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水寒 醒掌天下权-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逆水寒】醒掌天下权
  作者:悠悠仙

  楔子

  置身星海间,北辰有些恍然。
  这是个奇怪的地方,到处黑漆漆的,连脚下的地面都看不到,可在黑暗中又布满了点点星辰,似乎只要伸出手轻轻一抓,就能摘下。
  北辰也这样做了,他伸手抓住离他最近的一颗星星,入手的真实感与温暖让他一愣。
  “原来不是梦……”
  “怎会是梦?”清冷飘渺的声音从星辰间传来,似近在耳边,又似远在天边。
  “是谁在装神弄鬼?快出来!”北辰一惊,举目四望,却没有发现除他以外的身影。
  “本君何时装神弄鬼了?”话音刚落,一个青衫道袍头戴冠帽的古装男子,手持折扇,踏着星辰缓缓走到他的面前。
  那男子清隽俊美,一身气质清冷而幽寒,一双寒星似的眸子里流转着淡淡威严,不经意间就让人呼吸困难。
  北辰看着这突然出现的男子,一时间却是说不出话来。
  男子轻轻一笑,身上的寒气消散不少,对着北辰微微颔首:“多年不见,星君可还好?”
  “星君?你在叫我?”对于眼前这奇怪的陌生人的称呼,北辰直觉的认为是在叫自己,但他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看来星君还未记起前尘往事,是本君失礼了。”青衫男子屈指一弹,一道金光快速飞向北辰的眉心。
  北辰一惊,想要躲开,为时已晚。
  脑袋里突然像炸开锅一般,许许多多繁杂的记忆一下子涌了上来,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帝王打扮,相貌身形极为出众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二十八名古人打扮的男女,立于云端之上,操纵着星辰变换。
  画面一直在变换,北辰的耳边似乎听见了类似旁白的话语:“南极入地三十六度,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侧。盖半出地上,半还地中,万星万炁悉皆左旋,惟南北极之枢而不动,故天得以动转也。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极,其实正居天中。为万星之宗主,三界之亚君,次于吴天,上应元炁是为北极紫微大帝也。”
  北辰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想,只觉得自己就是那中年男子,也曾执掌天经地纬,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
  是了,他就是那中年男子——道教四御之首,三清并玉帝之下第一人,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的紫薇大帝(又称紫微星君。因为大帝这个词算是犯了忌讳,估计玉帝不会同意他用的,所以后面都用紫薇星君称呼。)
  不过,那是十世前的事情了,现在的他只是北辰,现代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主修应用化学。
  要说他怎么会从紫微星君变成凡人,其实很简单。神仙是个很无聊的职业,时间对他们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整日无所事事的结果就是大家总是喜欢闭关修行,一闭就是几百上千年,看多么容易打发时间。
  本来身为天庭第一重臣,紫微星君是没什么时间同其他同僚一样享受这闭关的乐趣的,可惜他平日做的太好,好到玉帝都对他有了忌惮,于是他得到了一个假期——十世轮回。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惩罚,神仙们为了参悟大道,总是少不了投生凡人,入凡尘历练一番,这在天庭是非常常见的。只不过如果没有天庭的允许,那就是私下凡尘了,是触犯天条的,而紫微星君这种顶头上司批准的有薪假期,则是附带许多福利的——可以选择投生的人家,也可选择投生的种族,甚至是可以活多久,每一世的际遇如何,都是可以商量的,只一点不能改,就是投生时,不能有身为神仙的记忆。
  所以得到命令的紫微星君也没多说什么,直接下了地府,选了人家就去投胎去了,而长年来的秉公职守,导致紫微星君有些厌恶现在的工作,所以每一世他都选了那平凡人家,做个平民百姓,享那福寿双全,儿孙满堂之福。
  本来一切都应该顺顺利利,紫微星君轮回十世,就返回天庭继续做他的众星之主,却没想到,到了第十世,也就是现在这同名(紫微星君的本名极为北辰)一世,突然发生了意外,让北辰过早离世,大乱了轮回历练。
  北辰还记得自己之前是在屋子里睡觉,却没想到突然地动山摇,征得他从床上滚落在地,再之后,他就什么也不记得了。
  恢复了记忆,北辰依旧是北辰,却也不再是北辰,只一瞬间,他身上的气势就有了变化,一股不下于奇怪男子的王者之气透体而出,环绕在他周身,如云似雾,一派皇者气派。
  北辰将目光投向青衫男子——已经恢复记忆的他,自然也想起了这位至交好友,东华帝君——倪君明:“帝君可知之前发生何事?”
