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无双-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宋,我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三千万,一个子都不许少。否则你是知道我手段的!”马胖子哼哼冷笑了起来。不过立刻又转过脸对着杨浩笑着说道:“老弟,改明个一定要去我那里。”
“那是当然!”杨浩望着满眼怨恨的宋川顿时笑了起来。


 第127章 翡翠观音(下)(完)

第128章 黄姐的收藏室(上)

包厢里面的人散了。请使用访问本站。
杨浩和黄小姐一拨直接去她的别墅,上了悍马一路向西。
不知道怎么地,杨浩的心情相当的好。
宋川这小子是翻不起大浪来了,他还欠马胖子三千万。马胖子虽然平时看起来像个笑面佛,但是能有这种身家的人基本上没几个好对付。宋川要是敢赖账的话,估计下场不会好到哪里去。
黄小姐倒是压根没操心,她只是爱不释手的把玩着镇纸。
‘咔嚓’。
黄小姐把镇纸往盒子里面一放,搁在了腿上。
杨浩的眼睛偷偷瞄了一下,这位比自己只大了四五岁的黄姐在这么冷的冬天里依旧穿着一身职业式的套装,黑丝袜下若隐若现的双腿足以勾掉任何一个男人的心神。
“小子,往哪看呢!”黄小姐看到杨浩的目光,顿时笑了起来。“好好开车,别走神。”
杨浩吓了一跳,连忙收回目光投向了正前方。
车内一时间有些尴尬。
黄小姐也不知道用的是什么香水,在这狭小的车内空间内显得有些浓郁但不刺鼻,有些像是花香。杨浩使劲的嗅了嗅,长长的出了口气。
“对了,你怎么看出那尊翡翠观音是假的?”黄小姐换了个坐姿,翘起了二郎腿。
呃……
杨浩顿时为难起来。
这个确实不太好解释,如果不是用灵气的话,杨浩肯定没法认出来翡翠观音是假的。也不是说冯老的技术不行,而是翡翠观音做的实在是太逼真了。如果要从鉴定的技术上来讲的话,仅仅凭借目测,或者是手摸,实在是无法解释。
而且马胖子先前也说过,他买了这尊翡翠观音之后,拿给过不少人来鉴定,都没有看出来是假的。
想了一会,杨浩这才说道。“翡翠观音里面的空的,马先生把翡翠观音抬上桌子的时候,我就听到里面的声音很空,不像是实心的玩意。再加上我用手一摸,不知道怎么滴,就觉得不对劲,就觉得它是假的!”
这种解释自然有些不尽人意。
不过黄小姐倒也相信,随意的点了点头。“你说的是‘手感’么,倒是有这么一回事情。银行里面培训工作人员,从来就不给他们假币判断,每天就让他们用手去摸真币。时间长了,手感培养出来了,假钱做的再逼真,到他们手里也能立刻感觉到不对劲。”
杨浩笑了笑,他倒是没有想到黄小姐会说这么一个例子替自己开脱。
“也是。科技越来越高,像我小的时候,还在看黑白电视。现在呢,都变成液晶电视了。那个时候连汽车都很少见,现在呢,满大街都是。”黄小姐叹了口气。
顿了顿这才接着说道:“可是就是有些人,利用高科技作假,一般的检验甚至都检验不出来。尤其古玩这行,假货是越来越多。”
