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之乾坤机变by夜半央-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记得第一次到导师家,那时候才刚上大二,是导师当时指定的课代表。那时候果果也才刚刚上小学二年级而已。果果正在家里闹别扭,因为师母答应的给她买的东西忘买了,师母轻声的哄着果果,没有因为果果的无理取闹有一丝的不耐烦。
  后来,师母硬留下自己在家里吃饭,师母一边吃,一边帮自己夹菜,不过是些最普通的家常菜,冷峻却吃的非常的美味。
  虽然导师是个死板的人,在饭桌上谈的也不过是自己那些专业上的内容,但是师母一直嘴角含笑,认真聆听的摸样,给冷峻留下深深的印象。
  师母一家和乐融融的画面刺激了冷峻,在那个家里,他才知道孩子可以任性,妻子是温柔慈爱的。虽然师母并不漂亮,甚至两人也是因为介绍认识结婚的,可是,并不妨碍一家人相亲相爱。
  冷峻想到自己从出生起呆的那个家,自己本就不是爱情结晶的产物,从小到大,既没有享受过母爱,也没有享受过父爱。
  冷峻的母亲不过是当时的一个名妓,出了名的美丽风流,发现从冷家得不到更多的东西,最终选择钱,把儿子送回冷家,从此以后,真的就再也没来看过自己一眼。
  而记忆中父亲,也只是最后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男人,人人都说自己长得特别像父亲,简直就是父亲的翻版,冷峻摸了摸自己的脸,他对父亲基本上没什么印象,父亲死得时候,他还不到四岁,男人对他并不亲热,唯一的印象就是男人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半天半天的一动不动的发呆。
  奶奶的蔑视和那个异常痛恨讨厌自己的叫了十七年的妈,更加不能让人感到点家庭的温暖。
  只有同父异母的大哥还算对自己有点兄弟情,大哥大自己七八岁,常年在外读书,在两个女人一手遮天的家里,大哥也不能做什么。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那样的大世家,不曾在物质和教育上亏待自己。直到十五岁读大学离开家,正式脱离了冷家,才算真正结束自己不愉快的童年。
  
  在导师家里,冷峻才第一次尝到了家庭的温暖,在以后接触的时间里,冷峻越来越下决心,今后一定要娶个像师母这样的温柔贤淑的女人,再生个孩子,组织一个虽小却异常温暖的家庭。
  因为母亲的关系,冷峻痛恨一切□的事情,跟女孩子交往更是慎重又慎重,从来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交往,到现在为止,甚至还没有牵过女孩子的手。
  当童佩颖跟他表白的时候,他的拒绝有很大的成分是因为童佩颖太现代,太独立,完全不像师母那样的温柔气息。
  




☆、第 23 章

  看到了师母后,冷峻那颗摇摆烦乱的心,终于渐渐安定下来。
  走在阳光普照的路上,冷峻终于暗暗下定决心,今后就把苏刃当做是自己的弟弟,等到生病事件结束后,尽快帮他找到他的亲人。
  
  冷峻走到宿舍区,有个男生宿舍区闹哄哄的,一些老师和保安站在那里,还有几个部队的士兵也在。
  冷峻过去问一个熟识的讲师,原来是生病的人太多了,现在需要把这个宿舍腾出来,把原来住在这里的学生零时安排到其他的寝室,有学生不乐意,就闹了起来。双方的火气都重,发生了拉扯现象。有了老师甚至部队士兵的参与,小骚乱很快就平息了。
  
  其他的宿舍并不像冷峻他们的宿舍似的,学生多,各种素质的都有,所以除了每层楼有专门的老师,还有几个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帮着管理。
  就是同是研究生楼的另外一个楼,因为人多,也比冷峻宿舍复杂难管理。
  只有冷峻宿舍楼就一直只有他一个学生帮着管理,吴启文一直坚持说不需要增加人手。
  
