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琢玉成华-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鸡毛我们都不会弄啊……”
“那个鱼汤顾大人会不会看锅啊?”
顾文古不顾他受到的热烈欢迎,从挽袖劳动的大人们看到我手上,再从我手上看到光兔子,眼光随着光兔子身上垂下的一滴血“啪啦”直落地上——跺脚,嫌恶的扭头,跑了。
“顾大人还真是,哈哈……”
“第一年来的,都这样。”
“南方人嘛,书生意气。”
几位老大人望着他迅速消失的背影,了然道。
我插嘴,“那个,顾大人这样跑了,是不是恶心到了?”
“一会就好了。”
“吃饭就回来了。”
“还是苏大人这样的年轻人好啊,一点不忌讳。”
“想当初老夫也是,这个要拿笔的人动手杀鸡,实在是抵触的紧,不过习惯了就好啊,反正一年也就两次。”
“呵呵,野炊几次也就习惯了。”
“习惯了,也是有些野趣的嘛。”
“就是就是……”
俗话说群情大如天。一片幸灾乐祸中,我也没办法啊。
忠义难为'二' 结果顾文古此人果然性格,等到酒过三巡,他也真的没来吃晚饭。
“看不出来苏大人还有这一手烤野味的绝活,”定襄王填饱了肚子,大手在腹间拍拍,不忘夸我几句。“你分到营里本王真是有口福,哈哈……”
“小时候皮的,有机会就山里打个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能动的那还不都是拿来打牙祭了。”
定襄王听得大笑,“哈,你不说我还真看不出来,原来苏学士还是山大王?”
那是,当年一座云雾山,都快被我和芸师父一对师徒双煞骚扰到千山鸡飞绝,万里兔无踪了。
吃得差不多了,我拍拍屁股站起,“你们聊着,我去看看顾大人啊。”
“唔……馒头,在那边笼里。”
定襄王好心的指点一声,擦一擦油嘴,继续撕他的兔子。
寻到顾文古的帐子,喊了他声,得到回应进去一看倒好——这位老兄借着柴火之光,盘腿坐在地上,竟然在夜读圣贤书。
“文古兄,”我呆那,是又好气又好笑,“大家不过跟你开个玩笑,你就真不来吃饭了?”
顾文古见是我,也没起来招呼,眼神示意我坐,“没有。”
可惜他的肚子咕咕不适时的叫了两声,出卖了他。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惜书中,没有白馒头啊……”我蹲下,把揣着的馒头丢给他,“呐,定襄王让我带给你的。”
顾文古接了馒头,稍稍有些不自在的看我一眼,我笑笑,他终是放在火上烘起来。“其实……我也没什么心思去和他们哄闹。”
瞥一眼他刚才看的东西,将近寸把厚的一沓卷宗,接口处尽数印着刑部的封印,我没接口。
他也不在意,看着火势翻转了馒头,一会热了,拿下一只,细心拨了烤焦的皮,一点一点掰下吃了。
我坐了会,也没什么事情就想早点起身告辞,却忽然觉得有点奇怪。四下张望了一番,并没有找着来源,就忍不住问他,“顾大人……你有没有,呃,听到有什么声音?”
“哦?”
顾文古停下正剥馒头皮的手,不解的抬起头来,“什么声音?”
“叽叽喳喳的,小声吵的声音。”
“有吗?”
“有啊,越发的大了,你仔细听听?”
“嗯……”他听了我的话还没来得及凝神细听,忽然嗖的站起来,四处乱看,一脸紧张的盯着我,“是有,是什么?是什么……该,该不会是耗子吧?”
陡见那一脸状如见鬼的刷白,我忽然很想笑。跟着站起来,开口就揶揄他,“文古兄,你,你难道——”
话还没完却见顾文古骇然变色,手上拿的半个馒头掉下,骨碌碌滚到一边。
“怎么了?顾大人,顾大人呐,您该不会是真的怕,怕……呵……”
这回我不顾他的面子,真忍不住笑了。
“……”
顾文古瞪着我,一脸惊惧,张口结舌,说不出一句话。
“不会吧,顾大人,文古兄,就这山里,哪里会真有耗子?你要找出一只,我还就逮了烧了,来给您下酒……”
他没有搭话,嘴唇微扇,脸色青白,身子桩子般僵着,一只手颤颤抖着往我身后指。“……”
“在哪啊?”
