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林家兆年-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干的传言在气坏了身子。我们扬州的瘦西湖那是天下的名景,二爷如果愿意小寒明个陪您去赏景。”贾琏想到出门就想起今天听到的话,不耐烦的说:“不去了不去了,今后我都不出门了。”小寒还想在劝却听见外边的小丫头说道“大爷来了”就乖巧的退到了一边,准备随时给林兆打下手。
林兆进屋就看见贾琏愁眉苦脸坐在桌边,小寒对他轻轻点头,表示情况都在掌握之内。他快步上前,惊慌是说到:“琏二哥这是怎么了,愁眉苦脸的,是不是阿宝没招呼好您,我这就把他叫来好好问问。”贾琏忙拦住他,叫他坐在一边,自己给他倒了一杯茶,长叹一口气说道:“表弟啊。”等了良久林兆也没听到下文,就把小寒叫道近前来厉声问道:“表哥这是怎么了,快点和我细细的说了。”小寒连忙跪下请罪,说道:“奴婢今日并没和琏二爷一块出去,但是听一起去的人说是琏二爷听到别人说贾家的坏话。”林兆听到舒了一口气,对贾琏说道:“表哥恐怕是想多了,我们扬州也有贾姓的大户,应该是说他们。扬州离京城远着呢,表哥刚到这没几天,一定是想左了。”贾琏听了这话,显然没得到什么安慰,他问林兆:“京城荣国府贾家,除了我们还有哪家啊。”林兆大吃一惊,拍桌子气愤的说:“是什么人敢乱嚼舌根,我这禀明父亲去,让他为外祖家做主。”贾琏叹气说:“姑父哪能管这种事啊,其实他们说的也对。”林兆听了这话高兴,要不是还要在贾琏面前做样子他恨不得站起来转上两圈,他强作镇定说道:“表哥同我说说他们是怎么瞎说的,我虽然不懂大道理,但也能给表哥参谋参谋。”贾琏显然不愿意把那些话说给林兆听,问道:“听说林家姑姑来了,她是长辈我理应去拜见的。”林兆笑着说:“姑姑现在整日陪在弟弟妹妹身边,你去了就一见见三,不过这个时候玉儿还在睡觉,表哥不用着急。”
贾琏听了这话就一直心不在焉,恩啊啊呀的敷衍着林兆。林兆看见贾琏这样就起身准备告辞,贾琏却拦住了他,下了很大的决心说道:“表弟,我也知道老太太的要求不合理,可是我在贾家真是人微言轻,老太太让我接了表弟表妹过去我也不能说不。今个我明白了我是不能把你们接走了。”贾琏欲言又止,林兆猜他大概是在愁回去了怎么和贾母交代,就善解人意的对贾琏说:“表哥要是觉得外祖母那里不好交代,表哥可以和我一块去禀明父亲让父亲给外祖母修书一封。”贾琏拍手称赞:“就听表弟的。”
俩人达成了协议,去林海那把这这事一说。林海也顺水推舟的写了封信给贾母,说明现在孩子还小不适合长提跋涉,在加上自己妹妹赶了过来照顾他们,让贾母不用担心。
贾琏也不多留,第二日带着林府给准备的礼物就回了京城。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电话线断了上不去网 在加上中元佳节 就早早的睡觉去了
磨磨唧唧的剧情终于搞定了 正式要开始的节奏了~
☆、13初表志向
他前脚刚走,林海就准备送贾敏回祖籍安葬,他带着林兆把黛玉和林翟托付给陈林氏就启程往姑苏去了。
林兆看见贾敏的棺木慢慢的被土埋住,心好像也能感觉那土一点点的扬下来的感觉,一下一下的越来越沉,被压的生疼。纸马纸屋飞快的燃烧一尽,黑灰满天的乱飞。贾敏刚去的时候他要担心太多的事,林海黛玉幼弟贾家,还没好好的伤心,就被大大小小的事给缠住了,一得了空倒在床上就能睡着。现在一切的事看起来都已经解决,他的神经一下子就彻底松开了,趴在贾敏的碑前痛哭起来。
林家在姑苏是大族,林海虽不是族长,却是族内官职最高的人了。他这次回来林家把附近所有读书的弟子全都送到他面前来了,希望林海能看中几个带到身边教导。林海被众人缠住,林兆得了空,他和本家几个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把祖宅翻了个遍,好好的玩了几天。
