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红楼之顽石宝玉-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又过几日,凤姐儿儿子百天。
年前凤姐儿拼了半条命,终于产下一子。只是母子都有些不足,因此满月并未大办,不过自家亲戚略微表示了一下。如今已有白日,这哥儿看起来精神还不错,贾母便要宴请亲朋,正式办一场。又有些犹豫,生怕有什么不妥。
宝玉听了贾母之言,笑道:“如今我们家出风头的事还少嘛,也不差这一桩了。况且侄儿是大房嫡子,正经应该好好办一场呢。先前王仁之事,正好也能借此与王家抹平,若是王家疑我们记恨,就不妥了,不如就给凤姐姐这个脸面。”
贾母点头道:“就是这话了,我如今老了,脑子不好用了,以后就靠你们多为家里想想了。”
宝玉摇头,不依道:“老祖宗这是什么话,在我眼里,老祖宗永远都不会老呢。我以后还要老祖宗多多提点呢。”
贾琏和王熙凤的嫡子百日宴,办的很有体面。虽没有大肆下帖,却也该请的都请到了。阖府上下一看便知,这个小主子是有体面的,都巴巴的凑到跟前去奉承。
镇国公府的两位夫人、理国公府的少奶奶、齐国公府的大夫人和大奶奶,西宁郡王府的孙媳妇。余者更有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亲自上门,除此之外,平原侯府、定城侯府、襄阳侯府、景田侯府也都有主子来吃酒。
其他人也就罢了,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实在身份贵重,贾府众人虽心有疑惑,却都按捺下去,起身相迎。
满府上下也就贾母身份相当,能和老太妃并坐罢了,因此独两人首座,其余众人不过在旁奉承着。老太妃和贾母叙了会儿家常,又叫府里几个女儿出来见见。
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宝钗、邢岫烟、薛宝琴等人都出来见了客。这下子堂上可是热闹了,众人都拉着贾家这几个姑娘相看,都直夸贾母会调理人。其他人还罢了,老太妃却单单拉住了探春,满口不住的夸。
待几个女孩儿下去之后,众人又打听是否有了出处。得知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宝钗都未议亲,心里都各自打量。
待到晚间,王夫人和宝玉念叨,“不知道南安郡王府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竟然劳动老太妃亲自前来。”
宝玉摇摇头,道:“我也不知,左右不是什么好事就对了,否则如何这般突然,不过是一小辈百日,老太妃竟然这般兴师动众。”
王夫人笑道:“管他是什么意思呢,到了时日自然就知道了。不过今天听众人的意思,我才想到,咱家这些姑娘们都该考虑终身大事了。你如今订了郡主,我是不急了,探丫头却还没准儿呢。今天瞧老太妃的意思,莫不是。。。。。。”
宝玉连忙道,“这话不能信,若是他家大公子,虽袭了王位,却已经有了正妻。妹妹好歹是贵妃亲妹呢,如何能给人做妾!若说南安郡王府的二公子,虽还未娶妻,不过却名声不好,说是克妻呢。再说,王府是什么地方,深宅大院是非太多。要我说,还是找个门当户对的就是。妹妹是庶女,就算不能嫁的太好,再过几个月我便春闱了,在同科里面想看几个前途无量的学子也就是了。”
王夫人点点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他家不一定有什么龌龊呢。你不知道,先前赵姨娘那事,我叫琏儿去马道婆那里打听过,老太妃在马道婆那儿她许的心愿大,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灯草,那海灯也只比缸略小些。不知是什么缘故呢。这几月又有消息来,说是灯油又填了二十四斤,可也太过了些了。“
宝玉听了,心里闪过什么念头,忙追问道,“太太可还记得,老太妃是从哪日开始加的油钱?”