我好笑的顺着他手回头——再笑不出来了。
身后半丈处,一条二尺来长,莹绿发光,体侧两道白色背鳞纵线划过的青蛇,蜷卧在堆在门口的被褥中。它宝石般的菱形头颅上嵌着两只黄豆眼,殷红的信子一闪一缩,正冲着火光缓缓的,弧度优美的伸出——
正冲着我伸出。
在心神有所反应之前,身体已经先行动。
几乎在蛇向我袭来的同时,我反射的向后疾跃,随手抓到什么,都向蛇头砸去。
没有命中,但是及时阻了青蛇的动作。
下一刻,抄起的一沓圈扎卷宗幸运的戳中七寸处!
——青蛇在硬质书脊抵戳下翻动不休,尾巴几乎是立刻就反缠上我的手腕,忍着一股一股翻涌的恶心,我杵着卷宗,死死不放。
蛇缠得越来越紧,紧的像要箍断胳膊,手杵着,却越来越无力。
胆战心惊中,它竟然还能昂头试图反噬,大骇失色,一脚踩下——
蛇头抵地,一盏茶之后,终于不再动弹。
凉湿的蛇身自手腕上缓缓滑下,在衣袖上留下几条麟印。半晌之后,我僵直着腿移开左脚,靴底之下,青色的皮肉粘在地上,一小摊腥恶的血肉模糊。
不放心的在那处狠狠补上一脚,我最终站起身来,气喘如牛。
回头,顾文古颓然坐倒在地上。
“……没事吧?”
我也是惊魂未定,声音虚飘飘的,如九天外隔着厚厚云层的传音。
他答不出来,不过并不像受了伤的样子。
吁一口气。两指拈起那条死物,冲着那走形的蛇头看了看,大概是竹叶青一类的爬虫。凑到鼻头,那物有一股虫蛇特有的腥膻之气,除此之外,却还隐隐有些雄黄和草药混合的味道。
扔了蛇,我问顾文古,“你介不介意我把这翻一遍?”
顾文古仍不答,只坐在地上,惊惧的看他脚边的死蛇。
无暇安慰他,我只得沉声道,“你起来出去,让我里外翻一遍……保不定还有。”
最后一句话很有效,顾文古试了两次,挣扎着爬起来,跌跌撞撞出去了。
捡了根烧火棍,我四下戳戳弄弄搜索一番,确定并没有其他的走虫。出来检视外面,看到帐顶,倒是明白为什么先前有叽叽喳喳的声音。
原来我无意中,把那一窝鹌鹑放在顾文古的帐篷上了。
小小的鹌鹑,救了我一命。
或者说,是救了顾文古一命。
看看十几步外的篝火处,烧烤未完,酒香阵阵,气氛依旧热烈喧嚣。这一番帐中的折腾似乎并没有惊动他人。顾文古静静站在不远处,不知是深思熟虑还是尚未回神,他没有叫人。
“先进去?”我问。
他也有些缓过来,点头。
进帐放下门帘,火光冲上,他脸色仍是发青,我苦笑着想,我的脸色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方才多谢贤弟……”顾文古哑了半天,终于找回了声音,“若不是你在——”
“先不谈这些,”我拎起那死蛇,随手拿团布粗略包了,沉声问他,“文古兄,你手上,到底有几桩案子?”
弹劾之风盛行,目前会同三司监审的渎职舞弊案,怕是都积在他手上。我本不想问,但现在又不得不问。
“不下十桩。”
“几桩是要命的?”
他沉吟半天,“……几乎桩桩要命。”
叹口气,我把那抱着蛇的布包往他手中一放,“药驱冬蛇,谋害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顾文古捧着那蛇,身子打糠般抖个不停,却也意识到事情严重性,好生把持着不敢摔下,声音却颤着,越说越是小声,“……山地草长湿重,本多虫蛇……难以判断……即使是人为,恐,恐怕白天,也早就布下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
郭怡只是被打,现在他们,是要你命啊!
他偏偏垂首默立,不语不言。
作孽啊……
“为江南同文,这样值得吗?”
他惊诧的看我,稍后仍是垂首不语。
我看着他,亦无话可说。
半晌,我无奈的打破沉默,“这样,今晚文古兄先去我帐子歇了吧。西边不远,二十七号。”
顾文古这下倒是抬起头来。“不可,那你怎办?”
“无妨,我可去别处打发时间,不行再回来和你挤挤。”
“……不可连累贤弟。”
“一晚而已!”我几乎动了真怒,“你怎的非要这样置我于不义!”
