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六耳猕猴-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附宝怀胎十个月后,生下一个小儿。这小儿刚刚出生,有熊部落的外面就来了一个道人。
    少典听闻有修士到来,不敢怠慢,放下孩子,急急忙忙迎了出了。迎到部落的门口,少典看见一穿月白道袍的修士,相貌非凡。少典急忙施礼,问道:“道长前来有熊部,不知所为何事?”
    这道人见到少典后,打一稽还礼,笑着说道:“贫道乃盘古玉清圣人元始天尊弟子广成子,闻有熊部将有贤人降临,特来收令儿为徒,与贫道回山修行。”
    少典一听,马上兴高采烈的带着广成子进了部族,去看望小儿。进了屋子后,少典请广成子上座。自己陪在下,吩咐手下的族人去叫附宝带着新生的小儿前来。
    不多时,附宝抱着一个孩子旁边来到。正与少典谈话的广成子的目光不禁投到了那孩子的身上,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少典说道:“此子天生的道胎,紫气盈庭,乃是一块璞玉,于我玉虚一脉有缘。”
    附宝不知道什么事情,相问少典。听闻了这仙师要来收徒弟,其忙上前,“这孩子初生,还未取名。不如道长给他取个名字可好?”
    广成子点点头,低头想了想。忽见部落万里之外,有红光溢出,连忙切算一番,不由面带笑容。原来那里乃是轩辕丘。传闻轩辕丘乃是女奶伏羲化形孕生之地,便对附宝说道:“这孩子将有大成就,又生于轩辕丘附近。贫道便与他取名轩辕。如何?”
    “轩辕?”附宝低声念道,觉悟的这个名字好听,另有玄奥,便兴奋的向广成子行礼,“多谢道长赐名,吾儿便叫轩辕。”
    广成子又与他夫妇二人说道:“今贫道特来收徒,此子当为我亲传弟子,贫道现要带其回山细心教导,待十八年后轩辕自会归来。不知二位意下如可?”
    附宝闻言不舍,其乃聪慧之人,知轩辕得仙师看中,将来必成大器,便看向少典,见少典微微点头,同意让广成把轩辕带走。
    广成子见少典夫妇已然同意便说道:“那贫道就将其带走,十八年后贫道便会放其归来。”说完便驾祥云向九仙山飞去。
    再说神农被伏羲招见,伏羲考教了神农很多问题,神农都能答上,伏羲十分高兴,便将神农留在陈地作为自己的助手处理一些事物。
    慢慢的伏羲将所有的事都交给烈山氏来处理。如此过了三年之后,神农已经能够很好的处理人族之事。各部落公正相待,便是自己部落有人犯错,也不循私,众部落拜服。伏羲见如此,便决定把共主之位禅于神农。
    有一日,突然天空飞来详云,却是人教教主太上老君之徒玄都**师驾临陈都,伏羲迎其入内,玄都**师对伏羲说:“贫道奉人教教主太清圣人道德天尊之命,前来告诉人皇。人皇已然功德圆满,当将皇之位传于他人,功成身退,到火云洞静修。”
    伏羲听到此言大喜,本以为自己大限将临,不久于人世,没想到却来了仙左,说自己到火云洞静修小忙让人准备传位之事。玄都**师传讯完毕后便回阳山去了。
    数日后伏羲祭拜天地、人族圣母、人教教主,在洪荒人族见证之下。将人皇之位让给神农氏。就见在伏羲将皇位传给神农氏的时候,天上降下霞光照在伏羲身上,须臾霞光散去,就在天降功德加身的时候。伏羲便已恢复了前世的记忆,证得天皇之位。
    伏羲转身对神农说道:“皇弟,为兄如今证得天皇圣位,望皇弟好生经营人族,日后功德圆满,定可的与为兄与火云洞再见!”
