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劫难重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浩放眼望去,眼前的景色是前所未有的广阔,头顶是天空,下方是大片大片的土地。城市早已淡出他的视线,目光所及之处全是规划得整整齐齐的农田,远处一片绿色的森林渐渐逼近。当他顺着风飞了好长一段路后,眼中就只剩下针叶林的翠绿了。
方维是地质研究所的老学者,曾担任高校教授,退休后的他依旧沉醉于学术,拥有丰富的考察经验以及雄厚的理论知识,因此,在专业领域里很早就有一席之地。
可是因为此人性格怪异,再加上方维不喜出名,在这个人人社交圈都在网络的时代,他却只愿意维持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所以知晓他作品的人比知道他本人的人要多得多。
直到今年,方维四月份在《地理学报》发表论文《论地质作用增强的原因》,这让人们开始关注到这篇论文后提出观点的方维,他在专业界名声大噪,也因而争议不断。
唯一让姜浩惊讶的是,他竟然是居住在这么避世的地方。
作为原始森林,林业局让人进去居住,这本来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更何况现在人类早已习惯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很少有人能够忍受与人隔绝的生活,除了对方维学识上的尊敬之外,他对这人的生活方式也很有兴趣。
视线越来越近,姜浩终于在重重山林中发现了一栋木制建筑。从空中俯视,那是仿古的小木屋,只是顶端有一个小小的锅盖,看来是用来接收卫星信息的,木屋顶上还有几块太阳能发电板,在供应整栋楼的用电。
木屋旁边一个菜园子,充分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精神。屋后有一条小溪蜿蜒而过,却因为最近持续的干旱而枯竭,架在上方的水车也停止了工作。
“请问方维教授在吗?我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员,我看了您的论文,有些问题想请教一下您。您方便见我吗?”
姜浩把这一段话和他的身份资料一起发送到了对方的接收器上,等了好几分钟了都没有反应。
于是他准备先把车停到下方的空地上,不料他刚刚降落至离地面50米的高度,“咻咻”两声,毫无预兆的,两颗激光弹从房顶上的防御装置里射出。
姜浩躲过先后两次射击后,连忙停止降落,把飞车上升到相对安全的高度。
好运躲过两次射击的姜浩惊魂未定,安逸了太久,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
对方突兀而来的攻击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是非法入侵,而且普通平民家里不允许存放高攻击性能武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可是他却被攻击了,现在想起姜浩还心有余悸,还好他躲得快,不然直接和车一起摔成渣渣。
他的飞车就是普通车型,完全没有防御装置,而且防御车型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谁能弄到那玩意儿!
这里住的人真的是教授吗?姜浩嘴角不住的抽搐,打开导航仪再次确认了一遍地址,他真的没走错。他也检查了一遍他发送的交流信息,确定是友好消息。那么对方产生如此大的反应,那就不是他的问题了。
姜浩再次发送拜访信息,连续发了好多条,就算是听保姆机器人自动弹出的通知都快烦死了,这样的情况下,对方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姜浩盯着房顶的防御装置,一边计划好自己下降的高度,90米,80米,70米60米!50米!
“咻咻!”激光弹再次飞出!
姜浩:“我操!”
怒火中烧的姜浩把飞车绕道屋后,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屋顶的防御机制也给他重复刚才的动作。没有办法,他只得把车停得远远的,然后采用步行的方式接近那栋防御力超强的小木屋。
接近房屋50米的时候他心都快停止跳动了,一步一步,他就快进入攻击范围之内了……可是这次竟然破天荒的没有受到攻击!
姜浩心中大石终于落地,深深的吐了一口气,看来这个装置只是对金属高科技之类的东西有反应,对人这样的生命体没有任何攻击性。
“方维教授,您在家吗?”停在小木屋前面的空地前,他只得用最原始的方法,扯开嗓子大吼。
还是没有人回答他。此时,随着他的声音落下,旁边的草丛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他还来不及转身,只觉得眼前一黑,一个漆黑的庞然大物出现,嘴里喷洒着热气,骤然把他扑倒在地!
