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0.42-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档溃骸白踊谀慊故亲约罕9馨桑凳祷埃源由洗卧诙扯饲揖筒桓冶9芄笾囟髁恕!
“扑……”廖化正在喝水,闻言差点没被呛到。
李重也有点傻眼了,难道当初自己叫人偷太史慈的钱袋,居然偷出后遗症了?真是作孽啊,平自己和廖化的武艺,谁敢保管这么重要的东西。
太史慈深吸了一口气,将传国玉玺小心翼翼地放到怀里,肃然说道:“子悔,你不应该打开木匣的,传国玉玺太贵重了。”
李重盯着太史慈,看了好久,才呵呵一笑,说道:“我为什么不能打开木匣?你们都是我最信任的兄弟!为什么就不能让你们知道这是传国玉玺?如果我李子悔,连一个可以信任的人都没有,那还不如趁早死了这争霸天下的心思!”
太史慈愣愣的看着李重,一道暖流在胸口涌动,他知道,李重把传国玉玺交到自己手里,跟把性命交到自己手中一样,只要自己稍有异心,那李重立即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何等的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不外如是!
想到这里,太史慈这个硬汉也不禁眼眶热热的,他也知道李重的心思,但却没有反感的意思,毕竟李重下的赌注太大了,太史慈猛的单膝跪在地上,颤声道:“就冲主公今天这番话,我太史慈这条性命就是主公的了!唯主公命令是从!绝无二心!”
廖化一愣,随即也明白过来,也跟着跪在地上,沉声道:“廖化,拜见主公!廖化不多说,这条贱命日后就是主公的!”
李重长出了一口气,只觉得心中轻松了许多,自己以传国玉玺和性命作为赌注,终于赌赢了,赢了人心。
求票,求收藏!!!
第三十二章 曹操中伏
更新时间:2012…06…20
第二天,红日东升,却不见袁绍追击董卓的军令,曹操在大帐之中等得十分焦急,看看已过辰时,曹操出了大帐,去见袁绍。
曹操和袁绍的关系极好,卫士也不敢阻拦,曹操进到大帐,却见到袁绍正在饮酒,曹操心中不快,责问道:“董贼西遁,正可趁势追袭,一战而定天下,本初为何按兵不动,迟迟不下军令?”
袁绍看着曹操,苦笑道:“孟德,算了……士卒疲惫,进恐无益。”
“算了!”曹操勃然大怒,指着袁绍斥道:“虎牢关一战,死伤数万将士,夏侯惇更是失了一目,还有你袁家五十余口人的血海深仇,难道你不想报了吗?这些国仇家恨,就这样算了,袁本初,你太让我失望了。”
一通斥骂下来,曹操闭上嘴,不住的喘着粗气,狠狠的瞪着袁绍。
袁绍面露羞愧之色,喃喃道:“孟德,不是这样的,我也有苦衷……你听我解释……”
“去你的苦衷!”曹操打断袁绍的话,怒道:“竖子不足与谋!”
