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贾敏的讨好非但不能挽回自己夫君的心不说,反而越发与她起了龌龊,而且因为她怀孕的关系,禁足也禁得名正言顺起来。

    林如海忙于公务的时候,连着家务也一起揽了垭,对外只宣称贾敏身子不好,不好生静养只怕会小产,如此便掩了外头那些人的悠悠之口,更不会被人议论为有辱斯文。

    这些公事私事的加起来不会比上辈子的日理万基时更忙碌了,所以林如海处理得很是游刃有余。但不是每天的事情都能那么轻松的解决的,尤其是林如海的职务关乎盐政,难免会有让人伤脑筋的情况发生。

    如同这一次,林如海便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儿,而且还是他岳家联合了一些盐商特意给他做下的麻烦事。

    话说林如海虽将贾敏给禁足了,但贾敏是无法行动自如了,但她的陪房下人们却还是能帮她传信到贾家的。

    贾敏给她的母亲贾史氏写了封信诉苦,说了这些时日林如海对她的冷遇,还不让她管家,即便如今怀了身孕,也不见林如海对她有丝毫的关怀,从诊出了喜脉冲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贾敏愣是连林如海的面都没见上。

    贾太君收到信后勃然大怒,从贾代善去世后她便是荣国府中最为尊荣之人,听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她已经再不欢喜有人忤逆自己的意思了。如今贾太君听说自己最为宠爱的,当初本来可以做了义忠王爷的宝贝女儿被女婿薄待,心下自是不爽快起来。

    贾太君忙忙召来送信的命令,欲问清女儿的处境。

    这个孙大原先已经被贾敏调到了采买的位子上的,这可是个肥差正合了孙大的胃口。没曾想他还没来得及咬下一口大肥肉,就被林如海给撸了下来,重又换上了他们林家的人。可怜的孙大,之前当上采买时有多么的耀武扬威,如今被人耻笑时他就有多么的怨恨林如海。

    贾太群把孙大叫来问话,可是让孙大找着了机会报复,自然是拼命的说起了林如海的坏话,更是把贾敏的处境给夸大了好几分。

    说贾敏住的屋子没几个人伺候,打扫卫生的这些活计还得彩蝶彩霞这几个大丫鬟亲自动手;贾敏的吃住要大丫鬟亲自到厨房去拿,而且还要对厨娘陪尽了笑脸不说,却也只能端回去一饭一汤一荤一素,有时候还是透着冷气儿的;贾敏虽说怀孕有四个月了,但穿着的衣服却还是旧时的,因着肚子渐渐鼓胀起来而越发显得不合身了,全身上下看着极为落魄。

    听了孙大的话,贾太君忍不住老泪纵横,感叹先夫当年识人不清,方才推却了义忠亲王的好婚事,使得宝贝女儿嫁给了一个没什么出版的林如海不说,还平白的受了这许多的苦。

    一旁的大儿媳妇许氏和二儿媳妇王氏见到贾太群悲痛落泪,便忙上前劝慰。

    事实上,贾太群太过心疼她那宝贝女儿贾敏了,否则必然能识破孙大话中的漏洞。

    先是说贾敏带去林家的陪房和丫鬟们如此之多,即使林家的下人因着林如海的态度,而对她这个主母多有怠慢,可贾家的那些丫环和随从们难道就是吃干饭的?他们就不能动手做那些杂事,非要彩蝶和彩霞她们亲自动手?

    贾敏之前即使有再多的不是,可身上怀着的毕竟是林家的嫡长子,林家下人就不怕她日后母凭子贵,在将来靠着这个孩子翻译了身?而且冷饭冷菜的若是害了贾敏腹中的胎儿,对着这个唯一的子嗣,林如海又真能做视不理?