杨浩点了点头说道:“我小时候就拿过一张假一百,验钞机根本检验不出来。科技本身是好的,但是有些人别有用心,唯利是图,把整个市场都搅乱了。最近三鹿的事情也曝光了,唉,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黄小姐也是一阵沉默。
绕了好大一截,总算是来到了黄小姐外滩的别墅前。
早就有两位佣人守候在外连忙打开了大门,悍马一路前行,停在了别墅内的停车场。
豪华!
这是杨浩的第一感觉。
六层的别墅呈凹型,犹如张开的怀抱。中间是由水泥修筑的马路,两边则是低矮的灌木,靠外则是一片竹林。别墅内的花园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池塘,上面有些落叶正在漂浮。
池塘上还架着一排曲折的水上走廊。
廊庭上还缠着葡萄藤和紫罗兰,不过因为冬日严寒,早已经枯萎。
两人顺着廊庭一路向里,这才走进了别墅的大厅。
脚下没有地板砖,全部是木质的镂空地板。能够从上面看见地板下是由鹅卵石铺就的小型水池,水并没有枯竭,还在潺潺流动。房间的两侧依旧是竹林,竹子扎根在木地板之下的水池。
一片自然之象。
“漂亮!”杨浩忍不住的赞叹道。
“过了冬天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漂亮!”黄小姐乐的呵呵直笑,她用脚尖点了点地板。“春天之后,金鱼都会冒出来,到时候别提多好看了,你来的不是时候。走,我带你去一下我的收藏室!”
杨浩忍不住四处打量着。
单单从住所来看,黄小姐的品味就相当的高。
优雅、安静。
早在这之前,杨浩才曾为自己的别墅自豪过呢,但是这么一比,立刻相形见绌。
“呵呵,你到时候要去马胖子那里,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暴发户了。这个胖子恨不得把家里的东西全部都镀上金粉,俗。”黄小姐察觉到杨浩的目光笑着说道。“我看他要再有钱一点,说不定会换上满嘴的金牙。”
“那他怎么不换呢?”杨浩问道。
“怕疼,你以为换金牙这么容易。这胖子有两怕,一怕疼,二怕吃亏。”黄小姐走在前头,领着杨浩进了书房。
杨浩顿时乐了。
经过这么几次接触,马胖子确实是这么样的一个人。
小气倒是谈不上,就是不肯吃亏。
从《重山烟树图》一直到之前的翡翠观音都是这样,生怕自己吃了一丁点的亏。
黄小姐的书房到也是贯承了她一概的风格。
所有的家具都是带着古典的味道,一张书桌摆在窗户面前,两旁是八个并排而立的书架,初步估计少说也得上千本。
“到这来!”黄小姐招了招手。
俩人站到了一座书架前。
面前的一排大多都是国外货,有英语类的书籍、也有法语类的书籍,还有杨浩不知道的语言种类书籍。黄小姐从书架上取出这里唯一的一本《辞海》,《辞海》后面有一个闸刀。
往下一按,面前的书架顿时摇晃了起来,往后一退,让出了一条通道。
“太高级了吧!”杨浩看的直瞪眼。
“这里是地下室改装的。没办法,贵重的东西太多,不小心谨慎一点没法。”黄小姐笑着说道。
跟着黄小姐走过大约三十步左右的台阶,这才算是到了头。
打开开关,漆黑的地下室顿时亮堂了起来。