  “星君不巧遇见了地龙翻身,原本这祸事不该牵连于星君,却不想那方的土地上天述职,这地龙没了看守,一时恶起,兴风作浪,才酿下大祸,几处受灾地的山神土地已经把伤亡统计出来了,共计六万九千二百二十七人遇难,三十七万四千六百四十三人受伤,一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人失踪。”帝君尽责的把问题解释了一遍。
  “这么多人?那我父母弟妹怎么样了?他们没事吧?”听到这么巨大的伤亡,北辰第一反应就是家里人是否安全。
  “他们只受了些皮外伤,并无大碍,将养几日即可恢复,反倒是你在凡间的身体先是被倒落的家具击疯,后又被倒塌的房屋掩埋,已经没了声息,药石罔效。”
  “他们无事便可,只一具臭皮囊罢了,坏了变坏了,我这就同你回天庭去。”北辰知道了家人没事,也就不再多想,只想早些回了天庭,派人下来照拂他们,让他们享一世安康,也算报答他们多年养育之恩。
  “恐怕你还得在下面待一段时间。”帝君遗憾地摇了摇头。
  “怎么?还有什么问题吗?”北辰略带疑惑地问道。
  “嗯,星君没发现自己的法力并未恢复吗?”
  经他一问,北辰这才注意到自己现在还是凡人打扮,现在这个躯体也仅仅是灵识组成的,类似于地府的鬼差,只有本体千分之一的法力,以他现在的法力,只要碰上个道行高深些的,都能灭了他:“这是为何?”
  “星君下界时,走的是六道轮回池,回去自然也是要走这条路的,而六道轮回池上一早就设了限制,时辰不到不能回归,也就无法回归本体了,所以此路不通,而以你现在的情形,不走轮回池直接回天庭,你现在是灵体,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上面的仙气冲击的魂飞魄散,所以在时辰到前,也只能劳烦星君在下界等待了。”
  “尚需几时?”北辰皱眉。
  “这就要问星君你自己了,星君每次投胎都选的是长寿之人,以你现在的年纪,怕是没有个一甲子是回不去的。”帝君轻笑,难得能看到好友吃瘪,他也是极开心的。
  “可我在凡间的身体已不能再用,难道又要重新投胎?”
  “那倒不用,星君也知本君掌天道轮回,可于各个空间自由出路,今次你遭此劫,我已选好了空间,星君可去那里借体重生,敬候佳音。”
  “借体重生?帝君好意,我心领了,可这等有伤天和之事决不可违。”北辰当即摇头拒绝,他就是在此干坐上一甲子,也不会去犯那等大罪孽。
  “星君且听我说完,这借体重生虽有伤天和,但那是指强夺了生人的体,我为你挑选的则是刚刚咽气的已死之人,这并不触犯天条。”
  你直说是借尸还魂就是了,何必绕这么大个圈子?北辰很想对自己的好友翻白眼,他还没有回归本体,今世的记忆占了身体的主导,让他的一言一行更加偏向于现代青年:“那你选的是何人?”
  帝君展开手中折扇,摇扇笑道:“以星君你的身份,自然只有九五之尊配得上你的了。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元符三年(1100年)1月病逝于汴京(今河南开封),享年24岁。不知星君可满意?”
  北辰却不回答,只看了眼他手中折扇的题字,挑眉笑道:“这司法天神的字是越发好了,比之当年,风骨更胜一筹,帝君倒是好福气。”北辰下凡不到千年,自然是认识杨戬的了,当年因为职务之故,他常与杨戬打交道,对杨戬写的那手好字,也是很熟悉的。
  “呵呵,哪里哪里。”帝君已经一派悠然自得,安然享受了北辰的夸奖。
  东华帝君和紫微星君是自洪荒时期就开始结交的好友,对彼此的性情自然是甚为了解,杨戬的字又是那样的诗句,所表达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
  “等他日重返天庭,我再找你大醉一场,今天就暂且记下吧。”北辰上前一步,拍了拍帝君的肩。
  “嗯,我就在天庭备下酒宴等你归来。”帝君的眉眼又温和了不少,“我给你挑选的空间并非真实的过去,你去后自可不必顾忌什么,随心所欲即可。”
  “那就好,我可不想束手束脚的。”北辰满意地点点头,既然要做帝王,还是即将进入乱世的弱国帝王,需要做的事太多,如果什么都不能更改,那又是何种憋屈?