几日后他们就启程回了扬州。
林海还是每日去衙门当值,林兆还是练会拳脚就去宋先生那学习,黛玉每日跟着陈林氏读书,看她管家,林翟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确保自己能安安康康的长大。
林兆感激宋先生在他重孝的时候还愿意教他,对他更是的尊重。有的时候他还愿意去缠着陈林氏讲些陈协领的故事,陈林氏也就挑些丈夫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事给几个孩子讲了,教育他们保家卫国,人之己任。黛玉林翟一团稚气也不理解这些,林兆听了恨不得早生个几年,同陈协领交个朋友做把兄弟。
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林翟的满月家里实在没心情给他过,这回周岁林海准备好好弄弄。虽还是孝期,一家人坐在一块也过得热热闹闹。
饭后包成个团的林翟被放到大桌子上,在各种各样的东西间爬来爬去。最后抓住了一本书就不在动了,把书压在肚子底下就打了个哈气,看样子准备睡一觉了。
林海和陈林氏看到这个结果自然高兴,说了几句翟哥儿必定读书读的好,就让奶娘把林翟抱下去休息了。林兆看了也是高兴,这个弟弟看来会满足林海所有的愿望。
屋里一片暖洋洋的,陈林氏同林海说:“我上次来你这还是兆哥儿周岁,我记得他左面刀右面剑的就不肯松手了,你当时还愁了半天以为他定爱舞刀弄棒呢。”
林海回答道道:“怎么不爱,他小时候爬树抓鸟的,现在是宋先生本领大,管的住他看起来才老实不少。”陈林氏坐着那了杯茶,笑着说:“我看这抓阄也是准的,没准咱们林家就要出一位将军了,他最喜欢听我说你妹夫的故事了。”林海愣了一下,说:“他小孩子佩服大英雄也是正常,我小时候还爱听关二爷的故事呢。”
他俩说的云淡风轻,玩笑一般,林兆在边上听的心跳都快了几拍。他以前想着总是要争取一下,可是还没长到年龄贾敏就去了,父亲把希望压在了他身上。假如林海真在黛玉十二三岁或者更早去了,他就是要支起林家的人了,保全林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考取最高的功名,这样才能最快的得到一官半职!就算现在有了陈林氏,林海看起来也是健康的,可是贾敏怀孕前看起来也没大问题,但还是那么的去了,他赌不起剧情是不是还会变化。这一年他跟张三主要就是学些强身健体的拳脚功夫,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宋先生,打算在过上几年就去下场。宋先生自然是感到了他的用心,告诉他以他现在的水平,在学上几年,必定是没问题的。
林兆虽然不甘心,可是也不敢以后投了军中离开着这一大家子。他紧攥拳头,心里感到一阵阵的酸楚。幸好林海同陈林氏在这事上也就说了几句,就去聊别的了。
又聊了一会,林兆黛玉两个因为年纪小被赶去睡觉。就剩林海和陈林氏坐在那里继续说话。
陈林氏看两个孩子都走远了,同林海说道:“兆哥儿他的心思没在那圣贤书上啊。”她见林海没搭话,也就接着说:“我看他对行军打仗更感兴趣点,我带来的那些兵书,他每次去那府上都要搬回个几本,我那都要被搬空了。”林海长叹一声,并没否认陈林氏的话。陈林氏用帕子遮住嘴角笑着对林海说:“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哥哥恐怕早就看出来了吧。”林海拿起边上的茶喝了一口,发现早已经凉了,就又给放下。又沉默了一会才说:“当然看的出来,他从小就爱舞刀弄棒,不仅是我,宋先生也说他对兵家的东西情致是最高的。”陈林氏笑道:“他喜欢这个,我是又高兴又担心的,我夫家那边正好缺几个小弟子给老爷子解闷,老爷子一定喜爱兆哥儿这样的孩子。”林海不悦的说:“你对他倒好,连老师都有人选了。老侯爷那是什么身份,兆哥儿哪能得他青眼。”陈林氏笑笑也不说话,就听林海继续说:“这孩子从小就处处把自己逼得太紧,跟个小大人似的。我要是年轻个几岁还能让他去拼拼,现在可受不起了。”陈林氏心里想:哥哥又在嘴硬,看来还要我去刺激下兆哥儿。然后就告辞回房想计划去了。