作者有话要说:
☆、地质原因
在一片慌乱中姜浩抬眼,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带毛的哺乳动物,长着长长的脸,和马头有点像。可是它的耳朵是往外翻的,还长着獠牙,攻击性可见一斑。
仔细看,两只前脚分别搭在他肩头两边,这两只脚,还特别像他吃过的一种东西——猪蹄。等他反应过来这可能是猪后,他下意识已经伸腿向对方踢过去,“嗷嗷”两声,长着猪蹄的动物开始追着姜浩跑。
在他们这个年代,除了专业养殖户以外,很少有人见过猪,更何况是没有被驯化的野猪,曾经那句“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早就变为“没见过猪跑总吃过猪肉”。
被野猪追的经历显然不是那么好,和发狂的动物讲道理显然是说不通,绕着小木屋跑了几圈后,他决定往自己的车那边跑,找不到人是小事,被野猪弄死了可是一件大事。
姜浩再次绕过用栅栏围起来的菜园子,怎么都追不到人,野猪估计是心急了,忘了主人的告诫直接就踏着菜园子过。然后,姜浩发现,世界安静了。
“你又拱了我的白菜!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能去菜园子里玩!”一个暴躁的声音出现,野猪安静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紧闭的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老头对着野猪发火。他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t恤,花白的头发乱糟糟的在头上乱翘,胡子也好几天没刮过了,整个人就像是几个月没洗过澡似的。
虽然是这么邋遢的一个人,可是姜浩奇迹般的发现。刚刚对他盛气凌人的野猪,在老人的骂声下,现在却像是个高级的智能机器人一样,能够凭借主人的态度自动选择行为状态。例如现在,野猪接收到了人愤怒的气息,就泪眼汪汪的低头认错。
姜浩在心里咆哮,他看到的真的是野猪而不是仿真机器人吗?!
最后,在糟老头的喋喋不休中,那只野猪甚至小眼睛里满是湿润的水汽,像是怀着好大的歉意似的,一溜烟往森林深处去了。
姜浩:“……”
野猪竟然是这样一种通灵性的生物?
“种了这么久的白菜被猪拱了你知道我多伤心吗?”方维扯着衣服的下摆擦那并不存在的眼泪,转过头,终于发现了这里还有个人。
在对方的视线下,他连忙做自我介绍:“您好,我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员姜浩,我看了您《论地质作用增强的原因》的论文,有些问题想请教您,因而特来拜访。”
“哦,姜浩是吧?你能帮我把柴劈了吗?”
“啊?”劈柴?姜浩愣住,脑中出现几个关键词:原始人?田园生活?瓦尔登湖?
“我饿了,你劈完柴就去那边的厨房烧饭,就用你劈过的柴还有院子里的蔬菜。”老头子笑眯眯的说着。
姜浩继续瞪眼,心里只有一句话在重复:这他妈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觉得太轻松了?真是受不了你们这些热情的年轻人,那你把菜园子的栅栏给我修好吧,顺便把里面的土松松,杂草也给拔干净。”
见姜浩在僵在原地,方维很好心的补充,“还有什么问题吗?”
“完全没有!”害怕对方再给他加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他连忙应下。
“没有就好,厨房在那边,吃饭的时候叫我。”方维毫不留情地吩咐,再次把门给关上了。
姜浩眼皮跳了跳,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虽然嘴上抱怨,可他还是要做手头上的事情。对于论文里的东西,本来他还不是一定要知道,可是现在面对阻难,他倔脾气犯了,别人越是不告诉他他越是想知道。
于是,他的一腔热血就发泄在这堆不大不小的柴火身上了。
摆好木柴,拿好斧子,对准方向,用上力气,一斧子劈下!幻想中的柴快就从中间分成两半。
结果,他抡了一个圈,斧子劈在地上了。
不可能是这种结果,他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于是举着斧头再接再厉。然而事实让他沮丧了,他百思不得其解,就算砍中了,可是也只有一个小缺口,完全劈不成两半。
太阳渐渐降低,他折腾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把那十几根柴劈完了。然后他发现,劈柴至少他曾经还看过,虽然没有亲身体验,也算是小有经验,真正的难题在生火做饭。
姜浩怎么折腾也弄不好,他对用木柴生火的唯一经验就是徒步旅行,可是曾经的经验放在这里也行不通,灶里出来的全是滚滚浓烟。他完全想不通方维的想法,都这个年代了,谁还会用这种原始人的方法生活?
