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妖臣-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8 章

  半夜,段朗明从会馆出来,偷偷来到河间府诸县知县府中,告诉他们王才把他们以往贪腐的证据已经交给了纪祯,纪祯为人刚正不阿,他们的小命就要保不住了。
  没想到这些知县哪一个没有一屁股的贪腐证据,人人自危。
  王才已经死了他们一个个都吓得头皮发麻。
  段朗明说:“我跟宁王的关系最为不好,大家都知道。不为别的,就为了不让宁王立功,这一次我一定会帮助大家的。”
  知县们如遇到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纷纷慷慨解囊。
  “哪能让段大人白为我们做事,我们都懂的,这是一点孝敬,不成敬意。”
  为了保命,知县们都大方的很,外官的口袋丰富,不是吹的。
  加上王才给的,赈灾的银子已经足足的了。国库也不会紧张。
  这一次段朗明利用了纪祯跟他唱了段双簧,虽然纪祯被蒙在鼓里什么也不知道,可是段朗明已经办完了所有的事情。
  段朗明连夜写了请旨的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皇帝批了之后,户部直接带着银子来了。
  加上段朗明从当地贪官那里搜刮的加起来解了燃眉之急。
  有纪祯和段朗明在,知府们担心自己贪污的证据已经被纪祯掌握,虽然他们人人大出血,但是却不敢动赈灾银一分一毫。
  纪祯脾气一上来,直接杀了知府王才。他们多大的胆子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灾民如愿领到赈灾粮。都对纪祯顶礼膜拜,纪祯一刀杀了王才,大快人心。宁王不仅仅是战神,而且爱民如子,刚正不阿。自此宁王的形象更加光辉灿烂了。
  河间府的百姓中流传着纪祯大战“妖臣”的传说。
  百姓都认为这一次能够得到朝廷的赈灾银,而不是被“妖臣”和当地贪官贪污都是是因为纪祯。有了宁王在“妖臣”段朗明才不敢放肆。
  百姓拥护纪祯,纪祯确实当得起百姓的爱戴。虽然黑锅,误会都背段朗明身上,段朗明也一笑置之。
  事情办完二人回京复命不提。
  一些进步青年长期以来接受段朗明的资助,又在科举中获得一官半职。他们大部分现在翰林院任职。这是段朗明改革的一大举措。
  其中文生,当年因为无钱看病差点死在破庙里,更是与段朗明结为至交。
  文生做梦也想不到,当今朝中人人得而诛之的妖臣段朗明根本不是他想的那个样子。更加想不到的是在为难之际,会获得段朗明的帮助,而且让他在科举中崭露头角。
  他本是主流之外的骚客,平日里文生没有少散布批评当朝的文章。俗称“文流氓”。
  他做的那些文章中就有专门骂“妖臣”段朗明的。真正接触认识了段朗明之后,文生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文生此后在自己的随笔中写“天下人都不懂他,就算天下人都不懂,我文生不会不懂。普天之下,当今朝中,能够下定决心改革的,只有段相爷。要想改革也一定要依赖段相爷也只有段相爷有这个本事。”
  段朗明第一次读文生的文章,文生那铮铮的文人傲骨,志向的高远和刚毅令段朗明自愧不如,热血沸腾。连声说一定要见见作者。
  不认识之前文生把段朗明骂的狗血淋头,认识之后,文生赞段朗明惊为天人。
  段朗明经常调侃说:“骂我的人里面,文生骂的最得我心。”
  段朗明和文生更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好友。
  段朗明每年都拿出很多钱资助穷困的学生,排除万难,扛着顽固老学派的阻挠,和文生一起努力推进大学制。
  即在城市设立大学,让更多的人学习文化知识。改革科举,从八股论证向多元化的考试内容变革。
  翰林院一时成了进步思维学馆,许多由段朗明提拔的年轻学子成了翰林院的中坚力量。老学派也无能为力,不断的写谩骂讽刺段朗明的文章。
  为此段朗明曾经在朝上,跟翰林院老学究干过几次嘴仗。
  纪泰一贯的纵容段朗明的政见。老学究不敢直面批评皇上,把一切罪责都扣在段朗明以男色魅惑君主上。而这正是纪泰最不喜欢听的,自然在纪泰那里也讨不了什么彩。
  从河间回到京城,想起跟段朗明一同在马车里抢饼,纪祯就觉得心痒。当时那种情形,真应该吻上去。
  上一次吻他还是在王府里,段朗明的身份只是一个戏子,纪祯一进屋,段朗明就操着肉麻的尖声跟他说话,还自己把自己灌醉了,羞涩的硬要往他的怀里钻,投怀送抱索吻。纪祯想想自己笑了,那时候那么好的机会真应该上了他,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心痒难耐,当时怎么会说“做个好梦”,做哪门子的好梦!
