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城 作者:冰阳-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心村和大西村隔得不远,但是先经过的是牛心村,我们把木清溪放在村口。木清溪想要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但是先到大西村去安顿下来。因为大西村里的大雾岭最近,而且就是大雾岭最外围的笔架山下面,这是大雾岭外围最低的大山之一了。我们决定就是从这里进到大雾岭里面去,因为那条河也是从这里流过的。我们谢绝了木清溪的好意,让她在明天的时候去大西村的黄洛瑶家中和我们会和。
  到了黄洛瑶的家乡,得到黄洛瑶电话通知的家人早已经在村外等着了。这里已经修起了通往村里面的水泥路,听黄洛瑶说前些年汽车要进来很不容易,翻山越岭不说,一遇到雨季就泥泞不堪车轮老打滑而且很危险。在生活条件也好了,买些日用品不用翻山越岭的到镇上去买了,还有他们这里的香蕉龙眼荔枝这些水果也能很快的运出去。相对来说生活已经好的很多了,民风淳朴,不再奢望其他的。
  黄洛瑶家里的人很多,出来迎接我们的大大小小的有十几口之多,有他的爷爷奶奶父母还有哥哥嫂子弟弟妹妹们以及子侄。广东话我本来就听不懂,他们又说的是广东话里面瑶家语言,这下好了完全的就是一头雾水,仅会一点的普通话还说的生硬无比。还好黄洛瑶一句一句的给我们翻译,要不然还真是两眼一抹黑。
  进到大西村,我们才知道,这里的村子不像是华北平原的大村庄,一个村庄多则几千户少则几百户。这里的村庄最多的也就是几百户,而且不是聚居在一起,而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分布在大山的不同地方。黄洛瑶说山里面土地珍贵,稍微平整点的土地舍不得盖房子,而是开垦农田耕种粮食。这里的居民都是依山傍水的修建吊脚楼一类的房屋,所以很难聚居,一般都是十几户人家在一起。
  我们来打的这个大西村还不是黄洛瑶的家的真正所在地,她的家是在大西村的一个叫做龙居岩的地方,是大西村第二大的居民居住地。这个村庄分为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生产小组,一个行政村是有十数个小的自然村组成的,真是难为他们了,要是开个会还要翻山越岭的。龙居岩一共有15户人家100多人,都是瑶族人也都是黄洛瑶的亲戚,他们是聚族而居的,相互之间也有照应。
  瑶家人很热情,一进门就要先敬酒,虽然是酿的米酒度是不是很高,但是一连赶上三大碗也实在是吃不消。但是这里如果你不把酒喝完,他们就会唱个不停,直到你喝下为止。还好我是来者不拒,也是口渴了,其他人也是。别看万珊珊这个瘦弱模样,一气干了三个海碗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米酒挺好喝的,就像是掺了酒精的饮料。
  已经是下午5点了,黄洛瑶家里开始准备饭菜,结果竟然在街道上摆了二十几张长桌。我不禁骇然,要是桌子上面全部摆满了酒或者是菜,是不是全部叫我们吃下去。听黄洛瑶的解释才明白,这是欢迎贵宾的宴席,具体叫什名字我倒是忘了,和彝族的长街宴很相像。
  吃饭的时候全部龙居岩的人都出来了,抱着孩子,还有快走不动的老奶奶也被搀着出来了。饭菜摆了满满的一整条街,酒就不用说了,少数民族向来视酒如第二生命一样。大家就坐,我们的噩梦就开始了,一百多人开始轮流敬酒。我和徐平还要替唐云馨和万珊珊的挡着,结果也没机会尝一口少数民族风味的饭菜,就醉倒在桌子旁。最后也不知道谁抬我们进进吊脚楼休息的,反正一觉醒来头疼欲裂就已经睡在火塘旁边了。
