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宝无双-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咬掉了瓶盖。
还没有完,岳洋琢磨了一下,这罐子起码能装半箱醋,一连打开了七八瓶。顿时酸到牙齿的醋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不少人都忍不住捏起鼻子。
那些逛完鬼市还没有回去的客人闻到了醋味,也都眼巴巴的凑了过来。
“岳洋,愿赌服输,别耍什么花招。”陆朝海倒是不信岳洋的鬼话。“别搞什么醋,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你敢不敢让我把醋倒进去?”
岳洋笑了一声,晃着手中的醋瓶子,
众人一愣,不明白岳洋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过杨浩倒是明白。
这罐子的底部使用糯米水粘起来的,一遇醋就化了,到时候底部就脱落了。别说用醋,就是那些可乐、雪碧之类的玩意倒进去也是一样的效果。
只是岳洋这小子真损。
他只要和对方一说,到时候再用放大镜一瞧,立马能够看出拼接的痕迹。
可是岳洋把醋这么一倒,这口罐子也就是彻底的报废了。
本来五万块钱能买回来,到头来五十块钱都未必有人会要……不管转念一想,杨浩也自个乐了起来,他这种事情别提干过多少了。
五六百万《重山烟树》、三千万的翡翠观音,这种事情杨浩干起来比岳洋还要轻车熟路。
不过别人可不知道岳洋的想法。
岳洋不但要毁了这口罐子,还得要重重的打陆朝海一耳光么,他不是说这罐子是真的,自己就把这玩意给变成假的,让他丢尽脸。
“敢不敢?”岳洋又问了一声。“如果我倒进去之后这罐子没有什么变化,这五万块钱就是你的,我当街给你多磕三个响头。如果要是假的,你给我磕再多磕三个响头。”
陆朝海一愣。
他狐疑的望了一眼王秃子。
这玩意可是他说过是真的……王秃子没有什么优点,但是他足够公正,就这一点就足以让人相信他。
再加上他身边这几个同学可都是看这玩意是真,陆朝海就不信随便倒两瓶醋这罐子就会化掉不成?再说了,瓷罐什么都不好,就是防腐蚀,别说装醋,就是装硫酸都不成问题。
“倒,你别说倒一箱醋,就算是倒两箱醋我也不怕你。”陆朝海大手一扬,任凭岳洋去折腾。
“看好了!”
岳洋怪笑了一声,双手各拿起一瓶醋,翻过来就对着罐子里面到了出去。
这罐子是广口罐,口大的很。
黑色的醋咕嘟咕嘟的倒进去,空气中的酸味倒是越来越浓。
转眼间十几瓶醋就都已经倒了进去。
可是罐子还好好的摆在地上。
岳洋望了一眼身旁搁着的七八个空醋瓶子顿时傻了眼,杨浩不是说倒上醋就会‘露底’么,怎么还没有变化。想到这里,岳洋心里有丝不安起来。师傅也是人,他也会打眼……
难道师傅看走眼了,这个罐子的的确确是正统年间的物件?
“哈哈……”陆朝海刺耳的笑声顿时响了起来。“你不是要倒醋么,你继续……你别说再倒几瓶醋,就算是倒几箱醋我也不怕你。好,废话别多说,赶紧给我跪下磕六个响头,磕完给我滚蛋!”
“这五万块钱我收下了。”
陆朝海说着一边弯腰去捡钱。
不过杨浩随即上前一步,一脚踩住了地上的几沓老人头。
“干什么,想反悔?”陆朝海冷笑着望了杨浩一眼。他倒是不怕杨浩耍赖,相反,他更希望对方耍赖,到时候自己有更多的手段去对付他们。
“别急。你要是敢把那口罐子给提起来,这钱就是你的。”杨浩笑道。
陆朝天哼了两声。
转身走向罐子。
这口罐子里面装的是满满的醋,都快满出来了,酸味呛的他差点没有吐掉。
拍了拍手,陆朝海对着杨浩喊道:“看好了,等我把罐子提起来,我看你们还有什么话好说。”
说完,陆朝海把罐子猛的一提。
好家伙!
