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品保安-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琦满意的点点头,又似乎不经意的道:“还有那个奥斯卡贵族学校里面保卫处的,叫陈誉的,有空也好好关照关照下他。这人——不是一般的嚣张!”
李建军狠声道:“听说他跟吴大军还走得挺近的。您放心,我心里有数。一个小小的保卫科长,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接下去,谄言媚语漫天飞舞,像喷泉一样从李建军那灵活的口腔中涌现出来,淋得刘琦全身舒畅,比上次到沿海享受的全套iso还要舒服。
过了半响,心情更好的刘琦道:“建军,省公安厅这两个月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
李建军想了想道:“不是听说要提拔一批处级干部吗?”
刘琦道:“看来你消息还是比较灵通的。不错,原来厅里面是下发了通知,要按照从高到低的职位,提拔正处、副处级领导干部。”
李建军道:“但好像一直没有下文了,难道厅里面不想搞了?”
刘琦把声音放低道:“不是不想搞,而是人事厅那边压住了。你都知道的,按照新规定,领导干部离任的当年,是不允许搞突击提拔的。”
李建军不解道:“刘局,可是这规定,也不见得在很多单位严格执行了啊?”
刘琦笑道:“那是,但这次,却被严格执行了,呵呵,看来新厅长能量不小,来头不小,原厅长都还没走,位置就已经被留下了。你对新厅长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啊?”
李建军应道:“好像现在消息挺乱的,有人说是现任的一位余副省长要接任,也有人说是另一个西海市市委书记要顶上?”
刘琦摇了摇头,道:“小道消息而已,你的眼光还是太肤浅了。”
李建军道:“是,请刘局指点下。”
刘琦慢悠悠的道:“目光放大一点,公安口这块,最终还是省领导定下来的,省领导这块,看的是一二把手……明白了没有?”
李建军脑子一转,道:“您是说……哦!书记好像也是今年就要退了,那这公安厅长的人选……水太深了,看来是短时间内难定下来。”
刘琦道:“总算你脑子还好使,现在盯着这个位置的人很多,公安始终是重点,虽然现在政法委书记已经不是常委了,但终究是公检法之首。好好琢磨下吧。厅里面现在也像你们所里一样,各路神仙显神通啊!”
李建军喜道:“那您会不会到厅里……?”
刘琦难得的耐心道:“瞧你的眼光,难道厅里面就比市里面好吗?这是一个外放和中升的关系,有空我跟你再说说吧,还不成熟啊,建军。”
李建军心服口服的道:“刘所教训的是,建军以后一定多跟在您身边多学习学习。”
刘琦微微点头,道:“反正现在是大机遇,好好把握下。”
李建军马上心领神会的拿出一个盒子,道:“刘所,这是我前几天无意中找到的一个小碗,听说是明代的,您给鉴赏一下……”
刘琦满意的露出笑容,用一副孺子可教也的目光看了看李建军,暗暗点头,又目光火热的朝那个小盒子看去……
刘琦虽然是有意炫耀,但所说的公安厅情况确实属实。
公安厅原厅长黄宝奇,今年已经到了退休的时间,其实更确切的说,已经是超过一个月了。关于下一任厅长的任职人选倒是有不少传闻,尽管传得似乎有板有眼的,却始终没有正式消息。也不只是消息来源有误,还是过程非常曲折。
于是又有人分析,可能是省领导这方面协调不出一个符合各方利益的人选,所以暂时延后了。
但不管怎样,省厅厅长是肯定要换人了。厅里面至今还空缺着的几十个正处级领导位置,像一块块肥肉,吸引着许多饥肠辘辘的官场中人。(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提前布局
千里之外的京城,在西城区的一座有武警把守的四合院里面,一个面相威仪,令人望而生畏的中年人和另一个气势上犹胜一番的高大男子面对面坐在一起。
中年人为那高大男子恭敬的递了一杯紫砂茶壶装盛的茶水。
那高大男子轻呷了一口,道:“三个月前我调了两个人过去江南那边,还是被有心人察觉到了。“
中年人眼中有不加掩饰的惊佩,道:“书记,您三个月前就已经……”
高大男子点点头,道:“我这个位置的任期差不多了,所以要提前谋划下,江南,始终是福地,很多老首长从那里磨练过。其实目前各家都在积极活动,或明或暗。”
见中年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高大男子点了点头,继续道:“候家历来蛰伏于中心,表面安逸,其实不然,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脱离娱乐业和灰色产业的关系,只是更加隐蔽而已。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候家虽然也位居高位,但一直未能登顶的原因。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难以担当大任……叶家深谋远虑,早就开始在东部和东南布局,形成犄角之势,下一步,说不定还会染指其他要害地区。所以,我不得不动,正文,你可明白?”
