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七步成湿-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支撑着继续下去!
可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这三个目标永远高高在上注视他们,无动于衷。
有人轻声道:“想!”似乎正是这一个字,忽然点燃了所有人的激情,士兵们顿时迸发出此起彼伏的嘶吼——“想”!
“可以。”曹植从容与他们对视,“王师北定天下日,便是我等荣耀归乡时!”
“那么现在,诸君便随我一同挥军南下,”曹植微微笑起来。他的眼眸黑亮,忽然从中浮现出零星几点强大的,不可忽视的自信。他镇定且清晰地吐出四字,“杀刘备——复我河山!”
他面前,两万士兵声嘶力竭:“复我河山! ”
“杀,杀——杀!”
曹植将剑举过头顶。
两万人高喊戛然而止,营地再度恢复渗人的安静。
只有风声。
只有风声嘶鸣,冷肃刺骨。
剑指南方,曹植斩钉截铁道:“出征!”
曹植已然辞别曹操,领军前往定军山。
两万人一走,整个营地显得格外空荡,格外安静。
他们也确实很安静。因为所有人都还沉浸在方才曹植所说的话语里,沉浸在他一如青竹挺拔身姿里。
郭嘉静静凝视曹植远去的背影,眸光闪烁。许久,直到背影再也消失不见,他方才敛容。只有唇角微微上扬,显出几许抑制不住的心动。
真是一场足够完美的动员。
——这样的曹植,几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从前的曹植安静无害,纵然气度斐然叫人心生好感,此时的他整个人却已如宝剑出鞘,隐含必要见血的决绝锐利。
他虽然只是前去支援夏侯渊,前景却并不乐观。因为刘备此刻占据定军山,很有可能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设下埋伏,也可能不顾夏侯渊亲自领兵阻截他们。加之此时曹操病了,军心更是有些涣散。
但是曹植却做了最恰当的事情,说了最恰当的话,最恰当地调动了萎靡不振的军心。
曹操也笑了起来。
也许他的这个儿子,还有很多不足。但他的成长,早出乎他的意料。
此番出征,大军以曹植为主将,钟繇为副将,贾诩为军师。
贾诩虽然暗中告诫过曹丕,想要获得世子之位需要做的事情,却并不打算直接参与曹植与曹丕的战争。事实上他觉得他对曹植的印象越来越飘渺不定,对他性格的把握也越来越茫然,甚至连带现在看他,也似覆盖了一层薄雾。
当然,贾诩是何许人,心中警惕根本不可能显露半分。
大军进入栈道前,曹植忽然勒马顿首。
他凝视远方,轻声开口:“我想,军师大人一定能想道刘备会派人埋伏的事情。”
贾诩瞳仁微缩。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这唯一通往定军山夏侯将军所在地的道路上。”
“我希望军师大人可以给我个建议——刘备的军队,究竟会埋伏在什么地方?”