罐子从底部突然分开,罐子里面的醋就像是开闸的洪水直接从半空中流了下去,溅了陆朝海一身。
“我操!”
陆朝海吓了一跳,当场一个屁股蹲坐在了地上。
“哈哈哈……”岳洋看着陆朝海狼狈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忍不住议论纷纷起来。
“罐子怎么好好的裂开了?”
“我敢打赌,肯定是那小子倒醋的时候做了手脚……”
“放屁,我给你一箱醋,你做一下手脚给我看看。你瞧瞧,那罐子的断裂处好平整光滑。这玩意就是用拼接法粘起来的假货。”
听到众人的话,陆朝海可没有管这么多。
他捂着嘴巴就跑到一旁的自来水管前吐了起来,毕竟这醋味儿太难闻了,整整一罐子醋几乎全倒在了他的身上,不是常年接触的,谁能受得了。
呕了几口,陆朝海差点没有把胃液给吐出来。
狂灌了几口水,这才被人扶着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陆朝海强忍着恶心,狠狠的问道。
这时,一直在检查青花罐的王秃子扶正了一下鼻梁上的眼睛,重重的叹了口气。“小陆,我走眼了,这罐子是假的。”
“假的!”
听到这话,陆朝海浑身的力量仿若被抽空了一样,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直喘气。
第368章潘家园鬼市(七)(完)
第369章潘家园鬼市(八)
“这罐子采用的是契合式的拼接法。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说白了,就是凹凸形状。”
“造假的人把真底座磨平,刻成了凹形。再把假罐身刻成了凸形,中间涂上糯米水,上下一卡,就能咬死。这种手段太难,切缝大多都在罐子内部,从外面几乎看不见。”
“就算是装醋,如果只装了半罐子,也未必能够把里面的糯米水给化掉。”
“唉,我走眼了。”
王秃子一边说,一边摇着头。
像这种罐子,别说放在潘家园有人肯花五万块钱去买,就算是放在拍卖会上叫价六十万都会有人抢破脑袋。
“对了,是你看出来的?”王秃子突然想了起来,这么高深的造假手段自己都看不出来,居然让学生给看出来了。
岳洋摇了摇头,望向了身旁的杨浩。
“是你?”王秃子一愣。
他先是一愣。
随后想起了五一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不由得点了点头。
那节目他也看了。
杨浩完全不像是走后门的初哥,不管是语言上、还是鉴定技术上都属于眼力极高的那一类,就连他也比不了。
被杨浩看出来,也不算是意料之外。
不过王秃子这么一咋呼,潘家园那些看热闹的人都凑了上来。
收藏古玩的哪个不堪鉴宝类的节目。
一开始还没有想起来,可是越看杨浩越觉的眼熟……这才想起来,这是五一上节目的那位年轻人。
“我去,知道那个年轻人不,他就是上了央视的那位杨老师么?”
“不会吧,这么年轻就上了央视!”
“别看他年纪不大,眼力劲可强着呢,他们来鬼市的时候我就看见了。先后就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那口青花尊,一个就是那只百宝箱。”
“对,对,对。捣腾青铜器的老周想拉他们下水,那青铜器就看了一眼,他们就走了。刚才那个正统年间的罐子,他们也看了一眼,都没问价,扭头就走。不是眼力劲强,说不定早就上钩了。”
杨浩一听这话,顿时苦笑了起来。
原本参加鉴宝节目组,只是为了帮老孙一个忙,结果却忘了这茬事情。
上了电视,知名度更大了。
虽然说以后上街不用像那些明星一样,戴着鸭舌帽和口罩,但起码瞒不了那些留了个心眼的人。
就打个比方,杨浩要是去捡漏。
碰上个看过他那期节目的摊主怎么办?
