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歌行-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落星看着他,说道:“那你要怎么跟我在一起?朝中岂能容你?你的家国重任怎么办?公主又怎么办?”
  宗宸沉吟道:“此事我已想了许久,一直都在谋划。如今正要打仗,这一仗若能成功,耶律古烈一部必然元气大伤,短期内再也无力挺进中原。到那时我便向朝中请辞,弃了这官职爵位;还要求皇上下诏,解除我与公主的婚姻。幸而我与公主并无夫妻之实,只是即便如此,也实在委屈了公主,日后公主但有所使,我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白落星道:“你与那丽阳公主并无夫妻之实?”
  宗宸道:“正是。”
  白落星迟疑道:“那你们……”
  宗宸已猜到他心中所想,说道:“新婚那夜我随着阿紫姑娘去找你,后来京中便都传说我与一个美貌女子走了。此事辗转被皇上知道,龙颜大怒,立时以作战不力为名,将我连降三级,要我即日回京领罪。谁知此时恰好关中出了事故,便耽搁了几日。后来报与朝廷,皇上见事关重大,便命我暂且留职查看,在关中驻守,不必回京了。如此直到今日,我一直都未进过京城。”
  白落星道:“可是前几日我到关中找你,你府里的人说你回京城去了。”
  宗宸道:“并非如此。我是有机密军务出关,不能被不相干的人知道,这才对外面说是回京城去了。”
  白落星恍然道:“原来如此。”他想了一想,又说道:“适才你想得倒是不错,可那皇帝若是恨你抛弃他女儿,要治你得罪,那便如何?”
  宗宸道:“皇上和公主若是气不过,那也合情合理,要打要骂要责要罚都由他,只是若要杀我,我便要逃走了。”
  白落星轻轻一笑,将自己的额头抵着他的,说道:“你身为大将军,竟然这般怕死,如何做将士们的表率?”
  宗宸道:“自然是怕死的,我们都要活到百岁,一起过神仙般快活的日子。”
  白落星又是一笑,说道:“好。”便慢慢探过头来,向他唇上吻去。
  二人唇舌纠缠,片刻间便已动情,吮吸噬咬,吻得越来越深入,纠缠良久方才分开。
  白落星疾喘着,恨恨说道:“你这个狐狸精,我都要被你害死了!”
  宗宸也知道他这一年来过得辛苦,又在他唇角一吻,劝慰道:“星儿,你再等我几日便好。”他转头看了看窗外,见天色已经泛青,说道:“星儿,我话已说完,这就要走了,天亮前还要赶回关中去。”
  白落星道:“索性我与你一同回去吧,说不定还有能相帮之处。”
  宗宸道:“此次是机密军务,回去后便要与兄弟们一起出关去了。军令中有章程,此等军机,即便是父母妻儿也不能说与他听,又如何能让你同去?星儿,你就在这里等我,我打完这一仗就来找你,咱们再也不分开。”
  白落星见他说得恳切,便点头应道:“好。”
  作者有话要说:  都说人家是亲妈啦,总是开金手指……


☆、垂拱殿

  第33章垂拱殿
  白落星虽然应了宗宸不与他同回破虏关,但心中却还是有些不甘,便伸出手来探到他右边肩上,将袍子拉到肩头,只见那里浅浅一个印记,乃是一圈齿痕。原来那天夜里白落星癫狂时咬的那一口,已然留了疤。
  此时他在那齿痕上一吻,说道:“下次再见时,我要在上面。”
  宗宸便笑了,英挺的眉目在跳荡的烛影里显得温软又柔和。
  他认真应道:“好,你要怎样便怎样。”
  白落星将他的袍子整理好,又伸臂抱了他,还是恋恋不舍。
  宗宸双臂用力,在白落星肩上紧紧一勒,便放了手,说道:“星儿,我该走了。”
  白落星缓缓放手,叮嘱道:“你万事小心,不要受伤。”
