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七步成湿-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雪初停时,杨修与曹植的课才上了一半。出了门,只见铺天盖地的白,刺得眼睛生疼。
杨修在雪上走了三步,耳畔听着“咯咯”闷响,忽然道:“你可知雪因何而起?”
曹植一愣。
他思索片刻,才道:“因水凝结而成,因乍冷而落。”
这个说法有些奇异,饶是杨修博学多才,也不免挑起了长眉:“你这意思是说,雪是由水所凝的,因如今天气冷了,才会落下?”
曹植缓而迟疑地点头。此刻他有些恼怒自己混乱的记忆,毕竟这四年来他学过诸多书籍,有没有一本书上解说这些道理,也不大清楚了。但见杨修此番表情,应该是没有的。
他便整理了表情,小心踟躇道:“学生曾见雪融化之后成了水。学生也见过,使水杯静置几日而无人动,水却会缓缓消失。再见天寒地冻时,屋檐下垂的那些冰柱。是以学生便猜测,白雪是由这不翼而飞之水凝结而成,因天气乍冷落下。”
话语未落,杨修已陷入沉思。
默然许久,杨修方回神,面上非但没有讥讽,反是肃然沉凝:“你这番话,我倒是闻所未闻。如今闻之,似颇有几分道理。也不知你长大后,能否像如今一样……”
他说到最后几个字,眸中掠过一丝审视。他最终未将话说尽,大抵连他都看不出,眼前这个小少年到底是偶然还是当真如此隐忍。
曹植心跳骤然一顿。
他见杨修眸中并无太多怀疑神色,才轻声道:“学生也只是大胆假设而已。”
杨修瞥了他一眼,并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又道:“白雪何所似?”
曹植再瞧了自家老师一眼。此刻杨修已恢复以往淡然清高,瞧不出端倪,才想了个中庸的答案:“似盐纷纷落下。”
杨修眉头微乎甚微得皱了起来。
这个答案并没有错,此番比喻也甚是合适,却唯独少了分应有的神韵。
昔日曹公命他带上曹植近日所做文章,想来应是听闻其三月作诗一事。奈何杨修反复揣摩他写过的文章,无论如何推敲,都想不出曹植如何能写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句话。
也许是他从何处听闻的。
杨修心中计较,决不会同曹操说。他看着身旁小少年,缓缓眯了眼。
杨修思虑万千,曹植自然不知晓。他只能仰头看着自己老师高深莫测的表情,然后,他才听得杨修淡道:“今日课业,是要你以雪做一首诗。”
曹植瞬间睁大眼,有如见鬼。
他在杨修云淡风轻的神色里抽了抽嘴角,无语道:“先生,我连诗经都才学了两篇而已,如何能写的出诗?”
杨修弹了弹手指,见面前小少年万般忧郁的模样,悄然勾起唇角:“你若做不出好诗,不如自挂东南枝。”
语罢杨修不再言语,负手施施然远去,独留曹植一人于原地瞠目结舌。
曹植回到自家院落,着手作诗。他前世既生在未来,想来之前醉酒所作亦是将来文士所出,此时不由自主想要剽窃一番。
他回忆许久,脑中终于有灵光一闪,便飞快提笔写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奈何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十二字后续是何,才咬牙撕了这张纸。
他又想了片刻,写下一句“雪还输梅一段香”,片刻后又划去。
再提笔写下一句“飞雪连天射白鹿”,再皱眉丢弃。
如此反复一下午,除了将脑袋搞的愈发晕眩,一无所获。
被逼吟诗的苦逼人士曹小植最终瞧着纸上那一句诡异的“你发如雪,凄美离别”,猛然以头抢案几,无语凝咽。
且不论曹植究竟做了何等好诗,这月下旬时,曹府发生一件事。
——曹操第十四子曹矩,夭折了。
曹矩生于建安二年,比曹冲小了几个月。他是曹操与尹夫人所生,如今也不过五岁而已。
说起这位尹夫人,来历还颇有意思。她原来是东汉末代何太后的侄媳妇,自丈夫死于董卓之乱,她便带着幼子何晏生活。直至后来因美貌而被曹操纳为妾室,才带着何晏入了曹府。
她虽不是曹操最为宠爱的女人,但所受宠爱也绝不会少。因为曹操曾想收何晏为养子,怎知何晏始终认为“何”之一姓比“曹”更为高贵,坚决不愿改姓。而曹操居然也随了何晏的意,心甘情愿养着他。
现在,尹夫人与曹操唯一的儿子曹矩没了。
尹夫人虽美,奈何时光如流水。它带走的是女人的青春与美貌,带来的唯有物是人非。何况以曹操身份地位,女人唾手可得。她没了儿子依仗,将来又能如何?
