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神话]青离传说-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宫水井,如今在地下水系的中枢出现一座宫殿。
    水神的水晶宫,沾了洛阳这座大城池的光,这座宫殿的规格极高,若是洛阳还作为汉朝都城的话伏青这位井神可以跟四渎水神媲美。自汉宣帝以来,将五岳四渎之神定为国之正祀,乃公王之流。但目前洛阳气运衰落,也仅仅是将伏青的神位推到伯级圆满的地步。
    神道的等级有着好几种模式,玄门佛门以及上古诸神都有不同的体系。比如说最常用的伯侯公王,或者赤金青紫,当然还有天帝真君灵官功曹等等说法以及天神地祇人祖的论述。
    按照洛神宓交给伏青的等级分划,就是伯、侯、公、王、君、帝、尊。因为人道大兴之后王朝的王侯们也有龙气加持,等闲伯爵就可跟普通水神平起平坐。当然,神灵寿岁漫长,没有那个人道伯侯敢随意蔑视神灵,生前难以找你麻烦,死后可好办多了!
    封王的话就可以媲美天神,而再往上的真君就是天庭上面的高位天神,二郎清源真君便是如此。至于大帝,堪比炼虚合道的层次,尊为太乙散数。如果再往上一个档次的正位帝君,也就是得到封号的大帝,就是四御天帝的级别,可以同尊大罗仙真,号称天尊。再高一个层次,也就是玉皇被称之为大天尊罢了,这是至高天尊的称呼。
    伯、侯、公、王、君、帝、尊,七重神道档次,目前而言,伏青的神印是最弱的伯等。而洛神宓生而神圣,加上她前世留下来的恩泽,使得她堪比王级。要知道,即便是四渎水君这种大河大江的水神也不过是公王级罢了。东海龙王也仅仅是王级,这是人间界容忍的上限。天神之流,去地仙界也无不可。
    蛟蛇盘踞神殿中央,头顶一尊青帝法相浮现,身边还有一条青龙吞吐灵气。短短三日时间封神,当初参悟的木德青帝之心帮助莫大。
    天有五帝,东方青木帝名讳“太昊”,春神句芒辅之。南方赤火帝名讳“神农”,夏神祝融辅之。西方白金帝名讳“少昊”,秋神蓐收辅之。北方黑水帝名讳“颛顼”,冬神玄冥辅之。中央黄土帝名讳“轩辕”,后土之神辅之。这是炎黄一脉尊奉的五方天帝,青帝指的是太昊伏羲氏!
    正因为伏青传承伏羲的八卦,道路相同,激发青帝神性,三天之内便完成神印的凝聚,六边神印出现在蛟蛇额头,又有一黄一青一金一黑四道光芒纠缠。、
    伏青本来是人,所以他有着人性和神性。所谓神性,是传承在血脉灵魂中的力量,传承着华夏诸位先祖的力量。伏羲女娲、神农轩辕以及仓颉等等,所以他们的后代身上有着神性潜伏。而对于伏青,这股力量从地球通过魂魄带入这个世界。在木德之心的刺激下,他魂魄中的炎黄龙魂被激发,伏羲的神性觉醒,这就是身后的青帝法相。
    青帝之路,木德之心会影响他走向这条祖神曾经走过的道路。
    而伏青夺舍来的灵蛇体,有着野性象征的蛇性和龙性。龙也是一种神灵,龙性勉强也算是神性的一种,但是跟伏青体内的青帝神性不同。
    两种完全不同的神性加上蛇性和人性的冲突,蛟蛇之身在殿中摇摆挣扎,还有水神之力的刺激,水生木,水兴龙,青帝神性和水龙龙性相互纠缠,最后勉强借助玄灵七十变的力量才平息下去。
    但这也将伏青未来道路演绎,要不然走上青帝之路,要不然化作井龙王成就神龙之体,没有第三种选择。
    “果然,还是需要早早选定日后的方向,不然压制蛇性太难了!”伏青化作人身,一脸苍白,趴在石床上喘息。
    蛇性喜阴,喜潮湿,又经常从通道之类的地方行走,还有血食的*。这些暴戾的蛇性都在影响伏青,平日里还能够压制,但日后修为渐进,他却没有压制的把握了。