  帝君拿出个一个白玉扳指,示意北辰戴上:“这里面是我请太上老君炼制的一些丹药,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却适合你现在用,等借体重生后,你虽还能动用一些法力,自保足以,但事有万一,我可不想再来送你一次,还有这个,”帝君屈指一弹,又是一道金光射向北辰眉心。
  北辰深信帝君不会害自己,直接受了他这一指,直觉脑中又多了许多东西,仔细一看发现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各种知识,含量之大,堪比百科全书。
  “这是我特意准备的,依你的性子,要是做了那赵煦,自是不会对北宋的灭亡置之不理,这些东西也能帮上你不少。”帝君见他回过神来,解释道。
  北辰只轻轻一笑,对他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谢谢”之类的客套话。
  “时辰不早了,我这就送你下去。”帝君挥手划口一处空间通道,让北辰进去。
  北辰径直而入,只觉身体开始急速下坠,也不知坠落了多久,一道突然爆裂开的光团于瞬间包围了他,接着,他就人事不省了。
  帝君看着慢慢缩小的空间通道,等确定它完全封闭后,这才转身离开。
  得快点回去,他家杨戬还在天上等着他呢。

  成为赵煦

  从黑暗中醒来,北辰只觉得剧痛难忍,胸腔里更是闷得慌,骨头像是被人强行拆散了又重新组装起来,让他动弹不得,连睁开眼的力气也没有。
  北辰真的很想好好休息,希望能恢复点体力,再去想其他问题,但是现在的情形显然不是能让他好好休息的时候。
  耳边是震耳欲聋的哭声,高低不一,大小不同,显然是一大帮子人同时合奏。
  “官家啊~你怎么能抛下我先走一步?你要我以后怎么活啊!”一个哭得有些沙哑的年轻女音震得他耳朵发嗡,更麻烦的是这女子还趴在他身上死命摇他,北辰被她摇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又回去找帝君商量换地方了。
  这还不算,既女子之后,又一个重型炮弹直击他的胸口:“皇兄你醒醒啊……”
  北辰顺应了他的要求,剧烈的咳嗽后,吐出一口黑色的血,一下子觉得舒服多了。
  那些吵杂的哭声突然没了,代替它的是一片整齐的抽气声。
  他张开被咳嗽咳出的眼泪湿润了的布满血丝的双眼,艰难地看了眼趴在自己身上的男子。
  严格来说,并不能说他是男子,而该是个男孩,他的面目清秀中带着稚嫩,头上并未戴冠,而是以发带束发,显然是不到弱冠之年。
  再看男孩那一身打扮,朱衣朱裳;内着白色罗中单;外束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绣四爪金龙锦绶、玉佩、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想起他刚才的称呼,北辰心下了然,这人八成就是未来的宋徽宗赵佶了。
  “放肆……朕……朕还……没死呢……咳咳……哭什么丧……还不退下?”北辰费力地说完这段话,一双红眼直直盯着因为惊吓过度还趴在他身上的赵佶,恨不得掀他下去。
  赵佶本就有些分量,加上身上除了冠帽一件不落的朝服那一身重量压在这大病之体上,可是会要人命的。
  赵佶被那双眼睛盯着,只觉得莫大的压力扑面而来,他全身一软,直接跪倒在地:“臣弟无状,还请官家恕罪!”这时候他也不敢再叫皇兄了。
  旁边被赵佶突然醒来而吓呆的女子回过神来,惊喜地叫道:“太好了,官家醒了,御医,快来给官家诊脉!”
  “喏”几名御医从底下跪着的人堆里爬了起来,急急上前,跪拜于龙床前由太医署令为北辰诊脉。
  众人屏息以待,他们亲眼见到官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已无力回天,可端王(赵佶)在他身上哭了一下,官家就咳嗽着吐了口血出来,又活了,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怎么样了?”那女子急急问道。
  北辰这才抽空打量了她一眼,只见那女子容貌俏丽,头戴龙凤珠翠冠,身穿深清色五彩翟纹礼服领,礼服的袖、裾处都有红色云龙纹样的镶缘,穿青纱中单,腰饰深青蔽膝。另挂白玉双佩及玉绶环等饰物,下穿青袜青舄。应该就是为赵煦诞下一子,而后儿子丈夫先后去世的刘皇后了。
  太医署令把着北辰的脉,凝神静听了好长一会儿,才放开,对着北辰一拜,掩不住喜意道:“官家、娘娘大喜,官家乃真龙天子,自有上天庇护,前翻病势汹涌,恐有……此刻却已由危转安,只要好生调养,定能药到病除。微臣这就给官家开方。”
  众人一听,立刻松了口气,官家如果宾天,他们在场的这些人里不知道有多少要跟着陪葬,现在官家无事,他们自然也没事了,而且说不定等官家龙体安康后,他们还能得赏呢。
  “太好了,来人,给太医署令纸笔伺候,官家,你听到了吗,你没事了。”刘皇后知道她的靠山没事了,自然是大喜。
  北辰现在累积了自然是没力气回她了,只轻轻眨了眨眼表示听到。
  刘皇后这才想起北辰刚才吐了血,弄脏了锦被,忙瞪了眼那些还跪着的宫女太监:“你们还不快点为过来伺候,都愣着干什么!”