  宗宸看着他点点头,便转身下楼去了。
  白落星到窗口处向外看去,此时天只微亮,只见一个模糊的人影匆匆走着,在稍远处的一株矮树旁牵了马,很快便消失不见了。他突然间想到一年前,自己也是在这个窗口中看着他远去,只是此时与那时相比,心境已大大不同了。
  原来宗宸自一年前离了玉仙山后,也是每日思念白落星,痛心不已。后来他才下定决心,要全歼耶律古烈一部,为破虏关除了后患,然后便向皇帝请辞,安心与白落星厮守。只是那耶律古烈的大营屯兵十几万,在破虏关外虎视眈眈;而关内的军马统共只有五六万人,兵力相差如此悬殊,打起仗来谈何容易?故而宗宸连日来与麾下众将筹思谋划,呕心沥血,十分辛苦。再者朝中近日来又几次三番催战,诸般事务便赶得更加紧了。
  前几日白落星到破虏关时,恰巧宗宸带了人在关外勘察地势,考量要在何处夹击﹑何处设伏等等。只因此事乃是机密,这才对外说是回了京城。他此次回到关中后,听府中的人说白落星来过,便勉强抽了一晚的工夫,到玉仙山来找白落星,就是要对他说,自己已决意要跟他在一起,让他安心。
  这天清晨,宗宸从玉仙山赶回了破虏关。他顾不得夜里往来奔波的劳顿,便又带了人到外面勘察,一一在心中部署停当。回关后又筹备数日,终于万事俱备,此时关中众将无不斗志昂扬,都想着此次定要打场漂亮仗。
  眼看战事在即,不想朝中却突然传了旨意来,要宗宸火速回京,说是有十万火急之事相商。
  大战在即,却要召回主将,宗宸觉得此事颇有蹊跷。但君命难违,他还是将关中事务暂时交予了俞志忠,便上了路,随着传旨官日夜兼程,赶到了京中。到京城后连自家府门都还未进,便被带到宫里,等候皇帝召见。
  不一时皇帝的贴身内侍便来传旨,说道:“宗将军,圣上在垂拱殿见你,请随我来。”
  宗宸随着那内侍走过长长的宫道,来到垂拱殿。只见偌大的殿内只有皇帝一人,端坐于御座之上。但宗宸内力既高,耳目何等聪敏,立时便察觉到御座旁的屏风后面有人,大殿的侧门外也有人,听那气息应有数十人之众,且个个呼吸之间绵长清浅,显然都是高手。宗宸再想到皇帝此番召他进京颇有蹊跷,此时殿内又埋伏人手,心中登时便警觉起来。
  这时在位的皇帝乃是宋真宗,他等宗宸叩拜已毕,温言说道:“贤婿,自你到破虏关以来,兢兢业业,把守国门,前年那一战,更是扬我国威,令辽人闻风丧胆。如今又忙于筹备战事,日夜不休,真是劳苦功高。”
  宗宸心中猜想他语中之意,口中回道:“圣上谬赞了,此乃微臣分内之事。”
  真宗道:“贤婿不必谦逊,你的功劳朕心知肚明。”他说着端起案上的酒壶,亲手将那御酒斟了一杯,说道:“贤婿辛苦了,赐御酒。”
  方才传旨的内侍就站在真宗侧旁侍候,此时毕恭毕敬将那御酒端过来,递给宗宸。
  宗宸低头去看,只见那杯中之酒稍有浑浊,似不如往常般澄澈清明。他心中犹疑,当下也不接那御酒,只是跪拜道:“圣上折煞微臣了,微臣即便有些许微劳,也是本分,岂敢领圣上如此大恩?”
  真宗道:“贤婿你还是领了吧,朕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岂有收回的道理?”
  宗宸眼看推脱不过,只得将御酒接过来,却又装作不慎失手,当啷一声将那酒杯打翻在地。那酒洒在地上,隐约腾起几缕烟雾来,极微极细,若有若无。宗宸若非心中早有提防,也是难以察觉。当下他大吃一惊,暗道这竟然是毒酒!可是我并无过错,圣上为何要置我于死地?难道有小人构陷么?
  他心中虽然转着念头,口中却诚惶诚恐道:“圣上恕罪,臣一时失手,竟将御酒打翻,真是罪该万死。”
  真宗立时换了一副面孔,他拍案大怒,叱道:“宗宸!你勾结辽人,意图谋逆,罪不容诛!还不来人,将此逆贼拿下!”
