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0.42-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刀光剑影之中,无数兵卒惨叫着落入洪水之中,没过一炷香的时间,江陵城下就泛起一片血红。
“给我杀……杀……敌军支撑不了多久,洪水马上就要撤了。”关羽手持钢刀,在城墙上左劈右砍,手中的钢刀光芒闪烁,将数名曹兵斩为两段,同时口中高声呼喝着,拼命鼓舞着士气。
就在关羽拼命抵挡的时候,关平发疯一样冲上城墙,拉住关羽叫道:“父亲,大事不好了……冯习……投降曹操,西城墙已经失陷了。”
“什么?”关羽一把抓住关平的衣甲,低声喝道:“你再说一遍,冯习投降曹操了?”
关平哭声道:“冯习还没打就投降了,乐进已经率领曹兵占据了西侧城墙,父亲,我们快撤吧。”
不等关羽发话,关平就急声说道:“父亲,江陵受不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赶紧去临湘吧……”
关羽两眼通红,厉声道:“冯习匹夫,忘恩负义之徒。”
骂过之后,关羽十分焦急的叫道:“怎么走,四面都是洪水?至今,唯有死战而,你马上带人杀退乐进。”
关平摇头道:“来不及了,不过父亲放心,我已经叫人在东门准备战船舢板了,快走吧父亲,杀退乐进也没有用,我看现在陈应和鲍龙也不可信任了。”
这话关平说的倒是不假,陈应和鲍龙的人品真不怎么样,这两个人虽说还没有投降曹操,但也没上城墙帮助关羽,正带着几千预备队观望战事呢!这两个到不着急,想要投降,什么时候投降都可以。
关羽此时也反应过来,陈应和鲍龙二人没上前助战,怕是也有反叛的心思了,如今四面城墙已经丢了一半,城中的预备队也调动不动,单靠关平手中的三千兵卒,无论如何也扭转不了败局的,只能长叹一声,跟着关平下了城墙。
关羽跑的时候也没带着南门的兵卒一起跑,这些奋战的兵卒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主将抛弃了,此时此刻,这些兵卒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关羽争取一些逃跑的时间。
在混乱的喊杀声中,关羽和关平来到东门,此时关平已经叫人把一些战船舢板投放到水中了,舢板上还准备了几匹战马,仓促之间,关平的动作已经很迅速了。关羽回头看了一烟火缭绕的将领,纵身一跃,跳到一艘小船之上。
第四百五十四章 先杀卧龙诸葛亮
虽然时间不多,但关平预备的船只舢板也不算少,毕竟洪水袭来已经有一日一夜了,只是关平没想到,能这么快用上逃跑的船只而已。第一;
关羽也不指挥兵卒划船,就站来船头冷冷的看着江陵城,脸色铁青,连手指都不住的抖动着,良久才寒声道:“冯习……你这忘恩负义的小人,竟敢背叛主公,我关羽定要将你千刀万剐。”
关羽碎碎叨叨的念叨,却不知这话要是传到冯习耳中,冯习定会大叫冤枉。“;
最起码,冯习就不认为自己投降曹操是忘恩负义,刘备对自己哪有什么恩惠,虽然冯习也是个将军,但冯习的战功可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换句话说,冯习的荣华富贵是自己努力换来的,而不是刘备赐予的。
就是现在社会也一样,别动不动就国家培养了谁,党2国培养了谁,要说感恩,也要感恩这片土地,感恩千千万万的百姓,而不是某一个政党什么的,其实某些政党才需要对千千万万的百姓感恩呢!
