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那些年-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明后天,王恒潇就要回疆了。
丈母娘见女婿,自然开心,摸着王恒潇的脑袋,问了不少的问题,关于疆那边家里的事情,还有他的学习的事情,然后说起自己的女儿陈晓玲。
看到两个小家伙很合得来,甚至可以说是腻的很,不论是陈妈妈,还是外公外婆两位老人家都是很开心的。仿佛了却了一生中的大事情。
王恒潇就这里住了三天时间,分别外婆家住了一天,陈晓玲家里住了两天,算是两边都了孝道。
随后就独自一人离开!
那位开车的上校就公社等着他。
陈晓玲一路将他送出两座山头,才独自一个人舍不得的回去,约定等几年再回来看她。
王恒潇来到公社,那位上校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比开始说的时间多了一天。
再次车马劳顿的来到成都,然后坐上飞机去疆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见到了林德双。
林德双穿着黑衣,胸前戴着一朵白花,他没能去北京参加父亲的葬礼,是人生中大的遗憾,可是他不能离开。
疆此时也处于一个过渡时期,随时可能都会发生事情,他作为西局的局长,必须量的不离开这里。
林德双三兄弟,只有他没有成家,这也是林老爷子临走之际的一个遗憾。
人说,人生三大事,结婚,生子,娶儿媳!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子不娶媳妇,就等于是无后。
乌鲁木齐,林德双拉着王恒潇说了很多。
“小时候,父亲对我很严厉,练功不好就不能吃饭。”
“他老说,我是他的儿子,没出息就是丢脸。”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去唱歌,去文工团。”
………………
唠唠叨叨,林德双喝着酒。
王恒潇当一个称职的听众,一边听,一边吃,不时的给林德双倒酒。
“林师兄,师叔只是希望你能继承他的路。”
王恒潇低声的安慰着。
林德双却是趴桌子上呼呼的睡去了。
……………………
乌鲁木齐,王恒潇没呆几天就回了家。
离家一个多月,除了林德双时不时的给家里带个信,自己几乎是音信全无,父母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不过,还好的是父母对林德双很信任,说是王恒潇去参加一个竞赛,就快回来了,父母也都信了。
经过前一阵子的事情。
王恒潇父母对其加的看重,也加的担心,因为缺乏了一些安全感,担心儿子会出什么意外。
王大国此时是队长,赵大伯是村支书,算起来都是干部了。
可是实际上,农村里的这样的干部就是平时管一些琐事的。没有多少的实权,谁家里有困难,记下来上报上去,那里有什么公共设施上的需要,也上报上去。而能不能得到回信,都很难说。
王恒潇的回归,让家里人都很开心,妹妹围着王恒潇蹦跳着,喊着要糖吃。
唐鹏和庞东两兄弟也跑过来看热闹,约好等几天一起出去玩儿,三个小子都晒的黑黑的。疆农村孩子的暑假可不好过,八成都是炎炎烈日下度过的,一个暑假晒的漆黑是很正常的。
疆的孩子们喜欢的是寒假,因为寒假光玩儿,没事情做。
不过,小孩子,就是好动,你让他们停下来,那才是难为他们了。
唐鹏和庞东,庞兵两兄弟就是,几乎整天没闲下来的时候,不是一起打拳,就是四处疯跑。大多数时间是帮家里干农活。
王恒潇家里的一大片棉花长势也算凑活,这个年代的农作物还没有十几年后那样的高产,一亩地棉花产个两百公斤就是惊喜了,一般都是一百五十左右。
房子也做后的修葺了,多再过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搬家进去住了。
王恒潇回家的第三天,从县里来了一辆警车,是于文成来了,带着一些烟酒和一只鸡。上次的事情,于文成直接从乡派出所的所长一跃成为县公安局的副局长,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于文成本身才从警校毕业不到两年,今年还不到二十岁,这样的公安局长全县都是很有名的。
不过,那次是事件似乎加的有名。
几个名字都传遍了整个硕兴县的几个乡镇。
王恒潇,王大国,老赵,老庞,巴哈提,于文成,黑里木,麦可提等等!