    再说那贾敏的一身衣服,甚至是贴身的东西向来是由她的大丫鬟们做的,哪里有林府的人插手的份儿,又如何能说林家欺辱了她,让她穿着破衣烂衫呢?而且贾敏到底还是林家的主母,林如海也没得不让下人把她当回事。

    只是不知道贾太君是一心为贾敏悲痛而没有去想,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不去想,却是我们猜不透的了。

    总而言之,贾太君却是想着要为女儿报仇了。只是她也不是去信于林如海,将他斥责一番,叫他赶紧把自己女儿给接出来,而是想着先给林如海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贾家的人不是那么好欺侮的,到那时他知道了贾家的能量之后,便是不用自己去信斥责,也不敢再轻慢于贾敏了。

    贾太君打得一手的好算盘,而且还打到了姻亲的身上。

    贾家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另外还有史王薛。贾太君是贾家的老太太,也是史家的老姑奶奶,而二太太王氏是与贾家并称为金陵四大家族的王家之人,而王氏的妹妹则嫁到了薛家。薛家是皇商之家,祖上曾是紫薇舍人,简在帝心,虽说现在不再在朝为官了,但这回却正好借一回薛家的势了。

    薛家家大势大,而盐铁一块获利最甚,自然是不会错过的。如今贾家有求于他,薛家的家主薛嘉本就得了义忠亲王的主意,有意做一回大的买卖,自然就乐意应承了贾太君的要求,况且如此一来,倒让他要做的事显得格外的名正言顺了,又有贾家在后面兜着,何乐而不为呢。

    这事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只是麻烦倒是挺麻烦的。

    林如海掌管着扬州的盐政,司盐业专卖的监督和控制,盐是非常重要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商品,巡盐御史是圣上派出的专门巡检盐道的御史。林如海掌管盐政,因他从不谋私利,为国库每年谋得百万纹银,这才得了圣人的看重,让他延了巡盐御史的官职一年又一年。

    简在帝心,说的正是林如海其人。

    而如今,林如海却有名声上的危险了。

    林如海本是到衙门里办公,却见一人急匆匆的走来,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个物件,放到了自己的桌案上。“大人,大事不好了。”

    林如海本想斥责对方如此着急很不成体统的,但定睛一看对方放下的东西,眼珠子便定住了一般,忙问道:“怎么回事?如何就大事不好了?”

    “皇商薛家并几个盐商家的商铺公然的贩卖私盐,说是有巡盐御史,那就是大人您给他们在后头撑得腰,说的那是信誓旦旦之余,薛家的家主薛康嘉还拿了一封信出来偷偷交与下官,让下官送到大人您的手上。”

    说话的这个小官员是都转运盐使司的从八品知事何琪,而他掏过来的东西正是薛康给的信,上面没有写收信人是谁,只有四个大字——昊泰亲笔。

    昊是义忠亲王的名讳中的一个,而泰字通大,正是暗指了徒君昊的名字和皇子中的地位。林如海脑子聪敏,只看了一眼,便明白了过来。

    林如海沉着脸把这封义忠亲王的亲笔信打开,又从头到尾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嘴角泛起了一抹冷笑。

    这位义忠亲王倒是个谨慎的,除了这个信封果真是他亲笔所书之外,里面的内容却是薛家家主薛嘉所写所述,而且半点都没有提到义忠亲王,把徒君昊与此事撇得干干净净的,仿佛对方就是青天白日以应直,光风霁月以待人一般。

    而林如海真敢上折子说薛家挟了义忠王爷之势公然贩卖起私盐来的话,没证没据的,很容易被倒打一耙,惹了一身的骚。

    不过,现在身上的麻烦也一点也不少,而且照样是这位义忠亲王惹出来的。

    而且贾家的行径也一样让林如海火冒三丈。他本就不是个良善的性子,见贾家知道自己禁了贾敏的足后,第一件事不是来向林家问清情况,而是求着薛家和义忠王爷给自己添乱后,越发的对贾家不满意了。

    薛家和义忠亲王打的主意简单粗暴,但林如海却不能不忌讳,因为林家和贾家是姻亲的关系,贾家做下的恶事难保不会带累了自己的名声。

 第5章

    因为贾家和林家的姻亲关系,并贾家与薛家的姻亲关系,再加上薛嘉在外头的说法,现在世人都只会认为是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在后头帮薛嘉和另几位盐商撑腰,再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的话,这些谣言传扬了出去,林如海在圣人眼中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了。

    贾家打的主意林如海猜也猜得到,不外乎是想借着义忠亲王之势,让他看到贾家的威势,再不敢轻污贾敏。

    可是林如海是什么样的人物?

