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城 作者:冰阳-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对他们说:“我说的对吧,就算我们打开了,我估计这个赵佗也不会变成灰尘,估计已经冻成了一块冰坨了。”
万珊珊说:“怎么这么冷,这下面是不是和那边的冰池相通,要不然哪里会这么寒冷。”
唐云馨摸了摸石棺的下面,看来她和我想的差不多,然后她说:“这下面温度不是很冷,所以不可能是和冰池通着的。”
我对他们说:“不要研究了,先打开看看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这怎么打开,这上面光溜溜的,一个把手都没有。除了没有把手,上面还冰冷刺骨,抓都抓不住,这怎么弄。”徐平有些为难。
我探着身子看了看这块石板,突然发现一个地方很奇怪,我回头说:“云馨,将你带来的那块石板拿出来,给我,我有用。”
唐云馨不知道我要干什么,但还是将背包中的那块石板拿出来,然后递给我。我在这块盖住赵佗尸身的那块石板中间发现有块地方不太一样,上面的的一个稍微往下的印痕和我手中的这块小的石板是一模一样。看来刚才我猜的没错,这块石板的确是从这里出去的,是安期生给带出去的。
我回头跟唐云馨说:“云馨,这次你立大功了,这块石板你带来的可真是很是时候。”
唐云馨惊讶的说:“你的意思是安期生到过这里,这块石板是从这里带出去的!”
我点了点头,然后指着棺中的那块地方对她说:“你看看这个地方,是不是一模一样。我就奇怪的是,为什么哪个地方都离不开这个安期生。我就是感觉这个人深不可测,怎么感觉我们这一群人都在被这个死了两千年的家伙牵着鼻子走。”
万珊珊听我说到这里然后说:“我怎么让你说的心里面毛毛的,感觉后面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们,但是我不论怎么回头都看不见眼睛的主人。”
徐平哈哈大笑的说:“你说什么呀,我怎么感觉你好像在演话剧,把一大堆听着很肉麻的话说出来了。管他什么眼睛呢,要是谁敢偷窥我,转身给他一枪。”
说完还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冲锋枪,这个家伙是唯武器论的家伙,大脑缺根弦,感觉就像是没心没肺的。不过别说是万珊珊,有的时候我晚上束脚的时候都睡不踏实,都感觉我家的天花板上有一只眼睛在看着我。
唐云馨对我说:“这一切似乎都是一条线,一条早就安排好的线。我一起您和你说过,我们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安期生留下的东西,哪怕是是他留下的一句话。这些话还有这些东西全部都有用,不多不少,每一句话都不会是多余的,都是暗指一个什么,或者是解释了一个什么东西。真是太可怕了,这个人真的是太可怕了,每一步都想到了前面,甚至想到了几千年之后,想到了我们这些追寻神城真相的人。”
我没有再继续说话,将手中的是石板对准了上面的印痕压了上去。然后放开手,等着看这块石板的变化。放上之后不到十秒钟的,就看到无数的冰霜开始沿着结合处慢慢地张了出来,不大的一会儿大小两块石板就连在了一起。
紧接着,我听见什么东西裂开的声音,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是在这块大的石板中央分开了一道缝。我从口袋中掏出了一副手套,然后戴在手上握住了我之前放上去的石板,正好是一个把手。我使劲的向两边掰开,没想到出奇的容易,看起挺有分量的两块石板竟然很轻松打开了。里面不断地有寒气飘了出来,分量挺足的寒气让我们看不清楚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况了。
这块石板竟然能像扇面屏风向两边收缩然后折叠,收到最外面正好是一个內棺的样子。这个设计真是太巧秒了,除了能够节省空间之外,还能完成那个三重棺椁的礼制。真难为这个设计者了,竟然能够想出这么巧妙的设计方式。