  我醒后偷偷叫过黄洛瑶,告诉她要是在喝酒就坚决不干,不然要出人命的。醒来的时候徐平还在呼呼大睡,唐云馨和万珊珊都坐在那里看风景喝茶,昨晚的酒基本上都被我和徐平给接了下来。黄洛瑶哈哈大笑,告诉我们尊重客人的意愿,她说在他们这里如果客人没喝尽兴是瑶家人招待不周,是最没礼貌的。我连忙说已经很尽兴了,你们招待的很好。
  黄洛瑶告诉我木清溪已经来了,正在外面,问我是不是叫她进来。我想了想也是,今天就是为了探探探路,我们几个人商量一下,找找进大雾岭的道路。我让黄洛瑶把木清溪叫过来,我们在阳台上讨论一下。
  说是阳台,可是和我们家里的阳台不同,这是吊脚楼的伸向大山外面的一个悬空的平台,平时晒东西用的。不过坐在这个台子上看看风景,吹吹山风,还有听听大山里面的鸟叫,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城市中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享受。
  黄洛瑶给我们端过来茶水,我隔得很远就能闻出这些茶很香,是那种悠远清韵的向,而不是那种俗气的向,我连忙问黄洛瑶:“这是什么茶,这么香,我走的时候买上些带回去。”
  黄洛瑶给我们倒上茶水说:“这是大雾岭专门有的云雾金线茶,是专门生长在大雾岭上面的野山茶,外面没有卖的。云雾大山还有云南的一些山中虽然也产云雾茶,但是不像是我们这里的是金线茶,茶叶在水中向金线一样,茶水也是黄金琥珀的颜色。”
  我看了看杯中的茶,果然和黄洛瑶说的一样。我喝过不少的云雾茶,那些茶都是属于绿茶,泡出来也是如此,茶水和茶叶都是绿色的。这些茶叶泡水却是金黄色,茶水也是金黄色就像是琥珀一样。茶叶很细一根根在水中上下翻滚,就像是一根根细细的金线一样,云雾金线茶真是茶如其名。我喝一口,满口余香,看来这次说什么也要弄点好茶叶回去了。
  木清溪在一旁说:“师兄你要想要弄些茶叶回去,我们家也有,一起给老师也捎一些回去。”
  黄洛瑶也是这样说,我对她们说:“要给也是你们给,老爷子从来都是说我做的饭好吃,买的茶糟糕。你们送给他,就算是茶叶末子他也肯定喜欢的不得了。”
  喝完茶我摊开那幅特制的局用地图,还有买的一本高清晰的高州市的地图册,我只这上面说:“我们现在是在高州市马贵镇大西村,也就是这里。从地图上面的标记看,最近的笔架山海拔是最低的,我们可以从这里进去。但是这是第二种的方法,第一种金山的方法,我想是从大雾岭流出来的这条河进去。”
  黄洛瑶说:“这条河在我们这里叫做雾溪,就是净水岩终年被雾气笼罩着缘故。但是我们之前也想要找到它的源头,但是进到雾中之后就再也找不到河流在哪里,只能听到水声。”
  我对她们说:“我们今天只是去看看,并不一定非要进去,如果实在不行就从笔架山进大雾岭。”
  几个人商量完毕,我进到房间里把还是烂醉如泥呼呼大睡的徐平叫起来。但是这家伙死活不起,气得我跟黄洛瑶要了些凉水,直接喷到了他的脸上,终于弄起来了。因为只是在外围探查一下这条河究竟是通向哪里,所以我们并没有带着很多的装备去。只是拿这伞兵刀和手枪为了以防万一。其余的东西就先放在了黄洛瑶家中,等进一步行动的时候再使用。
  听黄洛瑶说,她家下面流的那条河就是雾溪,但是如果从这里沿着雾溪向上走要走很长时间。我们最终决定还是从黄洛瑶家所在的龙居岩直接先到净水岩,这样虽然绕着山坡,但是绝对要比沿着雾溪走剩下近三分之二的路程近得多。
  等我们到了净水岩之后,我们才明白为什么叫这么一个名字,这里有一块大石头横跨在雾溪上面就像是一座小桥。雾溪的水就是以这块大石头为分界线,上游的水不能喝,知道河水经过这块净水岩之后才能喝。
  过了净水岩往上走了大约两公里,我问唐云馨:“你感觉出来了吗?”
