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无双-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浩攥了攥手指,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说实话,他确实幻想过自己有家庭,就连做梦都有想过。
但是现在突然来了,杨浩又觉的没法接受。
就像是老爷子说的那样,他还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
看着杨浩,陆凤祥在心中叹了口气。
这下真的没法给自己儿子报仇了……就像他之前想的那样,寒门和袍哥会势力再怎么大,也没有办法护住杨浩一辈子。俗话说的好,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找几个青帮的人盯梢,只要对方一有疏忽,一颗子弹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但是现在的话这些念头就只能彻底的打消,因为杨浩是这位老爷子的失踪了十几年的小孙儿,即便身边没有一个护卫,给陆凤祥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做。
这样的后果就是承受陈家疯狂的报复。
而青帮和自己的商业帝国,在面对陈家疯狂报复的面前甚至连鱼死网破的机会都没有。
就在此时,不合时宜的电话响起。
是条短信。
海东青拿起手机只是瞄了一眼,顿时愣住了。
“怎么了,老东西?”头爷开玩笑般的问道。
“噗……”
海东青张口想要说话,只觉的心口一热,顿时一口热血喷出。
“海东青!”黄莺失声喊道。
叮叮!
又是一声短信。
头爷颤抖着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只觉得脑袋像是被重锤砸了一下,耳朵旁嗡嗡作响,要不是黄莺在一旁搀着,他就会立刻晕倒在地。
杨浩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
大群的人都围了上来。
“怎么了?”杨浩急切的问道。
俩个老头没应声,不约而同的指了指手机。
杨浩拿起手机一看短信的内容,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海东青的短信内容是这样的:矛隼已死。
头爷的短信内容大致相同:三爷已死。
短信下面还附上了照片,矛隼和三爷的人头,一个年轻人拎着人头正对着屏幕笑着。
这个年轻人不是安城还能是谁?
“怎么回事?”杨浩攥紧了手机。“他们俩好端端的怎么会死在安城手中?”
头爷和海东青俩人对视一眼,低下了脑袋。
矛隼和三爷分别是寒门和袍哥会下一任的掌舵人,现在被一个小小的毒贩子给做掉了,这简直就是耸人听闻的事件。
“哥!”
黄莺惨叫一声,近乎昏倒在地。
杨浩攥紧了拳头,
寒门和袍哥会遇到这种惨事,海东青和头爷更是待自己不薄,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发生而无作为,这简直枉为男人。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头爷,海东青。”杨浩拱了拱手。“三爷和矛隼出事的地方在哪,告诉我,我必将把这小子的扭送回来!”
矛隼面如死灰,嘴里喃喃的吐出两字:“金三角!”


 第411章 认亲(九)(完)

第412章 缅甸(一章)

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一块区域始终是三不管的地域。
金三角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海洛因类毒品产地,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鸦片2650吨至2800吨,年产海洛因约200吨左右。一种相对公认的说法是金三角是全球20%鸦片的供应源头,而每年经过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却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两年的消费量。
这可不是虚构,要知道金三角地区直到现在都是如此。
生活在这里的大毒枭们,为了生产和贩卖毒品,组织了一批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甚至公开和缅甸、泰国等政府抗衡。
不过这些毒枭可都是见不得光的人物。
所以这一次的任务也是相当的重。
杨浩是铁了心要给头爷和海东青出口气,这安城不得不杀。
黄莺也是为了要给矛隼报仇,自告奋勇跟着杨浩一起。
徐梦瑶也打算跟着一起的,只是当场被陈兴给否决了。不是不信任徐梦瑶,而是这一趟路途太过于危险……徐梦瑶又是有关部门的人,一旦出动,就会引起金三角那些毒枭们的注意。
陈达才和小万也是因为背景太干净,而不能跟着杨浩一起‘偷渡’过去,所以只有作罢。
这一路中,只有杨浩和黄莺俩人。
先是坐飞机到了云南,然后再由边境偷渡出国,从缅甸到达金三角。
仅是这一路,就万分凶险。
因为不能引起毒枭的注意,所以陈兴不能给与半点帮助,甚至是给俩人公开办理‘出国手续’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想要出国,可没有那么容易。
其实也可以从首都机场坐飞机到达缅甸的曼德勒机场,但是这一次是俩人的身份也是‘毒枭’,所以一切都得暗中行事。
陈兴暗中派人一路把俩人送到了边境。
又偷偷塞给了杨浩一个小布包。
“陈浩,这是大伯给你的生日礼物,其他的话没有多的。我就是希望你能够平安回来!”陈兴郑重其事的把布包塞给了杨浩,重重的拍了拍肩膀。
“你不怪我?”