林兆并不知道他睡了一觉就被家里俩大人给揭了老底。第二日照常给林海和陈林氏请安。林海还是像平常嘱咐他好好读书就让他去见陈林氏,倒是陈林氏把他抱在怀里偷偷的说:兆哥儿晚上来见我,有事和你说。林兆被这句话弄的上课都心不在焉,被宋先生说了好几回。
到了晚上,陈林氏不仅没抱着黛玉,还把身边的几个小丫头都给支了出去。就留下她和林兆面对面的坐着。
林兆看着架势,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坐在那手脚都不知道放哪了。
陈林氏倒是镇定自若的坐在贵妃榻上喝着桂圆莲子茶,欣赏着林兆坐立不安的样子。她看了一会才开口说道:“前几日,我婆家表嫂子给我来信说是老爷子现在年纪大了,在家闲的发慌,家里又没有适龄的孩子在他跟前给他解闷。我看到就一想,你倒是不错。”林兆听了松了一大口气,原来姑妈是想把他送给家里长辈解闷,吓得他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他撅撅嘴说道:“我还在守孝呢,哪能去别人家窜门啊。”陈林氏笑着说:“哪让你现在去,你是知道的,我婆家是忠烈侯府,老爷子征战沙场多年,先帝年都说他是国之栋梁呢。我们家的孩子要不就太大要不就太小,这世道如今太平着呢,从你姑父去了那年就没了战争。他也没事干,想找几个孩子陪在身边解解闷。”林兆听了也高兴了下,但还是和陈林氏说:“我哪好去啊。”陈林氏笑着说:“这个你不必操心,你就告诉我你想不想去和老爷子学点东西。”林兆踟蹰了一会,才说道:“自然是想的。”陈林氏招手让他坐到身边,搂着他说:“你要是担心你父亲不同意,我教你个说法,他听了保管不能阻止你。”林兆听了高兴,想了一会抬头问道:“姑姑你希望我去吗?”
陈林氏愣了一下,搂着林兆的手渐渐松开了,摸着他的头,过了一会才苦笑这说:“我是又想又不想的,你姑父就是这么去的。可是我记得他出征前和我说以后要教我们的孩子骑马使枪,长大后上站场杀敌,可惜我没等到那一天。兆儿,我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正好你也喜欢这个,就当完成你姑父的心愿吧。”
林兆觉得陈林氏放在自己脸上的手滚烫滚烫的,还在微微颤抖。他觉得自己可以陈林氏心里的纠结。他低头想了一会定下了心,起身行礼对陈林氏道:“求姑姑成全兆儿。”
陈林氏看他如此,也不在说什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 林兆现在的担心是:1、武官升职不快,实权不高保护不了家人。
2、林海不愿意
3、要建功立业就不能在安全地方呆着,也就是不能守着家里,怕家人的安全问题
所以,林姑妈的新名字叫做:林·金手指·姑妈
☆、14林海
陈林氏给林兆出的招很简单,简单到林兆都不想去了。因为陈林氏让他跑去和林海直说!他听了之后忧郁了一会,陈林氏就告诉他,林海早就看出他的意向了,直接说比兜圈子耍心眼更能让林海稍微高兴一点点。
林兆被陈林氏一阵打气,一冲动并看天色并不算很晚就直接往林海屋里去了。
他去的时候,林海正在看衙门的公文,批批改改的,也就抬头看了一眼林兆,就继续忙自己的事去了。
