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神]当雍正穿成纣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才是为君之道。
而冷人心齿的事情,可为,却不可为人所知。
而且雍正也不怕西歧中会有哪个奇人异士能察觉到天使身上的不妥。毕竟天使是属于帝皇的使者,谁能想到商王会在他身上使手段呢?而且胤祥是妖修,妖的手段千千万,而且每个妖所领悟的能力也大有不同,那些人修根本不可能察觉到所有妖修的手段。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西歧和朝歌在圣旨颁下之后就已经意味着敌对了,即使真的有人察觉到了天使身上的不对劲,也没有人会相信朝歌的人使的法,而是会认为是西歧做的术。
所以,此事竟只有雍正知、胤祥知、天知和地也知罢了。
因着心中早有了思量,这西伯侯一事便也不再着急,雍正便一心一意的学习起了道法。
说起为师做徒的人先,雍正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胤祥,只是由于胤祥此生为豹子成精修为人身,即使成了元始天尊的弟子,所教导的也是妖修的法子,而不会是人修的道法。毕竟元始天尊所教之徒都是人修,哪会有妖修的法子,而妖修也不可能特特儿的去学习人修的法子,所以虽然雍正想让胤祥来教导自己道法,却也知道这只能想想,真要跟着修炼了他所学习的道法,怕日后只有走火入魔一途了。
如此,便是胤祥本人也不肯教的。
因此,雍正竟是只有再与姜子牙学习一途可走了。
索性雍正不是个不识大体的人物,所以虽然心中不太欢喜,却也依然跟着姜子牙学习道法,那认真劲儿倒颇为让人赞赏。
只是雍正虽然有天份,但道之一门本就博大精深,毕竟里面韵含着天地自然,哪就那么容易参透的?!
但是参透得了,这修道所需的总归有一个悟字,而这个悟字也需要时间的积累,而雍正日日夜夜都要惦记着朝歌的政务,能让他悟道的时间并不太多,所以除了初时的进步神速之外,但一切修行进入正轨之时,便开始停滞不前了。
因着那随时可能发生的封神之战,雍正对于自己的道行开始有些着急了,日常里脾气难免就有些喜怒不定的意思。
对于这一点,总是在意着雍正,并时时注意着雍正的言行的胤祥、姜子牙以及闻仲都察觉到了。
于是,三人中,即便是并不知晓雍正为何而焦虑的闻仲,也不由得想想个法子来抚慰一下雍正那躁动不安的心思。
三人之中,是闻仲最先有动静。
闻仲一向待商王如自己的儿子,更何况对方还是闻仲看着长大的,自然而然的,就把自己放在了长辈的那一方上,所以就寻了个时候,找了雍正来谈谈心。
闻仲虽说是个太师,但终归也是个武将,平日里除了练功之外就是修习道法,心思倒也纯净,自然也就没什么弯弯绕绕的,所以说话也是极其的单刀直入,直接就问雍正是否在烦恼,又是在为什么烦恼。
可是雍正怎么可能告诉闻仲关于封神之战的前因后果呢?所以只说是为了道法的停滞不前而有些心情不稳罢了。
索性,这也确实是原因之一。
既然原因是道法,修道百年有余,对此颇有些心得的闻仲便慢慢的开解对方,又告诉雍正学习道法最应顺其自然,若是操之过急,反倒会使之前的心血毁于一旦。然后,闻仲又把自己学习道法的心得和心理历程一点一滴的告诉雍正,只盼着对方能有所悟,能有所用。
事实上,雍正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