中年人肃然的点头,眼前这位自己跟随多年的领导,尽管年纪比自己还略小一些,但无论个人气度,还是政治智慧,都是久经磨练的自己仍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提前几个月已经开始了下一轮的布局,这种眼光和谋略,委实令自己深为佩服。
“小心些。候家和叶家,不会让我们走得这么顺利的。特别是最近,听说治安形势比较严峻,你可要做好准备了!”高大男子微微一笑道。
“放心吧,书记,我必当开好一个局面。请您放心!”中年人郑重的道。
“好,真正将来能依仗的,还是你。有什么问题和困难的,随时跟我说。”那高大男子满意的道。
中年人略带激动的重重点头道。
三天后,朱智开着车,载着陈誉来到一家“名胜”酒店门口,停好车后直奔三楼的388房。
“誉哥,给你介绍两个朋友。”朱智兴致勃勃的道。
“什么朋友,搞得神神秘秘的。男性的还是女性的?”陈誉笑道。
“誉哥,女性朋友你还少吗?待会你就知道了,这两人是我能信得过的,所以介绍给你,有什么事以后你可以直接找他们。朋友多了,办事方便嘛。”朱智道。
陈誉点头道:“猪头,不错,有自己的班底了。看来你倒是很适合混官场的!”
朱智挠挠头,道:“我这人。就会吃喝玩乐,遇到顺眼的人就交上朋友了。不过这两人,也是我老爸那边的关系,誉哥,待会你就知道了。”
陈誉深深看了他一眼,道:“朱叔叔终于要过来了?”
朱智微微点了点头。道:“唉,以后就没有这么自由了。誉哥,我现在明白你的处境了,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陈誉道:“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你不是最喜欢仗势欺人的嘛,你的好日子就要到来了。”
朱智道:“哪有。老头子已经警告过我了,说如果敢惹事就把我扔回京城去。誉哥,还是要你罩着我啊!”
陈誉笑了笑,没有搭腔。
推开了房门,里面坐着两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坐在左边的,一身西式衬衣,戴着一副无框眼镜,双目炯炯有神,一看就知道是精于干事的那种人。
坐在右手下位的,穿着比较悠闲,身体微微发福,头上毛发较稀疏,虽然坐姿随意了些,但双眸偶尔顾盼之间,可以看到精光四射,显然也不是一个庸才。
见到朱智领着陈誉进来,两人齐齐站了起来。
那戴着眼镜的年轻人跨出两步,帮两人拉开了上首的两个主位,一脸恭敬。
那头顶毛发稀疏的男子笑道:“朱科,这位就是陈科吗?”
朱智对陈誉道:“誉哥,跟他们不用客气,坐吧。”
等坐上了位置,朱智才微笑点头应是。然后先给陈誉介绍了这两人的身份。
戴眼镜的那人叫牛捷,现在身份是明珠区区委书记石建的秘书。头顶少发的那位叫许胜达,是明珠区公安局刑警大队长。
陈誉眼中一亮,这两人的身份可不简单。牛捷就不用说了,区委书记的秘书,那可是大红人,相当于整个区的二号首长。特别是作为经济强区的明珠区,商机无限,潜力无限,牛捷作为为区一把手上传下达信息的重要人物,是许多人巴结的对象,可是比那个区长秘书姚伟还要牛气的人物!
许胜达,身为明珠区公安局刑警大队长,虽然身份没有牛捷那么炙手可热,可也是相当有实权的人物。刑事这块,是公安的主要业务,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那手中的各种关系和资源可是相当多的。特别是在办案过程中都会跟形形色色的部门和人物打交道,积累的交情和人脉是惊人的,能够发挥的能量也是惊人的。
能够结交到这两个人,可以不夸张的说,以后在明珠区办事,基本可以横着走,没有搞不定的事情,甚至在市一级,也会相当便利。
但今天这两人,面对朱智这个小小的副科长,态度却是平易中透着恭敬,完全跟应有的情况反了过来,让陈誉心中有了计较。
朱智介绍完两人,又郑重的道:“这就是我的大哥陈誉,现在奥斯卡贵族学院保卫处任科长,对了,前几天的校花大赛电视里有出现过他的镜头的哈!嗯,大家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拘谨,来,喝茶。”
牛捷早已帮众人加了茶,显然是经常为领导服务,各种细节做得非常到位。
陈誉连忙回了手礼,寒暄了几句之后,微笑道:“牛秘想必也认识那姚伟?”