  我们在黄珞瑶的寨子里面收到了热情的招待,吃饱喝足了感觉坐飞机的半条命又回来了。在和黄珞瑶的爷爷聊天中,得知大雾岭是一座死人的山,劝我们不要随便接近。

  ☆、第二章 雾溪


第二章 雾溪
          我们换过交通工具到了黄珞瑶的家乡,一个很普通也很小的瑶家村寨,受到了黄珞瑶家乡人热情的招待。本来是想要尝一尝地道的瑶家饭菜,可是没等我们享受美味就被灌倒了。
  第二天我们经过商议,听取了黄珞瑶的意见,决定沿着一条当人称作雾溪的小河流向大雾岭靠近。因为这条雾溪和我们手中地图上的河流是一模一样,应该也是从大雾岭流出的。但是才沿着雾溪走了一段的路,我们就感觉不对劲了。
  听到我的问话唐云馨点了点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往这边走了着两公里,开始感觉出骨子里面的一种凉意。我现在知道是往山上面走,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定律在这边还是说得通的,但是海拔还没上升200米,已经让我有一种寒冷的感觉。
  突然黄洛瑶指着前面对我么说:“师兄,拐过前面的那个弯道,就开始进到雾中了。”
  我抬头看了看前面,果然有一个河流的弯道,正好绕过一座不高的山。站在这里能够看得见丝丝的雾气从弯道的那边往外飘散,遇到这边的山风很快被吹散了,但还是慢慢的往外涌着。
  我对他们说:“看着有点云山雾罩的神秘样子,我们往前走着。”
  徐平看了看,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对我说:“老李,我怎么突然感觉身上一阵发冷,是不是你咒我。”
  看来走到这里,每个人都已经有了感觉。我想了想,快步走到河边,伸手到河水中。河水很清澈,能够直接看到河底的河床以及河底的白色卵石,但奇怪的是,这条河里一条鱼都没有,别说是鱼,就算是最常见的浮游生物也没有。水浸过手面,我感觉这里的水比净水岩那边的水凉多了。可惜了,我们没有拿温度计,不知道是水的温度很低还是我的感觉。
  转过弯进入到雾气中,最外面的雾气还比较淡一些,因为山风还能够吹散一些,天上的太阳也能蒸腾一些。我们的视线,大约看出200米远不是问题。为了以防万一,我让徐平每个50米做一个记号,每个记号不一样,最好是用数字或者是字母按照顺序标记。这样就不会因为迷路到处是一样的标记而转圈子,直接按照标记的大小顺序往回走就行了。
  我们一直沿着雾溪往前走,并没有偏离一点,因为之前黄洛瑶告诉我们说,她们是走着走着河水就不见了的。随着往里走,雾气是越来越大,几乎已经到了出去五米就看不到人的地步。我从腰间抽出绳子来,把六个人拴在一起,我在最前面,徐平在最后面,保护着中间的女人们并一路做记号。
  突然我停下了,我转头问我后面的万珊珊:“万珊珊,你也算是世家出身,你看看我们脚下,你看出什么来了。”
  万珊珊说听我这样问她,低头看了看脚下,突然咦了一声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后面的木清溪问我们:“这里有什么,除了雾气没有别的了。”
  万珊珊摇了摇头说:“李先生让我看脚底下,我发现我们脚下的河床有些雕凿的痕迹。看上面的凿痕,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因为已经快被水给磨平了,但是还能看得出有些大石头是被拿工具凿过的。”