雍正细细的听着,果然是悟出了一些道理,只等着明儿个早晨,向姜子牙求证罢了。
而且因着雍正并非是不懂事务之人,原先是他着急了,如今听了闻仲那不可操之过急的话,立时就醒悟过来,只静下心来,做恍然之状。
闻仲见状,顿感欣慰。
到第二日时,姜子牙便见到雍正的心绪似乎已经平静了下来,顿时有些失落。须知道,他原先见着雍正有些似前世被八阿哥九阿哥等人气着之时的模样,便想着要劝慰对方一番,也是趁此机会提升一下双方的好感,可是没曾想雍正这么快就恢复了过来,倒让他有些无用武之地了。
而最重要的是,之前谋划的种种,都成了空。
真真是可惜了。
姜子牙强忍着心中的失落感,继续尽心尽力的教导雍正道法。只是道法雍正固然能进步神速,但是真正的跨进道之一途却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只是这一回儿,雍正已经是不着急了,因此之故,倒隐隐有突破之感。
雍正因为有政务要处置,所以通常只有早上才是学习道法的,其余时间都是以国事为主,所以眼见着天已近午,两人便停下了修习,各自散去了。
基本上,用午膳时,雍正总喜欢拉着胤祥一起,只是今日不知为何,雍正唤了侍卫出召见胤祥,但侍卫却回来禀报道并未在申府中见到胤祥,于是雍正只有自己的默默用饭不提。
用过饭后,雍正便批阅起今日的奏折来。
虽说今天一直都没有看到胤祥,使得雍正颇有些不得劲儿,可是他也知道胤祥轻易不会离了自己,所以想必是有事情要忙,所以只能强打起精神来了。
待到夕阳西下之际,胤祥终于出现了。
☆、第十八章
大商虽然即将有大乱,可是之前那些诸侯未曾做乱,可见是前朝的那些帝皇们都是极其精明强干的,所以朝歌的人民生活富裕,又是天子脚下的关系,大有后世《礼记》中所载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肩则不闭,是谓大同。’的味道。
不过,《礼记》之中所言的‘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可见里头关于太平盛世的记载,本就是夏商周三代的经营,若那纣王果然昏庸无道的话,光是那兴建鹿台以及那酒池肉林就该是花费不赀,那么,大周又以何来立国呢?
说到底,写下的所谓的纣王暴行,也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篡夺皇位的恶行罢了。
是以,雍正虽然忙乱的本该只有朝歌的事务,但因为他未雨绸缪,在胤祥来到之后,托了他广洒人手,监视那些有能力造反的诸侯们。
因此之故,领土最大的几位诸侯、兵马最壮的几位诸侯、以及粮草最丰的几位诸侯的驻地的消息,便源源不断的被胤祥的人手令人传到了朝歌,送到了雍正的手中。
雍正就是个劳碌的命格,由于他的性子使然,让他对于送到手上的消息总要斟酌又斟酌,思索再思索,看看背后是不是预示了什么,又或者是不是暗示了什么。
在雍正想来,大周虽然是西伯侯姬昌及其二子姬发所创下的,可是想造反的未必只有他们父子,其他诸侯想来只是没有把握住时机罢了。即便是把握住了时机,却被有神仙相助的西伯侯一脉给找了个机会灭掉,然后尽数栽脏到商王帝辛的身上。
雍正可不想,好不容易灭掉了西伯侯,却又招来其他诸侯对朝歌的觊觎,然后趁着西伯侯所造的势一起造反。
到时候,若是西伯侯起的乱子未曾殃及朝歌也就罢了,怕就怕到时候朝歌乱子才平,就又闹造反的话,民心怕就越发不稳了。