林兆看他这爱答不理的样,本来八成的信心给降到了了五成。他走到林海面前默默的行礼说道:“父亲,我不想考状元了,我想去从军。”
林海听了也没什么过激反应,只是淡淡的“哦”了一声。林兆被这一声“哦”的信心又降了两层。就这样,俩人谁也不说话,林海看完了一本公文。抬起头看见林兆还是在那,一会动下左脚一会动下右脚的,笑着说道:“站的疼了?”林兆慌忙站好,使劲摇头。林海指了指旁边的凳子,让林兆过去坐着,他也放下公文坐到了对面。
林海到了杯茶水,看林兆规规矩矩的坐在那一个手指头都不敢动,反省了下自己是不是管教的太严厉了,从林兆会爬起就到处乱窜到大点上树摘花在倒现在大致想了一遍,发现自己做的很好,就笑着问道:“你干嘛这么规矩,我还没说不同意呢。”林兆一下子跳起来,说:“那么父亲就是同意了?”林海让他坐下,同他讲:“你虽然聪慧,可是也做不到文成武就的,今天你放弃了文举,那有一天后悔要捡起来可是不容易了,你要是选武举这条路,没个十年的功夫你去都是丢我的脸。”林兆笑嘻嘻的说:“现在武状元也是先兵法策略要先过关,才比身手的,那用练个十年?”林海用手点点桌子,说:“就算不用,朝廷开武举并不规律,万一二十年后才开一次,你难道要在家读二十年的兵书?”林兆志气满满,对林海说:“那样我就去从小兵当起!”林海一巴掌拍在林兆后脑勺,林兆看林海被气得都动手,也不敢在说下去。林海叹了口气说:“你姑姑同我说你要走武官这条路意志坚决,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我是劝不了你打消这年头。与其让你文不成武不就的,还不如让你去拼一拼。”
林兆一听这话,心想这事成了,嘴角裂开了花,冲上去抱住林海,差点没克制住叫出“爸爸我爱你!”林海从来没和他这么亲近过,忙把他推开说道:“你高兴的活回去了是不,多大的人了,快给我起来。”林兆也从善如流的放开了自己的小手,规规矩矩的坐回去听林海训话。“你要感谢就感谢你姑姑,她和我谈了好久,连老师都替你想好了。我想她说的有道理,你比那满城的纨绔强多了,早熟的我都怀疑自己怎么教出来的。我还在这,你既然喜欢就试试吧。”林兆忙在一旁恭维道:“都是父亲英明神武,我都是随父亲的。”林海听了撮了撮他脑袋“那是谁教的这么贫嘴。”
林兆听了正在想怎么回答,就听见林海迅速的说:“你可要想好了,如果你真去和老爷子学习,可就不是想放弃就放弃的。”林兆摇头语气坚决:“我肯定不会放弃的!”林海却笑着说:“也是,我担心这个太早了,现在该担心老侯爷能不能看中你。”林兆听他这么说不依了,还没凑到近前撒娇反驳几句就听林海继续说:“我可不想别人说我林某的儿子连个功名都没有,你过了会试就爱干嘛干嘛去吧。”他也不听林兆还要在说什么,直接就打发他回去休息了。
林海看着林兆蹦蹦跳跳的走出去,想起了他刚出生的时候。
他的第一个孩子还是很强壮的,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不哭不闹。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贾敏叫他说话也不愿意开口,吓得贾敏以为这是个傻孩子,哭了好几场。后来他大病一场,醒来后看到贾敏坐在床边上擦眼泪,才慢慢变得像小孩子一点。虽然最后变得活泼过头了,贾敏也不再约束他。在等着这个孩子在大点,他才发现这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一般的书只讲一遍就能记了个大概,他欣喜若狂,对着祖先的排位说林家后继有人了。后来黛玉出世,他不用教就是个好哥哥,尊敬长辈,疼爱幼妹,林海感谢上苍,给了他这么一个孩子。可是后来他发现,对张三教的东西他学的要远比宋先生教的认真,也从不喊苦不喊累。他那时候就想:会不会这个孩子更喜欢当将军而不是文官。后来贾敏去世,这个事也就被他忘记了,直到他发现林兆喜欢缠着陈林氏,喜欢看她带来的兵书,才又想了起来。