曹植知晓这个消息时,正在练字,闻之也仅是微微一顿,而后问道:“娘亲呢?”
小厮轻声道:“夫人前去安慰尹夫人了。”
曹植颔首示意自己已然知晓,继续练字。
曹矩夭折,卞氏需前往安慰、下殓送葬等一切事宜。但曹植还小,为防冲撞是不需前去的,只待将来请道士做一场法事吊唁便好。
此刻他写的正是《诗经》中一篇颇为著名的情诗《关雎》。原先他应该抄上十遍的,但骤闻此事心情有些淡了,将这一遍写完也就罢了。
曹植印象中,这位排行第十四的幼弟似乎仅是个十分乖巧的孩子。他不如曹丕因最为年长而受人关注,亦不似曹冲一鸣惊人而引人注目。曹操子嗣太多了,谁也无法。
正如曹矩,也如他。
他略略叹了口气。
——像他们这样的地位,想要活下去本已是难事,欲出头更是难事。
叹息声尚未如羽毛落下,他便听闻一声轻笑:“四弟为何唉声叹气?”
“呃?”
曹植回头,正瞥见半开的房门,以及门外站着的这一人。
此刻月上枝头,天地苍白一色。唯十五岁的少年身披一袭纯黑披风,温和静立。万籁俱寂下,这一身黑色就愈发清冷与从容。
曹植眨了眨眼:“二哥怎么来了?”
曹丕进门,掩上。许是暖气袭人,冻得有些僵硬的身体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他接过曹植递来的一杯热水,淡道:“我听闻十四弟去了,心中有些哀伤,便出来四处走走。”
曹丕虽是这么说,他对曹矩却并无感情。但他非但要说有感情,还要因这种感情而惆怅,哀伤。
他只是不知为何居然走到了这里。
身体已很暖了,同曹植说了会话,再见他面前那一张字帖。昏惑灯光里,赫然是那几句情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曹丕默念一遍,心下不知为何居然滋生出些许不悦,便不动声色问道:“四弟这是看上哪家女孩了?”
“二哥在说什么呢……”曹植尴尬一笑,“前几日先生命我作诗,我做不出来,他便罚我抄写整本诗经。”
曹丕闻之,恍然了悟。他自然知晓曹植不会作诗,然忆起那日,难免忍俊不禁:“哦?要你做‘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自挂东南枝么’?”
“……呵呵。”
见他如此表情,曹丕也便一笑而过。
他心中还有些恍惚。
曹操子嗣诸多,大多如曹冲一般年幼。将来他们能走到何种地步,无人可知。是以曹丕从不以年长而自傲,更不会与他们培养真正兄弟感情,徒使将来伤心。
从前曹植并不粘他,他只将之当作弟弟,感情却淡泊入水。后来曹植粘着他请他教导,才慢慢习惯并且喜欢。
时至如今,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弟弟已入了自己的心,再无法与常人等同。
他想到这里,伸手抚了抚曹植的发心,眸中掠过一丝异彩:“既是杨修先生命你抄写,你便乖乖抄罢。不过,四弟可别偷偷抄给某个小姑娘呵——要知道,二哥都尚未娶妻呢。”
曹植额上三条黑线。
办完这场法事,时已近年关,府中淡淡的哀伤总算散了。
但便在这时,又发生一件大事。
——曹操最为宠爱的儿子曹冲,中毒了!