  纪祯喝了酒回到家倒头就睡。
  纪祯去河间一去就是一个月,完颜珍独守空房,朝夕盼望。谁知道一回来纪祯根本就不理她,还喝的烂醉。完颜珍虽然天真烂漫可是结婚这么久了,她自然也被人问肚子怎么还没有动静。她才知道原来只睡在一张床是不会怀孕的。
  她脱光衣服,与纪祯肌肤相亲的贴在一起。
  纪祯血气方刚的汉子,心里刚刚还在后悔没有在马车里抢饼的时候趁机吻段朗明。酒精作用下,大脑不听使唤,便同完颜珍圆了房。
  东南方倭寇横行,战况危机。得到战报之后,段朗明第一时间召集大臣们商议。
  “南下抗击倭寇,非战神宁王莫属。”
  大家的意见都是这样。
  段朗明想到纪祯身上的伤口,心疼的不忍心。他太了解纪祯了,纪祯英勇无比,即便为国捐躯也不会皱一下眉。可是纪祯为人正直,最喜欢意气用事,到时候容易中敌人的埋伏。
  可是这正是宁王建功立业的机会,宁王必须去。
  段朗明思前想后,决定让文生作军事,随纪祯去南方打仗。文生足智多谋,心思缜密,有他在纪祯一定如虎添翼,万无一失。段朗明就真的放得下心了。
  段朗明跟文生说明情况后,文生说:“我的命是段相爷救的。别说去做军师,就是让我去杀敌我也愿意,好男儿志在沙场。男人就应该在战场上驰骋一遭才不枉这一生。我太愿意去了。”
  段朗明从来不会担心文生,文生和纪祯一样都是让他敬佩的人。他们跟自己不同,他们注定被历史赞扬,而自己注定要入佞臣传。
  宁王妃完颜珍被太医确诊为怀孕,整个宁王府,兰平王府都欢腾起来。
  纪祯也喜出望外,仅仅行过一次房就怀孕了。
  可是马上纪祯就要南下上战场,来不及高兴。完颜珍却贤惠的说:“王爷,珍儿和孩子会在家中等你得胜归来,你是我心中的战神。”
  跨上南下的战马,挥别京城,宁王踏上南征的道路。
  朝中的一些人又开始惶恐,宁王一旦出去打仗,朝中又是妖臣一手遮天,再也没有人来与他抗衡,不免为将来的日子感到忧心。
  段朗明陪着纪淳在太学念书。纪淳不断的央求段朗明给他讲新政的事情。
  段朗明上一次带纪淳出宫,到翰林院与那些进士们聊天,让纪淳大开眼界。
  “原以为我每天读的书就够多了,翰林院的学子们个个都学富五车。看来我还要多多努力啊。翰林院的人说的新政与孔子的说法颇有些不同,倒是有新意的。”
  纪淳从那之后对新政非常感兴趣。
  段朗明就经常跟他讲,跟他讨论,虽然纪淳还是个孩子,但是段朗明却非常愿意跟他分享新政的事情。
  在段朗明看来,孩子们正是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时候。
  从京城到东南边疆,快马加鞭,需要走半个月。
  战事紧张,急需救援,文生建议纪祯先带领骑兵轻装上阵。
  纪祯接纳了文生的建议,带着精锐部队,轻装先行。
  东南部战场,山地崎岖,又有沼泽。纪祯不了解当地地形,愁眉不展。文生说:“我们必须找到当地人带路。”在当地人的带领下,终于在雁门外找到誓死抵抗的闽南将士。
  纪祯率领精锐士兵杀入战场,把当时的将军刘劲从敌军中带回来。
  “终于盼到战神来了,我们闽南有救了。”刘劲难掩心中的欣喜。
  纪祯看到兵力不足,刚刚招募的农民军也上战场杀敌,心中酸楚。
  战争让百姓处于炼狱,本应过着安稳日子的百姓,家破人亡,作为大瑞过的将军他感到强烈的使命感,势要杀净倭寇。
  “倭寇作乱,侵我疆土,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坏。”
  文生,纪祯,刘劲一同商议了地形地图和进攻方略。