而七岁的王恒潇为父亲报仇,一个人单枪匹马单挑几十个维族人的传说流传出去,许多版本四处流传。
诸如王恒潇乃是天神下凡。
王恒潇是妖精附身等等的。
于文成是个实人,没有因为升官而忘本,经常回和惠乡,看看王大国,巴哈提等熟人。
周围的许多人和事情,都发生着变化。
王恒潇看的清清楚楚。
谢丽莎,廖沙科等几个老老实实地地里干活,晓云和李子给王恒潇的汇报,这几个人很老实。
而马上,林德双从乌鲁木齐派人来,通知一个消息:第一批接受培训的人到了,马上就会送过来交给王恒潇。
王恒潇顿时记起了上海的时候张毅城老爷子说过,会派些人来,乘着假期让王恒潇帮忙培训。
心中无奈,这个假期,王恒潇似乎就没有消停过。
*
第两百六十六章 过去的那些年
第两百六十六章 过去的那些年
小时候学习论语之中有一句话:子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乍一看有些莫名,随后老师解释之后,才知道,这是形容时间流逝如流水一般,日夜不停的意思。
转眼间,五年时间过去了。
王恒潇也即将上初中,从儿童成长为一位少年。再也不能过六一儿童节了,也不能参加六一汇演了。
几年来,变化是非常的大的。
王恒潇的父亲已经从大队的队长成为了和惠乡的副乡长,分管农业生产的乡长,赵家大伯也从村支书成为了和惠乡的另一个分管水利的乡长。
王家,和惠乡,乃至整个硕兴县都是一个传奇般的存,为所有人所津津乐道。
流传着许多传说,五年前,没人想到种棉花能赚钱,王大国却冒着风险承包下来了上千亩地,以极低的价格,一包就是十年。当年种植下来,还是从乡政fu借贷的生产资料,可是年底棉花是真的涨价了,远远高于以前的价格。
那一年,王家赚了十五万以上。
九十年代的十五万是无法想象的多。
一举成为十里八乡的富裕户,也成为许多农村家的风向标。第二年,所有的农民都跟着种起了棉花。
不过,因为头年棉花价格大涨,第二年各种投入也高了许多,肥料,种子,薄膜等等的价格也都上涨了许多。不过,还是有许多的赚头,所以农民情绪很高。
王大国承包的那上千亩地的主人家却是不愿意了,当时以极低的价格将地承包了出去,以现的棉花价格来看,等于是白送。可是当年年底,王大国就将承包资金全部给了他们,他们私下里找过几次,想要提价,或者是把土地收回去,都被拒绝了。
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开始那些土地你们都嫌弃,不想种,有人给你们钱,你们就白拿了,反正都是不种的土地,巴不得多包几年出去,可以多收些钱。现种地赚钱了,你们又想收回去,有便宜你们都想占?
所以,王大国很果断的拒绝了。王大国不喜欢惹事,可是不会怕事,随后那几家山东人和安徽人纠结一起,上百人来到王大国家里闹事,就是为了要把土地收回去,并且扬言说,你不给,我们明年也自己种。
当时还动手砸了王大国家里的几把椅子!