顾文古吓得一愣,犹豫再三,终于答应。
我心中烦躁,负手站在门口,等他收了卷宗和其他几样随身东西,避开众人,带到我的帐篷。
进去引了火,告辞就要出去。
顾文古忙起身追着说,“多谢。”
“不必言谢,文古兄自便吧,好好休息。”
“……苏贤弟,”要转身出去,他忽然又喊住我,沉吟再三,再仰起头是一脸认真严肃。“贤弟以为同文如何?”
心中有气,我住了脚直接反问他:“文古兄是问我同文如何,还是暄兆文祸如何?”
顾文古顿了顿,方小声开口:
“暄兆文祸……又如何?”
“呵……”我冷笑一声,“不如何。”
“……怎么说?”
我对上他的殷殷目光,顿了少刻,漠然启开唇口。“不当如何,不论如何——天地悠悠,苍然万物;公道二字,自在人心。我辈区区凡人,数十载蹉跎一梦,岂劳奈何之,岂可,奈何之?”
顾文古张口结舌,直直看着我的一脸凉薄,时间之久,我以为他要看着看着,怆然欲慨,慨然欲泣。
然而最终他只是低首恍若离神般立着,良久未语。
我也不说话,就这么陪他沉默着,直到他再度开口。
“……同文于我,是师长,是友人,是前辈,是后生。同文于我,是江南士林百年清誉,是天下大义,百姓福祉。”
再抬首,他已是满脸坚毅。一双黑沉的眸子耿直的瞪着,尽处熠熠凸现的光华,仿佛是有谁,一把燃亮了心底的火花,“——虽知未尝可奈何,唯义之所在,万死莫辞。”
……
我喟然无语。
犹豫片刻,顾文古看着我,补充般压低了声:“皇上曾言……愿有朝一日,令行天下,为暄兆三君子正名……”
我早已猜到。
只是点头,掀帐出门前,我悄声说了句:“你且活着,才能看到那一天。”
子夜奇谈
午夜梦回,常常会梦到很多人,但是罗放,从不在其中。
他好像是那种,你只有在清醒的时候才有心力想起的人。
也恐怕是因为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做派,统统和伤感二字,沾不上边。
对他最深的印象,始终是小时候他等我去讲学的时候,穿一件松垮垮的大白袍子,独自站在秦淮河岸种满紫藤的院子里,藤架下,落花中,散发赤脚,迎着河风,无声惬意的笑。
常常我正襟危坐在小竹凳上,一手捧经史子集,一手托笔墨纸砚。他仰躺在一把竹椅上,一手晃一把蒲扇,一手端一只茶壶,眯缝着眼似睡非睡,想起什么了,就信口开河般有一无一的,说几句儒,讲几句道。
一天也没有几句。有时候难得话多了,又扯着扯着,扯到没完没了的小故事里去。那些小故事……呵,那些被私下篡改、或根本是凭空杜撰的小故事。那里面,有各形各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有奇奇怪怪的发展,有含含糊糊的暗示,有不清不楚的起因,也有不明不白的结局……就是没有丝毫大道理可言。
我一直觉得他在误人子弟。
待入室弟子尚且如此,别人,他更难说是上心。
据说罗家是江浙一带最大的药商,罗放从小过的是富家公子的生活,闲时研究医理和药材,也喜爱游山玩水,最后的副业是做做学问。
据说前两项都腻了,他便卖了几家药行,开了一间叫同文的书院。
又据说因为罗放头上顶着江左四俊之首的帽子,偶尔会呼朋引伴叫些多少有点小名头的人去书院饮酒作对,谈天说地,又兼之他对贫寒子弟不收学费,同文名声很好,生源很充沛。
等到几年下来,学生先生渐多,真正聚起一帮颇有影响的清正之士,他就不怎么去书院玩了。
九年前他去世,同文仍在,发展到今天,一座书院赫然成为江南清流之代表,却也不知,是幸与不幸,有没有,违背他当年的初衷。
谁知道呢……
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所谓初衷。
若说他是无心栽柳柳成荫,我是不信的,可若说是他的意志影响了今日的同文,我更不信。依罗放的性子,我宁愿相信他只是存心搭起座台子,造了一个空间,好让别人有地方唱戏。
有师如此,无语问天。
因而迄今我对同文所有的感情,止于他是罗放无聊时,开来解闷的书院。
山风阵阵,我晃着腿坐在树杈上,悠然出神。
看一眼旁边,方才从顾文古帐上取回那一窝鹌鹑,它们叫得久了失了力,此刻在寒风中可怜巴巴的挤作一团,簌簌抖着相拥取暖。
救命的小鸟们,多谢。愿你们幸运,能被父母找到,平安的过下去。
念完祈愿,我继续出神。
那时的某一天,罗放讲完了太子晋与周灵王的故事,他站在藤架下,在晚风里指天笑言,仙王子,真升仙乎?人呐,不能太油滑,凡事妥协,可也不能太正直,凡事强求。秉着一颗善心、行能行之事,不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小子,记住了?