  登时数十人自大殿侧门涌入,都是大内侍卫,一拥而上,将宗宸绑了起来。
  宗宸大急,说道:“圣上,臣何时勾结辽人?又何时意图谋逆?此话从何说起?可有证据么?这分明是有人构陷微臣,还请圣上叫那人出来与臣对质!”
  真宗怒道:“宗宸,事到如今,你仍不肯认罪伏法。也好,陈达信,你来与他对质,让他死得心服口服。”
  宗宸转头看那屏风,果然后面走出一个人来,乃是参知政事陈达信。这参知政事乃是副宰相之职,位尊权重。可这陈达信虽身居高位,却无甚本事,只专一的钻研真宗的性情,投其所好,溜须拍马,朝中许多正直的大臣都不屑与之为伍,可此人在真宗面前却很受宠信。
  此时陈达信现身出来,先给真宗行礼,说道:“圣上所言极是,微臣遵旨。”又转过身来对宗宸道:“宗宸,你勾结辽人,意图献了破虏关,还要率部协助那耶律古烈直捣东京,辽主已许你事成之后割地封王,是也不是?你只道此事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料被一位义士截了你的书信,辗转送到朝中。此事全凭圣上洪福齐天,这才有幸认清了你的真面目。”
  那陈达信说着,又自袖中取了一封信来,展开来在宗宸眼前晃了一晃,说道:“这信上种种谋逆言语,非为人臣者所敢言,非为人臣者所敢看,你还是自己来认吧,这分明就是你的笔迹无误。”
  宗宸一晃眼间,只看到一句“攻下东京,生擒昏君赵恒”。看那笔迹确实是自己的,当下心中便如明镜一般,知道是被小人构陷了,急忙辩解道:“圣上明鉴,这信并非出自微臣之手,分明是有人仿了微臣的笔迹,设计陷害。再者微臣近日来忙于备战,正要全歼那耶律古烈一部,又岂能与他勾结?此中详情还望圣上明察,千万莫要听信奸佞之言,冤枉了好人!”
  真宗怒气愈盛,说道:“你若不是与那耶律古烈勾结,为何朕频频催你出战,你却百般推脱?如今不俯首认罪,还巧言狡辩,真当做了驸马,朕便不会杀你么?”
  宗宸正色道:“圣上,若不筹划停当,岂能贸然出兵?白白劳民伤财,罔顾将士性命,此非用兵之道也!”
  此时真宗正当盛怒,心中早已不耐,叱道:“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殿前侍卫,快将此人推出殿外,就地斩首!”
  众侍卫应了一声,便来推搡宗宸。
  宗宸一听斩首二字,登时便想到白落星,心说我若当真死在此处,星儿该是怎样的伤心难过。他心中愈加焦急,当下运了口气,全身内力充盈,双臂一挣,竟然嘭的一声,将身上绑的绳索綳断。
  真宗没想到他竟敢违抗圣意,大吃一惊,一时间竟呆住了。
  宗宸一步步逼近御座,说道:“你这昏君,竟如此是非不明,忠奸不分!我宗某为人处事,向来光明磊落,顶天立地,今日岂能怨死在你等昏君奸臣之手!”
  那陈达信就在真宗侧旁,此时连连叫道:“护驾!护驾!快护驾!”
  侍卫统领杨涟早已带人将宗宸团团围住,当下喝道:“上!”
  众侍卫立时刀剑并举,一拥而上,动起手来。
  眼看着身前一片刀光剑影,陈达信连忙说道:“圣上,此地凶险,请快快移驾!”