☆、19如此转折
作者有话要说:先这样吧,重写了2次,各种不满意。
6点那会打雷了,在班级群吐槽,同学居然说因为他凑齐了七龙珠,正在召唤神龙= =|||只是召唤来的是条西方龙,他喵的他不会讲英文。。
然后哥告诉他,许一个** teacher 苍的愿望……然后八点半雷果然就不打了(泥垢了!)
☆、20如此过年
作者有话要说:
坐等郭嘉回来=A=。。。曹小植,你还记得当年为你输了一年美酒的郭奉孝咩?!
我好想时间直接飞到203年,曹操又回来了郭嘉可以一起喝酒了!
有本事你回来啊,有本事你别官渡啊,我知道你想喝好酒!郭奉孝,郭奉孝,快回来,快回来!(作者疯了鉴定完毕= =|||)
哦对了卞氏还有个儿子曹熊= =不过这货一直被我忽略了,史书里对他记载又很不清楚,说他早殇又不知什么时候殇,我干脆直接写死他了,死在曹植坠马之前,别打我啊……跪地
其实我码字的时间不怎么多,速度又慢=A=通常发生没码完就被逼下线的事,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会缩写点东西……嘿嘿嘿~你们懂的
☆、21如此表现
九月许昌,又是一个金秋。
这日午后曹植练完武,缓缓归家。
路经闹市,见其中有人纵马行凶,而他忽然有了与骑兵对战的想法,便上前挡在倒地之人面前。扬剑卷起那人长鞭,甚至在其猝不及防之下拉下了马。
那人是伏皇后八竿子打不到边的外戚,细细端详之下认出了自己是曹操之子,屁滚尿流跑了。
曹植心情自然不错。但很快,被身后几十步处歪歪斜斜跟着的那个人弄郁闷了。
那正是先前被欺负的人。见曹植救了他,便亦步亦趋得跟在他身后,也不知想做些什么。
这一条街走到尽头便至曹府了。曹植错开脚步,缓缓隐入一旁树丛里。
街道最边上是条护城河。河边樟柳茂盛,斑驳光影正好遮住他的身影。
他身后那个人,也随之跟了进来。
曹植看了他许久,见他只个浑身脏乱甚至散发出一股怪味的寻常小乞丐罢了,无奈道:“你为何跟着我?”
小乞丐用尚在颤抖的脏手擦去下颚血迹,缓缓道:“三年前,您抓住了正在、正在偷钱的小的,并且派人将小的爹……养父带走,还饶了小的一命。今日,又从那恶人鞭下救出了小的……小的愿做牛做马报答您!”
他说话极其卑微、寒酸。但越是如此,他的语气反而越坚定。
报答?
曹植心中怪异愈甚。
他凝视着此刻连站立都有些哆哆嗦嗦、摇摇晃晃的人,脑海中也回想起了此人的一些事。
三年前这名小偷偷了曹冲的钱,被他发现。而后曹冲非但不罚他,反而将钱袋给了他,甚至猜中他是被人胁迫,随后更遣人抓走了那名幕后人贩。
他记得,那名人贩子是被车裂了。至于这些无家可归的乞儿,便不知道曾知晓了。
也许需要查一查。
曹植心中怀疑,语气便愈发轻慢、高傲、讥诮:“我将你养父带走,你非但不恨我,反而说要报答我?”