王夫人仔细想了想,真是忠顺王发配西藏之后的半月。
宝玉对照着原著,又想到南安郡王府手中的兵权,心里隐隐约约有个想法,却不敢确认,只暗暗记在心下。对王夫人说:“幸亏太太机警,这南安王府,只怕真有不好呢。”
王夫人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宝玉没有什么证据,只不过有些怀疑,因此不好妄言,只道:“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和朝堂上的事有关就是了,反正日后远着一些便罢了。”
王夫人犹豫道:“那老太太那里。。。。。。”
宝玉想了想,“无凭无据的,如何说呢。左右两府这么多年交情,不远不近的,突然生疏了也不好。只是母亲记得,莫要再近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59第五十九章 水患
这年三月;宝玉如期参加会试。
会试在京城举行;各省的举人同国子监监生都可以参加;考生人数在五百到六百左右。通常取百十人;考上者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
宝玉奉行的是高调做人的原则。以他的地位和名声,若是低调了;只怕会被人欺负呢。因此宝玉盯着的,是会元的位子。这日一早,凌晨时分;宝玉就早早起床了。
会试时,贡院要求卯初(早上五点)入场;这中间还有考前的训话和检查;又臭又长,所以还得早点过去。 王夫人早早给宝玉打点好了考箱,随从马车也都备好。因着二房如今现在已经单过了,因此并未惊扰贾母,要是影响贾母休息,就不孝了,只等着天亮后王夫人给贾母请安时说一声便是了。
宝玉自玉钏儿手中接过考箱,仔细看过一遍,王夫人又嘱咐宝玉吃些东西再走。饭后,一行人出了王夫人院子,王夫人亲自送宝玉到了二门外。又嘱咐再三,好生保重身子,考的如何都不打紧,自己别累着。
到了贡院前,离老远就看见广场上人头耸动。宝玉也不急,三月的天气还冷着呢,加之此时半夜三更的,气温更冷了三分,此时挤过去做什么呢。
宝玉今日围了纯白色狐狸披风,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著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半倚在马车门旁,好不惹眼!
按理说考试不比平常,宝玉这么穿实在是自找麻烦。但是没办法,宝玉现在“身体虚弱”嘛,因此未进考场时,穿的厚实一点也没什么。此时周围众人都是几层单衣,冻得畏畏缩缩,两厢对比,不由得都对宝玉各种羡慕嫉妒恨了。
礼部尚书吴硕早就得了消息,见荣国府的马车远远的停着,心里纠了起来。宝玉乡试中毒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又有“身体虚弱”的名声,若是有个万一,只怕自己这个乌纱帽就不保了。先前不过是乡试,就扯出一个忠顺王来,谁知此次会试,贾宝玉还会不会闹出什么名堂呢?
吴硕这番心思,宝玉却是不知的。在外面呆了半晌,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到马车里脱下披风和抹额。时辰已到,士子们都开始排队搜身去了,宝玉又饮了姜茶,理理仪容,这才优哉游哉的走了出去。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才轮到宝玉临检。轮到宝玉检查时,周围众人都屏声息气,唯恐有什么闪失。待宝玉检查完后,侍卫和监考都长出了一口气。
这边宝玉进了考场,又开始了九天的地狱之旅。
那边水澈也陷入了麻烦之中。
会试前一天,山东传来消息,全省连降大雨已经七日,恐有水患。水澈连同内阁两位值班大臣,连忙面圣,将此消息递给皇上。
水晟睿看了奏章,抬头看了水澈一眼,转头对潘尚书道:“爱卿有何良策?”
