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悟道天龙-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俩修炼‘一阳指’所走的路子截然相反,却又殊途同归,目标一致。
  段正明走的是正宗纯阳之道,技高一筹,身为皇帝被政事烦心,武功都还没落下。只要他抵挡得了宫中如云美女的春色诱惑,最多美色都相当于含有纯阴属性的磨刀石。
  在寺院内禁欲已是极难。在皇宫内禁欲有多难!不然叶二娘怎会**于玄慈方丈。是玄慈面对美色的定力太弱吗?
  未必吧!
  在皇宫内禁欲是迎难而上,逆势而为,难怪他可以被推上皇帝宝座!而且是在段家最艰难的时候,像定海神针般稳定了大势。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人的厉害不可以只看表面。
  忽然发现,段正淳这人其实也很不错。秦朝很惭愧地摇了摇头,自己虽然喜欢在战略上把别人估计过高,但仍一直受小说、电影、电视等影响。小瞧了镇南王段正淳。
  他这人是很贪花好色,但可以获取秦红棉、甘宝宝、阮星竹、李青萝、康敏等众多绝色美人的欢心,本身便绝不简单。禁欲至简。反之则繁。
  只繁不过一般般,得善于化繁为简,才可以一等风流。
  男人的成功少不了运气,但保住成功的运气消耗越多越浪费,持续时间越长越接近失败。
  成也运气,败也运气。
  女人的纯阴之力好不好,从外貌便可以窥知一二。
  纯阴之力最讲质量,生得越美是代表天生的质量越高,气质美多半是代表心灵美。
  这是件很美的美差,也是件很苦的苦差。怪不得保定帝会如此欣赏和信任他这堂弟!
  大理段家在江湖上是以武立家的西南武林世家之首,值此青黄不接的时候,太需要有像他这样朝野通吃的俗家高手来帮忙一起支撑门面。段正淳好色反而成了一种伟大的牺牲。
  别人想牺牲都很难去复制,因为缺少他那份可以吸引众多绝色美人投怀送抱的一等风流。他儿段誉为何不肯修炼武功?
  今日又多了一个答案。
  因为有太多人知道,段誉是大理皇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是保住段家辉煌的最终希望,是人都难免对他期望过高。他自己会傻得一点都不知道吗?
  所以他不学武还好,学了就必须有比他父亲镇南王更惊艳的表现。
  而且在他武功练到极高前,反而会陷身更大的危险,不只天妒英才,人也妒。从小到大,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一举一动,静静地等待一击必杀的机会出现。
  到时只一个死士,便可以闹翻天去。
  以死士之贱之剑,对天子之钱之剑。
  段誉他也不是不可以不知道,最好是只在潜意识里意识到不妙。以他在佛学方面的天分和造诣,以及在道学上的兴趣,攻读《易经》,本心的警戒性自然可以远胜常人。
  逢凶化吉,因祸得福。看似无因,非是无因。他最厉害的一招是‘难得糊涂’。
  另一招厉害招数大半是属于无奈之举——常常将‘仁义’挂在嘴边,不厌其烦地说什么‘以民为本,众生平等。’
  野心勃勃的大小官员,有谁不知段誉的糊涂,书呆子劲十足,不选他当皇帝还选谁?
  上面坐不稳是上面无能,下面讨不了好是下面无能。越怕上面,越不怕上面无能。
  底层的大理人,几乎人人都知道段世子仁义无双,既百般推崇佛家人人平等之说,又十分仰慕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民心不支持他还支持谁!
  百姓都渴望变好,却又很害怕变化,最怕跟不上变化。
  儒、佛、道三家的世外高人,见他身兼有三家之长,不暗中护着他?
  秦朝有了这些意识,再不敢把这天龙世界当成小说看,当成游戏玩。
  比起小说中为了奇而奇,巧妙安排。比起游戏中为了升级而忙着打怪,满手血腥。现实中人人主角,变化无穷,潜力无穷;优点无数,缺点无数;旧的刚去,新的又来。
  每个人身上都不缺有一个个小小的优点存在,像星空一般闪闪发光。
  书中段誉、乔峰没了,现实中不可以有另一个段誉、另一个乔峰吗?
  不,可以。
  现实中段誉、乔峰变了,书中为何不可以有新的段誉、新的乔峰吗?