小乞丐猛然跪了下来。
曹植听到他膝盖着地的闷响声,眉头几不可查一皱。再见他一手撑在地上,另一只手不自然垂在一旁,艰难地给自己磕了个头,然后听到小乞丐恍若蚊蚁的声音:“小的那养父将我们……十多个无父无母的小孩聚在一起,每日出来乞讨,只有、只有讨到了钱的人,才有饭吃……小的心中恨他,全凭少爷您,小的、小的才能脱离他的控制……”
小乞丐那扭曲的手已脱臼了,这一路走来痛楚愈来愈强烈。但事实上他这十年所受之苦,比断手断脚严重的也有,他只紧咬了牙关,强制咽下即将出口的呻吟。
他已习惯忍受痛苦与绝望。
自有记忆,从不知父母是谁,亦不知从何而来,更不知为何活着。那暗无天日的生活,便是如复一日的逃亡,哪怕后来被收养,抑不过成为一个工具,而非是人。
也许……眼前这个人,可以助他脱离绝境。
心中冒出这个答案,他几乎再无法抑制渴求的心情,甚至一路尾随。
曹植轻敛长睫:“你这样子,看起来连走路都走不动了,又如何报答我。”
小乞儿依然咬牙道:“小的愿做牛做马,只求少爷救救小的!”
“你这般哀求,我也并非无动于衷,便告诉你真相好了——呵,遗憾的是,昔日救你之人并非是我,而是我家六弟。”
小乞丐浑身僵硬了。
他怔怔看着曹植,似乎有些不明白这有什么区别。
秋风拂过,一旁河面水波微漾,吹在人身上到底有些冷了。
曹植等不到后续,便想转身离去。然就在他转身的瞬间,小乞丐狠狠咬牙再度俯身磕头:“我养父能被抓,全靠恩公在、在小的偷钱时抓获小的!更何况……今日恩公救了小的,可见、可见恩公一家都是好人……求恩公救救小的,给小的一口饭……”
曹植饶有兴致地看他,唇角笑意愈发古怪。
——青天白日走在路上,忽然半路串出一人对自己下跪表忠心,他应作何想法呢?
是对自己“虎躯一震便收服一名小弟从此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命运感到自豪呢,还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以及搞笑?
曹植自然觉得很搞笑。
他也忍不住笑了出来,笑声惊起柳枝上头藏着的一只小黄鹂,扑楞着翅膀飞速逃离。
小乞儿豁然抬头,怔怔瞧着少年嘲讽的笑脸,心中半是惊惶半是怨怼,不由自主得颤抖起来。
他料错了?难道眼前之人如那些寻常士大夫一样满口仁义道德,却将他们视作蝼蚁,根本懒得顾他们死活么?
曹植笑了片刻,眼中却没有一丝笑意:“你真想跟着我?”
“是!”曹植话语未落,小乞儿的双眼又猛然亮了起来,他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只要能活下去,小的愿将恩公当作再生父母!无论上刀山下火海,只要能用得上小的,报答恩公!”
“你叫什么名字?”
小乞丐的声音已很轻了,额上冷汗也在脸上洗刷出一条条苍白的痕迹:“小的没有……名字。”
他的父母早在战乱之中死去了,哪怕后来的“养父”也被曹冲的人抓获处死了。像他们这样的人,连命都是贱的,哪还需要什么名字。
“你想做什么呢?”
小少年额上已是冷汗淋漓了,他的嘴唇也已被自己咬破,看起来血肉模糊:“只要能活下去,恩公让小的做什么,小的就做什么!”
他的脸被污渍遮着,下颚处鲜血干涸凝固成一块了。他穿的衣裳似两块破布拼在一起,露出他瘦骨嶙峋且满是灰尘、泥垢的胳膊,大腿……然而这些脏乱,却没能覆住他的眼睛。
——这双眼很亮,里面满到几近要溢出来的对求生的执着、渴望。
曹植心中微动。
他忽然想到几年前王奇询问他,为何要学武,他的眼睛是否有这般动人呢?