    '  '
第六十四章 人族起兵戈 蚩尤挑战事
    神农成为人皇之后,事皆躬亲,不免把家人冷落。他有一位孩儿,名叫女娃,最得神农喜爱,却也是非常懂事,他见父亲忙碌便也不去打扰,只和部落中的小孩一起玩耍,一日女娃出门玩耍,却看见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女娃见他如此欺人,便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听到女娲的斥责,大孩子见女娲不过是个小孩,又生的淡薄文弱,便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女娃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太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女娃不由大怒,这人好生没理,便与他说道:“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人皇神农之女呢!”
    这龙王太子一听女娃是人族共主之女,想到自己在地上对她下手,定要惹了人族,为龙族惹下事非,便狠狠的瞪了女娃一眼走了。
    几天后,女娃到海中玩耍,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太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女娃说:“那天在地上你仗势欺我,今天你跑到东海中,看你还如何欺我,赶快与我认个错,不然我就兴风作浪淹把死你。”
    女娃看到又是当日那个欺负弱小之人,便对他骂道:“你这人好不要脸,我没错,认什么错。你欺负人,倒是要与我认错才是。”
    龙王太子见女娃如此说,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女娃只是一介凡人,根本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
    女娃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
    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那龙太子却是不知此事已为他自己结下因果,日后难免偿还。
    神农听说女娃掉到海里淹死了极为悲痛便做歌曰:
    精卫鸣兮天地动容!
    山木翠兮,人为鱼虫!
    娇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
    海何以不平兮,波涛汹涌!
    愿子孙后代兮,勿入海中!
    愿吾民族兮,永以大为荣!
    神农之女女娃死后,他便更是投入人族之事,想以此淡忘丧女之痛。人族在其手中实力大增。百年后。有十万武士,上万药师,人族足迹遍布穷山野岭,再不为野兽所害。
    广成子自将轩辕带到九仙山之后。便以万年石钟乳为其洗髓阀骨,喝的是琼浆玉液,吃的是灵芝仙果,每次去昆仑山听道时,将轩辕抱去一齐听讲。不过两年时间轩辕便有常人十五六岁大,广成子便让轩辕每日清晨随他一同习练武艺,晚上又与他讲解兵法策略,及农林牧耕之术。
    匆匆十多年时间便过去了,轩辕也长到十八岁了。这一日广成子将轩辕叫来说道:“为师当年与你父相商。你上山学艺十八年便让你下山回家,如今十八年时间已到,你收拾下山去吧。你父乃是轩辕丘有熊部落领少典。”
    轩辕听到大声哭泣,向广成子问道:“不知弟子何时可再见老师?”
    广成子见轩辕如此,心中不舍。不过他知轩辕日后乃是人族之皇,再留他于九仙山不妥,便说道:“有缘自可相见,修做儿女之态回去见你父母去吧!”
    轩辕叩拜别道:“老师,弟子去了!”
    轩辕回到部落见过父母后,其父便考校其十八年所学,后见轩辕所知远不是自己所能比,便在几个部落的见证下将部落领的位置传给轩辕。
    轩辕接任族长的位置之后,便照广成子所传授的方法,开始教授族人更好的农耕之法。神农教人们将山林焚毁,然后在焚毁的山地上种田。轩辕发现这种方法有时很不好。当人们烧山之时有可能遇上逆风,那样不但山烧不成,而且还会将放火烧山的族人烧死。这样的田地耕种数年之后肥真会下降,田里收获的粮食会越来越少,人们就会放弃原有的田地,转而继续烧山为田,将山林慢慢的毁去。
    轩辕发现将人或动物的大小便埋在土中可以提高田地的肥力,这样土地便可以继续使用而不用继续冒着被烧死的危险去烧山为田。
    他还用广成子所教授的方法来刮练部落的武士,使他们的战斗力增长了很多。周围的部落闻听有熊部落强大且跟随仙长学艺十八年,便纷纷率部落归顺,先后有熊、黑、躲、疆、虎、雕、胳、鹰、鸢九个大部落归顺,使得有熊部落的实力越来越大。
    轩辕的名声慢慢的传遍了整个洪荒人族部落,神农听说了轩辕的所作所为后非常高兴,常对人说:“有熊部落的轩辕乃是贤者,日后我将效仿伏羲氏将天下共主之位传于轩辕。”
    神农的儿子榆罔听说之后非常不服气,对神农说道:“父亲为人皇。日后人皇之位也当由我继承。那轩辕族长之位不也是传自他父亲吗?”
