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同人)小民之计by分野-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不满道:“什么亲眷比皇上重要!?岂有此理!”
  进来问刘协:“皇上,华佗不在,换别个大夫先瞧瞧,我让他们伺候皇上沐浴更衣,到榻上歇着可好?”
  刘协坐在榻边,侧脸看着不知哪里,像没听到诸葛亮的话。
  诸葛亮问:“皇上?”
  刘协声音极低地说:“退下,全部退下,不宣不要进来。”
  诸葛亮还待说什么,刘协挥了袖子,诸葛亮只好招呼下人,一齐退了出去。
  吕布他们等在偏院,诸葛亮走过去,先点头——事情多半能成,后摇头——刘协果然不愿对任何人说,不知里边是个什么光景。
  刘协纯粹呆坐,盯着灯台上偶尔“呲啦”爆出花芯的一豆火苗,看得入神,宛如泥塑木雕。
  曹丕啊……
  曹丕。
  人前仁弱平庸,人后狡计百出。
  明明是左撇子,却在看出曹操偏心其他兄弟后,硬是克服天性,违背习惯,使用右手,在寻常人选择示强掩弱的时候,反露拙而藏黠——
  曹操麾下太多能人,文武兼备者也不在少数,十几岁的曹丕文不能压荀彧、程昱,甚至于天赋卓绝的曹植;武不及曹仁、许褚,要令曹操刮目相看,简直笑谈!只怕一番显露,没引来曹操的瞩目,先让旁人起了戒备谋害之心。
  刘协不懂诗赋,在刘协看来,历史上的曹丕,诗文不及曹植华丽,却远比曹植雕字酌句的浮华耐人寻味。
  曹植以词藻华丽无双的“洛神赋”千古传诵,曹丕呢?身为三曹的他,引经驳论开今古文体之别,对后世文章的影响千年不绝,其文学成就远超曹植,可是却在铜雀台上写下:
  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皓往且翻……
  这种,叫人看了就无语的“赋”。
  既忍,且藏,到了如此境界,为了什么?图的什么?
  历史虽然改了,人却是同一个。
  曹昂为了皇帝,可以舍命不顾,舍荣华富贵不顾,那是为的“忠义”一词,以君为天,为道。
  可是曹丕没有一丁点跟他兄长一样,虽然做下了同样的事,抛家舍业,拿命来护着刘协,可曹丕为的不是忠义,不是皇帝,仅仅只是……刘协。
  明明狼子野心,心心念念着曹操的家业,却功败垂成,自己抛下了。
  只为了刘协这个人。
  天下的人,想要的都是天子,就连刘备,也只是口中仁义罢了。
  除了一个曹丕,哪里还有谁记得刘协除了帝王之尊,更是一个人。
  刘协尽量,在用理智的方式思考曹丕,却反而让理智迸裂坍塌成一地残砖碎瓦。
  一直竭力避免,甚至不允许自己忆起的音容笑貌,一时间溃堤汹涌而来。
  ——允我一事,便不为难皇上。
  ——你见过萝卜那么大的冷箭吗!?
  ——不会的!一首诗罢了,父亲绝不会为了一首诗便……
  ——对了,我还可充做伯和的暖炉,真的好有用啊!
  ——我们可先以汉使身份入鄯善,再取其地,复收西域诸国或青州之北匈奴土地……
  所有言语,汇成一句:我只问你一句话,跟不跟我走!?
  曹丕没死!!
  又喜又悲,两种俱是无以复加到承载不能的感情,刘协猛抓住襟口,缩身抱紧膝头,忍到绝境,溢出一声哽噎了的“子桓……”。
  这两个字,就是刘协十几个时辰里唯一说出口的两个字。
  如此有野心有眼界的曹丕,刘协要是自甘平凡,不知道曹丕那一腔爱恋还会剩下多少给他!