这可把当时家的王恒潇给惹恼火了,直接当场把十几个人撂倒地上,其他人一时间都退却了,随后将派出所的巴哈叫过来处理。
那些山东人才就此罢手。
可是,几年来,这些家伙也没消停过,每年都会来闹腾一下,就是想多那些钱。因为大家计算过,这几年来,王大国从那上千亩地上赚了至少上百万。而那些土地的主人却只能去给别人打工赚些零花钱,或者是自己出高价再去承包别人的土地来种。
王恒潇的父亲,王大国终究也是老实厚道人,第三年的时候,还是给那几户人家多给了五万块钱,后面两年那些人才没有来闹腾。
而王大国和赵家大伯赵全胜,以及砖厂的其他几户人家也寻找了自己的出路,从乡政fu那里批下来了一大块荒地准备自己开出来。有王大国和赵全胜乡政fu的关系,很轻易的批下了东边和南边,以前的河坝边的两块荒地,虽然是荒地,可是土质很不错,种面积有两千多亩。
王大国一家独资占一千亩,剩下一千多亩给其他八户人家分摊,根据各自的出资,你能开多少地,你就种多少。赵家大伯王恒潇家里借了五万块,才开了三百亩地,剩下的其他人,也都或多或少的王恒潇家里借了一两万左右,各自开了一百多亩地。
疆开荒是个技术活,前期两三年几乎都是投入。
好现刚刚步入世纪,开销没有五六年之后那么大,王恒潇家里还能支撑的住。王大国和赵全胜,以及其他几户人家,都是四川过来的,都是比较传统的农民思想,即使是耗费巨资,也要弄一些自己的土地,这就是自己的家产,可以世代传下去的。
这几户得到王恒潇家里帮助的人家里,就有庞叔一家子,以及砖厂唐鹏一家子,以及其他的和王恒潇家里非常要好的朋友。
………………………………
前年,王恒潇家里又开的土地旁边修了一栋房子,和其他几家人一起修一排,准备搬过来住,原先承包的土地旁边修建的房屋则全部交给工人住了。
王恒潇今年十二岁了,很正常的小学毕业的年岁。
身高一米六五,同龄人里算是高个子了,前世的王恒潇身高也算中上,十八岁时有一米七六,没有一米的拔高,也没有一米五六的忽视。
哈……
哈……
房屋前是一片宽敞的空地,唐鹏和庞东两人打拳。前世,此时的唐鹏早就老家上学了,这一世,这小子因为诸多影响,他们一家子却是没有离开,反而这里落户扎根下来,王恒潇家里借了钱去开土地,农民看来,就是有了产业。
这小子,长大了,却还是圆圆的脑袋,虎头虎脑的,平时就爱傻笑。而庞东,和前世一样,长的高高大大,比王恒潇大一岁,个头高一点,身材魁梧,面部棱角分明,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两人的拳法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了,身体发育也到了一定的阶段,处于一种蜕变的过渡期。
王恒潇坐门前的台阶上,穿着白衬衣,灰色裤子,懒洋洋地看着庞东和唐鹏这两小子对练,拳拳到肉,两个家伙,一个是狠人,一个是楞人,都不留手,打的啪啪作响。
哎哟……
唐鹏终于惨呼一声,被打到了眼睛,急忙一手捂着眼睛,一边后退挥手道:“不来了,不来了,你每次都打我眼睛,不和你玩了。”
庞东笑道:“嘿嘿,是你个家不行。”
唐鹏不去理会,自顾自的坐台阶上,揉着眼睛,哼哼道:“王撇娃儿,你说东娃儿是不是耍赖?每回都打我的眼睛。”
王恒潇点头道:“嗯,是他耍赖,那你也耍赖撒,他打你眼睛,你也打他的眼睛,下回你先下%网%?”