    所以白素贞的选择是先成人,再成仙。摆脱蛇类的习俗后以人身修行百年便可悟道飞仙。
    “娲皇塑身,羲皇造魂,炎黄龙魂中有着青帝的神性,这是我绝对不愿意舍弃的。”伏青默默道,这是他对前世人道的眷恋,对祖宗的留恋。他是人,有着恢复人身的可能当然不愿意做蛇妖,即便是要做也要做神龙啊。
    “蛇性必须磨灭,不然日后说不得还会被雄黄之类的东西克制。”伏青心下发狠,他可不希望碰到白素贞那种遭遇,在端午节的时候被显出原形。
    龙蛇一体,如果想办法将自身阴戾的蛇性转化成为神圣的龙性,然后龙性神性相互融合,伏青自然不担心坠落妖道。
    “又回到起点了。”伏青苦笑。他当初外出就是寻找一块能够化龙的关键宝物,结果被天龙和尚阻拦,后来折腾半天又回到了原点。
    “还是需要外出一趟啊!”伏青盘算着,吕布从外面走进水府。水府开辟,神域建成,伏青身上自有一股神道威严镇压百邪。而吕布的战魂之体正好算是邪戾之物,受到神力的反击。
    “疾——!”伏青见此,连忙掐动法诀用自身神印分裂一道敕命给了吕布,吕布身上也有一道神徽浮现,避开水神殿的压制。
    “你这就成神了?”吕布胆大,见了伏青如今的模样也没有畏惧,只是抱着方天画戟讶异道。
    佑灵神水伯,这就是伏青目前的神位,司掌洛阳地下水系。
    “嗯,成神了。洛阳地下水系受我掌控。”伏青闭目,脑后一圈蓝色神轮转动,默默感应城中水道,一千三百口水眼被他一一观照。
    “那——”吕布想到自己跟天希道人的对话,犹豫道:“你知道封神榜吗?”
    “就是那个册封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的封神榜?怎么了?”伏青随口道。
    “听人说,目前又开始封神了?”
    伏青一惊,神轮散去,掐指一算:“原来如此,如今三国之时正好一千五百年数,应该是册封四大天师还有三十六路天罡神将吧?”莫非是这个时代的诸位战魂?
    “这次封神不比上次浩大,最多就是几个神将加上几个天师罢了。按照天庭的算法顶多是灵官业位,放到七等神位平级算也不过是公王的等级,连真君都没有。”
    天庭的等级是游神、功曹、灵官然后天王、真君。这些神将顶多是灵官一等,就是玄门最常用的那种护法神,算不得高明。
    “果然!”吕布暗道,就知道老牛鼻子没安好心!平白给他好处成神。
    “对了,过两天你陪我去找一件东西,顺带我们去一趟长平之地。我听宓姐说那边有着前秦时代的战场遗址,去看看有没有什么你能够用的。”长平之地煞气弥漫,正和吕布的战魂之体。
    两人说话间,忽然有一道气运功德从远处落在伏青身上。功德直接入体,而气运却在上空盘旋。
    施法推演究竟,伏青望着上空气运脸色一沉:“这是加封!”
    神威镇国侯,这是曹操以及汉帝对伏青的加持。如果伏青炼化这道加持就可以瞬间突破到侯位。
    “加持?”吕布不通神道,便询问究竟。
    “神道和人道分属两端又常有联系。毕竟传言五方上帝便是五位上古圣皇,故而人皇一脉有着册封诸神祭祀诸神的权利。国之大事,为祀与戎。”
    “祀就是祭祀天地诸神,而戎便是兵戈杀伐,这是天子人皇的两个重任。天子加封诸神对诸神而言可以享受王朝气运,是大好事,但同时也沾染王朝因果。如今汉朝虽没,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行借助汉朝帝运给我重新册封,这是摆明跟我牵扯因果呢!”伏青一指,空中盘旋赤气化作两条。
    “那不受不就行了?”