牛捷不知道陈誉这话的意思,道:“认识,认识。陈科跟他是……?”
朱智在旁边插话道:“这家伙牛气冲天,被誉哥教训过。”
牛捷顿时心中明白,脸上露出鄙夷之色,道:“他是区长秘书,怎么说呢,为人……陈科自然是了解过了,口碑一般,很一般!”
朱智道:“牛秘,对这个姓姚的可千万别客气,找机会教训下他!”
牛捷点点头,道:“没问题。我跟他关系很一般,既然是得罪过陈科的人,自然也不是我的朋友了,放心。”(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抓贼看鞋
朱智满意的道:“誉哥,牛秘才华过人,将来肯定是青云直上的。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就直接找他,不用客气。”
牛捷连忙谦让了两句,道:“正是,陈科,有事随时吩咐。”
陈誉暗暗点头,这牛捷身份灼热,但能保持谦逊,做事能力又强,当真不知比那姚伟强了多少倍。
朱智接下来又道:“誉哥,许队那可真不是一般人,是全国十大神侦之一哦!”
在陈誉惊奇的眼光中,许胜达笑道:“朱科,虚名罢了,说出来贻笑大方。”
朱智道:“这可不是虚名,誉哥,许队的记忆能力超群的,又善于分析,所以多年来破案如神,得到了这个美誉!许队,我说的没错吧?”
牛捷显然跟他也比较熟,也笑道:“不错不错,朱科讲的不假。”
见大家如此,许胜达也不矫情,道:“只要是案子,就一定存在破案线索。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发现。这是我的经验,当然,我记性是比较好的,这个不假。”
朱智道:“许队,跟我们讲点故事,让我们开开眼界吧?”
许胜达笑了笑,道:“既然朱科要求,那我就卖弄一下,说得不好别介意啊。我二十二岁加入刑警这一行,已经干了有十多年了。凭这么多年的经验,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刑警,首先记性要好。这么多年我能破一些案件,一个重要原因也确实是我的记性好。我现在都记得大学里面每个同学的日常穿戴,也记得我办过的每一个案件里面的案情和嫌疑人特征。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善于开动脑筋,调动每一个记忆场景,仔细推敲……”
陈誉听了也暗暗点头,这许胜达话里面并没有夸大的成分。虽然听起来有些骇人,却自有一种令人信服的魅力。
朱智忽然道:“许队,指点下实际些的东西吧。比如——”
他眼珠子转了转,道:“有了,誉哥的校园里前阵子有小偷出现。对抓小偷有什么技巧和心得呢?”
许胜达笑了笑道:“朱科是想考我来着,还好我也干过一阵子便衣。不然就真的出丑了。”
陈誉也道:“那还请许队传授下经验,回去我可以向那些校卫队员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许胜达点头道:“好的,那我就献丑了。先说说怎么识别出一个人是小偷呢?朱科,你们认为呢?”
朱智马上道:“贼眉鼠眼,神情慌张的。”
牛捷附和和补充了一句道:“行为鬼鬼祟祟,走路东张西望,目的不明显的。”
陈誉微笑道:“步伐很快,手指灵活的吧?”
许胜达竖起大拇指,道:“各位说得都不错。确实,一般我们便衣队都以这些作为判断标准,这些观察久了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就锁定嫌疑人,合适时机马上控制住他们。不过在我个人看来,这些还是太笼统,繁琐,不够便捷。”
朱智道:“别卖关子了,许队。你怎么判断对方是小偷的?”
许胜达笑了笑道:“我看鞋。”
说完这三个字就暂停下来,似乎让大家去思考和回味。
牛捷疑惑道:“小偷一般穿运动鞋?也不是啊。我记得见到不少报道,一些贼都是衣冠楚楚,还穿着皮鞋呢!”
陈誉道:“比较邋遢吗?”
许胜达赞道:“对!陈科厉害啊,就是看那些鞋子比较邋遢,上面有泥水等等脏物的,甚至鞋面开裂的。是贼的可能性很大。”
朱智道:“因为走路太多的原因?”