唐鹏这小子有些傻愣,脑袋有时候不知道转弯,而且三年级开始,这小子成绩名列前茅,每次都年级前五,于是得了一个书呆子的称号。
三人都一起从小学毕业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去十几公里外的塔其乡去上中学了。本来,王恒潇父亲是要让王恒潇去县城上中学的,家里有条件,也能支持,自然希望儿子去好一些的学校上学。
不过,王恒潇前世就是塔其乡中学上的初中,所以不喜欢改变,于是坚持下来,和唐鹏,庞东一起去塔其乡中学上初中。而庞兵和庞英,已经先去上初中了,庞英甚至已经从初中毕业了,以高分考上了两百公里外的库市重点高中,算是县城的名人!而庞兵下学期上初三,也面临着中考。
王恒潇是许多人的一个意外,从三年级开始,王恒潇的成绩就掉了中等,不上不下,童老师好几次找过王恒潇谈话,询问缘故,王恒潇只说是跟不上等等的原因,可是童老师知道王恒潇这小子是故意的。老师几次劝说无解,父母也放任的情况下,王恒潇的成绩就如此的持续下来了。
这些,王恒潇实际上都没放心上。
唐鹏和庞东两小子王恒潇家里玩儿一会儿,就回去了,他们两家的房子就隔壁,家人的房子连成一排这东边的戈壁滩上,很是孤单。
王恒潇今天是一个人家,母亲带着妹妹去地里面转悠,看看棉花情况,父亲和大伯去了乡政fu,据说有个什么会,当官的,屁事不多,就是开会多。
大伯家的两个堂哥都去自己家地里面帮忙,大堂哥去年已经结婚了,是从老家找来的一个媳妇,据说今年年底会分家,分出去一个人过,而二堂哥,据说会明年结婚,也去老家找一个媳妇。
大堂哥老家找媳妇,去年是大伯带回去的,从王恒潇家里借了一万块钱,从老家带了个很俊俏的媳妇回来,还剩下五千块。
前世,王恒潇就记得父亲常说,你两个堂哥结婚花的钱还没你治病用的多。
赵家大伯从砖厂出来之后,就是靠着王恒潇家里帮助开地才有了收入。此时两个堂哥结婚分家,开的地刚刚有收入,所以说家里很困难,欠了王恒潇家里近十万左右。
王恒潇一直认为,自己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好的性格之一就是对金钱不是很看重。
和自己关系好的,只要能帮忙的,就会不遗余力,十万八万的,只要我有,你需要就拿去!王大国和王恒潇父子两一直记得当年承包土地的时候大伯帮得忙,还借了些钱才坚持下来,随后那年发生的事情,大伯和庞叔都是受了牵累的,吃了不少苦头。
患难见真情,这是很实的。
异地他乡,有这份情谊,很不容易。
哧…………
一亮绿色的吉普车开了过来,停王恒潇家门口,打断了王恒潇的思绪,一个高大健朗的年轻人从车上跳了下来,站王恒潇身前,行了一个军礼,恭敬地道:“教官好!”
*
第两百六十七章 小学毕业聚会
第两百六十七章 小学毕业聚会
“方强,有事?”
王恒潇刚才就看到这家伙开车慢悠悠的过来了,等唐鹏和庞东两人回家了才开过来。
方强是一个严肃的军人,说起来和王恒潇认识很早了,几年前,王恒潇四川几个来回,成都军区派的司机就是他,当时是上校军衔,现还是上校军衔,或者可以说是一个保留军衔的非军人。
他是第一批来到疆接受王恒潇的培训的人。
当时,参加的人有军人,有民警,有特警,还有普通人。不过大多数都是没有背景的军人。少数的一些世家子弟,比如说,一年前李昊和李海这两兄弟,还有杨廷,都来过。
方强当年是成都军区特种战队的队长,第一批被选中来疆培训的人员。他很清楚的记得当时看到培训他们的教官是王恒潇这个坐他的车的小孩子的时候是多么的惊讶,甚至觉得是上头耍他们。
可随后,这个他们都看不起的小孩子,一人一棍,将他们三十多个人都一一放倒之后,才真正的正视这位教官。而两个月的培训时间,他们每一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是第一批培训,林德双打算将这里建成一个培训基地,于是就要抽调人手,从当时地第一批学员里面选人留下来作为基地人手,帮助教官王恒潇培训下面的学员。
当时三十七个人竞争非常的激烈,经过近一个月的竞争,方强和另外两个人被选中留了下来,作为副教官,王恒潇的副手。
随后几年,方强每年都有机会调走,不论是进入军队,还是进入其他的部门机构,都会升职,得到重用。可是他都拒绝了,坚持留下来,多学一些,他觉得,留教官身边,有永远学不完的东西。
“教官,上午林局长来电话了,说这次选的人明天就要到了。”
方强嘴角露出一丝僵硬的笑容,说道。
这家伙,平时几乎是没表情的,就是面对王恒潇的时候,才会有一些僵硬的表情,证明他不是机器人。
“哎,刚放假,还没休息几天,就要去忙了,这帮家伙,就不会让自己消停。”
王恒潇站起身,拍拍屁股,道:“好了,我知道了,晚上我和家里人说一声出去一段时间,明天早上你来接我。”
训练基地是建十几公里外的部队里的,这样不会引人注目,也容易保密。
方强点点头,道:“是!”