我用手轻轻将棺椁中的不断上升的寒气向着两边扇散,这个时候我明显感觉自己透过防毒面具闻到的兜末香的味道更浓了。这个时候可以确定,兜末香的是放在內棺中的,不知道什么原因散到外面的棺椁中了。我等着石棺中寒气殆尽,等着看赵佗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随着寒气慢慢的消散殆尽,可以看清楚石棺中的究竟是什么模样。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躺在石棺中,身上穿着黑色的长袍,袍服上面有金线绣成的图案,有秦汉时期特殊的蟠龙,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的图案。下面穿着朝天靴,黑色的鞋面上面也绣着金色的图案。手抱在胸前,双手握着一柄白玉笏板,应该是白玉的玉圭。笏板上面的平头的,而玉圭上面的头是尖的,这是祭祀天地的皇帝的礼器。
我向上面看去,只见这已经是一个老人的模样。雪白的胡子和雪白的头发,胡子能够齐胸了,梳理的顺顺当当的非常精致。头上个戴着一个滚龙冠,也叫虬龙冠。按照道理说应该是带着十三缕的最高朝冠才是,不过可能是因为这样横躺在棺材中,没法戴着那个前后延都很大的朝天冠了。
这个赵佗长的可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看多了,起码比故宫中的那个朱元璋的画像漂亮多了。看得出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一个长髯飘胸的书生的模样,但是有经常在战场上冲阵厮杀,身上又有着一种杀气和英武。看着这为老人双目紧闭,眉毛胡子还有头发都已经完全白了,但是很奇怪的是他的脸上。这张脸竟然还是很年轻,除了脸色惨白不是活人的模样外。
要不是我从史书中知道了这个赵佗有100多岁了,然后有看到棺椁中的这个人长的须眉尽白。要说躺在这里的这个人是一个老人,我绝对不相信。这张死去的面孔根本不像是一张一百多岁人的脸,这上面没有褶子,没有皱纹,没有老人才会产生的老年黑斑。这张面孔就像是三四十岁人的脸,如果脸色不是惨白的,而是精神矍铄的红色,我都以为能使20多岁都有可能。
万珊珊拉着我的衣襟问我:“李大哥,他怎么看起来还是真么年轻,你看胡子眉毛头发都是白色的,但是脸上一点褶子周围都没有。我们来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你,是你说这个赵佗有100多岁了,但是这像是一个100多岁的人吗?”
唐云馨也不禁啧啧称奇,不断的说:“真是啊,怎么看起来会这么的年轻,就像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年纪。这可真是说中说的那样,鹤发童颜了。”
什么话到了徐平最里面就没有什么好形容词了:“这个老妖怪,死的时候都100多岁了,还返老还童。”
听着他们在发完感慨的说完,我和他们说:“谁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古人驻颜有术的多得是,尤其是道家的修身养性之术也是很多。这个赵佗和安期生走得很近,而且安期生也是道家的人,更是跟神城有关系,说不定传给了一些给这个赵佗了。”
终于打开了这口石棺了,露出赵佗的真容,这是一个美男子。
☆、第五章 焸燝衣
第五章 焸燝衣
我们打开了这个奇怪的棺椁,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位应该就是叱咤古南越大半个世纪的南越王。我们总算明白了什么叫鹤发童颜了,这位就典型的是。不过赵佗的这个制度,让我们有些拿不准主意,因为完全不符合我所掌握的的常识。
赵佗死后最起码应该是按照亲王级别,在汉朝应该是国王级别安葬的。要是他自己做主的话,绝对是按照最高等级的皇帝礼仪下葬。所以说应该会有一床五爪金龙的大海被盖在身上才是,怎么现在缺什么都没有了。
唐云馨问我:“死者身上盖着一床被子是什么习俗?”
万珊珊替我回答说:“那是一种引领死者到另一个世界的一种特殊图案的被子,会盖在死者身上。一般所有的陪葬品都会被放在被子下面,但是这里面没有那床海被,而且是我们也没看见有任何的陪葬品。”
唐云馨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也是说:“对啊,我现在才感觉很不对劲,我在电视上看过开棺的纪录片。一般都是在尸体上覆盖着一床厚厚的被子,当揭开这床被子之后,才是很多的陪葬品。但是这里面除了在这里躺着这个像是活人一样的赵佗之外,这里什么都没有。”
我又仔细的看了看赵佗的尸体对他们说:“不是说这里没有第三重的棺椁,你们仔细看看这个赵佗的身上有什么。”