    这榆罔从小聪明好学,后来习文练武,成长为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士。曾有东夷部落之人不服神农管教进犯神农氏东部边境,十七岁的姜榆罔奉命驻守伊川,并且在那里筹建军队,与东夷人作战,多次击败敌人,受到了神农的夸奖和族人的崇拜。
    当时有蛙人氏的后代仓领认为自己乃是大贤人坯人氏的后代且独霸一方,没必要遵从别人,于是拒绝朝拜神农,并且率族人东征。
    神农为增加轩辕的威望好使其日后断承自己人皇之位,便让轩辕率有熊部落的武士征讨仓领,轩辕接到神农的命令之后师熊、黑、躲、疆、虎为前驱,雕、鹞、鹰、鸢为旗帜,不过数月时间便击败仓领。仓颌见轩辕的有熊部落强大,而且轩辕长的器宇轩昂仪表不凡,便认为轩辕以后定能成大事,率部落投了有熊部落。
    人族众部落闻听更是敬畏轩辕,神农听后也是极为高兴。
    这边神农为轩辕造势,而在远方,有一人族部落,曰九黎。
    当年人族与巫族通婚,巫族血脉流入人族。巫妖大战后,巫族被刑天带着远走外域,拥有巫族血脉的人族自成一部,实力渐大,成为洪荒之中出名的大部落。时有映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九个拥有巫族血脉的部落组成联盟,合称九黎或九夷。
    每个部落之下,还各有九个氏族,共计八十一个,人口之繁盛,实力之庞大。当有熊轩辕降生过后不久。九黎也得了一子,生有一十七斤重,七岁方出口能言,自改名姓为萤尤。长至如今已是十三岁。身高两丈,不拜天地,不尊圣人,不修世间道法武艺,便有千钧神力,徒手撕裂虎豹犹如儿戏,一身凶悍煞气,洪荒异兽亦是不敢招惹于他。如此武勇,为族长黎看重,有意立其为继位人选。
    这黄尤前世乃是十二祖巫之下,巫族有数的大巫之一,于刑天共称巫族两大战神!当年天庭巫妖大战,命殒群妖手下,不过他倒是个异数,别个巫族,哪怕祖巫一流,身死也自真灵消散,独独唯他一个,却能去六道轮回投胎转世,而今得了人身,七岁灵智大开,明了前世种种。
    巫族离开洪荒后,人族为主角,他又怎是甘心人族之下,想要重现当年巫族盛世。虽说数年来处心积虑,继任九黎族长之位并不为难,但一念及巫族远走洪荒,把偌大个洪荒让于人族,心中实是不平。
    思来想去,不若去召集留于洪荒余众,壮大九黎一族,到时征战杀伐,一统洪荒人族,占得人族人皇之位。到时刑天大巫等闻听后,定会重回洪荒,到时巫族得现当年洪荒盛事定然不难。等实力再强些,杀上天庭,占了天帝之位,天上地下唯巫独尊,岂不快哉?