方强的眼神闪烁着很炽烈的光芒,看向王恒潇。
王恒潇知道这家伙忍不住了,笑道:“好吧,你出手吧,我看你进步了多少。”
每次,方强见到王恒潇,都会过过招。
起初,方强能王恒潇手下走十几招,可是两年前,他就王恒潇手下走不过一招,直到现,依旧如此。
不是方强不够强!
方强四川的时候就是学洪拳出身的,随后进入军队表现非凡,从而得到重用,组建特战队。可见上面对他很看重,能力很强。
当年作为第一批参加培训的,方强两个月的培训时间内直接突破化劲,成为佼佼者。几年来,是时刻都进步。
可是,这样的他,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王恒潇手上走不过一招。
方强自从跳下车开始,就是蓄势待发,听到王恒潇的话,急忙乘着此时的气势巅峰期,双拳猛然轰出,很实的炮拳,爆发一声气爆声,双脚都直接陷入地面,却是全身力量都化作了炮劲。
方强很清楚的知道,如果因为教官显得稚嫩的面孔而有轻视,或者是留手的话,都是会吃大亏的。
洪拳实的劲道就是炮劲,炮拳,霸道而直接!
如著名的铁线拳,就是将炮劲练到巅峰的表现。
王恒潇也不闪不避,双手成掌,拍方强的双拳上,啪的两声脆响连成一片,两人接触的地方空气都发生爆炸,清晰可见的气浪席卷开去,发出一股风声。
王恒潇就是很简单的手掌前推,步伐跟进,肩膀一抖,直接就将方强冲击的接连后退,撞了车门上,嘭的一声将车子撞的响动不已。
依旧是一招!
方强已经习惯了,只是皱着眉回忆着刚才交手的所有细节,对王恒潇道:“多谢教官!”
说完,就打开车门,直接发动车子离开了,留下一路尘土。
王恒潇无奈的摇摇头,真是一个简单的机器人。
以前,由于年纪小,身体没发育,力量小,而不能出全力,所以方强才能王恒潇的手上走十几照,可是随着王恒潇的年纪起来了,身体长大了,每一分力量的增加,都是别人无法想象的战斗力。
过了中午,王恒潇骑上自行车向大队而去,一起的还有唐鹏和庞东。
小学毕业了,可是一帮一起度过五六年的同学都比较怀念,建议今天大队去聚聚,吃些好吃的,或者去周围一起转转,当做是毕业旅行什么的。
这活动如果是其他人发起的,王恒潇可以不意,依旧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可是,这是王恒潇的同桌杨琴发起的活动。
从二年级开始,王恒潇和杨琴进入一班,杨琴就得到童老师的提拔,担任班干部,什么学习委员,生活委员,课代表,少先队长,班长,几乎都当边了。三年级开始,王恒潇的成绩沉寂,李玫再次成为年纪第一名,而杨琴就一直是第二名,李玫不喜欢张扬,平时很安静,杨琴喜欢表现,拿到班干部就力的做。
几年的班干部,杨琴班里还是很有权威的,说话没人敢不听。
当然,其实大家私下里很清楚,之所以惧怕杨琴这个班干部,是因为惧怕她的同桌王恒潇。王恒潇一年级的时候就是学校的打架王,几十个人不是对手,这是学校永远的传说,学校内,不论是哪个班的学生,还是哪个老师,亦或者是教务主任校长,见到王恒潇都会礼貌性的笑笑,或者是点头。
四年级的时候,杨琴被几个维族小伙子欺负,其实就是骂了几句脏话,随后王恒潇找上门去揍了一顿,这事儿当时也闹腾的不小,可随后还是不了了之,因为拳头敌不过。可是谁都知道,王恒潇对同桌杨琴很维护。
用同班上唐鹏和庞东的话来说,就是这两人有奸情。
不管怎么样,这次杨琴发起的活动,王恒潇不给面子是不可能的,骑着老爸上次专门从县城的商场里买的崭的赛车,来到了大队。
