已经变得十分激动。身边的宫娥急忙上前给李萍顺气,她好不容易平稳了情绪,又顺了几口气,才继续说道:“包拯,你是不是以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没有当过太后,也不知道什么朝政大局。所以我会像刚才那样,喊着要报仇,要跟刘娥斗,跟她一样用自己母亲的身份来逼迫我的亲生儿子。让他左右为难,备受煎熬?”
    包拯微微皱眉,看着李萍发红的眼眶,缓缓起身,来到李萍身前,附身跪倒,郑重地道:“李夫人,包拯没有这样想,也绝不会这样想。因为自从第一天认识夫人,包拯这一路上护送夫人进京,自问对您是一个怎样的人也是略知一二。夫人是一位聪明睿智,深明大义的奇女子。您虽然没有当过一天太后,但是您是一位心地善良的母亲。您不会逼迫您的亲生儿子,更不会让他备受煎熬。”
    李萍微微勾起嘴角,含着泪笑了。她看了包拯一会儿,深深点了点头,“你站起来吧。”
    包拯起身,站到了一边,却听李萍说道:“见到皇上以后,把你方才说的话跟他说一遍。”
    “是。”
    看到包拯答应了,李萍又看向了赵德芳,淡淡地道:“八贤王。”
    赵德芳已然被方才包拯和李萍的对话深深震撼,这仿佛是他第一次认识李萍。这个当年与他春风一度的女人,原来有着这样的心胸和见识,令他不得不刮目相看。
    “李夫人,有话请讲。”赵德芳的语气非常客气。
    李萍笑了笑,说道:“皇上很信任王爷,他希望王爷能帮他解决我与刘娥的争端。其实想要解决这件事也不难,让刘娥满意,只要我主动退出宫外就可以了。”
    “那么夫人愿意退吗?”赵德芳看着李萍,他相信以这个女人的善良,或许会主动退让也说不定。
    但是,李萍却让他意外了。她摇了摇头,冷冷地道:“我不会退让,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更是为了皇帝。”
    停顿片刻,李萍突然站起了身,一边轻轻踱步一边说道:“汴梁城中到处都在传说狸猫换子的故事。皇宫内外都知道皇上的生母换了人。这个消息已经人尽皆知。这不是我李萍一个人的事,甚至不只是皇帝一个人的事。这是我们大宋的国事,是全天下的眼睛都盯着的事!我是这件案子中的受害者。如果事到如今我退了,那让全天下的人怎么看皇上?”
    说着,李萍站在了赵德芳的面前,突然一笑,“王爷,你说我讲的有没有道理?”
    赵德芳心中一动,只得点头。
    “夫人说得有理,那么夫人想让我怎么做?”
    李萍笑道:“我现在还只是一个民女,如何能差遣王爷。我只是希望王爷帮皇上一个忙,代表皇上去跟刘娥交涉,不要让我儿去面对他的养母。这样对他来说太残忍了。”
    “交涉?交涉什么?”
    李萍盯住了赵德芳的眼睛,语气微冷,一字一顿地道:“退。我跟她,一起退。”
    “一起退,退到哪里?”赵德芳诧异地道。
    李萍微微挑了挑眉毛,小巧的脸上掠过一丝微笑,淡淡地道:“她退到哪里我不知道,我退到哪里都可以。只要让我跟我的寇珠姐姐住在一起,让我陪着她走完剩下的日子,以后的事,我就不管了。我可以不当太后,但是,她必须跟我一样离开皇宫。我听说她喜欢念佛,干脆就去大相国寺清修好了。也省得她留在皇宫这种到处都是冤魂的地方,不得清净。”
    李萍的话让赵德芳眉头一皱,心中突然想到了四个字,还政于君。如果借助李萍这件事真的能让刘娥离开皇宫,那么以后大宋朝堂就真的可以回到赵祯的掌握之中了。这不正是自己和庞太师难得意见相同的一个政见吗?