所以,雍正需要防范于未然。
只是今日,因着一天没有见到胤祥,雍正总觉得做什么都有些恹恹的,颇无趣味。即使他心里知道,胤祥若不是因为有事情要忙,否则不会平白无故的离了去,可是仍然提不起劲来。
想来,这也许是失而复得的后遗症吧。
当年雍正是个性子独的,只有胤祥常陪伴其左右,偏偏为了大清,两人都是呕心沥血。可是胤祥早年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牵扯进了太子二哥的那堆腌臜事儿之中,便被皇阿玛无故的迁了怒,被关在了高墙之中整整十年。
而在这十年之中,因为那些伺候的奴才的不尽心,以及胤祥本身由于这一年复一年被关得越发的绝望,使得他对自己的身子极其的不精心,致使到后来,当他终于能出来之后,身子已经是破败了。
再后来,雍正继了位,与胤祥君臣相得,虽也时时的注意着对方的身子好坏,只略一咳嗽都忙不迭的使奴才去唤太医,可是救得了是病,救不了是命,便是太医们的医术再高,终究该去的还是会去的。
所以,雍正竟是早早的送去了他的十三弟。
如今,两人也不知是得了什么造化,才能再次在这两千年前的大商朝之中再次相聚,这失而复得的喜悦,使得雍正觉得自己越发离不开胤祥了。
因此,只是这短短的近一日未见,雍正就觉得自己做什么事儿都提不起劲来了。
待到夕阳西下,眼瞧着又要到饭点了,终于听到殿外头的宫人进来禀报,说是上大夫申公豹进宫陛见,雍正便觉得喜出望外,只恨不得飞出殿外去看看他的亲亲十三弟。
索性他做了帝皇这许多年,还是有些自制力的,这才没有冲出殿外去亲迎胤祥。可即使如此,他还是语气急切的道:“快宣!”
雍正对胤祥的看重,宫中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所以对帝皇的表现也就见怪不怪的。毕竟自胤祥出现,雍正差点儿就封了他为国师,后来虽说只在司天监供职,只做了一个小小的上大夫,可是即使亲赐了一座府第,雍正还是好几次与胤祥抵足而眠,其中的荣宠,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怕也无来者了。
进来禀报此事的宫人听了雍正的话,只做着急状的道了一声“诺!”之后,就快步走出了殿门,去宣召胤祥去了。
听到胤祥来了,雍正也就懒得再看那些朝臣们送上来的折子,并各地送来的信件,更何况,他今天本来就不怎么看得进去进心里去,倒不如索性的暂时先撂了手,等心静下来了再看一遍,相必才事半功倍。
这么一来,果然大善。
于是,雍正便心安理得的只将那些折子随手放在御案上,干站着等胤祥进来。
而看到胤祥的时候,之前心中的种种不得劲,顿时就消弥无形了。
胤祥进来时可不止是一个人,正确的说,是他带来了一只小狗。
胤祥陪伴了雍正许多年月,自然知道对方喜欢什么。要说那青花瓷,胤祥在大清时就帮着雍正监制过这东西,如今早就给重新造了出来,胤祥连雍正穿的是多大的衣服,甚至连腰围的粗细都知道,更别说对方穿衣的口味如何了,因此雍正一身的穿戴都是由胤祥所打理的。
所以,胤祥想要雍正宽下心来,自然不能从这些方面着手了。
胤祥思前想后了大半天,终于想到要用什么来让雍正高兴了。
那就是让雍正养一只宠物。
只是,在胤祥的眼里,雍正从来都不是凡人,所以如今到了这神仙当道的大商,胤祥也就觉得能让雍正养的自然也不能是凡物。