    当年他还是个皇阿哥时,奉康熙之命办差,愣是能收了底下那些官员的好处之后仍是铁面无私的公事公办,可见他的秉性。

    林如海当即不顾颜面,不畏强权,下令把薛嘉和其余几家盐商的带头人尽数押解下狱。随即,他又铁面无私的把薛嘉和贾家之事上了折子,丝毫不顾及贾家的脸面大失会带累了自己,也不在乎薛嘉身后的义忠亲王。

    只是,林如海到底没有将那封信连同信封一起交上去,因为义忠亲王的势力在京城虽不至于只手遮天,更压不下林如海的折子,但从中取出他写的那个信封却是绰绰有余的了。

    林如海做下这个决定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如此已经算是他有急智了。若是时间再长些的话,他想的主意必然能更加周全些,但现在却没那么多时间容他多想了。即使后头会被世人后垢病,但情形总会比现在好些,而且到时候也会容许自己辩驳了。

    而且林如海到底没把义忠亲王与此事有牵扯一事给诉于折子上,也在某一方面来说是竭尽仁义之道,林如海是忠于皇帝的臣子,若是义忠亲王再敢下手,相信圣人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其实情况也没林如海想象的那么糟糕,因为圣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也因此越发看重身下的这把金灿灿的椅子,对于已经成年的儿子们,他也就越发警惕起来,生怕他们不耐烦了皇子的位置,想要逼宫的。

    而圣人最警惕的,当然就属身为长子,被封为义忠亲王的徒君昊以及元后所生嫡子,贵为太子之尊的徒君煜了。

    当圣人接到林如海的折子之后,自然就有他派出去监视义忠亲王举动的探子传来消息,将此事原原本本的说与其听。

    圣人一听,气得笑了。

    这薛家在户部挂了一个虚职,本是圣人看在薛嘉之父薛康当年与贾代善一起救驾得来的实惠,这是恩典,是圣人觉得薛家忠勇这才有所施恩。可是现在看来,却是圣人看错了薛家,也看错了薛嘉。

    至于贾家也是一样。

    贾家明面上是要给林如海一个警醒,让他知道贾家的女儿不是好欺负的,但难保没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打算。

    本来薛家是义忠亲王的心腹,贾家是太子的势力,本来徒君昊和徒君煜一个占了长,一个占了嫡,手上的势力也是势均力敌的,如今贾家却偷偷去托了薛家和义忠亲王帮忙办事,可见是靠到徒君昊那一边了。

    或者,贾家是想做墙头草?

    不过,不管贾家是想做什么,圣人都不想看到义忠亲王做大,很该寻个由头刹一刹他的傲气才好,免得他志存高远,连自己的心腹臣子都敢觊觎。义忠亲王的母亲甄贵妃本就是出身高贵,再加薛家之富,本就比太子更势大些,若再加上贾家,那可越发让圣人担忧起来。

    扬州盐商之富是天下闻名的,巡盐御史是管理盐务的官员,盐商能否赚到钱全都得仰仗巡盐御史,而林如海被钦点出任巡盐御史,这是个既有实权也握有财富的要职。

    徒君昊此举是想做什么?