  的确如此,有些大的石头上有被雕凿的痕迹。一些在河边矗立的比较大一些的石头上面都有一些空洞,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因为上下左右很有规律。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河水冲刷,这些空洞有的基本被磨平了。
  旁边的河水还能将近看得出流水,也能听得见流水的响声。我感觉流水的声音好像比之前大了一些,不是因为河道变窄而水流变急。我们都知道水道变窄水流变急,那么河水的响声会很急。如果水流量大了河道又宽一些,那么河水的响声会发出一种沉闷的涛声。现在河流就有一种涛声的感觉,但是由于雾气太大,也不知道现在雾溪的河面究竟有多宽了。
  我小心翼翼的解开绳子,让后面的人原地不动,我慢慢的靠近水边,又伸手试了一下水温,这个时候更能感觉水温很低。我叫过唐云馨和万珊珊过来,也让她们试一下,三个人不能同时出现错觉。果然水温已经很低了,有些冷的彻骨了。
  我们返回去又重新拴在了一起,继续向前走。黄洛瑶和木清溪不知道我好几次下手试水想要干什么,还以为我是要喝水呢,所以拦住我不要随便喝水。我现在倒是有点怀疑那些喝完这雾溪上游水的人,肯定是因为贪图水的清凉喝完了闹肚子,因为水温太低了,都可以做冰镇了。
  现在我们离净水岩大约七八公里左右了,一上午的时间已经过去。为了补充体力,我们在河边找了一块平整的大石头,在上面吃饭。在雾气蒸腾里面吃饭,感觉有点像是神仙,四周什么都看不到。
  吃完饭木清溪小声的在唐云馨的耳边说了些什么,唐云馨点头答应了。唐云馨又找了万珊珊,万珊珊也同意。结果四个女人向着一边走去,我知道她们要去做什么。我和徐平能够随地解决了,她们不行,做女人就是这么一个不好的地方。其实现在她们就是当着我们的面方便,如果不是使劲的凑上去,也根本看不见。
  我把哨子交给唐云馨,嘱咐她说:“这么大的雾,很危险,有什么事情吹哨子。”
  唐云馨接过哨子,和其他三个人走了两三步我已经看不到了,只能听见几个女人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但是很快由于雾气的阻挡,说话声音也听不见了。我坐在刚才的石头上面,看了脚下的这块大石头,在上面有三个柱状的突起。虽然这三根柱子已经被磨的很圆滑了,但还是能够看的出这是人工雕凿的不是自然形成的。这些石柱倒是有点像是拴船用的柱头桩子,上面一块看得出要比下面大一些。
  我突然听到一声哨子响,然后就是一声女人的尖叫,听声音不像是唐云馨万珊珊,倒像是黄洛瑶或者是木清溪。声音就在我右上方不到20米远的距离,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和徐平站起来就要向声音的方向跑,我让徐平在这里等着不要动,我过去,如果有问题我再发信号徐平过去。徐平表示明白,抽出伞兵刀坐在岩石上戒备着。
  我也抽出腰间的伞兵刀,而且小心起见,我直接就把折叠的那部分打开。我握在手中开始向那边靠近,走了没几步就已经能够听见她们的说话声音。听得出好像是唐云馨在安慰着什么,一边还有啜泣的声音,再就是讥笑的声音。听得出她们四个似乎是没事,我收起了伞兵刀,很快的跑了过去。
  一边跑一边问:“云馨,发生了什么事情?”