………………新更分割线…………………
定军山属大巴山脉,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隆起秀峰十二座;再东为当口寺孤峰,自西向东绵延近三十里,如游龙戏珠。主峰定军山为最高处,山南有一个天然锅底形的大洼,正是此次刘备与夏侯渊相争之地——仰天洼
以曹植对夏侯渊的了解,其胆色、勇猛过人,在战事指挥上的素养亦是远超寻常人,更何况仰天洼地势平坦,更适合骑兵冲锋。按照求援士兵呈上的战报所述,此番夏侯渊虽败,却败得也并不难看。至少其保命的兵马依然充足。
现在刘备占据最高峰定军山以及其周围,将夏侯渊逼入另一座易守难攻的山林,非但要防夏侯渊反击,更要阻止以曹操为首的援军入山。所以任谁都能想到,对于刘备而言最关键的便是,如何截杀这一支援军部队了。
夏侯渊是汉中防御最关键的一环,曹操一定不会坐视不管。他非但不会不管,更可能的是曹操会亲自前来。
可惜的是,曹操头风复发。
现在曹操不能亲自前来救援,刘备却一定不知道。是以刘备制定的计划,全是以阻止曹操为中心的计划。
贾诩缓缓道:“在下虽然推测不出刘备将会于何处布下伏兵,但在下却知道倘若此次是魏王带兵,他将如何前行。”
曹植道:“但闻其详。”
贾诩道:“魏王麾下兵马英武,其中又以骑兵最长。现下这两万兵马中,亦有至少五千骑兵。是以魏王若要前往定军山救援,走的必然是走马谷。”从汉中入定军山,路最近、走势平坦最适合骑兵的,也只有这一条路。
曹植微勾起了嘴角:“所以倘若刘备欲阻止父亲,一定不会叫父亲安然由走马谷入定军山。”
若他是刘备,一定不会让曹操处于占据优势的走马谷。山中岔道奇多,可入至少十道,刘备一定不会有那么多兵马守住所有小道,只能守住关键的,曹操放弃走马谷后最有可能走的两三条道。
如此,埋伏之地便容易推测了。
贾诩微笑着抚了美须,瞧着曹植的眼神充满了后生可畏的欣慰,好似先前告诫提醒曹丕的那个人从来不是他。
啧,老狐狸。
曹植并不在意。他转头,朗声道:“传我军令,分一千人入走马谷,其余大军随我更改路线。”
昔年诸葛亮以这招出其不意晃过巴东直取益州大本营,现在他便如法炮制,还刘备一个大礼罢。
一千人入走马谷,自然是幌子。走马谷在入定军山的道路里虽然算宽大,其实也不过能容纳几人并排而行。从远远隐藏于丛林中的斥候角度来看,千人部队已是延绵不绝。
入至第三座山峰,走马谷前方忽然起火,火势之猛转瞬灼烧一片山头。身着一袭主将军甲的偏将抬手制止队伍前行。
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也不知……真正的救援部队现下如何。
且不论守在另一道上的黄忠与关羽大军是何等挖心挠肺捉急曹军怎么还不出现,曹植自然安然无恙。大军花了将近半倍的时间,终于即将从他选择的那条崎岖山道抵达定军山。
时近二月,山中寒冷幽寂,大军跋山涉水并不好过。但众人耳边还回想着曹植的那一句话,你们想要活下去吗!
定军山近在咫尺,刘备大军近在咫尺,一场战争亦近在咫尺。
但他们已无所畏惧。
因为只有无所畏惧,方才能厮杀拼搏,方才能活下去,然后回家!
杀!
曹植很满意此刻的士气。倘若此时面前能被出现一队兵马,得到一场胜利,一定能将士气鼓舞至顶峰。
也不知对方是否听到了他的心声,视线尽头果真出现一队巡逻精兵。为首之人,却是赵云!
曹植骑在马上,微微怔住了。手持长枪与他遥遥相对的赵云,同样也愣了愣。
几年前刘备入益州,曾派赵云攻打汉中。彼时曹操领兵与孙权战,留曹植驻守汉中。但正是那个毫无经验的文弱公子,以水浇灌城墙铸成坚固的冰墙,安排人反击,使得赵云非但夜袭不能,差点还将命留在了汉中。
曹植之名,从那时便叫他刻入了心底。
只是那时开始曹植闻名天下的只有他的才气,全无一人认为他在军事上有任何建树,他也不做什么反驳,只是希望有朝一日,在战场上与之相逢,然后十倍百倍地讨回来!
现在,他们终于见到了对方。
狭路相逢,真正狭路相逢!
作者有话要说:被忽悠了的黄忠and关羽:曹总辣么想念我们,一定会走这条路的!我们就安心等着吧!
埋伏在小道上的黄忠and关羽:听说走马谷已经烧起来了!斯基瞒快来了,快点准备好大礼迎接他!
半个小时后:= =。。。。不是说好了会走这里所以才让我们埋伏的吗,为啥曹总还不来!!