  宿舍调配基本上在大学部,冷峻那边因为条件简陋,宿舍太少,倒是意外的安全。
  
  冷峻赶回宿舍,开始给每个寝室的同学分发板蓝根,接着给整个宿舍楼喷洒消毒剂。
  有些人在上网,打游戏,也有人在看书,睡觉。围在一起打牌的人少了,大家都恹恹的。
  上午有三个学生发起烧来,前三天发烧都是晚上,现在连白天也开始发病了,大家心情都很沉重。
  冷峻把生病学生送去了新腾出来的宿舍区,回去的路上,发现早上还艳阳高照的天阴沉了下来,厚厚的云层堆积,犹如人的心情,气压低得喘不过气来。
  等到发完午饭,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
  冷峻捧着吃的东西回到寝室,屋里看不到人,冷峻低下头,掀开垂下床铺的毯子,就看到小孩趴在昏暗的床底,睁着一双空空洞洞的眼睛。
  冷峻的心被狠狠的扎了一下,把小孩从床底抱出来,好多张巧克力、牛肉干的包装纸也跟着飘了出来。
  虽然昨天很仔细的打扫了床下,把床下面也重新铺了一遍,但是毕竟是床底,再干净也有限,而且在那里就只能卧着,连坐起来都不行。
  
  寝室里一直关着,空气闷热,冷峻推开窗户,新鲜的空气夹杂着湿冷扑进室内,雨水打在梧桐树叶上沙沙的响,天空一片灰蒙,与席天幕地的雨丝连成一片,窗户外装着铁栏杆,已经完全锈蚀了,让人平添出困在牢笼中的错觉。
  
  小孩跟过去一样,乖乖的坐着,吃着冷峻夹到碗里的饭菜,仿佛早上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冷峻轻叹了一声说:“以后你不用一直躲在床底下,有人来的时候才躲着。平时没事可以上上网,你知道怎么用电脑吗?”
  苏刃“嗯”了一声说:“吴启天教过我。”
  因为早上吃多了巧克力,苏刃的肚子也不饿,冷峻看着他只吃了两口就放下了饭碗,不由说:“以后不能一口气吃这么多的巧克力,不然吃不下饭。”
  “哦。”小孩乖乖的答应,从衣服前兜里掏出一根棒棒糖,剥了糖纸吃起来。
  冷峻愣愣的看着他,咽下口中的米饭:“我刚刚才说不能多吃糖,你怎么就又开始吃起来?别吃了,过来再吃点饭。”
  苏刃迷惑地看了看手里的棒棒糖,又看了看冷峻说:“你是说不能多吃巧克力,这个是棒棒糖。饭太难吃了,菜好咸。”
  冷峻说:“巧克力和棒棒糖都不能多吃!”末了又补充:“所有的零食都不能多吃,还有牛肉干。”
  小孩乖乖的哦了一声。
  冷峻看着小孩乖巧的样子,忍不住哄着:“这两天情况特殊,学校的食堂不好吃,不过也要吃才能有营养。等情况好了,冷冷带你去吃好吃的。”
  “好。”小孩点头。
  
  冷峻看着小孩,忽又想起他一个人在外面流浪的时候,不由自主关切地问:“我带你回来之前,你都吃什么啊?
  苏刃说:“吃饭啊,肉啊,面条啊,面包啊,有什么吃什么?”
  冷峻眉头一皱:“谁给你吃的?
  苏刃说:“没有人啊,那些人把东西都扔在筐筐里,桶桶里,不要了,我就去拿来吃。”苏刃又想了想说:“留香居桶桶里的东西最好吃了。”
  
  冷峻暗中猜到小孩多半捡垃圾吃,这个时候得到证实,不由的心酸,也食不下咽了。不知道的时候,总还是期望能有好心的人能给他吃的,不过想想小孩跟在自己后面流浪的那近半个月时间,自己还不是从来没有给小孩买过什么。
  
  人们通常都觉得自己还算是善良的,其实善良都是有限的,善良的代价总是以损害自己的利益为体现。
  其实只要能利己的同时也利人,尽量自觉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已经算得上善良了。
  