  唐云馨听得出是我的声音,回答说:“没什么事情,就是木清溪被吓到了。你来得正好,顺便看看这些东西。”
  我知道这边有了新的发现,于是走了过去。我考进了才发现木清溪正在抱着唐云馨发抖呢,声音中带着哭腔。万珊珊在一旁没有说话,似乎正看着什么,而黄洛瑶正在讥笑木清溪的胆小。
  我看了看四个人没什么大碍,松了一口气,别还没进到大雾岭中先损兵折将,这太不激励了。我突然看到木清溪的裤子还没提上呢,白花花的屁股就是在白色的雾气中也是很显眼,这幸亏抱着唐云馨要不然还指不定看到了什么。
  我连忙拉过黄洛瑶小声了提示了她一下,然后我走到万珊珊旁边,想要知道她在看什么。黄洛瑶听我这么一说然后看了一眼木清溪,更加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走上前去朝着木清溪的屁股拍了一下,估计木清溪也缓过神来了,感觉出下面不对,又被黄洛瑶肉挨肉的拍了一下,一下明白了,赶紧提上裤子。不知道木清溪又做了什么,我没转身看要不然会被骂作流氓,这个时候唐云馨和黄洛瑶竟然都笑了起来,还有木清溪的嗔怪的声音。
  我走过去一看知道万珊珊在看着什么了,在她的前面是一道土坡或者是或不高的一段峭壁。在那段峭壁下面有几具死尸,正确来说连骷髅都算不上,因为已经腐烂的基本上快没了。倒是身上还有一些衣服什么的,破烂的头骨正好冲着外面。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刚才有人尖叫并且出哨子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这些尸体。原来唐云馨她们四个人为了特地避开我和徐平想要小解,于是就向雾中多走了两步。她们四个女人约定轮流方便,一个方便其余的三个人帮忙给看着,以防我们偷看。听到万珊珊说道这里,气的我真是七窍生烟,把我们想成什么人了。再退一步讲,就算我们想要偷看吗,这么大的雾气,能看见什么。
  木清溪人很内向,轮到她时就算在女人中间也有点不好意思,也加上这里是荒山野岭没有点安全感。木清溪就向外面又走了两步,结果就到了这个岩壁下面。正当自己小解快完了的时候,一回头正好看到一个骷髅的黑洞洞的眼睛正看着自己。结果吓的没提上裤子,撅着屁股一边吹着哨子一边叫着冲了出来。
  后来唐云馨她们一看是几具死尸,就不断安慰木清溪,然后就是我过来了。我摇了摇头,真是无奈,这么怕死人,要是放在考古专业还不吓死。我看了看地上的这些东西,又看了看四周,大体心中有了谱。
  我问万珊珊:“你看出些什么了?”
  我们沿着雾溪向上走了一段路,但是在唐云馨她们这些女士们解决生理问题的时候,发现了几具古代的死尸。

  ☆、第三章 雾溪上的冰


第三章 雾溪上的冰
          我们因为不清楚大雾岭的具体情况,当地人也是三缄其口。大雾岭山下的人因为敬畏所以并不向大雾岭去,那里除了极少数的人已经千年没有普通人进入了,所以当地人也并不太清楚大雾岭里面的状况。
  我们为了熟悉一下大雾岭,只能自己想办法靠近一下大雾岭。我们最终选择了和我们手中地图上的一条相贴合河流,这条河流叫做雾溪。行进中因为女士们小解,却发现了几具早已经烂成骨头的尸体,让人虚惊一场。
  万珊珊指着地上碎了的盔甲说:“这是秦汉时期的明镜甲,虽然都已经破碎不堪了,但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这是秦汉时期的盔甲!”