 第128章 黄姐的收藏室(上)(完)

第129章 黄姐的收藏室(中)

这是一间足有四五百平米的房间,所有的物件都摆放的整整齐齐,给人像是穿越到了古代的感觉。请记住本站的网址:。大多都是文房四宝类的物件、笔、墨、纸、砚。各种都分门别类的摆放整齐。
“这边是毛笔,这边是画纸,那边印章、靠右的是砚滴……所有凑成套儿的文具再最里面,老弟你自己挑,我把这镇纸放起来。”黄小姐笑了笑捧着木匣往里面走去。
杨浩点了点头随即走到距离自己最近放笔的地方。
据说如今使用的毛笔,相传是秦朝的将军蒙恬首创出来的。不过1954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一座古墓里发掘出来了整套的书写工具。由此证明,早在蒙恬之前就已经诞生过了所谓的毛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毛笔的称呼都不同。在吴国也就是今天的江苏,那里把毛笔叫做“不律”。而楚国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他们把毛笔叫做“幸”。不过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才一律改称为“毛笔”。毛笔是用兽毛扎成笔头,在粘结在管状的笔杆上制成的。
一支好的毛笔应具有“尖、齐、圆、健”的特点。
“尖”就是笔锋尖锐;
“齐”就是修削整齐;
“圆”就是笔头圆润;
“健”就是毛笔弹性强,写出的字锐利锋利。
杨浩拿起一只竹笔,大概年代已经认不出来了,里面的灵气也比较稀薄。
这么长的时间,杨浩也总结出了物件内灵气的规矩。
一个物件,年代越久,灵气也就越丰盛。越贵重,灵气也会相当浓郁。保存的越完善,灵气也越充足。
这支笔的笔头都已经秃了,灵气自然也就少了。
“完整的毛笔相当的难得,因为笔头的毛发相当容易脱落。”黄小姐慢步走了过来。“你手上的那支笔是狼毫笔,笔毛硬,在古代专门写小楷用的。”
“狼?”杨浩一愣。
“黄鼠狼。”黄小姐笑了笑。“笔头的原料有很多,胎毛、狼毫,兔肩紫毫笔(紫毫)、鹿毛、鸡毛、鸭毛、羊毛、猪鬃、鼠须、虎毛、黄牛耳毫、石獾毛,不过这些以兔毫、羊毫、狼毫为最佳。”
黄小姐一边说着,一边给杨浩拿出各种各样的毛笔介绍着。
杨浩也认真的听着,不是黄小姐说,杨浩还真不知道小小的毛笔里面居然有这么大的文章。
“那是拖把么?”杨浩瞅着前面的墙壁上挂着的玩意问道。
木头把子,通体流线纺锤体,到下面是一圈长毫。足有一人来高,外表和杨浩说的拖把并没啥两样。
“这叫抓笔,也算是毛笔的一类。写的通常都是特大号的榜书。”黄小姐解释道。
杨浩点了点头。
抓起这根足足和他一样高的毛笔,用手一掂量,好家伙,真够沉的,起码三四十斤重。据说用这种笔写字,还得准备一大桶墨水,蘸了墨汁之后起码也有五十来斤重,力气不够的人根本写不来几个字。
放下这支抓笔,杨浩的目光重新落回桌上,他可没有忘记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
两只青白玉笔内都存放着一张人皮地图。
按照杨浩的猜测,毫无疑问,这张人皮地图应该是某个藏宝图。藏宝的人既不想把这个秘密公布于世,又不想就此隐没,所以用了这种方法来隐藏秘密。
杨浩并不抱希望能够凑齐这份地图。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古玩都会被损坏,或是流落到其他人的手中。这份藏宝图当初被撕割的部分越多,寻回的难度也就越大。不过多少也算个乐趣,聊胜于无。
所以杨浩就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青白玉笔上。
除了笔头,笔杆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
大多是以竹子作为笔杆,不过也有其他的,在这里杨浩都能够看得见。有烤红的青竹、紫竹、斑竹(湘妃竹)、罗汉竹、也有红木、牛角、骨料、象牙和玉石等,显得更为名贵。
这些毛笔都是散装,凑不成一套,但是也按照笔杆材料规放好所以并不难寻找。
单个的毛笔,如果是上年代的器件,少说也得一万朝上。若是材质稍微好一些,保管的完整一些就不止这个价了。
单单眼前这个笔柜,经过杨浩初步估计就有将近五六千只毛笔。
看来收藏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爱好。
不过饶是这么多只毛笔,想要找到里面藏有人皮地图的青白玉笔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杨浩也不着急,挨个的把玩起了这些物件。自从上次西藏一行,和狼群搏斗之后,体内的灵气锐减了大半。
正好趁这个机会吸收一下灵气补充自己。
虽然毛笔的灵气较少,但是数量一旦庞大起来却也相当的可观。
一点一点的灵气顺着双手迅速的融入体力,在杨浩的观察之下缓缓渗进皮肤、经脉和肌肉之中。身体内的一些暗伤和隐疾因为灵气的进入被一点点的修复,看到这种情况杨浩不由得越发欣喜起来。
如果在灵气充足的情况下,杨浩有绝对的信心治好老瞎子的双眼。
不过杨浩也发现一个问题。
平常的时候运用灵气并不会耗损体内灵气太多,但如果用作治疗的话,那么灵气将会耗损的相当厉害。而且伤的越重,消耗的灵气也就越多。
做个简单的比较:
如果杨浩用来透视所消耗的灵气是‘1’,那么治疗就需要消耗十倍,如果伤势更重的话,甚至还要更多。
不过黄姐这里的收藏数量也足够多,足够杨浩让灵气充沛身体。
“咦!”
随手拿起一只玉笔,杨浩习惯性的去吸收灵气,可是刚刚一接触到双手,杨浩就愣住了。
这正是他在找的那只青白玉笔。
因为破损的比较严重,不仅仅笔头已经秃了,就连笔杆也有不少划痕。所以被黄小姐放在了最角落,也是杨浩一开始没有发现的原因。
连忙仔细打量了一番,笔端的后盖没有被人动过。
人皮地图依旧被卷成一团塞在里面。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杨浩将这支青白玉笔放在一旁。杨浩开始寻找着有没有第二支青白玉笔的可能……


 第129章 黄姐的收藏室(中)(完)