  吃过了饭,冷峻把饭盒拿到洗手间洗干净。
  雨越下越大,雨点打的梧桐树叶上“啪啪”的响,果然一场秋雨一场凉,这么一会儿,穿着单衣就觉得冷了。
  冷峻给苏刃拿出外套让他穿上,又在自己的短袖外面加上薄外套。
  大部分学生都在睡午觉,寝室门基本上都关着。这会儿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冷峻没有午睡的习惯,开了电脑上网。
  苏刃坐在他身边,跟着他浏览网页。
  自然而然的,甚至连冷峻都没有觉察到不对,苏刃坐在他面前,冷峻一手抱着他,一手教他上网。
  苏刃虽然对电脑和网络很不了解,冷峻随便的上着网,边轻声的讲解。
  网络上琳琅满目的网页,完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独立世界。
  静谧的时光在指尖慢慢的溜走,这个时候的冷峻忘了疾病,忘了身外的世界,他的世界都被抱在了怀里。
  最后两人上了购物网,现在购物网因为疾病的原因基本上都暂时停业了。就算是有营业的,快递公司估计也暂时没法工作。
  两人还是选购了一些厚点的衣服放在购物筐中,等着疾病的风潮过了,就可以买了。
  
  三长两短的敲门声响起,冷峻起来开门。
  吴启文施施然的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只小尾巴吴启天。
  吴启天抱着个极品飞车的方向盘,跑到苏刃的面前献宝:“看哥哥给你带什么好东东来了?我在我哥家翻出来的好东西,这个可是三年前他从国外带回来的,百分百全拟真的,虽然现在算不上是最新款,玩起来还是超爽,和国产的那些低档产品简直没法比。”
  冷峻扫了一眼说:“我的笔记本电脑配置低,估计会一路卡到底。”
  吴启天把东西放到桌上,摇了摇两只发酸的手说:“我就没有指望你的破电脑,我马上就把我的台式机搬过来。”
  
  苏刃已经在一边拆箱子了,拿出方向盘左右摇晃:“怎么开?”
  吴启天把笔记本推到一边,方向盘安装在电脑桌面,脚底下摆上刹车,拍拍手说:“行了。”
  苏刃坐上去,脚在油门刹车上左踩右踩,扭动方向盘,然后迷惑的看着众人问:“为什么不走啊?”
  
  三人看着他这个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吴启天跳上前去两手去着苏刃的脸说:“太可爱了!太可爱了!萌死我了!”
  苏刃捂着脸,抓狂的大家:“吴启天,我警告你,不许捏我的脸!”
  
  冷峻从来没见过苏刃这个样子,反应过来赶紧捂着他的嘴巴,阻止他的叫声。
  吴启文失笑:“这就炸毛了?!这孩子还真是……”
  苏刃从被捂着的嘴巴里乌里乌突地说:“我不是小孩子了,不准捏我的脸!”
  冷峻也有些失笑,放开手,忍不住逗他:“好好,不捏你,那冷冷也不能捏么?”
  苏刃很认真的说:“冷冷是可以捏的。”
  吴启天不服气地怪叫道:“啊,为什么啊为什么?”
  苏刃抬眼看了冷峻一眼,微微低下头,耳朵慢慢红了。
  一时间屋里的气氛有些怪异。
  
  吴启文拍拍弟弟的肩膀,以示安慰,咳嗽了一声,岔开话题说:“冷峻,我今天下午一来就听宿舍的同学说从中午起就没有见到你了,还担心你是不是也发烧了呢,赶紧上来看看。现在都四点半了,你这可是玩忽职守啊。走吧,咱们也该到各个寝室去巡查巡查,别有人病在床上没人知道。就让他们两小孩自己玩。”
  