潘尚书想了片刻,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时言之过早。山东连降大雨,水患一定会有,关键是水患规模。只有灾情明确之后,我们才能做出相应措施。臣以为此时当务之急,就是筹粮。无论灾情如何,灾后安抚百姓才是关键。”
水晟睿听了,点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传旨,着户部、吏部火速拿出章程来。”
第二日早朝,户部、吏部、礼部、工部胡扯牛皮,无外乎就是一个“钱”字。救灾当然重要,关键是钱从哪儿来。几位尚书、侍郎,都似集市上买菜卖菜的大妈般讨价还价。
最后冯老将军,现兵部尚书冯唐听不下去了,大喝一声,“呸,你们这群孬货,关键时刻竟然只想着推三阻四!”场面这才安静下来。冯唐道:“万岁!山东水灾刻不容缓,必须立刻派人前去救灾。食君禄忠君事,臣虽上了年纪,却一心报国,请旨去山东赈灾。”
水晟睿一听这话,当即道:“好!冯老将军老骥伏枥,忠心可嘉。不过老将军是国之将才,用来赈灾岂不是大材小用?”
皇上这话一说,众人立即表态,纷纷表示自己愿意为皇上分忧。
随后定下来去山东赈灾的,是白少柯白侍讲。白少柯不仅擅词,于经济之事亦有涉猎。又最是为人刚正,不会与贪赃枉法的国之蛀虫同流合污。派他去赈灾最为合适不过了。不过考虑到他仅仅官居五品,因此水晟睿连升他三品,官拜从三品巡抚。又派了三皇子水澈给白少柯压阵,言道,三皇子年纪尚幼,此次不过是与爱卿学习去了。若是有人不听指挥,三皇子的身份还算够用。
白少柯又连忙谢恩,表示谢皇上体恤。
水晟睿话音一转,又道:“救灾一事刻不容缓,白爱卿立即领旨前去救灾。九省都检点、兵马司指挥带五百兵马一同前去,白爱卿可全权指挥五百士兵。至于三皇子,此次春闱还未结束,待春闱过后,即刻启程。”
水晟睿这话说完,五皇子水晴顿时攥紧了拳头。
白少柯的本事谁不知道?此次水澈摆明了是去镀金了。皇上借口春闱一事拖延水澈离京时间,一是防止现在灾区情况不好,水澈会有不妥。二是有意在中学子面前给水澈一个露脸的机会了。什么好事都让水澈得去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60第六十章 水晴
水晟睿明摆着要给水澈镀金。
水晴现在心中暗恨。当年自己母妃如妃;在宫中最为受宠;位至贵妃;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所有养大的皇子;除了被皇后抱养的三皇子外,均为贵妃所出!当年要不是......要不是母妃突然被贬,弟弟妹妹被抱养出宫;自己何至于此。如今就连八弟也站在水澈一边。简直欺人太甚!
自如妃过世后,水晴、水卿兄弟的在宫里的地位一落千丈。水卿适时地抱上了水澈的大腿,年纪小爱撒娇;又坚决与水晴作对,得了水澈的喜欢;处处维护一二。水晴却做不出这种事来;当初如妃在的时候,在水晴面前,水澈算什么东西呢!如今要自己去讨好他,痴人说梦。所以水晴这年日子过得可谓是憋屈。
其实要说水晟睿吧,还不至于因为自己老婆的过错,就迁怒到儿子头上。手心手背都是至亲,割骨剜肉他还是不会做的。因此还特意在如妃去世后,时时关照五皇子和八皇子,唯恐宫中小人怠慢。
可是水晴心里不满啊,当初如贵妃宠冠六宫时,自己的日子如何,而如今呢?虽不是人人避之不及,却也是人走茶凉。当初依附在自己身边的人,如今所剩寥寥。如今父皇给了水澈这么大的桃子,难道是属意于他了?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和水澈十分不对付,他日若是水澈登机,岂还有自己的活路!
水晴思及此处,退朝后水晴连忙赶到上书房求见。
“父皇!此事万万不可!三哥乃龙子龙孙,身份贵重,岂可以身犯险!山东水患情况不明,三哥岂能深入!”水晴一进门,就直奔主题。
水晟睿听了,抬抬眉毛,道:“咦?那依你的意思,该当如何?”