一个小时后:………………ZZZZZZZZZ………………
☆、第101章 补全
倘若没有障碍物;军队日行百里绰绰有余。然定曹植为求稳妥由小路前进,待他们抵达定军山峰已用去整整一日。
血色残阳。
一月末的汉中总归带着冬季未散的寒冷;定军山中茂林荫蔽,更是阴冷。倘若仰头,目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松柏针叶;还能窥得此刻天幕云起云灭,甚是波澜壮阔。
然而此刻定军山中,再无一人关心如此难得一见的美景。
对于刘备而言;他将决战之地计划至定军山后;便提起了整颗心。至于今时今日;命关羽黄忠偷袭曹营援军;心下更是忐忑万分。
与夏侯渊在定军山的这一战,刘备险胜,是以夺得定军山制高点的优势。假以时日,他自然有信心将夏侯渊参与部将尽数歼灭,如此下来,汉中防御体系不攻自破。哪怕曹操坐镇汉中,他们最终恐怕也可以得到胜利。
只要杀了夏侯渊,只要阻止这一次的援军!
——胜败只在此一举!
能埋伏对抗曹操的,只有关羽。作为随行军师,法正认为最重要的是阻止曹军,那么关羽领兵五千,利用埋伏、地势等因素足以阻止对方;然而刘备不知为何总有不详预感,是以除了关羽,再命黄忠一同埋伏。
倘若一个关羽不足震慑曹军,那么再加上黄忠,必是足够!
刘备与法正已将曹操来路中所有一切算计至完美,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考虑一个问题。
——倘若来人不是曹操,是否用的着如此兴师动众?倘若来人不往走马谷,他们的布置,又有何意义?
此时的张飞作为刘军后盾,镇守平阳关。关羽与黄忠前去埋伏,那么此处,唯有赵云。
唯剩刘备与赵云,以及三万兵马。
三万兵马,不好对付呢。倘若是有陷阱,更是难办了。
曹植便侧头询问贾诩:“先生觉得,仰天洼中可有诸多陷阱?”
贾诩道:“山势崎岖陡峭,除了仰天洼再无平地。除非刘备想弄出个两军遥遥对峙的结局,否则此地必不可能有什么陷阱。”
瞧见曹植的那一瞬,赵云当真是怔了怔。他不知曹军是如何到达此地的,也不知为首的主将怎么会从曹操变成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但他很快回了神,策马回营通知刘备!
曹军赶了整整一日的路,正是最饥肠辘辘的时候。刘营炊烟袅袅,大约很快便能开饭了。
曹植瞧着赵云策马回营,回首对身旁副将微笑道:“看到没,打赢这场战争,我们就能吃饭了。”
副将哈哈大笑起来,他也饿了。
“——杀!”
曹植带领的虽然是救援精锐,但并无人规定与夏侯渊汇合前,他不能组织进攻。且因担心半途被埋伏偷袭,部队前进时一直保持着战阵配置。是以曹植在极短时间内整合完毕,冲入仰天洼。
当然刘备也并非毫无准备,毕竟夏侯渊还在身后虎视眈眈,是以仰天洼中士兵并不少。营帐之中,刘备也很快便安排好一切,战阵抵挡曹军起兵冲锋,稳住战局。
两万对三万,一时之间胜负难分。论兵马装备曹军更为精良,此时军心亦是高涨;而刘备听说领兵之人不是曹操,再思及不知现状如何的黄忠关羽,心中更是惊疑不定,难免便有些犹豫。
夕阳已沉沉落下,朔月星子尚未升起,天幕归咎一片寂静。
仰天洼中火光冲天。
许是刘备举棋不定之缘故,刘军以流水阵为主防御,以此抵挡曹军攻击,再伺机反推。曹植便命神射营举弓齐射,并以骑兵为锥阵冲锋。
许久,流水阵破!