  更添这一次的误会……如果只是私底下送信去解释,想也知道曹丕会怎么看他。
  曹丕已然冲动过,再想令他冲动,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有,站到对等的位置去,甚至……比曹丕还要高,让曹丕不得不重视的位置。
  吕布、诸葛亮等人一直守候在外,时不时的,还要扒缝看看才能放心。
  小皇帝不眠不食,一天多,谁要是壮着胆子闯进去,准备半天的劝慰之言一个字还没说,被那双晶莹堪比琉璃玛瑙的眼睛一扫,都只能悻悻地告罪退出来。
  有一种从来没在刘协身上出现过的东西,正如他们设想一般,点点滴滴地呈现。
  诸葛亮和陈宫观点一致,如果此计起作用了,以刘协的聪慧,必然会暂时放弃益州,刘璋放那里也跑不了,比起偏远的益州,军事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的荆襄更加要紧,而且离开荆州时,荆州已局势莫测,一个大意,曹操若得荆州,那真是想翻身都难了。
  一天多后,再走出房门时,形容疲惫的刘协向门外担忧得憔悴不已的四个人道:“派人去荆州探探,五天后,朕要听到回报。”
  吕布连忙应声,脚步踉跄地跑下去,竟自己亲身去委派探子。
  陈宫跟诸葛亮一齐松了口气,险些腿软跌倒,曹昂到底是习武的,一手扶住一个。
  刘协看看他们,不置一词折身进屋,吩咐下人:“传膳。”
  曹丕,不管你我之间有什么误会,不管你如何野心勃勃,朕如果君临天下了,看你往哪里跑——
  作者有话要说:皇榜: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
  喈喈喈喈喈喈
  汉朝教育不发达,老百姓多不认字,上面诏书啥意思?


  第八十五章

  五天后,探子回报——
  刘表在救援刘备途中负伤,回到江陵后一病不起,刘备从豫州逃到荆州后,囤兵江陵东面一百多里的竟陵,刘表长子刘琦滞留江夏。
  刘协坐在上首,他左手下边站着诸葛亮、陈宫,右边排头站着吕布,吕布身后是高顺等人。
  曹昂也在厅中,暂拜吕布客卿,参与议事。
  诸葛亮有话要说,得到刘协首肯,开口道:“刘表生死未卜,看来荆州已落入蔡氏掌中。”
  刘协见陈宫也想说话,索性施恩:“卿等有话想说,便请说,不必多虑。”
  陈宫方才放开胆子道:“皇上若在江陵,刘备必已和蔡氏翻脸,皇上不在,刘备摆出戒备曹操的阵势囤兵于竟陵,他如今又没有了土地,刘表若亡,便可直取荆州,这是在观望啊!”
  诸葛亮道:“离开江陵前,我已授意刘琦,请他在江夏候旨。”
  陈宫点头:“如此甚好,荆州大军尽在江夏,有刘琦这一支力量,皇上便可便宜行事了。”
  众人一齐望向刘协。
  刘协却问:“曹操有何动静?”
  吕布道:“没有,打下安丰、戈阳后,曹操便没了动静,只向南阳增了十万兵力,曹仁接了兵也没动作,奇怪。”
  刘协一片一片地打开一卷竹简,想着说:“蔡氏降曹了。”
  下面众人交换眼神。
  刘协道:“刘琦、刘备,都是刘琮接掌荆州的阻力,蔡氏必要借助曹操之手,可是曹操是什么人?只会表面同意,嘴里说要发兵帮助刘琮,等荆州内乱起来,他白捡便宜,不过……细作什么的,还真是讨厌,曹操必然已经知道朕不在江陵了。”
  诸葛亮道:“吕将军疾行半月,从汉中赶到巴东,舍剑门取白帝,就是没有细作曹操也知道将军为了皇上而来。”
  刘协还在一片一片开那竹简:“倒也是。”
  诸葛亮小心翼翼问:“皇上,可是欲取荆州?”
  周围人集体竖起耳朵,紧张度上升至顶——除了那天吩咐打探荆州军情外,刘协又那样了,每天午时起身,出去寻觅美食,然后悠哉游哉地回府衙,抓到谁找谁陪着下棋,接着晚膳、散步,沐浴就寝,后一天午时起身……
  如果第一天睡九个时辰是因为车马劳顿,那后面半个来月,每天都睡八个时辰,除了襁褓里的幼儿,谁能做到!?