水晴扬声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水晟睿听后,心灰了二分,对这个儿子失望至极。救灾乃国之大事,百姓乃立国之本,如此危急时刻,他竟然还想着敛权。自己派三儿子去山东,为的不是救灾,而是灾后的工作。自己这个三子,面冷心硬,嫉恶如仇,对待贪官污吏最是不留情面。灾后安抚百姓,绞杀贪官,重建城郭,派水澈去主持最合适不过。
反之水晴,学什么北静王走贤士之风,上下打点长袖善舞,谁也不肯得罪。如此性格,怎能交付大事。更何况从此次争权就可看出,此子格局不够,只注重眼前小利,于天下万民于不顾,难成大事!
水晟睿温声道:“澈儿不可以身犯险,难道你就能了吗?之前是朕考虑不周,经你一说才觉得此次救灾甚是凶险。你为了兄长甘愿冒险,纯孝至极,这是好的。但是你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危才是啊,你若有个万一,叫父皇如何自处呢!”
水晴听了这话,不禁红了眼睛。父皇已经有多久没这么对自己说话了?是了,自数年前三哥在八弟府中中毒后,父皇疑心于他,一连好久没有好脸色。自那以后,父子再也未交过心了。可是他又能怎样!冲到父皇面前,大声力争自己清白?不,他不能。自始自终父皇都没有提过怀疑他的意思。不论是谁想还水澈和自己,这一步棋都走的极妙啊。当年要不是水澈幸而无事,自己恐怕难有善终了。这一石二鸟之计,太过歹毒了。
而水晟睿见五儿子露出这般小儿女神色,也不禁感慨。多久了,自如妃去世后,自己与这个儿子越走越远了。上次澈儿中毒的事情,自己明知道不是他做的,但是为了稳住幕后之人,却也只能假作愤怒。险些父子离心啊!
父子二人都是思绪万千,一时两人都有千言万语想说,一时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这日上午,父子二人在上书房里说了许久的话,至于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只是内监总管何海亲眼所见,二人出来时,五皇子的眼圈微红,神色动容。
不管怎么说,水澈的救灾钦差的位子是定下来了,只等会试结束,灾情稳定,再取主持灾后重建事宜。而白少柯则即刻起身,负责救灾。
水澈得知水晴与父皇密探许久的消息,心里感叹了一声。既喜又忧,喜得是父皇和五弟重修父子之情,忧的是日后怕是水晴会更加滑手了。而水卿知晓后则是冷哼了一声,不屑一顾。倒是水湛,抚了抚身上象征这忠顺王府的玉佩,笑了起来,“皇伯父果然手段了得呢,咱们就等着瞧热闹吧。”
…………………………………………………………………………………………………………………………………………………………………………………………………………………
望江楼内。
“李兄一手仕女图名扬江南,小弟久仰大名了,敬李兄一杯!”
“哪里,哪里,书画不过小道而,听说周兄师从嵩阳书院,极得院正喜爱,想来学问极好。”
会试一过,一群士子们便都聚在京城,交友访谈。一边等待发榜,一边结交众人,以便日后。像这般互相吹捧奉承的,日后只怕只会多不会少。
水澈此时正和宝玉一起,在望江楼吃饭。既是瞧瞧士子们的质量如何,心底有数,又是为了借机与宝玉告别。
此时宝玉就斜眼瞧着一旁临窗级几位“才子”互相吹捧,笑得乐不可支呢,只差当场揉肚子了。
水澈无奈道:“有这么好笑吗,当心你玲珑公子的形象啊。”
宝玉撇撇嘴角,哼道:“什么玲珑公子,当日我不过做了几首酸诗,就被吹捧成如玉公子的传人。又有敏怡郡主的关系,什么一门翁婿的美谈,生生又套了个玲珑公子的名头。害的小爷我如今再也不能随便卖萌了。”
水澈见宝玉如此,摇头笑笑,心里却觉得宝玉是在哄自己开心。当初宝玉那几首诗词,自己都是见过的,可谓字字泣血!如今这般作态,不过是叫自己安心罢了,皇家终是有愧于他的。
宝玉见水澈神色,便知道他想歪了,天地良心,自己真的没那么圣母啊。不过既然他多想了,那自己也不会好心去纠正了。顺水推舟,岂不更妙。
宝玉转而又正色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你此去一定要小心,不可胡来。你带着太医一同过去,准备好防治疫情的简单药材,我会联络山东的商户尽量捐粮捐药。我知道你善恶分明,只是如今当务之急是安抚百姓,贪官污吏只挑首恶惩处就是了。水至清则无鱼,若是将贪官屠戮殆尽,谁还来办事呢?”
