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琢玉成华-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唔,也好。”
景元觉点了头,看向左首朝班,“吴爱卿,门下省下现有何虚位?”
被点名的侍中吴焕吴大人出列,看看景元觉,再看看周肃夫,老脸上抽搐一下。
“圣上明鉴,门下省现只余上月丁忧的罗大人的……门下侍郎一职。”
门下省以吴大人领侍中,门下侍郎正四品上,副之。
“那好,朕就把郭怡派去帮你了。”
“……是。”
吴大人脸上垂汗。
“谢陛下隆恩!”
郭怡跪下,恭敬的行了大礼,谢恩。
从此时起,他可谓平步青云了。
“郭爱卿平身。”景元觉转而看周肃夫,“顾爱卿是在尚书令那研习的,舅舅看他,能派多少事?”
周肃夫没有看顾文古,安然回答:“听闻顾学士谙熟刑律,刑部所司,尚缺侍郎一职。”
“呃……”
景元觉未置可否,转而问顾文古,“顾爱卿,你愿意去刑部任职吗?”
顾文古伏地:“臣愿随尚书令大人安排,臣谢陛下隆恩。”
“起来吧。中书令今日又病休吗?”
景元觉看看下面,付梓基大人不在。据说从先帝时他领了中书令职起,付大人就甚少上朝。
中书侍郎李澄光大人自动出列。
“启禀圣上,付大人今日病休。中书省未有虚位,但事务繁杂,尚需人手。”
景元觉偏头想了想。
“苏爱卿就暂任知中书舍人事,总辅李爱卿,仍是正四品下秩。”
“臣谢主隆恩!”
我也跪地,叩谢天恩。
中书舍人官制正五品上,虽小,却有所谓“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之称,是文人士子企慕的清要之职。不过中书省本来已有六名中书舍人分押六部,我挤过去,任个多出来的职,只算是替天子草诏时,有了个正式身份。
“臣亦替中书省合僚,多谢陛下。”李澄光大人也谢了恩。
“两位都起来吧。”
景元觉扫视一圈阶下立着的众人,转问尚书令,“舅舅看这样安排可妥?”
“皇上的安排,十分妥当。”
周肃夫声音沉稳,波澜不惊。
“三位爱卿,”景元觉指着周肃夫,“今日尚书令大人为你们出言,你们以后可要好好做事,早日成为国之栋梁啊。”
郭怡立刻跪下,先拜皇上,再拜尚书令。“臣谨遵圣旨,必不负尚书令大人厚望!”
我和顾文古跟上,重复他的动作。
推举任职之事,就这么算在周肃夫头上了。
景元觉看看噤若寒蝉的堂下众臣,挥一挥手。
“今日散了吧!”
他说完站起,倦懒的舒展下身子,径自往后堂去了,刘玉跟在他后面,屁颠屁颠的。
景元觉的身影消失在侧门外,满朝噤声的官员先是面面相觑,然后开始窃窃私语。很快声音越来越大,胆大的官员开始凑上前来,想与尚书令大人相谈——周肃夫却无视他们,长袖一拂,孑然离去。
我掸掉膝盖上的灰尘,拍拍袖子,冷眼看一堂混乱。
不由得想起景元觉在涂山镇上对他自己,对覃朝的那番评价来。
……当今天下大权,尽在周氏一门,皇上自己乐得逍遥,他都不急,难道我还要替他急不成?
……我建朝至今五十载,天子治下流血流泪,亲小人远君子的事,哪样少了?
……入朝堂,呵呵,何必呢?老祖宗世袭惘替的制度还在,只要摆出这么一张无害的面孔,明哲保身,就可游离其外,坐享荣华富贵……岂不幸甚妙哉?
入朝后我曾想了很久,即使是作假,他那时候,是带了什么样的心情这样说话的。
太过豁达,抑或是没心没肺?
此刻忽然有点明白。
因为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他不会在等待中消沉,不会在忍耐中冲动,也不会在指责和诤谏中辩解。
不需要。
自信已极,骄傲已极的一个人,还会在乎他人怎么看?