他这般想着,也便道:“也许,你可以去一个地方……”
话未尽,曹植的笑容却攸地敛了下来。
——他闻到了一阵若有似无的香味。
夏日有百花争艳,河岸边有香气也是正常。这阵香味不似一般香味袭人,然骤然嗅到,昏沉的脑子却清明了些许。
若在平时,曹植断然不会在意这股清香。但此刻,他的瞳仁里骤地覆上些许温柔、同情。
他飞快解开钱袋,倒出其中二十三文钱,毫不犹豫将全部铜钱交给小乞儿,无奈道:“你真可怜。唉……可惜我只有这么多了,全部给你吧!你手看起来不太好,记得要去许巷第三十三号房子找大夫啊。”
小乞儿猛然抬首看他,脸颊亦不由自主抽了抽。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这个一身简约隐藏华贵的小少年,似乎不太明白为何先前冷漠到令他心悸的人,居然瞬间就变得如此……天真?
曹植的神色当真是恰到好处的天真与可爱了。
好像他就是一个不问世事的大少爷,稍稍听的一些惨事,便要感叹哀伤。
曹植的声音温柔地几乎要滴出水了:“你快点去吧,二十三文钱虽然不太够,但至少也能帮上你一些忙了。”
小乞儿神色愈发惊疑不定起来。见小少年眼中唯有愈来愈浓厚的关切担忧,终是颤抖着完好的那只手接过二十三文钱。他再磕了个响头,踉跄着起身,蹒跚远去。
这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少年,已拖着他残破的身躯消失在视野里了。
曹植还看了他许久,才怅然一叹道:“唉,这些乞丐当真是可怜!”
然后他拨开柳枝拍干净身上残留草屑,要打道归家。
但他又愣住了。
——众人称颂气度非凡的荀令君,正站在他面前不到十步处微笑端详他。夏风轻抚,荀彧身上那抹熟悉的,令人颇为舒适的馨香也随风散开:“荀彧见过四公子。”
曹植下意识眨眨眼。
荀彧亦眨眨眼。
而后曹植好似幡然醒悟,面上忽然挂上一丝局促一丝赧然,恭恭敬敬行了个礼:“曹植见过荀大人……荀大人看见了么?”
这番表情语气,就好像做了错事的小孩害怕被家长知晓,可爱又气人。
荀彧微笑道:“荀彧听闻树丛后异动才听到四公子将钱财给了那乞儿,还望四公子莫怪。”
曹植摸了摸鼻子,小脸浮上些红晕:“曹植怎会怪罪荀大人呢。”
“四公子仁慈善良,但二十三文钱,也许还救不了这小乞儿。”
曹植有些难过:“也许吧……这些钱虽救不了他,却能让曹植心里舒服些。曹植大概救不了任何人,但心中无愧便好。”
心中无愧么……
荀彧顿了顿。他默然咀嚼这四字片刻,弯唇一笑:“荀彧正打算随处走走,不知四公子是否方便陪同?”
“曹植恭敬不如从命。”
陪荀彧散步其实是件轻松且愉悦的事。
首先在他眼中,自己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小少年。纵然曹操出征这些日子,他们时常会向荀彧打听消息而后被问上几句。且荀彧性格温和淡雅,一不会逼他作诗,二不曾嗜酒。如今陪荀彧散步,他要做的,也仅仅就是“散步”罢了。
但如今略有不同。
——先前荀彧的表情太过平和,也不知先前他到底听到了多少。
他却不能问的。
非但不能问,还要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模样,好像他方才真的只是给了那小乞丐二十三文钱罢了。
……也不知那家伙会不会去他说的地方。
曹植心念几转,表情依然谦和。他随意找了个话题:“父亲何时才能回来呢?”
荀彧看了他一眼,认真思索片刻才道:“短时之内,恐怕是回不来的。”
“啊……还要好久么?”
他微皱了眉头,眼中也渐渐布满了忧愁,以及对父亲远离家乡的思念。
荀彧见状,微微一笑:“说起这场战事,荀彧倒是想到一件事情。荀彧跟随主公多年,每次主公打仗却都要被粮草所困扰。”
曹植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两年前许昌因缺粮而饿死之事,太令人记忆犹新了,许昌百姓几乎是无人愿再度回忆:“难道这次又缺粮了么?”