  因为这里的地形易守难攻,所以兵马这么少还能坚持到现在,不过马上就要撑不下去了。
  文生问了敌人的作战特点,沉思了良久说:“宁王,从我们来时的路看出,本地地势非常不平坦。我们应该先修路,才能让大军从这里过去迅速制敌。”
  “先修路?这怎么行。我带着大军从这里绕一样能行,修路修道什么时候了。你没有看到情况的危机吗。”
  段相爷考虑的真的没错,纪祯果然是直性子。所以才让文生来做军事。
  “将军,从这里绕固然也能进入敌部,但是这里的地形有利于敌军埋伏。不如从这个口,虽然狭窄但是十分有利于我军,到时候长驱直入,能一击制敌。我们有一万精兵每人一块石头可可以很快就把路填平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修路丝毫不会耽误行程。”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9 章

  出发前,段朗明曾千交代万嘱咐一定要听文生的。纪祯只好采纳了文生的方法。耐着性子等着,把那条狭窄坎坷的山路填平。
  在京城,段朗明就每天和文生泡在一起,推行大学制。纪祯非常支持段朗明的新政,虽然段朗明有时候贪污严重,纪祯常常在朝上朝下跟他作对,可是推行大学制纪祯非常高兴。
  有老学究来找纪祯希望他可以出面阻止段朗明这种欺师灭祖的行径,但是都被纪祯委婉拒绝。
  纪祯从酷爱读书,虽然出入战场,是个粗人。但是纪祯与一般的将军不同,纪祯平生有两件事是他最喜欢的,就是打仗和读书。能让他安静下来的事情就只有读书,能让他放下书本的也只有战场。
  文生与段朗明携手在文化界所干的一件件大事,纪祯无不佩服。可是碍于他身在曹营,也只能让心在汉。
  他心里何尝不是在想,段朗明在朝中的处境就如同这战场,四面楚歌,危机四伏。
  如果自己可以成为这股势力的主脑,那么这就是保护段朗明最好的方式。文生在朝中帮助段朗明纪祯也可以更加放心,可是段朗明执意让文生随军做军事。纪祯知道段朗明非常担心他,而他又何尝不担心远在朝中的段朗明。
  等到平定了作乱的倭寇,就能回京,安抚了边疆的百姓,就能见到朗明。纪祯每日都这样告诉自己。
  在等待修路的夜里,纪祯和文生一起喝酒。
  纪祯问文生“你们相爷,他平时可喜欢喝酒。”
  “不,相爷他为人最没有情趣,只喜欢看奏折,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嗜好。”文生朗朗的笑答。
  “哈哈哈,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你说的太对了。”纪祯说。
  “文生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这句话可能会让王爷不太高兴。”
  “文军事但说无妨,跟本王这里什么都能说。”
  “文生人认为王爷大大的误会了相爷,相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兴利除弊,就拿上次科举来说,为了改革科举就要做出牺牲,为一些人放水,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啊。还有上次河间府赈灾,王爷您可能根本不相信我朝泱泱大国的国库全部只有一百万两,当时相爷拿出的赈灾银是二百万两。您以为相爷从哪里弄到的银子。相爷这些年所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纪祯听了才发现自己错的多离谱,还以为段朗明变了。