    想到这里,赵德芳忍不住深深地看了李萍一眼,轻轻点头,“如果果真如李夫人所说,可谓善莫大焉。皇上也就不必再为难了。”
    李萍微微一笑,目光中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忧伤,仿佛自言自语一般,轻轻地道:“你们男人真是狠心,提起全力就忘记了情义。若是刘娥可以答应我的要求,我儿固然从此手握君权,无往不利,然而却从此与两位母亲隔墙而居。虽然不必煎熬,想必也很不好受。”
    说到这里,李萍突然话锋一转,再次看向赵德芳,笑道:“不过你不必担心刘娥会不同意,她虽然外表是个女人,心却比男人还要硬。她会同意的。”
    李萍的话让赵德芳微微有些不解,他心中尚有疑问,却听到包拯突然说道:“李夫人高见。”
    李萍笑了笑,对包拯挥了挥手,“包拯,你先出去吧,我有些话要单独对王爷说。”
    包拯眉头一皱,深深地看了一眼赵德芳,只见这位八贤王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惊讶的神色。包拯不敢多说,急忙退步离开了李夫人的宫殿。
    包拯前脚刚出们,迎面便看到了赵祯的贴身小内侍正满脸堆笑地向他打招呼,跟他说皇上有请。包拯微微一怔,立刻明白了,今天的会面李萍一定跟皇上报备过。小皇帝不忍心反对李萍的要求,又不放心怕这边吵起来,所以一直派人盯在这里。现在看见包拯出门,立刻就把人叫去身边问话。其实就是打听这里谈得怎么样了。
    这样想着,包拯不敢怠慢,急忙跟着内侍向崇政殿走去。包拯并不知道,公孙策派来保护他的人马早已杀到,现在正轻手轻脚地跟在他和那个小内侍的后面。
    他前脚进了崇政殿,白玉堂和展昭就轻车熟路地掀开了崇政殿屋顶的瓦片。
    “小白,你说李婶婶和八贤王两个人会说些什么呢?”展昭仰躺在房顶上,一边眯着眼睛晒太阳一边懒洋洋地道。
    白玉堂正趴在房顶上,透过那个小洞观察下面包拯和皇上的对话。听到展昭的问题,他不冷不热地回答:“说什么都跟你没关系,连包大哥都不能听,你还是快点收起你的好奇心吧。”
    “也是。”展昭一个翻身,轻巧地趴在白玉堂身边,笑嘻嘻地道,“我听李婶婶方才说的那么通情达理,比那个刘太后强多了。这件事如果能就这样解决,也就没有我们的用武之地了。小白,这件事很快就会解决。接下来你打算去哪里玩呢?不如我们两个一起去闯荡江湖吧?”
    “我们两个?”白玉堂眉头一皱,一偏头正对上展昭神采奕奕的双眸,忍不住心跳突然加速起来。
    “你,你说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展昭微微一笑,睁开一只眼睛瞄了白玉堂一眼,“你怎么结巴了?”
    白玉堂脸上一红,避开展昭戏谑的眼神,心中却忍不住有些兴奋。如果真的能跟展昭一起去闯荡江湖,想一想就觉得心中无限欢喜。
    “展昭,既然你这么说了,那么我答应你。咱们两个就去闯荡江湖!”
    白玉堂盯着展昭的眼睛,眼神热烈而专注。展昭微微一怔,他从白玉堂的眼神里看出了一种非常认真的东西。展昭有些恍惚,因为他似乎回忆起,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经常能从白玉堂的眼睛里看出这种让他读不懂的认真。好奇怪,这小子肯定有心事。上一次逼问他,结果他却没有说实话。一定要找个机会把他心里的话给套出来!
    想到这里,展昭突然嘿嘿一笑,盯着白玉堂认真的眼睛说道:“闯荡江湖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说。听下面皇上跟包大哥相谈甚欢,包大哥肯定没有危险了。不如一会儿你带我去丰乐楼吧?”
    “丰乐楼?”白玉堂一怔,“为什么想去那里?”