  看刘协没事人一样,没人吃的准他怎么想的。
  刘协“唰”地把竹简裹起来:“派人传旨刘备、刘琦,命刘备策应刘琦,刘琦向江陵发兵,水军即可,等蔡瑁调走上游水军后,我们一日便可以从白帝城回到江陵,今日起,你们下去征调民船,预备东征。”
  众人轰然应声,刘协执起竹简指指吕布:“爱卿不可全军东去,需分兵回守汉中,最好你亲自回汉中。”
  吕布莫名其妙道:“皇上要去荆州,正要用人,臣怎能回汉中?”
  陈宫道:“将军,皇上的意思,曹操已经知道将军接了圣驾,荆州内乱是一定的了,曹操当务之急乃是抢回皇上,他在南阳故布疑阵,只怕已经调派大军攻往汉中,将军不回,汉中不保,汉中一丢,将军靠什么扶助皇上?”
  吕布固执道:“汉中还有步卒十万,宋宪带五千骑兵回汉中即可,我领剩下的一万五千骑兵保护皇上。”
  陈宫道:“将军,你不回去,宋宪、侯成、魏续三位将军如何抵挡得住曹操大军啊?”
  吕布瞪眼:“好不容易到了皇上跟前,怎的叫我回去呢!?”
  看看,转眼功夫,又要耍无赖了。
  曹昂道:“也不是非回不可。”
  吕布听到,立即很感激地星星眼看曹昂。
  曹昂道:“请皇上下诏,召马腾夹击。”
  夹击谁?自然是他老爹曹操。
  他在,谁都不好提夹攻他老爹的事,故而没人说这个办法,他竟然自己提出来了。
  这儒家洗脑,还真是……太美好了!
  刘协差点没咧嘴笑出来。
  曹操啊!你教育儿子教育得太成功了。
  刘协“哗啦啦”地,又把竹简滚开:
  “那便如此定了,朕亲自拟写诏书。”
  诸葛亮笑道:“请皇上写四份诏书。”
  刘协瞪他:“四份?”想累死朕,咋的?
  诸葛亮好整以暇道:“刘备、刘琦见过皇上的字,自然要皇上亲自下诏,好令他们速速起兵,另外两份诏书嘛——一份发往西凉马腾处,还有一份,先做警告,发给刘璋。”
  陈宫笑道:“好办法!刘璋若奉诏,益州便可以和汉中连成一气,使曹操不敢擅动,刘璋若不奉诏,等荆州稳定,皇上取益州时,刘璋再不奉诏,便是坐定了谋逆不臣之心,天理民心尽失!”
  大家都很高兴,就是上面的刘协绷着脸,等大家伙笑完,他看着诸葛亮道:“爱卿,朕这便草诏,爱卿研墨如何?”
  诸葛亮连忙收起笑脸,研墨倒是不难,可千万别把小皇帝的小心眼勾出来,也让他去杀鱼~
  心有戚戚,厅里的人都把吕布看了看,接二连三告罪退下,把吕布看得一脑袋问号。
  只怕在吕布看来,刘协罚他,他还美得不行呢!
  诏书发出去的第六天,探子报荆州建平、秭归、信陵、西陵的水军都悄悄撤回江陵去了,空剩水寨。
  宋宪领五千兵马回汉中,高顺领五千兵马守白帝城,吕布带了九千骑兵,上了征集来的大小几百条民船,前面已经派出一千骑,乘白帝城官府的兵船先行。
  刘协坐了一艘毫不起眼的渔船,行于船队中段。
  这次,终于把三峡全程看过来。
  汉土之美,地球上找不出几个地方能相比。
  身为汉民族,不骄傲真的好难~!
  蔡瑁那种傻X——
  小皇帝不见了。
  吕布从汉中急吼吼南下巴东郡。
  曹操不来打。
  以上各种情况综合,他都不晓得要防着吕布突然杀来。
  蔡氏倒是想起来了,可是等把消息送去给城外江上的蔡瑁,白帝城到江陵,那是顺风顺水,“千里江陵一日还”非李白杜撰啊!
  蔡瑁急急忙忙调兵,进不了江陵城了,被堵在门外。
  城头上站个吕布,得意洋洋道:“先生!先生!快来看!外面那个比我还笨!!!哈哈哈哈哈哈!!!”