  “真不愧是世家出身?”我感叹说。
  的确这些地上三者这些盔甲片都是秦汉时期的明镜甲,秦汉时期的盔甲一改战国时期的那种鱼鳞甲的制作方法,把盔甲的甲片扩大呈方形拼接。到了唐朝的时候盔甲发展到最高峰,同事唐朝也是冷兵器时代的高峰,从无坚不摧的唐刀就可以看出,唐刀就像现在日本武士刀的原型。,最出名的就是统兵大将的锁子亮银盔,也叫明光亮银甲,就是戏文里面的金甲。这个时候的甲片也是拼接的,但是甲页小了很多。
  只有秦汉时期的甲片才会这么大,而且一般这是军队中下级军官穿戴着,一些高级军官还是穿着鱼鳞甲。地上有几把腐朽很厉害的剑,是青铜制的,而且细长,典型的秦朝制剑的方法。我起身向四周走了几步,想要在看看周围,因为雾气太大,很多都不清晰了。周围有些木头残渣,应该是搭建什么的残留。看来这个地方倒像是一个工棚之类的,就是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都死在这里。
  突然万珊珊喊了我一声:“李大哥,你看看这个。”
  万珊珊递给了我一块很破碎的木片,放在手中要是稍微一用劲就能捏得粉碎。木片上还隐隐约约有几个字“簪枭”“服”这几个字,看来是南越国的东西。因为这个簪枭是秦朝时候一个军功爵,属于当初商鞅制定军功爵制度的倒数第三等。后来赵佗一直沿用的是秦朝的制度,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军队也是如此。这个簪枭就是属于下等有军功的军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连长一级的。
  我捏碎了这块牌子,这还是大果紫檀制作的,算得上是自然界最坚硬的木头之一了,不过现在就像是一把沙子一样。这下面一共有十几具尸体,有的早已经连骨头都不剩,能够看得出来是因为地上有一个人的痕迹还有一些甲片。这里应该是搭建过什么工棚的,因为左右20多米都能看到木头腐烂的黑色参照,还有一些没有腐烂的铆头之类的。
  我让碎木屑从手指尖滑落下来对唐云馨说:“看来这里有人住过,应该是当初修建陵墓的人。河边的石头上都有人工雕凿的痕迹,还有一些拴船用的石柱子,这里又有工棚和死人。这个河道肯定是为赵佗修建陵墓运送石料木材的,不然不会有人为的痕迹!”
  如果没有想错的话,这里的河边上那些石头上面凿痕,除了那几根石桩是用来拴船靠岸的外,那些石槽也是有其他的用处的。万珊珊说这些石槽可能是因为河流在山洪时期太急,所以就在河边的石头上架起木架,用来支撑运送物资的船向上走。我想象这种说法还算是合理,因为我也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其他的理由了。
  唐云馨对我说:“看来我们里的目的地很近了。”
  我们开始往回走,徐平还在等着我们。黄洛瑶搀着满面通红的木情缘,一边还在奚落她。我们回到刚才吃饭的地方,徐平还在紧张的拿着伞兵刀在等着我们回来。他见我们平安回来了,快速收起了刀子,然后迅速的向着我们走来。我还以这家伙是来迎接我们的,没想到是向万珊珊献殷勤的。
  我们又开始往前走,结果没走了多长的距离,我感觉更冷了。这个时候雾气更重,基本上到了对面见不到人的地步了,幸亏是白天还能看得出雾是白色的,要是晚上可真是伸手不见五指这个词能够形容的。
  我侧耳听了听,还能够听见水声,但是比刚才我们听到的那种涛声小了很多。不知道我们是偏离了溪水的方向,还是就是水流小了。我想了想,决定向着水流发出声响的地方前进。因为如果沿着雾溪往前走,说不定就能找到进大雾岭入口。
  我们慢慢向着前面走去,整个大雾中寂静异常,除了我们的走路的声音,再就是树六的声音。突然我停下了脚步,我听到一些细微的撞击声音,很小但还能够听得出来。我停下来让他们也仔细听听,是不是我听到的撞击声。
  这个时候万珊珊突然说:“这是冰块与冰块撞击碎裂的声音!”
  我听到这里有点吃惊,这里是北纬20度左右,基本上属于地理意义上的热带了,哪里来的冰块,再说这里也没有高山冰川最高的也不过是1600米。我问万珊珊没有听错吧,这个地方哪里来的冰!