明末的张献忠写过一篇著名的七杀诗: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看
现在看来,这首诗有点愤青的意思,其实张献忠的诗中是没有七个杀字的,那是辫子王朝的统治者为了把屠杀四川人名的污水扣到张献忠身上,硬生生编造出来的。
但无论怎么说,张献忠的思想还是很先进的,天生万物以养民,这句话绝对正确。
老百姓是不靠谁谁谁活着的,养活老百姓的天地,老百姓用不着对一个政府感恩戴德,没有政府,百姓也饿不死。
当然,这句话亦可以反过来说,有了政府,百姓一样饿死。
总之,关羽认为冯习是奸诈小人,想要一杀为快,吓得跟着关羽出逃的兵卒战战兢兢,不敢多言。
对于冯习来说,一个词就可以回答关羽……凭什么?
关羽狼狈而逃,自然是瞒不过徐晃的,不过徐晃一点也没有追杀关羽的意思。
这不是徐晃分不出兵力来对付关羽,也不是徐晃不重视关羽,更不是徐晃看在私人交情上上放过关羽,实际山关羽能逃得如此轻松,和徐晃放水有很大关系。对于曹操来说,江陵是战略要地,是必须要拿到手的,但关羽却是一个烫手山芋,抓不得,也杀不得。
占据了江陵之后,曹操几乎就和刘备没什么联系了,虽说与武陵郡隔江相望,但曹操手中没什么水军,也并不指望渡江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杀了关羽,和刘备结下死仇并不值得。曹操更希望关羽死在李重手里,让刘备豁出命来来李重死拼。
现在关羽和关平等人驾着小船逃跑,正和徐晃的心意,所以徐晃连追击的架势都没摆出来,就杀进江陵安抚军民去了。
在徐晃的刻意放水之下,逃出江陵的不光是关羽、关平,诸葛亮、马良等人也带着数百人逃出生天。区别就是关羽是往东方逃,诸葛亮等人往北方逃。
江陵的地势有些低洼,但越往北走,地势就越高,三十里开外,就已经有山丘出现了。就在三十里开外,一队人马驻扎在山丘之上,遥望着眼前一片汪洋。现在的洪水已经很浑浊了,上面飘满了杂草枯枝等物。
马超来到这里并不稀奇,徐晃放水淹城之后,就有斥候快马禀告赵云,赵云立即就让马超带三千骑兵赶赴江陵,查看战况。马超急匆匆赶到江陵,一见到眼前的景象,就知道李儒的计策失败了。
虽说李儒的计策失败了,但马超也没有小看李儒的意思,这世界就没有百战百胜的计谋,人家徐晃直接出大招,把江陵变成一片汪洋,断绝交通,马超就是想联系江陵城中的内应,也没有机会。
但马超也不能两眼一抹黑的回去,所以马超立即把江陵的战况回馈到当阳,自己临时驻扎下来,看看能不能查探到什么。
马超正指挥兵卒建造几艘简陋的船只,打算到江陵附近看看,忽然见到洪水深处人影绰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杂乱不堪的船队冲着岸边划来。毫无疑问,这跟定是江陵的逃兵了,不过马超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江陵逃兵明明见到自己在这里扎营,还敢过来送死。
难道自己最近打的仗少,威名不在了?马超很是郁闷的挠了挠头。
马超并不知道,这些荆州逃兵真不怕他,民以食为天,他们更怕饿!自从江陵城破之后,这些兵卒就在木板上飘荡,至今为止,已经有两天一夜了,两天一夜没吃东西,是个人都受不了。
