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剑长安-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婴氏族的加入无疑给王庭带来一道生力军,在军队与星殒数量拥有了足够的压制力之后,蛮王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一统蛮族的计划。这本来应当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可是在九婴氏族的参与下一切却顺利的让人意外。”

“不过几年的光景,王庭便统一了九大氏族。而也是在这时,拓跋元武提出了向西凉远云关发兵的建议。”说打这儿,虎偃停了下来,他看了苏长安一眼。

攻打远云关,对于蛮族来说自然是开疆拓土的好事,但是对于身为人族的苏长安来说,却算得上是国仇家恨。因为后面即将提到的对于苏长安的请求,这位年迈的星殒不得不好生考量自己的措辞,以免引起苏长安的不满。

而苏长安也确实是在听闻攻打远云关这句话时,心中一沉。他是亲眼见过,那些在西江城外如同长龙一般的难民的。身为人族,他很难将这样的事情如此轻率的一笑带过。

但,九婴与司马诩和神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背后所隐藏的某些阴谋,苏长安虽然不知究竟为何物,可他却隐隐察觉到,这个阴谋已经不再局限于人、妖、蛮中的一族。这更可能是将三族一网打尽的惊天算计。因此,他耐下了性子,听着虎偃的下文。

或许是领会到苏长安的想法,虎偃清了清嗓子,又接着说道:“蛮王向来是一个极有野心的人,而中原肥沃的土地也向来是族人们梦寐以求的事物。拓跋元武的提议很快得到了王庭的期许。而后的事情想必你也清楚,蛮军压境,在九婴氏族为首的将领们的带领下一路攻城拔寨,拿下自你们汉王朝之后便再也没有被攻破的远云关,如今已是兵至永宁了。”

“这样的大捷,自然给整个蛮族带来极大的振奋,甚至由于玉衡与夏侯昊玉的接连陨世,王庭内开始升起了一些攻破西凉直抵长安的呼声。”

“虽然在永宁关我们遇到了极为顽强的抵抗,但王庭对于永宁关的战局向来看好。但在这时,蛮王当年与玉衡对战时留下的旧疾却忽然发作。为了稳定军心,青翎公主在九婴一族的谋士的建议下潜入了西凉寻找某些所谓的‘药’。”

“但死里逃生回到王庭的青翎公主却并没有带回那个‘药’,她带回的是一个更为可怖的消息。那个所谓的‘药’似乎是某种可以让人发狂的东西,而九婴氏族与那个东西推荐给蛮王的九婴氏族与之更是有着某些联系。出于万全的考虑,我接受了蛮王的命令,开始调查此事。但方才查到些端倪。九婴氏族便开始了叛乱。”

此时的虎偃神情忽然变得有些恍惚,直到此时,他对于那场他口中的叛乱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拓跋元武,在那天,带了九个孩子来到王庭。”

“他对那九个孩子的态度极为尊敬,他称呼他们为圣子。”

“因为‘药’的事情,对于拓跋元武心生芥蒂的蛮王当场责问他,带着九个孩子来到王庭所为何事。”

虎偃的声音开始了一阵极不规律的颤抖,他的脸上随之爬上了一道浓郁的恐惧。

似乎,他又回到了那天的王庭。

又看见了,那九位看似无害的孩子,挥手间便将整个帝江氏族化为灰烬的场景。

第九十三章 死不入关

蛮族人口相对于人族并不算多,但身为蛮族真正意义上的圣地,王庭光是驻扎的守军都有足足三十万之重,更有帝江氏族的三位大巫咸与蛮王整整四位星殒坐镇。加之帝江一族统治蛮族数百年所积累下来的底蕴,莫说一个九婴氏族,就是其余七大氏族尽数出动想要吞灭王庭,也决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几乎已经在蛮族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圣地。却被拓跋元武带来的几个孩童,挥手之间,尽数屠灭。

也难怪已经成为星殒数年的虎偃会有如此作态。

即使身为局外人的苏长安在听闻此事时也暗觉震惊,心中对于神族的强大又有了一番重新的估量。

他不禁问道,“整个帝江氏都死了吗?”