  里边陈宫和众多小兵大汗,外头蔡瑁差点气死。
  蔡瑁有何计?背后陆路有刘备,水路有刘琦,前面城头上吕布拿着方天戟,一副你敢跑,爷爷就下来叉了你拖到死的样子。
  蔡瑁的姐姐和他姐夫,还有蔡家几百口人都落到小皇帝手里了,蔡瑁只好做出一副我无意谋反的样子,叫人把他捆了,跪在城门外求活命。
  吕布手持诏命开城,刘协说了,蔡瑁若降,不止蔡家上下人等均不问罪,还许蔡瑁依然执掌荆州水师副职。
  蔡瑁喜出望外,跟着吕布回荆州州府谢恩,差点把刘协脚前的地面用脑门砸个坑出来。
  半天后,刘备和刘琦一同入城。
  刘表也没死,只是被蔡氏软禁起来。
  刘协目前手里没有可以统管水师的人,所以蔡瑁不能杀,只是也不能不防。
  一个月后。
  刘表、刘备和吕布率领刘琦、刘琮以及诸葛亮、陈宫、蔡瑁,还有荆州上下文武六百余人,喊着“吾皇万岁”,向坐在最上首,一身冕服的刘协跪拜下去。
  刘协有将近半年没穿这一身行头了,这是刘表才命江陵织匠人等新制的,共计使用三百多位匠人做出来,全身用料一丝不苟,荆州匠人手艺超凡,玄衣和蔽膝上的绣纹华丽典雅,龙之鳞片、凤之羽毛、日月星辰之颜色,层次细腻而分明,玉佩冕旒等即时是最小的一粒珠子,都找不出一丁点瑕疵。
  也许是衣服的关系,刘协穿着这身,第一次觉出沉重繁琐之外的味道。
  耳朵里听到群臣朝拜,眼前冕旒轻轻晃动,珠串之间流光折射来去,他眼睛里的明光也如翡翠、水晶一样,熠熠生辉——
  要不是殿堂太小,下头略显拥挤,这感觉还不错。
  仍旧没有行冠礼,可是这次回到江陵,没有人再敢擅权。
  刘表虽是荆州之主,可是罪在失察,导致麾下谋反,险些波及圣驾,刘协倒是没动他的州牧官职,但他自己知道分寸,从此后,州牧便是州牧,再也不是一方诸侯了。
  刘备再次失地,兵马也剩下不多。
  这样一来,两个皇叔都掉价了~
  刘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扣下刘表、刘备的奏呈。
  他们奏请三件事:
  一、迁都;
  二、封赏众臣;
  三、昭告天下,讨伐曹操。
  三件事其实都该做,可也都不该做,刘协不准,只因为不想逼曹操太急。
  眼看刘协扣下奏呈,派出第十拨暗探查探许都详情,那四个急忙扎堆商量办法。
  骗都骗了,现在要怎么继续骗下去?
  刘协手里一有权,就急成这样,要不是一连派出十次那么多,他们都不敢相信曹丕竟然在刘协心里占了如此重的分量。
  小皇帝太能忍,太能装,任是心腹都瞧不出来。
  如此,哪里还敢冒险告知他实情啊?
  万一再急怒一次,留下什么隐疾都算是好的,别气到殡天……
  诸葛亮悔之已晚,只有想法子圆谎,吕布、陈宫和曹昂三个同谋也不得不一起绞尽脑汁,可是等截下传回的消息一看,诸葛亮差点把牙笑掉。
  一路跑,跑得羽毛扇上的鹅毛掉了一根都顾不上捡,先去找了曹昂,片刻后才去呈给刘协看。
  曹丕真没死。
  那货很小强地活下来了。
  曹植帮了曹丕。
  曹仁接了兄弟两个到南阳,还没问曹纯怎么回事,曹植便道——不知哪里来的人,冲开了宫门,曹丕情急之下只得护驾出宫,来不及回报曹操,结果出宫后碰到潜伏而来的刘备,于是一股脑的全被刘备抓了,到了襄阳后,曹丕找到机会带着他逃出来。
  曹植都这么说了,曹纯还想要命呢!只得临时串供,一起骗过曹仁。
  曹仁照此话快马送信去许都,曹操送了太医来南阳,十分关心曹植,却对伤重的曹丕只字不提。
  曹丕一个多月后睁开眼睛恢复意识,两个多月才能下榻。
  曹仁看他一能动,马上把他们兄弟送回许都。
  可即使回到许都,曹植居然不去会他那些好友死党,跟在南阳时一样,天天泡在他二哥屋里。
  曹操回许都时,曹植才跑得少了点,等曹操一走,又是天天报到。
  因他是伴读,曹操要他仍按时进宫去。
  有一天,曹植带了两件东西出宫来给曹丕——紫貂的帽子和手筒。
  曹丕愣愣看了半天,问:“四弟,为何?”