  不,可以。
  不用再怀疑。
  存在即真理。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变幻莫测的武侠世界,核心关键永远围绕着武功转,像月亮围着地球转,亿亿万万年不停。金氏武学的中心离不开‘少林七十二绝技’,昨日那绝技上位,今日这绝技又上位。
  上上下下,只剩下最为出色的七十二项绝技。
  既分散到七十二绝技,又集中到七十二绝技。
  别的绝技表现最如何出色,第一护体内功一直是‘金刚不坏体神功’,第一护体外功一直是‘金钟罩’,第一入门拳法一直是‘罗汉拳’,第一基本功一直是‘童子功’。
  说是可以不将自己的命放在第一位,说是很喜欢救助书中各色人物,说是有机会可以偷学慕容博从少林藏经阁抄来的‘少林七十二绝技’,说了又说,仍不忙着赶去姑苏慕容。
  这得忍多久?
  忍得住多久?
  还有那天龙第一美女王语嫣,至少见一面也好,至少可以了结一件心事。
  未见王语嫣的人影,就已禁不住一次又一次问自己心动不,这还不心动?
  轰隆隆的雷雨声在耳边响个不停,风雨无阻一路前往姑苏慕容,脚下不用最快都胜过了木婉清的宝马黑玫瑰。翻山越岭像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狂飚车,沉迷在其中,再无惧路远。
  绕路寒山寺,于阳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赶到苏州城,起步落在最晚都来早了,比出发最快的段誉还快。知道段誉身边美女成群,试问他可以像自己这样一味地猛赶路吗?
  那还有什么情趣可言。
  可以理解。
  秦朝心中大松一口气,主要还是因为王语嫣。说不担心被书中命运戏弄是假的,假使段誉抢先一步和王语嫣会面,意料像书中一般一见钟情,从此形影不离,那还有什么好说!
  直接出手阻拦?
  那么做不如这么做,先见上一面再说。
  否则是否还得假惺惺地发出祝福,说什么天作之合,祝两位堂兄妹有情人终成眷属,那该会有多心痛?
  秦朝不由想起了初中的初恋情人。
  初恋情人的身材偏胖,面貌绝谈不上美,本来应该是自己不怎么喜欢的类型,甚至可以说是讨厌的类型,但不知怎么,突然有一天……
  不知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
  轻风拂面,秀发飘扬……
  一瞬间,逆转了。
  人没变,心变了。
  懂得了,开始有真正懂得了。
  体会了,深入体会到了一次——情人眼里出西施。
  那感觉万难用言语说清,最美妙的言语都不足形容。(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对不起深不可测

  初恋很美,也很虚幻,特别令人怀念,念念不忘一生。
  突然觉得,这么想会很对不起王语嫣,见了面又怎样?
  说美貌,木婉清不美吗?
  在相貌方面,从感情上看,最多只逊色王语嫣半级;以理智去看,纵使有差距,绝不会差到四级五级。
  只因为貌似唾手可得,反而不懂得去珍惜。
  这边对得起王语嫣,那边对不起木婉清;这边对得起木婉清,那边对不起王语嫣。
  只两个女人都这样矛盾难解,现实又哪只两个。紧接着发现,自己的心态变了,恢复了以往感情随缘的洒脱。
  好不好,便不好;坏不坏,便不坏。
  好不了,现在不跟任何女人过好既是;坏不了,现在不跟任何女人过坏既可。
  那样最不好也没什么不好,而且最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不再急着去见王语嫣。
  宽了心,心功又有进步,精神力又有增长,但似乎还是杯水车薪,不值一提。
  书中段誉对王语嫣既可以说一往情深,永不言退,也可以说是志在必得,死皮赖脸。假设段誉打动了王语嫣的心,自己难道会横加破坏吗?
  事实将会有一个最好的答案。
  不需在现在就定下唯一答案。
  这问题不用再多想,现在自己可以这样问自己,正代表理智已经占了上风。讲理智,为什么不在见过王语嫣一面之后再来考虑?
  因为……那样不理智的行动,会使自己没有信心不理智大失。表面上那好像是没什么大不了,但谁可以保证,在理智大失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只随便想想,便有一大堆十分可怕的事情冒出,其中有不少都来自书中。
  这还是可以想象的事情。超乎想象之外的事情想不出来。那还用想吗?
  不想是自欺欺人,以为不想就不担心了。不担心可以,但那不代表不用再担心。
  自己知道自己,有时候可以表现比出家人还无欲,但内心不是没有执着的一面。执着时有比书中段誉对王语嫣的执着还执着,例如对自由的追求——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因为受这样的性格影响,自己的前半生一直命运坎坷不平。也因为受到这样的原因影响,所以很大程度上可以谅解辛双清换个面孔出现,在一起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千年之后,中国人的奴性之深。全世界几十亿人中有几个会不知道?