虎偃摇了摇头,提及自己族内的困境,他本就上了年纪的容貌此刻显得愈发苍老。“帝江的摩陀司大巫咸见舍身掩护了摩青翎公主带着一部分妇孺逃了出来。”

“摩青翎……”苏长安叨念着这个名字,心里没来由的松了一口气,毕竟摩青翎将那般贵重的帝江精魄送于了自己,苏长安下意识的对这个有过一面之缘的蛮族公主,心头有些挂念。

“那现在呢?你们有何打算?”苏长安又问道。

虎偃一愣,他沉默了下来。好一会之后,像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方才又说道:“蛮族除却九婴的八大部族,帝江、句芒、强良作为九婴氏族的首要打击目标损失惨重,我们带着残余的部族逃出之后,为了以防目标过大,分成了三股。而剩余共工、祝融、招司、钦原、夸父五族皆臣服于了九婴氏族。我们在昨日已经收到了公主的消息,他们已于句芒取得了联系,要我们三日后去大漠中的一处与他们汇合。”

“恩?然后呢?”苏长安疑惑,雁不归大漠一片荒凉,又有人族大军在永宁关上虎视眈眈,苏长安并不认为那里会是一个繁衍生息的好地方。

虎偃再次停了下来,半晌之后又才说道:“公主的意思是……让我们去西凉……”

苏长安闻言脸色顿时一变,但很快又疑惑了起来。他不太清楚其他两族的情况如何,不过观这虎偃的情况,想来应该也相差不大。若是虎偃拼着老命不要,倒是可能打下永宁,但那时他们便不得不面临人族与九婴族前后夹击处境。以虎偃的状况,他们决计不可能能在西凉站稳脚跟。

从苏长安的脸色中,虎偃便明了了他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他赶忙解释道:“以我们的三族的情况,曾经的六位星殒只剩我这一个行将就木的老骨头还在苟延残喘,自然不可能去干攻打西凉这样以卵击石的事情。我们……我们是想要……投奔人族……”

投奔异族,还是曾经刀剑相向,彼此视为死敌异族。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太过愉快的事情。

尤其是像虎偃这样的星殒。

他们的内心的骄傲不允许他们做出这样的事情,可他们的族人却需要繁衍,需要活下去。

众生膜拜着星殒,星殒亦背负着众生。

无论人族,还是蛮族,皆是如此。

这样的决定,莫说虎偃难以接受,身为人族的苏长安闻言也是一惊。

“投奔人族。”他从这苦涩的四个字中大约能明白如今蛮族的处境当是如何的艰难,更能隐约的了解到,那个被神族控制的九婴氏族又究竟强大到了何种境界。

“那你们联系好了吗?”苏长安又问道。这既然是投奔,自然不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至少需要取得人族朝廷方面的认可。

虎偃又摇了摇头。

“九婴取缔帝江氏族之后,便穷兵黩武,将族内所有能用之兵源源不断的派往西凉,光是如今的永宁关外便已经聚集了五十万大军,而且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加之中,已经将永宁关围得水泄不通。我们无法越过重兵的把守见到人族守将。更不敢轻易将自己的行踪暴露到蛮军的眼中。”

“恩?”听到虎偃如此说道,苏长安的终于恍然大悟,这虎偃将自己叫到大帐之中一番闻言细语,将蛮族族中之事毫不隐瞒的告诉自己,究竟是图谋何物了。

“你是想让我去当这个信使?”苏长安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虎偃点头又摇头。

“你身手不凡不假,但是你有信心孤身一人来回于五十万大军之中吗?”