既然有太阳能为什么不用电?姜浩想也没想,生火失败后,直接找一股临时电线搭在链接太阳能板的转换器上。
这招私接电线曾经于上世纪末在国内风行,虽然很方便,不过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最大的隐患是接口处经常冒出火花,不能保障安全。
不过他显然顾不得这么多,等这边成功之后续,他返回厨房,赫然发现火已经生起来了,锅里的水煮大白菜也快好了,无心插柳柳成荫。
两个小时后,方维被姜浩叫了出来,一开门就看到了那盆水煮大白菜。方维眼皮抽了抽,忍住自己的暴躁,转而问道:“饭呢?”
“饭?”姜浩惊讶的摸摸头,才想起来,“啊,不好意思,我忘记了。要不你先吃着?我叫外卖给您送来?”
他倒是没忘,只是做饭这种高难度的东西,他实在是做不到。
老头子的眉毛抖了抖。
见对方表情不好,姜浩连忙补上:“您放心,速度很快的,从您这儿到市区也不过两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很快你就能吃上香喷喷的东北大米饭了。”
老头子白了他一眼,姜浩的手上起了一些泡,脸上也黑黢黢的,不知道粘了什么,本来挺帅的一小伙儿现在变成了邋遢的样子,不过也盖不住他的那股子精神气,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算了,你去把菜园给我整理一下就行了!”方维摆手,然后端着那盆水煮白菜进屋了。
修栅栏倒是小事一碟,他上过手工课,能够自己做好多东西出来,这点修修补补还难不倒他,拔草也很简单,真正让他头疼的是松土。
他看了一眼放在菜园子里的工具——锄头,那是他小学在历史书上见过的东西,几千年前人类用来谋生的东西,他现在有一种自己是拿着古董在做事的感觉。
他在网络上找了一下怎么松土的视频,那是园艺爱好者发布的教学视频。
看完后,姜浩觉得还挺简单的,第一次,学着别人一挖,挖出了一颗大白菜。第二次,学着别人再加上自己领悟,还是挖出了一颗大白菜。
等他把菜园子里的土都送了个遍,最后两颗大白菜终于还好好的在那里,至于其它的全都被他给铲掉了。
深知这样极其不对,刚刚那头野猪拱了一颗白菜就被骂成这样子,所以姜浩把挖出来的白菜重新种下去,虽然歪歪倒倒,可是也像模像样。
“嗯,还不错。”方维看着觉得挺舒心的,最近在忙研究,家里一团乱糟糟,现在终于有些改观了。
“那我们可以进入正题了?”
老头子眼睛一转,又想到了什么:“这样吧,最后一件事,刚刚小黑被你给吓跑了,你去帮我把他找回来。”
什么叫做被他给吓跑的?那分明就是被你给骂走的,说话还要不要脸!
被折腾了这么久,他也懒得和对方打太极,直截了当的提出来意:“我觉得你论文里的数据是不能当做研究依据的。”
“不能?”方维一下子来了兴致,放弃折腾姜浩的念头,兴致勃勃的等着对方的下文。他从事研究已经这么多年了,虽然也在为自己的科研成果觉得骄傲,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能被别人多提意见。
毕竟论文就是讨论问题的文章,有讨论才能产生思想碰撞,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姜浩欣然放下锄头,道:“虽然地核最上层温度一次次的被刷新,这并不能证明地核内部在升温。得到这样的结果,极有可能由于我们探查技术的进步导致,毕竟这次国家地质研究所是在2048年3月取得最新数据,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2035年。这十几年间,科技呃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忽视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
听完姜浩的话,方维皱着眉头想了很久,冲一身脏兮兮的姜浩招手:“小伙子,过来。”
“嗯?”姜浩一脸困扰的过去,然后被抓着后领子往书房里拖,老头子虽然老了,可是身体异常硬朗,嘴里还不服输的念叨着,“初出茅庐的混小子,你懂个屁!现在我就让你见识一下老派学者的严谨!快坐下!”