我刚才打着手电筒照赵佗的尸体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个赵佗的身上亮晶晶的。起初我是一位因为这里面很寒冷,所以尸体被冻成冰了,在外面形成的一层冰所以能够反光。但是后来一想不对,人在寒冷的情况不会在身上形成像是玻璃一样的冰层,只是会形成一层冰霜。这些冰霜就像是深秋初冬的霜只是白白的,根本不会反光。
所以我小心的按了按赵佗的身上,发现她的身上硬硬的。不是尸体死后的那种僵硬,也不是尸体因为被冻住的那种僵硬。而是像是被刷一层很硬的东西包裹住了,像是一个巨大的茧壳将里面的人保护在里面。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听局里面的老一辈的考古人员说过一件事情,好像是说的这个。在先秦时期,在西昆仑的某个地方,生产一种很奇怪的液体。这种液体很奇怪,只是会在很高的雪山上面的石洞中,没人知道是怎么产生的。
这些液体很奇怪,只产生在那些有玉石或者是其他的宝石矿藏的石洞中。而且要收集它们并不容易,因为五行之内的任何东西只要碰触,就会立马变成像是石头一样坚硬的固体。所以找到这些液体的人就会用玉石雕凿的容器盛放这些液体。
唐云馨这个时候说了:“这的很有趣,就像是《西游记》五庄观里面的人参果树结的人生果,和五行都相克。”
我点了点头说:“说的很形象,就是那么一种东西。”
这些液体不会再生,有人专门等了很多年也没见干涸的玉池中在生出一滴这样的液体。当地人只知道这是玉髓中产生的神水,所以极其看重,据说喝一口治疗百病。但是又有人发现只要将这些奇怪的液体涂抹在死人的身体上,就会在人的身体上产生一层很薄但是很坚硬的透明外壳,可以保持着尸体永远不腐烂。这就更加让这种液体珍贵,一般得到它的不会轻易示人。
后来不知道被哪一朝哪一位的天子给听到了,就索要的这样的神水,如果不给就要发兵攻打。当时这些蛮夷地区的生产力和中原王朝的生产力简直是天然之别,有些地方还是刀耕火种和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结果是两方实力悬殊,迫不得已这些西昆仑的人向中原的天子进贡这样的神水,天子们就拿一些其他的作为回礼。
后来这些当权者发现这些水根本就不治病,也不能重生不老。但是的确可以很完整的保存人的尸体,这令那些统治者大喜过望。要知道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身体,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算自己死了,也不能这样随便的烧掉或者是烂掉,尽量让自己尸体保存完整。所以这种奇怪的液体就被统治者当作保存尸体,而且产生的那层硬壳会发出淡淡的香味。所以他们把这种液体涂在人身上形成的东西叫做焸燝衣,这个意思是自己就像是天上的太阳一样,就算死了也是与世长存。
万珊珊听到这里说:“我怎么听着感觉这个东西有点像是金缕玉衣啊。”
我点了点头说:“所得一点也没有错,这就是金缕玉衣的原型。要知道这种玉液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是一次性的东西,就像是保鲜膜一样,其实也是起了一个保鲜膜的作用。一开始只要是有封国的国君都能用上,但是后来这种东西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只有天子才能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几乎都快要绝迹了,所以有人按照焸燝衣的样子发明了金缕玉衣。既然这个东西是从玉髓中产生的,那么玉石肯定也会有这种功效,所以金缕玉衣登场了。”
我指着赵佗的尸体说:“要知道,这东西秦始皇都没用上,只是到了后来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才得到一点,省着用才涂遍了全身,进行大殓的。可见这东西珍贵至极,不知道赵佗上哪里弄得,这个草头天子还真有本事。”
唐云馨说:“你说的这个东西我怎么听起来像是琥珀一样的东西,但是又感觉不像。”
徐平接口说:“我感觉更像是蜡烛油,一开始是液体,等变冷了就成了固体了。”
我摇了摇头否定他们的猜想:“不是琥珀也不是松香也不是蜡烛或者蜂蜡,不知道这是什么。这种东西只是在传说和过去的史书中记载着,谁也没有见过,我们也没有听说谁发掘过,这次算是看了眼界了。这种东西坚硬无比,据说是水火不侵的,就像是真正的玉石一样。”