明堂高居,静看不语……直待四年僵持,弹指破局。
俯首天阙
和新任上司李澄光大人说了几句场面上的话,我从乱糟糟的太极殿出来,上弘文殿。
正主不在。
等了两炷香的功夫,正想要不要回去,恰好是熟人罗三思当值守着殿门,好心的告诉我,皇上去南门了。想来想去,今日这么大的事还是得打个招呼,景元觉一时半会恐怕也不会回来,只得亲上奉天门。
爬了无数台阶上了宫墙,看不见门楼上有一个守卫,只有蒙恒,在逆风中持刀独立。
“蒙中将。”
我冲蒙恒拱手,他微微点头。
蒙恒在这里守着,景元觉肯定就在门楼里了。
在蒙恒身边站定,蒙中将看我一眼,微笑。
“苏大人请进去说话,这里有蒙恒一人守着,足矣。”
“好。”
我尴尬的应声,其实我心思未定,还宁愿守在外面。
狭小的门楼大门洞开着,站在外面,就能看见里面那人抱臂而立,隔着门楼窗棂,默然看着下方的背影。
这时辰,平时正是散朝官员陆续出宫回家的时候,今天因为刚才的插曲,太极殿这会还聚了不少人在,现在的宫门口,估计还有不少等着接自家大人的车驾。
我候在门外,默默等他尽兴。
过了半晌,景元觉放下双臂,回过头来,对我一笑。
“怎么不说话?”
我老实回答,“不敢打扰皇上享受这一刻。”
“哦?”
他倚在窗框上,两根指头无聊的抠着窗花,仍旧看着下面,悠闲的问了一句,“何来的享受?”
明知故问。
顿了一会,我才慢吞吞的开口。
“恭喜皇上,四年死水……一朝起漾。”
景元觉听了,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手下不停,还是慢条斯理的抠着他的窗花,连眼都没抬。
“爱卿哪,泛波死水,其下必险,为此言喜,倒是何喜之有……”
不声不响的听他不紧不慢的说完,不紧不慢的,我跟着开口。
“皇上,无险,不以成大事……”
“呵。”
这回他抬起眼看过来,边看,边扬起嘴角,“倒是要向苏爱卿讨教,何以,成大事?”
头皮一阵发硬。
沉默了一会,我选择引经据典。“……古之善用兵者,揣其能而料其胜负,探敌情而后图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他重复一遍,手终于放下那玩了半天的可怜窗花,眯起一双狭长的狐狸眼,接着笑问,“何以知为已?何以,知为彼?”
“……”
再度沉默。
不好正面回答,好一会过去之后,我再次慢慢的掉起书袋,“……同利为已,相害为彼。陛下明辨,古人云,知人之道,有七。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察而后判,便可寻机更应……”
磨牙时间告罄,景元觉笑着点头表示满意,坐到桌前招手。
“夫子辛苦,陪朕喝两杯。”
进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室中方案上,放着一个托盘,盘上一个通体青翠的玉壶,叠着四个同样青翠的杯子。
我皱起眉头。
“私藏两月一朝送出,舍不得啊。”
他顺着我的目光所指,解释道,“本来想跟你们三个君臣话别,但是人都走光了,也只有你找上来,所以现下只有我们两人,互诉衷肠。”
景元觉拿下两个杯子,倒满了酒。狭小的房间里立即充满一股诱人的酒香,其中还透着果子的芬芳。
“好香。”我不禁赞叹。
景元觉指着那壶作了说明:“冰桃梨花陈酿,开国藏酒。”
我咽了口口水。
开国藏酒,五十年上。上次王府里随便拿出来当水喝的桂花酿已是极品,今天这堪堪一壶,岂非稀世名物。
但这一想,又使我不敢落座了。
景元觉看我站在那里踌躇了好一会儿,不解的扬起一道眉毛。
“怎么了?”
半晌,我才哑着嗓子低声,“苏鹊易醉。”
景元觉微楞了楞,片刻,像明白了什么似的,爆发一阵大笑。
“呵……呵呵……苏鹊你,呵,你怕……怕朕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呵,呵呵,呵呵呵……”
我脸色难看。
他哪里知道,我不光怕醉,更怕醉后失态,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
景元觉依旧忍俊不禁,却摆手对我道,“胆小鬼……呵,若是怕酒后胡言,好,朕不怪罪。”
我脸色更难看了,这人难道是我肚里蛔虫么?
不得已坐下来,端起杯子,还未想好敬酒说词,景元觉举杯过来,清脆的一碰,“四年死水,一朝起漾。”
他举杯,一饮而尽。
我浅浅一啜,梨花清冽,桃李芬芳,甘甜冰醇,齿颊留香——果不然,人间绝酿。
几杯酒下肚,景元觉显然心情极好,拉我到门楼窗前,利用此处绝佳的视点,欣赏天朝京城的繁景。
此刻日正当空,皇城脚下,一条朱雀大道远远开拔而去,两侧千檐万幢,数不尽的琉璃青瓦,在初冬的暖阳下,反照出点点光亮。
闾阎扑地,重楼叠障。极目之所在,那东西两市繁盛之地,横街竖巷,纵横阡陌,展展旗帜,人潮如海。
……物华神都,一幅胜景如画。
“这里看过去,是不是很好?”