    故蚩尤四处打听,终于闻听巫族于南瞻部洲还有遗留,当即就交代了一番族内诸事,独身向南瞻部洲而去。
    '  '
第六十五章 蚩尤请巫族 悟道收残余
    南瞻部洲风景依旧,自悟道(分身,真身还在月华山守着呢)找到红魔等人后,花费数十年时间,凭借其强大武力先后征服了附近几个小势力,为了以防万一,悟道还把他们的元神收入了万魔塔内。
    此万魔非彼万魔!这一次悟道带出来的万魔塔,乃是他特意炼制的,为的就是怕新收复的这些人反水,所以他特意又炼制了一座万魔宝塔,此塔只收太乙以上高手。
    如此,在南瞻部洲北部的万里大山之内,所有势力尽归悟道所有,其下太乙高手达到八位,下面小妖更是有三千之数。
    这一日,悟道终于布置好了山内之事,向着巫族所在区域进发。
    巫族位于南瞻部洲最南部,即便这些巫族只是遗留,但显然不受大家的喜欢,被各方势力一次次的联合驱逐向更南方向,以悟道分身大罗的修为也足足飞了一年之久才到达其外部区域。
    穷山、恶水!远离大陆中心,入目的景象越来越差,南瞻部洲自然也不例外。看着周围寸草不生的大地,悟道心里感慨不已。想当年巫族是何等的风光,如今却只能在这种地方生存,这就是失败者的命运啊!
    ‘还有大巫!’
    一踏入这里悟道便感到前面有三股极其强大的气势,从这气势看他知道,这应该是巫妖大战活下来的大巫。只是,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悟道不知道,当年巫族虽然战败,但并不甘心,有些人认为巫族不应该退出洪荒,所以巫族便分成了两派,一派便是刑天、九凤带领的众人,已经远走极北之地,而另一派则是以相柳、风伯、雨师为首,他们觉得巫族虽然战败了,但应该留在大陆,以图东山再起。
    所以,才有了南瞻部洲的巫族。
    三个大巫!一时间,悟道却是有些迟疑了。如果说只有一个大巫,他还能够对付,可竟然有三个,这就不是他能对付的了。毕竟他现在只是一缕分身,只能发挥出大罗金仙的实力,想要战胜三个以战斗著称的巅峰的大巫,无异于痴人说梦。
    ‘又来一个……’
    身后强绝的气势陡然出现,悟道却是心中惊愕,马上隐去了自身所有的气息。很快,一道黑色的影子便出现在悟道的眼中,来人两尺多高,面目狰狞,一双眼睛睁的老大,活脱脱的一个黑脸张飞。
    人族!怎么会有人族的高手来此?
    看着来人直入巫族之地,悟道心中奇怪,马上他就想到了,默默掐算,却是明了前因后果。没有想到已经到了神农为皇之时,那么轩辕也不远了,如此说来,此人难道是蚩尤?
    悟道心中惊奇,马上隐去身形化作一缕青烟窜入了巫族聚集之地。
    悟道猜测的没错,来人正是蚩尤。蚩尤自觉醒前世记忆后,便一心修炼,闭关十年却是恢复了一部分实力,然后马上赶来南瞻部洲寻找巫族遗留之人。
    蚩尤一进入巫族部落便被相柳感应到了,巫族和人族不同,若是人族,如果变幻一个模样别人也许认不出你,可巫族不同,他们都有着特殊的感应方式,只要真灵不变,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都可一眼识破。
    蚩尤战将之称在巫族可谓赫赫有名,然当日巫妖大战,巫族中众人都看到蚩尤被妖族几大妖圣攻击,最终身死,如今他竟然又出现了,却是叫相柳不敢置信,然当看到蚩尤真人时,却又惊诧莫名。
    “蚩尤兄弟,你还活着?”
    蚩尤看到相柳,兴奋的哈哈大笑,大步向前他去,嘴里回道:“换了身皮囊,兄弟却依旧认得我来。”
    虽说蚩尤换了面貌,但相柳不懂掐算之术,不知其中奥妙,只是见他还活着,自然高兴,说道:“兄弟倒是上天眷顾,这大好洪荒世界。还能走上一遭。”言罢领了董尤进屋舍。
    进得里面,董尤笑道:“兄弟有所不知,我现在在人族九黎大族之中,为一族之长,只是想到当年兄弟,又听说这里有巫族遗留,故前来看看,果然又遇到故人。”
    相柳赞叹说道:“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兄弟实乃大造化。”顿了一下,又叹气说道:“可惜我巫族当年何等声势,称雄洪荒大地,要不是和妖族相争,大伤元气,这人族焉能崛起?而如今我堂堂巫族却只能在这穷山恶水的南瞻部洲避居,恨煞我也!”