  万珊珊回答说:“我有一年冬天坐船从波士顿到伦敦,一路上听到不少大西洋里面票留下来的冰块的撞击声,只不过声音比这个大很多,但是几乎是完全一样。”
  这个时候黄洛瑶嘟囔了一句:“听着有点像是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
  不管是不是泰坦尼克号的航行杭行路线,既然是冰,那就够玄乎的。我继续往前慢慢的走,在这么大的雾中直接不敢走得很快,只能摸索着前进。这次幸亏带着登山杖来的,万一脚下是深渊或者是突然下陷的河流,一脚踩下去就麻烦了。何况我们现在用一句话形容很贴切,我们现在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
  终于我感觉我的登山杖点到了水中了,我赶忙让后面的人停下。现在我们就像是一群瞎子,一个人在前面摸索着前进,在这么大的雾中,明眼人和瞎眼的人没什么区别的。我蹲下来,仔细看了看前面,真的发现和里面有冰。忙把大家都交过去看,都啧啧称奇,因为在海拔这么低而且又处于热带的地方竟然能见到冰。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为什么一进到大雾中有一种冷的感觉了,者流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冰窖。河面的冰不断融化吸收着热量,另外大雾遮蔽了阳光,所以得不到外界充足热量。这个地方能够维持这这样的一个温度,全凭着空气的热量交还。即使是这样,这里的温度低的小人,怪不得我们进来我立马就打了一个寒战。
  这个时候唐云馨站起来对我说:“你有没有看到这个河面上的变化。”
  为什么唐云馨会这么问,我刚站来的身子又只能在蹲下去。我发现这个河面的上方一尺的距离竟然没有雾气,不知道是不是冰冷的寒气把雾气给逼走了。但是我很快就发现不对了,里水面最近的地方是没有雾气,但是上面的雾气却是一直在蒸腾上升。
  “这是???”我沉吟了一下继续说,“这里的大雾都是从里面产生的,都是从这些冰冷的河水中产生的。”
  徐平说了一句:“冰上面产生雾气,这个我见过,我夏天吃冰棍的时候总会看到冷气飘着。”
  “这个和你说的那个差不多,不过规模更大一些。”唐云馨对徐平说。
  木清溪问我们:“这是为什么,一般来说只有在污染严重,空气中悬浮颗粒较多的时候才会产生大雾。可是我们这里哪里有这么多的污染源,连个重工业都没有。”
  我和唐云馨摇了摇头表示都不知道,我本身是文科出身,对这些物理现象形成接触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都是浅尝辄止的学习。唐云馨虽然是理工科生,也是不是这个专业的。万珊珊也是表示自己不知道,这下谁也不明白了。
  我们后来死里逃生出来后专门拜访了一个气象学家,他给我们解释说,其实也算是比较简单了。我们都受当初的教材给误解了,都以为雨雪雾这类的天气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个充足的水汽,一个是浇地的温度,最后一个是凝结核。简单地说就是说在较低的温度下,饱和水汽会附着在凝结核上面形成雨雪雾。我们说的雾也是雨一样,都是小水滴不是气体,只不过体积小在空气中的密度大一些。
  也就是说要形成雨雪雾这三样是必不可少的,却一样都不可能形成。现在这里有充足的水汽还有很低的温度,但是却没有凝结核。这个凝结核就是细小的污染物就是我们所说的空气漂浮物,包括一些工厂产生的粉尘等。最近几年我们说的雾霾还有PM2。5,都是指的这些东西。但是这里却是干净得很,根本不可能有大量的漂浮颗粒。这里的氧饱和浓度还有空气洁净程度绝对是优中之优,所以哪里的那么多漂浮颗粒形成大雾的凝结核呢!
  这位气象学家跟我说,其实老的物理课本早就该改版了,因为一些东西早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你知道在我们中国,想要做一件走在人民前面的事情真的是太难了。他告诉我们说,其实没有凝结核也会形成雨雾天气,只要充足的水汽和较低的温度。
  走在雾溪流经的山谷中在,周围的大雾已经让我们看不清楚周围情况,我们也终于发现河流的异常。

  ☆、第四章 反常的河谷


第四章 反常的河谷
          我们走在大雾弥漫的雾溪山谷中,浓浓的大雾已经让我们看不清楚周围的情况。中间的时候碰上了一些小状况,在一处山坡下碰到一些古代的尸体,让大家虚惊一场。这里面越来越多的人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