原本还价还到三千,准备捡个漏,结果别人一瞧:‘吆喝,居然是杨老师。得,这件东西我不卖了。不但不卖,我还把这物件拿去专门的鉴定中心去瞧瞧。’这可不是自己捡漏,这是在帮别人捡漏。
杨浩有些傻眼。
这以后还怎么买古玩啊。
看来只有去黑市了,要么就只有赌石。
反正钱够多了,大不了去买真品,不去捡漏了。
叹了口气。
可事情还没有完,正是杨浩这张上了电视的明星脸,让不少人更加的注意到了杨浩。
“杨老师,您这次来潘家园除了买了这个百宝箱之外还买了什么?”
“吆,我看这口尊不像是老物件么。”
“杨老师,您不是走眼了。”
“杨老师,您说说……这口尊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众人围着杨浩,一口一个杨老师,简直快把杨浩的脑子给喊破了。
看到别人说起自己刚买的那口尊,杨浩心里一个劲的狂叹气,看来等自己安安心心的把这口尊带回去是没有指望了。
王秃子也好奇了起来。“杨浩老师……你这口尊,有什么特别的?”
呵呵,这王秃子跟着众人喊,说完后这才反应杨浩还是他的学生呢。不过也没有改口,反正学问前达者为先。至少没人看出这口尊有什么特别之处,就连他也没有发现。
杨浩笑了笑。
“估计这小子就是走眼了。”陆朝海气喘吁吁的冒了一句话。
岳洋甩了他一个大白眼。“对了,小子,六个响头。磕完,赶紧给我滚蛋。”
陆朝海咬了咬牙牙。
这货倒也光棍,双膝一弯,砸倒在地上,‘嘭嘭嘭’就是三个响头。
岳洋看的到起劲。
他还专门用手机录下来了,以后可以好好的羞辱陆朝海这家伙。要是黄莺在这里,她肯定会说陆朝海这小子阴险的很……
不过周围的人越来越多,看来要是不给众人解释一下这口尊,今天肯定没法离开这个潘家园。
叹了口气。
“岳洋,给我找把榔头,没有的话板砖也可以。”杨浩转头说道。
话刚说完,就有心急的店家从摊位上摸了一把羊角锤递了过来。
杨浩也不做声,拿起羊角锤‘嘭’的一声砸在了尊上。足有一米高的大瓷器顿时被砸出了个豁口,杨浩也没有停下,挨个砸了一圈,顿时这口尊只剩下了小半截。
“杨老师,要不要双手套,这瓷器的豁口很容易划伤手的。”有一个店家说道。
杨浩点了点头,笑着接过了手套。
他想买的可不是这口尊,而是这口尊里面的东西。
杨浩一砸东西,众人顿时就反应了过来。这尊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果然,砸到一半之后,杨浩的动作渐渐的放缓了一些。
又好奇的人凑了过来。
这口尊的底部放了个包裹,黑色的,外面用绳子死死的系了起来。
“这是什么?”有人指着包裹说道。
“不像是布,说不定是动物的皮……”
“驴皮。”有人叫喊了起来。
杨浩点了点头。
其实他也不认识这玩意,不是有人说,杨浩也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
他当初也只是习惯性的用灵气探知一下这口尊,结果灵气就感觉到了这玩意。杨浩只知道这驴皮包裹的东西有灵气,而且非常多,应该是个宝贝。只是因为当时怕商贩知道,所以才没有细看,只是赶紧买下来了。
如今当着众人的面,杨浩也不知道这里面究竟是什么,只能瞎子摸黑一把抓。
尊底的黑色包裹不仅仅是用驴皮包住的,外面还用儿臂粗细的绳子打了个结,上下左右,以及四周,以便这个包裹能够安安稳稳的搁在瓶子的底部。
同时,也正是这些绳子把这个包裹卡在了瓶底。
这口尊属于上窄、腰宽、底小的形状。
再加上腰身很高,从上往下看的话根本看不到尊的底部,这也是至今没有人发现这口尊里面放了东西的原因。除非有人拿着手电往里面照……可是谁又有这样的闲工夫?
第369章潘家园鬼市(八)(完)
第370章潘家园鬼市(九)
杨浩提着榔头,轻轻的围着包裹的四周敲了一通,把碎瓷片掰开,这才抱出了包裹。请使用访问本站。
“剪刀!”