荀彧笑容不变:“这倒不是。”
曹植再眨了眨眼。
“袁绍去年战败,其实力已外强中干。而今他将身后事交托于第三子袁尚,反而对长子袁谭视若无睹。袁尚与袁谭之争,使袁军实力愈发衰败。”
“然而纵然袁军衰败,短时间内主公亦是难攻下袁军。倘若时间拖至冬日,我军又将为军粮困扰。如此观之,四公子觉得,我军是否应当不计一切代价,一鼓作气攻克翼州?”
“……啊?这个问题,荀大人为何要问曹植?”
荀彧脚步顿了顿。他微眯了眯眼,笑道:“因为荀彧看过四公子所作文章。以四公子思绪,荀彧定能有所收获。”
曹植悚然震惊。
——荀彧居然看过他写的文章,甚至认为他思绪奇异,所以来询问他的答案?
那么这些日子他模棱两可的敷衍回答,又是否让荀彧心生怀疑,甚至认为他有所企图?
他心中惊骇,面上却是肃然。
他极力克制浑身寒毛竖起,一边思考荀彧之意。
荀彧若对他起疑,却不在人前说,反而是在此时。是想要告诫自己什么,还是单纯想听听他最真实的想法?
而他应该循着荀彧的意思说,抑或继续装傻?
荀彧还在等待小少年答案。
他收到来信时,自然是看出了曹公心忧之事。但他既觉得此时谭尚两军应是不堪一击,又觉得不应浪费军粮于此,正好拿来考考曹植。
荀彧看过曹植的文章,也为其中论点感到惊奇。但每当自己考校他与曹丕,他所言皆是泛泛,从不比曹丕出色,更及不上曹冲锋芒。
若是这个年纪便开始藏拙……
他听得小少年斟酌片刻,道:“先生曾教过曹植,庄子曾有言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所以曹植觉得,如今袁谭与袁尚恰似两头老虎相争。既然如此,我方又何须再浪费人力物力攻打他们呢?为何我方不愿坐山观虎斗,待一死一伤,再以精兵压境呢?曹植觉得,如此一来,我军粮草、伤亡与袁军不可同日而语,也必能以最小代价扫平翼州。”
曹植说到这里,面上已覆了一层意气风发:“甚至,在他们争斗之际,父亲还能乘机一举扫平荆州刘表!”
荀彧不语,只定定瞧着曹植。
少年清脆柔软的声音还回荡在耳畔,荀彧便在逆光里肆意打量这被他定义为平凡的少年。
曹公的第四子,长相丁点不似曹公,反而更似卞氏。不过十一岁,眉目之间可觑得将来清秀俊朗;而从他的一些言论文章里,尽可观得他的心性也绝不像曹公,反而更似郭嘉奇异。
这样的孩子,为何会被他定义为平凡呢?
荀彧目光微敛,终听得自己声音道:“荆州平静强盛已久。若主公贸然进攻荆州,则必如昔日袁军来袭,又是一场持久苦战。”
“呃……”曹植语塞,他苦恼得皱着眉,歉然道,“是曹植思虑不周了。”
夕阳终于落尽了,曹植也该回府了。
他在荀彧琢磨不定的目光里转身,一如既往从容归了家。
他知道荀彧还在看他。
荀彧考他与曹丕之事,杨修早有耳闻。但直至前些日子才告诉自己,荀彧看过自己所做文章。
也就是说,荀彧或者不信自己的文章,或者不信他平日作为。
既已知晓自己引起了他们注意,又何必再故作低调呢?这个人人皆是智多近乎妖的年代,他当真能悠然隐藏到拥有足够实力,再以强势姿态一鸣惊人么?