厮杀冲天,曹植并未躲在后方,反而领军冲入敌方阵营。
如此机械挥剑杀敌,他应该觉得很累。但他也已感觉不到任何疲惫,只有亢奋。他当然也受了伤,汗水,无数敌人的血液,甚至他自己的鲜血混合在一起,使得他浑身都已湿透了。但他并不在意,抑或说,此时他根本无暇顾及这些。
周遭士兵看他的眼神,也充满了越来越炽热的崇敬。
一个只会发号施令叫别人冲锋的主将,与一个带领别人冲锋的主将,给军队带来的感觉截然不同。至少现在,在曹植厮杀带领下,所有士兵越战越勇,逼退的敌人也越来越多。
刘备见之,心已沉了下去。
曹军部队精良,本在他们之上。他们到来时日暮西山,加之山林掩护,正是刘军最放松的时候,因此猝不及防下,反击十分勉强。他本想依靠圆阵消磨敌方兵力,逼曹军心浮气躁,却是想不到敌方主将竟不慌不乱,气定神闲攻破了他的大阵!
刘备迅速下令调整阵形,变换鹤翼阵。不再一味防御,猛攻曹军主将,逼得曹植一退再退。
刘备见状,心下不安并无消去,反而越来越重。尚未等到曹军变阵应对,便见侧方山林忽然火光冲天。
那是黄忠与关羽归来的路!
刘备深吸一口气。
他已想到了一种可能。
——夏侯渊领着余下不到一万兵马,也加入战局了!他冲进来所做的第一件事,竟是如他们下午放火烧了走马谷一般,烧了黄忠与关羽回来的那一片山林,以此拖延救援时间!
夏侯渊并不停歇,反而领军直冲仰天洼。许是因前线混乱导致后方军心不稳,更何况再无猛将阻拦,夏侯渊轻而易举突破后方防线,直冲入后方!
比起曹植所带领的援军,夏侯渊更有着战无不胜之意。更何况此时刘备心神已乱,甫一接触,夏侯渊便斩杀数人。
刘备当机立断下令撤军。
此刻曹军更占上风,副将本欲怂恿曹植乘胜追击,贾诩却道:“不可追。”
曹植勒马:“哦?”
贾诩道:“恕在下直言,四公子初次带兵,绝非刘备赵云敌手。刘备虽然撤军,但军队士气依存。刘备撤军,恐怕是因方才林中大火,而他为保全关羽、黄忠,不得不退兵。倘若四公子追击而去,必会遇上断后之将领赵云。我军虽精,但林中山路狭小无法尽全力,四公子必败。届时,倘若刘备与关羽黄忠会和……”
贾诩话语至此,便不再往下说了。但他的意思已足够明显,任何人都能听懂。
纵然他的话语实在直白与难听,曹植面上也并无不悦。他思索半晌,明白了贾诩的意思:“那么,先生是认为,我军当调整方向,转而对付关羽与黄忠?”
贾诩点了点头:“倘若在下并未猜错,只要四公子与夏侯将军布置妥善,想要截杀关羽与黄忠。”
曹植眸光跃动。
当猎物反过来截杀猎人……呵,真是有趣呢。
埋伏与被埋伏之间,有时候大概仅隔不过一座山峰。
关羽与黄忠两人在月光升时已想到曹操一行人必是绕过了他们直奔营地,因此也迅速领兵回援。仓促之下,选的自然是最近的路。但最近的那一条大道也已如走马谷一般着火封闭,仿佛是在回应他们——既然你们想打埋伏战,那么就打吧!
然而此时,形势已然逆转。
半日之前,他们在有利之地伏击曹操兵马,纵使五千对两万,但有黄忠关羽两悍将,有很大把握可以成功。半日之后,曹操两万兵马已与夏侯渊的一万汇合,哪怕地形限制曹军,也不会有任何胜算了。
他们已有战败之心。非但如此,关羽与黄忠都觉得,可能保不住自己这一条老命了。
打仗之中,最忌讳的恐怕便是如此。两人相视一眼,竟都从对方瞧出了心灰之意,当下一个激灵振作起来。
刘备还在等着他们,既然未战,何言失败!