    黄尤听他这般说法,顺势便道:“兄弟莫要着急,我倒有一法子,可叫我巫族重现几分当年威风。”
    相柳也不笨,一听蚩尤的话,心中便一动,暗道:“果然无事不登三宝殿”!然其脸上却不动声色的问道:“兄弟有何法子,请快道来!”
    黄尤说道:“九黎乃是洪荒人族大族,而我继任族长之位已得族人崇拜,如若巫族兄弟姊妹前来九黎,助我吞并各大等部落,一统洪荒人族,也不可不可能。我巫族也便借与人族通婚,恢复实力。他日我为人皇,巫族亦可崛起,如何?”
    听了蚩尤的话相柳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沉吟了片刻才一脸担忧的说道:“人族为三清道人扶持,据我所知,当年妖族伏羲也转世于人族,被老子收为弟子,最后成就天皇圣位,如今的神农更是有玄都暗中支持,我巫族若要一统人族,恐怕不可能啊!弄不好,还会引来圣人怒火,为我巫族带来灭族之祸啊。”
    相柳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在蚩尤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故说道:“这个我自然知晓,不过我现在转世为人,只是与他们争那人皇之位,乃是人族族内之事,圣人岂能不顾面皮亲自出手?至于那神农,我等只需将其部落击败吞并即可,不伤其性命,也算给圣人情面,兄弟以为如何?”
    蚩尤来寻巫族相助,便是想让巫族与他九黎一族血脉相融,令九黎族实力大增。等到时机成熟,便开始吞并周围人族部落,到最后再与人主一决胜负。凭他大巫神通,自己能轻而易举取胜,说不得他也有机缘成就圣皇之位,比现在的一族之长不知风光多少。
    他看相柳仍在考虑,又道:“想我当年巫族过处,俱是土鸡瓦狗、枯枝朽木,而今圣人不出,堂堂大巫还能怕了那些个地仙修士不成?再说,我如今转世为人,便是与人族争上一争,诸圣人也无话可说。兄弟自当年一战后,怎么连一点斗志都没有了,叫我好生失望。”
    巫族中虽然不乏聪明之人,但一个个都非常的血性,受不得激将法。这不,相柳一听蚩尤的话,马上大怒道:“兄弟何出此言,我巫族争天斗地,你怎能如何辱我。我便去叫来风伯雨师,与他们相商后,一并前来助你便是。”
    黄尤闻言一拍当前石桌,大笑道:“如此最好不过,我巫族便是死绝了,也比偏居一隅苟活强上百倍!”
    二人商议既定,便去寻风师雨伯等众巫议事,巫族好战嗜血,蛰伏于此不过是形势所迫,众巫更是心有不甘,是以说服起来并不是难事。
    仅仅数日之后,董尤携相柳、风伯、雨师三位大巫并下面百名太乙境界的巫族强者回至部落。众巫来此后皆言自己敬服黄尤武勇,乃是随他投奔而来,九黎举族震惊。
    蚩尤于南瞻部洲的一切都被悟道看在眼里,直到那些人都离去后,他才一脸懊恼的显出身形。
    ‘M的,该死的蚩尤,竟然跑来坏老子大事。’
    巫族内的大巫走了,这让悟道很高兴,可下面百名太乙境界的巫族也走了,这就让悟道蛋疼了,如果只走了大巫多好,那么这百名太乙的战将可都是自己的了,现在倒好……
    看着如今巫族剩余的几千大小巫人,悟道只感到心里说不出的心酸。这里剩下的巫族,不是妇女就是老人孩子,那些年轻的巫族其战力最高的也就是太乙初阶,还仅有三位。
    “M的,管不了那么多了,怎么说巫族也是赫赫有名的战斗民族,这里有三千多人,以后在让其中的男人当当**,弄不好就整出一巫族大军出来啊。”
    无限邪恶的悟道很快就把那三个修为最强的巫族之人拘了过来,也不知道他怎么说的,总之在三天后,巫族所有之人都被他带进了自己的地盘。