  他为什么这么傻,要把所有污名背在自己身上,为什么故意让自己误会他。
  无非是因为纪泰。
  纪祯想到此,闭上双眼,忍受着心里的刀搅。
  “文军事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机谋如段朗明,他会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误会?这都是段朗明故意的,他料定我会误会才这么做。我像个傻子一样被他算计了。”
  看着纪祯那突然落寞的神情,文生似乎懂了什么。
  路修的很快,很快大军从险要之道长驱直入,直捣黄龙。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敌军没有想到宁王大军会从这个狭窄不平的小道运送大军。
  在纪祯的带领下,将士一个个精神振奋,一鼓作气,大获全胜。
  倭寇主帅陈威偷偷从小道逃走,纪祯乘胜追击。文生喝止了纪祯,“不能再追了,再追是一片沼泽,我军根本没有在沼泽中的经验,恐怕会中埋伏。”
  “追下去就能擒了陈威,你让我现在停手?”虽然纪祯不情愿,但还是撤军回师。
  北击匈奴那场恶战让宁王纪祯名震江湖,陈威是个爱战成性的勇士,那场战事让陈威跃跃欲试,知道这次大瑞派宁王出战他非常兴奋。
  有哪个有英雄之志的男人、将军不想会会战神宁王。征服,是男人的本性,这种本性对陈威来说更加强烈,尤其是征服比他更强的男人。
  本以为这次一定能把好战的宁王吸引过来,困在沼泽中。谁知道宁王竟然撤退了,没有上当。
  曾经仔细的研究过大瑞与匈奴的那场恶战,如果是陈威,他想他不敢那样不顾一切的深入敌部,他不敢用自己的头去装对方的铁墙。可是宁王做到了。
  “如果是我一定不会如此冒失。但是大丈夫就是要能人所不能,不用什么计谋,当冲则冲的自信,宁王的英勇与霸气的确是我所不能及。”
  已经熟悉宁王作战的风格,首先陈威料定纪祯会从大路来袭他猜错了。
  他料到纪祯会乘胜追击,他又错了。
  陈威的兴致一下子被激发:“果然是强手,我喜欢。”
  陈威自立为王以来,已经打下整个闽南,所向睥睨。陈威的名字已经像一个魔咒,困厄在整个南方的天空,百姓水深火热。
  纪祯一拳打在桌子上,“为什么不让本王追下去。”把气撒在可怜的桌子上。“陈威小子你等着,本王一定要抓到你,把你的头颅砍下,挂在城墙上。”
  文生在沼泽地里紧锣密鼓的做实战考察。
  “宁王,你看,我发明了这种鞋子,走在沼泽地上也不会陷进去。”文生满身泥垢的样子,纪祯只想笑。
  来到沼泽地,穿上文生发明的鞋子,果然不会陷进去。纪祯刚才的不高兴都抛在脑后了。
  每个将士都配备了可以在沼泽地上行走的鞋子。
  带领着一万大军,直入陈威最后的老巢,此地本来易守难攻,但文生破解了沼泽的难题之后就变的容易多了。
  陈威的兵力在前一场大战中折损不少,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陈威和他的数千人马奋死抗争。
  硬是死扛了几天几夜。
  纪祯看到陈威的士兵一个个都士气高昂,不得不佩服,这是怎样一队人马,他们一个个都像着了魔不怕死一样。纪祯知道这些人有一部分外族,有很大一部分十大瑞的子民。
  大瑞的子民为何要为陈威卖命。纪祯以为他们不过是被陈威胁迫,被迫背叛国家的。谁知道他们再战场上与大瑞国打仗,竟然丝毫不留情,俨然已经不把自己当大瑞朝的人。
  傍晚,陈威和他最后的几名将士被逼至悬崖边。