  于是两大人出去忙碌了,两小孩在屋子里玩极品飞车。
  
  下午的情况并没有继续恶化下去,只有一个生病的。
  雨一直下着,从大雨变成了绵绵的秋雨,也让众人躁动的心渐渐安定了些。
  最让人觉得心安的是,这晚生病的人数锐减,整个宿舍楼只有两个人染病。
  这个时候,只要人数减少就算是好消息。
  结果周五一天只病了一个人,晚上的时候,也只有一个人。
  




☆、第 24 章

  然而赵爱国的第四个姑娘终究没有见着。
  昨天晚上回来就听他妈说起,街坊邻居中好些个生病发热了。
  听说不是什么传染病,可他妈还是担心,就上街买了大包装的两包板蓝根。
  跟她想法相同的还不少,就他家边上的那家小药店,板蓝根还脱销了。
  
  到了星期三这天,发热病人就更多了起来。
  走到哪儿都有人在谈论这次的发热病症,地方电视台新闻也开始说这次的事情,又再三介绍这次的病症,强调这不是传染病,又宣传卫生知识什么的。
  赵爱国一上午哪儿都没去,看着天气好,就推着他爷爷到他爸那儿去了。
  
  赵岩开车送货出去了,他爸今天也没什么事情,爷三就在院子里坐着聊天。一会儿他姨父也过来了,就一起说了会儿话。
  到中午的时候,爷三一起回到了家中,就见茶几上堆着好几大包板蓝根呢。
  
  赵爱国就问他妈怎么买这么多板蓝根。
  他妈就说,这两天发热的人太多了,就厂里的这些宿舍楼里,就有好些个发热的。吃了药,打了针都不松的。
  赵爱国就说,那吃板蓝根能有用吗。
  他妈说,吃了总比不吃的好。这药店里板蓝根都断货了,她这还是走到两条街外的大药房才买到的。
  
  赵爱国就说,就算是预防也吃不了这么多啊。
  他爸在旁边笑着说,你妈就是这样,小农意识。想当年非典的时候,买了那些板蓝根,到最后都吃不了过期了,那些口罩到现在还放在那里了,这回可又找到用处了。上次说日本海啸没盐吃,高价买回来两箱盐,现在都还在吃呢。
  
  他妈就不高兴了,说他们这些男人都不会过日子,不知道现在外面都闹成什么样子了。
  
  家里的女王大人一生气,大家都不敢再说什么,一家子开始安安静静的吃饭。
  他妈一边吃一边又吩咐赵爱国,让他吃了饭下午的时候,跟她去菜市场,多买两袋米两袋面,再买些干杂之类的回来。
  
  赵爱国吃了午饭就跟他妈到了菜市场。菜市场主要是上午半天卖菜的多,下午这会儿卖菜的就少了,但是卖米面干杂的铺子还是开着。
  这天买东西的人,见面不说别的,先谈论两句这次发热病人真多这些事,卖米面的都管送货,但是今天特别忙,买的人比平常多了好几倍,卖米的记下地址说,估计得到下午五六点才能送到。他妈就说,甭管多晚,家里有人。
  
  赵大妈又买了许多粉条、干腐竹、干豆皮之类的干杂,还遇到了好几个同厂的人来买这些。大家伙见面又聊了会儿这次的病,娘儿俩就提着大包小包的回家去了。
  
  回家的路上,娘儿俩就看到有洒水车沿着街边在洒水,闻着那气味,都是消毒水的气味。
  其实他们家住的地方很偏,算的上是郊区,周围都是些贫民,连大夏天都见不到洒水车。他妈看着新鲜,就站在街上看了半天,赵爱国直想翻白眼,觉得他妈可真是个老小孩。
  
  赵爱国当然比他妈见识强多了,见到了这样的情形,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可能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
  
  时间刚过五点,赵大妈就准备打发儿子早点去见面的地方等着。
  这两天赵爱国都是提前一个小时去的,这会儿就不太想这么早去,在家里磨磨蹭蹭的。这时候客厅的电话响了,他妈接起电话说了几句,放下电话对赵爱国说,我看你跟家磨蹭,这下真不用去了。
  原来电话是介绍人来的,也是因为这两天的病闹的。姑娘家觉得这两天生病的人太多,虽说宣传说不是传染病,但终归在外面吃饭不安全,就想推后再说。
  