从这座山头到达另一座山的小路总计有三条,曹军可能会在每条路上埋伏,也可能不会。因为但凡分散兵力,他们便有极大可能冲破曹军包围,与刘备回合。
路一共有三条,但黄忠与关羽不可能分兵而行。曹军若是分兵堵截,极可能除了损兵折将以外没有任何收获。是以无论是曹植还是夏侯渊,都认为应该驻守一路。
曹植经验不足,对关羽与黄忠了解也不够,猜不到他们会走哪一条路。是以询问了贾诩与夏侯渊。两人意见十分一致,便是最近最平坦的那一条。
这本是他们应该走的路,但曹操生性多疑,这一条路的反而最为安全。因此一旦关羽站在曹操角度来看,必然会走这一条路。
这条路平坦,但并不算宽阔,无法安排任何战战阵。一旦双方相遇,两方唯有正面一战,以硬对硬。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世人皆知关羽骁锐,一夫当关万夫难开。黄忠虽勇毅却已年迈,是以本次埋伏,曹植认为当从他下手。
夏侯渊冷冷凝视曹植许久,见曹植当仁不让与他从容对视许久,躬身领命而去。
他似并不在意领军之人是谁,反而默默承认曹植了的地位。
朔月无光,夜安静的可怕。
除了脚下踩碎枯叶的声音,几千人行军的声音,整个山林竟没有任何其余声响。
为防曹军从火光明灭处判定出他们的位置,全军上下几乎只点了十多个火把。关羽在最前方,而黄忠断后。两人心中俱有了不详的预感。
也便在此时,忽有一阵箭雨从四面八方乱射而来,顷刻之间刘军无数人中箭倒下。这一波偷袭之后,刘军死伤近千。而关羽与黄忠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很快遣兵调将稳定军心,挡下箭雨。
片刻之后,火光冲天。
人潮倾泻而出,转瞬包围了他们,将黄忠与关羽二人分隔开来。一方是夏侯渊亲自会战黄忠,另一方则是百人包围关羽!
——曹操并不在。
双方交手不过片刻,关羽与黄忠便在心中得出了这个结论。这支军队诡计有余,勇猛不足,绝非曹操行军风格。
得出这一结论,两人厮杀愈发勇猛!因为不管来救援的另一个人是谁,只要不是曹操,他们就有希望。
源源不断的人从林中出现包围关羽与黄忠,是以对两人短时间内逃脱并不担心。很快便已至前锋之中,眼神一如猛虎凶狠。他从喉咙深处发出困兽般的嘶吼,正面的曹兵忽然浑身一颤,已被一刀穿透胸口!关羽拔刀,鲜血溅满了他的脸庞,只有那一双冷如寒冰的双眼,愈发摄人!他猛地向前冲去,转瞬之间杀死闪躲不及之人!
宛若修罗!
士兵心中一阵胆寒!便在这之间,关羽又以掩耳之势斩杀数人,着力冲击防守最为薄弱的南方。
这是一场消耗战,曹植心中很清楚。他下令士兵填补关羽厮杀出的空洞,而后将视线转向夏侯渊处。
夜色黯淡,纵使灯火照明,士兵恍惚间也难分清楚,恐怕误伤夏侯渊。是以另一处战场便近乎是夏侯渊与黄忠的单打独斗。
此前夏侯渊身受轻伤,此刻暂落下风。长此以往,也无取胜可能。
曹植看了几眼,引弓拉弦。
他并未参与混战,因为夏侯渊处并不需要他,而对上关羽他也没有必胜把握,反而令士兵们束手束脚,不如在一旁发号施令。现在夏侯渊即将落败,他不能再旁观了。
奇怪的是,此刻他十分镇定,手没有丝毫颤抖。
小的时候,他的骑射功课很差,全然不如剑术来的好。哪怕日复一日练习,也无法练成老将黄忠这般百步穿杨。但到底还是有些用的,至少,这一支箭没有落空。
利箭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穿过人群隙缝,正中黄忠小腿。其趋势甚猛,带的黄忠一个踉跄扑向前方。以长枪撑地,堪堪稳住身形。夏侯渊自然抓准了机会,一刀劈下,黄忠匆忙闪躲。
第二箭朝着黄忠背心破风而去!黄忠却已有防备,侧身翻滚逃过这一箭。翻滚之后,第三箭再至!