  真宗这才回神,他连忙起身,由陈达信和自己的贴身内侍两边搀扶着,向大殿的侧门奔去。谁知三人才刚起步,正巧一个侍卫被宗宸击中前胸,向着三人直飞过来。三人急忙闪避,陈达信却因离得最近,避之不及,被那侍卫手中的短剑划中小腿,登时惨呼一声,摔倒在地。他向腿上看去,只见长长一个刀口,血流如注。真宗见此场景,更加惊慌,急急忙忙与那内侍奔了出去。陈达信腿上受伤,难以起身,眼看离门口尚远,只得就近爬到御座后面,战战兢兢,吓得抖成一团。
  作者有话要说:  


☆、铲恶锄奸

  第34章铲恶锄奸
  宗宸抗旨不遵,大闹垂拱殿,与一众侍卫们激战起来。
  他功力虽高,对方却是人多,且既然身为御前侍卫,便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手。尤其是那侍卫统领杨涟,入宫前在江湖上也是威名赫赫,人称“东海剑圣”,功力非凡;再者宗宸进宫面圣,身上自然不能携带兵器,那霜痕刀早已在入宫时解下,此时赤手空拳被众人围攻,只得愈发奋勇。一时间殿中只见一个个人影辗转腾挪,耳中只闻风声赫赫,间或有刀剑相撞之音,叮当作响。不时更夹杂一声惨呼,乃是侍卫中有人被宗宸击中,立时便摔出那刀光剑影之外,倒地不起。
  如此双方混战不多时,便有十几名侍卫受伤。宗宸且战且退,渐渐向殿外挪去。谁知还未到门口,外面又是一群侍卫涌来,黑压压一片,看上去竟有上百人之多。
  杨涟登时松了一口气,大声道:“先去守住门口!咱们轮番来战!”
  此时宗宸身上也带了伤,虽然只是几处轻浅小伤,却也不由得他心中焦躁,暗想他们若要车轮战,我困也要被他们困死了,怎生想个法子赶紧走了才是。
  双方正混战间,突然殿外一个女子的声音喝道:“住手!杨涟,本宫命你们立刻住手!”
  众人闻声向殿外看去,只见来人乃是丽阳公主赵晴。她一身红色便装,一手持宝剑,一手提剑鞘,一步步向殿中走来,身后还跟了几个宫女,也都佩了剑。
  宗宸与一众侍卫吃了一惊,便都停了手,只是杨涟等人还是将宗宸围在垓心。
  赵晴带人来到殿中,说道:“杨涟,你让开!”
  这位公主自幼习武,性情豪爽,严正刚毅,再者又最得真宗宠爱,因此平日里众侍卫及文武百官都对她颇为敬畏。当下杨涟不敢违拗,只得让侍卫们先散开,一起过来参见。
  宗宸见是赵晴,也大出意料之外,说道:“公主。”
  赵晴道:“宗宸,你跟我走。”
  杨涟听她此言,急忙说道:“公主,使不得!我等乃是奉圣命擒拿逆贼,若是放他走了,我们一众人等,全都脱不了干系。”
  赵晴登时大怒,叱道:“放肆!宗宸一家世代忠良,他驰骋疆场为国效命之时,你还在江湖中厮混。如今遭奸人陷害,竟被诬为逆贼,天理何在?他究竟是何等样人,你们心中难道就没有计较么?”
  其实宗宸虽长年在边关军中,但杨涟等人听朝中议事,以及大臣们的议论,早已熟知他的为人,心中也都不信他会与契丹人勾结。只是如今皇帝既然说他有罪,这话便不能说出口了,当下只得推脱道:“公主,此乃圣命,属下实在是不能不遵。”
  赵晴冷笑一声,说道:“如此也罢。只是宗宸乃是本宫的驸马,我们夫妻同体,你们既要杀他,便连本宫也一起杀了便是。”
  杨涟听她此言,连忙跪拜道:“岂敢,岂敢。”
  众侍卫们见他跪了,便也都跪倒在地,一时间殿内黑压压跪了一片。
  赵晴也不理会他们,只是缓缓在这大殿内环视,只见不远处十几个侍卫横七竖八倒在地上,身上都带了伤,挣扎不起,却没有一个断了气的。
  赵晴又是一声冷笑,说道:“杨涟,你们只想着要杀他,可他手下却是留了情的,你们知也不知?”