    圣人以己度人,只是略一想想,便明白了过来。

    这是一次试探,看看能否拉拢得了林如海,如果拉拢得了,自是好的,若是不能……怕林如海不久就会有危难了。

    圣人眼睛一眯,把林如海的折子重重的摔到了御案上,脸上的神色晦暗莫明。

    “圣人……”大太监李英见圣人颜色不好,但因为想面圣的贵妃娘娘一直被圣人看重,所以也就只能战战兢兢的上前禀报:“圣人,贵妃娘娘求见。”

    “她来做什么?”圣人不耐烦的问道,而甄贵妃,正是义忠亲王的母亲。“不见!”圣人斩钉截铁的丢下了这句话,复又言道:“这长生殿是朕的寝宫,向来不允许旁人擅进,贵妃何德何能,竟然妄想进朕的长生宫,若是胆子再大些,可不就要让她那宝贝儿子立时入主长生宫了吗?真真是狼子野心,妄自尊大到如此地步,实在可恨至极!”

    这回李英可算是知道了,圣人如此生气,八成是义忠亲王惹了什么祸事出来,让圣人知道了。而贵妃娘娘可能也清楚了这一点,这一回却是来求情的,只是情还未求到,连圣人的面都没见上,就让圣人迁了怒,真是不得了了。

    不过,这长生殿贵妃娘娘往日也是常来的,只是每回只来到长生殿前面的大殿而已,这可是连皇后娘娘都没有的尊荣,如今却因为义忠王爷,看来以后却是没有这个让人骄傲的资本了。

    李英乖巧的听完圣人的吩咐之后,小心翼翼的退出了长生殿,来到殿门口,见那被宫女太监们恭敬地伺候着的珠围翠绕的贵妃娘娘那脸上的傲慢,不由得在心里觉得好笑。

    “奴婢叩见贵妃娘娘,娘娘金安。”李英秉持着任何人现在再落魄,也可能会在未来翻身的原因,对着贵妃毕恭毕敬的行了礼。

    “罢了,起来吧。”甄贵妃眼中闪过一抹心焦,不待李英起身,便要往长生殿里走去。因为照着以往的经验,每回自己来长生殿求见,圣人都会让自己进去,从来没有拒绝的时候,所以她也不用人请,见到李英出来了,她就当圣人是让他来宣召自己了。

    只是没想到,这一回李英忙不迭的起身拦住了甄贵妃,还不待甄贵妃斥责,他便急性子的轻声说道:“贵妃娘娘且慢,圣人不想见您,您还是请回吧。”

    “胡说!圣人怎么可能不见本宫!”甄贵妃也不管李英的语气是好是坏,只一听这话,她便立时横眉竖目的恼道:“是不是你这奴才没传好话,还是你压根就没给本宫通报!?”

    这么一个大帽子扣下来,饶是李英也不敢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甄贵妃连磕了三个响头,直把额头上的油皮都给磕破了,这才惊慌失措的说道:“贵妃娘娘的话奴婢可不敢接,还请贵妃娘娘收回。”

    这回可轮到甄贵妃难堪了。

    这李英虽然是个奴才,但奴才和奴才也是有身份上的不同的,因为李英可是圣人的贴身大太监,在这宫中即使是半君的太子,甚至连皇后与贵妃自己,都不敢太过得罪了对方,如今对方磕破了头,等圣人瞧见了一问,那自己的祸可就闯大了。

    偏生现在是骑虎难下,甄贵妃秀丽的眉毛一蹙,为难的脸色就显现在她那保养得宜的脸蛋上,“罢了,本宫收回就是了,你且起来吧。”

    因为甄贵妃在宫中因为得宠而横行惯了,从没有求着人办事的时候,所以现在也开不了口让李英瞒着他额头上的伤的缘故,不由得失了往日的沉稳,额角落下了一滴冷汗。

    李英因为离得近,可真是瞧见得清清楚楚的。他本就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又是个善解人意的性子,因此也不待甄贵妃发话,自个便笑意盈盈的说开了:“贵妃娘娘,您瞧瞧奴婢还真是不小心,竟然不小心摔了一跤,跌破了额头的这点皮肉,还请贵妃娘娘莫要怪罪奴婢方才失了仪态才好啊。”