水澈听后,脸上不由得浮出几分笑意,“好了好了,这些话你都说了几次了,我知道你心中担心,只是再牢骚下去,我只怕舍不得走了。”
宝玉脸皮一红,扭头哼道,“我才不是担心你呢,你这人真是自作多情。”
水澈宠溺一笑,道:“是,是,你没有在担心我,是我在担心你呢。我一走几个月,你要当心自己身子,好生保养才是。若是有事,你只管找温大烟袋,若是他也解决不了的,便叫人书信与我。”
宝玉鼻尖一酸,道:“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要和你分开这么久呢。”水澈刚要安慰,却见宝玉转而顽皮一笑,道:“不过也好,你走了,就没人在我身边唠叨了。我定要抓紧这几月时间,好好玩玩。”
水澈眉头一皱,刚要说话,却又被宝玉打断。
宝玉知道水澈又要嘱咐自己了,连忙出声阻止。甜言蜜语听多了,说的人和听的人,只怕渐渐都会相信是真的了。既然如此,还是少听的好。“你此去只怕阻力甚大,若是有事,只管去找卜家。他家与贾家最近年来往来渐少,但也是姻亲。早年大姑姑嫁到卜家,后来因朝中事去的不明不白,两家这才断了来往。卜家因此欠贾家一条人命。你若拿着我的字画前去,只怕他们这个面子还是给的。”
水澈一听,便明白宝玉的意思了。
当年贾府庶出的大姑娘,贾敏的姐姐,嫁于山东卜家。后来今上登基时,山东乃是忠顺王的囊中之物。卜家为了向忠顺王献忠,与贾家划清界限,舍了这个贾府庶出的儿媳。后来今上登基,忠顺王虽败,却还有一拼之力,一力护着卜家,而且那个大姑娘不过是个庶出。因此贾家并未明着对卜家动手,不过暗地里小动作不断。
如今忠顺王事败,山东水患,卜家是大户,正是该给朝廷效忠的时候了。不好好放他点血,怎么能行。也正好借机为贾家女儿报仇了。
宝玉此语可是一石三鸟。一为水澈解燃眉之急,卜家此次不死也能扒层皮;二能确立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地位,自己便可代表荣国府表态,为日后争权埋线伏笔;三是拉近在外人眼中自己与水澈的距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水澈心知如此,面上却是一副,“你为我好,我很感激”的表情。
两人你来我往,半真半假的依依不舍一番。
次日,水澈便奉旨前往山东。
而宝玉,三日后发榜时,则是如愿以偿的稳坐会元之位,一举跃入龙门!依着当权者的性子,没有谁不希望自己治内能传出一段佳话,因此宝玉这个小三元,只怕跑不了了。
61第六十一章 状元郎
殿试对于宝玉来说;要容易的多。
水晟睿和李先生那点需要拉灯吹蜡烛说的事儿;让宝玉对于这个英明伟大的皇帝;实在没有什么畏惧。从感情上来讲;这个别人眼中喜怒不定、英明神武的皇上,在宝玉眼里,就是一个傲娇缺爱、需要包容的长辈。因此宝玉对水晟睿那点时不时的有意为难;吃醋,吹胡子瞪眼,都只做浮云。
可水晟睿却不是这么想的。
李致彼时和他分开;两人相思相望不相亲,心中都只作凄苦。自己有皇位需要稳固;有家国需要治理;有皇子需要教养。可李致不同。李致当年为了自己,不婚无嗣,举目无亲。这么多年,独有贾宝玉相伴。贾宝玉虽是豪门望族的嫡子,身上却一点骄纵都没有。真真是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劳,端茶倒水讲笑话,捶肩敲背逗乐子,亲生儿子也不过如此了。因此水晟睿嘴上不说,心里对贾宝玉还是很满意的。