  原来方才相斗时,宗宸心想,这些侍卫也只是奉了圣命,与自己并无仇怨,再者其中几个还是以前进宫时见过几次的,看着面善,因此便不忍心伤他们的性命,只想着将之打倒,自己走了便是。那杨涟与宗宸缠斗多时,岂能看不出来?此时被赵晴一说,便哑口无言了。
  赵晴又转身看看宗宸,正要开口,只听那御座后面有动静,便抬手拿剑鞘指了指,命身后的几个宫女道:“去看看谁在那里。”
  两个宫女应声而动,从御座后面拖出一个人来,正是那参知政事陈达信。原来这陈达信几日前就曾吃过赵晴的苦头,此时在御座后面听得赵晴来了,登时吓得牙关相击,浑身战栗,这才弄出动静来,被赵晴察觉了。
  赵晴一见陈达信,怒不可遏,叱道:“都是你这奸佞小人,蛊惑父皇,陷害忠良。今日本宫便要取你性命,为国除奸!”
  陈达信知她此番定是说到做到,早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上连连叩头,哀告道:“公主,公主饶命,饶了小人吧……”
  杨涟也劝道:“公主,参知政事乃是朝廷重臣,不可轻动啊!”
  赵晴正色道:“有何不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那陈达信一介文官,手无缚鸡之力,此时已吓得瘫在地上。赵晴手持宝剑,当胸一剑刺去,手起剑落,鲜血飞溅。陈达信惨叫一声,就此断了气。众侍卫见她竟然当庭诛杀朝廷重臣,且是亲自动手,也都吓得战战兢兢。
  赵晴将宝剑拔出,那剑尖上尚滴着鲜血。她就在陈达信的官服上拭了剑上的血迹,转过身来,斩钉截铁道:“宗宸,跟我走!本宫倒要看看,哪个敢来拦你!”
  她说着便仗剑带着宫女们向大殿外走去,宗宸跟在她身旁,一路出了皇宫,只留那杨涟左右为难:要拦自然是不敢,但若就此放宗宸走脱,真宗那里又不好交代。两相权衡之下,只得派人飞报真宗,又从侍卫中挑了十几个身手好的,自己带了,远远跟在赵晴和宗宸身后。
  赵晴和宗宸出了皇宫,便将跟着的几名宫女遣散。因恐真宗下旨将京城戒严,二人又急忙出城,从小路行了一程。
  眼看着人烟渐渐稀少,宗宸这才停下脚步,问道:“公主,你怎么会到垂拱殿的?”
  赵晴道:“我这几日一直在宫中,听说你到了,便赶了去。只是你怎地又回京城来了,难道瑞函没有见到你么?”
  宗宸吃惊道:“瑞函?我从未见过。公主,你派瑞函去见我的么?”
  赵晴道:“正是。只是瑞函既然未见到你,说不定便是在路上遭了不测。”
  那瑞函乃是她的贴身宫女,平日里最受重用。如今赵晴想到此处,心中不禁伤感。
  宗宸疑惑道:“公主,你让瑞函去见我因了何事?我又为何平白无故被人构陷?”
  赵晴叹了口气,说道:“你遭人陷害之事,我也是无意中才发觉的。朝廷不幸,奸佞当道,此事全因那陈达信而起。”
  原来数日前赵晴回宫探望母后,途经御花园时,恰巧碰到真宗在此召见陈达信。她远远听见陈达信提到宗宸二字,便遣散了跟在身后的内侍和宫女,自己悄悄靠在假山后面,凝神听他二人讲话。
  只听真宗说道:“陈爱卿,看来前番你所言属实。那宗宸朕已数次催他出战,他却一味推脱,若不是与辽人有勾结,又岂能如此?”
  赵晴在假山后大吃一惊,心想父皇为何竟出此言?
  她还未及深思,只听那陈达信又说道:“圣上明鉴。如今此人已不能留,否则他即日便要献关,到那时率所部人马与辽人合兵,自破虏关长驱直入,则中原危矣。”
  真宗沉吟道:“爱卿所言极是。朕这就召几位重臣来商议此事。”
  陈达信连忙说道:“圣上,万万不可如此。”
  真宗疑道:“为何?”
  陈达信道:“圣上,那宗宸平日里惯常装扮得忠良耿直,朝臣们大多被他迷惑,若是与之商议,恐其意见相左;再者此事乃是机密,若知道的人多了,万一走漏风声,令那宗宸提前降了契丹,便追之不及了。”
  真宗赞道:“有理,有理。“
  陈达信道:“圣上谬赞了。总之兹事体大,还需圣上乾纲独断才是。”
  真宗道:“好,就依爱卿所言,待朕诛杀逆臣后,再将此事公之于众。只是,那宗宸身在边关,远隔千里,要如何才能将他除去?”