——这是不可能的。
无论杨修、郭嘉有何企图,无论荀彧这番话有何原由,皆在提醒着他,与其故作愚笨,不如适当展现出一点聪明,以及不足。
十一岁的少年,也该有应有的骄傲了。
曹植的背影已消失了,荀彧也收回了目光。
他先前有些话并不问,不代表他不怀疑。纵然给人钱财,又为何要躲到树丛里呢?而提出两虎相争,又岂会是为征刘表做准备呢?
这个少年,莫名有些看不透起来了。
荀彧想到这里,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嫡子之位,自古立长避幼。然纵观曹公子嗣,无论曹彰,曹冲抑或曹植,皆非善与之辈啊。更何况如今曹公最喜爱曹冲,曹丕的胜算一点也不大。
再看今日袁谭与袁尚之争……
将来世子之位,又将如何呢?
☆、22如此规划
翌日上学,杨修阅完曹植先前课业所做的文章,淡道:“你的文章辞藻比以前倒是好了一些,立意虽然不错,但对比以前似乎并无长进。”
曹植忍不住想要头抢地。
昔日他还搞不清周遭状况时,只能谨言慎行。后来发现自己曾经活在后世,更不想暴露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想法,引来怪异目光。然而有些东西纵然他再小心翼翼也无法掩饰,譬如写文章。
杨修布置的课业,非但题目难,还要结合实际。而他考虑的时间久了,就同前一世的想法弄混了,于是写出来的文章有时候奇异莫测,有时候则浅显粗鄙。
这些东西,只有杨修看到却是无所谓的。因为杨修本就已怀疑他,也乐得陪他装什么都不知道。但先前他却不知荀彧知晓,还傻乎乎的装了很久的傻。
曹植有气无力道:“先生,您先前将学生所做文章拿给荀大人看过么?”
杨修握茶杯的手顿了顿,而后轻轻瞥了他一眼。这一眼含义颇多,曹植也说不出究竟是嘲讽呢,抑或赞赏呢,还是戏谑……呢。
“不错。”杨修唇角一弯,面上又挂出一丝若有似无的笑。“非但荀令君见过,你父亲与郭嘉也见过。说起来,还得怪你那首‘不如自挂东南枝’。”
“……”
难道是因为他这首怪诗太过奇葩,所以当日才引来郭嘉好奇,最终赔了一年的酒?
——这种自作自受的感觉真的没问题么?!
曹植宽面泪:“是什么时候?先生为何不告诉我?”
“约是六公子称象后一日罢。”杨修摸了摸下巴,微眯的双眼愈发狭长,“反正你总会知道,早知与晚知有何区别么?”
曹植连说“有”的力气都没了。
“你是在担心荀令君考校你时你回答的不够得体么?”瞧着他这番模样,杨修终于轻笑出声,他目中讥诮愈甚。“啧,你又在戏弄为师了。为师可不会忘记,每当荀令君考你与二公子前,你总会问为师大堆问题。”
曹植抽了抽嘴角。
自官渡之战开始,曹丕总要拉着他每月询问荀彧前线战况如何。而荀彧做出回答之后,也总要考校他们两人一些小问题,譬如“为何行军要至官渡”,“敌我方人数差距如此之大,二公子四公子可有必胜决心”云云。
曹植开始两次吱吱唔唔不知该说些什么,后来大约是觉得一直不开口就要给荀彧留下愚笨的印象,便养成了不管什么问题都先问杨修。而后待荀彧询问,便可将一些出彩的答案说出来,当然前提是“我先生说……”
是以荀彧一直认为这是个除了性格尚且不错外,什么都不如何的世家公子。
谁知道这些东西,杨修都知道呢?
而他非但知道,更是毫不介意说了些精辟的东西,再拿去忽悠荀彧。
这一刻曹植感动了。
——其实先生您是我肚里的蛔虫吧!除了蛔虫,还有什么能更了解他呢?
当然这也仅是腹诽罢了。然杨修瞧着他这番模样,却已猜到他在想些什么:“你又在骂为师。”
“……呵呵。”
上完杨修的课,曹植再决定将来几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