  曹植道:“这是二哥送给皇上的,宫中那人岂有资格佩戴?”
  曹丕接过,揉了揉,便放到一边去了。
  “二哥那般对你,你不怪吗?”
  曹植替他递来茶水:“二哥没有杀我,也没有丢下我。”
  曹丕把曹植凉凉地看了一阵,身体未复原,力乏躺回去休息,不予置否。
  许都早朝只上了几天,可还是有臣子觉出不对来。
  刘协话虽不多,不会一个字都不说,至少平身什么的,总会说说,可是御座上的天子却从马腾一事后再不发一言,全部由黄门代言——
  马腾那件事,还要回头再说一下。
  马腾冲进许都,是黄奎做了内应。
  黄奎的小妾和黄奎的小舅子苗泽私通,小妾听到黄奎醉酒后提起,便在黄奎入宫赴宴,和苗泽私会时,向苗泽说了,苗泽成了第二个庆童,为求加官进爵,忙忙慌慌跑到长乐宫门口去找曹操告密。
  曹操得知马腾和黄奎勾结的事情,急忙调集城外大营兵马入城。
  可是西凉铁骑勇武惊人,在曹操救兵到前便冲进了长乐宫。
  曹丕带着刘协从偏门偷出宫去,借城中街道避开西凉军,不取大道,只走山野,侥幸脱身。
  刘协是被曹丕打晕了,啥都不知道。
  等曹操反扑了马腾,马腾败逃,小皇帝也不见了,只有一座焚烧中的温泉殿。
  于是曹操冒着风雪死追马腾,要把小皇帝抢回来。
  马腾败逃,不敢停留。
  曹操追得玩命——刘协再养不乖,还是养着的好处多,一首诗文,堵了百官之口便好,他根本没想取刘协的命,充其量就是想在上元节酒宴上灌醉了刘协,弄个黄门或者谁谁的老婆去刘协龙床上,在金华殿后殿玩一出“丑闻”,推后冠礼。
  马腾逃得仓惶,曹操追得焦躁。
  那私奔的两个却在他们路过的洛阳城废墟里,如胶似漆地藏在冷宫里躲避风雪。
  追到洛水,马超、韩遂渡河救了马腾,撤回洛水西岸。
  曹操见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得了天子的态势,恐刘备乘虚而入,只得返回许都,疑心小皇帝和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被刘备下了黑手弄走,磨牙握拳地盯着地图上的豫州南,压根儿没想到并非劫持,而是私奔~
  后头,荆州的消息就来了,刘表似乎迎了天子。
  朝廷众臣更是怀疑,只是碍于曹操势大,不敢公然质疑御座上的天子真假。
  怀疑的众臣中,就有一个荀彧。


  第八十六章

  曹操一直很倚重荀彧,可是这一年从春到夏,曹操几乎都把荀彧留在许都搁置不用。
  荀彧忠君,这是曹营上下皆知的事,曹操更加清楚这一点。
  虽有一层,曹丕这个卫尉病重在家,不能统管宫中卫士,就只有荀彧一个人能督管长乐宫防卫的理由,但是……完全不带荀彧说不过去,何况荀彧没有犯什么错。
  宫中还换了一批黄门和独立在卫尉管辖之外的宫卫,连荀彧经常进出长乐宫,都见不到小皇帝。
  这就十分可疑了。
  要想知道上元节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问那一晚送小皇帝回温泉殿的卫尉,曹丕。
  荀彧借口宫中事务,准备来探一探曹丕的底。
  走到门外,正碰上曹植从里边出来,荀彧忙避在道边拱手:“四公子。”
  曹植很傲慢,点点头就当执礼了:“荀先生,我二哥刚刚睡下,他身子没好,你别进去扰他。”
  荀彧道:“宫中有点事,还要问一问二公子。”
  曹植道:“宫中能有什么事?就算有吧!二哥病着,你自己拿主意不就成了。”
  荀彧心里一动,曹植这口气……莫非曹植也知道上元节那晚的事?