他们整整谈了三个小时,关于姜浩提出的问题,方维给出了完美的解释。
“探测仪器并不是只能探测到目前已知的温度,例如麻省理工35年的温度探测器,可以探测出的最高温度是5000摄氏度,可是他们试验得到的数据是3997。5摄氏度。而地质研究所今年的最新探测器能够探测的最大高温是7000摄氏度,可是我们得到的数据是4201。8摄氏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姜浩恍然大悟:“在更精确的测量下,地核最上层的温度不断升高,这证明地核内部的温度也在不断上升。”
“在论文中,我只是引用了他们的实验数据,没有进行具体的解释,这也算是我的一大失误。没想到被你给发现了,看来你还是有点本事,回去之后继续努力,我期待和你更多的交流。”方维拍拍他的肩,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
“一定!”姜浩点头,准备转身离开。
“你既然这么有兴趣,我给你介绍个人吧,你拿着这个地址去找他,你和他谈谈能了解更多东西。”
姜浩接过方维发来的资料卡,他从资料卡上看到那人叫做余泽,上面没有头像,地址还好不是深山老林,离他家只有半个小时的距离。
“他是谁?”姜浩好奇的问。
“他啊……”在蓝天白云之下,方维的眼神望着渺渺天际,像是想起了遥远的星空,以及背后所传达的奥秘与智慧。
据方维介绍,余泽此人颇有能力,参加过多个项目和科研计划。只是性格冷漠脾气怪异,和方维一样不喜见人,外界少有人知道他的真面目,更别说个人经历了,他算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因而被旁人赋予一个“怪才”的称号。
说到这里,方维哈哈一笑:“你还别觉得我性子不好,等你见着余泽之后,你就会知道我有多么平易近人了!年轻人,要学会珍惜生命啊!”
嗯,顺便远离怪人。姜浩挥手准备离开,内心有些雀跃,脾气古怪的人能够给他生活增添许多惊奇,一天中遇上两朵专业界璀璨的奇葩,他还是非常幸运的。
姜浩走出门外,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头道:“对了,我还有个问题,地质活动增强对地球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他知道,其实这才是小舅让他来这里的原因。
“这其实是最地理研究中最基础的问题,你只是被太多的外界因素干扰而模糊了概念。内里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和外力作用平整地形的功能不同,内里作用主要是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形。地壳和岩浆运动加剧,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加剧,甚至会出现许多极端的自然灾害。”
“无法避免吗?”姜浩皱眉。
“你觉得人类能力抵抗自然吗?”方维不答反问,随即无所谓的笑了,“年轻人趁着现在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吧,时间不多喽!”
时间不多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姜浩心不在焉的往外走,一个不小心被门槛绊了一跤,还好他反应快,只是蹭破了一点皮,姜浩不满道:“这么老个老头儿了,为什么非得跑到这荒山野岭的地方来,也不怕摔着碰着了。”
“没摔着吧?”方维顶着一张褶子脸幸灾乐祸,“我在北京的时候门槛都快被别人给踏破了,你看,我现在搬到这里来,这门槛用了四年,还是好好的,还能把你这么一大小伙子给绊倒,你说我图什么?”
姜浩默然,他揉了两下被磕碰了的手肘,也不再说什么,潇洒的甩了甩手,走时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二天方维起床一看他的菜园子立马惊呆了,他的白菜怎么都枯死了?等他把坏掉的白菜□□检查死因后……
“姜浩你个混小子!给老子回来!”
事实证明,脏话这种东西在历史上经久不衰是有一定道理的。
作者有话要说:
☆、余泽此人
“你好,请问余泽在吗……”当姜浩敲开余泽的门时,这句客气的话直接被堵在了喉咙里。
本来以为方维介绍的人应该也是和他一个年纪,却没想到,这人整整小了好几辈。
他万万没想到对方的出场会如此犀利直白,眼前的人只穿一条内裤站在门前,身上还沾着水珠,估计是刚刚洗完澡,头发微微卷曲,五官极其深刻。
对方淡漠的扫了他一眼,像是什么也没看到一样,两秒钟后,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姜浩什么话都没来得及说,直接被拒门外。
他第二次敲对方的房门,敲了将近两分钟才终于开门。
对方直直望着姜浩,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你找我?”