第130章 黄小姐的收藏室

直至肚子咕咕的叫个不停,杨浩才回过神来。请使用访问本站。看了一眼时间,自己居然已经在黄姐的收藏室里面待了整整六个小时,这才刚刚把毛笔这一区域看完。黄小姐坐在椅子上早已经睡着了,穿着黑丝的双腿微微翘着,透过正对面的镜子刚好可以窥见裙内的风光。
因为睡姿的问题,西服套装的领口也微微敞开,露出丰满的胸脯。
看到这,杨浩的脸色不由的微微一红。
“黄姐!”杨浩小声的喊道。
黄小姐抬起头,睡眼朦胧的望着杨浩。“有事么?不好意思,我睡着了。”
“时间不早了,我也该走了。”杨浩满是歉意的望着对方。“我找到了这两支笔,您看一下。”
“你喜欢拿走就是。”黄小姐摆了摆手,大方的说道。“这么晚了,不如今天就在这里过夜吧。呃……家里的客房有很多。”
似乎是意识到自己有些口误,黄小姐连忙补充道。
杨浩也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自己和黄小姐才见过三次面,甚至连对方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这么住在一个陌生女孩的家里似乎有些不符合情理。想了想,杨浩还是摇了摇头。“黄姐,我得回去了。还有四天就过年了,我还得回安徽准备一下。”
既然都这么说了,黄小姐自然也没有继续挽留。
杨浩拿着两支玉笔离开了别墅。
黄小姐伸了个懒腰,按了一下耳朵,那里有个微型的耳机。
‘呲呲……小姐,这位先生只带走了您送的两支玉笔。’耳机那头先是传来一阵嘈杂,而后就是一阵低沉的男声。
黄小姐笑了笑,望着人去楼空的收藏室自言自语道:“他的人品倒是不错,不知道有没有和我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早已经离开的杨浩自然不知道他一下午的动作都是在监控探头下。
毕竟在这个收藏室内价值千万的古玩也不在少数,要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混了进来,再随手摸走一两个物件,那可就不值当了。
每个人都有贪恋,杨浩也不例外。
但是杨浩能够很好的把贪恋抑制住。
能够在黄小姐那里得到这两支青白玉笔已经足够了,杨浩现在是想要迫不及待的回安徽把这四张人皮地图凑在一起,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端倪。
和林永打了个招呼,一行人连夜赶回六安。
到了六安的时候天还没亮,别墅里静悄悄的,只有老瞎子雷声般的呼噜。把徐梦瑶和王琳俩人赶去睡觉,杨浩一头钻进了卧室。
四张人皮地图被一一打开铺在了写字台上。
虽然拼图向来不是杨浩擅长的玩意,但是他也能够通过这四张地图看出来这应该是在某个平原上。
只是这四张人皮地图根本无法拼凑到一起,图案也无法对接上。
“按道理来说,古人以‘九’为尊。皇帝被称作‘九五至尊’,‘九’也代表着极致的意思。难道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藏宝人把地图切割成了九份,而是十六份?”研究了一夜,杨浩也没有看出头绪来。
“或许是有什么暗号?”
杨浩皱起了眉头。
武侠片里常演这么个情节:一大帮子高手争夺武功秘籍,打开之后却发现秘籍内一个字都没有。结果被主人公得到,把秘籍往火上面一烤,秘籍内的字迹就出现了。
“对,说不定是这样!”杨浩点了点头。
这玩意对于古代来说是相当难以解释的现象,但是在现代却相当的容易解释,甚至就连小学的课本都有该类型的‘小游戏’。
用柠檬汁或者是食用醋,蘸了笔写在纸上之后就会产生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一旦受到高温就会变成褐色,所以也成为古代密函信最流行的一种方法。
其实想要让纸张上显现出字的方法有很多,甚至也可以用人乳写在桑皮纸上,干了之后字迹就消失了。用写在黄裱纸上,一放入水中字迹也就会显现出来。
掏出打火机,杨浩拿出人皮地图慢慢的烘烤起来。
随着高温,地图的后面反倒是出现了一幅画——一座陵墓。
杨浩连忙停了下来,拿起这张地图再次打量了一番。
陵墓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极具国画那种重意而不重形的特点。寥寥几笔,就是给人一种陵墓的感觉。
“难道是个墓地?”杨浩吸了口气。“什么人的陵墓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告诉别人?秦始皇陵墓、苏州虎丘、成吉思汗陵、还是曹操墓?”
杨浩把目光投向了剩下的三张地图,一一用打火机烤了一下,没有意外,分别都出现了一幅画:
草原上,一群骑士在骑着马来回徘徊。
一只骆驼跪在草原上哭泣。
俩人,一人站着,一人躺着,站着的人拿刀作势要砍向躺着的人。
这就是剩下三幅画主要的内容。
线索又断了。
杨浩使劲的捏了捏太阳穴,他还是找不到一点头绪。
从人皮地图背后出现的画来说,这不是一副藏宝图,而是一个人的陵墓。而这背后的画应该是有关这个陵墓,或者是作图人的故事。仅凭这四张不连贯的图,杨浩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好在已经知道这张人皮地图上到底画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能不能凑齐地图还得两说。
叹了口气,杨浩把人皮地图收好,把四张青白玉笔搁在一旁。
突然间脑中一晃而过。
“殉墓!”
古代的皇帝为了避免死后被打扰,他们都会在生前就开始修建陵墓,然后在陵墓内设下各种机关。
一大批工匠会被请过去修建陵墓。
然后在陵墓修建完毕之后,这批工匠将会被直接处死在墓地中。
绘出这副地图的人可能就是修建这座陵墓的工匠,或许他有什么办法逃脱了出来,然后再用这种方式把陵墓的地点给画出来。
但关键的问题是——这陵墓究竟是谁的?
是古代哪一位皇帝的?
骆驼、骑士、草原……和这座陵墓究竟有什么关系。
杨浩又陷入了沉思。
‘咚咚……’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杨浩望了过去。
“杨浩,出来吃午饭了。”