  笑道:“好吧!”
  曹植满意,赏个笑脸,要走。
  荀彧跟上去:“四公子慢走,天气眼看着热起来了,公子在鸣阁伴读,往年皇上都要取冰去解暑,今年却没叫,公子需要的话,可以找在下。”
  曹植先点头:“好啊!”然后一脸想起什么的样子,连忙摇头道:
  “你送不过来,这样,我进宫时,你着人把冰放在小桶里,我自己带去鸣阁,要么,我命黄门取来一样的,那就不麻烦你了。”
  荀彧道:“何来麻烦,公子这般天下无双的才情,别说叫人给公子送冰,我亲自送都不麻烦。”
  曹植十分高兴,相当缺心眼地道:“你喜欢,哪天我赏你一首。”
  荀彧忙感激道:“那!那、那真是太好了!谢公子。”你二哥虽然看不出多厉害,不过套话肯定不好套,你……也太好骗了,不骗你骗谁?
  荀彧一路跟着拍,往后送了一些笔墨纸砚之类,再跟曹植的好友,杨修那几个单细胞的东西走动走动,曹植那是一天比一天乐意看到荀彧。
  没多久,荀彧大功告成。
  曹植在练字,荀彧看到他练字的“字帖”,比钟繇的字还漂亮端正的小楷。
  早先就有传言:钟繇自己说的,世上有一个人的字比他的还好。
  荀彧什么脑子,立即明白过来这是谁的字,笑道:“皇上的字真不错。”
  曹植还以为荀彧见过,傻不愣登点头:“再没一个能比皇上写得好了。”
  荀彧道:“四公子要是能写出这手字,再配上诗文,那真是千古一绝!”
  曹植高兴,道:“我也这么想,所以觉得皇上那般天资雅质的人,寻常庸脂俗粉哪里配得上,就是我那几个姐姐,模样虽不差,可配皇上,还是差多了,到底还是要我二哥……”
  小屁孩终于发现说漏嘴,忙不迭把嘴巴捂起来。
  荀彧在旁温温和和地笑着,只看着竹简,隔一会问:“可是我扰了四公子练字?要是嫌我话多,我便出去呆着。”
  曹植忙重拾了笔,心情忐忑地继续描着。
  那一整晚,荀彧跟平时一样,一点没有怀疑或者追问的意思,曹植放下心来。
  过了两天,曹植还特意写了一赋赠荀彧,字里行间委婉表达了一个男对另一个男的爱慕之意。
  荀彧大加赞赏,十分小心地绕弯问了下曹植——该不是对他有意思吧?
  曹植笑够呛,否认之后,对荀彧更加信任起来。
  诗是什么?
  是酒鬼醉后的脑补产物。
  几百年后的李白是个酒鬼,曹植虽小,要写诗也离不得酒,说不定李白还是从曹植身上学来的。
  一群爱写诗的扎堆后,就变成了一群酒鬼,喝醉了的曹植一高兴,叫荀彧来接他回相府。
  可不是醉了么?把荀彧当下人这种事都干出来了。
  于是乎,曹植知道多少,荀彧便知道多少,曹植不知道的,荀彧也猜到了几分。
  比如,小皇帝利用了曹丕的一腔怀春少男之热血逃出牢笼。
  比如,曹丕现在只怕对小皇帝是又爱又恨,又纠结又苦逼。
  曹丕能够到园子里晒晒太阳的时候,偶然碰见荀彧,十分纳闷——荀彧一向为人端正严谨,怎么现在瞅过来的眼神那么荡漾呢?