林海总是想,孩子还小,兴趣和志向分不清。自己慢慢教导他总还是会和自己一样,成为进士、探花。可是陈林氏那天同他说:哥哥这辈子有什么想干的事,是入阁为相还是名垂青史。
他竟然答不出来,他这些年只是做着皇上给的官职,一切做到最好。顶多计算下自己要怎么保住乌纱帽,保住性命然后步步高升。做的都是坐在他这个位子上应该干的事。
陈林氏后面还说了一句话:妹妹也是这样,没有什么特别想干的事。以前只是一天天的混日子,现在希望兆哥儿几个顺顺利利的长大、成家、生子。这么看来,我这一辈子没希望过自己要干什么。
林兆有这样个愿望也是好事,他想了想也就释然了。自己精打细算,还撑得起林兆成长起来的时间。
林兆第二天把这事和宋老先生一说,把他给气的不行,差点摔桌子走人。林兆忙打滚卖萌撒娇给拦住了,劝了又劝,就连林海也从衙门回来给他赔礼。
宋老先生在那一边吹胡子一边拍桌子,骂道:“我当时答应你们来就是看这孩子是个可塑之才,状元估计不行但也能学他父亲做个探花,哪想到你学了一半就不学了,你这不是要气死我这把老骨头吗!”林兆抱着宋先生的大腿,让他别走心里却有苦说不出,他总不能和他说自己以前的聪明全赖与上辈子的知识储存,这么年都快用光忘光了。老先生要是在教个几年就会感慨“伤仲永”了。
但是现在林兆不能让宋先生走啊,他的未来还全靠这个老人家来拯救。他把宋先生的大腿抱得更紧一些,哭道:“先生你不能走啊,你走了我怎么办,你刚教完我四书五经,还有那么多的书没看呢。我还要考举人呢。”他不说还好,说了宋先生更生气,奈何年岁大了挣脱不开,只能拖着林兆口头放狠话:“你快给我放开,不然我一脚把你踢大门外去。考举人?就你这三心二意的样还想考举人,我教你那都是坏了我的一世名声。”林兆听了做出大为伤心的表情来,对宋老先生说:“先生你以前都说我聪慧的,下场一定没问题,今天怎么又改口了。”宋老先生不知道他是真傻还是假傻,使出浑身的劲就要把林兆甩开。林兆忙使劲抱得更紧些,祭出终极武器:“先生你是知道我弟弟的,他看起来就爱读书。你就当留下教他顺便教教我吧。”林海也在一旁劝着,在加上宋先生想到自己儿孙都在外地,离开林家这就是一个人了,也没有什么意思,看了看被抱来的林翟,也就应了下来。
所有人都皆大欢喜,只有林兆感慨:可怜的林翟,恐怕会说的第一句话是“子曰”了。
如此搞定了两尊大佛,林兆的生活分了看圣贤书,看兵书,同张三习武三部分。
若说教兵书,宋先生是不行的。可是现在林家还在孝中,也不好请师父或送林兆去求学。也只能林兆拿着姑父留下的书自己钻琢磨,不懂的去问宋先生,宋先生有的可能明白点,就给他讲解一番,但大部分他修书去请教昔日的同僚。
所幸梅花书院文武全抓,正经有几个懂兵法的好师傅。其中有位姓年名庭字饮溪的先生还和林兆还成了很好的笔友。年庭有时候也来见他一面给他讲解下不懂的地方。两人越聊越投机,差点结成忘年交。林兆是想的,可是年庭说他孙子都和林兆差不多大,以后还要让俩孩子一块玩就死活不答应。
宋先生得了大部分的空闲时间,常常把还在学说话的林翟带在身边,从小培养。今天读读论语,明天读读大学,天天之乎者也的,把陈林氏给心疼的够呛。总是和林海说这样教孩子有点矫枉过正了,林海去看了几次发现宋先生也只是和林翟说话并未教他读书,也就不管了。这样一个小娃满足不了宋老先生好为人师的个性,他有时候把黛玉叫去,指导下她的学问。
事后水霖听说他是这么学出来的感叹说“这样不仅长歪,还多出了很多鬼点子,也算是个人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拼了半天,总算是过了3000字!!