 第130章 黄小姐的收藏室(完)

第131章 人皮地图的秘密(上)

这一研究,居然从凌晨一直到了正午。请记住本站的网址:。
由于灵气的作用,杨浩丝毫没有觉得半点困乏,依旧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倒是跟着自己从上海一路回来的徐梦瑶和王琳俩人显得有些疲惫,眼泡子都肿了起来,看来是没有睡好。
徐梦瑶打了个哈欠,把盛好的饭递给了杨浩。
“在想什么呢?”王琳瞅了瞅端着饭碗发愣的杨浩。
“我在想赵宏那些人到底是怎么找到陵墓的?”杨浩随口一扯。“皇帝的陵墓别提藏的多隐蔽了,我就在想那些人究竟是怎样才能找到墓穴。”
“风水!”
一直没说话的老瞎子开口了。
王琳和徐梦瑶望了过去。
自从和杨浩认识了这么久,也和老瞎子打过不少照面,但是这位双眼瞎了五六十年的老头却总给她俩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帝皇墓注重风水,选择龙穴。只要懂风水,找到一处好风水的地方,再用洛阳铲往下一掏,看看有没有新土就能够判断脚下有没有墓地。”老瞎子扒了一口饭接着说道:“不过现在懂风水的人越来越少咯!”
杨浩眼前一亮,老瞎子博学多才,人皮地图的事情他说不定会知道。
“老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那些至今还没有被找到的陵墓是不是也可以通过风水来找到?”徐梦瑶眼前一亮。
她是刑警,就是专门负责文物这一方面。
要不是赵宏团伙盗墓浮出水面,她也不会和杨浩在一起。如果风水学真的管用的话,那是不是可以避免陵墓被盗?
杨浩和王琳也直勾勾的看着老瞎子。
“按道理来说,是这样的。不过还有三人的墓地找不到……”老瞎子搁下碗筷慢悠悠的说道。“曹操墓、成吉思汗陵和始皇墓。我眼睛没瞎那会,和几个摸金校尉合伙找过他们三人的墓穴,结果毫无线索。”
“老爹,你能说说这三座墓么?”王琳问道。
“从宋朝时期,曹操墓就已经成了一个迷。在民间关于曹操墓的说法总共有四种。一在邺城以西(今河北磁县和河南省安阳市安丰境内)设七十二疑冢;二在漳河河底;三在许昌城外;四在邺城的铜雀台等三台之下。”
“其中七十二疑冢流传最广!”老瞎子补充了一句。
“那为什么没有找到呢?”杨浩迫不及待的问道。
“年代越久,墓地越难以寻找。因为河道、区划等地理因素变动相当的大,或许几百年前这里有条河,但今天却没了。”徐梦瑶笑了笑,给杨浩解答了疑问。
杨浩点了点头。
毕竟这些知识专业性很强,不涉及的话他是一窍不通。
“始皇墓呢?”王琳又问道。
“始皇墓倒是在1987年的时候找到了,不过到现在还没有挖掘开。《史记》曾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老瞎子幽幽的说道。
“什么意思?”王琳不解。
“秦始皇的陵墓内灌满了水银。温度计里面装的那玩意,仅仅在常温之就下能够产生水银蒸汽,有剧毒。暴露在空气之下,就可以让人中毒身亡。陵墓里面还有用人鱼的脂肪做成的灯烛,永远不会熄灭。”徐梦瑶再解释道。
王琳和杨浩俩人听的直赞叹。
有些难以想象,就像是神话故事一样。
“那成吉思汗陵呢?”杨浩追问道。
“有这么一个说法!”老瞎子娓娓道来。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3A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元朝建立之前,蒙古人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内,边上围着祭祀的人进行祷告,随葬的有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
不过在因为受到汉人的熏陶,也渐渐开始注重丧葬的习俗。
在南宋文人的笔记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
然后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独木棺下葬后,用土回填,然后再派骑兵“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在“万马踏平”后,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等所有工作都结束之后,他们会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
听到这,杨浩眼前一亮。
难道青白玉笔中的人皮地图描绘的是成吉思汗陵墓?
“不是说成吉思汗没有陵墓么?”杨浩问道。
“历史相传了这么多年,真相早就已经被掩埋了。”徐梦瑶耸了耸肩膀说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孟郊写的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怎么了?”王琳望向徐梦瑶。
“慈母是什么意思?”徐梦瑶笑了起来。
“难道不是慈爱的母亲么?”
徐梦瑶摇了摇头,这才得意的解释道:“慈母,是后妈的意思。根据历史考察,孟郊的生母早就去世了。这首诗流传至今,意思也就变了。谁能知道慈母在孟郊的口里代表着后妈的意思?”
杨浩和王琳俩人顿时哑然。
这首诗几乎是家喻户晓,就连隔壁五岁的小孩都能背出来,谁晓得这一层含义。
不过徐梦瑶说的也对。
很多东西流传至今,早也不是之前的意思了。
“徐妮子说的对。”老瞎子也哈哈笑了起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句话你们听过么?”