  从另一面看,辛双清不再是特例。
  原因众多,一言难尽。
  第一是源自皇帝。
  天命之主只一个,天下共主就一人,一朝得势,位居万万人之上。下面无数人都成了他的奴才,一级级奴化下去。长久下来,不彻底改变这种在多次改朝换代下都仍然牢不可破的旧社会制度,中国人的奴性只会越陷越深。
  二十一世纪初便有过一次死灰复燃。于开国时期被料中都鞭长莫及。在那样的情况下都鞭长莫及,何况现在。秦朝最自信都知道,没有上百万人为了那种伟大理想去奋战牺牲,想都别想。
  对大部分底层百姓而言。动不如静。
  形势逼人,理想最伟大都属空谈。如果自己完全不在乎人命,上百万人命都不在乎,那便连空谈理想的资格都没有。越伟大越言行不一。越玷污人类的伟大理想。
  回过头来想,无量剑弟子从出身开始便生活在这种旧社会君主制度下,表面最难接受辛双清的那些转变。深入内心那一面都不是不可以接受,真正最难接受她的人是自己。
  出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年来习惯了讲人人平等,现实中也还是有着众多的不平等。男人的通病,自己身上似乎都找得到。有这么不平等的婢女,心中越快意,越觉对不住。
  不被这样连续拒绝,她或许还不会表现得这般固执,这么无怨,这样无悔。像书中段誉对王语嫣一样死不回头,不拉无力,越拉越拉不回。这边越用力拉,那边也越用力。
  与辛双清这一战,比的不再是武功。但可以想象,自己武功越高,辛双清会越有信心坚持不渝。这是否正应了那句‘自作孽不可活’?
  想想都觉得很好笑。
  最好笑也苦,也涩。
  秦朝自问:“难道就为了这个,就不再努力学武了吗?就此止步!”
  答案不用问。问了要么可以坚定信心,要么反会动摇原来的信心。
  学武的兴趣会随武功一起增高,不会随武功一起降低。要么不学,要么学,三心二意最愚蠢。现在才说不学,已经晚了。
  辛双清最厉害的武器是时间——男女双方都浪费不起,女方最浪费不起。
  只说被一个女人‘爱’上都如此不得了,哪敢不佩服那风流王爷段正淳!
  秦朝心知,不可以学段王爷一样一直用缓兵之计往后拖,那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难解决好。未来得继续尽力与时间赛跑,不断挑战身体的极限,但又不可以太急功近利。
  欲速则不达。
  书中慕容复最沉得住气都错在了学伪君子岳不群太急功近利,但若不是受了刺激,见乔峰、段誉、虚竹结义三兄弟的武功一个比一个突飞猛进,最急功近利都不显急躁。
  乔峰的武功在三兄弟中进展最慢,都压得与他武功齐名的慕容复喘不过气,在武林中抬不起头。那一年,慕容复的武功不是在越练越弱,不然不会获得天山童姥的夸赞。
  乔峰自己都奇怪自己的武功进展之快。
  不过与两兄弟一比,还有什么可奇怪!
  秦朝心中,‘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绝在华山论剑,公认中神通王重阳的武功天下第一,其中差距都不如‘北乔峰,南慕容’。
  怪只怪,主角与配角定律太厉害。
  何况还有英雄与小人定律在作怪!
  书中阿朱冒死盗来的少林至宝《易筋经》,埋下这么大一个伏笔。又有丐帮下一任帮主游坦之武功前后判若两人的实例来烘托,还捧不起乔峰的话,那他未免也太烂!
  后人不用再说什么‘捧不起的阿斗’,而应该改成‘捧不起的乔峰’。《易筋经》、‘降龙二十八掌’、‘打狗棒法’都得跟他一起受辱。改换成南慕容一飞冲天,慕容无敌。
  书中捧游坦之是在明捧《易筋经》,捧乔峰是在暗捧《易筋经》,一明一暗捧的都是少林第一内功《易筋经》,不然不只少林派丢脸,整个中原武林都跟着抬不起。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说明,逍遥派小无相功最厉害都作用有限,不然大轮明王鸠摩智根本不用浪费时间学‘少林七十二绝技’,煞费苦心去谋夺《六脉神剑经》和《易筋经》。
  现实中也那样的话,秦朝哪还用得着去学少林‘金刚不坏体神功’!别浪费时间了。
  北冥神功不比小无相功厉害吗?