说罢,曹操一甩衣袖,怒气冲冲的出了中军大帐,点齐本部人马、又点了五千余骑,独自追击董卓,而李重自然也在曹操麾下出征。
袁绍看到曹操愤愤离去,脸色忽的一变,面露狠戾之色,将酒杯重重的顿在桌案上,飞溅的酒水撒了袁绍一脸,袁绍却浑然不觉,厉声道:“韩馥,你这小儿,竟敢断我军粮,吾早晚叫你好看。”
其实袁绍真的有苦衷,联军看似声势浩大,但袁绍根本掌控不了,这些诸侯对救出献帝根本就没多大兴趣,他们响应曹操的檄文,攻克虎牢,只是为了表明态度:“我是汉室忠臣!”而已。
攻下洛阳,就足够了。真要是击杀董卓,让献帝亲政,他们还怎么做土皇帝。
所以这些诸侯根本就不想进兵,特别是冀州牧韩馥,更是对袁绍说,冀州的军粮不足,想要暂且退兵。
袁绍不能和曹操说这些,他知道曹操确实对大汉忠心耿耿(至少现在是,曹操曾经说过,死后墓碑上刻着:大汉征西将军,足矣的话。)真要是把这话说来,曹操都能先和这些诸侯火拼一场。
孙坚倒是有些忠义之心,但现在他的人马死伤惨重,就连大将祖茂都死在两军阵前,根本就没有实力再去追击董卓了。
不多时,有人向袁绍禀报:“曹操经独自追击董卓去了。”
袁绍长叹一声,遥冲着西方,举起酒杯。
且说曹操引兵追至荥阳附近,忽然有一支人马拦去路,为首的正是九原吕布。
曹操出马大骂道:“逆贼,挟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
吕布骂道:“背主懦夫,何得妄言。”
看到吕布挡住去路,想到夺目之仇,夏侯惇跃马挺枪直取吕布,二人站在一处,悲愤之下,夏侯惇势若疯虎,吕布一时间竟然战不下夏侯惇。
就在这时,左右两边的山坞忽然响起喊杀之声,曹操定睛一看,却是李傕、郭汜各领一支兵马忽然杀到。
曹操无奈之下,只能叫夏侯渊、曹仁前去抵住李傕、郭汜二人,三支人马在山坞之间杀的血流成河。
董卓兵精,曹操兵多,杀的正在难解难分之时,夏侯惇却挡不住吕布了,只能虚晃一招,拨马而走,吕布看到夏侯惇招招拼命,也不愿意过分相逼,策马直奔曹操掩杀过来。曹操手下的兵士如何能抵挡住吕布麾下铁骑,顿时被杀的大败。
李重早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带着太史慈等人躲在最后面,避过了董卓的埋伏。
曹操如何敢和吕布交手,只能拨马败走,也多亏天色以晚,视线不清,这才逃过了吕布的追杀,曹操逃了数十里,在一处荒山停脚步下,收集残兵,略一清点,万余兵马只剩下五百余人,心中悲苦,不免黯然泪下。
曹操却不知道,在另一处荒山之上,李重却在一直看着他。
正要下令埋锅造饭,忽然又有一支人马杀到,正是荥阳太守徐荣,曹操手下无将,只得亲战徐荣。
要说起来,像曹操、袁绍这样的士族子弟,从小就要学习武艺,所以曹操的武艺并不低,当即和徐荣战在一处。
徐荣冷笑一声,长枪一晃,化成好几个枪影,直刺曹操的胸口、咽喉。
曹操手中的武器也是长枪,连忙向外拨开徐荣的枪杆,顺势扎向徐荣的胸口,枪尖上居然也带着“呲呲”的劲风。。
徐荣却丝毫没有躲闪的意思,长枪在半空化了一个圈,“呜……”的一声,砸向曹操的头盔。
徐荣的招式没有一点精妙可言,甚至都得先被曹操刺中胸口,但徐荣就是要和你拼命,就看曹操有没有胆量了。
曹操当然不能和徐荣以命换命,只能撤回攻势,抵挡徐荣的招式。
本来二人的武艺相差无几,但曹操心怀忌惮,立即就处在下风,有好几次都被逼的险象环生。
曹操急的满脸大汗,看到徐荣一招比一招狠毒,心中发狠,就要和徐荣拼命。
曹操一拼命,徐荣的攻势立即舒缓下来,现在的局势已经不需要和曹操拼命了,曹操手下的兵卒又累又饿,根本抵挡不住徐荣的铁骑,被杀的四处逃窜,兵卒一败,曹操自然是插翅难飞。