“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
但明代的军事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来的,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
武状元是这么考出来的,宋时不怎么开场,因为军官大多世袭,明朝也不怎么开场,因为军队不强(以上来自于度娘)
关于从军,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几年前读《昆仑》里面引用的兵车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只要有战争,都是残酷的。
☆、15进京
林兆每天过的充实,也就不觉得时间的流逝了。就在他十岁的时候,林海在巡盐御史任上满了十年,算是两任,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做下去了。林海准备奉旨进京听招,恐怕下一任就不在扬州了,这是整个林府的大事。提前半年陈林氏就命人进京收拾了在京城的屋子,丫鬟小厮一应都安排好了。就这样,在烟花三月的时候,林府一行人坐着官船带着所有的家当离开了生活了十年的地方。
宋先生年纪老了,本来不想跟过去。但林兆和他讲:“官船又快又稳的,你一个老人家我们走了扬州也没个亲人,还不如一块进京还能见到你孙子呢?”宋先生想想也是,他儿子坎坎坷坷的病死在任上,孙子上任的时候他还没有卸下书院的职位,也就没跟着去,自己一个人留在了扬州。现在自己无事一身轻,也想念多年未见的孙子,就跟京里做翰林的孙子去了信,那边自然是欢天喜地的准备好了屋子迎接宋老先生。
一日天气晴朗,就算是大江上也没什么风,陈林氏就抱着林翟带着黛玉坐在窗边欣赏两岸的景色。群山连绵起伏,争相斗艳,最妙的是因前几日下了几场雨高山半腰还缠了圈蒙蒙的雾气,把那山衬得仙境一般。陈林氏问坐在窗边双手托腮的黛玉道:“玉儿看到此景,可想到什么诗不成。”黛玉平时是最爱读诗集的,如今不过四岁的年纪就背熟了上百首诗词,虽然还不能写出几句来,但平时看到这看到那总爱引用两句应应景的。
黛玉皱皱自己的眉毛,努力想了一会对陈林氏说:“姑姑,玉儿想不到有什么诗可以形容现在的景色。这山仙境一样。倒是那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还够一点。”陈林氏在一旁笑着说:“还有玉儿不知道的,看来这景色确实好看。”黛玉羞得不行,偏偏林翟还在旁边帮腔的说“好看,好看。”正好这时林兆进来了,黛玉一溜烟的跑到林兆身后躲着和他告状说:“哥哥,姑姑和弟弟都欺负我。”
林兆把她拽到前面来,摸摸她的头笑着说:“弟弟要是欺负你我帮你捶他,姑姑要是欺负你,恩,只有我去替你被姑姑欺负了。”陈林氏三人听到这话都笑翻了。
陈林氏抱着林翟离了窗边,也把黛玉林兆叫了过来,说风到底凉,不能多吹了。三人落座,林翟被放到一边的踏上玩布老虎去了。陈林氏问了问林兆宋先生怎么样。林兆回说:“老先生虽然有些累,但是极高兴的。他以前挂记着书院的事没和子孙一块去上任时常后悔着呢,平常的船他孙子们都不放心老先生做,怕给颠簸了。这会咱们进京他们可算是等到机会了。”陈林氏听老人家都还好也放下心来。三人说了些话就散了。