声音平直,波澜不惊。
对方显得极其自然,反倒是姜浩才成了不穿衣服的那个人似的。
姜浩吞了吞口水,有些尴尬,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移开目光。他很少见到身材如此好的人。对方浑身肌肉紧致,却不过分夸张,这是种充满雄性的健美。男人身上的皮肤如大理石般光洁白皙,就像是在美术馆观看古希腊的雕塑,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那人却无视姜浩的大量,抬眼扫了了一眼姜浩又别过脑袋,像是屋里有什么东西极其吸引他。
再次开口的余泽,显得有些迟钝和漫不经心:“如果你没话说我关门了,慢走不送。”
说着就要掩上门。
姜浩哪能让他如愿,连忙挤进半个身子,说:“我叫姜浩,是方维教授介绍我来的。”
“方维?”余泽皱眉想了很久,然后若有所思的点头,“他让你来的?”
姜浩狂点头。
“你先进来,我还有些事要处理。”
对方握着门把的手一松,侧身让人进屋了,又有些不理解:“你刚才怎么不早说。”
姜浩暗自骂人,你倒是让他说啊!
放姜浩进屋后,余泽就往浴室里去了。
姜浩看着离去的背影委屈,你给他机会说了吗?
余泽转身的时候,他恰好看到了对方从腹肌到人鱼线过度的地方,心想这样的好身材,不去当模特做成仿真人偶简直太不科学了。估计有很多人都想买他这款的保姆机器人。
现在他才发现,余泽的房屋都是采用可调色的玻璃,颜色是清一色的水蓝色。地面铺的是内部充水的地毯,踩上去的感觉就像是踩在柔软的沙滩上。
加湿器和空调一直开着,整个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都不同于常人的居住环境。
总的来说,这就像是水组成的房间。
不久,余泽收拾妥帖出来了,细致的棉麻衣裤穿得整整齐齐的,丝毫看不出他有暴露癖这一特点。
他先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又觉得不礼貌,再给姜浩倒了一杯水,同时也给自己一杯。
看着余泽的动作,姜浩总觉得这人很奇怪,每个动作都很怪,不愧是方维推荐的人,和他一个性子。
他只能不断的安慰自己,天才总是怪异的,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教授说你在地质方面很有研究,我想知道地质活动频发的原因以及影响。”两人干坐着差不多有十几分钟了,姜浩试着开口。
“我没什么想说的,你请回吧。”他端着杯子与人讲话的样子,明显的表现出不想与人交流的态度。
姜浩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他遇到的都是这种硬疙瘩人,他又不是洪水猛兽,有必要这么排斥他吗?装什么深沉,就不能好好讲话吗?
姜浩万万没想到,自己等了这么久竟然得到这样一个答案,自然不肯走。
“你不擅长与人交流?”既然你无情,就不能怪他无义了,姜浩开始攻击对方的短板。
自家小舅就是这种温吞的性格,姜浩早就摸清楚对付这种人的方法了。
对付他们这种与世隔绝的人,就需要厚脸皮,赖着不肯走就对了,软磨硬泡总能得到想要的。
听了姜浩的话,对方身形一顿,还是没有说什么。
见余泽的反应,姜浩来了兴趣,他身体稍稍往后,让自己后背靠着柔软的椅子,然后翘起二郎腿,放慢了语速,自以为多么魅力逼人的说道:“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听了姜浩调侃的话,对方像是明白了什么,再拿出一个玻璃杯,给他添满了水。
姜浩看着杯子哭笑不得,他作为客人,所以有幸得到了两杯水?