雍正最欢喜的是狗,当年那两只福气和造化被雍正宠爱到了连胤祥都要吃醋的地步。因为雍正本来就是个爱亲历亲为之人,国事家事他事事都要沾手,这本就是极其忙碌的了。可是为了那两只畜生,他硬是生生的挤出了时间来,为狗儿造房子,还为它们设计了好些衣物,日常也是带着它们四处溜达的。
索性狗到底还是比不上人的,便是它们再有灵性,对于人类而言,也听不懂它们的话,而它们也听不懂人类的话,所以只是养着玩儿罢了。
如今,胤祥虽然有些不甘愿,但若是能开解了雍正的心思,便是吃醋也无妨的,毕竟偶尔吃吃醋,对身子也并无坏处,反而有益。
胤祥今天一整个白昼都不在,就是为了雍正去寻了一只狗儿。
要说《封神》一书中最有灵性的狗儿,自然就是那哮天犬了。
这哮天犬是后世常说的中华细犬,只见它头如棱、耳如扇、腰如弓、尾似剑、而四个蹄子则如一盘蒜,是只好狗。
雍正本就是爱狗之人,见此好狗儿,哪有不受用的道理,而且这狗儿还是自己的亲亲十三弟牵来的,自是只有更加喜欢的份儿。
而胤祥,在见到雍正的第一眼就知道对方怕是早看开了,想到昨儿个闻仲闻太师曾经面见过雍正,想是他用他那修道的经验开解了四哥。虽说胤祥很高兴雍正能看开,但到底觉得自己来迟了一步,颇有些郁闷。
只是,这只哮天犬本就是胤祥一直养着的,早在他得知雍正会重生于商纣王帝辛的身上之时,就对它看护有加,只盼着有一天能献给他的四哥,就看着哪一时来送最能得了四哥的心罢了。
虽然现在有点迟了,可是看到雍正这般高兴的抚摸着哮天犬,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的模样,胤祥的那点儿小心思不能成所造就的郁闷劲儿也就很快的烟消云散了。
“怎么突得跑去带了这只畜生回来?”雍正想到胤祥失踪了近乎一天,便是带了这只狗儿回来,想来定是来讨自己欢心的,心中倒有些暖洋洋。
“我瞧四哥近来心情不佳,所以才带了他回来,想着四哥见了,必定会心情好上许多。虽说他不是只小狗儿,不能从小把他养大有些可惜,不过,他的灵性超人,自是瑕疵。”胤祥也不掩饰自己想要讨好雍正的心思,毕竟他二人从来都是坦诚相待,从不藏着掖着,因为若是连自己的心思都不能坦率,胤祥就进不了雍正的内心了。
胤祥笑了笑,道:“四哥可知道这只狗叫什么名字吗?”
介于胤祥从来不会无地放矢,所以特特儿的问雍正必然是有缘故的。
雍正一边抚摸着这只成年的狗儿,将这只狗儿的身世在脑海里转了一个圈了,方才惊讶的道:“莫不是二……”雍正鬼使神差的把那句‘二郎神座下的哮天犬’给吞下了肚,只说:“莫不是哮天犬?”
狗儿听到眼前这个格外好看的陌生男人唤了自己的名字,立时就抬起头来,冲着对方叫了几声权作应答,然后越发友好的靠上前去,继续求抚摸了。
☆、第十九章
雍正鬼使神差的把那句‘二郎神座下的哮天犬’给吞下了肚,只说:“莫不是哮天犬?”
哮天犬听到眼前这个格外好看的陌生男人唤了自己的名字,立时就抬起头来,冲着对方叫了几声权作应答,然后越发友好的靠上前去,继续求抚摸了。
胤祥见状,微笑着点了点头,道:“正是哮天犬。”
雍正一听,果然很是稀罕起来。“真想不到,我瞧着竟像是普通的狗儿,没曾想这畜生竟然还有这般的来历。”
说着话,他抚摸着哮天犬的手劲倒有些大了,如此反而让哮天犬越发的舒服,对着雍正也越发的亲近了起来。
雍正想着,这哮天犬颇有灵性,总不好在他面前说起那所谓的二郎神杨戬,毕竟杨戬才应该是哮天犬的主人,而非自己。可是要让雍正放手却是不可能的,除了这哮天犬的名气之外,还因为他是胤祥带来给自己的。
而且狗向来最是忠诚,雍正怎么能让忠心的狗反而背弃了主人呢?那不是平白的落了自己的名声吗?