许胜达道:“对,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小偷肯定是走过许许多多的路,好路,坏路。泥水路,青草地,沥青路……等等,所以鞋上面会留下很多痕迹。还有一点,因为小偷顾着窥探环境,既要寻找下手目标,又要防止别人察觉,所以根本就无暇顾及脚下的路,很容易踩到各种脏东西,甚至踢坏了鞋面。所以根据我的观察和摸索,一边看鞋就能发现问题,我用这种方法可是抓住了不少小偷,不夸张的说,又准又快,刑警队里面还没有人比我更厉害的,哈哈!”
朱智几人听了都有一种叹服的感觉,更深切的体会到许胜达的观察入微和思考过人,可见被称为“神探”不是偶然的。
朱智道:“许队,今天可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那接下去呢,抓小偷要注意什么?”
许胜达道:“这方面我是这样训练我们那些队员的,第一是要身手敏捷,一招制敌。因为实际中,很多小偷身上是由凶器的,包括小刀,钳子和扳手等等,所以一定能够要在第一时间就制住,不然被他反击就很麻烦,被逃跑了也难追,因为小偷都是很能跑的。所以我们警体拳里面的控制和反控制的招式和动作要非常熟练,包括如何从正面、侧面、后面迅速的靠近并制服嫌疑人,我是要求我的队员,天天要练习,不能有一丝懈怠。”
喝了一口水,许胜达又继续道:“第二个是要他们把握抓捕时机,这个是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就在小偷得手后的警惕性降低,还没来得及跑的那一刻。第三是在抓捕过程中要善于保护自己,除了前面我说的,要练习好控制的动作,防止对手反抗和反击,还要防止有些特殊人群的举动,比如艾滋病人可能在情急之下用嘴咬人。如果碰到这种情况,我一般是告诉我的队员,宁可让人跑了,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要逞强。因为万一被咬了,病毒的潜伏期又很长,当时查不出来,将来会很严重,这就因小失大了。可能是不符合主流的一种想法和做法,但我还是这么坚持的。”
陈誉道:“这是对的,个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许队,我支持你。”
朱智赞道:“听得真爽啊!许队,以后有空你一定要多跟我们讲一些心得和经验,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牛捷也是赞语连连。
许胜达道:“术业有专攻。我也是吃一行饭,精一行事而已。陈科,朱科,还有牛秘,你们在其他方面可都是我的老师啊!”
见他能力过人,身居要职,还能有这种心态,陈誉也是暗暗点头,感觉朱智引见的这两人都是可塑之才,今天是不枉此行了。
又闲聊了一会,许胜达忽然道:“陈科,上次那个绑架案好像就是明珠派出所的吴所负责的?”
陈誉道:“是。许队有什么新情况没有?”(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危中有机
事情过去了好一段时间,但迟迟没有新进展,说不着急是假的,只是他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加之这段时间比较忙,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过问一下,再说吴大军最近也很忙,也不好意思再提起。
许胜达道:“吴所能力过人,这事江南省的警方也很重视,但现在不是我们一方着急就能解决的……”
陈誉直接问道:“港方不重视?”
许胜达摇了摇头,道:“这案子不是我直接接手的,但据我了解,那边确实不像我们这么积极。而且事情涉及到黑道,有些棘手,据说有大佬跟那边警方高层打过招呼,所以拖了下来。”
朱智怒道:“还以为我们大陆的警方黑,原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警方更黑,——黑社会就可以直接施压警方了?”
许胜达道:“也不是这么说,港方的做法跟我们不同,他们衡量的是事情对市民的影响,以及执法程序的合法,还有成本……诸多因素。不是我们单方面请求加速协助就可以的。另外,陈科,恕我直言,这件事恐怕不简单。”
陈誉道:“何以见得?”
许胜达道:“一般的绑架富豪案目的无非两个,一是为财,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轰动港方的李家公子惊天大劫案,还有鸿氏企业董事长的绑架案,二是为复仇,比如前几年南方的陈家血案、周首富命案等。而这个案子据我的研究,两方面都不符合。虽然是绑架未遂,但至今没有相关的线索能证明劫匪是准备勒索或者报复的。”
朱智道:“那按照许队你的经验,这是什么情况呢?”
牛捷插嘴道:“难道是偶然**件,我记得看过一种犯罪现象,叫做偶然性犯罪的?”