万珊珊仔细看了看赵佗的身上的那件焸燝衣说:“这种透明的东西穿在身上,如果不是外面还罩着一层衣服,还真容易让人想起皇帝的新装来,看着皇帝光着屁股在大街上游行。不过说这件焸燝衣是第三重棺椁的话,倒也成立,毕竟这也是很贵重东西,所以说给以为君王做棺椁也说得过去。”
唐云馨问我:“既然理论上的三重棺椁都已经找到了,可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陪葬品啊。”
是呀,我们光顾着研究棺椁的礼制问题还有那床大海被了。但是真正的陪葬品我们确是一件也没看见,本应该放陪葬品的地方什么都没有。
徐平一听棺椁中什么都没有,立马冲了过来扒着石棺沿往石棺里面看,在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石棺中,确定自己的眼睛没花,石棺中什么都没有后,然后失望的在唉声叹气。
徐平沮丧的说:“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是不是打开的就是一个空盒子,然后发现里面有一只穿的挺好死蟑螂,别的什么都没有。这可真是太让我失望了,这个秤砣真是一个吝啬鬼,什么都没有给我们留下。”
我没有听徐平在那里不断地抱怨和诅咒,我还是看了看石棺中。没错,这座巨大的石棺中只有一个赵佗的尸体,别的什么都没有。接近十平方米的棺材底部,中间躺着的就是身穿帝王服饰赵佗,其余的什么都没有,前后左右都空出了1米的距离,但是都空空如也,这些地方按照道理说都是放着赵佗生前心爱的东西,就是那些最珍贵的陪葬品的。
一个叱咤风云,在南疆地区呼风唤雨大半个世纪的一方霸主,死后这么穷寒酸样的下葬,说出去谁都不会相信的。这样只有一个人孤兀兀的躺在一个若干大的石棺中,周围什么都没有,显得怪怪的。
唐云馨问我:“士燮不是进来过吗,他们也应该打开过棺椁吧,会不会是他们讲所有的陪葬品都拿走了。”
徐平立马接茬说:“对,没错,肯定是那只螃蟹带着人搬空了这里,真是比日本鬼子还狠,执行‘三光政策’。而且你看看还搬的这么干净,他们以为自己是城管吗?”
我一听之前叫人家赵佗叫做秤砣,现在又发狠管士燮叫螃蟹,给人家起绰号还真快。我直接拿徐平是没有办法了,也罢了,石棺中什么都没有,是让他很失望,就让他暂时逞一下一是口舌之利吧。不过这两个人的名字让一个不太熟悉历史的人记住,还真是不容易。
万珊珊问我:“那个承天宝匣在哪里,这里面什么都没有啊。找你们说的,那个盒子应该很大,这么大的东西不会看不见吧。”
我看了一圈的确都没有,唐云馨问我:“你说他头下面枕的那个是不是,我感觉那个盒子正好是一个枕头大小,而且枕着正好。你不是之前说过一般墓主人最喜爱的东西,都会被攥到手中或者是这道自己的枕头下面吗?”
本来以为赵佗这个草头天子没有第三重棺椁了,没想到他竟然用上了最值钱的焸燝衣,这让我们大跌眼镜。
☆、第六章 寒酸的南越王
第六章 寒酸的南越王
我转到赵佗的头部的位置,看着赵佗的头下面的确是一个枕头样的东西,但是比我们见到的承天宝匣要扁的多。我小心的用手戳了戳,质地比较软,不是金属制成的。感觉应该是什么木头或者是软玉制成的,外面被罩着一层金丝线织成的布料。
我对唐云馨说:“不是我们要找的东西,不是金属制成的,所以说不应该是承天宝匣。”
不过我还是很奇怪,空空如也的棺椁显得很难看。徐平刚才说可能是士燮他们进来过,然后打开了石棺把东西拿走了。我用手在石棺的棺底试了一下,也是冰冷刺骨,触摸上去几乎就能把人给冻僵了。我仔细的看了一下,发现棺椁的底部并没有任何的摆放过东西的痕迹。
要知道在棺椁内部摆放东西,不论是这个棺椁密封的再怎么严密,里面总会有尘土落下。但是里面总会出现灰尘,而且摆放的东西都会在棺椁的底部留下印痕。这是因为尸体腐烂的时候,细菌将尸体的腐烂后会产生一些无机物,也会在棺椁内形成很特殊的灰尘。另外还有棺椁内的其余容易腐烂的东西,腐烂之后也会形成尘土。那些放置陪葬品的地方,因为底部和棺椁底部接触,尘土进不去,所以会形成一个很明显的痕迹。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让棺椁内的陪葬品留下痕迹,那就是尸体在棺椁内腐烂的时候,会形成尸水,就是尸体腐烂之后形成的尸液。至于尸液是怎么形成,这里面有很多的解释,最让人能够解释的是医学上解释。
当人活着,机体正常运转时,体内的防御病毒体系抑制体内细菌及病毒的生存繁殖;然而人死亡后了细菌病毒在不受人体防御体系的控制下大肆繁殖,通过脱水作用使糖类、蛋白质形成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中从而形成尸水。由于有大量食腐细菌和真菌生活在尸水中;而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有一定毒素的,故尸水有毒。