  互相执过礼,闲侃两句,各走各路。
  脸一转开,荀彧点点头——凭着一腔热血就敢跟曹操对着来,曹丕胆气不错,小小年纪甘心示弱,几乎骗过所有人,这份心计城府,只怕他爹都及不上他。
  可是这样儿的曹丕被小皇帝耍了,荀彧很欢乐。
  荀彧背后,曹丕低头看看身上衣服,穿得好好的。
  回屋瞧瞧铜镜,脸上没开花。
  更加纳闷,是他病太久,眼睛出了问题?还是荀彧病了?
  第一份探报,刘协略看了看就放开了。
  第二份、第三份……直到第十份,并非每一份上面都会提到曹丕,那家伙虽当着长乐宫卫尉,探子感兴趣的毕竟只是长乐宫里的“天子”。
  十个不同的人,十个不同的关注点,只有两个提到了曹丕,一个说“养病在府,未见”,一个说“衣袍,病容”。
  寥寥数字,却搅得刘协心里头又酸又甜,活像吃了一缸梅子。
  瞧着那几个字的眼神几乎能把字从竹简上抠下来,吃下肚子里去。
  明知刘协在看什么,诸葛亮还故意问:“皇上?可是发现何处不妥?”
  知情的另外三个在诸葛亮背后露出想拍人的目光——诸葛亮那脾气,真的很招人拍。
  刘协越关心,他们就越不用担心这位皇帝陛下哪天又抽风。
  心里头高兴就罢了,还去戳~
  刘协抬起手,袖子挡住嘴巴咳嗽一声,把那露骨的眼神收起来:
  “宣其余人等上堂议事。”
  片刻后,厅里进来数十人。
  荆州的一群,刘表率刘琦、蔡瑁、张允、蒯良、蒯越、吕公等人;刘备麾下关羽、张飞、赵云、糜芳、孙乾等;又有吕布、陈宫、高顺、曹昂(化名陈修,装做陈宫的内侄)。
  刘协出宫之前,只想利用曹丕,可经历了半年的“生离死别”,现在心头放着的人不知不觉中变得远远重于当初。
  刘表刘备所奏,如果准了,只怕曹操恼羞成怒去翻旧账,回到许都的曹丕便要完蛋。
  可是不准的话,眼下就有一件事十分麻烦:
  堂下站着的人未经封赏,议事不比别时,要按官爵高低来站,先不说刘备这样没有敕命官职的,诸葛亮往哪塞呢?
  眼看下面站得乱七八糟,一个望一个,尤其是关羽和张飞,见吕布居然站在刘备之前,两个好歹忍住没冲前面来动手,但是那四只眼睛瞪得溜圆,要不是吕布神经太粗察觉不到,只怕已经要内讧了。
  不把这些人揉一揉,还是一盘散沙。
  刘协把探报往案上一放,下面各种“眉来眼去”立即停了,都望上来。
  刘协故意装作不在意他们那种乱糟糟卖菜样的站法,问刘备:
  “皇叔,皇叔军中可是缺一军师?”
  刘备顿时望向刘协边上站的诸葛亮,诸葛亮也吓了一跳——两人都吃不准刘协要干嘛。
  刘备惊喜:乖侄儿你终于想起诸葛亮那是我的我的我的了~
  诸葛亮暗暗心惊:事情败露了!?要被发配咩!?
  刘协道:“朕在许都时,探得几个忠心汉室的臣子,甚至还有曹操视同心腹的人,朕意,密诏召来荆州,而且当初跟着朕从长安至许都的臣工也不少,若能便宜行事,把他们召来,免得再出去年的事,这些臣子,与卿等一样是我大汉柱石,朕不忍再见忠臣血盈于市。”
  刘备大喜,想起被曹操拐走的徐庶。
  诸葛亮松了口气,忙助阵:“原来皇上不同意,是有如此想法,确实,朝廷众臣还在许都,这些朝廷老臣,都是备受百姓士族拥戴者,民望既高,又是忠心汉室者。”
  刘表道:“可是昭告天下,帝驾南下,朝廷忠心者必四海归附,也是一样的道理,臣请皇上三思。”
  刘协道:“曹操凶残,董承得了朕几个字,别说是诏书,就是连起来的一句话都不是,被曹操满门抄斩,如果诏命一下,曹操再无顾忌,后果不堪设想,朕实不忍……”眉心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