这些逃跑的兵卒之中还有几个大人物,诸葛亮和马良,诸葛亮对刘备那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于是诸葛亮就命令这些兵卒绕一个大圈,渡过大江前去寻找刘备。要是在平时,兵卒也不会违背诸葛亮的军令。
可现在不行,接连大败之后,江州兵卒对刘备的敬畏之心已经接近于无了,再加上饥饿难耐,荆州兵卒已经十分后悔了,早知道还不如投降徐晃呢,可现在划船回去已经来不及了,困厄之下,兵卒已经没什么体力了。
所以,嗯……投降李重也是可以的,虽说李重有过杀俘的经历,但总比做个饿死鬼好吧。
诸葛亮和马良当然不会同意投降李重了,马良还好一些,虽然也很欣赏刘备,但还没到死心塌地的地步,所以只是用嘴说说而已,但诸葛亮可不一样,当即抽出宝剑,要把提议投降的兵卒斩首示众。
用两个字就可以形容诸葛亮,迂腐!当然,放在诸葛亮的立场上来看,这是关于一个人的节操问题,绝无变通的可能。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逃难的兵卒不可能束手就擒,诸葛亮虽说有些武艺,但也独木难支,没过多长时间,就被逃难的兵卒抓了起来。
有几个见识高远的兵卒提议,投降李重之时,附送一个活的诸葛亮,更能讨好李重,于是诸葛亮也就包住了一条小命。马良见到逃难的兵卒当众翻脸,也不敢多言,再也不敢提什么忠君爱国之事了。
逃难的兵卒将舢板小船划到岸边,投降了马超,真让马超喜出望外。哈哈……这真是时来运转,自己一个打酱油的,竟然把江陵文臣一网打尽了,这功劳,跟白捡的一样。
马超大喜之下,当即派快马禀告赵云。
由于徐晃水淹江陵,李重和李儒等人也没再襄阳安坐,也赶到了当阳,商议一下,就和当阳的赵云汇合,一同赶赴江陵来查看战况,正好和马超的信使相遇,于是李重兴冲冲的先行一步,来见诸葛亮。
必须要说明的是,李重一点招降诸葛亮的意思也没有。
相反,李重是抱着必杀诸葛亮的心思来的,急着赶来,李重是想近距离看看这位名震千古,却又名副其实的卧龙先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如果说一开始李重对诸葛亮还有些好感的话,但自从刘备采石矶兵败,驱逐百姓阻挡追兵开始,李重就对刘备、诸葛亮没什么好感了,将心比心,李重认为自己就是战败了,顶多是亡命天涯而已,但也不会干出残害百姓的事情来。
至于什么礼贤下士,收拢人心,这些事情李重回去做,但也要分人,诸葛亮这种大汉死忠,不值得李重浪费时间。
一见到诸葛亮,李重有些感叹,实际能力不说,诸葛亮的长相确实对得起他的名声,诸葛亮长得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颌下三缕长须,就是身为阶下囚,也自有一股英姿儒雅之气,叫人生出亲近之意。
李重一句话不说的看着诸葛亮,诸葛亮同样一句话不说的看着李重。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李重哑然一下,心说自己还是有点心软啊,就在刚才,差点生出招揽诸葛亮的心思来,这可不是打游戏,这是现实中的争霸天下,每一寸土地都鲜血淋漓,妇人之仁是要不得的。
不过李重也算给诸葛亮一些优待了,并没有让诸葛亮跪下来。虽然对诸葛亮死忠刘备有些不以为然,但李重还是很敬佩这种风骨,最起码,李重认为自己做不到这一点,李重自认为,自己很怕死!
长叹一声,李重挥手道:“杀了……嗯……给诸葛亮留个全尸吧!”