  宁王骑着马对着陈威说:“陈威,你已经无路可走,你还不投降。”
  “我陈威能够死在纪祯的手中也不枉此生。至少不是死在贪官的手中。”
  “你们其中哪些是大瑞人,我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不要再跟着陈威这个叛徒了。”
  陈威身边一个全身已经血污的士兵说:“我们几个都是大瑞人,可惜,我们却早已经誓死效忠陈威将军了。”
  纪祯怒气冲天“你们作为大瑞子民,怎么可以叛国,实在糊涂。”
  “皇帝纪泰登基以来,国家原本还算富强,我们百姓还可以过的安稳,可是没过几年,便横行j□j,启用的净是贪官污吏,对百姓的疾苦充耳不闻,我们自愿追随陈威将军,将来攻进皇宫,杀了狗皇帝。宁王您高高在上锦衣玉食,何曾想过我们百姓过着怎样的日子。你助纣为虐,杀了我们,却灭不了天下百姓的人心。”
  纪祯被他的这段话惊到。怔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做了真么多都是为了百姓的安危,可是现在他们却说他是在助纣为虐。
  “纪祯,我陈威只是一介草民,自然抵挡不了朝廷的千万精兵。可是我的士兵心中拥有的信仰,是想要为自己求一个不被强权欺压的世界。天道我助,大业终究一天会成功的。”
  说完陈威从悬崖上跳了下去。他身边的死忠将士也一同跳下去。
  “将军我们还下去搜吗”
  “不了,他们其实都是大瑞的百姓,撤军吧。”
  纪家的王朝,从爷爷,父亲,到自己,倾注一生一世守护的。纪祯想要看到纪家的天下是百姓幸福安康的天下。
  纪泰的残暴,纪祯不是不知道,可是没有人敢说什么,纪祯也不敢说什么。纪泰从来不纳谏,蛮横j□j,即便是家人纪泰也会痛下杀手。刚刚登基,便杀了先帝的弟弟,皇宫里的争斗总是那样惨烈,自己也是如履薄冰。
  纪祯陷入一种矛盾的困苦中,一边是自己的家族,一边是百姓的生活。纪祯不知道该如何取舍。陈威的话在他的耳边不断的刺激。
  皇宫里还是那样平静,边疆的战场在这里丝毫看不到影响。纪泰端坐在乾清宫暖椅上,面容虽然带着疲态,但是精神矍铄。
  段朗明正在一旁批阅奏折。“段爱卿,你觉得朕是不是老了。”纪泰没来由的这么一问。
  “皇上年轻着呢,真么会老呢。”
  “你骗朕。”纪泰那手指指了一下段朗明。
  段朗明走过去从桌上端来一碗汤药“皇上,该喝药了,快凉了。”段朗明一勺勺喂纪泰喝药。
  “段爱卿,你现在就像个皇后一样,什么事情都做。”
  “皇上龙体要紧。”段朗明招牌式的微微一笑。
  “这天下好当吗。”喝完药纪泰问。
  “天下自然不好当。”段朗明说
  纪泰站起来在屋里走了几步说:“河运的资金筹集好了吗。”
  “都筹集好了,皇上不用担心。”
  纪泰微笑着说“段朗明,你真不愧是朕的左膀右臂,当朝第一妖相。”段朗明不答话,只是微笑默不做声。
  “朕知道你那点小计策,你能上哪儿弄银子去,还不是从哪些官员身上搜刮。”纪泰的心情颇好,今天喝药也很顺利,还大好心情聊起了国事。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0 章

  “你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做的所有事情没有瞒得过朕的双眼的。朕做皇帝已经二十年了。你掌管朝政才三年多。从十三岁登基,十六岁秦政,朕尝尽了孤独与寂寞。那种坐拥天下的感觉你道是好玩儿的吗。你现在所拥有的权力,已经很大,远远超过纪蕴。纪蕴老了,他只在乎战场,不太理会文人的事情,你不同,你懂得替我办事儿。你知道我为什么器重你?你不要以为我真的是一个色迷心窍的昏君,你不过是想办些事实,想要斧正这飘摇的纪家王朝。”