有人早就备好了剪刀,递了过去。
杨浩接过手,按着包裹上那儿臂粗的麻绳剪了下去。
不知道还有没有见过麻绳。
农村里面会有人种麻杆,等到成熟后,把皮剥下来。麻杆的皮很坚韧,比草绳更牢固。一般拇指粗细的麻绳就够了,这捆着包裹的绳子足足有儿臂粗细,这也让众人更加好奇包裹里面究竟是些什么玩意。
剪刀剪不动,又有人换了把锯刀递给了杨浩。
杨浩小心翼翼的切断麻绳。
“新疆玉?”
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
一众人目光齐刷刷的望了过去。
刚才说话的人一瞧自己无心之失引来了这么多关注,不由得闭上了嘴巴。
只是这却吊起了不少人的胃口。
“究竟什么是新疆玉,你怎么知道的?”有人问道。
王秃子被这么一说,倒也点了点头。“说起新疆玉,我也知道一些。”
新疆玉又称软玉,不过更多人喜欢称呼它们为‘和田玉’或者是‘昆仑玉’。
按照颜色又有:有白玉,青玉,墨玉,黄玉等。
白玉按颜色又可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羊脂玉因色似凝固的羊油而得名,其质地细腻,白如凝脂,特别脂温光润,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数量非常稀少,极为名贵。
青白玉是以白色为主色,在白中淡淡的返青,返绿,返灰等,常见的有灰白色,葱白色,粉青色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度色种,比较常见。
青玉是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种类很多,和田玉中青玉最多,常见大块的玉料。
墨玉是由黑色到淡黑色,其色如墨,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一般墨色的强弱程度不同,深浅分布不均。全墨,即“黑如纯漆”的乃是墨玉中的上品,十分少见,墨玉一般大都是小块的,墨玉的黑色是因为玉石中含有细微的石墨鳞片所致。
黄玉的颜色变化较多,比较有名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虎皮黄等,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采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的不次于羊脂玉。此外,还有非常罕见的昆仑山赤玉、翠玉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血玉。
“如果这里面真的是新疆玉的话,绝对是血玉。”王秃子断言道。
要知道,新疆玉要比翡翠等硬玉更加脆弱。
稍有不慎,就可能将整块玉肉给破坏掉。
古时候可没有现代这么完整的技术来开采玉石,尤其是新疆玉。
昆仑山的采玉人大多都会背着箩筐去寻找玉石。他们是非常重视玉料的完整性。在那个时候,采玉人要是在山里捡到一些比较大的玉料后,为防止玉石损坏,必须杀一头驴,然后用驴皮把玉石给包裹起来,再在外面捆上多道麻绳,然后运到京城。
由于用的是刚宰杀的驴,还是新鲜的驴皮来包裹玉石。就像前面介绍寒门的坝头用猴皮粘在小孩身上一样,驴皮上面的血迹会沿着玉石的缝隙渗到里面去。
而在京城那些负责采购玉石的官员只要看到浸有血色的玉石,就可以认定玉石是完好无损的。
不过话又说话来。
在这之后,不少玩玉的行家们也会把玉石包裹在被宰杀的狗或驴的皮里面。甚至还有些人会把这些东西给埋在地中数年,让血色更好的浸入玉石里面,这就是血玉作假的由来。
说起血玉造假,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血玉。
其实真正的血玉一种是指在西藏的雪域高原中出产红色的玉石,叫做贡觉玛之歌,俗称高原血玉。
这种石头的记载极少,在我国的史料中,只有在吐蕃时代,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的礼单中有过它的纪录与介绍。