    伏青又看了吕布一眼,道:“加封祭祀有两面,一面是谢恩,一面是祈愿。谢恩的话,曹操感谢本神昔年救他一命,故而这缕赤气可以被我随意吸收。”伏青伸手一托,其中一团赤气落入他手中融合进神位,瞬间圆满的伯位向着侯位慢慢演变,加上方才吸收的功德慢慢蜕变。在伏青头顶一片赤气凝成灵云,这是他的神道气运。
    功德是伏青传下的造纸术,虽然仅仅是轻轻推了一下人道进展,但却让人文一道的进步提前百年,故而有功德降临。加上曹操这位大气运之人的谢恩,故而他厚积薄发也成为一位侯位神灵。
    佑灵神水侯!伏青目光一动,对上空盘旋的赤气也有了欲念。
    “这一道,是汉朝祈愿本神保佑汉朝国运的。”伏青皱眉,这道气运他说什么都不敢随意应下啊,毕竟汉朝如今已经名存实亡。
    伏青当日离开之后左慈又被曹操挽留一阵,杯酒之间左慈随口道破伏青身份,言道其乃是刘秀昔年所养灵蛇,镇守洛阳汉宫地下水府,乃汉朝国运之神灵。
    曹操心中本来在诸大臣的撺掇下有了自立为王的打算,但如今听了左慈一席话打消心中念头。
    如今汉朝神蛇犹在,想来是汉运不灭?
    随后曹操又请来好几位大德高人询问,最后才定下决议,给了伏青一道身份,欲要将他绑在自己一方的战车上。加上伏青传授曹操造纸之术,使得两方关系更密切起来。还有昔年的恩情在,也算是一个善缘。
    故而汉朝气运加持,欲要把伏青作为汉朝祭祀正神。
    伏青在殿中踱着步来回思量:他好不容易断了跟汉朝的联系,如今曹操再度给他加封,使得两方因果继续纠缠,他真不想要接。但这道气运加封又能够减少他百年奋斗,又很想要。
    “不论如何,你是汉朝镇国神龙,而曹操是汉臣,又有汉帝的玉玺大印,你受了就是!”吕布见不得伏青的迟疑,忍不住劝道。
    曹操可谓枭雄,但却没有自立为王,也算是汉臣,收了加封倒无不可。伏青轻叹,心道:只是曹丕日后自开一朝,断了汉运,到时候他的立场就很尴尬了。
    “还是需要拿到那件东西的好!”伏青沉思半响,对吕布开口:“本来想要过两天再出去,不想如今还是早些为上!”
    “那件东西?”
    “西汉末年王莽向太后讨取传国玉玺,王太后大怒摔碎和氏璧,其中一角崩碎,后又用黄金镶嵌。故而和氏璧又被称之为金镶玉。”忽然,伏青对吕布说起和氏璧的事情。
    “然,剩下一角被旁人收起流转二百年如今到了一户张姓人家。”伏青道:“王朝祭祀一向涉及莫大因果,若是有和氏璧残破一角镇压运数,倒也不需担心人皇业力加身了。”
    如果伏青得到和氏璧一角,不管是哪朝哪代祭祀他的时候他都可以借助那物承载因果,使得自身无碍。
    从龙功德,成了,赚得满盆;败了,血本无归。如果得到一件人皇之宝镇压气运,倒也不担心这些业力反噬。
    拿出山河扇,扇子在他手指中转动三圈,一道玄光清气落在水府中央。
    “本神以此玄气镇压水府,暂时离开三日或许无碍。”
    神道被拘束在自身神域中,井神不可擅自离开自身的领地,也是伏青得到玄灵七十变,精通造化法门才留下一个呆滞投影暂时镇压神域。
    一股清风带着轻灵水汽从水府离开,伏青和吕布二人前往北方长城方向去了。

  ☆、第13章 长城有鬼名孟姜

巍峨长城耸立,正是这延绵长城伫立边界抵御外族,才护住华夏无数年的气运不灭。
    万里长龙永镇中华,伏青游历山河心中不觉有了触动。
    “当代功过且留给后人传说。”伏青默默一叹:“昔年秦皇扫*,虽然经大杀伐,但若无有这次大杀伐又如何有着后来的大一统呢?有功有过,我等后人不在当初,不明始皇本意,仅从一鳞半爪窥探始皇,如何能够看得分明呢!”