  陈达信道:“圣上,宗宸在军中多年,很有几个亲信,若是将他就地正法,怕万一激起兵变,不如圣上将他召回京城再下手。再者微臣常听人说,那宗宸武艺高强,非常人所能敌,宫中的侍卫只怕也不是他的对手。因此圣上可赐一杯御酒给他,里面下毒,他若是喝了,正好省得动手,岂不干净?”
  真宗想了一想,点头道:“嗯,此计可行。”
  此时赵晴再也听不下去,她从假山后现身,来到真宗面前,先施了一礼。那陈达信见来人竟然是她,心中惊恐,却也不得不壮着胆子过来见礼。
  赵晴早就听说他的品行,此时恨不能将此人一剑杀了,当下便叱道:“陈达信,你这奸佞小人!平日里做些谄媚逢迎的勾当也就罢了,如今却来陷害忠良,我看朝中要除掉的,应当是你才对!”
  陈达信连忙哀告道:“公主,小人冤枉啊!”
  真宗在一旁听赵晴说到谄媚逢迎等语,心中早已不喜,说道:“晴儿,陈爱卿乃是为朕分忧,你不得放肆。”
  赵晴道:“父皇,你身为一国之君,岂能如此不辨忠奸?宗家世代忠良,宗宸的两位叔祖还有他的父亲,都是为国捐躯。他自己更是少年时便为国效力,这十余年来功勋赫赫,朝中有目共睹。如今好端端的便要诬他谋逆,可有证据么?此事又有谁会信来?”
  作者有话要说:  


☆、尚方宝剑

  第35章尚方宝剑
  赵晴极力为宗宸辩白,真宗却固执己见,说道:“晴儿,你说证据,却不知此事早已铁证如山!宗宸与那耶律古烈往来的书信,被民间一位义士截了,辗转送到朕的手里。那信中满是大逆之言,可恨已极!”
  赵晴痛心道:“父皇,你怎么如此糊涂!以宗宸的本事,他若是真的与那耶律古烈有来往,又岂能随便被不相干的人截了书信?再者说来,父皇你既疑他有不臣之心,按律法也应交付有司审理,又岂能尚未定罪,便随意以私刑取人性命?”
  真宗已被她说得有些不耐,勉强劝道:“晴儿,朕知道你心中喜爱他,但天下男子数之不尽,日后父皇再给你选个更好的驸马就是。”
  赵晴听了此言,心中愈发急了起来,说道:“父皇,你怎么还不明白,女儿今日之言,难道是为了一己之私么?我不单是您的女儿,还是大宋的公主,为国为家,又岂能眼睁睁看着忠良之臣含冤而死?如今朝中已无良将,若是没了宗宸,又有谁能守那破虏关?”
  真宗冷笑两声,说道:“难道朕偌大的朝廷,没了他还不成么?俞志忠把守破虏关足矣!”
  赵晴道:“父皇,那俞志忠乃是宗宸的亲信,此事尽人皆知。宗宸若是冤死,他又岂能尽心守关?”
  真宗被她顶撞得愈发焦躁起来,怒道:“朕心意已决,你勿再多言!快快回丽阳宫去,这几日不准离开皇宫!”
  赵晴痛心疾首,说道:“父皇,你竟如此昏庸,执意冤杀良将,日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本朝太祖太宗!”
  真宗大怒,叱道:“放肆,竟敢如此跟朕说话!”
  陈达信一直垂首站在一旁,此时连忙上前来劝道:“圣上,息怒,息怒。那宗宸乃是公主的丈夫,公主为他洗脱辩白也是人之常情,圣上不要气坏了身子才是。”
  赵晴听他此言,怒不可遏,抬手便是一掌,啪的一声打在陈达信左边面颊上。赵晴自幼习武,力气自然不小;那陈达信却是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当即便被打得跌在地上,耳中嗡嗡作响,面上也肿起老高。
  赵晴伸手指着他,恨道:“无耻小人,竟来挑拨我们父女,是何居心!”。
  陈达信只是捂着脸在地上哀叫:“圣上,给微臣做主啊圣上。”
  真宗大怒,说道:“竟敢在朕面前殴打朝廷重臣,真是……真是无法无天了!来人!”