    甄贵妃一听,顿时凤心大悦,神色也跟着和缓了许多,眼睛看着李英的时候也多了几分善意在里头:“本宫怎么会怪你呢?你虽是个奴才,但好歹也是在圣人身边当差的奴才,怎可一概而论呢?本宫那儿有上好的九毒化瘀膏,待会儿便让嫆儿给你送过来,你切记得拿了擦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向她的贴身大宫女嫆儿使了个眼色。

    嫆儿一见,立时就上得前来,从袖中掏出一个精致的荷包,塞到了李英的手上。

    “奴婢何德何能,且谢谢贵妃娘娘赏赐了。”李英接过鼓鼓囊囊的荷包,塞到了自己袖子的暗袋里,这才说道:“贵妃娘娘,奴婢在这外头可担误了不少的时候了,可要赶紧回去了。”

    “李公公向来得圣人欢心,圣人一时也离不了你,你赶紧回去也是好的。”经过这一惊一乍的,甄贵妃总算是回过神来了。李英是圣人的心腹,而且也不可能会假传圣旨,所以圣人不想见她只会是真话。

    可是昊儿胆大包天闯了祸,自己这个做母亲的怎么都得帮他揽着,这回见不到圣人,难保不是圣人知道了此事迁怒之下的结果。

    如今,她便是贵如圣人妃子,也不得不向一个阉人求助了。

    于是,甄贵妃笑了笑,道:“李公公,圣人今天怕是心情不好,不愿见本宫。只是本宫向来念着圣人,待圣人心情好些了,还请你捎个信儿来,让本宫好来为圣人宽宽心啊。”

    “贵妃娘娘的心思奴婢晓得的,还请娘娘静候佳音便是了。”

 第6章

    在折子递上去之后没几日,林如海就迎来了天使,而天使带来了圣人的秘密手谕。林如海得了手谕,明白了圣人的意思之后,自然知晓接下来该如何处置此事。

    送走了天使,林如海当即下令,撤销了薛家和另外几家盐商贩盐的资格,并按规矩使他们下了大狱,判了三年,每人还罚没了一万两的白银。

    这样大公无私的判罚,让一群不明所以的旁观者大跌眼镜。但林如涨这人往日处事都以圆滑的形象示人,此番行为却极为狠辣快,倒与他本人风格极为不符,让众多想看好戏结果却败兴而归的人们议论的纷纷扬扬的。

    因着有些知道此中内情之人,以为林如海此番得罪了义忠亲王,那义忠亲王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而薛家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即使敬陪末座,可他娶了王家之女,而此女姐妹嫁入了贾家,贾家太君是史家出身,贾史王薛,那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啊。

    而且就算没有这一层层的姻亲关系,他们四大家族也向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所以也必不会眼瞧着薛嘉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落了狱,还无动于衷的。

    等到义忠亲王和四大家族联合了起来,那一座座的大山压在林如海的面前时,怕他就得不到什么好了。

    可待那些想趁着林家出事,好弄点意外好处的人家左等右等之下,却是再一次等来了与他们想象中大相径庭的结果。

    林家平安无事,林如海连半点伤都没受,薛嘉照样仍在大狱里煎熬着。而义忠亲王却是因为办差不利,被圣人斥责了一番,还令他在家好生读书。

    四大家族也没讨着个好,贾家因为明明是太子的人马,偏生此事却去依附义忠亲王,而遭了太子的厌弃,薛家被圣人摘了户部的挂职,从此就真的只是一个商人了,即使挂上了一个皇字,是为皇商,也只比正经商人高上一筹罢了。

    这一回,大家总算是看出林如海是何等人物了。

    而且圣人能对这件事知道得如此之快,八成也是林如海告知的。

    大家都有点猜不透林如海了,他到底是聪明还是蠢笨呢?若说他蠢笨,可是能得到圣人的欢心却不会是个蠢笨之人能做到的。可说他聪明,却为何又傻傻的去得罪义忠亲王呢?