这是正常的血玉。
还有一种血玉。
这种血玉则让人感到有一点恐怖,因为它指的不是单单那一种玉,而大部分指的是陪葬的玉石。是指那种透了血进去的玉石,不管是翡翠,和田玉,还是黄玉等之类的血玉,只要是真的透了血的,就是血玉。
这种血玉的形成,其实和尸体有关,当人落葬的时候,作为衔玉的玉器,被强行塞入人口。假如人刚死,一口气咽下的同时玉被塞入,就会随气落入喉咙,进入人体的血管密布之中。
这种玉在人体一放就是上千年,死血透渍。
血丝直达玉心,挖出来之后,就是华丽的血玉。
于是伪商也用一种相似自然的手段来造血玉。将玉塞入狗嘴之中,再封其嘴,狗被活活噫死之后,尸骨埋入地下。几十年后再掘,就可以得到血玉。
现在还有一种血玉是上等的新疆白玉,埋放在小羊的皮肤下,让血深透到玉里,几年之后再取出来,这一种玉是很贵的,而且市面上也很少见。不过这最后一种血玉应该和这口尊里面的玉是一个类型。
再看这个由驴皮的包裹,它大概有两个巴掌那么大,是个立方体。
不管里面是什么玉种,因为它是血玉,价格上足以让人难以想象。就连杨浩也有一丝紧张,接过旁人递来的橡胶手套开始小心的拆开玉石外的驴皮。
只是这橡胶手套有些不方便,杨浩本来不想戴的,但被王秃子一句话给吓着了。
“从前采玉人,为了确保把玉石安全运送到京城,不但会把玉石用驴皮裹起来,还会在驴皮外面洒上毒药。”
听到这话,杨浩只好老老实实的戴上了手套。
这口尊由于常年摆放,里面存了不少积水,虽然都已经阴干,驴皮的表面依旧涨了一些青苔,而奇怪的是驴皮也没有腐烂,更别说什么臭味了。
杨浩用锯刀缓缓的挑开驴皮。
翻了好几层,片刻之后,包裹内的玉石才显现出来。
“呼……”
周围的人齐刷刷的倒吸一口冷气。
杨浩也愣住了。
岳洋反应的最快,他把两手一伸,护在了杨浩身边。王秃子也赶忙掏出电话——打电话喊人。
这是一块墨玉。
整体大小如同婴儿的脑袋一般,漆黑如墨。驴皮上的血渍不但渗透进了墨玉中,还将墨玉原本的颜色渲染的更加纯净。
六点十五。
潘家园迎来了早市。
今天的天气不错,阳光顺着街道间扫来,正好落在了人群中的墨玉上。
“变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墨玉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晃变成了红色——不,这红色仅仅只存在于墨玉的最中心,如同万花筒一般的炫耀。
第370章潘家园鬼市(九)(完)
第371章南北雕工(一)
震惊。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这玉起码值几千万吧?”有人喃喃的说道。
“几千万,少了个零吧!”
墨玉最难得。
尤其是全墨,在前几年,一块拳头大小的全墨玉拍卖出了一千八百万的高价。
这块呢?
它是那块全墨的六倍大小,就算按重量都得近亿。
再加上它又是血玉……
举世无价!
“杨老师……你是怎么发现的?”有人带着颤抖的语音问道。
“不知道,我用手一掂量这口尊,就知道它有些不对劲,所以就买下来了。”
这句话说的把所有人的肠子都快悔青了。
潘家园鬼市卖陶瓷的那两兄弟来了有多久?
五年,还是十年?
在这之前,他们子承父业,把所有的货物都接过了手……那个老头又在潘家园呆了多少年,总共加在一起有十几年了没有?
这口尊放在这里有几年?
差不多也有十几年了吧,每天来来往往的人,每天都有十几万了吧?
别说那些游客,就是他们这些在潘家园里面做古玩生意的哪个没有见过这口尊?
谁能够想的到价值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东西就摆在自己的面前,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如今却被这个小伙子给捡了漏。
几十亿啊!
随便掰开一个角,都够一家人几辈子吃喝玩乐不用愁了。
好多人都眼红了。
他们琢磨着是不是该抢一把……一旦成了,立刻逃出国,到时候想法把这玩意给脱手了。所有人的脑袋都充斥着这个念头,理智在渐渐的被疯狂给吞噬。
杨浩一瞧这些人贪婪的目光,顿时心中一沉。
坏了。
今天说不定他还没有法子把这块墨玉给带走。
“让开,让开!”