我记住了,还引为至理名言。
因为觉得这样才有道理,所以我虽心怀敬重,却一直觉得同文那帮人迂腐,觉得暄兆三君子愚忠,觉得顾文古耿直到傻气,全不似罗放这等聪明人教出来的学生……
可这会,我倒想起罗放的另一句话来。
他说,人不管走那条路,只要是自己认准的,就很不错。
忽的羡慕起顾文古来。
从树梢上跃下,落地无声。
我拍拍身后沾的树皮和枯叶,长吁一口气。
那时太小,不能体会罗放我行我素潇洒不羁背后支持着的深沉,所以也根本没明白他话里的沉重。
顾文古走在自己选的道上不回头,于他,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站在灯火通明的主帐外等候通传,一盏茶后刘玉从里面出来,却小声告我,皇上并不在。
我不好问他景元觉这时候为什么不在帐中,只好告辞。
出来想了想,我去围场守卫营帐,找了一个官员,说是要查找朋友夜聊,问可否告知营帐号?
那官员让我去看入围场时报道的登记簿。
果然是公开的……叹口气,我往回走,路上经过一处营帐,外面分明是付大人马车,犹豫片刻,进去叨扰。
付大人的两个儿子见我来,客气几句便依次出去,将他们老父完整留给我。
付大人蜷在床榻上,衣服加被子,裹得像个灰扑扑的大团子。
“小苏,你总算来陪我说话了。”他在那团里伸着头,像是乌龟出壳,“冬狩,无聊吧?”
不无聊,至今我忙都来不及。
可我脱口却是,“这来看您老大人,自然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想着您的教诲了,哪能是无聊呢。”
付大人哼了一声算作回答。
“呵呵,”对他的不屑我习以为常,接着说话:“我刚才在东营给吓到了,您就当我这是来您这压个惊,可千万别赶我啊。”
老头子来了兴致,抱着被子往前拱了拱,“出了什么事?”
“今天晚上吃完饭,不是没事做嘛,我就琢磨着去旁边营帐,找个认识的人说说话,打发打发时间不是?可结果……您不知道啊,”我凑到他旁边,紧张的压低声音,“人没见着,见……鬼了。”
“什么?”
“嘘!”我抓着他的被单左右看,“付大人,我说,这荒郊野外的,怕是有些东西……不干净。”
“哪……有不干净,”他瞪起眼珠子推开我,“你小子好端端的乱说什么?”
“哎呀,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哪能不信?”我在床榻边坐下,又凑过去抓住他的床单边角,“可真没乱说……当时,我走到友人帐营外,还差那么几步没进去,抬头就看见一道黑影倏的在眼前闪过——我想晚上帐子里面点了火,人影照在营帐上晃一晃,可能自己眼睛花了看得不那么真切,也就没太在意。这么想着,我掀了帘子进去这么一看,嘿,里面根本没人!”
“啊?”
“这还算好的,那时我就奇怪啊,还想着,这是不是有人和我开玩笑什么的,这么着四下看看,结果,却看见门口的一团被子,慢慢,慢慢的动了起来……”
“啥,啥?”
“——被子,这种被子,自个动啦!”我揪住付老爷子的被子大着嗓门重复。“它慢慢的挪动,一点点的,在我眼前展开……然后,它掀开了一角,一个小角,从里面,一条这么长的——”
拿手比了整整两尺,付老爷子惊叫,“蛇!”
“大青花蛇!”
“后来呢?”
“我吓僵了,六神无主,一动也不敢动,眼睁睁的就看那家伙鼓着两颗黄豆眼瞪着我,吐着一条猩红的信子嘶嘶作响。也不知过了多久,它突然昂着头,扭着身子就爬起来,那是越爬越快,越爬越快,眼看,眼看就——”
“就怎样?”
我收口,“就这么爬出去了。”
“……哦,咳咳,”老头子难掩失望之情,“咳,爬出去了?”
“爬出去了。”
木楞的点头,我忽然又紧张起来,抓着他问,“您说这荒山野岭的,怎么就钻出来那么个东西,是不是蛇妖?”