杨浩偷偷的瞄了一眼陈兴问道。
昨个是他的生日,本来是认祖归宗的大日子,结果出了那茬事情。
自己一天也没有在北京呆,连夜就出发到了云南边境。
并且还主动做了这种危险的事情,陈兴难道不会怨自己……对于陈兴来说,这种事情,只需要派几个特种兵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结果自己却一意孤行非得自己跑到金三角去。
陈兴摇了摇头。“我不管你叫杨浩,还是陈浩,你都是我陈家的子孙。你有勇气做这种事情,我心里是高兴的很。这是我们陈家的骄傲,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怪你。这一路上,多听听黄莺的。她可不仅仅是寒门的红棍,也是白纸扇,一路上相互照顾一下。”
杨浩重重的点了点头,接过了陈兴的布包。
虽然没打开,但是一掂量,就知道这里面应该是枪。
“谢谢大伯。”杨浩把枪往怀里面一放。
“恩,这陈达才和小万也不知道跑哪去了,也不说来送一下你。”陈兴拍了拍杨浩肩膀。
“大伯,咱们这就走了!”杨浩冲着陈兴拱了拱手。
说完,杨浩和黄莺转身入了山林。
两天后,俩人总算是出了林子,踏入了缅甸边界。
不过只瞅见了一条沿途的公路,看了一眼地图,这里倒是距离缅甸首都仰光不远。不过走过去可得花个两三天的时间,俩人都走不动路了。
“不行,我想洗澡!”黄莺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这天也太热了,受不了。”
杨浩瞄了一眼黄莺。
这丫头还是一身旗袍,不过这两天在林里面他们过的可不快活。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堆边才可以抵御寒冷。所以一会冷,一会热,俩人都累的受不住了。
再加上原本就是夏季,蚊虫又多,就算有驱虫药也不管用,老往脖子、袖口里面钻。
这些黄莺还能忍,但是卫生关系可就不行了。
俩人找着了湄公河的一条支流,黄莺本想洗个澡,结果那条河里面水蛇不少,把黄莺吓的是屁滚尿流,连衣服都没穿就尖叫着从河里跳了出来,一头钻到了杨浩的河里。
杨浩可是一个劲的咽口水。
这黄莺虽然还没有成年,这是这发育也太好了。
当然,俩人闹个大红脸。
杨浩可没有想到天不怕地不怕的黄莺居然被两条水蛇给吓成了这副德行。
出了这岔事情,黄莺哪里还敢下河洗澡。
一路上就连喝水都是杨浩亲力亲为。
整整三天没有洗澡,除了一身臭汗、一身灰,就算杨浩有灵气都有些难受。
俩人就这么干巴巴的坐着。
连用手扇风的力气都没有了,这山下的天气更热,这温度起码三十五度朝上。也难怪,这都靠近非洲的纬度的,能不热么?
杨浩现在就指望能够呆在空调屋,吃几根冰棍。
“好像有车!”
黄莺抬起头,公路远方正响着‘突突’的引擎发动声。
杨浩也顾不着了,连忙站在马路上。
一辆黄皮夏利样式的轿车正一路三喘的向这里开来,车身上贴着看不懂的缅甸广告,驾驶座上的司机穿着一身花花绿绿的衬衫,带着草帽和墨镜。
“嘿,停车!”