而忠顺王事件,起先不过是贾家想要反击罢了。以贾家这么多年息事宁人的作风,按理来说不会这么铤而走险。像上次一样,无非是把忠顺身边得用之人拉下马,断忠顺王一个臂膀罢了。贾家此次之所以会让嫡子以身犯险,十岁庶子步军衙门敲登闻鼓,为的就是水晟睿的一句话。
近几年边疆不定,东北的契丹和西边突厥,加上北部的蒙古人,时不时的就来边境骚扰。水晟睿有心平外,却不敢大举出兵。
太上皇当年退位时心有不顺,又唯恐水晟睿亏待兄弟,分了很大的权给自己其他几个儿子。先北静王虽是被太上皇过继出去了,手里却握着礼部行走,去世后这份差事落到了现在的北静王水溶手上。
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是太上皇的表妹,年轻时也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主,从来不怎么让人省心。仗着和太上皇青梅竹马的情分,虽然出身一般,却仍能从一群豪门公府的小姐中脱颖而出,占得南安郡王府正妃的位置。南安郡王府这么多年被她把持的滴水不漏,庶子庶女均无。先南安郡王去世后,她进宫求了太上皇恩典,大儿子袭了郡王位,二儿子点了从三品官位,又将独女送进宫里。至此,南安郡王府一脉再次势大。手握西北兵权,朝中宫中又互有照应,一举成为继忠顺王之后,水晟睿又一眼中钉。
忠顺王尤其嚣张跋扈,仗着最受太上皇宠爱,素日不讲水晟睿放在眼里,即便水晟睿登机十几年,却仍旧不行跪拜。水晟睿是个能忍的,硬生生把太上皇从丈二金刚供成了观音菩萨,夺权争势立威,这些都不在话下。却唯独那这个“孝”字没办法。无论忠顺做的怎么过分,只要太上皇保他,水晟睿就拿他无可奈何。
唯有西宁郡王,虽与皇上没什么血缘关系,却最是乖觉。手握兵权,最为皇上信任。屡次获得战功,义胆忠心。
宝玉心知李先生和皇上都有心平定边疆战事,但是唯恐引发内乱。又忧虑贾家近几年处事不周,处处留下把柄。心知一旦皇上想要对四王八公动手,贾家绝对逃不掉。因此豁出去以身犯险,也要卖皇上一个好。
皇上的人情不好欠,一旦欠了,却极为值钱。而皇上不仅领了人情,心里还对宝玉“慧极必伤”抱有愧疚。自忠顺王事件之后,宝玉的地位可谓一日千里。
于是便有了殿试上“如宝似玉,国可安矣”之语。
贾宝玉面若桃花,少年扬名,出身豪门,文采风流,又有忠顺王三番五次谋害之事,诸多因素都注定了他不可能低调。于是宝玉的水晟睿都不约而同的,给铺了一条高调的前途。水晟睿如今一句“如宝似玉,国可安矣”,就将宝玉定在了安邦定国的位子上。过分的高调,也是一种安全。日后无论是谁,想要动宝玉之前都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风险值不值。否则一不小心,就有了妄图谋逆的嫌疑。
四月殿试之后,宝玉再次成为京城焦点。
殿试上,一身红衣,艳而不俗,人品相貌据说一流的玲珑公子,一篇《定国八策》,被万岁爷钦点为状元郎。本朝首位三元及第的豪门公子。跨马游街时大姑娘小媳妇抛的鲜花和手绢差点没把宝玉淹死。
历届状元都会被指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官。而榜眼、探花二人,则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职。到了宝玉这儿,万岁爷脑子一抽,大手一挥,直接封了宝玉正六品内阁侍读。