诸葛亮冷哼一声,也不用兵卒拉扯,转身就奔着帐外走去,然而就在诸葛亮转身的一瞬间,拉扯却在诸葛亮眼中看到一丝惊恐、悔恨、坚毅混杂的神情。
“自古艰难唯一死!”李重暗笑一声,心道:虽然你诸葛亮被吹嘘的一塌糊涂,几近成神,但也是怕死的啊。
蜘蛛估计写完这一章,又要挨骂!但实话实说,蜘蛛觉得诸葛亮真名副其实,别说吕尚张良了,诸葛亮连管仲乐毅都比不上。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斩武圣关云长1
马良在一旁看得冷汗直流,心说李子悔你不按套路来啊,最起码,你得先说两句招降的话语吧,这一上来就先杀人,投降的机会都不给,太……可怕了。
三国时期能让李重捏着鼻子招降的人有,但绝不是诸葛亮,而是张仲景和华佗,再加上一个马均。这三个人都是没什么政治立场的人,他们才是真正悯人忧天,心怀天下的人,就连李重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有那么高尚的情操。
同理,就连诸葛亮也一样,诸葛亮只是为刘备集团服务的比较好而已。
魏、蜀、吴三国之中根本就没什么正义和邪恶一说,只是三个政治集团的利益交锋而已,李重自己也是一样,或许李重会尽最大的努力体恤百姓,消弱士族的特权,在律法上能够做到人人平等。
但你让李重带头,只娶一个老婆,顿顿只吃糠咽饭,李重也是做不到的,而且李重也不需要这样做。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老百姓恨得不是有钱人,而是有钱人做坏事,还得不到惩罚,恨的是国器私用。“”看
李重是不会吃糠咽菜的,但现在有个人,却连糠咽菜也吃不上了,这个人就是关羽关云长。
说起来关羽算是比较倒霉的,江陵的地势西高东低,其实整个华夏的地势都是西高东低,盘旋在江陵的洪水自然要往东面流淌。所以关羽的处境比诸葛亮还要悲惨一些,诸葛亮等人漂流了两天一夜,关羽漂流了两天两夜,也没逃脱洪水的范围。
这倒不是应为洪水波及的范围太大,关键是关羽称作的船只木筏机动力太差,而且兵卒缺少吃食,体力不支,船队的时速实在是够呛。
其次地势起伏,想要辨别方向也不是那么容易,在水面上兜兜转转,两天下来,还没走出四十里路(直线距离)。
好容易见到了陆地,逃难的兵卒高兴的一阵乱叫,这两天可把他们饿坏了,关平根本就没准备多少食物,每个人只发了一块面饼而已。还好不缺水,不然的话,这些兵卒真没体力支持下来。
跳到岸边,关羽急忙叫人收拾干柴,准备饭食。
…………
洪水拍打着脚下的泥土,来回荡漾,关羽站在水边,双手握着一杆长枪,紧紧地盯着水面。
暮然间,水面一动,关羽厉喝一声,一枪砸向水面,枪杆还没挨到水面,劲风已经压得水面都凹陷下去。轰然一声炸响,水花溅起一丈多高,几条鲤鱼翻上水面,关羽连忙挥枪连刺,将震晕的鲤鱼扎了上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能填饱肚子,关羽堂堂一个将军只能亲自打渔了,还用利用一身的绝世武艺大鱼,实在是有点丢人。
不管是关羽,水边聚集了无数荆州兵卒,拿什么的都有,只为能吃上一口肉食。树皮草根倒是不缺,但光吃树皮草根,也就饿不死人而已,体力根本恢复不过来,前面还有好几百里的路程呢。
好在古代环境保护的不错,借助洪水泛滥,捉一点鱼虾并不太苦难,在水边吃了一顿鱼汤之后,关羽带着两千兵卒踏上征程。
现在关羽位处在江陵和华容之间,过了华容县,就是著名的云梦泽,沿着云梦泽往南行军,路过一小段沼泽地,就能到达大江了,过了大江,也就到了洞庭湖,算是再一次进入刘备的地盘。
对于关羽来说,这条道路很不好走,非常艰难,缺少辎重到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身后的追兵。