这样读书赏景的日子过得也快,马上就到了京城。下了船自有林家先到的管家把众人接了回去,宋先生也被孙子接走了,另林海要进宫面圣,不和众人一道。
林家本身根基不在京城,是以京城的宅子不过五进,比寻常官宦人家要小了些。林家就这几个主子,住的绰绰有余。这宅子的园子是极好的,它把江南的景给引导了院子里显得清幽之极。亭台婉转,池塘中满荷花,荷叶下还时不时游过去了条锦鲤。
陈林氏先把孩子们领去了内院,给他们分了自己的院子,让他们收拾自己的东西去了。之后见了府内管事,把事情都问清楚弄明白了。
一个管门院的婆子看陈林氏要让众人散了,忧郁了会还是上前同陈林氏说道:“姑太太,我们刚来的时候,贾家就派人说要来看看,帮我们收拾房子,奴婢几个和大管家也没让他们进来。”陈林氏听到喝茶的动作一顿,把茶杯放在旁边的小桌上,问道:“贾家是不是那个荣国府贾家。”婆子忙回了是。陈林氏笑道:“你们做的很对,都赏一月月钱,真不知道他们哪知道的咱们要修房子,你们谁要是查出来了,我还重重的有赏。”这几个婆子大多都是林家出来的老人,很多都是贾敏进门后给留在京城的,他们自然知道是谁说的,听到陈林氏这么说就摩拳擦掌的要找了证据把人捆来。
陈林氏对屋里一地的人说:“这次进京,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以前在扬州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要是我知道谁坏了规矩,发配到郊外庄子上那都是好结局了。”之后她也就让人全散了。吩咐跟在身边的大丫鬟水云去给忠烈侯府送信后,也在床上歪了一会。
中午林海并没回来,跟他身边的小厮传回话说是宫里赐了午膳。一家看这样悬了的心放下了一半,也就吩咐摆饭了。陈林氏先问林兆黛玉住的惯不,有仔细的嘱咐了林翟的奶娘。饭后林翟去睡午觉,陈林氏就抱着黛玉说道:“过几日我们去拜见你外祖母,玉儿还没见过外祖母吧。”黛玉从下在林兆的熏陶下对贾家没什么好感,听了这话也反应淡淡的表示确实没见过。陈林氏笑着说道:“玉儿见了外祖母可不能这样,你外祖母最是疼你母亲的,她也必定疼你们几个。”林兆在一旁插嘴道:“我听说他家六岁的哥还养在内帷,也不读书也不练武天天就要吃丫鬟嘴上的胭脂呢。”陈林氏听了这话把脸一板,教训林兆说:“你的书都白读了是不,什么话都说,这是你该说的话吗?还给你妹妹听。”林兆也知道确实不对,忙到了谦。
贾敏去的早,自然也没人天天在林家说贾家的好,在加上林兆这个极度讨厌贾家的人在,自然林家所有人都对贾家无感。特别是林黛玉,她经常听哥哥说贾宝玉的不好,虽然她心里还是会想母亲长大的地方是什么样,外祖母是是什么样。可是早就没了原著里面对贾家的敬畏,处处小心翼翼的心了。
哥哥告诉她,她是三品大员的嫡长女,比贾家姑娘身份要高的多。不需要小心她们,活的不自在。虽然她不知道自己都没见过那些表姐妹怎么会活的不自在,可是哥哥的话就是对的。林黛玉一直深信这一点。
陈林氏笑着说:“等去完了贾家,我找个机会带你们去我婆家看看。我婆家嫂子定是喜欢你们的。”
晚上林海回来后,林兆看他一脸轻松,可以用满面春风来形容了。笑着上前去恭喜他。林海问他“何喜之有?”林兆笑嘻嘻的答道:“看父亲这样,一定是不在那所有人都眼红的位置上戴着了,这是大喜事。”林海听了很满意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