冰冷机械的声音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众人的头上,使得火焰一般的**顿时被熄灭。
三四个手持冲锋枪的武警跑了过来,正在努力的疏散人群,他们的后面还跟着不少的潘家园附近的片警,都是接到王秃子电话赶过来的。
“王教授,我们来了!”武警对着王秃子敬了个礼。“需要我们保护的物件在哪?”
“就是这个。”王秃子指了指杨浩面前的墨玉。
武警们连连点头,持着手中的冲锋枪往前一站,后面的片警甩着警棍不停地扯着嗓门大声叫着。“各位往后退一退……退一退。”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挤开一条人巷,杨浩抱起墨玉逃也似的跑了出去。
……
潘家园里面有人开出了墨玉?
这事情如同今年的大西洋暖流一样,在瞬间吹遍了整个京城,所有人都听到了。墨玉的照片,甚至杨浩剪开驴皮的视频都在网上一套一套的。
不过当时所有人都注意着墨玉,没人在意杨浩。
所以究竟是谁开出的墨玉,这还仅仅只是在一个小范围里面传播。
所以当陈达才屁颠屁颠跑过去找杨浩准备把这一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情告诉他的时候,却发现杨浩正一脸愁容的坐在沙发上,两眼直勾勾的望着茶几上的那块足足有婴儿脑袋大小的墨玉。
陈达才吓的连忙关上了门。
这可是公寓。
把这么一块价值连城的墨玉就这么搁在茶几上,不怕招贼么?
“感情这墨玉是你开出来的?”陈达才直咂嘴。“我走在路上还嘀咕着,到底是谁有这么好的运气,是你的话那我就见怪不怪了。”
“我也不知道是一块墨玉……”
杨浩耸了耸肩膀。
早知道是墨玉的话,打死杨浩他也不会在那么多人的眼皮底下打开驴皮。
“你这块墨玉打算怎么办?”陈达才问道。“玉不琢不成器,就这么摆着,不好看啊。”
陈达才这么一提醒,杨浩才反应过来。
玉不琢不成器,就这么大块的墨玉能雕刻成啥样,杨浩也在想。
“我不认识雕刻师傅。”杨浩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认识么,给推荐几个。”
“玉石斋的老马,他是雕刻的好手。不过他轻易不接单子,你到时候可以拿过去给他看看。”陈达才说道。“这老马有些古怪,不是好料子,不会接手。倒是你这块墨玉,我估计他也不会接。”
“这墨玉的料子还不够好?”杨浩下意识的就要喊出来。
只是话还没有说出口他就反应过来。
不是因为料子不好,而是因为这墨玉太贵重了。
敢不敢接还是一回事情。
要是结下了单子,把玉石给雕刻坏了,这可就是大麻烦了。
“你打算雕刻什么?”陈达才问道。
“我……印章吧。”杨浩想了想,毫不犹豫的说道。“对,就刻个印章。上次我去录节目,有个叫老金的专家,花了两百万买了块鸡血石来刻章子。当时我还不懂,被他给嘲笑了一番。”
“所以你就想拿这墨玉来刻章子,啧啧啧……太奢侈了。”陈达才连连说道。“对了,我听王琳说,你不是也会雕工么,你完全可以自己来。”
杨浩直瘪嘴。
那个时候是没法子,自己上手。
就算有灵气,他也不敢那这么好的玉料下手。
再说了,他对于雕刻来说只是个门外汉。再怎么厉害,也比不上那些专门的大师。
说走就走。
杨浩拿了个木箱子,又给墨玉包上几层泡沫袋,在箱子里面塞了些泡沫板这才出了门。
有陈达才带路,俩人便一路向玉石斋驶去。
要说这玉雕,相当的常见。并且还是必要的一个环节——还是那句话,玉不琢不成器。
讲起玉雕,首先的就是“工”。
所谓的‘工’就是刀工。
再好的料,没有好工来雕琢它,那么这件玉器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
再加上近几年来随着玉石原料的价值大幅攀升,而好材料也日渐稀少、变得极其珍贵。所以现今的玉雕工艺力求简洁,尽量保留原石的原样,越简洁的工艺越证明原料的好品质。
但也有复杂的工艺,不过这就是为了掩盖原料的缺点。
真正的好的工艺会使玉器的价值成倍上升,有时工差再好的玉石卖不出来好价钱。