苏长安皱了皱眉头,知道虎偃说的是事实,他的修为相比于之前确实有了质一样的提升,但若是说道一人对抗五十万训练有素,又以勇猛而著名的蛮族大军。莫说是他,就是星殒,恐怕也会最后力竭而亡。

“我们本打算静待时机,等着人族大军击退蛮军之时,找机会与你们接触。但是如今看来却是不行。”

“蛮军五十万兵临城下,但是永宁关的守军却不见增加,似乎没有一点出兵增援的意思,如此下去,永宁关被破便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尚还有雁不归大漠作为天险掩护,待到永宁关被破之时我们恐怕便再没有与人族接洽的可能。”

“所以近日便打算以我用强良一族的法门带着三族余部强行冲破蛮军封锁。只是苦于若是到了永宁关城下,人族守将不愿开关放我们进城,到时腹背受敌,我们便是那板上鱼肉,任人斩割。”

虎偃说到这时,他转头看向苏长安,脸色无比郑重了起来。

“因此,老朽想请苏公子带我族人入关。”

苏长安一愣,他在听闻老者方才那一方话时便隐隐感觉到了,虎偃所图。

但他的眉头却皱了起来,说道:“不可。”

他并非冷血之人,虽然二族交战已久,但在面对可怕的神族时,苏长安是很清楚二族是应当同仇敌忾的。若是继续这样彼此争斗下去,最后的结果无非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只是,他也有自己的担忧。

蛮族勇猛好战之名自古有之。

强良虽然破败,但随军所行的那些士卒也不乏善战之人,尤其是方才那位被老者称作玉山的蛮子,即使是现在的苏长安与之打起来也不得不使出三四分力道,方才能将之擒下。

而剩余两族之中若再有数位这样的好手,加之他们本就带着的些士卒,到了永宁关内与关内守军百姓起了冲突,到时候再被关外虎视眈眈的蛮军钻了空子。这样的后果,苏长安不敢承担,也承担不起。

他同情蛮族的遭遇,但他却是人族的人,他不得不将西凉百姓的安危放在首位。

虎偃似乎在提出这个提议之前便已经预料到了苏长安会有这样的顾虑,他的脸色并没有丝毫的意外,他只是站起了身子,对着苏长安说道:“你随我来。”

苏长安心头虽然疑惑,但还是依言随着这个老者慢悠悠的步伐走到了帐篷之外。

那刚刚已与苏长安打过一场的男子见虎偃出现,他赶忙走上前来,恭敬的伸出手,搀扶着老者。

二人之前的谈话,并未有刻意回避些什么,这就候在帐外的男子自然是听得一清二楚。

他有些迟疑的看了看虎偃,像是在询问些什么。待到虎偃递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后,他方才极不情愿的搀扶着他,带着苏长安来到这营地的正中——一片巨大的空地。

相比于苏长安一开始所见到的外围,这片空地上聚集了更多的妇女与儿童,加之一些数量极少的士卒模样打扮的青年男子。妇女们三五成群的围着一口口铁锅,烧制着一些看模样并不美味的饭菜。而孩童们却似乎并不太了解自己的处境,相互追逐与打闹。

见到老者到来,他们皆是面露喜色,但很快又发现虎偃的身后跟着一个打扮古怪的人族少年,他们脸上的神情顿时一滞。妇女们下意识的开始将自己的孩子护在身后,而那些士卒也在开始警惕起来,他们将手中的刀戟一转,指向了苏长安。

“无碍。”老者朝着族人们示意。

虎偃在强良部族中的威望自然不用多说,但是这些蛮族人在这数日的逃亡中已经有些杯弓蛇影,加之国破家亡、前途未卜的种种困顿。使得老者的话并没有起到太大的安抚作用,他们脸上依然堆满了慌乱。

虎偃对于族人们这样的反应虽然心有悲戚,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转头看向苏长安说道:“如苏公子所见如今我三族的余部尽是这老弱妇孺,入关只求一条生路别无他想。”