  即便它还称不上是天下无敌的第一内功,也不用再浪费时间去捡垃圾吧!
  秦朝笑了。
  试问:“微软操作系统最如何厉害,可以不用继续装任何软件了吗?”
  见有不少金书迷瞧不起南慕容,说慕容复名不符实,不堪一击。秦朝有不同想法,觉得侮辱南慕容的同时,也侮辱了与他齐名的北乔峰。虽说与他齐名很丢脸,但有谁丢得起?
  花花轿子人抬人,说什么都得给北乔峰留些面子。
  在潜入姑苏城外三十里左右的燕子坞中,寻找那武功秘籍数量远胜少林寺‘藏经阁’的‘还施水阁’,对姑苏慕容盗来的武功来一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之前,准确估计‘北乔峰,南慕容’的武功高低,并不只是在闹着玩。
  说心里话,秦朝更想准确估计‘逍遥三老’的武功高低,听不惯‘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众高手挂在嘴边的深不可测,只知无人是天山童姥一招之敌。
  深不可测,秦朝会和那些人一样就这么草率地认了吗?
  不。明知深不可测都要去测一测,不然心里一直不安。
  不安就不安,现在要可以安得下心来才怪。别人摸不清自己的底,不也一样会感到不安!武林人士习惯争夺江湖排名的危害是很巨大,但最巨大都不及没排名可争的危害巨大。
  最怕既不是排名排高了,也不是排名排低了,而是排都排不了。
  ‘北乔峰,南慕容’和‘逍遥三老’,真不像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心中一动,不由想起,自己原来也不是这天龙世界中的人。感觉最怎么匪夷所思,不妨暂且全盘接受。
  然后自己安慰自己,存在即真理。
  如果这样别人都还可以摸得清自己的底,不得不怀疑那人不像人,怀疑那家伙是不是已经可以修炼成仙、立地成佛?
  否则怎么可以如此肯定自己的来历!怀不怀疑都不可力敌。既知怎么都敌不过,又如必去敌!只希望那家伙快点飞升,然后不再属于同一个世界,哪管他去成仙成佛。
  暂且不去管穿不穿越,自己都还是摸不清自己的底,只一个洞极丹都深不可测。这才叫真正地深不可测!自己心里都没底,一样都感到不安,别人有没有底,哪还管得了。(未完待续。。)


 第十九章 第一人八十七岁

  自己说没底有什么用!别人还是要来摸底怎么办?
  好久没想中原‘供奉堂’的特级高手,故意不去想。
  以前是知道想多了没用,现在是不得不去想,对比‘北乔峰,南慕容’,谁高谁低?
  综合考虑,‘北乔峰’的实力应该很接近特级高手的平均线,‘南慕容’的实力比较接近于特级高手的底线。这么说,书中萧峰跳崖后可以不死,被救后被接入‘供奉堂’。
  此后隐姓埋名,真心、诚心为各民族的团结友爱而努力到死,不求功名,但求无愧于心。
  这么美好地想法,很明显过于一厢情愿了。但也未必不可行,因为萧峰是自己找死,可以不理会救人的代价,找机会继续寻死。更可怕是他的潜力,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所以他还是死了好,死了才叫人安心。
  像慕容复那货色,反而不用为他揪心。
  别人怕乔峰将来成长为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人,秦朝怕吗?
  怕是怕,但也需要有这么一个人,才可以激励自己不断成长。如果连真正的天下第一都达不到,还谈什么破碎虚空。不如从此游戏一生,只求玩个痛快,比钟灵还好玩。
  第一次正面对着乔峰的怀疑,秦朝就说出了心里话,直言道:“你不死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因为我需要你成为真正的武功天下第一,然后来一场真正地第一战,才不枉此生。”
  不这么说,怎么叫乔峰释疑!
  很不想这么快就这么说,如此狂妄自大,明显超过了‘剑神’卓不凡,但终究还是说了。
  乔峰先是觉得很可笑,但很快就感到惭愧。自愧不如道:“只有做到你这等宽广的胸襟,才有希望问鼎真正的人间第一人,近而窥视那虚无飘渺的神仙道,踏上长生路。”
  秦朝觉得他比自己说得更漂亮,苦笑道:“我也只说说,只说得好听。”
  乔峰想了想,微微笑道:“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这么说了。”
  秦朝道:“你要现在报答也不是没办法,我只问一个问题——‘供奉堂’高手之上还有什么高手?”看乔峰欲说还休的复杂神色,便知他并非不知道。为何不痛痛快快说出来?