曹操也看到手下兵卒溃败,心中长叹一声,拨马便走。
徐荣追了几步,发现曹操的战马十分神骏,距离越来越远,于是在马上取出弓箭,一箭射去。
乱军之中,曹操那听的到弓弦响动,被徐荣一箭射在肩膀,疼的曹操大叫一声,俯在马鞍上,只能任由战马自行则路。
不知跑了多久,黑暗之中,曹操的战马忽然一脚踏空,曹操“噗通”一声摔倒地上,被几个兵卒按住捆绑起来。曹操身上有伤,没有力气反抗,心中悲苦万分,想不到自己竟然落到这般田地。
抓住曹操的兵卒点燃火把,见到曹操衣甲鲜明,顿时知道抓住了一个大人物,一个个十分兴奋,看守的也更加小心起来。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曹操身边的兵卒也越来越多,这让曹操根本就没有逃跑的可能。
收藏好少,希望支持一下啊
第三十三章 悍勇曹子廉
更新时间:2012…06…21
待到天色大亮,曹操身边已经聚集了数百名西凉军士,不少人还押着俘虏,拿着缴获的战利品,曹操环视四周,到处都是残缺的尸体和鲜红的冰雪,其中的死尸大多数都是联军的兵卒,曹操只觉得心灰意冷。
这些西凉军卒肆无忌惮的笑骂着,不时像向曹操指指点点,不用猜,肯定都是嘲讽的言辞。
正在曹操万念俱灰之际,忽然想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匹战马疾驰而来,只听得马上战将一声大喝,曹操眼前刀光连闪,鲜血飞溅,押送曹操的士卒惨呼着栽倒在地。
几个呼吸间,马上的战将就将捆缚曹操的士卒杀的一干二净。
曹操看的真切,大喜道:“子廉(曹洪,字子廉。)救我。”
在昨日的混战中,曹营众将被吕布杀的四散奔逃,早就找不到曹操的身影了,曹洪十分焦急,寻了一夜,终于找到了曹操,顿时心花怒放,连斩数名兵卒。可就在这时,周围的董卓兵卒也围了上来。
曹洪翻身下马,急道:“主公快上战马,洪步战护送主公脱险。”
曹操看着曹洪,忽然潸然泪下,拒不上马,悲声道:“吾死于此地矣,贤弟岂可无马,快速离险地。”
曹洪急道:“天下可无洪,岂可无公。”说罢,脱去衣甲,裹在曹操身上,硬将曹操抱上战马,自己只穿着单衣,提着大刀,护在曹操马前,杀开一条血路,抢了一匹战马,直奔东方而去。
昨日一战,吕布大胜曹操,追出数十里,手下的兵卒早就没了编制,三五成群,各自追杀败军,就连吕布手下的兵卒也不过千。
在这种情况下,李重手下的二百人算是人数众多了,再加上还有太史慈这样的猛将,可以说只要不遇见吕布,完全可以在战场上横行无忌。李重这伙人在暗中跟着曹操的同时,专挑小股的敌军下手,抢夺马匹兵刃,可谓是一举两得。
站在一处荒山之上,李重看着曹洪浴血搏杀,冲着曹洪竖起拇指,不管书上写的曹洪如何暴躁,如何贪财,但是曹洪对曹操的忠心,在曹营不做二人想。
太史慈也感叹道:“曹子廉,真义士也!”
李重微微一笑,神情复杂的看着曹操,心中犹豫不决。
太史慈看着李重的脸色,奇道:“主公早就料到曹操会有此一败,为何不提醒曹操,如今又去留不定,不如趁早救了曹操,回广武如何?”
李重苦笑道:“曹操此人天下英雄,军略内政无一不精,是我将来的大敌,我在想,是不是在此地,将曹操了解,了却一个心腹大患。”
太史慈闻言一笑,抽出弓箭道:“那还不简单,看太史慈下山取他性命。”
“可我又觉得心里难安啊!”李重摇着头说道。
太史慈也只能陪着李重苦笑,其实他也不想射杀曹操的,毕竟相处一段时间,曹操对自己很是亲热。
曹洪护着曹操转过李重藏身的荒山,却见到前面居然是一条大河,还没等曹洪找到船只,上游忽然袭来一支人马,为首的正是徐荣。
看见曹操被大河阻住去路,徐荣大喜,高声喝道:“曹孟德,如今看你还往那里走?”