    “秦皇暴虐,这不是世人所知的吗?” 吕布双手抱胸,嘲讽道。秦汉终究不同,在当初西汉初年谁敢说一个秦皇的好话?后来儒家当权对秦皇也是贬多于褒。东汉虽然开明,但对于这位一统江山的雄主也是避而不谈。
    “昔年秦皇扫*,不知道他那王座之下骸骨几何?巍峨长城之下不知又有多少死难”吕布从小在塞外长大,对这些传闻多有耳闻。
    “是啊,就是传说中孟姜女哭长城不就是从此而来,讲述了秦始皇的暴虐?”伏青默默想着。
    伏青欲要寻找和氏璧一角,早早借助和氏璧的龙气作为引子算定和氏璧必然出现在这一带地方。带着吕布在此游历,观看长城后心中对龙道也有一点领悟。
    蜿蜒长城,可不就像是一条地龙?
    忽然一阵哭声传入耳畔,伏青愣了下:不会这么巧吧?刚刚说了孟姜女哭长城便听到一阵哭声?
    吕布显然也听到了这阵哭声,两人对视一眼,顺着声音走去。
    一座倒塌的城墙角落,灰衣亡女孤魂正在角落徘徊,但因为长城汇聚华夏龙气镇压万邪,这亡女也被这段城墙压在下面难以翻身。不过随着亡女的哭声,周边的长城根基在不断动摇。
    伏青面色古怪,在他看到亡女的时候便自己推演了一番,这孤女正是昔年的孟姜女啊!
    孟姜女和王启梁或者范喜良或者忋梁可是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啊!不过因为传说太久,伏青也不清楚具体孟姜女夫君是谁。
    孟姜女身上隐隐有青光闪现,这就是她镇压在长城之下而不灭的缘故。甚至在哭声中,青光伴随声音震动龙气。
    “长城有龙气镇压,经历秦汉两代加持规避万邪,孟姜女能够在此支撑这么久,也不简单呢!”伏青连忙算计孟姜女身上的情况。
    孟姜女此刻也见到伏青和吕布,吕布谨慎避开长城,他在来到长城后就感觉自身的压抑。而伏青因为神印的关系往前走了几步。
    “尊神何名,为何前来此长城之地?”孟姜女细声细语,劝道:“还请尊神留步,此地有一尊龙气凝聚的护城之神,尊神若再度前进,小心那尊守护神的反击。”
    闻言,伏青刚要说话,忽然察觉一股龙气暴涨,一尊金甲神人带着一众兵将从长城内部走出。
    “何方妖神居然敢窥视长城重地!”一声大喝,那金甲神人炯神双目瞪向伏青和吕布。二人一个妖气不灭,一个鬼气不消,瞬间被神人的力量压制。
    吕布闷哼一声,在神力的压制下连退数步,只凭借一股战意抵御。
    “变!”伏青身子一晃,化作一套玄水神服。汉朝崇黑,神服也大抵是这般颜色。一道佑灵神水侯的神印浮现在胸前,伏青连忙表示身份:“本神乃佑灵水神,路过此地见有哭声作响,故而来看看而已。惊扰阁下还请见谅。”
    金甲神人面色不动,目无表情道:“此地乃长城重地,镇压一尊哭女亡魂,没什么好看的,殿下可以离开了。”
    长城守护神地位极高,算起来应该是大公级别,是历朝历代都会祭祀的神灵。不过祭祀对象是长城,而不是专属的神灵。因此,事先伏青也不清楚这里有神灵在。
    见状,伏青皱眉敲打折扇,随后折扇一开,又笑道:“本神走的是化龙一路,如今身上妖气不消,想要借着长城上面的龙气观摩一下,不知在此地观摩三日可好。”说着,折扇对下方一划,一道金光出现在地上。伏青站在金线一边,表示自己不会越界。
    见此,金甲神人不再多言,重新加固长城,将孟姜女方才崩毁的城墙重新复原后,再融入城池中消失不见。
    见金甲神人离去,伏青心下大石一松,又看向不远处的孟姜女。
    孟姜女被镇压在长城的一个角落,跟他有数丈的距离,但两人彼此也能够对话交流。
    “方才本神占卜演算一番,发现刚刚那位金甲神人跟你颇有渊源?”伏青打量孟姜女,问道。
    孟姜女身上阴森鬼气被神人以龙气重新镇压,趴在地上喘息,闻言苦笑:“尊神应该已经察觉了,这金甲神人就是妾身的亡夫,昔年死在长城之下被长城吸入其中作为战魂,得到龙气的加持后成为一尊护法神。如今灵智全失,只有一道守护长城的念头作为根本。”孟姜女唉声叹气,她这位夫君早已经忘却夫妻情分,只当孟姜女哭泣长城是要毁坏长城根基,而不知道她实质上是要救人啊!只有崩毁长城,才能够将他解脱出来!