景元觉清朗却疏懒的声音低低的在耳畔响起,如往常般,里面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
“我朝物华神都,实承陛下之福。”
“呵……”
景元觉又一次哧笑出声,转头看着窗外,不再问我。
半晌,他一手扶着窗棂轻敲着,面对窗外,缓缓吟起诗来。
“高墙一锁,两重天,渺渺人寰,起暮烟……”
回过头举杯过来,与我碰了一下,再去看那外面,他唇边已带上更浓的笑意,“俯首何求天阙醉?今朝有梦,与明年。”
言罢,他仰脖将杯中之物一饮而尽,将翠玉的杯子随手就那么往窗台上一扔,向后仰靠到窗棂旁的墙壁上,蜷身,仰头,迎着阳光,眯起眼。
那副倦懒的样子,像足了午后瞌睡的猫。
也把喝空的酒杯放到窗台上,我看了一眼假寐的景元觉,静静的深吸了一口气。若不去理会其他的所有,此刻,此间,此种相处,倒真的是,一种奇异的体验。
在他的背后,我的身前,天高地迥,举目,能望神都于日下,抬眼,能视苍穹于云间。而在我的背后,他的身前,层台耸翠,飞阁翔丹……真正的帝王之宫,几多桂殿兰香深处,静栖朱雀腾龙。
眼前的景象,若以画作来比喻,那种大开大合的布局,那种海阔天空的视野,无一不是极致恢宏,不是毕生难得一见的奇景,让人震撼,为之叹服。
然而这幅画,却有着某种,明显的突兀。
立于其间的那个人,锦带龙袍,金冠皓容,却蜷着修长的身子,正用他纤长的手指,随意把玩着刚刚扔上窗台的碧玉杯,目光低垂,长睫颤动,美酒浸润后充满血色的菱唇微微的上扬着,似笑非笑。
一时怔仲。
……那种突兀,就在于此。
仿佛无穷无尽的富丽堂皇,不过是用作踏石,仿佛连绵不绝的繁华盛世,不过是用作背景……那些浓墨重彩,那些波澜壮阔,不过为的就是,活脱脱的,衬托出这么一个本该俯仰天地,却在这里,玩世不恭着的人物。
一幅静止的画,一个,老天开下的玩笑。
“……苏鹊?”
回神,景元觉张开了那双惑人的眼,正玩味的研究我的表情。
“……臣在。”
猛咬一下舌头,刺痛把我从胡思乱想里狠狠拉了回来。
“苏才子刚才,在笑话朕的拙作?”
“皇上……”我说出口,意识到他开玩笑的口吻,“咳,那个,顺口拈来,浑然天成,微臣佩服之至。”
他睨我一眼。“言不由衷。”
做皇帝的人,就不要太有自知之明,好不好。
现在这人执杯浅笑,一派悠闲,刚刚朝堂上的锋芒潜藏,暗波汹涌,好似根本没有发生过。
若不是他太不在乎,就是他太会演戏。
但我心中憋了多时的疑问,此刻一片恍惚,不想再忍了。
“……臣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问吧。”
听见对方无动于衷的口气,压下心跳,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皇上的计划里,苏鹊,当如何行事?”
死死盯着他,极想从那双时深时浅的眸子里,看出点什么。为人棋子可悲则已,如果错过今天这个机会,可能永远无法知道执子人的想法如何,悲不胜悲。
眼皮抬起,他对上我的目光,只一瞬,就狡猾的闭上眼睛,站在那里笑。
“到底还是问了。”
景元觉闭着眼,伸出手来拍我的肩,仰头,是一脸得逞的笑,“……呐,醉之以酒,以观其性了——还以为要多灌几杯呢。”
我忍下沸腾的怨气,被算计多了,我也会习惯。
“好,好,不笑了。”
他故作严肃的摆摆手,再张开眼来,满目清明的寒光。
“你是想说,明明把我当棋子使,却还不告诉我该往哪里走,是不是?”