但是这种解释很难说服人,因为有的时候不会产生尸液,但是尸体会加速腐烂。有的时候会产生尸液,甚至能够把一个大的棺椁溢满,能够让尸体保持不腐。你想象一个百十来斤的死人能够产生上千斤的尸液,将一个大的棺材装满,这又不是喷泉,一个人的身体怎么能够产生这么多水。这个到现在都说不清楚,很多种解释,但是不能说明全部。
正是因为这种尸水有毒的原因,不像是透明无色无味的水。就算是水,也会在棺椁上面形成一定的水渍,因为就算是水是干净的,但是其余的地方因为和水的密度不同也会形成水渍。这种尸水可是有色有气味而且密度很大,肯定会留下痕迹的。肯定会粘在能够沾的地方,包括棺椁之内的陪葬品。所以当他们带走棺椁内的陪葬品的时候,怎么也会留下痕迹的。
我指着石棺的底部说:“你看看这尸体的周围,这些应该摆放陪葬品的地方,周围一点痕迹都没有。就是蹲放陪葬品的地方根本就一点痕迹都没有。这虽然是一个冰棺,里面寒气逼人。你们刚才看到了,我把那块石板和上面一放就被完全冻在一起。那么这些陪葬品在这里放了这么长时间,肯定会被冻起来,拿走的时候肯定会留一下一个印圈。你看看这下面光溜溜的,哪里会有一个被冰冻过的痕迹。”
他们都看了看这个棺椁的底部,都表示什么都没有。这就表示这里一开始的时候都没有什么陪葬品,这就是说士燮手记上面说的赵佗已经将自己的所有的宝藏都已经拿出去了,在汉朝和大汉帝国针锋相对的时候,都放在国库中或者是充作军费了。看来这个赵佗还真的像是汉文帝一样,是一个勤政爱民,简朴朴素的君王。
真的就像是说的那样,赵佗那么简朴,没有任何的陪葬品吗,说实话,我还是有些疑问。我记得史书上面说的是赵佗这个人奢侈成性,而且到了执政的后期,更是残暴成性。这些不仅仅是在汉朝中央的史官记载着,就是这个南越王国内的史官也是这样说。
那个时候历朝历代的史官都是世袭的,就是开国君主指定了一家是专门管着记录历史和君王的言论的。那么后世的君主谁也不能轻易的废黜他们,除非一家子真的都死绝了。所以再乱的朝代和再昏庸的君主都不会轻易对他们下手,所以史官被人很尊敬。
要知道唐朝之前的史官都是世袭制的,并且是一定要如实记录,就算是被国君杀头也是要如实记录的。经常是一个国君杀了父亲,儿子继续提着还在滴着父亲鲜血的笔继续书写。或者是杀了兄长,然后是弟弟拿起笔杆子继续战斗。甚至是把家族内的所有的男人都杀没了,甚至是女人也要书写。最后全族夷灭了,还是会有人站出来了。国君经常会求着这个史官把对自己不利的言论不要写进史书中,但是么也有一个听国君的,该怎么写就怎么写。
最出名以为就是我们所说的太史公司马迁,被汉武帝刘彻给阉割了,但还是坚持自己的一家之言,对当时皇朝刘家依然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虽然说汉武帝阉割了他,但是还是不敢杀他,每次恨得牙痒痒都没办法。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但是对刘彻来说,忍无可忍,但是我还是要忍。
但是到了唐朝时期和这个以后朝代,这个史官的独立性就没了,这个史官就算了,已经成为了中央政府的附庸了。这是那位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给弄出来的,他改革了史官制度。从他开始这个史官就只选对统治者有用的话说了,不再说实话了。现在这个社会更是,现在这些写历史的几乎是统治者说的什么他们就要写什么。更甚至的是,有的连自己的脸都不要了,更是溜须拍马,怎么恶心怎么来。甚至能够将黑的说成白的,完完全全在粉饰太平。
我对他们讲了关于史书和史官的一些事情,我告诉他们说:“我相信史书上面记载着都是真的,我不相信一个人到了后期能够改变自己数十年来的习性,更何况是这个家伙活了一百多年。俗话说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的性格已经深入到自己骨子中的人不可能会改变的。汉武帝到后来虽然是下了罪己诏,但是自己还是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唐云馨对我说:“你的意思是,这里面肯定有陪葬品,而且承天宝匣肯定是放在陪葬品中的。”
我点了点又说:“没错,一定是在陪葬品中。”
唐云馨也是沉思了良久,就继续问我:“那么会是在什么地方呢?”