    “本神听闻,说夫人是从葫芦育化而出?”
    “不错。”孟姜女点头应道:“是妾身两位爹爹把我抚养长大。”
    心念一动,伏青隐隐抓到了什么。
    关于孟姜女的传说有着很多种来历,但是按孟姜女本人的说法是最具神话色彩的一个。
    昔年秦朝时期有孟姜两位老叟比邻。那孟氏老叟少时曾救过一只灵鸟性命,故而灵鸟报恩,见老人膝下无人养老便衔来一颗葫芦籽埋在院中。后来葫芦生根发芽又慢慢延伸到了旁边姜姓老人家中。姜姓老人见罢,也支起架子任由葫芦藤生长,最后结出一个三尺大小的青葫芦。
    二人商议后便欲将葫芦锯开,一人一半做飄,可谁想其中居然蹦出一个女孩,这就是孟姜女的来历。
    这般来历,自然灵异非常。伏青思量少刻,道:“那夫人可想离开此地?”
    眼前一亮,随后孟姜女摇头:“夫君在此,妾身岂可擅离?”
    “那若是本神能够解救你二人,你拿什么回报本神?”伏青摆动折扇,笑道:“夫人身上应该有一件秘宝可以避开龙气的镇压,就拿那件事物换取你们夫妻二人的团圆,如何?”
    孟姜女不曾修行,自然不知身怀重宝,听闻伏青可以解救自己二人,连忙道:“若尊神可救下我夫妇二人,这物送给你就是。”说完,手中托出一颗青色宝珠,青光朦胧,正是此物避开龙气镇压。
    “不过妾身目前须得此物避开龙气撼动长城根基,待尊神救出我二人后,此物必当奉上。”
    “善!”伏青将折扇一合,带着吕布化作青烟前往和氏璧一角所在之地。
    “想要破开长城龙气,又需要借助和氏璧的力量啊!”伏青二人走到数十里外的小山丘,正有一个青年在树下读书,青年脖颈处有一个红绳,上面穿着一块玉坠。
    “看到没,此物就是和氏璧一角雕琢而成的玉坠儿!”伏青望着青年脖颈上的玉坠,玉坠上有金龙纹路。
    伏青面色激动,他若得到此物,便可进一步掌控龙气之妙!
    吕布却没有伏青这般激动,他感觉到龙气压制,这股龙气和长城龙气仿佛,根本不能靠近那青年。心下恼火,吕布曾几何时吃过这种亏?
    “这青年周围有龙气庇佑,你能靠近并且祭练?”
    “我曾经参悟和氏璧之能,身上还有一缕龙气可以感应此物,故而可以祭练。”伏青手一托,手中一道五彩灵光遥遥跟玉坠感应。
    “那我们怎么取?”吕布在一旁道。在他眼中,那青年头顶紫气盘结,明显是大气运之辈。想必,此乃和氏璧一角镇压气运所至。
    张咏也算是富贵人家,在此地是小有名气的豪强。张氏不插手天下乱战,一心投靠北魏,北方之地木目前也没有多少战乱,故而张家还算是安稳。
    “此等大气运之辈若投入乱世,必然是一方雄主!”伏青断言,可此刻张咏安居一方没有催化,不过是一个潜龙种子罢了。“因此,我们设法交易过来才是上策。”
    摇身一变,伏青化作一儒冠书生,扇动折扇走过去攀谈。
    人皆有欲,有所求,故而有神存。伏青过去攀谈一阵,随后直接离开。
    “怎么走了?”吕布站在远处,见伏青回来忙问。
    伏青摇头,第二天再度上前跟张咏交谈。
    反复三次,在第三天摸清张咏大概脾气后,伏青道:“张兄,小弟见你身上这玉坠儿不错,不知是何来历?”