许胜达道:“牛秘果真是涉猎颇广。连这方面也深有研究!不错,这个是这两年的一种新理论。但这个案子又是精心准备的,而且是跨省市作案,现在在调查过程中还受到层层阻挠,显然不会是偶然性犯罪。其实我调查之后,还发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我们省的刑事案件数量,从绑架案之后就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攀升,特别是最近一个月,同比增加了43。2%,环比增加了28。2%,这是非常惊人的了。”
朱智道:“是啊,我也是最近刚看到过治安综合分析报告,亏许队能记住这些数据。我们领导都说形势严峻。而且仍在进一步恶化中。”
陈誉沉声道:“许队的意思是,有人在暗中施加影响?”
许胜达缓缓点头,道:“陈科果然是聪慧过人,一下子就明了我的意思。不错,在我看来,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是有联系的。所以……”
朱智脸色变幻了一下,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什么呢?”
许胜达看了牛捷一眼。道:“朱科,这些话都是我的个人猜测。对或者不对,你别有什么想法。”
见朱智点头后,才道:“治安状况不好,压力最大的莫过于公安,如果整个省的治安状况不好,压力最大的自然是……”
朱智一字一顿的道:“公安厅长。”
这四个字像一个咒语。顿时让场上的气氛为之一滞。
陈誉叹了口气,道:“听说,原厅长差不多退了。”
许胜达接口道:“对原厅长关系不大,快退休的人了,只要没有出大事。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关键是对新厅长……”
朱智道:“好了,你们不要卖关子了,我老爸究竟是不是过来接任这个位置,我也没有底。不过如果你们说的这个情况,我会跟他说一说的。”
陈誉道:“猪头,朱叔叔那么高瞻远瞩的人,肯定早就关注到这些了,既然有这个来的打算,就必定有化解的办法,你倒不用担心。”
听完许胜达的话,他这才相信,这两人是朱智的绝对可以信得过的班底和伙伴,因为普通人不会知道这些事情,就算知道了,也绝对不会当面这样说出来。只能说明双方的关系确实是信任无间的。
听他这样一说,朱智的脸色才好转了些,道:“誉哥,不好意思,一时失态了。只是原来以为能一帆风顺的,听许队这样说,才知道危机重重,老头子要是真的过不好,那我肯定也不好过。”
许胜达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脸上透着自信的神色,显然也是对未来乐观居多。
牛捷也是面露微笑,显然是认同陈誉的话。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大家都已经明了,是一个阵营里的了。未来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势。
许胜达之所以绕着弯子说了这么多,无非也就是将自己的担心表达出来,通过朱智间接的传递到其父那里去,希望能从某个方面提供一个决策的参考,但看样子,他也是相信对方必然有所察觉,而且无需过于担忧。
朱智又道:“许队,如果由你来化解这个危机,你要怎么做?”
许胜达端正了坐姿,道:“我一个小小的大队长,所站的角度只能是区一级,和省的层次差了两个大层次,所以不好说。但朱科既然问到了,这里也没有外人,我也发表一些拙见,权当抛砖引玉。”
朱智道:“请讲。”
许胜达沉声道:“要把治安状况控制住,说多了似乎是千头万绪,其实最终归结下来,只有一个两个字:管人。人管好了,干部管住了,事情就好办了。所以首先和最终的事情,都是管理住大大小小的这些公安干部。”
牛捷赞同道:“许队说得好,我们的书记也是这个观点,人管好了,一切都好了。不过难也难在这里,他也说,最难管的不是事,而是人。”
许胜达道:“具体的御人之道,我就是门外汉了。但有一点我是了解的,省人事厅上次终止了公安厅的处级干部提拔计划,这应该是留给新一任领导的,这就是一次契机,危机中的机会,可以扭转形势的良机吧。”
陈誉听了暗暗点头,觉得确实是真知灼见,可见两人都是见解不凡,三言两语就点出了问题和机会所在。
朱智道:“谢谢许队和牛秘,听你们这样一说,我又感觉充满信心了。”
说完了略为沉重的主题,接下去几人开始聊起其他轻松的话题来,几人都是各有专长,包括混吃等死的朱智,也是在享乐这方面有一定发言权,所以大家交相吐玉,气氛愈加热烈,加之美酒下肚,大家的感情更加贴近,最后除了陈誉,其他几人都有了醉意,算是酣畅的一聚。(未完待续。。)
第一章 厅长上任
一周后,江南省以《江南日报》为首的主流刊物,都在头版头条用醒目的字眼报道了一件事:朱正文拟任江南省公安厅党组书记。
对政治人事流程比较熟悉的人很清楚,先党后政府,先任党组书记,不出意外,新的公安厅长肯定是他了。
果然,几天后,报纸上又出现了一篇新的报道:江南省人大常委会任命朱正文为江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
并且不少小报还特别提到了这位新厅长是江南省公安厅历任领导中最年轻的一位,前途不可限量!