曹操和曹洪的脸色大变,如今之计只有游过大河,但是人在水中如何能躲过追兵的乱箭,更何况天气严寒,河水必定寒冷彻骨,进到水中,少时就会被河水冻僵。
略一犹豫,徐荣已经追到五十余步的距离,他生怕曹操凫水而走,高声喝道:“众儿郎,给我放箭……”
曹洪提马上前,将曹操挡在身后,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飞,拨打箭只。但曹洪拼杀了了几何时辰,早就筋疲力尽了,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如何能将大刀舞动的风雨不透,一波箭雨下来,曹洪就觉得胸膛发闷,憋得头晕眼花。
无奈之下,曹洪只得换了一口气,这一换气,手中的大刀却略微慢了下来,一只劲箭穿透刀网,正射在曹洪的小腹。
曹洪身上并无铠甲,被箭只射进两寸余深,惨叫一声,差点跌下马来。
“子廉!”曹操看到曹洪受伤,急的两眼发红,就要上前冲杀。
曹洪身子一晃,随即稳下身形,怒喝一声,伸手将曹操拦在身后。
见到对面不在有箭矢飞来,想来是箭只用尽,曹洪深吸了一口气,将大刀插在雪地上,扯下身上衣衫,裹住腰腹,指着追兵喝道:“来来来,看谁能取曹某人性命。”
徐荣见到曹洪受伤,便提马来战曹洪,手下的兵卒也一拥而上,现在不是两军阵前武将单挑,围攻才是正理。
这时才能看出曹洪的武艺,他不但敌住了徐荣,还能击杀袭击曹操的的兵卒,当真是悍勇异常。
但曹洪再悍勇也挡不住这么多人的围攻,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曹洪就身中数枪,血流如注,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就在这时,曹操却被一名兵卒刺中了臂膀,曹操疼的闷吭一声,手中的长枪掉到地上,曹洪急的两眼冒火,奋起余勇,大刀像闪电一样护住曹操,顿时斩杀了十余兵卒,飞溅的鲜血几乎将曹洪染成一个血人。
徐荣慑于曹洪的悍勇,一时间居然不敢与之交战,急忙叫手下的兵卒围攻曹洪。
看到曹洪如此悍勇,荒山之上的廖化感叹道:“主公,曹洪的悍勇不亚于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二人啊。”
李重点了点头,太史慈接着说道:“论武艺,他不如夏侯惇兄弟,但说道悍勇,此人堪称曹营第一。”
“就是,曹洪真是明珠暗投。”廖化点头道:“看那曹操也不知道哪里厉害,武艺稀松,计谋也不出众,主公都能猜出董卓必在此地设伏,曹操却毫无警觉,真不知道主公为什么怕他?”
李重闻言忽然觉得心中一震,慢慢闭上眼睛,廖化的话一遍又一遍的在脑海里回荡:真不知道主公为什么怕他?
我怕曹操吗?李重在心里不住的问着自己,不!李重猛的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心中对自己说道:我怎能怕他,如果连对手都害怕的话,我又如何才能争霸天下。今日我能救他,待到与之为敌之时,我定然能够击败于他。
想到这里,李重哈哈一笑,说道:“我怎会惧怕曹操,今日我能救他,明日就能杀他,子义……下山救人。”
太史慈笑道:“有这等气魄的,才配做我太史慈的主公。”
说罢,纵马下山,直取徐荣。
第三十四章 天下如棋
更新时间:2012…06…21
曹洪斩杀了十余名西凉兵卒,却也是强弩之末了,只觉得手中的大刀沉重无比,每一次晃动都要用尽全身力气。
就连曹操的肩膀和胳膊上都受了伤,也没办法拿起兵刃作战,心中暗道:命以至此,不得复活矣!