    张咏闻言,拿出脖颈上的玉坠打量,笑着说:“此物是为兄去年年节时从一老叟处换得。怎么?老弟喜欢?”
    “看上去不是凡物。”伏青小心措辞,道:“如何老兄才肯割爱?”
    “老弟看上去也不是凡人吧?”张咏坐正,问道。终于说到正事了!
    三天时间,不单单是伏青摸索张咏的底,张咏也在探究伏青。这三日时间伏青住在何处?为何他派人打听却一无所得?隐约,张咏对伏青的来历有了模糊猜测。不是凡人!
    “小弟是修道之人。”伏青忽然道,他三日时间也探知了张咏心中所欲,长生修仙!自秦皇汉武以来便络绎不绝,张咏也是爱好此道的人物。故而投其所好,伏青有了取得此物的办法。
    “修道之人?就是黄天道那种?”张咏皱眉道。黄天反贼,即便是他也有所耳闻。
    “非也非也,小弟昔年曾在骊山寻访仙缘,老哥哥也应该听说过秦皇遇仙记吧?”
    “骊山仙子?”张咏心中一动。昔日秦皇在骊山遇仙,据说陵墓和阿房宫也都跟此有关。
    “不错。”伏青含笑:“乱世纷乱,小弟心中思慕仙道,去骊山求访仙缘而得到仙子传下一卷经书,借此参悟玄功,明了因果,老兄这玉坠乃不错的修行灵物。法侣财地,小弟欲要借此炼制法器,还请老哥割爱。”
    伏青花了三日时间摸准张咏命脉,明白他喜欢仙神异闻,刻意没有留下落脚地等线索,暗示张咏自己的来历非凡。
    “仙术吗?”张咏心下意动,但似乎还不曾真正相信。
    伏青一笑,明白张咏上钩,折扇在地下一划:“张兄,请看。”
    折扇在地下化了一个圆圈,随后一座竹楼拔地而起:“这三日,小弟便是如此落脚,张兄可要进来一观?”伏青走到竹楼门口,打开大门。
    张咏闻言,随着伏青走进竹楼。竹楼高两层,一层是会客,一层是居住。不用问,这是伏青玄灵七十变中的造化神通之术。
    二人在一楼跪坐,伏青双手一拍,周边又有一个个侍女拿着各色灵果摆在二人面前。
    五光十色,目不暇接。张咏心中意动,连忙道:“不知老弟修行多久,此术可难学?”
    “小弟修行日浅,不过是十年有余吧。”伏青摇头:“此等皆是小术。”随后大袖一挥,两人再度出现在树下:“不过障眼法罢了,距离飞天遁地的大神通可是差远了。故而小弟才想着炼制一件法器。”伏青指着张咏脖颈上的玉坠……

  ☆、第14章 龙气封神各方动

“五德宝箓,你倒是舍得。”吕布跟伏青驾云离开,不由道:“随便给他一门功法不就成了?”