 第131章 人皮地图的秘密(上)(完)

第132章 人皮地图的秘密(下)

杨浩点了点头。请使用访问本站。
“在四川、湖北等地,鞋子的读音就是孩子。这话的原意就是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后来传着、传着,因为地方口音不同也就变成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老瞎子说道。
“还有么?”
屋里的人顿时对这个话题都感兴趣起来,纷纷问道。
“多了去了。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本来说的是项羽,原意是指不到乌江心不死。还有那个什么,王八蛋。原本是说的忘八端,八端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最后也是以讹传讹变成了王八蛋。”
这个有意思。
杨浩也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
“我来说个故事吧。”老瞎子把杯子往前一推,王琳赶紧给满上一杯小酒。
老瞎子摸起来,一口抽干,咂了咂嘴这才继续说道。“我年轻的时候,眼睛还没瞎的那会,长江上面是没有大桥的。哪里像现在这么方便、什么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汽车直接就能开过去。什么都没有!”
“我们那会要过河,就只有坐船。还是木船,挺大的,一次性能带百十来个人过河。”老瞎子顿了顿说道。
“船上有个年轻的小两口,女的是湖北人,男的是安徽人,俩人抱着孩子回娘家。那天风大的很,那女人抱着孩子靠在船舷。也不知道船底撞到了什么,大船一晃,孩子直接掉到水里去了。”
“啊!”王琳忍不住叫了起来。“然后呢?”
杨浩和徐梦瑶俩人也眼巴巴的等着下文。
“船上面大多都是外乡人,去湖北那边打工的。那女人孩子掉水了,就只有大喊:‘孩子掉水里面了,孩子掉水里面’。有个外乡人听到了女人的呼救,随口回了一句:‘鞋子掉水里了下船再买就是了。’”
说到这,老瞎子两手一拍,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杨浩和徐梦瑶俩人也是一阵面面相觑。
“等到其他人反应过来,女人说的是孩子,而不是鞋子的时候都已经晚了。孩子被救上来的时候已经淹死了,没气了。”老瞎子直叹气。
杨浩咂了咂嘴。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风俗和方言。
如果不了解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信息从古代流传到了现在,就已经改变了。
心头一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杨浩就已经能够从人皮地图背面出现的图画猜到了全部:
这应该是修建墓地工匠留下来的。
在陵墓完成的当天,皇帝派人屠杀所有工匠进行灭口,防止陵墓的地址和设计外泄,不过这位留下人皮地图的工匠或许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