  赵大妈说完,又摩拳擦掌的去张罗,明天约的姑娘是附近一家商场的售货员,就不远的一个小区的,两家父母都认识,他妈嫌女孩是个零时工,没有十分满意,这会儿想着还是看看再说,到时候下班后可以跟他父母直接就到家里吃饭也行。
  
  谁知到了周四这天,病情愈发的严重了。
  这前后楼竟然病了一大片,昨天就已经说送医院去都挤爆了,让这些输了水的病人都先回家,早上就有好几个病人陷入了昏迷。
  这一下许多人陷入了恐慌中,电视开着的都在看这次的生病事件,也时有宣传车在街上走动呼吁市民不要慌张。
  只有他爷爷整天都在屋子里,最爱看的就是唱歌跳舞的那些热热闹闹的晚会之类的节目,倒是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仍旧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
  
  赵大妈一大早跟楼下的街坊们聊天,现在大家也不坐在一起了,也就是站着说说话,这外面传什么的都有,什么世界末日要来了,什么佛菩萨要惩罚世人了,什么这年份又怎么怎么不好,要出大事了,总之都是不好的,不知谁提议的,就觉得要多储备些东西,于是好些个人就约着要去超市抢购东西。
  
  赵大妈回去拿了钱包、无纺布袋就要走,被赵爱国给拦住了,一问之下就不同意他妈去。
  可是赵大妈这个时候已经被外面谈论的那些给迷住了,那是一定要去,赵爱国拗不过他妈,只得跟着去。
  一到了超市,就被那人山人海的场面给震慑了,这时候超市早上还没开门,就已经挤满了人。
  赵爱国怕这推挤之下发生踩踏事件,就不让他妈去。
  这人的心态就这样,要是人没这么多可能还不会觉得怎样,可是人多了,更觉得怎么样了,赵大妈人都来了,更不可能拦得住,等到超市门一打开,捞着袖子就往里冲。
  
  说到买便宜货的这种抢购经验,赵大妈是相当的丰富,别看老太太胖乎乎圆滚滚的身材,在人丛中是相当的灵活。
  
  赵爱国紧随其后,忙着给他妈保驾护航,根本就不知道他妈都抢购了些什么。
  
  母子二人终于安全冲出超市,赵爱国看他妈买的东西,油两大桶、各种调味料,各种生活用品,就连卷筒纸也提了三大包。
  赵爱国黑线,觉得他妈这是准备要开杂货铺子呢吧。
  
  两人走在路上,就听到大街上有警车不断驶过。
  警车上的大喇叭不断的宣传着,让市民不要慌张,并且呼吁市民们尽量不要外出,呆在家里,又开始介绍发热病人要如何如何的护理,该吃什么药,并且呼吁,发热病人留在家里尽量由家人护理,除非病情加重晕迷,再送往医院。
  
  母子二人提着满手的东西,回到厂区宿舍,就看到有警车停在楼下。一些街坊围着警车,有人从楼上背着晕迷的病人下来。
  赵大妈就问相熟的人,这是怎么了。
  那个大妈就开始嘀咕上了,原来今天又有一些人陷入了晕迷,救护车根本打不通,打车也打不到,这都是社区的片警,听说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接了人往医院送。
  
  赵爱国把东西放在地上,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香烟递给等在车座上的片警:“兄弟,现在情况怎么样?”
  片警看了赵爱国身上穿的军装,再看了看军衔,接过香烟说:“说实话,不太好。”
  赵爱国拿出打火机,帮对方点上,自己也抽了一根。
  片警弹了弹烟头:“生病的人太多了,医院根本管不过来,救护车完全不够用,现在就只管重症病人,让警车来一片一片的拉这些病重的人。”
  赵爱国吸了一口烟,吐出烟圈,问:“重症的多吗?医院来得及医治吗?”
  片警回答说:“也有不少,医院的病人都住不下,很多都安置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我们只负责拉人,送到医院就不是我们能管得了。”
  赵爱国问:“兄弟,外面治安情况怎么样?”
  片警四处张望了一眼说,压低声音说:“兄弟,你是明白人。有些话咱也不好说,自个家注意点。咱这是厂区,又在郊外,还不觉得,听说城里今天军队都开驻进去了,总有些人想趁乱干点什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警察就这么多,又要维护治安,还要管送病人,本身生病的也不少,就我们所长,自己还生着病了,还坚持上班,说是轻伤不下火线。”
  