我有为者这口石棺转了两圈,还是感觉那里的似乎是不对的。真是不知道哪里出了什么问题。我在想一件事情,这石棺的等级和质地这么高级,不单单是放着一具尸体那么简单。但是针对一个帝王来说,也又是很正常,再好的东西他们也认为自己配得上。
这个时候徐平突然问我:“老李,刚才你不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说不允许站到棺材的北面吗,现在你怎么站到那里了,不怕那个晦气和阴气上身啊。”
我一低头一看,还真是,我不知不觉的就到了棺材的北面,听徐平这么一说我回答他们说:“没事,我还是说开棺的时候不要站在棺材的北面,现在已经开棺这么久了,里面的秽气都已经散开的差不多了,没关系了。”
我这个时候发现这个棺材真的不寻常,应该说是这个赵佗躺的不一样。这个石棺对着他来说躺的位置是不是高了一点,应该说棺底是不是有些高啊。没有错,这个石棺通体高度是在一米半左右,但是我感觉这个赵佗躺着的地方可不是距离地面很近。就算是下面铺垫的很高,也不会这么高吧。要真是那样,为什么不干脆在石棺底下垫一些什么东西。
我随便找了个什么东西,然后放到下面量一下,这个石棺的底部距离上面不过八十公分。我将测量的距离拿到石棺外面看了一下,的确,下面还剩下大半米的距离。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在下面空出大半米的空间。
这就是我为什么看着这个石棺里面这么不对劲了,就是这个石棺安放墓主人尸首的位置有些比例不对。我轻轻的拿着刀子在石棺的底部敲了一下,能够听得出下面的是空的。看来下面有一道暗格,这会不会是赵佗藏放自己陪葬品的地方。
我对另一边的唐云馨说:“你敲一下你那边的棺材底,看看是不是空的。”
这个赵佗的石棺除了他自己之外,什么都没有了,堂堂一个南越王,这样是不是太寒酸了!
☆、第七章 棺中暗格
第七章 棺中暗格
我发现这口石棺的比例有些不对,通过探查我发现这里面有一个暗格。不知道那些消失的陪葬品,是不是被放在这几个暗格中。
唐云馨听我说暗格的事情,知道了我是什么意思,于是也探下身子,拿着刀子轻轻的敲了一下棺椁的底部。果然另一边也是发出了空空的声音,没错了,这下面的是空的,是一个暗格空间。我就知道这个赵佗肯定是忽悠人,秉性如此,看来这家伙不光是一个穷奢极欲的人,还是一个吝啬至极的人。
万珊珊也敲了敲棺椁的底部,很兴奋的说:“这下面真的是空的。”
徐平这个时候像是刚抽完了大烟的大烟鬼一样,立马就冲了上来,显得兴奋无比。这个人时候就差大烟鬼的那种满眼的红血丝还有病态扭曲的表情了,我心说,你可以去演电影了。
徐平兴奋地围着整个棺椁打转,一连跑了三圈,嘴里还在不断地问:“在哪里呢,在哪里呢?”
我是无奈了,指着棺椁的底部说:“就在这棺椁的底板下面。”
徐平这家伙一点记性也没有,我之前已经告诉过他们,这口石棺很特别,不知道为什么这里面奇寒无比。没想到这家伙探身进去就要去按那块底板,结果是忘记了我说的寒冷。立马徐平就知道厉害了,被冻的马上把自己的手缩回来了。就像是小猫踩着了炭火,猴子从火堆中拿栗子一样。
我对徐平说:“怎么样,很凉吧,我之前说过什么,你就根本听不进去。”
说完那我就带上手台,开始沿着棺材底板与周围的棺材板子的交界处轻轻的摸索起来。不大一会儿,我就在棺材的四个角找到了几个很小的凸起,这个时候应该是挡着棺椁底板翻转的钉子了。我轻轻的将这几个石钉向里面按了一下,正好能够缩回去。当把这个四个角的钉子都按进去的时候,我感觉手底下的底板稍微动了一下。
我知道这个样子就能够将下面的底板打开了,我小心的将石棺里面的那层石板向外翻开,这倒像是打开了一个箱子,不过我更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中间躺放赵佗是提的地方并没有变化,能够动的只是尸体周围空出来的那一小部分。这一部分也就是几十公分宽,长度就和石棺差不多。
慢慢的将石棺翻起来之后,我发现下面果然是空间,但是里面的东西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