就在二人心灰意冷之际,忽听得一声大喝:“曹公莫慌,太史慈来也。”
曹操、曹洪连忙朝声音处望去,只见太史慈领着数十精骑飞一般的赶了过来,后面还跟着李重和廖化,曹操顿时喜出望外。
徐荣一见曹操来了援兵,心中急切,连忙呼喝兵卒拼命围攻,想要在太史慈到来之前斩杀曹洪和曹操。但曹洪见到太史慈来援,有了一线生机,也抖擞精神再次舞动大刀,竟然和徐荣战了个不相上下。
看到短时间杀不了曹洪,徐荣心中暗叹一声,他听吕布说过太史慈的武艺高强,知道自己不是太史慈的对手,手下的兵马也不占多数,只能黯然而走。
徐荣想走,太史慈可不同意,他不是想要杀了徐荣,关键是西凉士卒胯下的战马让太史慈眼馋无比,于是太史慈取出弓箭,一通乱箭射去,此时李重也领着步兵到了近前,截住徐荣的军士截杀起来。
要说李重手下的兵卒,列阵相争自然是不值一提,但这些黄巾军士都是百战余生的老手,一个个都有些武艺,混战之中几乎都能以一敌二,于是杀的徐荣大败,就连李重在廖化的保护之下也刺死了一个敌军。
经过虎牢关的的洗礼,李重对杀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却是有些兴奋。
其实像李重这样的身份,在乱军之中不是很危险,不但有廖化相护,负责保护他的兵卒也都尽心尽力拨开攻击来的兵器,基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李重只要专心攻击就可以了,只要武艺不是太差,立些军功不是什么难事。
这也是一些士族子弟总在军中镀金的缘故。
杀退了徐荣,自有人收拾马匹,李重连忙来到曹操近前,问道:“孟德可有大碍?”
曹操闻言苦笑道:“今日九死一生,多亏了子廉和子悔相助,操不甚感激,想我曹操自讨伐黄巾以来,未曾有如此惨败,真是惭愧啊。”
李重假惺惺的安慰道:“董卓奸猾,孟德不慎中伏而已,胜败乃兵家常事,孟德不必挂怀。”
曹操摇头,也不做声,闷头休息。
李重看到曹操有些颓废,心中暗道:你最好一蹶不振!嘴里却叫人给曹操二人包扎伤口,化雪造饭,就地歇息。
不多时,夏侯惇领着一支人马来寻曹操,见到曹操自然是喜出望外。
紧接着夏侯渊、曹仁等人也都寻来,曹操查点一下人马,来时一万余人只剩下千余人,心中黯然,于是抱拳道:“子悔,曹孟德兵败,无颜回洛阳,请子悔届时向本初明言,子悔救命之恩来日再报,曹操告辞了。”
说完话,曹操也不顾李重挽留,直奔扬州募兵去了(三国志记载)。
见到曹操远去,李重这才有心查点收获,清点完毕,李重大喜,此次出征李重共带了二百余人,此战过后,只有数人受了轻伤,(李重一开始就没参与正面战场,也没和大批敌人交手,所以没有战死)还收编了数十敌军,百余匹战马,真是人财两得。
渡过大河(汴水),李重回奔洛阳去见袁绍。
此时忽然天降大雪,寒风呼啸,李重的人马行路十分艰难,只能暂且驻扎几日。
待到风雪散去,已经过了三天之久,李重回到洛阳之时,诸侯已经各自散去,只剩下袁绍在此等候曹操的消息。
李重连忙去见袁绍,袁绍得知李重归来,急忙将李重召进大帐问话。
待到李重将曹操兵败一事细说一边,袁绍紧闭双目,仰天长叹道:“我负孟德!”
过了好一会,袁绍这才说道:“孟德与我相交甚挚,此次多谢子悔相救,袁绍感激不尽,子悔但有要求尽管说来。”
“肥羊啊!”李重心中欢喜,抬头说道:“此次朝廷加封李重为广武令,然广武北接鲜卑,西邻匈奴,战事繁多,农田荒废,望袁公借些粮草、兵甲,不知可否?”