  说着纪泰懒懒的坐回到椅子上。
  段朗明听着纪泰的话,心里倒有几分感动。
  纪泰给他的政权的确是没有边际的,让他能够放手大胆的去干,推行新政改革吏治。可是刚才纪泰最后一句话有点严重了。
  “臣为皇上办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瑞朝国泰民安,哪里是飘摇,皇上谦逊过了。”
  “你不要跟朕说这些场面话,朕听腻了,也不想再听了。场面话是最要不得的。不过爱卿这点就很好,有很多人敢骂你,提醒你。有人骂也是一种幸福,你可知道。骂朕的人也不少,可是他们骂朕目的却是都为了他们自己,说朕专宠你的人,是想以自己取代你。朕早烦透了这些酸腐的大臣们。偏偏就专宠你,让你手握大权。去削他们的势,抢他们的银子。满朝的文武跟朕一条心的一个也没有,无非是纪祯和你。而只有你能镇住那一帮如狼地虎的大臣们。”
  段朗明赶紧跪在地上说:“臣惶恐,臣自知无能。”
  纪泰扶起段朗明:“朕跟你说这些,不是想治你的罪,你我君臣二人交交心,聊聊天。你也来坐下吧。”段朗明坐在纪泰对面的椅子上。
  纪泰继续说:“朕自认为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帮助朕的人,当朕找到的时候,发现朕已经犯了大错,朕很痛心。如果可以从头再来一次,朕不想认识雪儿。朕最为天下诟病的应该就是启用了大瑞第一妖相,但是这也是朕最为得意的一件事。天下再没有人会如朕一样懂段爱卿的心,懂段爱卿所做一切,当得起大瑞的第一相。是朕用的最称心的大臣。难道就像那些大臣们奏折里说的,朕真的傻到让一个没有一点本事,只会色媚之术的男人掌握朕的江山天下吗。朕想要的男人,女人,用不着这么麻烦。”
  段朗明没有想到纪泰会跟他说这些话,一直以来,从第一次相见,在东暖阁那个夜里就注定了。当他嘶声呐喊着“皇上,不要”的时候,他的心就如同冰冷的雪山之巅,再也无法融化。
  他心里的抱负,为国尽忠的理想都破灭成灰。
  “你始终都无法原谅朕吗。”
  “皇上,您该用膳了。”段朗明站起来,就像平时那样,到外面去找张公公传膳。
  “段朗明,你……”纪泰一股怒气从心头升起。为什么他爱的人从来都不爱他,为什么他爱一个人总是爱得无法自拔。纪泰真想把段朗明扒光了按在床上狠狠的承受他的肆虐,只有在疼痛与j□j的边缘段朗明才会有一丝的顺从,那样子就像他也曾深爱自己。可是自己的身体不争气,到现在太医都没有治好纪泰的阳痿。
  段朗明端了药来喂纪泰。纪泰一手打翻在地。
  “太医都不中用,连什么病都不知道,吃这些药有什么用。”纪泰气的打翻了宫里所有的茶杯茶碗。
  宫女太监在外面大气也不敢出,段朗明刚打算叫人来打扫。纪泰拉过他,把他按在床上,一顿乱吻。从嘴唇到脖颈再到胸膛,段朗明想要反抗,纪泰捏着他的下巴说“你竟敢反抗朕。”
  段朗明只有第一次在东暖阁的时候曾经拼命反抗过之后,都只是无声的沉默,而这一次段朗明竟然反抗。
  “你是不是觉得朕已经失去了男人的能力,所以嫌弃朕。”
  段朗明摇了摇头。
  “朕给你j□j还有什么不满意,段朗明你到底还想要什么。天下朕都给你了,朕的心也已经给你了,你还想要什么。”
  纪泰竟然哭出来,像个孩子一样竟然失声痛哭。
  看着纪泰那种无助的眼神,段朗明突然不知所措。他笨拙的本能的去拥抱纪泰。
  纪泰哭了一会儿,爬起来去脱段朗明的衣服,吻着段朗明的身体,不断替段朗明搓弄下身。