杨浩扯着嗓子叫喊了起来。
‘呲啦’!
轿车停在了杨浩跟前,司机把脑袋往外一探,张嘴就是一阵叽里咕噜的叫喊。
杨浩也不知道这小子说话,就算他是骂自己也只能点头哈腰。毕竟这里太偏僻了,错过了这辆车,想要到仰光,指不定要花多长时间。
“大哥,我想麻烦您个事情,能不能把我们送到仰光。我们给你钱,给你‘麻利’!”杨浩对着司机搓了搓食指和大拇指,生怕对方听不懂,还加了一句英语。
“你说汉语他怎么会听懂,我会说缅甸语。”黄莺赶忙上前一步。
可俩人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司机把墨镜一摘。“俩位是中国人?”


 第412章 缅甸(一)(完)

第413章甸 缅甸(二)

司机一句流利的汉语可把杨浩和黄莺乐坏了。
这可真是老乡见老乡,俩眼泪汪汪。
杨浩连连点头,赶忙凑到驾驶室的玻璃前。“兄弟,帮个忙,能不能帮我们送到仰光。”
“仰光,可以。”司机麻溜的点了点头。“俩位上吧。”
黄莺和杨浩赶紧钻进了车。
这夏利式的出租车有些破,后排的座垫泛着一股霉味,脚下的垫子都长了青苔。跑起来是一摇三晃,引擎盖里面也不知道啥玩意再响,总给人一种随时会散架的感觉。
说实话,虽然国内的出租车也有些破旧,但比起缅甸的出租车简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杨浩擦着脑门的汗,把头往前凑了凑。“师父,能不能把车窗关一下,咱们把车里面的空调给打开。”
司机对着倒车镜摆了摆手。“车里没空调,再说咱们这车窗也关不上。”
黄莺和杨浩俩人对视了一眼。
这丫不是黑车吧。
算了,不管了,只要把他俩给送到仰光,到时候一切都好谈。
别到时候把司机弄毛了,这家伙直接一停车,把自己丢在荒山野岭,到时候可就真的连哭都没有眼泪了。
“师父,咱们到仰光得多少钱?”黄莺问道。
“两千。”司机头也不回的说道。
什么?
杨浩差点没有从座椅上跳起来。
在国内就算坐三天三夜的出租车也要不了两千块钱,这不是坑人的吧。
“师父,是不是太贵了。”
杨浩刚想说话,就被黄莺按住了肩膀。
黄莺摇了摇头,示意杨浩稍安勿躁。
杨浩瘪了瘪嘴。
俩千块钱对他来说不多,但是这是冤枉钱,钱也不是大水飘来的,别以为上嘴皮和下嘴皮一耷拉钱就来了。
“师父,那成,帮我们找家有空调有热水的宾馆行不行?”黄莺插嘴问道。
“那得多加两百。”司机说道。
黄莺乐呵呵的点了点头,倒也不再说话了,眯着眼睛休息起来。
杨浩不乐意了,偷偷的捣了捣黄莺。
“两千二,从咱们这里到仰光要花这么多钱么?”杨浩压低了声音问道。
“这还贵啊?”黄莺白了杨浩一眼,刚想说话,这才拍了拍脑袋。“忘了和你说,这是缅甸币两千二。”
缅甸币?
杨浩瞅着黄莺。
“人民币和缅甸币的兑换率是八块比一千,两千二差不多也就是二十块钱左右。这还贵么?”黄莺笑着说道。“这里穷的很,缅甸的公务员、警察、教师月收入十万缅甸币就算很多了。”
月收入十万缅甸币,这等于多少钱?
在我国也就相当于八百块钱。
由此可见,缅甸的生活水平多么低下。
要是咱们在中国月收入两千块钱,到缅甸去都可以做百万富翁了。
何止缅甸这样?