    '  '
第六十六章 轩辕能力显 蚩尤炼虎魄
    话说有熊轩辕于九仙山随广成子学艺十八载,广成子见其有成便让轩辕**,轩辕**后其父少典氏便传位与他,从此轩辕便为有熊一族之长。
    轩辕经广成子授治世之能、武艺出众,有大德,众尊服。自离九仙山,**中之日起,兴猎、牧、渔、耕,福无数人众,功德显彰,有皇者之相,又因出身圣人门下,周遭部落无不与之亲近,投奔者愈来愈多。
    这一天,神农闭关之所,突然有大功德降下,族人皆向此地聚来,只听帐中传来神农大笑之声,正是那《百草经》经神农数十年呕心沥血完善。
    神农出得大帐,招来众臣询问人族之事。后,神农知自己所留洪荒时间不过,又询问洪荒人族之中有何大贤,便有手下大臣知其意图,便进言,有熊轩辕乃贤良之主,神农听后便命人招轩辕来陈都。
    随即便像当初伏羲考教自己一样考教轩辕诸多人族生息问题,轩辕也没有让神农失望,对答如流。当年他朝拜神农,曾被神农留于有陈学习数年。如今对管理人族更加的心应手,神农极为满意,便把轩辕留在身边,并把许多事都交给轩辕处理,以积蓄他的声望。
    这天神农在大帐之中与轩辕交流处理政事心得,有侍卫来报来了一位仙师求见人族共主,神农连忙带轩辕出迎。没想到竟然是玄都**师,当年神农中毒便是由玄都相救,后伏羲证道,玄都前来宣旨,已经知晓玄都身份。
    “神农见过仙长,不知仙长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神农马上对玄都见礼,而他身后的轩辕也紧随其后,并且忍不住心中好奇偷偷打量玄都,这一看可吓了他一跳。玄都因为教导过上位圣皇,在人族也是颇有威名,轩辕没有想到竟会在这里见到,同时心里也对玄都的出现引出无限遐想。
    玄都**师对神农拱手作揖后说道:“见过人主,贫道奉老师之命前来告知人主,人主功德圆满,传位与他人后,功成身退,前去火云洞静修。”
    神农闻言大喜,连忙让人准备传个之事。三日后神农向当初伏羲一样祭拜天地、人族圣母、人教教主,在洪荒人族见证之下,将人主之位让给了轩辕。
    就在神农将人主之位传于轩辕之时,天上降下霞光照在神农身上,片刻霞光散去,此时神农已证地皇之位。这时天空中天皇伏羲乘坐五匹龙马所拉的车降下,人族见之。跪拜见于地,齐声大呼:“伏羲圣寿无疆!”
    伏羲与人族说一句免礼之后,对神农说:“恭喜皇弟今日证得地皇之位,从此无量量逍遥。”
    神农上前与伏羲见礼后,笑道:“劳皇兄前来接引!”说完后,与伏羲一同上了龙车之后,飞去火云洞,看的身后轩辕眼放异彩。
    神农传位轩辕后,人族新一任人皇变为轩辕氏,而因为轩辕有土德,故号黄帝。
    轩辕因在与神农商议人族大事时知晓人族大兴必要经历磨难才可一统,便大力整合人族,使各部落向陈都收拢,最终让神农部落联盟与有熊部落联盟合二为一,称炎黄部落,为人族正统。黄帝在人族中推广自己在有熊部落所现的新的耕种之法,与民休养生息,并大力发展兵备。
    话说神农自证道以后,将共主之位传于了轩辕,而他的儿子榆罔便继承了他在姜姓部落的地位,成为了新的部族首领。这榆罔从小聪明好学,后来习文练武,成长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曾有东夷部落之人不服神农管教进犯神农氏东部边境,十七岁的姜榆罔奉命驻守旧都伊川,并且在那里筹建军队,与东夷人作战,多次击败敌人,受到了神农的夸奖和族人的崇拜。