那边仅有的几饭馆门前停了一大堆自行车,王恒潇三人想都不想就知道肯定是其他人都到了。事实上,唐鹏和庞东也是看王恒潇的面子上才来的,平时班上乖的跟绵羊似的,也是因为王恒潇。
杨琴站一家大的回族饭馆门前,几年来,早就从一个小丫头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丫头了,依旧是潇洒的偏分短发,瓜子脸,大眼睛,浓眉毛,挺鼻梁,薄嘴唇,笑起来带酒窝,张扬而又可爱。
看到王恒潇三人过来了,杨琴急忙挥手,上前来帮忙将王恒潇的自行车停好,低声道:“你们是晚来的,等下要受罚。”
王恒潇不敢拒绝,笑道:“好,不论是喝酒,还是吃肉,我都接着。”
杨琴白了他一眼,笑道:“你想得美,罚你等下学小狗叫。”
唐鹏捅了捅身边的庞东,眼神飘忽,嘴角憋着笑,庞东也是低声的嘿嘿笑着,两人心里头都感觉两人是打情骂俏。
都是早熟的小孩子呀。
四人走进饭馆,三十几个学生已经围坐几张桌子上,童老师也其列。
班里的这么多学生聚会,不请带了他们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可是过不去的,何况杨琴平时和童老师关系很不错地说,经常去童老师家里混饭吃什么的。
王恒潇三人到了,饭局就正式开始了。
饭厅老板是个中年回族大叔,和是开心地和大家说着话,一边端上来一盘盘的菜,很简单的菜,就是一个桌子两个大盘鸡和一些烤肉,再就是拉条子了。
这就是这里能做的清真饭馆能做的丰盛的饭局了。
童老师很细心的和一个个自己带了好几年的学生说话,和王恒潇,杨琴,李玫,唐鹏,庞东几人说的多,这几个是她认为自己带的优秀,以后也能给自己争光的学生。
杨琴张扬,童老师建议她要多注意别人的想法,别太自我,别骄傲;李玫内敛,童老师建议她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变得开朗一些;唐鹏老实木讷,童老师只说让他多注意学习之外的事情;庞东直爽无心机,童老师让他多想些事情,别一时头脑发热就糊涂做事。
而说及王恒潇。
童老师很是感叹:“你这孩子,我看不透,可能比我这个大人还要思考的多,我知道你近几年学习下降是故意的,我也没强迫你写作业,以后我只希望你别走上邪路,走正道,别丢你父母和老师的脸。”
王恒潇笑道:“老师你想多了,我可是大好人一个,怎么会走上邪路。”
童老师笑,想起几年前,一个小小的身影,为了父亲,为了家人,手持一根棍子将几十个大汉都打翻地。
其实,对王恒潇来说,小学毕业了,对他而言,好的事情可能就是不用戴红领巾了,头疼的就是上初中怎么说服的班主任放任他不写作业,时不时的还能旷课什么的。
*
第两百六十八章 儿童年代的结束
第两百六十八章 儿童年代的结束
四年级的时候,王恒潇是有机会成为团员的,可是学校校长却是没同意,因为王恒潇这个名字整个县里都是大大有名的,有名的却不是其学习或者是其他的好的方面,而是叛逆和打架。
甚至,那一次还死了人,不论原因如何,是不是你直接动手杀的人,可是只要牵扯进去了,那么老百姓的印象里,你就是个不稳定的因素。
而且,当时王恒潇的学习成绩也不是那么的顶尖,所以就没有成为团员,童老师甚为遗憾。所以,王恒潇就戴了五年的红领巾,小学毕业了,终于可以解脱了。
不是团员,也就不用戴个指甲盖大小的团徽了。