曹植仿佛判断出了他的闪躲方向,这一箭黄忠再没躲过,正中横枪的右臂,叫他差些握不住手中长枪。
他果断左手执枪,刺穿前方包围的士兵。然而此时夏侯渊已至身后,长刀落下,遍地血色。
血色滔天,染红整个月夜。
刘军还在做最后的困兽之斗。可惜越来越多人孤军奋战,越来越多的人死于曹军刀剑之下,直至最后,除了关羽的那一支小分队,几乎全歼刘军。
此役以偷袭为开头,以黄忠身亡,关羽重伤遁入丛林为结局。曹方军队死伤两千余人,而刘军五千人全灭。
曹植当即下令全军修整,待明日再做乘胜追击。
朔月无光,天幕星子错落。
曹植仰头凝视半晌,静静体会着因斩杀黄忠、重创关羽而激动难平的心情,忽然轻笑起来。
他从前不懂,为何历史上总有君主将领罔顾天下百姓祈求和平意愿,沉迷于战争与杀掠不可自拔。
现在他懂了。
——因为胜利的滋味,当真太迷人。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兔白、劫灰妹子的地雷0 0
补全。。我是真的不太会写打仗,卡文痛苦o(︶︿︶)o 唉。
昨晚好像没睡好,于是今天略头疼……
其实今天也码了很多字了。一章陆小凤同人半章七步,好吧其实我是“脑残党”码字比较慢,因为脑子跟不上手速Orz
感谢一路以来不离不弃的亲们,其实我一度想放弃此文,解V坑掉什么的。但是还总有亲,比如阿白白,春卷在QQ上催我,还有很多亲留言催更或者等更什么的,心情挺复杂的。
开了个新坑,陆小凤同人,主攻,是在笑傲ol时期就想写的傲娇攻,直至现在才有机会写出来 0 0,有兴趣的亲们可以看看,努力日更3个月内完结吧。。。
☆、第102章 补全
休养一夜,士兵们恢复了力气;全军更是势气如虹。曹植当即下令追击。
听闻曹军将至;刘备大惊。他上马,引精兵打算亲自迎敌。法正却道:“黄忠将军战亡;关羽将军身受重伤,我军士气大减;而曹军接连两胜;已是势不可挡。现在迎敌,必要损兵折将。不若归去与张飞将军回合之后,再做商议。”
刘备面色几变。
他的计划本就风险极大,短期内无法拿下夏侯渊,但凡援军闯过了埋伏便能直讨他们本营。虽然来的人不是曹操,却也令他们功亏一篑。
四年准备;尽毁于一旦!
刘备深吸一口气,只是道:“军师,倘若今日我们不战,也许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法正急道:“主公请放心,以后一定会有机会!”
“主公可曾想过为何不是曹贼亲自前来?难道他竟如此相信从未带兵的曹植能救出夏侯渊吗?在下听闻曹贼这些年头风时常发作,哪怕有名医华佗医治,亦无法根治。”
刘备怔了怔:“军师的意思,是说……”
“不错,若在下没有猜错,恐怕曹操快要死了。一旦曹□□了,他的儿子们恐怕也会想袁绍之子一样,争权夺位。届时主公再挥军北上,定可拿下汉中保住巴蜀。”
刘备怔忡许久。
许久之后,他方才道:“军师,你说的很对。但你可知,今日我阻拦不了曹军,他们便可突破定军山防线,攻入巴蜀。我军损失惨重,几年之内,无力北上。”
法正面色急迫,已不再言语。因为刘备所说的话,也是他不敢说的话。但今日若不撤退,恐怕连刘备的性命都要保不住了。
又是死般沉默。
刘备最终决意避其锋芒,撤军平阳关。
黄忠已死,关羽重伤,张飞并不在军中。现在唯一能与夏侯渊抗衡的,只有赵云。所以赵云亲自断后,为大军自定军山撤退作最后保障。
曹植大军追至定军山尾,曹植已做好了被赵云埋伏的准备,是以曹军损失并不多。曹植于马上瞧见赵云,冷笑:“来的好!”