而胤祥见了,虽有些不愉,可是看着雍正喜欢,也就不多说什么,只道:“这畜生跟了我百来个年头,虽学了化形之法,却仍不得用,可是好歹还会些许道术,与我无师徒之名,却也有师徒之实。四哥,你日常里可以带着他,若是哪日我不在的时候,但凡你有危难,他必会帮你救你。”
“哦?原来还是个能为的。”雍正听罢,越发来了兴致。
对于哮天犬的能力,雍正也只在书上看过罢了,而且那时候权作消遣,并不以为然,顶多因着是自己最为欢喜的畜生而多几分青眼罢了。如今到了这大商,方知道一切竟是真实,而且胤祥还把哮天犬给自己带了来,让自己养着,自然对着即将成为自己宠物的哮天犬欢喜至极。
不过,听到胤祥可能哪日会不在,雍正便有些郁郁的。
只是,虽说雍正有所郁结,却也不是个不知好歹的人,他也知道胤祥若是要离开,自己也是阻拦不住的。
索性,雍正知道胤祥轻易不会离了自己,便是离了,也是因为自己的缘故罢了。
比如这位于西歧的西伯侯姬昌。
这西伯侯姬昌可是天命所归,即使雍正现在百般的算计,也没有把握能就这么把他打压到底。
而最让人担心的,是元始天尊率其阐教上下众道人去帮助姬昌,以夺取大商天下。
而雍正知道,自己这边唯信得过的,就是胤祥和闻仲,而姜子牙到底也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如今虽与自己有师徒之实,可是到底没有名分在里头,若是元始天尊的一句话下来,相信姜子牙也没有为了自己这个有实无名的弟子而忤逆自己的师父的道理。
到时候,两军对峙,拼得除了双方的兵力之外,就是阐教和截教之间的道人以神力相拼。
而身为申公豹的胤祥也不能置身于事外,少不得要离开朝歌与西伯侯相抗。
至于雍正,却是个皇帝,自没有白龙鱼服的道理。
总不能,还为了与胤祥日日腻歪在一起,而特特儿的御驾亲征吧?!
到时候,战场上刀剑无情,若是西伯侯欲来个擒贼先擒王,雍正可就没有还手之力了。毕竟只有千日作贼,万没有千日防贼的,所以,即使有千军万马护卫其中,也是防不胜防的。
而雍正若是在朝歌的皇城之中,纵然西伯侯仍会起了异心,想要捉住雍正,可是朝歌是天子脚下,能人异士再多不过,又另有兵马守卫,自不会比御驾亲征危险。
而最重要的是,不会像在战场上一样,还要特特儿的分上几千人马来守卫雍正。
在战场上,除了比将之外,兵马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有时候哪一方少个几百人很可能就会被扭转了战局,更何况还少了几千人呢?!
雍正自不可能冒此危险!
即使《封神》一书中的西伯侯姬昌其实并没有动过挟天子的心思,可是那是在战况对他有利的情况下,如今雍正虽不能铁口直断说大商必胜,可是凭着自己自重生为帝辛后的作为,雍正相信西伯侯必然不像书中所说那样,成为民心所向。
所以,难保他不会为了天子之位,而不再顾忌自己的好名声,近而铤而走险。
毕竟只要到时候能旗开得胜,夺得这大商的江山,这历史还不就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
雍正可不希望明明自己是一个英明帝皇,却在史书上被大书特书其莫须有的罪名。
想到商纣王所有的罪过中有一条是荒淫无道,雍正便忍不住想大笑出声来。
须知道,这妲己即使有再多的不是,那也是纣王的妻子,而纣王与自己的妻子行那人伦之道既然成了荒淫无道,那么有更多的妻子,而且还有一百个儿子的西伯侯又算什么呢?
至于那所谓的逼奸黄飞虎的妻子贾氏一说,也不过是个没影的事情,就如同剖比干之心一般,谁能知道是真是假呢?!