    须知道,圣人已经渐渐的年迈了,而皇子们也渐渐的长大,成人的皇子中,就属义忠亲王徒君昊和太子徒君煜最为贵重,最有可能继承了圣人的位子。如今林如海为了忠于圣人,却得罪了义忠亲王,待日后若是义忠亲王登了基,成了九五至尊,那还会有林如海的好日子过吗?

    还是说……

    有那些想得多些的,心中已经在暗自思量着,林如海所下的判罚,是不是有圣人的意思在里面?圣人无意让义忠亲王成为自己的继承人?也对,圣人更看重的总该是嫡子的太子殿下才对。毕竟这才是人之常情嘛!

    于是,义忠亲王向来车水马龙的府第门口变成了门可罗雀,本来可以和太子相比美的势力也大多去投靠了他的死对头,徒君昊越发只能在府里读书,不敢再乱开罪林如海了,只盼着父皇见他这段时日乖巧,让自己得以重回朝堂了。

    但这也只是表面上如此而已。

    最起码圣人可不是什么耳聋眼花的老人家,况且他底下的探子们也没有闲着,自然探查出了义忠亲王的府里动静频频。

    圣人是个老谋深算之辈,他得知了自己的长子徒君昊欲行那大不可为之事,却并不着急,反而是偷偷的放出了风声,让人传到了自己众多儿子们的耳中,想看看还有谁是想依附于徒君昊,做下这从龙之功的,又有哪几个会来告知自己这件事,做一个孝顺儿子的。

    可事实上,除了老四,没有一个想着要做一个孝顺儿子。

    皇子们若不是依附于太子,就是依附于义忠亲王。义忠亲王那一派打的算盘是,若是能成事,日后一个亲王的位子是少不了他们这些兄弟的,而太子那边打的主意是,待徒君昊成了事,他们再扬旗惩恶,把徒君昊给杀了,太子也能名正言顺的登基了。

    偏只有四皇子徒君溥最是忠君孝顺皆全的,听闻了消息之后忙不迭的就进宫与圣人委婉的说起此事,见圣人愿听,这才将此事娓娓道来。

    徒君溥一点儿也不知道,圣人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始末,以及在知道之后,刹时就有了对策了。

    对于这个儿子,圣人本来只当成是一个孤臣养着的,但是此时此刻,他有了另一番的主意,那就是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

    圣人静静的听完后,他让李英取来文房四宝,写了一封信后用蜡封好,交给了徒君溥,沉声说道:“老四,你替朕做一件事,那就是把这封信送到扬州,给巡盐御史林如海。你让他当面拆信,待他看完,且听听他的意思。懂否?”

    徒君溥一点都不明白圣人的用意,但林如海这个人他却知道,那是圣人的心腹臣子,想必手上很可能掌握着圣人的一些手段,所以他想了想后,便点头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使命。”

    事不宜迟,当天徒君溥就回了一趟忠信亲王府,让人收拾了一些衣物行装之后,就立时起程了。

 第7章

    林如海本在盐政衙门里处理公务,突听长随林丹来说有人去了府中求见,但因着客人言称来得着急,所以事前并未备下帖子,先行送来。

    林家主母贾氏如今名义上是在养病,轻易见不得外人,林管家便暂时做了主,想请客人稍后些时辰再来。

    偏那位客人看着年轻,不过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但一身的气质倒是极其尊贵,身边带着的伺候的人也是不依不饶的,而且还硬要林管家赶紧使人去盐政衙门寻林如海,向林如海表明自己的到来。