  一会儿,生病的病人都被家属或者相好的邻居给背上了车。
  片警扔了手中的烟,坐上车,发动:“会见,兄弟,就你们小区,待会儿还得来一趟。”
  
  警车一开走,围着的人就逐渐散了。
  一时间平日里还算热闹的院子冷清了下来,只余白晃晃的阳光照射着四方的院落。
  




☆、第 25 章

  回到家,赵大妈还想着晚上请姑娘来家里吃什么呢,客厅里的电话响了,原来是对方父母来的电话,说是姑娘也生病了,来不了了。
  
  赵大妈接了电话就发起愁来,又忍不住骂这个倒霉的病。偏偏赶在赵爱国回来相亲的时候来。如果还这样,这半个月相亲岂不是就白瞎了么。
  
  赵爱国听了片警的话,倒是担心起来。可是家里信息不通,网络都上不了,只有台电视,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他跟他妈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出门,也别跟着别人再去买什么,就想着到他爸那儿去看看。
  到了厂区,就看到他爸和他姨父坐在门口的位置聊天。
  他姨父的工厂这两天都只上半天班,下午的时候只留了几个装货卸货的。这会儿稍有点晚了,估计应该不会再往外送货,就让那几个人先回去了。
  这两天新鲜的肉类少了,他姨父的冷冻肉食品的生意反而更好了,而且价格也涨了不少,他姨父这是小赚了一笔。
  赵爱国看他姨父靠坐在藤椅上,有些精神不济的样子,就问他姨父怎么啦。
  原来昨天起,他家小孩也是赵爱国的表妹就发起烧来。今天他姨父也开始生起病来。他姨父是闲不住的人,在家睡了一上午,越发的没精神,干脆还是到厂里来看着。
  赵爱国他姨妈家就在工厂边上挨着的院落,当初就是靠着自家院子扩建成的厂房。
  
  当年赵爱国他妈跟着丈夫到了城里,过两年就踅摸着把他妹妹给介绍了过来。
  虽然赵爱国他姨父也就是这城郊区的农民,而且家里条件很差,但是赵大妈觉得这小伙子机灵肯干,而且,这里怎么说也比家里的穷山沟强。
  他姨妈嫁过来开始家里难,还靠他家不时的帮衬着。后来他姨父慢慢开始跟着厂区做些小生意,又通过他爸认识了厂里不少管事的,他姨父又特别会来事,渐渐的生意就越做越有了起色,等到他爸的工厂倒了,他姨父的这个厂反而越来越好了。
  
  正说着话呢,他姨父的电话就响了,他姨父拿起一支笔记录,接完电话,说,又有地方需要送货了。
  他爸就问,小岩应该就回来了,需不需要把其他工人给叫回来。
  他姨父说,这回的没有多少,小岩一个人也行。
  正说着,赵岩开着车回来了。
  
  赵岩今天开的是辆面包车,因为是本市的这些零售的,量不大,价格就高些。
  赵岩从车上下来,头上扣着一顶棒球帽,看起来像个刚二十出头的大学生。
  赵岩跟大家伙打过招呼,接过他姨父递给的单子。
  他爸和赵岩两人从门房墙上取下军大衣,拿上钥匙就去冻库,赵爱国也拿起一双手套跟了过去。
  