雍正单是想想,都觉得这西伯侯不能更无耻了。
雍正虽说是跟着姜子牙修习了道法,可是未能大成,所以如今唯一能做的,不过是不成为胤祥的后顾之忧罢了。
想到自己如今竟这般的没出息,只能躲在胤祥的身后,而不是像前世那般两人并肩携手,雍正不由得有些气闷。
胤祥看出来雍正的心思,不由得有些心疼,又有些得意。
心疼的是雍正为自己而起的心思,得意的也为了雍正为自己而起的心思。不过,到底是心疼多过于得意,所以也不愿意雍正为此多作纠结,只笑着转移话题,好让对方的注意力不要再在拖累一词中再多作停留。
胤祥略想了想后,便道:“四哥,听说黄飞虎的部队快回朝了?”
“……”雍正愣了一下,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忘了什么。
好像今天的奏折上是有写这么一件事……只是因着自己心不在焉的,所以只是大概的看了一遍,并没有放在心上。
第一次出了这种差错,雍正又气又恼,偏偏面前的人是胤祥,使得他无法因为羞恼而迁怒。
他站起身来,装作若无其事的走到御案前,翻看了几个奏折之后,如愿的找到了关于黄飞虎的战报以及回朝时间的奏折,然后将它交给了胤祥。
由于雍正偷偷瞄了几眼,看过了奏折里面的内容,因此倒是能与胤祥说起来:“这黄飞虎过几日便能到达朝歌,我想着如今他的功劳已经太大,已然封无可封,因为要是再封的话,就只能是诸侯了。可惜我有心让诸侯不再是其中一个儿子继承,而是众人儿子分而治之,以此来消除诸侯的势力,所以若是让黄飞虎成了诸侯的话,可不就不是赏,而是罚了吗?”
毕竟此时众人会说是赏,可是当雍正颁布新的法令的时候,恐怕大家都会恍然大悟,到时候只怕黄飞虎会因恼因疑,而起了反心啊。
如今的雍正最怕的就是臣子有反心了。
因为他们一旦有了反心,怕就会被那些圣人给利用,然后把他好不容易经营的大好局面给毁了。
胤祥接过奏折,细细的看了一遍,笑道:“如今四哥又能收了一名良将,只要将他的忠心给收服了,就不怕李家跟着西伯侯一起造反了。”
雍正又愣了,怎么又牵扯了一个李家出来了?
☆、第二十章
因为才装模作样的向胤祥表示了自己有看过奏折,雍正也不好问这李家指的是谁,所以只能自己思想着。
说起这《封神》一书中出名的李家,当是陈塘关李靖一家莫属了。
只是这不过是雍正的猜测罢了,哪里就能肯定是李靖那一家子的某一个呢?
毕竟这《封神》一书雍正虽然读过,却不是细读,而且只是在做皇阿哥时看过,年代久远,哪里还能记得一些细节,因此也就不知道这一场黄飞虎与东夷的战事中所牵扯上的李家又该是何方神圣了。
索性胤祥把奏折又奉还给了雍正,接着说道:“看这奏折上所言,这李哪吒已然有了乾坤圈、混天绫和火尖枪了,只是黄飞虎说他乃是孤儿,也不知是何缘故?莫不是这哪吒自小与李靖及其夫人失散,以为自己无父无母?”
雍正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这李哪吒与李靖之间的恩怨情仇可不是雍正想要关心的,他关心的,是李哪吒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不管如何,这李哪吒入得朝歌之后,雍正总是至少要封他一个将军的,毕竟他也算是个有功之臣,之后再要如何收服他的忠心,倒是可以徐徐图之。
雍正看了胤祥一眼,而胤祥与雍正心灵相通,自然知道对方的意思。
他笑了笑,道:“等黄飞虎带着李哪吒回朝之后,我去与李哪吒套一套话,先行看看再说吧。”
“大善!”雍正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他又复想到了黄飞虎,便道:“那黄飞虎既然升无可升,索性就赏他些金银,并恩及其长子黄天化吧。”
“很该如此。”胤祥明白了雍正的意图,笑着附和道:“让他与那哪吒好生的相处,只要黄飞虎依然忠心,而那黄飞虎之子黄天化也不会有反意,那么哪吒那边也就正好由他看着了。”
胤祥想了想,又道:“不过,年轻人之间的义气还是有些问题的。若是那李哪吒真的有了反意,而黄天化发现了,又顾念着义气,因此在忠心与兄弟之间左右为难了,那该如何?”