第371章南北雕工(一)(完)
第372章南北雕工(二)
雕刻的其次才是料,也就是玉石的质地。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玉器圈里有句俗语:“料差,你就是做的飞起来也不值钱”。
这句话就很形象的说明了原材料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收藏玉器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如果原材料很差,你哪怕找一流的大师设计制作,也很难提升玉器作品的价值。有时真正完美无缺的好料不雕刻反而比雕刻值钱。
很远,车里的杨浩就看见了靠着路边的一个招牌。
眼前顿时一亮,陈达才说的应该就是这个店。
店铺的门头上挂着“玉石斋”的招牌,黑底金字,书写采用小篆。苍劲有力、粗犷沉稳,扎实紧凑。迎面而来就给了人一股子浓浓的古典韵味,让人忍不住有一探究竟的感觉。
这家店大的很。
足足几百来平方,一旁的停车道上还有三四辆豪车,应该都是来买玉石的客人。
“这家玉石店只收购原料,然后自行雕刻。店主就是老马,他的手艺是一绝。”陈达才下了车。
杨浩也跟着进去了。
进入店内,迎面就是一排从头到尾的,高约一米的展台。
店面的中间还摆了一座完全由玉石雕砌的弥勒佛在上面,寓意着笑口常开的意思。
里面的客人到不是很多。
玉石店和古玩一样,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杨浩扫了一眼,这些柜子前的玉石都已经分好类别。
有挂件、有镯子、戒指、耳环、除此之外就是大型的装饰品。
这些料子也不错,大多都是中档的料子。有普通的翡翠、也有高档玉石。但是这里的价钱却不怎么便宜,动辄上千算是少的,还有一些仅仅价格表后面的一排排零就足以晃花了人眼。
“先生,您好。”
“请问你是想购买什么?玉石、翡翠。是买来送人么,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下。我们玉石斋的产品如假包换,绝对是高档产品。”
营业员小姐看见了杨浩和陈达才走进来,连忙迎了上去。
这可不像是服装店。
什么人都可以来逛逛,有钱的、没钱的自然就一目了然。
再加上杨浩和陈达才俩人气度不凡,他们的陆虎也停在门外,这种人可是大财主。买东西要么是送女朋友,要么就是拿来自己把玩,出手一定大方。
杨浩没说话,倒是陈达才先开口了。“马老在不在?”
那营业员一听陈达才的语气,顿时就明白了,这种人不会来买玉器,都是来找马老雕刻的。
他们的玉在哪?
营业员看了一眼杨浩怀里抱着的木箱子,点了点头,这才说道。“老板在后台,里面已经有客人了,两位预约过了么?”
“我来还要预约?”陈达才笑了笑。“不用去报告了,我带我老弟转转。一会自己进去。”
“园中菜花悉成荷,仍各有一佛坐於花中!”
杨浩随口念到。
他现在站的是展览柜的面前,这是一尊用和田玉雕刻成的卧佛,而杨浩念叨的是这玉器旁边的介绍。
这块玉的质地不算是很好。
杂质较多,算得上是青白玉。
大小路拳头,但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小玉却雕刻成了这副模样:
一只荷叶独立水面,荷叶浑然天成,正好利用了玉中的青色雕刻而成。而荷叶上窝了一尊大肚佛,半眯着眼假寐,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持着佛珠。荷叶贴近水面,周围用刀刻出了一串串的涟漪。
杨浩连连咂嘴。
他实在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种雕工了。杨浩去过一些大饭店,当初觉得那里的刀工厨师在豆腐上的雕刻的精细,不过现在看来和这一比,甚至连个屁都不如。
“这叫做微雕。”陈达才插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