  他爸正用钥匙打开冻库的门,按开边上的开关,赵爱国跟着穿军大衣的赵岩就往里走,赵岩笑着问:“太冷了,你进来干嘛?还好奇想看看冻库里的样子?”
  赵爱国说:“就你一个人,我帮着搬。”
  赵岩:“别了,看过了就赶紧出去,这里零下十几二十度呢,会感冒的。”
  赵爱国:“嘿,我是帮我姨父搬,有你什么事?”
  赵岩看着他,眼睛笑得弯弯的:“还就关我的事了,这上下货是计件的,你搬了我就少钱了。”
  赵爱国眼睛都瞪圆了:“我搬的也算你的钱,让我爸都给你记着!”
  赵岩用无奈的口气说:“好吧,好吧,那你先穿上军大衣。”
  赵爱国:“不用,这样就行。我们极限训练的时候,比这儿还艰苦呢。”
  赵岩开始脱身上的大衣:“那你先穿这件,我再去拿一件过来。”
  赵爱国一下握着他解扣子的手:“我说不用就是不用,怎么娘们兮兮的。”
  赵岩停下动作,手留在扣子上,被赵爱国温暖的大手给握着,赵岩觉得有些不自在,忙把眼睛错开,脸慢慢的红了。
  赵爱国其实根本没想到什么别的,在军营的时候,日常训练中,跟别的战友多的是肢体上的接触,这会儿就看着赵岩偏过头去,露出洁白纤细的脖子和耳朵,跟他人似的,长得就很秀气,上面还有浅浅的绒毛,一张清秀的脸色慢慢布上红晕,染上了耳朵尖,顿时也觉得颇为不自在,赶紧放开对方的手。
  
  赵爱国撸了撸自己的头发,粗声说:“那什么,你告诉我,需要搬哪些。”
  猪肉、牛肉、鸡、鸭子各有一些,分放在不同的区域。
  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分钟,两人吭哧吭哧的干活,赵爸在外面仔细的核对数量,过了半响,才后知后觉的看到儿子只穿了单衣,忙就要把自己身上的军服脱给他,赵爱国摆摆手说不用。
  
  这些冻肉冰成长方体,又硬又冷又滑,搬得时候都得放在肩膀上,赵爱国带着手套,两手一合,就抡了起来,等把活干完了,身上还是干干净净的。
  
  快到吃午饭的时候,赵爱国接到了大队长的紧急归队的通知,所有休假的现役军人即刻放弃休假,速到当地部队报到,严阵以待,共同抗击疾病。
  赵大妈正在做饭,儿子马上要走,她很是舍不得,忙道:“吃了午饭再走,再有半个小时就能吃了。”
  赵爱国摇头,跟他妈说军令如山,即刻的意思就是马上出发。
  老太太不懂这些,儿子不吃饭就走,怎么能不让当妈的心疼。就算这回儿子走得不远,不知道有没有空经常回家来看看。
  忙忙叨叨的放下手里正干得活计,给儿子装了几个刚刚出锅的大白馒头,可惜菜还没弄好,就只能干啃馒头陪咸菜了。
  
  赵爱国很不放心他妈,严令他妈少出门,最好不出门。不能跟着别人瞎起哄,不许到人多的地方,每天要早点锁门,外面的铁门也要锁好……
  他妈一不小心说出今天跟几个老太太约好了去城隍庙烧香,更是被赵爱国严厉禁止,他妈还非常不满意的说,反正又不是传染病。弄得赵爱国更是哭笑不得。
  回来吃午饭的赵岩看着赵爱国这样不放心的一遍一遍的叮嘱他妈,啰嗦的要命,不由好笑的说:“你走吧,没事的,我帮着看着大妈。”
  赵爱国心道:我都看不住,何况你还整天送货到处跑呢。
  
  无论怎么的不放心,赵爱国还是必须走了。
  几人下楼来,早晨的阳光被滚滚的乌云遮着了,闷热的很,眼看就要下雨了,赵大妈连忙止住儿子准备走的脚步,挪动胖乎乎的身体跑回家,拿出一把雨伞递给赵爱国。
  赵爱国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