苏长安沉着眉头,环视了那些同样小心翼翼的看着他的蛮族百姓。

他看见,母亲颤抖的身子。

看见孩童既好奇又恐惧的双眸。

看见士卒因为用力握着武器而已经发白的指节。

苏长安在那时忽然觉得其实蛮族与人族并没有什么区别。

他那本就不够坚硬与冰冷心在那时确实有些意动,但很快他还是摇了摇头。

“我担心的不是她们。”苏长安指了指那些妇孺们,而一直紧张的注视着他的那些妇女与孩童在苏长安做出这个动作之时,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身子下意识的往后退去数步,脸上的神情也愈发慌乱,就好似苏长安是那择人而噬的洪荒猛兽一般让人害怕。

“而是他们。”苏长安对于那些妇孺的反应皆看在眼里,但他却强迫自己压下自己心底柔软,这是事关西凉百姓的大事,他不敢,也不能有哪怕半点马虎。更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忍,而铸成大错。

他的手指在这时指向了那些手持刀戟,警惕的看着他的那些模样很是年轻的士卒们。

对于不知晓苏长安与虎偃之前谈话的诸人,苏长安的话自然有些模棱两可,但是玉山与虎偃却是在那时脸色一变。

“我可以不入关,但是他们还只是孩子,修为也并不出奇,完全不可能对你们造成威胁。”玉山很快领会到了苏长安意思,他也顾不得虎偃就在身旁,上前一步便大声说道。从他说话的语气,以及有些赤红的双目,看得出他的心头定然憋着一股恶气。

“是,他们的修为确实很低,可同时他们也很年轻。”苏长安如此说道。

他尽可能的让自己看起来足够的冷静。

但当他说出这样一段话时,他的内心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这样的话,会从他的嘴里说出。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实际上已经断送了他眼前这数百位看样子与他年纪相仿的蛮族少年的生路。

“你!”玉山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的迈出一步,看模样似乎就要与苏长安出手。

但是,却在那时,一直在一旁沉默的虎偃却忽然伸出了手,拦住了玉山。

玉山熊熊的气势一滞,最后还是无法鼓起勇气忤逆虎偃的意思,闷闷不乐的退了下去。

虎偃的身子也在那时似乎变得挺拔了些,他环视他周围的那些族人,目光缓慢又极为有力的在他们的脸上一一扫过。

然后他对着以玉山为首的那些士卒,说道:“你们给苏公子跪下!”

那些士卒闻言都是一愣,但当他们看见虎偃脸上那不似寻常的严肃之色时,却不得不压下心底不解,朝着苏长安跪下。

只听扑通一声,虎偃的身子竟然也在那时随着诸人一起跪了下来。

“老朽深知人蛮二族历代征伐,恶果累累。但说到底这些都是掌权者的贪欲与野心所致,苍生无辜,我三族余部整整十万妇孺无辜。老朽恳求苏公子网开一面,带我十万族人入关。若是苏公子能成此愿,我虎偃以祖神之名发誓,我强良一千二百名武蛮绝不如关!”

此言一出,不仅苏长安一愣,那些还摸不着头脑的士卒们也是一愣。

族人突围之时,他们身为强良部族剩余不多的武蛮,自然需得保护族人,但虎偃却说,他们绝不入关。

可以想象到时蛮军在后,前面又是永宁关如同天堑一般的关隘,不得入关的他们,其下场自然不言而喻。

再联想苏长安方才的一番话,他们终于明了了这其中的缘由。

两族之间的积怨实在太深,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尽数化解,唯一的办法就是其中一方给出足以让另一方满意的诚意。

而他们的命便是这份诚意。

一份入关蛮族绝不会霍乱西凉的诚意。

不可避免的,在得知自己的命运被决定之时,这些士卒的脸上露出悲切之意,但很快他们互望一眼,心头皆有了决断。

“请苏公子带族人入关,我强良一千二百武蛮,愿为苏公子断后,死不入关!”