“确实有这个可能。”想到在大清时雍正的身边就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当时可是差点害了自己功亏一篑,顿时也有些为难了。但了很快就想通了。“陈塘关那儿还没有听说过龙王前来因为其子被李哪吒害死,而水淹百姓的事情发生,你说,如果到时候真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们有没有可能护佑住李哪吒?”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胤祥想通了此中关节,点了点头,道:“四哥放心,这点能力我还是有的,必不会让你失望。”
★☆★☆★☆★☆★☆偶是分割线★☆★☆★☆★☆★☆
李哪吒的身世倒是颇有传奇色彩,只因他是其母殷氏整整怀了三年六个月方才生下的孩子,而且甫一出生就是一个大肉球,着实是把其父李靖,及其生母殷氏吓了一大跳。
那时候,李靖本来就因为殷十娘怀胎三年多而疑心此子是妖孽化身,如今见此情形,顿觉疑心成了真,立时就拔了剑,要把这大肉球斩于当下,一刀两断,把它给除了。
殷十娘此时早已经不是第一次当母亲了,她前头就为李靖生了长子金吒和次子木吒,所以,即使是为了头两个儿子,也不该与李靖起争执才对。
因为即使与李靖的感情甚好,可是李靖除了她这个正妻之外,还有一位妾室,是之前李靖奉皇命率军与犬戎大战,把犬戎打得败无可败之后,奉上给当时商王帝辛的美女之一。
此美女美则美矣,却并非犬戎所送来最美的,也非帝辛喜欢的类型,于是,帝辛便把这美女赐给了李靖。
虽说殷十娘为李靖生了两个儿子,在李家的地位极稳,但这小妾有貌有才,又爱做得一副柔弱可怜的模样,多少迷惑了李靖的心神,时日一久,李靖难免被这小妾收拢了几分,又因着这小妾时不时的对着李靖欲言又止,倒使李靖对殷十娘多少有些不满,觉得对方是不是给小妾穿了小鞋。
所以,殷十娘本该为了两个儿子而抛了这个只能用诡异二字来形容的肉球,否则得罪了李靖,便是有两个儿子也是白给,只会把李靖的心送到小妾的身边去。
可是即使自己的三子着实很是诡异,可是殷十娘的母爱依然无法减少分毫,即使知道该为两个长子打算,不然没了正妻的体面,两个孩子也不过是给人作贱的份,毕竟那小妾还年轻,可是能为李靖再生个孩子的。
但这到底是自己怀了三年多才生下的孩子,殷十娘哪里真的就能舍弃了自己好不容易生下的孩子,所以见李靖要斩肉球,顿时就脑子一热,不顾自己才生下孩子连一个时辰都未有,拖着依然十分虚弱的身子,冲上前去用手拦下了李靖的剑。
只见殷十娘满手的鲜血,嘀嘀嗒嗒的顺着剑身流到了地上,偏她自己仿佛毫无所觉,面上无一丝的痛苦,只有满满的母亲的慈爱之情。“夫君,这是我为你生下来的孩子啊,你若是说斩便斩,倒让我情何以堪?”
这殷十娘倒是个聪明人,她只字不提这所谓的孩子如今还不过是个肉球,更不提她怀了他整整三年又六个月,只说那是她与李靖的孩子,以及希望李靖不要说斩就斩,起码顾虑一下她这个妻子的感情。
李靖见状,果然生出了几分侧隐之心,硬生生的收回了剑。
而就在此时,只见一道霞光自天际落下,穿透了李府的屋顶,直直的照到了殷十娘所生的肉球之上。
随即,那肉球便裂开成两半,只见一个粉雕玉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