    展昭微微一笑,“当然是想跟你把酒言欢,顺便再看一看汴梁城如梦似幻的夜色。”

☆、第2章 。落幕(7)

去丰乐楼一边看着汴梁城的街景一边把酒言欢;这种情景在白玉堂看绝对是一种享受,在展昭看来也心向往之。然而他们两个都明白,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八贤王还在李夫人的宫殿里;这一对老情人二十年后久别重逢,叙旧也就罢了;万一说出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再把包大哥给牵扯进去,小皇帝万一还要杀他,关键时刻他们还要出手相救不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两个人只能继续无聊地听墙根。哦;不是听墙根;而是趴在房顶上晒太阳。
    事实证明是展昭他们多虑了;八贤王和李夫人并没有谈太久,就在展昭他们决定去把酒言欢之后没有多久;八贤王也来到了崇政殿。从展昭的角度看过去;并没有发现八贤王的脸色有什么变化,他说李夫人留下他只是为了跟他聊一聊出宫的具体安排。例如她什么时候离开,到外面之后要怎么居住,是在刘太后之前还是之后离开,离开的时候需要带的随从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琐碎了一些,但是也并没有多少,一会儿就谈完了。
    赵祯在听到八贤王的答复之后,脸上的表情明显很不开心。这种一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为了这桩二十多年的公案终于落幕而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不得不跟两位母亲分开而感到难过。包拯察言观色,识趣地告退了。赵祯挥挥手算是应允,包拯独自一人离开了崇政殿,出了皇宫。
    展昭松了一口气,挑眉看了白玉堂一眼,笑道:“现在彻底没咱们俩的事了,我们也走吧!”
    白玉堂点了点头,脸色却依然有些困惑。展昭问他在想什么,白玉堂没答话,只说先出宫去再说。二人趁着黄昏的最后一抹夕阳离开了皇宫,顺着宫外最宽阔的街道慢慢走人了华灯初上的街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汴梁城的生活是从夜晚开始的。食肆的厨子们打开烧热的大锅,当垆的酒娘们将她们的珍酿打开,食物,美酒,香气弥漫在大街小巷。朋友们三三两两走出来,随便寻觅一个地方只为抒怀之后的一醉。茶馆的大茶壶咕嘟嘟地烧开了,说书先生一拍云板,一个个生动美好,精奇古怪的故事娓娓道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生离死别,悲欢离合,装点了普通人单调无聊的生活中难得的闲暇时光。舞女们扭动腰肢,轻纱飘扬,一张张花红翠绿的帕子随风招摇,随风吹来的还有脂粉的香气,路人经过,意马心猿,少不得要破费些钱财来换得一夜温柔。汴梁的夜晚,无论你是俗是雅,是老是少,是穷是富,总能找到适合你的地方去停驻,流连,感受那一丝丝属于汴梁独特的精彩与繁华。
    展昭他们出了皇宫之后本想直奔丰乐楼,然而当第一步踏上街道的时候,展昭的注意力就被街边的景色占据了。坐在楼上看风景,不如走进风景之中。与周遭的人们融为一体,那种感受似乎更加强烈了。各种香气围绕在身体的周围,一切仿佛触手可及,熨帖着整个身体。脚步忍不住放慢下来,一边溜达,一边观看,只觉得眼睛都要不够用了。路边时不时有小酒馆的伙计们招呼生意,也有卖酒卖花的姑娘们或小心翼翼,或大胆热烈的目光,更有风尘女子眉眼轻佻的频送秋波,弄得展昭一张俊脸不多时就红成了一片。
    白玉堂一直留意着展昭的状态,看到他这样的反应忍不住觉得好笑,却又隐隐觉得有些不舒服,恨不得立刻一步跨到丰乐楼,把这小子关起来,省的让那些女人明目张胆地调戏他。于是事情就变成了这样的局面,展昭流连于街边的热闹,白玉堂则忙着帮展昭挡桃花。就在他用充满杀气的眼神吓退了第七个当垆女和第十个卖花姑娘的时候,突然展昭兴奋地叫了一声。
    “小白,你闻到了没有,好香,好香!”
    白玉堂一愣,看着展昭兴奋得脸红红的样子,忍不住勾了勾嘴角,答话的声音也忍不住比平时温柔了很多,“什么好香?”
    “酒香,我从来没有闻过这么香的酒,小白,快帮我闻闻是从哪里传来的!”说着,展昭竟然丝毫不顾形象地,站在大街上就开始提鼻子闻了起来,那模样活像一只小狗。
    白玉堂虽然不觉得丢脸,但是也感到十分无语。他无奈地笑了笑,随手一招,叫住了一个路人打听。路人一听说这二位小爷是要找酒喝,立刻眉飞色舞地开始推荐。原来这条街的尽头果然有一家小酒馆,卖酒的是一个老头。虽然招牌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