他们齐声说道。

那时,隆冬未去,旱木岭上忽有鹅白纷然而下。在枯黄的土地上铺出了一层白霜。

而他们的声音便在这漫天雪花之中荡漾开来,久久不息。

第九十四章 阿难

苏长安看着那些士卒。

他们的眼神中有对死亡的恐惧,对生人的诀别,亦有一种言语难表的坚定。

国之将亡,匹夫难逃。

他看着强良的困境,亦想到待到蛮军入关时,西凉、甚至大魏的惨状。

终于,他沉默着点了点头。

“好!”他说道。声线沉重,亦坚决。

那些强良族人的脸上在这时浮出一抹悲喜交加之色。

虎偃颤颤巍巍的站起了身子,一旁的玉山赶忙起身将其搀扶。

从他的模样,苏长安大概能猜到,这位星殒想必也活不了多久了。

“老朽谢过苏公子大义。”虎偃拱手说道,他脸上的神色以及他说话的语气,都是那般诚恳。这让本就心中有愧的苏长安,心里愈发难受。

但是,他却知道他必须做这个坏人,他不能再给本就风雨摇曳的西凉,再添上一道极为不确定的危险因素。

因此,他沉默了下来,不敢回应虎偃的夸赞。

虎偃满是褶皱的脸上挤出一抹笑意。

出乎的意料的,他如同长辈抚摸后辈一样,伸出了自己的手,轻轻摸了摸苏长安的头。

以二人现在的关系,这应当是一件很不合礼数的事情。

但莫名的苏长安的鼻子却忽然一酸,他想到了他的师叔祖,想到了那位为了人族同样鞠躬尽瘁的玉衡。

他的心底第一次,生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为什么人与蛮要打来打去,为什么要有人为了满足极个别人无止境的欲望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觉得这样不公平。

“苏公子若是不弃,这几日就由我来安排你的住所,三日之后我们一同动身,前往雁不归大漠与公主汇合。”虎偃说道。

心中思绪万千的苏长安点了点头,接受了虎偃的安排。

……

虎偃将他安排在了一个单独帐篷,虽不大,但在强良如此窘迫之时,能腾出一个已属不易,加之苏长安对于这些外物向来不甚在意。所以倒不觉有什么。

经历过天道阁异常紧张的一场大战后,轻松下来的苏长安渐渐感到一股倦意。

他也不疑有他,便躺在帐篷中的虎皮之上沉沉睡去。

待到他睡醒之时,已是酉时。

外面响起一阵嘈杂的响动。

苏长安站起身子,有些疑惑的掀开帐篷的帘布,转目望去,才明了,原来已经到了晚饭的时间。妇女们三三两两拿着一个木盆模样的事物在给那些士卒与孩童分发食物。

说是食物,其实苏长安看来,更像是一些树枝配着一些米糠熬着而成的东西。

可以想象,匆忙逃离的强良部族并没有带上太多的食物,而这雁不归大漠周围又是一片荒芜,很难找到什么能够用食之物。

这或许也是虎偃急于带着族人们赶赴永宁关的原因之一吧。

苏长安的眉头在这时又皱了起来,依虎偃所说,这三族余部,足足十万之众,去到永宁关中,他们的衣食住行又将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若不处理妥当,恐怕又得滋生暴乱。

“恩?”就在他皱着眉头,立在营帐口思考这些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出现在了他的跟前。

看模样不过五六岁的样子,有些蓬头垢面,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却好似能滴出水来,极为可爱。

他似乎对苏长安有些畏惧,有些扭捏的站在他的跟前,并不言语。

而随着他的到来,一些他玩伴模样的小孩子也聚了过来,他们都瞪大了双眼看着苏长安,既好奇又恐惧。

苏长安蹲下了身子,他极力让自己笑得看起来足够无害,然后他伸手就要抚摸小男孩的脸庞。

但那小男孩却往后退了退,看得出,对于人族,他们的心底依然有着不小的畏惧。

而在这时,那名叫做玉山的男子走了过来。他的神情冷漠,对于人族,显然并没有多大的好感。

“给!”他这般说道,然后从手里递出一样事物,苏长安一愣,下意识的将之接住。

定睛一看,才发现竟是一只烤鸡。

虽然做工并不精细,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被烤焦,但是相对于那些蛮族人的食物,他手中的烤鸡可以说得上是美味佳肴。