内阁设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等官。李先生就是内阁大学士,负责先用蓝批批阅各部送过来的奏章,而后交由皇上行朱批。而宝玉这个内阁侍读,则是负责对奏章进行校对。另外还要随行御前,以防皇上提问。离皇上近啊,有什么风吹草动,内阁绝对是最先闻见肉味儿的。
因此这个职位最是清贵无比。不需要干什么活儿,却还能在皇上面前露脸。
宝玉这个特殊待遇,惹了好多眼球,大家都知道这个新科状元如今是皇上眼前的红人。
宝玉择日去内阁报道,先拜见顶头几位上司,
李致被水晟睿时时拘在身边,因此宝玉在内阁两眼一抹黑。多少人熬了一辈子才熬进来的啊,宝玉初入官场竟然就进了内阁。要说状元,在内阁真不值钱。那个谁谁谁一甲状元,那个某某某前科探花。宝玉这个状元算个啥。因此有人一合计,不会是走李致的路子吧,这也算是裙带关系了。因此宝玉颇不招人待见。
宝玉是什么人啊,你们不待见我,我还不待见你们呢。
那些还为表态的,宝玉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十分热络。那些整天拿鼻孔看人的,宝玉直接赏人家一对儿白眼仁儿。至于内阁里面那些老爷爷们,宝玉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年纪大了,就算官位比宝玉低,宝玉也会高看三分。端茶倒水好不殷勤。
有人说宝玉真性情,也有人说他不知事故,也有人说他阿谀奉承。这些话对于宝玉来说,什么影响都没有,因此也不甚在意。
不过随后一件事,引得众人日后再也不敢小瞧他了,唯恐“小心眼儿”把刀子挥刀自己头上。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瘦点儿,大家见谅,明天一定更一章肥的!!
62第六十二章 甄家进京
这日;众人聚在贾母处凑趣。
凤姐儿如今得了儿子;心里欢喜不尽;行动处都比原来多了三分底气;因此更加张扬。这日,凤姐儿抱着哥儿,平儿抱着贾桂;另有嬷嬷抱着巧姐儿,浩浩荡荡的来贾母处请安讨喜。
古人起名字说法很多。一般多是父母在儿子出生时起个小名叫着,待上学时;由祖父起个正式的大名。及至弱冠,再由师长赐字。贾桂虽记在凤姐儿名下;终究身份不够;因此先起了名字。倒是凤姐儿如今这个嫡子,全家或真或假,都当成宝贝似的捧着。如今只叫哥儿就是了。
贾母见凤姐抱着孩子们来,笑道:“呦呦哟,这是嫌我老婆子清闲呢,哄我帮你带孩子吗。”
凤姐儿听了,手里的帕子不禁紧了紧,忙道:“瞧老祖宗说的,我不过是想偷会子懒儿,哪里就像您说的似了。您是祖奶奶,多疼疼小辈们又有什么干系。我呀,只怕您老日后心里眼里只记得哥儿,就忘了我这个孙子媳妇去了呢。”
贾母笑得前仰后合,道:“你们瞧瞧她这张嘴,得理不饶人的厉害。我不过白说她两句,就扯出这么一篓子话来。鸳鸯,还不快去替我撕了她这张嘴。
鸳鸯也乖觉,放下手里的美人锤,来到凤姐儿面前,道:“二奶奶也发发慈悲吧,老太太亲自发了话,我们这也是奉命行事,奶奶日后千万不要记恨才好。”说着,就作势往凤姐儿身上扑去。
凤姐儿怀里抱着孩子,鸳鸯当然不会上前。几人不过又嬉笑逗骂一番,哄贾母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