关羽的忧虑并不是杞人忧天,就在关羽路过华容县的时候,李重已经派赵云、马超二人带领一万步骑南下,追杀关羽来了。对于李重来说,此次出兵不但要追杀关羽,还要将江陵以西的华容,竟陵等县收入囊中,彻底扫平江北地区。
两千兵卒一路跋涉,你搀我扶,艰难的过了云梦泽水域,来到旱地。却已经疲惫不堪了,点燃篝火之后,吃了顿野菜汤之后,就躺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
关羽有心叫兵卒起来赶路,可一看兵卒疲惫的模样,只能叹息一声,闭上嘴巴。眼望着两边苍翠的密林,欺负的丘陵,关羽忽然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
就这样一路跋涉,等到与岳阳县隔江而望的时候,已经是十余天之后的事情了,在这短短的十余天理,关羽的来两千兵卒只剩下一千八百余人,有将近二百人死于行军途中。饥饿导致的疾病,是兵卒死亡的第一大杀手。
另外,沼泽的也吞没了数十名兵卒的生命。
还没等关羽寻一处合适的地方休息,就见到斥候策马而来,低声叫道:“君侯,大事不好了,赵云和马超的追兵已在五里之内。”
关羽暗暗计算了一下,渡江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命人先找了个山丘布防,再派遣几名水性好的兵卒渡过大江,前去寻找援兵。
按照关羽的想法,最理想的结果是兵卒顺利过江,前去益阳寻找援兵,两相夹击赵云和马超的追兵,按照常理来说,赵云和马超百里追击,战斗力也不会太高,坚持一下,未尝没有胜利的可能。
当然,这只是关羽的设想而已,说是异想天开都不为过。
就算赵云和马超百里行军,地形又不适合骑兵奔驰,兵卒体力消耗很大,也不是关羽所能抵挡的。而且现在正是洪水泛滥的时节,江面十分宽广,几乎比平时宽上一倍,兵卒能否游过大江都是问题。
最后一点,就算兵卒游过长江,也找不到援兵来救援关羽,周瑜和周泰联手封锁住了长沙郡,刘备现在自顾不暇,哪有能力救援关羽呢。
关羽这边刚布好阵势,马超就带领着第一股骑兵到了,近千骑兵好容易来到宽广之地,十分兴奋,兵卒呼喝,战马嘶鸣,直接就在停在小山丘之下,一个个抽出钢刀,杀气腾腾的往山上看去。
马超骑着战马徘徊一圈,让兵卒止住战马,自己一马当先,直奔山上走来。
马超当然不是要独骑进攻了,他只是想看看地形而已,在山脚看了一圈,马超冷笑一声,回到队伍之中。
关羽屯兵的小山没太多的树木,也不算陡峭,骑马上山并不是难事。也就是说,如果马超想,就可以立即进攻了。
不过马超没那么冲动,看了看地势,也就罢了。实际上马超也没有立即进攻的意思,看一看地形,把关羽堵在山上就好了,就算关羽想死,马超也不会让关羽这么容易死的,在李重设定的军事计划中,关羽还要当做引诱刘备的诱饵呢。
马超巡视一圈以后,第二批骑兵也到了,同样聚集在山脚下,磨刀霍霍,只等着关羽下来厮杀。
到了夜晚十分,山下已经聚集了五千兵卒,这五千兵卒点燃火把,围拢在山下。关羽在上山往下看,五千兵卒犹如一道长龙,挡在小山的南侧。
第二天清晨,马超带领一千兵卒试探性进攻了一次,这倒不是马超耐不住性子,实在是不进攻的话,马超害怕关羽起疑心。
关羽的防御措施修建的还不错,兵卒硬是利用手中的刀枪,掘开一条条沟壑,堆砌起一道道土墙。
马超一带人冲锋,山上就土石乱飞,打的马超身前烟尘四起,兵卒抱头呼痛。零星的羽箭射过来,马超拨打了几下,就带着兵卒退了回去。装装样子就好了,死人的话,马超觉得并不值当。
没过多长时间,赵云率领着大部队也轰隆隆的来到战场,有了骑兵护卫,步兵开始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阵阵香气随风飘荡,一直传到关羽兵卒的鼻孔里,饭菜的香味对于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诱惑力太大了,简直是挑战人的忍耐极限。于是就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偷偷跑到山下投降赵云。