  趴在床上做出乞求的样子“狠狠的操朕,段爱卿”
  段朗明已经被纪泰j□j的爱欲兴起,趴在纪泰身上动作起来。因为没有扩张和润滑,段朗明觉得非常紧,进入的有点涩。但是纪泰却从那疼痛中感受到j□j一般,j□j出淫靡的声音。
  “没关系的段爱卿,不用在意朕疼不疼,快。”纪泰摆动自己的腰肢,自己动起来,用力收缩肠壁。那种被肠道收缩带来的快感段朗明忍不住,迅速动作起来,丝毫不在意纪泰那里已经磨破皮,出血了。
  在那疼痛中纪泰感受到段朗明的那根又大又硬,段朗明的胸膛贴在自己的后背,感受到段朗明胸膛滚烫的温度。
  “朕知道你是爱朕的。你不可能从没有爱过朕。”纪泰觉得这个时候段朗明是完全属于自己并爱着自己的。纪泰总能在这持久的欢愉中得到他水月镜花的爱。
  从纪泰身上爬起来,段朗明才发现纪泰的j□j已经破了,他不安的去找药水涂抹。
  虽然很疼,想到那是段朗明留下的印记,就觉得安慰。
  “段爱卿,朕想立纪淳为太子,你觉得可好。”
  “好。”
  纪泰搂着段朗明才满意安稳的睡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册立皇长子纪淳为皇太子,纪淳生母怡妃晋贵妃,昭告天下。”
  怡妃作为太子的母亲,却也没有被册立皇后,普通的女人一定会非常生气,可是怡妃却一点也没有不满。
  原先皇后独宠后宫,后来雪妃独宠后宫,这个女人却在这夹缝中留下皇帝唯一的皇子,凭的就是她的宠辱不惊。
  册封仪式让红宫难得的有了一点生气,怡贵妃虽然只是贵妃不是皇后,后宫后位空缺,怡贵妃也就是后宫之主了。舒妃平日与怡贵妃关系比较亲近,常常一处走动。
  “姐姐,你有个儿子自然与我们不同了。我们没有孩子的今后不知道要怎么办。”
  “妹妹不用担心,有姐姐的就有妹妹的。”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来喜庆的日子,两姐妹忽然都陷入了沉默。
  “姐姐,你不要伤心,前殿太子不是也要册封,所以皇上忙所以才没有来,。”
  “我没有因为这个伤心,我是高兴。要是咱们因为皇上没来伤心,那就是我们后宫里最大的笑话了。”
  两人这才咯咯的笑了起来。正笑着,太监报太子殿下到
  “孩儿给母后和舒妃娘娘请安了。”
  “快快起来吧。过来让娘看看。”
  “近日可用功读书了吗。”
  “皇阿玛刚才还考儿臣,儿臣对答如流,皇阿玛还夸赞儿臣了。”
  怡贵妃好久不见儿子,这时见了,爱不释手,问东问西。准备了一盘子纪淳爱吃的东西。
  南方的倭寇东一块西一块,不过都是一些分散的势力,纪祯与文生在一起很快就剿灭干净。
  不日便班师回朝。
  回到京城,刚进家门,完颜珍就挺着肚子来见纪祯。纪祯关切的问胎儿是不是稳定。完颜珍怀孕以来胎相一直都很稳。
  纪祯拜见了阿玛和额娘,看到儿子又大获全胜的回来,纪蕴高兴的说“不愧是我兰平王的儿子。”
  额娘看到儿子平安归来才终于安心。家里父子子孝,儿媳妇又怀上孙子,纪祯的额娘高兴的合不拢嘴,直乎“菩萨保佑。”
  第二天上朝纪泰对纪祯自然是大力嘉奖,赏赐不断。
  这一次一去就是半年,去的时候王妃才刚怀孕,回来的时候已经挺起大肚子。去的时候正是初夏,现在回来已经是深秋。
  东暖阁,纪泰召见宁王纪祯,段朗明已经常年在这里办公,伴圣驾左右,形影不离,自然也在一旁。
  “纪祯,你又立其功,朕都不知道要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