“……”
头一次觉得,和聪明人说话,是不是轻松过头了。
“真伤心啊……”
一声夸张的叹息过后,寒光已然不见,剑眉打皱,凤目曲起,他歪着脑袋看着我,显得很是委屈,“上次问你,你明明说‘我老老实实跟着皇上就是’,原来,不过是骗人的……”
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是我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难道是因为恶心坏了,想吐?
再开口,我听见自己的声音都冷了十分:“皇上,您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过。”
见我是真的不悦,景元觉收回了脸上多余的表情,淡淡的说起。
“所谓的计划么……面对一个高明的对手,一个一成不变的计划,没用。现在嘛,朕只能说,朕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准备,来面对很多种的可能。”
这么说,我们原来连棋子都不是。
“看来我们三人,只是皇上的一种试探。”好让你看了效果,再行后招。
景元觉眨眨眼睛,“苏鹊,你嫌中书舍人屈才了吗?”
“臣不敢。”
“先熬上一阵子,可以再调开嘛,你有什么想去的部门?六部辛苦,修史枯燥,谏官得罪人……”
根本什么也不想说,还在胡说什么。
“……但凭吩咐。”
我已有几分不耐。
“依朕看,不如安排你做宫廷画师好了,轻松自在?”
“亦无不可。”
如果可以的话,我很想拂袖离去,可惜人有君臣之分,不能。一边自嘲,一边侧身扭过头去,不喜之人不能避,不看,总可以了吧。
景元觉没有接我的话。
半天过去,传来的……是一声清晰可辨的叹息。
回头去看,立即凝神戒备起来,因为他的脸上,已然笑意全消。
“苏鹊,你给我老实说,”景元觉伸出一只手来,戳上我的右胸,“这种权力争夺的把戏,你真放在心上?”
子谓何求
全身顿时一凛。
“……苏鹊既是皇上的近臣,自然愿为皇上分忧。”
他眯着眼看我,冷笑一声,食指在我胸口连点三下:“你,说,谎。”
我说谎?
的确,我欺君在先,身份暧昧,动机不纯,不如郭怡善察多智,也不如顾文古耿直敢谏,但我自问,迄今还没有做出过对不起他的事。
“皇上,”我急急说道,“我也许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从未想过辜负皇上的信任。”
说完了就想骂人,竟然为了争当个棋子,大表忠心。
“信任?”
景元觉定定看我,片刻之后,哑然失笑,“郭怡求名,文古求义,苏鹊,你谓何求?”
我……我谓何求?
却是无可回答。
半注香过去,景元觉见我不说话,皱起眉头,缓缓的摇首,“苏鹊,你聪明绝顶,忧国忧民,也懂得为人处事之道……可是,你没有一己的抱负野心,你,根本对朕无所求。”
听完怔在原地,半晌,方慢慢抬头。
他说的并没有丝毫的差错,可如今,这又有什么关系?
景元觉嘴角向下微扯,露出一个透着嘲讽的苦笑,“真不明白吗?郭怡求名,朕给他名,文古求义,朕也可给他义,然后他们为朕效死——这就是君臣的信任。”
我听着听着,渐渐感觉,像坠进了无底的深渊。
“可你呢?”
听见他的声音,继续低低的发问,持续加速我的下坠,“你不争,你无求,这样的人,何尝愿意为人与人相争?”
身子一震,想下意识的摇头否认,却被景元觉看见,他眼中的清明,陡然便渗出一份冷洌。
“哼,你说过的话,难道自己不记得了吗?”
他的声音沉下来。
“那日在广平王府,你做的那首诗,‘人生如梦醒时终,朦胧一刻取相溶’……朕没说错吧,你不屑皇家的恩怨,你厌恶成王败寇的势利,你啊,你敢说你,不是在怪朕容不得明王,为了权位逼迫自己兄弟走投无路,只能投湖自尽!”
字字千钧,字字都砸在心上!
浑身巨颤,如簌簌立于风中,不可止息。
几乎把手心掐破,原来我说过的话,他全都记得,我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态度,他一点也没有放过。是我忘了……是我一直只看见他狐狸般的狡猾,忘了身为上位者所有的豺狼本性……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日前那些口无遮拦的话,是我自己,给自己埋下地火,引来今日烧身!