赵云将投降的兵卒一一带过来,详细问话,终于确定了一点,关羽确实派人渡江去找援军了,既然是这样,赵云就可以安心等待了。
关羽并不是不知道有人偷偷下山,不过关羽此刻也不想说什么了,这两千来人能一路跟随,来到此地,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关羽傲上亲下的,很理解兵卒的苦楚,当然,如果不是关羽爱兵如子,这两千兵卒也不会一路跟随关羽,不舍不弃的。
山下军旗漫展,滚滚如涛,关羽只觉得愈发眼熟。
到了第五天,山上的草根树皮也吃得差不多了,就连老鼠蛇虫都被兵卒在地里挖出来,吃得一干二净,战马也只剩下一匹,关羽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冲着临湘的方向跪拜了一番,带着关平等人冲下山去。
随着关羽的动作,赵云你和马超也带兵出营,与关羽在山脚下展开一场惨烈的厮杀。
抱着必死决心的关羽已经不能用可怕这次来形容,就是称作恐怖也不为过,钢刀几乎被关羽抡成一道道青光,但凡挨近关羽的兵卒,无不一分为二,死无全尸。
眨眼之间,关羽就突进了二十余步,斩杀了数十兵卒。但关羽军中能保值战斗力的也就是关羽关平等人,其余兵卒早就饿得手脚发软,根本就不是河北兵卒的对手,骑兵几次冲杀下来,关羽身边的人就所剩无几了。
就在这时,马超和赵云也看不下去了,这场战斗实在是欺负人,也用不着指挥,二人互视一眼,就策马直奔关羽扑去。
♂♂
第四百五十六章 再斩武圣关云长2
关羽亡命一搏,钢刀舞的寒芒闪烁,在身边带起一抹抹血光,就在关羽杀到最巅峰的时候,一杆长枪呼啸而来,挡住关羽的刀锋。
赵云挡住关羽的钢刀,厉声喝道:“全都闪开……”
河北兵卒巴不得闪开呢,谁也不愿意围攻关羽这样的杀神,心说:伟大的赵云将军,就看你的了。呼啦一声,围攻关羽的兵卒就散到一边去了。
赵云倒不是很想好关羽来一场世纪大战,那没必要,就是能斩杀关羽,赵云也有很大的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可有马超的帮忙就不一样了,赵云和马超两个人联手,肯定能斩杀关羽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没必要搭上小兵的性命了。
没等关羽反击,赵云手中的钢枪就幻化出一团枪影,密密麻麻的刺向关羽,一阵细碎的兵刃撞击声过后,刀枪相互弹开。还没等关羽喘过一口气,马超的钢枪也到了,带着呜呜的破空声砸向关羽。
“当啷……”一声爆响,气劲横飞,关羽被马超砸的直往后退,胯下的战马忍不住发出一阵嘶鸣。
赵云纵马上前,手中的长枪一抖,带着一道道残影横扫过去,枪杆撕裂空气,发出嗡嗡的颤鸣声。
“哼……”关羽低哼一声,竖起钢刀,奋力挡住赵云的枪杆。但关羽立足未稳,根本就化不开赵云的力道,差点被枪杆带的旋转起来。
就在关羽用尽全身力道,抵抗这股旋转之力的时候,一柄寒光闪烁的枪尖无声无息的刺刀关羽腰肋之处。
刺啦一声,铠甲撕裂,血光飞溅,在剧痛的刺激下,关羽猛地一拧腰,避过了这可以穿肠破肚的一枪。在关羽的冷哼声中,赵云的钢枪也化为漫天光影,迎头罩了下来,刹那之间沙尘四起,气劲横飞。
可以这么说,在赵云和马超的夹攻之下,关羽绝对坚持不过五十回合,再加上胯下的战马也不合拍,关羽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着两杆如同蛟龙游弋的钢枪,关羽的心神骤然间平静到极点,手中的钢刀上下翻飞,撕裂空气,发出凄厉的呼啸声,一道道光满闪过,两杆钢枪竟然刺不进的刀光,关羽一时间竟然不落下风。
马超不着,赵云更不急,两个人心知肚明,关羽这也是回光返照而已,人到绝境,很可能会爆发出全部的潜力,关羽这样的武将爆发出堪比吕布的战斗力,也很正常,但爆发过后,也就是关羽力竭的时候了。
此时此刻,赵云和马超已经有生擒关羽的心思了。