  似乎是因为受到了誓言之类的限制。
  但他这表情等于是在回答说:“有。”
  秦朝笑了笑不提。
  两人都心照不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感觉上次才和乔峰分开,转眼便到了姑苏城。秦朝还是很想知道,‘供奉堂’高手之上的高手。见自己对别人这般好奇,哪还好意思怪别人对自己好奇。
  ‘供奉堂’之下,知道西夏最有名的是‘一品堂’。知道大理明面上是由‘善阐侯府’主持,位于攻势,占据上风。暗底下是由‘镇南王府’掌握。位于守势,落在下风。
  得民心者得天下。
  ‘善阐侯府’最有权有势都不会傻得明着造反,因为那样只会为他人做嫁衣。
  历史早有明证。当年奸臣杨义贞谋国,高家正是凭着锄奸除逆的大功趁势而起。高智昇成了大理国忠臣良将的最佳代表。但若可以被权势顺利推上皇位,不战而胜,会拒绝吗?
  那会是段家自己人不争气,大部分人不会怪他高家不忠。如此说来。高家代替段家是人心所向。取代段家是顺应民心,不取代是忠心耿耿,一样得民心。
  如今这形势是‘进可攻。退可守’,极为微妙,极为难得,放弃了才傻。
  延庆太子流落江湖,得名‘天下第一大恶人’,以至于在江湖上大理段家的名声一落千丈。朝中,段家不但不敢动高家一根毫毛,还要继续将高家当忠臣典范对待。
  若真的无心去争,为何不糊涂几次,自污几回,自找罪受,顺势而退。
  不退便继续功高震主,段家仍少不了对高家派系大加封赏,以安人心。
  另一方面,夸不起段家的武功,便大讲段家的仁慈。最仁慈的代表无疑是世子段誉,说不想伤人,怪武功杀人,连与丐帮‘降龙二十八掌’齐名的‘一阳指’都不肯学。
  有胆不服,有谁敢比?
  那不只说说就可以,必须长年累月地在公众面前和背后都做到心口如一。
  直至出现有武功越高越不肯杀人的秦朝,才发现没了必要再坚持不学武。
  保定帝找段誉,劝说道:“你武功不如对方,挨打不还手已甚为难。倘若武功胜过对方,能挨打不还手,更是难上加难。杀不杀人也是这道理,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是说‘你自己看着办’,段誉会听不懂伯父的言下之意吗?
  笑他是书呆子可以得到旁人认可。才十九岁之龄,他便已通读万卷书。笑他智力很低下的人都反被同伴笑话,《易经》是多么地深奥!他都可以读得如痴如醉,废寝忘食。
  这么多时间都被埋在了书堆里,他还有什么空闲可以用来学武?
  学不好不如不学,学了怎么保证不被同龄人找上挑战,一直避战!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秦朝大笑,骨子里在这方面大家都没啥不同。不过与那些被权力腐化至骨子里的人不同,更多是像逍遥派一样追求个人的逍遥自在。
  包容百家,兼收并蓄。
  从理念方面说,逍遥派武功和段誉很相配,但不是最相配,至少比不得《御女心经》。包容性或许不如,但契合帝王都不觉得少,只包容后宫那些美人都不少了。再大也很难用上。
  兼收并蓄得有度,后宫三千都多了。
  帝王是不愁一般美人,但像钟灵母女那等极品还是很罕见,顶多凑个百美图。
  再不知足,便不叫极品。想通了这一点,秦朝的心功随之立生变化。值得一提是这次的变化明显大过上一次。但从心功的境界来讲仍不算突破,依旧是属于第一层的范围之内。
  段誉与逍遥派武功的契合度不可谓不高,但书中还有一人似乎不在他之下,那人是天台山‘止光禅寺’的智光大师。他是秦朝内定的最佳徒弟人选,可以传授他北冥神功。
  不过还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年龄年轻三十岁。
  也就是他参加燕门关大战之前。
  秦朝这次来,第一明着是找姑苏慕容,第一暗着是找姑苏王家,至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那可就多了。
  本来可以在苏州城外转转就走,省得又惹上什么麻烦,又被迫停下来不得不管。但事情的发展不全由人控制,得知智光大师在杏子林一战之后留在苏州城内没走,还故作不知?