韩国、朝鲜也是一个德行。
一块钱能换将近一百八韩币,请客吃顿饭就得十万韩币。别以为钱多,都是泡菜。
其实很多国家和咱们中国比起来差远了。
当然这也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已。
这位出租车司机还跟杨浩介绍了一下,这车是他新买的……也直到这时,杨浩才知道在缅甸用空调是多么一件奢侈的事情。
“嘿,哥们。”杨浩从背包里面掏出半包中华,抽出一根递了过去。“抽烟不?”
司机瞪圆了眼睛。
连连接过手,那表情别提多谄媚了,
杨浩又递过去打火机,司机却没有接,只是把烟夹在了耳朵根上。“谢谢,不用了。”
杨浩看的出司机是抽烟的,之所以不抽中华是因为他舍不得。
在中国一包四十五的硬中华到缅甸要卖到一百多,而且还不是人人都能够抽的起,只有那些有身份的人才在怀里揣着一包烟,平时也只是拿出来显摆一下,自己是舍不得抽的。
笑了笑,杨浩又从包里掏出一包中华递了过去。
又随手把另外半包给了司机。
“谢谢,谢谢。”司机激动的踩了刹车,郑重其事的把烟接过手。这才用着流利的汉语说道:“这几天你们要是想逛一逛仰光,只管做我的车,我不收你们车钱。”
临走时这都是小万置办的行李,小万塞了两条中华,说是到缅甸可能会用到。
杨浩一开始还不信,这才感觉到小万确实说的没错。
一路走,一路聊。
杨浩问了不少关于仰光的事情,还侧敲旁击的问了一下金三角的事情。
这位司机人倒是挺好,就是缅甸仰光的本地人。
一个月能赚个四五万缅甸币吧,也不算多,多少能养活老婆孩子。
这位名叫‘貌尔波’的司机有俩个老婆,六个孩子。最大的是男孩,十一岁了。最小的才两个月,是个女孩。
开始得知貌尔波的名字,杨浩还弄出个大笑话。
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习惯,一般头一个字、或者是前两个字是姓。可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一般自称‘貌’的,大多都是弟弟。貌尔波解释了不少次,可杨浩实在对这缅甸的风土人情不太了解,说完后还是一头雾水。
不过在缅甸这地方也有值得羡慕的。
那就是一夫多妻制,有能力的男人能娶四个老婆,当然也会有娶更多的。
这在缅甸都是合法的。
而且还有些让杨浩这位颇有点大男子主义接受不了的事情——女人养活男人。
要是那些男人养活不了自己的老婆,就会让老婆带着孩子上街去乞讨。一开始貌尔波和杨浩说的时候他还不太相信,直到出租车到了仰光之后,看见一些妇女抱着婴儿正在乞讨。
之所以如此,女人在缅甸是没有多少地位。
在缅甸,社会把人群分成五等。和尚是一等公民,男人是二等公民,女人和尼姑则是三等公民,至于人妖则是四等公民。至于五等公民,则是犯人。
在这里一切都极其不平等。
这个国家里,凡事以男性为主,对女人的要求却是相当的严格。
要是男人出家当了和尚,还俗之后照样可以喝酒吃肉,娶妻生子。但是女人出了家,做了尼姑的话就不可以还俗了,只有一辈子伺候佛祖。
看着这街边的来来往往的人,杨浩不由得重重的叹了口气——还是中国好。


 第413章 缅甸(二)(完)

第414章 缅甸第(三)

跟着貌尔波,这家伙一路把杨浩和黄莺俩人带到了大其力酒店。
杨浩长了个心眼,先进去参观了一圈。
还不错,比得上国内的大宾馆了,空调、热水器、电脑等设施应有尽有,价格也不算多贵,五万缅甸币一天,就相当于国内的四百块。