其实马超也有点郁闷,关羽有限的反击都用在了马超身上,这也难怪,对于赵云,关羽倒没什么愤恨之心,各为其主嘛!但对于马超,关羽却是恨得咬牙切齿,说实话,要不是马超反叛,刘备丢了襄阳,绝对不止于落到如今地步。
马超害怕关羽亡命一搏,和自己拼命,攻势也就减弱了几分。但就是如此,关羽的落败也只是时间问题,绝对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和二人猜想的一样,关羽确实是回光返照,陡然间潜力爆发而已,几十招过后,关羽忽然感觉浑身酸软,就连精神也涣散起来。
一点体力消耗严重,精神难以集中,人就难免会胡思乱想,关羽也是一样,关羽想到的是霸王项羽。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关羽终于明白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了,现在两人的情景极其相似,嗾使身陷绝境,又有大兵追杀。当然,无论是关羽还是项羽,都有逃跑的机会,项羽有机会坐船逃走,关羽也有机会乔装出逃的。
但是,关羽却没办法舍弃跟随自己的两千兵卒,手下的兵卒誓死相随,主将也要不离不弃才是,如果关羽是贪生怕死,抛弃手下的人,他也得不到兵卒的拥戴,这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事情。
突围和孤身逃跑时两个概念,如果关羽依靠武功,杀出重围,哪怕是只带出三两个兵卒,关羽也问心无愧,顶多是心怀遗憾罢了。但是,如果关羽独自逃生,那良心就会受一辈子煎熬,想来项羽也是如此……
其实关羽这种义气为先的性格并不适合当一员大将,而是应该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做个帮派之主才合适,当然,到了后来,关羽也渐渐成为某些暴力团体膜拜的对象。
关羽的想法是正确的,项羽当年也是害怕孤身逃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但是,与赵云马超两人交手,还分神的话,就是神仙也救不了关羽。
还没等关羽收拢起精神,两道寒光闪过,关羽肩头血光闪现,手中的钢刀当啷一声掉到地上。
马超深恨关羽一再奔着自己下手,一枪杆砸在关羽胸前,打的关羽鲜血狂喷,直接在马上摔了出去。观战的兵卒呼啦一下围了上去,争先恐后的按住关羽,早有那兵卒解下腰带等物,死死地捆住关羽。
关羽被擒,关平、关兴等人也没什么抵抗的心思了,纷纷放下刀枪,被赵云等人捆绑起来,幸存的兵卒大哭一阵,也都做了阶下之囚。
擒下了关羽,赵云和马超大喜过望,商议了一下,赵云亲自将关羽押解回当阳,马超依旧埋伏起来,等着伏击刘备的援兵,其实马超并不知道,刘备的援兵是不会来了,临湘那边的周瑜早就打的刘备毫无还手之力。
李重非常想见见名震千古的关云长,如果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吹嘘出来的,关羽的武艺可是实打实的,能成为后世的神仙,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十几日之后,在江陵城外,洪水之滨,李重终于见到了关羽。
同样,李重也没有招降关羽的意思,如果说招降诸葛亮还有一点可能,招降关羽那就是白日做梦,关羽就是投降,李重也不敢收留关羽,不被关羽刺杀才怪呢。
虽然才四十余岁(167—207),关羽的须发就已经有些花白了,可见连年的苦战也耗尽了关羽的精力,想当年关羽万军之中刺杀颜良,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现在看看,身为阶下囚的关羽早已雄风不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