“大巫咸叫我给你的。”玉山冷哼一声,便转身离去。

苏长安答应他们待他们入关,这蛮族十万余人的生死都悬于苏长安的身上,虎偃此举也是想尽可能的拉近与苏长安的关系。希望他在以后,好生照料他的族人。

想通这其中关节的苏长安,脸露苦笑,这当真说得上是一鸡值万金啊。

他摇了摇头,倒没有退回此物的想法。

就在他要撇下一只鸡腿放入口中的时候。

“咕噜!”

一道轻响传来。

苏长安一愣,手上的动作顺势停住。

他转头看向身旁那些孩童,只见他们正睁大了自己的双眼,眼巴巴的望着苏长安,或者说望着苏长安手中的那只烤鸡。

他们的喉结蠕动,显然是在吞咽口水,已经吃了数日米糠的孩童们,光是闻着这股久违的肉香,便已经生出止不住的馋意。

苏长安笑了笑,将手中的烧鸡撇下一小块,递到那男孩手中,问道:“你要吗?”

那男孩一愣,有些迟疑,但是对于食物的渴望最后还是战胜了那股迟疑,他怕生生的伸出手,眼睛不住的瞟向苏长安,似乎在害怕这其中有什么阴谋一样。

这样的情景落在苏长安的眼里,他不禁觉得有些好笑,但好笑之余,又莫名有些心疼。

“拿去吃吧!”他鼓励道。

男孩在这时,终于下定了决心,他闭上了双眼,一咬牙,猛然伸出手。那气势,倒是有几分慷慨赴死的味道。然后他以他所能达到的最快的速度,从苏长安手中拿到了那一小块鸡肉,又好似生怕苏长安反悔一般,他的身子在那时飞快的退去,钻入了人群之中。

他这样的收获,自然让周围的孩童有些眼红,他们看向苏长安的眼光愈发炙热了起来。

苏长安也是洒然一笑,蹲下身子说道:“你们要吗?”

回答他的是那些孩童如小鸡一般上下点动的小脑袋。

“来,都给你们。”苏长安将烧鸡分成小块,那些孩童见状,又有了之前的榜样鼓舞,顿时一拥而上。

“别急,别急,小心点,都有都有。”孩子们对于鸡肉的热情远远超出了苏长安的预期,他赶忙说道,但是依然不能改变那些孩子恶狼一般的速度。他好端端的地灵境修士,竟然就差点在这些孩子们的围堵中,一头坐倒在地。

不小片刻的时间,他手中的烧鸡便消失不见,连个鸡骨头也未曾给他剩下。

苏长安站起了身子,拍了拍有些油腻的双手,也不讲究,提起衣角便在上面摸尽油脂。

他看着那些拿着小块鸡肉吃得狼吞虎咽的孩子,心底有些五味杂陈。

而就在这时,他感觉到有人在拽动他的衣角,他低头看去。却见一开始那个小男孩此刻正睁着自己乌溜溜的大眼珠望着他。

“恩?怎么了?”苏长安有些奇怪,这孩子一开始还对他颇为惧怕,怎么这会又自己跑了过来。他摆了摆自己的双手,说道:“没有了,下次再给你。”

“……”男孩并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然后伸出自己一直藏在身后的另一只手,递出了一样事物。

那是一碗那些蛮族人所吃的食物,树皮配上些米糠,加上清水熬成的叫不名字的粥。

“吃……”他这般说道,声音有些不同于一般这个年纪孩童的沙哑,甚至还有些吃力的样子。

苏长安看着那双小手递上来的东西,知道是这男孩见自己分完了鸡肉,怕他饿着,才给他送来的。

“你吃过没有呢?”苏长安心中涌出些许感动,他再次蹲下了身子,并没有接过那碗无论卖相还是味道都并不好的清粥。

“没……没有。”男孩摇了摇头,但又摸了摸自己的肚皮,极其艰难,又断断续续地说道:“吃……吃肉……不饿。”

苏长安这时终于察觉到了男孩的异样,似乎他的喉咙有些异样,导致他说话很是吃力。

“你叫什么名字?”他又问道。

“阿……阿难。”男孩回应道。

“阿难?”苏长安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奇怪,不过却也未做多想,“阿难,你的父母呢?”