袁绍闻缓缓的点了点头,沉吟说道:“兵甲不是问题,我拨五百与你,但粮草却难以与你,非是袁某不舍,而是联军早就粮草不足了,不瞒你说,我不派兵追击董贼就是粮草不足,以至于孟德对我颇有怨言。”
袁绍不是大嘴巴,而是想要通过李重之口,将韩馥供应兵粮不足一事传扬出去,省的落了自己的名声。
兵粮不足!李重听到袁绍如此一说,心中一动,忽然冒出个想法,脸上的表情变得变幻不定。
“子悔可是有解决粮草之计?”袁绍看到李重的表情,急忙问道。
李重确实有半办法解决袁绍的粮草问题,只要根据历史记载让袁绍吞并韩馥即可,但李重不知道自己提前让二人争斗,对自己是不是有好处,所以沉吟不语。
仔细想了想,李重决定还是先和袁绍示好为妙,这样的话,袁绍也许会把自己当做“自己人!”
于是李重低声说道:“李重以为,此次讨伐董卓不利,皆是因冀州韩馥怀有二心,不然冀州钱粮丰足,如何会粮草不足,袁公四世三公,理当取而代之!”
袁绍闻言,眉毛一挑,心中也颇为意动,但他手下的兵马不多,如何是韩馥的对手,于是问道:“如何才能取而代之呢?”
李重心中暗笑,这还不简单,书上写的明明白白啊,当即说道:“如见天下,出了冀州韩馥,各方郡守都缺少粮草,袁公可引诱公孙瓒攻打冀州韩馥,韩馥必定相求袁公拒敌,届时袁公自然可取而代之。”
袁绍闻言暗自点头,按照李重的说法,韩馥十有八九会请自己抵挡公孙瓒,换句话说,就算韩馥不中计,自己也可坐山观虎斗。想到这里,袁绍笑道:“子悔此言大善,待到事成,吾定表你为雁门太守。”
“多谢袁公!”李重急忙谢道,心中暗骂,你们狗咬狗吧!
离开袁绍的大帐,李重生怕袁绍出尔反尔,赶紧取了袁绍答应的五百兵甲,启程直奔广武。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被俘的陈琳
更新时间:2012…06…22
二百余人带着十余辆大车,上面装着衣甲粮食(袁绍还是要给点路费的)出了洛阳,李重这才哈哈大笑起来,这些天他过的太压抑了,虽然的到了很多好处,但每一步,李重都走的如履薄冰,现在如龙归大海,他要好好的发泄一下。
不光是李重,廖化和太史慈也有同样的感觉,跟着李重开怀大笑起来。
看到三位老大都笑了,手下的兵卒自然也不能板着脸,连忙跟着大笑起来,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笑。
笑了良久,李重止住笑声,看着围拢的兵卒高声说道:“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从今天起,你们再不是流寇了,咱们有地盘了。”
“哄……”这些兵士顿时喧闹起来,有的甚至将头盔摘了下来,向天上抛去,这个动作一下子引起连锁反应,顿时满天都是飞舞的头盔。
李重笑呵呵的看着这些人,也不阻止。他也知道这些黄巾军士早就厌倦了东躲西藏的生活,能得到寻得一处安身之所,就是这些人最大的愿望了。
趁着这些人欢呼之际,李重对太史慈说道:“子义,这样吧,我和廖化先去广武,你领些人马回山寨,告知管亥,再回到家中接老夫人,如何?”