  一地的人连连应诺,磕了头方才爬起来,井然有序地各司其职。
  这些人都是做惯了的,所以即使北辰被她们摆弄了一番,也没有什么不适。
  刘皇后盯着她们为北辰擦脸,一般有些忧心地问太医署令:“刚才官家怎么会突然就……昏过去了?还有吐血又是何故?”本来刘皇后想说宾天的,后又想起这话不吉利立刻就换了词。
  “回娘娘,微臣想官家方才应是一时气血不畅,闭了气,这才……后来吐了血,这血色暗红发黑,是为死血,死血一出,这气就顺畅了,人自然也就醒了。”太医署令思量着说道,他没敢说官家之前其实已经脉象全无,没了生气,至于明明死了的人为何会活,他也只能猜想是自己误诊了,官家刚才只是假死之状,并不是真的宾天了。这话要是说出来定是杀头大罪,弄不好还会牵连全家。
  刘皇后听了,心下大安,一改之前的愁苦:“你们做的很好,等官家病愈自然有大赏,瑞王,劳烦你出去通知那些守在殿外的大臣一声,官家无事,让他们都散了吧。”
  赵佶只得领命而去,他心中愁苦,偏偏却不能显,本来这皇位眼看已经是他了,却没想自己为了显示对皇兄的感情而演的一场戏,没想到却救活了他,真是失策啊。
  北辰却没精力关注这些了,等宫女给他换了锦被擦了脸,他就直接昏睡了过去,引得众人又是一惊,待太医署令说他只是精神不济,昏睡过去,并无大碍后,大家这才安下心来。
  北辰这一睡就睡了整整一天,期间有人给他喂药喂食他也没醒,等醒来时,外头已经大黑,屋里点上了蜡烛,照的各处金碧辉煌。
  “官家醒了?奴婢这就通知皇后娘娘?”一直守在龙床前的小太监见北辰醒了,忙问道。
  “不必。”北辰睡了一觉,期间又喝了药吃了些东西,虽然还是使不上力气,可这身子还是舒坦多了,说话也利落了:“朕饿了,去弄点吃食来。”
  “诺。”小太监忙使眼色让旁边的宫女去准备,自己则伺候着北辰坐起。
  “给朕倒杯水,朕睡了多久了,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官家,您睡了一天一夜了,现在已过戌时了。”那小太监接过宫女递来的杯子,伺候着北辰喝下。
  北辰见此,就只这小太监定是赵煦面前得力的了,就不知在这皇宫里是个什么品级。
  借尸还魂,并没有让北辰得到赵煦的记忆,对于这个世界的人和事,他都要花费时间去认识,不过,不是现在。
  吃食很快被送上来了,清清淡淡的一碗白粥,其余什么也没有。
  “官家,太医署令说,您龙体未愈,暂时只能进些白粥,以调养脾胃。”小太监跪坐在龙床下,平举托盘,方便北辰进食。
  北辰拿起白粥旁放置着的银勺,小口小口地喝着白粥,不愧是出自御膳房,再怎么简单的食物由他们做出来都会变得不简单,只这一碗白粥的味道,想必是加了不少材料熬制了汤水,再捞出那些材料,以汤水熬煮上等粳米而成的。
  不急不缓地喝完粥,也没有什么不应该出现的人跑来打扰他,北辰非常满意:“朕有些乏了,你们都下去吧,别杵在这里碍眼。”
  小太监一听,抬头就要说什么,可一对上北辰那双还有不少血丝的冷眼,就什么都不敢说了,只上前服侍北辰躺下,放下床前幔帐,低着头行了礼,带着人退到了殿外。
  北辰在床上侧耳静听外头的动静,确定她们已经离开后,这才抬起左手,看着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
  赵煦久病不起,整个人憔悴不堪,瘦骨嶙峋,保养得宜的手也变得跟鸡爪子似的。
  好在白玉扳指出自仙家,基本的缩放功能还是有的,这才没有从大拇指上脱落,被人收了去。
  当然,这也有凡人的眼睛看不到这白玉扳指的缘故。
  开启白玉扳指,北辰以神念查看里面的东西,白玉扳指里,除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对仙人来说)外,最多的就是那些用小瓷瓶装着的,摆放整齐的灵丹妙药了。
  帝君为北辰准备的,都是一些对仙家没什么用处,但对凡人极好的低级灵药,如清蕴丹(解毒)、洗髓丹(对仙家无用,但若是普通人服用,可易筋洗髓,排除体内的杂质)、结续丹(此丹可续接断筋断骨而不露痕迹,其效灵验无比)。
  但这些灵药对现在是凡人之体的北辰来说,却是再适合不过了。
  随手挑出一颗鸽子卵大小的红色灵丹,一股淡淡的甜香散了开来,北辰把它分成两半,一半收好,一半丢进嘴里,如吃糖果般含化。