  近处一队侍卫闻声而来,真宗命道:“将公主送回丽阳宫,没有朕的旨意,不准放她出来!”
  自此赵晴便被真宗软禁在丽阳宫内。这丽阳宫乃是赵晴未出阁时所居的寝宫,其中诸般器物,都是以前用惯了的,身边也还跟了几个心腹的宫女伺候,日子也算顺遂。只是她心中记挂着宗宸,焦急不已,思来想去,只有派自己的贴身宫女瑞函,趁机偷偷混出宫去,到破虏关去见宗宸。后来却不知为何,二人未能会面。
  今日宗宸垂拱殿一战,宫中大乱。赵晴原本就时刻留心宫里的动静,此时听到把守丽阳宫的侍卫们私下议论,得知此事,便带了几个宫女冲出丽阳宫去。那些侍卫们虽然在此把守,却有哪个敢真正与赵晴交手的?赵晴于是带人一路赶到垂拱殿,这才与宗宸相见,并带着他闯出皇宫。
  此时二人在这荒郊野外,赵晴忧心忡忡,说道:“父皇听信小人之言,处事失当,朝中已容不得你了。宗宸,如今你有何打算?”
  宗宸便想到白落星,心里登时柔软了。他笑了一笑,说道:“破虏关不远处有座山,叫做玉仙山,有人正在那里等我,我要去找他。”他顿了一下,又道:“公主,是我连累了你,此时你若回宫,皇上必定责罚。不如先跟我一起到玉仙山去,待皇上将此事查明真相后,再回宫不迟。”
  赵晴想了一想,没有说话。
  宗宸又道:“其实即便此番皇上不杀我,日后我也要向朝中请辞。只是与那耶律古烈的一役,我已筹备多时,如今却有些可惜了。”
  他说着便侧了头去,定定望着破虏关的方向,目光凝重,心里也不知想的什么。
  对于这一役,宗宸只轻描淡写的一句“筹备多时”,但赵晴一向诸事留心,身在京中,却知道他为了此役呕心沥血。现如今见他功败垂成,壮志难酬,心中不禁怅惘起来。但转念又想到他说要向朝中请辞,觉得颇为费解,便问:“宗宸,你说原本便要向朝中请辞,这却又是为何?”
  宗宸沉吟片刻,说道:“公主既然问了,我便照实讲来,还请公主恕罪……”
  他正要叙说白落星之事,突然听到远处群马奔腾,凝神细辨,觉得足有七八十匹之多。
  赵晴见他话未说完便即停住,只是向着后面望去,便问道:“怎么,有何不妥?”
  宗宸道:“公主,有人追来了。”
  此时赵晴也已隐隐听到马蹄声,她向后看去,不多时便见一队人马远远奔来,看服色正是杨涟和宫中的一众侍卫。
  原来杨涟派人将垂拱殿之事回报真宗之后,真宗大怒,尤其是赵晴,竟然当庭诛杀朝廷重臣!真宗一时怒不可遏,便传旨意给杨涟,令他带人追杀宗宸。并赐尚方宝剑,嘱他若是公主阻拦,就先杀公主,再杀宗宸。
  此时赵晴看着那杨涟等人急速奔来,恨道:“父皇真是顽固,难道定要逼得你大开杀戒么!”
  马行甚速,众人顷刻间便到眼前。杨涟翻身下马,拱手施礼,说道:“公主。”
  赵晴见他手中擎了一柄剑,镶金嵌玉,明黄剑穗,知道乃是御赐之物,当下冷笑两声,说道:“杨涟,父皇让你用这把剑来杀我么?”
  杨涟略一思索,说道:“不敢,圣上让我等来请公主回宫。”
  赵晴道:“是么?请我回宫,那宗宸呢?”
  杨涟尚方宝剑在手,心中便有了些底气,说道:“宗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