  他之所以留下,显然是预料了自己近来十之**会来,因而没有像书中一样立即回转‘止观禅寺’,想与自己见上一面后再走。这也代表,乔峰从某方面谅解了他这杀母仇人。
  想来,乔峰为了从他嘴里套出有关当年燕门关一战的实话,不免有暴露。但这不算被乔峰出卖,秦朝对此早有预感,不便直说,曾转着弯儿表示自己不会太介意。
  言下之意,叫他也别太介意。情非得已,蝴蝶翅膀的影响有大有小都有不由人控制。
  忽见屋后转出一个身穿灰布衲袍的老僧,方面大耳,形貌威严。
  秦朝微笑道:“智光大师。”
  “哼!”一声冷哼从屋后传来,声音不大,表露出不满的姿态却极大。
  秦朝拱手道:“是徐长老吗?”
  只见屋后转出一个年纪极高的老丐,白须飘动,穿着一身补钉累累的鸠衣。
  “一出江湖就得名‘西南第一’,你小子的架子可真大,要不是智光大师,不来见你一面,老丐恐怕是要死不瞑目。”那老丐口气说大不大,就小不小,像是个直性之人。
  秦朝因为在不少小说、游戏中见过,心中早就对他有了不小的成见,最大的印象是他的顽固不化。知道这老家伙惹不得,此时心中最怎么不满都得压着。
  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徐长老说笑了。”
  这徐老长在丐帮中辈份极高,今年已八十七岁,前任汪帮主都尊他一声“师伯”。丐帮之中没一个不是他的后辈。
  他退隐已久,早已不问世务。
  乔峰和传功、执法等长老每年循例向他请安问好,也只是随便说说帮中家常而已。
  丐帮在杏子林针对乔峰的斩首行动,他本来是张王牌,不料被乔峰事先识穿,反被乔峰巧妙利用。事后乔峰直奔龚家酒楼,显然是不想连丐帮兄弟都一起隐瞒。
  丐帮中人事后得知后,哪里还不怀疑是秦朝在幕后捣鬼。
  徐长老自然也知道,转脸对智光大师笑了笑,脸色有些尴尬,不知该说什么好。但一面对秦朝,顿时又心头火起,疾言厉色道:“你对契丹贼萧峰透露了什么?”
  见智光使眼色,才稍微缓和了一下道:“你最好一五一十都说出来。记住这不是在酒楼说书,不可以有半句不实。不说问一问自己良心,还没将国家民族的大义放在心上。”(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别笑我欺我丐帮

  牵扯到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上,这麻烦再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然哪还用得着担心乔峰又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但秦朝还是忍不住多管闲事。
  保护国家、民族的大任,竟然落到一帮丐帮身上,这他妈是什么世道!
  乔峰这乞丐头子怎么说也有大功于国家、民族,怎么就里外不是人了!
  宁可杀错,不可放过,说到底,还是因为他武功太高。秦朝本不觉得这有什么,但想想后世的核弹,总不好等到爆死了无数人后再去问罪,所以反觉得是自己太过于感情用事。
  最无情莫过于战场,秦朝自认不是那块打天下的料,既不甘做个小兵冲在前面第一个牺牲,也不甘做个对手下最负责任的猛将冲锋在前,怎么做都不想有人第一个牺牲。
  这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啊!
  明知如此,还是这性格。
  既然自己可以如此固执,还有什么好怪徐长老越老越固执,不知道变通。按他那想法,只牺牲乔峰一个,悄悄处理了,有什么不好?
  秦朝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但若换成是自己,还好吗?
  至少在同一个年龄段中,乔峰最有希望帮助自己打通最后一着,破空飞升。
  换个人,即便有那本事,秦朝都不敢去信任。平时对普通人都可以信任,那时对秦夕落都没法信任,对段誉和虚竹也都无法全心全意去信任。那还不如信任木婉清和小柳。
  未雨绸缪,乔峰虽然觉得他所思所想未免也太过长远了,但还是被他的信任感动。更因为乔峰知道,自己怎么都无法做到像他说的一样信任他。这怀疑不用掩饰,也没去掩饰。
  实在想不通,为何会得到他如此信任。他这谎言实在是说得太没水平了!只可以骗骗不懂事的小孩子。但这还可以反过来想。证明这不像谎言,那他这谎言又未免太高明。
  “我知道你不会像我一样刻意去追求第一,那样反而落于下乘,但你也不想自己武功不如人吧!只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