  他的身体还很虚弱,不好好调养好,可是什么都不能做的,但好得太快,也会是个麻烦。

  原来是《逆水寒》

  在龙床上休养了几天,北辰就可以下床了,他的恢复之快,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暗道官家果然是官家,真龙天子,自有上天庇佑。
  虽然北辰的康复情况良好,但到底是伤了元气,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人也跟瘦排骨似的,俨然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
  能动了,北辰也不打算再继续闲着了,而且以北宋现在的状况,也不容许他继续闲下去,于是,他准备去上朝了。
  可他这念头刚一起,就有人来扫兴了。
  “官家,您龙体未愈,还是多休养些时日再上朝吧?”刘皇后亲自替北辰穿上绛纱袍,用金玉大带束腰,又挂上黄赤佩绶(悬挂的玉佩),一边忍不住劝道,她一大早过来就是为了劝阻官家上朝,她倒不是有什么私心,要知道后宫干政是大罪,尤其是原先的哲宗皇帝赵煦拥有一个垂帘听政的母后后,这种行为更让他深恶痛绝,刘皇后只是希望官家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谈国事,她刚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不想连丈夫也失去,他是她唯一的依靠了。
  “朕无事,以后这话你还是莫要再说了。”北辰看了眼自己身体前任主人的皇后,这个美丽的女子是个聪慧的女人,不然她也不会扳倒了前任皇后坐上现在的位置,对于她,北辰并不讨厌,却也不可能像他的前任一样宠爱她了,但也不能立刻就疏远了,自己初来乍到,一切都还不熟悉,再没有真正了解并掌控这个身体所拥有的力量和实力前,不可轻举妄动。
  休养的这些天里,属于赵煦的记忆正慢慢浮现出来,虽然只是一些零碎琐事,也让北辰收获颇多。
  只是,这些记忆所提到的一些事,却让他大惑不解,所以他急需接触外界,好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
  坐上銮舆,北辰晃晃悠悠的到了文德殿,满朝的文武大臣已经在那儿等着他了。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那特有的尖锐通报声,北辰下了銮舆,走进大殿,在黑压压的一堆乌纱帽中,坐上了龙椅,双手扶在龙椅上时,忍不住不着痕迹的摸了摸上面金漆雕龙的花纹。
  这是一种很新奇的感觉,哪怕在他还是紫微星君时,也是不曾做过龙椅的,不过这椅子坐起来可一点都不舒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臣们异口同声的向北辰跪拜道,这才把神游的他拉了回来。
  “平身。”
  “谢皇上。”
  一番君臣之礼后,所有的大臣都起身站好,北辰这才有机会去看清楚他们的长相。
  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起,重文抑武就成了宋朝的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又有宋朝崇尚左尊右卑,所以朝堂之上,都是文臣站左边武将站右边。
  而这些大臣所穿着的朝服也因为品级的问题而略有不同。当然,现在的北辰还不能从那些图案与配饰不同的朝服里,看出他们的官职品级,只能从他们手中拿着的笏板的质地看出大略的品级。
  不过这些,不是他现在所关心的可不是这个。
  “有本奏来,无本退朝!”北辰端坐在龙椅上,摆出帝王的威势,嘴里说着这句类似台词的话,然后看着左下方。那里站着的第一人自然是端王赵佶了,而在他的下一位的人,才是北辰要注意的。
  那是一个外表温文儒雅的老者,嘴上留着黑白参半的山羊胡,要不是一双细眼里时而闪过几丝狡诈与阴狠,北辰真会以为他是一个无害的老人。