以42岁的年龄当上副部级别的领导职位,还是重要部门一把手,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登时,关于这位政治明星的一些履历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关注着:42岁,研究生学历,曾任县委书记、公安厅政治部主任,市长、市委书记。
曾经在32岁时在某省创造了当选最年轻市长的记录,历任领导岗位上都广受好评,被认为是:作风务实,成绩斐然。
一时间,朱正文的声名大振,虽然至今还未在江南省的电视上露过脸,但已经被许多人所知晓,都知道公安厅来了一位年轻能干的新厅长。
外界人士都已经如此关心,作为江南省公安系统内部,更是上下震动,几乎是每一个民警都在第一时间获悉了这个消息,了解到这位新的一把手的基本资料。
对于他们来说,换哪个大领导其实影响不大,但不少人还是希望不要让一个外行的人来领导本省公安系统——就譬如以往的历任,大多数都是本省的市委书记调任的,许多人并没有公安领导经验。导致外行指导内行,各种拍屁股想出来的规定横行,让基层民警苦不堪言。就像上一任的厅长,提出了什么智能化数据系统,要求以数据来考核干警,一切以数据为准。一下子激增的数据录入和计算量。让原本就负荷很重的派出所苦不堪言,不少人背地里骂厅长瞎指挥。
但这位朱厅长不同,他曾经在外省担任过公安厅政治部主任,并且在任期间,成功推出了几位轰动了全国的英雄干警,让公安的形象更加正面和高大起来。
所以,对于普通民警来说,对朱正文的上任是隐隐有期待的。希望这位有过公安系统领导经验的新领导,能够让他们的工作方向更加务实。减轻那些繁琐的、压得他们没有时间干正事的虚事杂事废事。
对于许多领导干部来说,几乎都是先感到震惊,因为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以往那些领导换届,都是事先能收到一些风声,但这次却几乎没有,突然之间就空降了新的一把手,并且在媒体上高调宣传,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对朱正文这个新厅长充满敬畏和好奇。
对那些无意仕途的人,对朱厅长的基本情况颇感兴趣。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都希望能事先了解下新的一把手的做事风格和政策特色,未雨绸缪总是好的。虽然不求继续进步,但至少不要撞到枪口上,自取灭亡。对那些有心上进的人来说,则急于从各个途径了解朱厅长的个人情况。喜好兴趣,为下一步经营铺好道路。朱厅长的简历已经被很多人倒背如流,不过也似乎仅此而已。
因为,各种途径的打探消息,各色人等的旁敲侧击。经过一番效果不明显的努力,大家才发现,朱厅长虽然年轻,但已经深喑为官之道,在整个从政过程中,成绩斐然,且没有落下什么把柄,没有任何政治污点和弱点。就像一位太极高手,掌法高深,圆融通润。
不但从以往的历史中找不到什么他们感兴趣,认为有价值的资料。而且经过某些领导的靠近和试探,发觉朱厅长为人威严而不失亲民,温和却不乏严厉。打招呼是有回应,请吃饭拉近乎的却一律拒绝,让人有种面对刺猬无处下口的感觉。
当然,对于那些真正有关系,消息灵通人士,自然知道,朱厅长的公子早就在几个月前来到了厅里,而且平时和一些人走得比较近,仔细分析那些人的背景,可以发觉不少是不久前才调到江南省来的,而且都在朱厅长以前任职过的地方待过……一番分析下来,一些人自然是对朱厅长高人一等的谋算水平和未雨绸缪的布局能力深为叹服,更为其强大的背景而咂舌。
能够空降到历来为首长成长必经之地的江南省,任公安厅长一职,这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何况是在这个省委也即将改朝换代的敏感期!
有心人已经从公安厅长这一职位调动嗅到了某些特别的味道,就像一场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发现了蚊虫踪迹的蜻蜓,开始不安的低飞起来……
和前任厅长的上任不同,朱厅长的到来没有大张旗鼓的欢迎仪式,甚至连厅局级领导的欢迎宴席也没有,而是在几乎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走访了各个厅机关部门。绝大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