“臣……自古皇家无手足,陛下处事……”太过慌乱,一时间竟然无法利索说话,“……陛下家事,臣不敢置喙……”
战栗间被一只手按上肩膀,直觉的一抖想要挣脱,又惊觉放肆,不敢再作挣扎。
抑下急促的呼吸,偷眼一瞥,景元觉不知何时已然收回逼人的寒光,低头淡淡看着我,无喜无怒,只是仍蹙着眉。
“……不用怕,今天说这些,不是要和你算账。”他的声音低徊沉缓,语气中带着些安抚的味道。
手在我肩上拍拍,景元觉轻轻的摇着头,忽尔又笑起来,“知不知道,真要计较,你现在早不知掉了多少回脑袋。”
……我现在知道了。
这种话与其说是安慰,不如说是威慑,我就站在那里,汗湿衣衫。
一会儿,景元觉放手离开我,独自踱到窗边,静静站在那里,俯视着脚下的城郭。
许久过后,他背着身,仿佛自言自语般的缓缓开口:
“你方才说我朝物华神都,实承陛下之福——朕倒觉得,多少年,它都是这个样子,根本与朕无关。”
未及接口,他又问我,“依你看,这几年的覃朝怎么样?”
“……覃朝?”
“覃朝,”景元觉并未回身,用随口聊天般的语气,问出他的问题,“民生疾苦,朝纲吏治,何如?”
一下子明白过来,立时又惊出一身冷汗。脊背贴上之前就被弄湿了的衣裳,浑身冰冷,如坠冰窟。
无风战栗,我死死咬着嘴唇。
不能说。
说天下大治,四海升平,是周相摄政……
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是天子无能!
如何能说,总是错。
过了半柱香还是没有等到回答,景元觉转身回头,看我满头大汗一语不发,最终无奈的挥挥手,放弃了我的答案。
“直说好了,如今虽然说不上是盛世,但除了北边还是老样子,其他既没有动乱,也没有饿殍满地,可以称得上太平。”他再看我一眼,坦然承认,“这的确是舅舅的功劳。”
“……是。”
“朕能不能比舅舅做得更好?”他问我,又像在问自己。
“陛下圣明……”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知道今天这场谈话,怕是再没法善了。
“圣明?”
景元觉像是听见了一个笑话,自嘲般的轻笑起来,“你并不知道,朕现在么,也不知道。”
再一次无言以对。
片刻之后,又听他幽幽开了口。
“只是这种结果而已,并不是你的期待吧?”
一下没能听明白,我脱口而出。
“什么?”
“只是这种结果,并不是你的期待。”他清楚而又缓慢的重复一遍,好让我听个明白。然后凤眼抬起,直直的看过来,“朕说过了,你对朕无所求,所以,无论是维持现状,周肃夫谋逆,还是朕最后除掉了周肃夫,只要这眼前胜景不变、天下依旧太平,对你而言,有什么区别?”
如此直白,如此惊骇。这句话,等于说我不忠不义,枉顾君上!
死罪,可偏偏该死的准!
“既然如此,朕也不强求。”景元觉看着我面色大变,冷笑一声,眼神深谙复杂,说出的话却一字一句,清晰异常,“做你该做的事,这出龙蛇大战,你不用入戏。”
不禁怔愣,他的语气,是认真的。
“隔岸观火,两不相帮,这是朕的底线。”
金口玉言,却匪夷所思。
“为什么?”我直愣愣的问。恐吓上过了,试探上过了,接着不应该是威逼利诱,乃至以死相胁吗?
预见了当人棋子的结果,事实却是,把我一脚撇开。
景元觉又皱起眉头,没有回答。
“为什么啊?”
我追着问他。既然把我看得那么明白,又何必风雨飘摇之际,供着一个不能为己所用,甚至心怀鬼胎的闲人!
情急之下顾不上忌讳,盯着他不放。对上那双黑沉的眸子,立刻是一股铺天盖地的压力,可是不能放弃,一旦放弃,怕,就再没有机会知道答案。
景元觉杵在那里,眼中渐见怒意升腾。他大概头也是头一次,被人如此不顾后果,一味相逼。
半盏茶,一盏茶……
他先撇开眼,脸上阴晴不定。
那脸上的神态,瞬间转了数转,从没有表情到有表情,从有表情到不知如何表情,从不知如何表情到不知是何表情,看得我眼花缭乱。
最后停在咬牙切齿上。
两片菱唇,张了闭,闭了又张,咬牙切齿间,语不成语、句不成句,最后低吼一声,上来一把抓住我的领口。
凤眼圆睁,怒火滔天。
“你愚钝啊,朕——”
“皇上,皇上?”