小学毕业的聚会,持续了一下午的时间,童老师的允许下,都少量的喝了一些啤酒,大热天的也能凉快一下。
到了黄昏时节,童老师害怕晚了,大家回家会遇到意外,于是让大家都早些回去,三队下面的学生,童老师亲自带队,以免出现什么事。
王恒潇按照约定,带着杨琴和李玫来到自己家里玩儿。
庞东和唐鹏两小子都羡慕。
唐鹏常说,我们学校两个好看的姑娘就要被你糟蹋了。这小子是个闷。庞东则直接的多,喜欢就说。四年级的时候,庞东就给隔壁二班的一个女孩子写了一封情书,请王恒潇代笔的,因为王恒潇的钢笔字好看。
毕竟是小孩子,而且有些害羞惧怕什么的,那个女孩子没有任何回应,只是见到庞东都是躲着走。唐鹏为此笑了很久,每次打不过庞东的时候,就会拿出这事儿当撒手锏。
一路上杨琴的话比较多,唧唧咋咋的说个没完。
“同桌,你太小气了,你爸爸是乡长诶,还是万元户,毕业了,你都没送我和李玫礼物,李玫你说是不是?”
“不过嘛,你没去县城上中学,和我们一起去塔其乡,算是有些良心。哈哈……”
李玫的话不多,事实上,李玫班里的存感很小。平时很安静,班上和她说过话的人不超过一半,除了和王恒潇话比较多,其他人都是礼貌性的回应一下。这次来王恒潇家里玩儿,也是看王恒潇的面子上,别人的话,怕是没有这份待遇。
“王恒潇,你的车子很好看呀,去上初中很远的,如果我骑不动车子,你要带我。”
去塔其乡上学,有十公里的路程。
前世,王恒潇上初中就是住校,每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去学校都是骑自行车走十公里的路程,夏天和冬天的话,一般一小时就到了,如果是春天风大的时候,逆风而行得走两三小时,基本上是和走路差不多。冬天好一些,下雪骑不了车子,可以坐车,来去路费十块钱。
这个年代,十块钱对小孩子来说都是一笔巨款了。
王恒潇记得,前世上初中,一星期的生活费就是二十块钱,冬天是二十五块钱。这是他们汉族人,那些回族学生一星期一般只有十块钱的生活费。
庞东笑道:“李玫,你干脆别骑车了,就让王恒潇带着你,你那么轻,他带着都不费力。”
唐鹏也起哄地笑道:“是呀,是呀。”
李玫有些害羞,她也就是和王恒潇一起的时候,才会开些玩笑,此时被调侃,就有些招架不住,只能低头不语,耳朵根子都红了。
不一会儿,到了王恒潇家里。
王恒潇的父母都回来了,父亲的摩托车放门口,家里有了钱,自然是该有的都得有了,摩托车,拖拉机,大彩电,洗衣机什么的。
妹妹门口骑着自己的小自行车慢慢习惯,刚刚上二年级的小丫头才刚学会骑自行车,哥哥走了,她就得一个人去上学,看到哥哥回来了,急忙招手兴奋地道:“锅锅,锅锅,看我骑自行车。”
杨琴和李玫都和王恒潇的妹妹认识,一个学校的,和王恒潇又很熟,不认识就奇怪了。
母亲听到声音,从房门走了出来,看到两个好看的姑娘,顿时眼睛一亮,笑道:“你娃儿也晓得带些同学回来耍,快进屋里来坐。”
杨琴和李玫急忙喊阿姨好。
唐鹏和庞东笑呵呵地问候一声就回家去了。
今天过来,杨琴和李玫就和家里人说了晚上不回去的,住王恒潇家里。王恒潇家的房子很大,两百平方的平房,平时一家四口人都显得有些空旷。可当时批的地盘就这么大,父亲说不修大房子就浪费了。而这一排的房子都很大,小的也是一百三十个平方,大伯家的房子和王恒潇家差不多,也有近两百个平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