付老爷子很不屑,“不就是条蛇嘛,什么妖。”
“不是啊,大下雪天,您说这不成精,哪来的这么大本事的蛇?”
“哎呀凡事总有个例外嘛,说不定,那东西就是闻着肉香给它饿醒了,循着味儿,哎……”
“那怎么还会有先前的人影呢,莫不是幻化成了人形?”
“什么呀,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这哪有——”付梓基说着说着,忽然住了口。
过了一会,他探究的看着我,“……那是谁的营帐?”
我眨巴着眼,坦诚回答,“顾文古顾大人的啊。”
老头子向后一缩,怕冷般裹了裹身上的被子,突然寒着声转起眼珠子,“你告诉他了?”
“没有,没有!”我断然摇头,“冬狩祭祖,这半夜见蛇也不知道是什么兆头,我哪敢乱说?这不就您高寿,见识多,我直接跑来找您的。”
“……算你聪明,”老头子松一口气,眼珠子也不转了,只瞥我一眼,“不是冲你来的妖,少管为妙。”
“哎。”
我应声点头等待下文,他却怔在那里,闭口不言了。
可惜话既已出了口,就如搅屎棍子捅破了水面的平静,装是装不了了……我不当作没听到,他就不可能,再当作没说过。
成精老狐狸一只,岂会不知道,我为什么趁夜赶来,说些无趣的妖怪奇谈?
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哪。
他不答话也无妨,我安静的坐在他对面,含情脉脉的看,无声浅浅的笑,极尽温柔之能事,直到付老爷子再也受不了,黑着一张老脸煞风景的说,“出妖蛾子了你?”
“付大人,您见识广博,镇定自若,晚辈仰慕您。”
“……”
他撇过头去,眼不见为净。
我接着笑,继续温柔如水的看,老爷子往后缩了又缩,直到缩到不能再缩。
——现在他一定在后悔,没让儿子陪在身边。
大约一炷香之后,付大人缴械投降。
“……前朝首设三省,中书省擅制政令,一朝枢机,重中之重。我朝虽沿袭前朝旧制,大事却全经早朝或重臣商议决定,定议后,才由中书省起草文书。如此一来,中书省名不副实,既比不上尚书省执行之权重,也比不上门下省审核上谏之要务。”
“嗯。”
我颔首,等着下文。
又对视一会儿,老爷子无奈道,“三子入朝,你明明才气最盛,皇上却偏偏派你来这最枯燥最无实权的地方,为何?”
我收回眼光,安然答曰,“苏鹊只有些小聪明,年纪又小,怎能和郭大人顾大人在书院里多年的真才实学相比。”
“真不明白?”
我惭愧的拱手,“还请付大人赐教。”
“哼,”付梓基冷哼一声,“都是显而易见的事,你不必和我来这一套。”
“付大人,皇上是何等的心思,苏鹊就是自以为猜着几分,又怎敢在帝师的面前,胡说八道?”
我殷殷带笑看他,直到脸颊酸痛,犹不更减。
“……”
半晌,付老爷子再次气馁。
“那郭怡心思细密,深藏不露,派他去门下省从事,他去了就专司弹劾文表,多少年的旧账桩桩详理,滴水不漏,几日朝中就人人自危……不招人忌恨才怪。”
“不错。”
“那顾文古更好,出身同文,本就是多少人的大忌,皇上还派他去刑部任职,让他坐在周相眼皮底下一件件坐实弹劾罪状,如此明晃晃一根大刺……”
我颔首,继续看着他,他瞅我一眼,无奈闷声道,“此二人名为重用,实则一旦丞相动手,首当其冲——弃子也。”
“苏鹊尚有一事不明,”说到这里我犹疑的提问,“当时朝上,是尚书令大人亲自提出安排职位,又怎么好,就刚巧在这么两个关节位置上?”
“尚书令安排的职位?”
付梓基缩在被子里冷笑起来,“申请丁忧申请了好几年的突然被批准丁忧去了,要求告老还乡要求了好几年的突然被准退回家去了,这不自然,就空出两个刚好四品的位来了?”
我倒吸一口冷气。
知道景元觉早有准备,却不知他竟然准备到这种程度……
“郭顾两位大人上任后,弹劾诉状就雪片一般的飞来,其中证据详实,明显是……”我斟酌着字眼,“明显不是一朝一夕所为,唉,朝人又何必怪到两位大人身上。”
付梓基不屑的哼了一声。
“弃子,当作何用?”