刘玉的声音适时在外面响起。
景元觉放手推开我,话没有再说下去。
我看着那好不容易惹毛了的人,片刻之间就恢复冷静,只能拧着眉头,瞪着他喘气。不是我耿耿于怀,自从我三岁起清晰的记忆里,“愚钝”这两个字,确实闻所未闻。
“何事?”
他无视我依旧执著的目光,向外平静的发问。
“皇上,太后娘娘传话说,多日不见想念皇上,请皇上过去一同用午膳。”
“知道了。”
他转过头来低声嘟哝一句,“好快啊。”
我的问题可以以后再说,现在刘玉的话,让我也不得不把心思集中到时局上来。周太后,周氏君兰,周肃夫的亲妹,皇后的姑母,今日朝堂上的变动,看来已传入了她的耳中。
“……太后还说,皇上面前三位红人,她仰慕已久,也想见见。”
刘玉在外面小声如是说。
我微微一僵,景元觉则是“噗嗤”一声的笑开。他目光随便的扫了下,一只手伸过来把我揪得乱七八糟的蟒袍领口顺了一下,另一只手,去扯平他自己刚刚靠在墙上时弄皱的后襟。
再看看,两人都恢复了正形。极是潇洒的拍拍手,他起身往外大步走开,经过我时,在耳边促狭的问了一句话。
“喜不喜欢……鸿门宴?”
宴设鸿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参加鸿门宴这种风光无限又艰险无比的殊荣,惜命如我,喜欢不起啊。
刚刚儿子那几杯五十年冰桃梨花酿,就喝得我心惊胆颤,一颗心七上八下,到现在还没个着落,儿子的亲娘,就是把再好的美酒佳肴摆上宴席,我怕也是无福消受。
何况宴无好宴。
如此这般,通往后宫的路上,每走一步,我就听见自己叹一次气。刘玉恰好跟我旁边,见我不住地叹气,以为我对那传说中的鸿门宴太过恐惧,不住小声的安慰我。“苏大人,太后跟咱皇上毕竟是亲母子,胳膊肘不会往外拐,您啊,不用担心……”
太后是景元觉的娘,又不是我的娘。我同情的看了一眼刘玉,周肃夫是外人,我等还不是胳膊肘外面的物什?
眼见着就要进福兮门,要正式跨入从未进过的后宫,我又叹了口气。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苏大人,那郭大人、顾大人在太极殿得了懿旨早过去了,您这跟皇上一道,赶巧不用在长泰殿门口候着。”
刘玉用极为崇敬的目光看了一眼坐在前面龙撵上的景元觉,回头用眼神告诉我,有靠山。
我冲他笑笑。
他倒是吓了一跳,一惊一乍的喊起来。“哎哟,您脸怎么这么白啊?”
我摸了把自己的脸,不烫不凉,除了有点冷汗涔涔,还好啊。
“走太急了吧?”
我尴尬的说。
“噢,也是。苏大人定是没跟过龙撵吧,那几个腿脚好跑得快,根本不顾跟的人啊。您要不嫌弃,刘玉这给您搭一把手。”
刘玉好心的把拂尘换了手,空了的手伸过来扶我。
这伺候皇上的人,就是会疼人。
“玉公公,多谢你。”
我真心的道谢,老实不客气地挽上。
走过了好几处宫殿,识足了皇家园林的壮丽,我们终于来到一处宫娥是其他地方数倍的宫殿外廊。
景元觉下了龙撵,看见前面候着的郭怡顾文古,上去说话。
因为没招我过去,我也就先候着,四处看看。
眼前的回廊前,是一大片汉白玉石砖铺砌的空地,两排青石灯笼共一十六个,夹成一个象征地位的庄严步道。步道最前,是一间和弘文殿昌平殿在架构上没什么区别的堂皇大厦,但因为是后宫,建筑的色调从琉璃黄和正妆红为主,变成了琉璃黄和翡翠绿。
那翡翠绿的梁上,正挂着一道金漆的正楷匾额,上书“长泰殿”三个大字,匾下殿门大开。
再往里看去,此时虽然是冬天,但阳光还是十分的明亮,又正是中午,光线根本照不进那深檐之下的内殿,里面一片阴森森的黑暗,显得那道殿门,就像是个敞口的地府大洞——更别说它的跟前,还立着数十个木泥石塑像般面无表情的宫娥太监。
一阵毛骨悚然,真是不想进去。
“苏大人,您看什么呢?”
刘玉见我皱着脸,好奇的发问。
“……哦,玉公公,你说那几块石板,怎么那么蹭亮啊?”
我指着青石灯笼中间的步道,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