建安十三年长坂坡一战,赵云一战成名。传说中他为寻找走失的糜夫人与少主阿斗,于几十万曹军中七进七出,拼死救下刘禅,将之安然护送至刘备身边。
但是曹植并不是曹操。
他对赵云纵有欣赏与敬佩之心,两人毕竟是敌人,他不可能因为爱才之心就此放过如此心腹大患。是以除了下令迎战,他更号令——死伤不论。
赵云选择的地方乃是一处峡谷,其下有一条河流,宽约五十步。因山涧阴冷,冬季雪水这才融化,是以水流湍急,渡河颇为困难。其阵地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堪称天险。
赵云命人砍断了过河毕竟的木桥,亲自在河对岸阻拦涉水而行的士兵们。
现在骑兵弃马而行,在水中行动不便,非但无法冲击,反而更像一个个靶子。对方弓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很快射杀百人。而赵云一身豪胆神勇无比,哪怕有人安然渡过这条河,也被等候在岸上的赵云以亮银枪翻挑,而后不断有人死伤在他的长枪之下!
先前关羽也是如此,一人一刀自包围圈中厮杀而出。现在他与夏侯渊自然不希望赵云也安然逃跑。
想不到他们顺利埋伏黄忠与关羽,却要在赵云身上栽一个跟头。
曹植当即下令,命夏侯渊镇守此地,而他则绕路远行,阻截赵云。
夏侯渊还在对岸,曹植已消失不见了,赵云自然不敢大意。
他猜得到曹植是绕路来阻截自己了,但他要做的是尽量争取与拖延时间,令刘备安然回到平阳关。所以哪怕知道危险降至,他也不敢轻易掉头逃走。
直至夏侯渊不再下令士兵涉水突击,而赵云也开始出现损失,他才放弃此路领兵而去。
赵云最终还是遇上了曹植带领的七千轻兵。
彼时狂风四作。林中落叶飞舞,不断落在伤亡的士兵们的身体上,仿佛是要掩饰战争的残酷与血腥。
可惜没有用。
不断有士兵站起来,不断有士兵倒下。鲜血染红落叶,映在眼中有如火烧炽痛。
路在前方,曹植也在前方。
赵云疯狂朝着前方冲击。他对上曹植的目光,嘶吼道:“曹植——你可敢与我一战!”
单枪匹马,表面上赵云还处于无敌状态,但凡曹植利用人海战术将他团团围住,死的当然会是赵云。
身处万人包围的劣势中,非但没有必死的觉悟,还十分装逼地点名要求对方主将与之一战,这显然十分可笑。因为但凡正常人,都会觉得此人脑子进水了。
那么赵云当真是脑子进水了吗?
自然不可能。
他既然选择断后,自有破釜沉舟的觉悟。但世人皆不愿轻易死去,他赵云哪怕是要死了,也一定要留下些有价值的东西。
昔日一败,赵云开始关注曹植。曹植会武,却无人知晓他的武艺高低;这些年天下流传的曹植诗篇,巴中大多文人包括诸葛亮在内,都觉得他的诗中带着无法忽视的年少轻狂的意味。
也是。
身为曹操之子,自小养尊处优,受万人顶礼膜拜;如今是他的第一次作为主将出征,却是不费吹灰之力逼得刘备不得不放弃定军山,曹植心中一定十分得意;而现在,赵云身上大小伤口不断,在曹植看来,杀死他赵云一定是胜券在握。
他的信心定已膨胀至最大。
强者当然可怕。但强者若是太过自负,那么他得到的结局,就唯有失败。
是以他在此时邀请曹植。
以他在诗篇中表现的性格,他不会不应战,那么赵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