太史慈一笑,听到李重还没忘记自己的母亲,心中很是感动,却摇头说道:“不妥,雁门郡正是盗匪猖獗之地,你带着这些兵甲粮食,怕是……还是让廖化回青州稳妥一些,我再给母亲写封书信,就可以了。”
“呼……”李重偷偷的舒了口气,说实话,他也不想让太史慈回青州,但还不能不表明态度。
廖化却感激的看了一眼太史慈,这次虎牢关一战,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以前只不过是坐井观天罢了,不说吕布,就是曹操手下随便挑出来一个武将,自己都不是对手,他真没把握将这些军资平安的护送到广武。
自己和管亥汇合就不一样了,最起码,山寨的人马人护住太史老夫人还是没问题的。
李重这么着急安排太史老夫人的原因,是被徐庶的遭遇吓坏了,有了徐庶这个前车之鉴,他怎能不放在心上,万一孔融扣下了太史老夫人,李重哭都找不着北。
安排完毕,廖化带着五十骑兵,匆匆赶回青州。
看着廖化远去,飞溅的积雪渐渐落下,这才转过身来。
李重和太史慈领着一百五十余人,顶着风雪过了大河,直奔河内,取路上党、晋阳,直奔广武。
路上太史慈笑道:“早知道河北天气如此严寒,不如换廖化来了。”
李重也笑骂道:“廖化这厮定会取道兖州,一路上风流快活的很,也不说给你我带回个美女来。”
这一日李重等人过了晋阳,来到狼孟县境内,忽然风雪交加,道路难行,众人只得停留下来。
一直过了三日,风雪这才停了下来,众人收拾上路。
过了狼孟,道路愈发艰险起来,盗贼也经常出现,不过有太史慈这样的猛将护卫,也没出什么差错。
就在要进入新兴郡内的时候,忽然被一只人马拦住去路,为首之人哈哈大笑道:“真要感谢这老天啊,不是风雪阻路,怕是要错过这队肥羊了。”
李重看着这一伙人,发现他们衣甲整齐,不像是普通贼寇的样子,却有些朝廷军队的味道,于是厉声喝道:“前面的贼人快快让开道路,不知道我们是朝廷军队吗?”
“哈哈……”为首的贼人一阵狂笑,洋洋自得的说道:“你们算是什么朝廷军队,一看就是盗匪,我们才是朝廷军队,快将车上的东西留下,放下兵刃,俯首就擒,否则定将你们斩尽杀绝。”
李重闻言一愣,他没想到这些贼人竟然是正规军,可那里有正规军拦路抢1劫的呢?不对,李重忽然明白了,这是黑山贼张燕的部队,也只有这些被朝廷招安的贼寇,会干出拦路抢1劫的行径了。
“你可是平难中郎将张燕的部下?”李重厉声喝道。
为首的贼人一愣,没想到李重一口就叫出张燕的名字来,不禁有些疑惑,问道:“你是什么人?”
李重拿出朝廷印信,举过头顶,大喊道:“我们是朝廷的军队,这是朝廷官印,你过来看看。”
为首的贼人一下子愣住了,抢1劫过往的客商他敢,但抢1劫朝廷的军队他确实不敢,这可是形同造反的大罪,要不是看到李重这些人穿的不是朝廷制式衣甲(糜家的衣甲质量更好),他也不可能作出拦路的行径。
想到这里,为首的贼人朝后面一招手,叫道:“把那个……那个谁带来,让他看看朝廷印信是不是真的。”
说话间,人群之中一阵喧闹,两名军士推着一个白面书生走了出来。白面书生长的极为俊俏,宽袍大袖,留着三缕长须,满脸悲愤之色。
为首的贼人高声喝道:“把那印信拿来,让我验证一下,如是真的,就放你们过去。”
李重怒道:“放肆,朝廷的印信岂是你随便把玩的,想要看,就派人过来看。”
贼人脸色青一阵、红一阵,李重说的确实不错,那个朝廷命官也不会将大印放到别人手里,骂他也是白骂,过了好一会,才怒气冲冲的说道:“你,去看看印信真假,不要耍花样,否则……哼哼!”
白面书生两眼发红,低着头,慢慢走到李重马前,长揖道:“射阳陈琳、陈孔璋见过这位将军。”
“你是陈琳?”李重心中一惊,脱口而出。在李重的印象里,陈琳现在应该投靠了袁绍才对,怎么会被半官半贼的张燕拿住?真是不得其解。
陈琳也是十分惊讶,要知道现在他才而立之年,声明不显,没想到面前的将军居然听说过自己。
要知道建安七子那是后人封的,不是陈琳自己封的,在古代很多人都是去世以后才出名的,陈琳要不是写了一封讨伐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