  再看右下方,在一堆武将中稍稍靠前的位置,北辰看到了一名老者,那位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已有了许多许多的皱纹,但却仍然具有一张孩子般俊朗的脸容。年纪虽然大了,却显得更加清癯了起来。可以想见,在他的少年时光里,是何等的惬意激越,何等壮志豪情,何等神风俊朗。(摘自四大名捕)
  虽然还不知道这两人的名字,但北辰心底已经有了些思量。
  不管北辰怎么去关注这两人,下面那些不敢直窥天颜的人却是不知道的,被注视的两人也只感觉到上面的目光从自己身上一扫而过。
  所以在北辰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出列上奏了。
  北辰意兴阑珊地听着端王赵佶在底下用文言文大段大段的拍他马屁,说的无非是些“官家真龙庇佑,如今龙体安康,应当登泰山告祭上苍,大赦天下”之类之类的,听得他一阵腻歪。虽然这些确实是应该做的,可真要按赵佶说的那种排场来,估计本就不怎么充盈的国库直接呈负数。
  说道国库,北辰就一肚子气,赵煦生病期间,朝廷是由赵佶眼光,不过短短几个月,就让国库里的银子少了一半,北辰恨不得把眼前这个小胖子直接吊起来抽筋扒皮,他当银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尽弄些奢侈无用的东西,劳民伤财。难怪北宋会亡在他手里。
  赵佶话头一起,就有不少大臣走出列队附和,纷纷请求官家进行祭天仪式。
  这里面,最先出来的是北辰第一个注意到的那个眼中藏奸的老人,只见他手持象牙笏板,走出列队,对北辰行了个礼道:“官家,端王所言甚是,微臣也认为该举行祭天仪式,以安民心。”
  “官家,微臣也同意端王和傅相的意见。”又有几名大臣走了出来。
  傅相?官居丞相,却姓傅?北辰虽然对历史没什么研究,却也知道赵煦在位时最后的一个丞相是苏辙,因为他的兄弟苏轼苏东坡实在是太有名了。
  而现在这里的丞相却姓傅,再根据赵煦留下的记忆,这个傅丞相名唤傅宗书,很像是他曾经配妹妹看过的一部叫做《逆水寒》的电视剧里的大反派。
  如果真是这样,那对他来说,可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这部片子里,可是有不少本事大的人才可供他驱使。
  纵然心中想法万千,北辰面上却不显分毫,只环视一周,最后看向了武将中的那名老者——不出意外,他就该是十八万御林军的总统领①,江湖人称诸葛神侯的诸葛正我了。
  当然,现在的诸葛正我还不是御林军总统领——正三品的大将军衔,只是从三品的将军——御林军的二把手。
  看到诸葛正我,北辰就下意思地想起了他那个有些好笑的字——小花,嘴角轻轻露出一抹笑意,北辰向后靠了靠,让自己坐的舒服些:“诸葛卿家,你怎么看?”
  原本正努力向门柱学习的诸葛正我突然听到北辰的点名,微微一愣,这还是官家第一次在朝堂上问他的意见,不管是为了什么,能让官家主动询问,在所有人眼里都是一项殊荣。
  诸葛正我忽视四周射来的各色目光,执着笏板走出列队,行礼:“回官家,微臣以为,大赦天下可安民心,这祭天之事还需慎重,官家虽龙体安康,终究是元气大伤,需安心调养,这泰山之行一路舟车劳顿,微臣担心官家吃不消。”
  此话一出,先前那些请求官家祭天的人面色均是一遍,诸葛正我这话可是变相地说他们不顾官家的龙体啊。尤其是赵佶,此时已经羞得满脸通红了。
  抬手阻止那些人再说话,北辰道:“诸葛卿家言之有理,大赦天下可行,傅卿家,此事交由你负责。”一般的圣旨不是由皇帝亲自拟旨,而是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丞相负责动笔。
  “微臣遵旨。”傅宗书下跪领旨。
  北辰稍稍想了会儿道:“至于这祭天,此乃国家大事,也不得不行,这样吧,祭天地点改为南郊圜丘,由礼部负责。明日,你们递个章程上来。”
  “微臣遵旨。”几名礼部的官员下跪领旨。
  北辰又转向赵佶:“端王,朕知道你的字写得甚好,这祭天时所用祭文,就由你代朕写吧。”虽然恢复紫微星君的记忆后,他也能写毛笔字了,但字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