    “和氏璧是何等贵重之物,交换的东西轻了难以了却因果。”伏青摇头,大费周章花了三天时间取信张咏,也是有这方面考量。
    二人重新回到孟姜女处,此刻孟姜女再度将所在长城烽火台崩溃,接着又有金甲神人出面修补。再度施法加固封印,并且用龙气炼化孟姜女,虽然有宝珠护身,但一番苦楚也难以避免。
    这对夫妇一个护城,一个毁墙,折腾四百余年而不曾放弃。
    伏青回来,待金甲神人再度归入长城后,手持玉坠慢慢感应龙气。玉坠上的龙形花纹双目一亮,带着伏青的意识感应汉宫中的和氏璧。
    龙气空间!这是和氏璧的内部空间!五颜六色的龙气封存在此中。秦汉两朝的所有龙气,以及历代帝皇的本命龙气汇聚在一处。
    其中一道赤色龙气和伏青相互感应,伏青瞬间明白此便是献帝的龙气。
    “嗯,献帝这是谥号,如今还称呼不得。”伏青默默想到,随后洛阳水晶宫中的敕封化作一团赤气落在伏青体内,借助金龙玉坠的力量转嫁汉朝业力。
    镇国侯!神水侯!两个神位慢慢融合,随后又有一个新的水神业位出现。
    辅国佑灵神水侯!辅汉之帝运,佑芸芸万灵,司洛阳水源,解众生厄难。
    许都,忽然一道灵光乍现。是夜,曹操和献帝睡眠时,梦到一尊神灵出现答谢。
    “行了!”伏青花了一天时间琢磨金龙玉坠的妙用,对孟姜女道:“明日你将范喜良引出来,我帮你救下他就是。”
    闻言,孟姜女静静等待第二天的清晨。一大早便借助手中青色宝珠撼动长城,逼得金甲神人重新现身。
    “孽障!焉敢坏破龙城气运!”手持金剑,范喜良带着一众战魂英灵从长城内部走出。不等范喜良重新镇压孟姜女,伏青瞬间出手。
    双手捧着手中玉坠,一道黑色龙气飞出,落在范喜良身上:“恭谨苍灵上帝,承黑秦气运,敕封守城英灵范喜良为长城佑圣公!”
    洪亮的声音响动,一道灵光漫漫而上冲入天界。
    秦朝的龙气!强行被伏青引动,许都中的和氏璧忽然光华一亮,一条黑龙飘落到长城,加持在范喜良身上。
    封神!不是被龙气所作用的护法傀儡,而是一位真正掌控万里长城的守护之神,镇守华夏气运命脉!
    这是嬴政昔年想做,又没有做成的事情。人皇一脉因为昔年三皇五帝的存在可以册封香火诸神庇佑国祚。但嬴政还没有册封长城佑圣神的时候就忽然暴毙身亡。如今在伏青的操控下完成夙愿,秦皇的龙气主动加持在范喜良身上。
    一尊新的神灵诞生,借助长城汇聚无数年的气运和香火,瞬间凝聚一个大公等级的神位,犹在伏青之上。
    苍灵上帝,苍乃正青,指的是炎黄一系尊奉的五上帝中的太昊伏羲氏。
    火云洞,三清法印镇压在此,锁住其中一应圣皇先帝,在火云洞的大殿只有一座座石像承载香火。
    随着伏青的祷告,最中央的一座石像炸开,一尊人身龙尾的神圣蓦然现身,不由大笑:“到底是我华夏一脉气运不绝!太上圣人,你以为你当初断了我火云洞一脉,封印我诸皇先帝便胜了?如今我们看着吧!”火云洞,一道青光投入元羲法界青帝祠。
    炎黄一脉,历朝历代,必然要祭祀天地祖神,东方青帝有着专门的配祀,也有一座青色天坛立在许都。
    在任何一个朝代,迁都都是一个极为麻烦的事情。除了相应规格的宫殿,还有各种祭祀用的神灵天坛都需要重新建立或者搬迁。
    青帝领域蓦然点亮,三十三天上三清天中或轻叹,或冷笑。但三清圣人无一例外,都知道这位伏羲的报复开始了。
    上古时代,神人混居,女娲娘娘造人在前,伏羲大神教化在后。伏青曾经说过一句话,娲皇塑身,羲皇造魂。
    这所谓的“魂”,指的是灵智。承蒙羲皇等一系列祖神的教化,有巢筑屋,燧人取火,伏羲街网捕鱼、精研八卦等等……
    是这些前人们的功绩才有了炎黄一脉的精神代代传承,这是塑魂!
    古人将伏羲女娲视作一对,实质上也是一种暗指:母亲是生身精血造化,而父亲才是教导成人。
    后世三字经也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启蒙这是父亲的天职。
    因此,在炎黄一脉中首先尊奉的是象征父母的祖神们,故而有着三皇五帝的圣德传说,并且将三皇五帝中的几人神话,就就是后来人族尊奉的五方天帝,远比什么玉皇大帝要早。但后来,太上圣人奉鸿钧法旨教化人族,两者间逐渐有了冲突,才有了火云洞之祸。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