    同时,这位客人还把他挂在腰上的一方玉佩取了下来,让林管家让传话的人一同带去给林如海,说是到时林如海见了这方玉佩,必会赶紧回府见自己的。

    林管家心中虽说是半信半疑的,但想到对方若是哄骗自己也没多大好处,便使了李四带着玉佩去盐政衙门找林如海。

    林如海接过林丹捧过来的玉佩,仔细打量了一回,见玉佩上一面雕着双龙戏珠的图案,一面雕着一个溥字,立马就意识到了来者所为何人。

    先是义忠亲王发难,后是忠信亲王的人造访,此番种各让林如海不由得皱紧了眉头,觉得京中怕有事故要发生了。

    只是当林如海回了府,见到来人,方才知道竟然是忠信王爷亲至,而非自己所想的派人前来,不禁深感愕然。

    因为照他所思量的,圣人为着义忠亲王一事,应该紧紧的盯着他那些儿子们才对,怎么会突然跑出来一个离开了京城,还竟然到扬州来找自己来了?

    不过,林如海心中震惊归震惊,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让丫鬟上茶。

    一时二人分主客入了坐,丫鬟送了茶来,林如海这才挥退了守在厅堂里的下人。

    待到厅堂内再无旁人,林如海起身,亲自把厅堂内的门窗都打开,以此防止有人靠近偷听。把事儿都办好后,林如海方才迎向徒君溥,行了跪拜的大礼。

    徒君溥早就知道林如海其人,知他是圣人的心腹臣子,为了巡盐御史之后上缴的盐税比之他的前任只多不少的。而今却是第一回看到本人,徒君清方才暴利他长得这般好。

    只见林如海长得眉清目秀,容貌清隽,单论眉眼便仿如仙人,偏他一皱眉头一眯眼睛,却多了几分人间的烟火之气,尽显官者威严,而且行事也是小心谨慎。

    没来由的,徒君溥就对林如海多了几分好感。见其对自己行了大礼,他忙就上前扶了,可对方性子太倔,徒君溥只能在林如海行完礼后便赶紧让对方起身,然后扶他一把。

    两人来到主座,分左右坐下,林如海试探的问道:“下官不知忠信王爷亲至寒舍,有失远迎,又累及王爷久候,实乃下官的不是,还请王爷恕罪。”

    “林大人何出此言?原就是本王来的突然而过于冒昧了,连张帖子也没备下,林大人若有罪,本王不也是不请而来吗?”徒君溥浅笑摇头。后又因着事态紧急,徒君溥也就没有心思与林如海拐弯抹角的打机锋,便索性直截了当的言明:

    “林大人,实不相瞒,本王下扬州原是因为朝中形势越发严峻了,大皇兄他前些时日遭了父皇的训斥之后竟有些想不开了,如今竟联系了一班人马闹着要行那大不可为之事。父皇得知了此事,遂写了一封信,让本王快马加鞭赶来扬州,把这封信交给林大人,并让本王暂时听从林大人的调遣指使。”

    说话间,徒君溥就掏出了那封他一路上日夜不敢离身的信,递到了林如海的手边。

    林如海将双手手掌平摊向上,恭恭敬敬的接过。

    林如海端详了一阵,只见信封封口处的蜡油,以及蜡油上的龙头印章仍在,这才把信封撕开,展开里面的信纸。信纸上的字迹如龙飞凤舞,一气呵成,正是圣人所书无疑。再一瞧那信中之所述一二事,不免静默了半晌,然后意味深长的看了徒君溥一眼。

    原来,圣人把林如海当心腹,等闲事并不瞒他,所以这回就把义忠亲王有意逼宫,而自己也有心顺水推舟,拿徒君昊意图逼宫一事来做皇子们的试金石。结果,那些皇子们个个都是狼子野心,个个都有着自己的心思你本人,圣人将他们尽数捊了一遍,发现竟只有得封忠信亲王的四皇子徒君溥是个好的。

    而圣人之所以把徒君溥派出来到扬州找林如海,一是因为京城将乱,为免把这个孝顺儿子给牵连进去,这才在事情将起未起之前把他给摘出来;二来却是圣人一向看重林如海,又知其对自己中心不二,便有心让林如海仔细观察一下徒君溥,看他是否真的是个能够担当大任的人物。

    看到前头时,林如海还奇怪圣人为何不把他干脆的留在京中,让他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