    榆罔听说神农将效仿伏羲氏将天下共主之位传于轩辕,之后非常不服气,对旁人说道:“父亲为人皇,日后人皇之位也当由我继承,他公孙轩辕有何德何能可当天下共主。”于是回到族中日夜训练兵士,终于在这日起兵作乱,欲凭借着手中的精兵良将夺取天下权柄,更是盗用神农的名义,自号“炎帝”,大军趁着黄帝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一路快要打到阪泉之地。
    黄帝当即令人族集结士兵一路向阪泉之野奔去,大军急行军了三日三夜,终于在拂晓时分来到了阪泉之野,筑起了营帐,刚刚安定了下来,就有探马来报,言炎帝的部队也正好在这时来到,已在十里外安营扎寨。
    翌日,旌旗招展,擂鼓齐鸣,双方将士各持兵刃,肃立于阪泉之野,一股肃杀之气弥漫着整个战场,百里之内无有禽兽。
    黄帝对仗下众人说道:“如今敌我双方皆在此地交汇,两军交战勇者胜,榆罔无道,妄起刀兵,祸及百姓,我等以有道伐无道乃是民意所向,定能战胜榆罔!”
    言罢众人将黄帝簇拥在中军中,黄帝右手高举过头,鼓声暂歇,霎时宁静了下来。炎帝那边见黄帝这边息了鼓声,也发出了命令,息了鼓声,双方一时沉默了下来,似在酝酿着更为强大的风暴!
    黄帝运转法力,高声喝道:“榆罔,尔为何作反!”
    只见那边传来一声粗犷的声音,道:“哼!公孙轩辕,你有何德何能,竟能当得起人族共主之位?想我榆罔日夜随父皇操劳国事,劳苦功高,可到头来却让你这黄毛小儿窃据了共主之位,今日我要将本因属于我的一切拿回来!”
    黄帝冷哼一声,厉声道:“榆罔,罔尔身为神农圣皇之子,今日竟然为了一己私欲而妄起刀兵,置我人族大业于不顾,尔有何面目面对如今身在火云宫中看着我等的神农圣皇!”
    榆罔大怒,厉声道:“废话少说!到了如今的地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还有什么要说的?众将听令,杀!”
    霎时杀声震天,兵戈齐发,炎帝那边士兵气势汹汹地压将过来。
    榆罔虽强,然和轩辕相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只见轩辕冲身边的士兵点了点头,那人朝轩辕行了一礼,座下一将领着一队士兵朝对面冲杀过去,两军瞬间交缠在一起,霎时鲜血飞溅,惨叫声此起彼伏。
    两军交战了三个时辰,局势依旧胶着不下,正当榆罔心中窃喜自己不输于轩辕时,闻黄帝那边一声钟响,忽然从炎帝后军传来一阵骚乱,榆罔大惊,这时探马来报言后军受到袭击。榆罔正欲安排一军前去平息骚动,却见前方战场上那一直被炎帝军压着打的黄帝军突然一反前态,顿时凶猛了起来,一个个如猛虎出闸,趁着炎帝军愣神的片刻杀伤了许多士兵,形势霎时逆转!
    看着自己手下被无情杀戮,榆罔却是心中不忍,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于是马上下令投降。轩辕于此战之后威势更盛,人族纷纷对其心服。
    就在轩辕征服榆罔,大力发展人族之时,九黎族长蚩尤也没闲着,在这数十年中,九黎一族的人族地仙散修时有离奇消失,生死不知,声讯全无,这幕后黑手,自然是来九黎一族投奔的相柳等一干大巫。
    众大巫结合道法仙术与巫族神通,创出了一种巫术供族人学习,暗中更以地仙散修为试验对象,不过十几年便让巫族一家独大。且,为了于黄帝轩辕争夺天下,众大巫开始寻找天材地宝炼制神兵。本来炼器一道,巫族并不擅长,虽有些相当了得的神通,但当年总以肉身神通称雄于世。蚩尤则不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