自以为把客人招待得很好,余泽放任姜浩在沙发上,开始忙自己的事了。姜浩肯定不会轻易离开,他还得继续皮着余泽套出有用的信息,自然舍不得走。
于是大大方方的坐在沙发上,享受着别人为他提供的一切,翻出舅舅发给他的那本叫做《海底探幽》科幻小说,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21世纪的30年代,那正是北冰洋新航线开辟的时候。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北冰洋各国都开启了新一轮的海上航向。故事正是以此为背景,在辽阔的海面上,有一艘自加拿阿克拉维克驶至俄罗斯圣彼得堡港口的商船,这船在航行过程中发现了海猿的身影。
船上的人都知道,海猿一直是传说中的生物,有人认为这是灵长类动物进化时出现的一个分支,既生活在海里的人类,他们有着人的外形鱼的□□,能够在水里面生活,类似于童话故事里的“美人鱼”。
在此之前,所有关于海猿的知识都是推测,从来没有人见过真正的海猿,所以关于海猿的说法均被认为是为科学,直到今天。
这使得他们大惊,船员们把海猿带到了船上,可是在怎么处置这个海猿上,船员内部由此发生了争执。一派人主张把海猿放归大海,另外一派人主张把海猿带回国,交给科研机构研究。
在漫长的航行中,研究派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对他们来说,发现新物种的利益远远大于那些狗屁的生物保护。因此,放归派终究败给了以船长为代表的研究派,海猿被关在水缸里,准备带到陆地上进行研究。
可是,放归派中的一个年轻水手,由于长时间照顾海猿而对他产生了感情,在一个晚上,水手偷偷的把海猿放了出来。不幸的是,在带走海猿的途中被发现了,他在甲板上他和其他人发生争执,为了保护海猿,他和海猿一同落入北冰洋。
故事情节很吸引人,悬念的设置也恰到好处,涉及的科学知识很专业,是难得一见的硬科幻作品。如果不是眼睛一直盯着电子屏幕有些晕,他还不会停下来。
姜浩从小说中回过神,发现自己眼前的两个水杯都已经空了,可是他刚刚明明就只喝了一口,这不可能啊!
难道余泽喝了他的水?姜浩突然抬起头,对上了余泽那双水润而深邃的眼睛,现在还一副无辜的样子。
像是察觉了什么,对面的余泽眨了眨眼睛,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又给他的杯子也添满水,然后继续望着水蓝色的玻璃发呆。
这人……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直到现在,姜浩才发现,他家里没有保姆机器人,这个发现让他有些意外。
从智能革命爆发到现在,保姆机器人的存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机器人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机器人接待,驾驶,各种服务……最火的无疑就是保姆机器人。市面上出售各式各样的保姆机器人,因为性能不同,机器人的售价也高低不等。
一般的机器人都会做家务,洗衣做饭、清洁房屋全包,而且还会充当跑腿的角色,比如说买东西啊,端茶递水什么的。高级一点的机器人由于系统先进些,会做的菜色要丰富许多,也会自动改变外形,甚至和普通朋友一样陪人聊天说笑。
这么方便的机器人,从问世以来就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最开始推出时,由于技术还比较生僻,价格过高,只能供给富裕家庭。直到技术不断完善,成本也不断降低,保姆机器人终于打破壁垒,走入了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他在余泽这里却没有见到保姆机器人的身影,着有点说不过去,难道是对放喜欢亲力亲为?
这个疑问还得不到解决,姜浩又发现了一个困扰他的问题——余泽又去浴室了。
他从进门到现在,算上看小说的时间,也才不过三个小时。按照余泽每三个小时就洗澡的频率,姜浩有些头疼,这人知不知道什么叫做节约用水?
就算家里多了个陌生人,余泽还是一副大爷我该干嘛干嘛的样子,自顾自的,完全没有一点不适感。
现在他又在家里裸着了,完全把他当透明人,姜浩觉得自己的心脏有些受不了。
“你要不还是把衣服穿上?”他善意的提醒对方。
余泽缓慢的转头,用一种神经病的眼神看着他,那眼神好像在说:这房间就是我的衣服,你非得要进入我的衣服,还怪罪我赤/身裸/体。颇有一种魏晋时期“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风流不羁。
姜浩默默转过头,在心里给自己甩耳光。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就不该多嘴的。
余泽好似对姜浩的表情很感兴趣,盯着看了好一半天,才懒洋洋的进房间,然后关门,只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去睡觉了,你想知道什么可以直接去我的书房。”
作者有话要说:
☆、地核升温
姜浩不可置信的看着余泽,竟然这么随便就让他进书房?什么也不过问。不过对方都这么说了,姜浩完全不知道矜持为何物,自然大摇大摆的进去了。
书房的布局和客厅大致相同,一进去就是满眼的水蓝色,变色玻璃发着幽幽的蓝光,窗帘也是海底世界的图案,竟然给他一种置身深海的奇异感觉。
周围的玻璃墙上显示出各种各样的数据资料,他只要随手一划就能取出他想要的东西。
随便让陌生人进屋过夜,甚至还不给重要的资料设置密码?姜浩对余泽的好奇心越来越大了,他究竟是对别人有多信任?还是说满不在乎?
宽大的玻璃墙散出幽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