按照这种设施,国内宾馆的价格起码是这的两倍以上。
其实杨浩不知道。
缅甸的出租车大多都是八十年代左右从日本淘汰下来的车辆,能跑就已经很不错了,指望空调那是门都没有。现在中国也有些废弃的车辆正在往缅甸这一带卖,不过这都属于走私了。
大其力酒店也挺有名,是五星级酒店,在网上都可以直接预约的,环境自然不错。
不过俩人来的时间有点不大对,正好赶上了缅甸翡翠公盘的点,所以房间只剩下一个了,要不是貌尔波提前敲了个电话,这最后一个房间都被人给抢走了。
杨浩乐呵呵的又给貌尔波塞了包烟。
貌尔波倒是挺老实,他坚持认为自己只打了个电话,所以不要烟了,非但如此,他连车费都没收。
杨浩之前在车上给的一包半中华撑死六七十块钱,在缅甸可相当于一笔不小的巨款了。
留下了貌尔波的电话号码,俩人火急火燎的进了酒店,痛痛快快洗了个澡。
黄莺倒床就睡,居然还打起了呼噜。
杨浩闲的无聊,这算是自己第一次出国,打算在缅甸转转。再说了,他们来这里还是有任务的。时间自然不能浪费在休息上,所以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就出了门。
貌尔波还在酒店外没走,看见了杨浩连连招手。
杨浩倒也不客气,往车里面一钻。
只是刚才的澡倒算是白洗了,这出租车都和蒸笼一样,汗水哗啦啦的顺着脑门往下滴。右侧的车窗还坏了半边,摇不下去,前来仰光的路上黄莺热的差点没想把车门给踹开。
直至灵气在身上运转了一圈之后,杨浩这才好些。
透着窗外打量着这异国他乡。
人群的肤色普遍黝黑,男男女女在大街上走着。也有不少外国人,看不出来是中国人还是其他地方的。
倒是那些缅甸人倒是能一眼看出来。
缅甸女人的脸上涂了一些乳黄色的液体,满脸都是,杨浩看着这些女人有些说不出的味道。
“她们脸上涂的是什么?”杨浩问道。
“塔拿卡。”貌尔波回道。
“那是什么?”杨浩摇了摇头,他不知道这名叫‘塔拿卡’的玩意是啥。
“老板,这是化妆品。用木头和水磨出来的,缅甸的女人都涂这些。”貌尔波开始介绍了起来。
在缅甸,人们把女子叫做“猫”。
一般的情况下,未婚的“小猫”会把这种化妆品涂满前额和鼻梁。至于结过婚的妇女则只涂脸的两颊,不涂鼻梁。而中年妇女只涂脸的上半部。寡妇则只涂脸的一半。剩下的“老猫”则随心所欲,可涂可不涂。
这算是缅甸女人唯一可以享受的权利。
缅甸的街头上,常常可以看见男人头上扎裹着素色的薄纱或丝巾,头巾要留有一角,垂到右耳。这倒是和云南地方的一些风俗一样,不过缅甸人称这种裹头素色巾为“岗包”。
这绝对是男人的权利。
至于女子则是不能扎“岗包”,否则别人会把你当人妖看。
缅甸的男人会穿筒裙,除了极少部分会穿工作服以外,这就是大部分人的装饰。
听到这些,杨浩尴尬的挠了挠头。
黄莺去宾馆的路上倒是买了一条素色的筒裙,一开始杨浩以为这裙子是黄莺给她买的,现在才反应过来这是给自己穿的。
“老板,您是第一次来缅甸吧,我带你去大金塔。”貌尔波说道。
杨浩倒是没有拒绝,连连点头。
关于缅甸的国情杨浩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缅甸和泰国一样,都是著名的佛教国家。佛教传入缅甸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缅甸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
要不然和尚怎么回事一等公民?