“浮木?”阿难似乎并不能理解这两字意思,他歪着脑袋想了想,脸上满是疑惑。

“就是爹爹和妈妈。”苏长安解释道。

“哦~”阿难拖着长音点了点头,似乎是理解了苏长安的话。但脸上的神情随之一暗,“阿大……阿妈都死了……阿姐……陪……阿难。”

这并不算长的一番话,阿难却说得很艰难。

他又伸出了手,第二次将那碗清粥递到了苏长安的身前。

“吃……不饿……”稚嫩的脸上,倒有几分固执的味道。

苏长安心头一动,他站起了身子,将那碗清粥接了过来,在男孩期许的眼中,将之一饮而尽。这清粥的味道就如同的卖相一般,难以下咽。但曾经有过如月熬的汤药的磨炼,苏长安一咬牙,便还是将之饮尽。

然后他抱起了阿难说道:“还想吃肉吗?哥哥带你去吃肉。”

阿难闻言,乌黑的眼珠一亮,连连点头。

“哈哈,走!”苏长安一笑,脚下蹬地,抱着阿难身子便如飞燕一般朝着这部落之外的夜色跃去。

第九十五章 来,吃肉了。

作为整个强良部族中的异类,人们自然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或多或少的放在苏长安的身上。

而他忽然带着阿难飞身跃出的举动也就随即引起一阵惊呼。

甚至一些士卒,下意识的就握紧了手中的刀戟,但还不待他们有所行动,玉山便出现在了他们面前,他朝着他们摇了摇头,示意不要轻举妄动。

虽然他对于苏长安同样抱有戒心,亦同样没有丝毫好感。

但是他更清楚的是,以苏长安这样的修为,绝不会那一个部落中的寻常孩子做些什么手段。对于这一点,他还是颇有信心。

而另一旁,被苏长安抱在怀里的阿难也发出一声惊呼,他的双眼紧紧的闭上,双手下意识的抓紧了苏长安的衣襟。

他听着耳畔响起的呼啸的风声,从未经历过这样阵势的暗暗,本就有些瘦弱的身子愈发的颤抖了起来。

苏长安很敏锐的感应到了阿难这样的变化。他轻轻地说道:“没事,放心吧。”

或许是之前苏长安赠与他烧鸡的事情让他对苏长安产生了足够的信任,又或是他已经渐渐习惯了这样情景。

他终于鼓起了勇气缓缓的睁开自己的双眸。

然后,他的眼睛就再也舍不得合上。

他看见大漠、族人、旱木岭都开始渐渐变小,他将他们都尽收眼底。

他看见星辰闪烁、看见鸟雀在他们的身旁飞过,他朝着他们挥手,发出一些意义不明的喊叫,虽然那些鸟雀并没有正确的感受到他的善意,反而被他惊走,但他依旧很高兴。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他在飞。

是的,是飞。

虽然飞,准确的说是凌空虚渡,这是问道境大能才能有的特俗能力。

但或许是因为修炼仙道的原因,苏长安也可以以消耗一些灵力为代价,勉强做到这一点。

当然,他不能飞得太高,也不能飞得太久,这一点上,和问道还是有所区别。

他本是想用这一招,带着阿难赶路,但当他发现阿难似乎很享受这样的感觉时,便索性带着他又在百丈高的天际翱翔了一圈,直到阿难这股兴奋劲平复,方才找到一处灌木丛落了下去。

旱木岭虽然叫做旱木岭,实际上却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