我瞪着他,这回是真正惊骇,目不能转睛。
闻哥说过,棋子而已,物尽其用……
原来,舍弃掉他们,换来一个动手的借口,才是真的?
“如此……不是仁君所为。”
我脱口而出。
“呵……仁君,”付梓基嗤笑出声。
他瞪我两眼,轻蔑的开口,“老夫教了先帝六子,老六早夭,三五歹毒,先太子先明王倒是都有仁名,可结果呢?太子查贪官被毒死在蜀地,明王北邑广平自溺,呵,可都是能进宗庙的伟业。”
我浑身僵硬,木然而坐。
“皇上要是没些心计,能熬得过这四年么,也就是这压制下平平安安的四年,若是还没从中学到点什么,哼,也真太浪费了人家的一番言传身教……”
“高祖创业,太宗拓疆,先帝守成,到如今这时候,北有狄夷,西有凉寇,再不出些手段立起来,难道真坐在这抱着个仁义大覃悠悠半百的牌子,等着老天开眼,护佑我皇不成……”
“要我说,区区几个弃子还是仁至义尽……”
……
不知过了多久回神,只听付梓基继续道,“……小苏啊,朝中不比文林,你今天同情那两个,可他们若是命大过了这道坎,他日作了功臣,不都是与你分庭抗礼的政敌?”
我听着听着,到此处,终于难看的笑了一下。
“付大人……我也是尊泥菩萨,现在言及他日,岂不太早……”
“不,不早!”
他猛的往前凑身,撇开包裹的被子,伸出右手,一把握住我的手,两只浑浊的眼珠子陡然蹭亮起来,“一点不早,就是这种时候,就是这种时候才看得出来……皇上为保苏大人周全,宁愿将苏大人束之高阁,能得皇上如此费心,他日前途,不可限量!”
手被他激动的握着,我彻底无语。
……
难怪啊,难怪……
难怪堂堂太傅,能放下身段,屈就着跟我这初出茅庐、无德无能、无背景无建树的小人物亲近一月。原来,只因君心自古难揣,时局风云变幻,未来莫测高深之际,我恰是他……新压的注。
报应不爽
从中书令处告辞出来,黑沉沉的夜色包裹着天地,满目寒凉。
我仰首嗟叹,官场黑暗,如今我总算识得一二……
哎。
却回东营,营中篝火已经熄灭,只有顶顶帐篷中透出昏黄的灯火,温暖着夜色。
我找到定襄王那顶一品独帐,里面也亮着火光。
“定襄王,下官苏鹊,您可睡下?”
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却不见回声。我迟疑的问,“定襄王是否睡下?”
“他不在。”
门里有人闷声作答。
那人掀门出来,是齐鹏齐小公爷。
“齐小公爷,”我躬身作礼,“不知定襄王何在?”
齐鹏摇头,“不知道,本小公也是在寻他的。”
我不免有几分着急,平时神出鬼没的,平时无处不在的人物,到要命的时候,竟然全都没了影。
当下两人进帐等候。
进去时齐鹏看我两眼,忽然一撇嘴,“我记得你。”
“哦?”
我在自己的事中,不及细想,敷衍笑笑。
他停住脚步,指着我,“你就是那个功夫不好,还偏要跳楼救人的人嘛。”
我一脸笑容,顿时僵住。
齐小公爷并没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妥,歪着脑袋继续评价,“不过你勇气尚且可嘉。要不是那天你不管不顾扑上去,分散了一下疯马的注意力……说不定,我赶不上出手。”
……我忽然很想打这小子。
深呼吸过后,“呵呵……齐小公爷言重了。”
“没什么。你是文官?”
“下官苏鹊,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哦,”齐鹏点头,又一次撇嘴,“那你的轻身功夫,还算过得去。”
再深呼吸,“……小公爷,过奖!”
接着两人一同坐下,竟是半晌相对无言。其间我满心郭顾之事是无心应酬,齐鹏一边闷坐,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将近子夜,还不见定襄王的影子,齐小公爷首度打破沉默,“苏大人找王爷何事?”
“无甚要紧,夜不能寐,找定襄王闲聊而已。”
齐鹏“哦”了一声,点点头,“我也没什么事,就是来找定襄王喝酒的。”
我这才注意到他手上拿一个牛皮水袋,一直在拿着把玩。
“他不在……你能不能喝?”
齐鹏忽然问。
长夜漫漫,无以解忧。我顺口应承,“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