佛塔多、庙宇多、和尚多这是缅甸佛教文化的三大特色。
缅甸男子一生至少要削发为僧一次,这被认为是修行积德。而这里的佛教徒认为建造佛塔可以造福终生,修福来生。所以缅甸的佛塔相当的多,所以缅甸同时也被被称为“佛塔之国”。
世界上最贵、最大的塔,当属缅甸仰光市的大金塔。仰光大金塔位于缅甸首都仰光市北茵雅湖畔的圣丁固达拉山上,是仰光的最高点。缅甸人将它称作“瑞大光塔”。“瑞”即“金”之意,“大光”是缅甸的古称。
现存的大金塔建于18世纪;主塔四周环墙,开南北东西四处入口。南门为主要入口,现备有电梯供游人使用。登70余级大理石阶梯,抵达大塔台基平面。大金塔底座围长432。8米,高99。4米。塔基为十字折角形,饰以无数水平线脚,总周长达435米,四周环围着64座姿态各异的小塔。基座内设有佛殿,供奉玉雕佛像,外设4门,每座门前各有一对石狮。
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杨浩在《缅甸旅游录》上面看到有关于大金塔的描述时,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屑一顾的。
缅甸这块屁股大点的地方有什么好建筑,还被称为了世界上最贵、最大的塔。其实要不是为了尽快熟悉缅甸,引起金三角的注意,杨浩才不会有什么游玩缅甸的心思。
就像是韩国一样。
看起来韩剧里面的那些地方和建筑,别提多漂亮了,可那也仅仅只限于首尔和其他几个少数的城市。稍微偏远一些的地方那都是贫民窟,和非洲落后的部落差不了多少。
偏偏一些被广告、韩剧迷的稀里糊涂的年轻人做梦都想去韩国转转。
在这只有一句话送给这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同时也劝告这些年轻人,别被韩国棒子的那些金玉其表给迷惑了,真正的内在可是一堆败絮!
要知道这个只会吃泡菜的棒子国侵占我国的传统文化,扯淡说端午节都是他们的传统节日……也不想想,这个未开化的国家要不是得到了中国的文化熏陶,至今也都是一群土著!


 第414章 缅甸(三)(完)

第415章5 缅甸(四)

话说回来。
这缅甸的大金塔还真是壮观。
根据传说,这个大金塔是由一对遇见佛祖的商人兄弟。这对兄弟俩收到了佛祖的八根头发,准备送到缅甸供奉。到了缅甸,在当地国王的帮助下找到供奉不少佛祖宝物的圣山。
就在这八根佛祖的毛发在被两人从金匣子取出,准备供奉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
从发丝散发出来的金光,不但穿透天堂,甚至还照亮了地狱。使盲者能够重见光明,使聋子能够听见声音,使哑巴能够说话。并且天降旱雷,地动山摇,就连须弥山也受到影响,宝石就像雨般从天而降,深度达至膝下而止。甚至在喜马拉雅山上的树,即使不在开花的季节中也纷纷开花结果了。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
现存的大金塔建于18世纪,塔身高99米,连基座总高113米。塔基为十字折角形,饰以无数水平线脚,总周长达435米,四周环围着64座姿态各异的小塔。基座内设有佛殿,供奉玉雕佛像,外设4门,每座门前各有一对石狮。塔身遍贴金箔,塔顶宝伞嵌满钻石珠宝,系数百金银小铃,微风过处,叮当悦耳。
貌尔波带着杨浩绕着大金塔转了几圈,又参观了几件供奉的佛物,直至太阳西下,这才出了大金塔。
在东门外还有一处小市场,这里面就热闹多了。
貌尔波本想带着杨浩回酒店,可杨浩一到这里就走不动路了。
这是沿路一条街,像是国内的夜市。
卖衣服、卖小吃的不少,也有很多商贩在地上摆卖着缅甸的纪念品以及一些古玩钱币之类的。再加上那极具中国特色的高堂庙宇,以及小商们时不时贩掺杂着中文的叫卖声,倒是给杨浩一种来到国内古玩市场一般。
不过这里的玩意倒没有国内那么丰富,摆的大多都是人物或者佛像雕刻。至于用料,那不外乎就是象牙和木头,虽然雕工还算不错,只是杨浩不怎么看得上眼。至于有几座石雕倒是不错,但杨浩问过了,商贩们大多都不卖。
一开始问了个小贩,对方说不卖,杨浩还有些不以为意。
但是问了五六个,都说不卖,杨浩这才觉的奇怪起来。
倒是貌尔波开始解释起来:“老板,缅甸是不允许卖石头的。”
“为什么?”杨浩问道。
“咱们缅甸不是盛产翡翠么,这些翡翠原料都是石头。这些毛料都被缅甸政府所控制,不允许私自带走。就算买了毛料,也必须得切出翡翠才可以带走。当然,你也可以讨要证件,不过这都相当麻烦。”
原来是这样。
杨浩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杨浩也就不盯着那些石雕看了。再说这玩意大多都是普通石头,连毛料的边都没有能沾上。
沿着街走。
杨浩开始看着路边的小物件。
不少玩意是军章,买这东西的大多都是中国人。
近些年来,‘红色收藏’在中国也刮起了一阵风。比如说八一军章,国徽之类的玩意,大多都是解放前后的物件,不贵,上下几千块钱,涂个兴趣。
要说这些玩意从哪来的,那都是中国人留下的。
当年在抗战时期,中国曾经先后派过两次远征军到缅甸作战。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很大一部分的远征军都留在了缅甸。所以缅甸人说汉语不出奇,缅甸里面的红色收藏物品多也不奇怪。
其实朝鲜三八线处也有不少此类物品,不过大多都被私人收藏起来。
除此之外倒是没什么值得一提的物件了。
逛完了市场,天色也不早了,杨浩在街边的中餐店买了两碗牛肚面这才回到了大其力酒店。
黄莺正好也一觉睡醒,俩人巴巴的吃完了面,这才开始商量起这次的任务。
黄莺此次担当的自然是军师一类的职务,而主要实行还是靠杨浩。因为在缅甸这区域女人的地位实在是太过于低下,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说起来简单,就是干出一些大事,引起金三角那些人的注意,然后主动受到邀请进入金三角,除掉安城。
黄莺也把这次的行动计划给提前安排好了。
掏出计划表,把纸铺平,纤细的手指一落。
“杨浩,过几天就是缅甸翡翠公盘的日子。我们此次的掩护身份是毒枭,带了三千万美元来购买鸦片。但是苦于找不到接头的人,所以打算在翡翠公盘上大捞一笔。你得记住你的身份,钱多。性格是嚣张,凡事不能忍让。”
说着,黄莺递给了杨浩一张资料。“这是你现在的背景,请背熟,不能出一点差错。”
杨浩瞅了两眼。
这倒是和警匪片里面的卧底差不多,名字、身份都没有变,唯独父母变了。
黄莺给伪造的身份是国内某个毒枭的儿子。
这位大毒枭有意把事业交给儿子管理,所以派杨浩前来金三角和毒枭沟通,对外称‘锻炼’,至于黄莺的身份则是保镖兼职小蜜。
“沈买平,63年出生,绰号‘老二’,‘二哥’。”杨浩看着资料,一边读着。从今个开始,这沈买平对外就是他的父亲。所以杨浩得背熟一些,要知道那些毒枭们可都是各个杀人不眨眼的角色。要是半点对不上,他们可不会客气。“云南口音……身高一米七……”
“九七年,跨国购买、贩运海洛因69。26公斤。”
杨浩背了几遍,倒也熟络了。
这玩意也不能死记硬背,太生硬的话就和背书一样,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有问题。
面对一群比盗墓贼还要凶悍的毒枭,杨浩自然不敢出丁点的差错。
“对了,这沈买平是谁?”杨浩觉的也背的差不多了,把资料往兜里一放,随后问道。
“毒枭呗,2006年公安部发布的A级通缉令,他算是里头最大的毒枭了。长和金三角有联系,不过对于金三角来说只算是一个小顾客。”黄莺答道。“今年六月份,他刚刚落网,公安部还没有对外宣布,秘密关押了起来,准备从他嘴里撬出其他的贩毒团伙。”
杨浩点了点头。
倒是像这种毒枭,他没啥同情心,直接枪毙算了。
因为毒品不是好东西。
金三角这地种的是罂粟,提炼出来也就是所谓的鸦片。
要知道当初英国就是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简直丢光了中国人的脸。然后就有第二次鸦片战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