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记·晏然传-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降位份不是大事,但便是看在睿堇长公主的面子上,这两位也要失宠一阵子了。如是康德翁主有个什么岔子,这两位只怕是要长久失宠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_(:з」∠)_今天番外也有更新哟~~喜欢的菇凉可以去看喵

正文 133

宫宴散去的时候,天黑沉沉的;一轮明月呈鹅黄色挂在天边;看着清晰却没什么光亮播撒下来照亮周遭。宫人挑着灯开道;我们各自坐在步辇上,静默无话。

良久,顺贵嫔一声怅然叹息重重地在黑夜中弥漫开来。

庄聆侧过头去;淡然笑道:“贵嫔这是可怜康德翁主呢?”

顺贵嫔点头:“是。那么个小孩子;又是跟后宫无关的人,平白牵涉进来;受那样的罪。”

我们问了怡然;怡然说康德翁主别处无碍,两只手的手心却烫得面目全非。纵使御医全力医治,要半点疤痕都不留也是不太可能的。

庄聆沉吟着缓然喟道:“当日你说本宫心狠,本宫却是知道不会伤及永定才做了那样的安排。今日这一位,可是实实在在地要得便是翁主受伤,一举扳倒两人。小翁主也是个孩子,她都能下得去这样的手,若有朝一日得了皇长子,真不知会如何。”

我听着她们的话,端看着前面的宫道,在夜色中幽幽暗暗的仿若直通到天际。这样略显鬼魅的感觉,好像连我这走惯了宫中道路的人也会不知前路如何。我亦是沉了口气,淡泊道:“倒是好手段。一个是陛下的新宠,一个是帝太后跟前得脸的人,要除掉这两个于谁而言也不是容易的事,她倒是一举让两个人摔了跟头。”

“那又如何?”庄聆轻笑着,“扳倒旁的宫嫔容易,想从皇后娘娘手里夺子却是个难事。皇后娘娘的地位若这么好动摇,当年萧雨盈早已闹翻了天了。”

顺贵嫔又是一叹,转向我沉静道:“此番苏姬的事,妹妹可打算出手相助么?”

我摇头:“我实在没心思掺合这些,且先瞧着吧,看看她们到底能闹成什么样子。再怎么说,苏姬到底还是得帝太后欢心的,此次又是个无心之过,帝太后也不太可能就此厌恶她。”

这一干新宫嫔鲜有几个安分的,她们要斗,斗到我们身上我们自不会忍气吞声;但如这样事不关己的事,我们也实无引火烧身的必要。再者,宫中斗争,素来还要防一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呢。

纵使我们可以摆平这些事,又焉知背后没有黄雀?

齐才人确是失了宠,苏姬那边,听闻再去长宁宫拜见时,被帝太后训斥了几句,倒也就无事了,仍是该做什么做什么。

前些日子我向宏晅坦言我不喜欢方氏姐妹,他也就没再见过她们。可我也知道,这日子长不了,一则方家的颜面总还要顾及到,二则……他不去见她们,却耐不住她们会去主动见他。

是以几日后我在广盛殿前的广场上落了步辇,抬眸见那裙摆覆于长阶迤逦而上时,了然地冷声一笑:“那是娆姬?”

林晋望过去,仔细分辨一番:“是,是娆姬。”

我遂凝神于她那纤盈的身材轻轻笑道:“看来咱们来得不巧,回宫吧。”

前脚扫清了齐才人和苏姬,后脚紧接着往广盛殿去,方家这两位分明是要重整旗鼓再战一番了。

我回到明玉殿,在小厨房中为元沂做一道他爱吃的点心,糯米面活成的团子在掌中着力均匀地揉着,心事却半点停不下来。宫中突然的失宠多半会有个由头,譬如我当年的避子汤一事、再譬如齐才人失手伤了康德翁主一事。但娆姬前些日子的失宠没有由头,只因我跟宏晅说了那一番话而已。故而她大约至今不明缘由,也决计恨不到我头上来。

那便让她复宠好了,反正她就是要寻仇,也寻不到我的仇。

一道豆沙叶儿耙出了锅,糯米淡淡的香味扑鼻。我分了两只碟子装好,一碟让云溪送去给元沂,又叫了诗染进来,道:“你把这个送广盛殿去。如是娆姬不在就呈给陛下;如是娆姬还在,交给宫人便可以了。”

诗染领命去了,我径自回到寝殿休息,手里有一下没一下地翻着一本《茶经》,不知不觉地也翻过了大半本,细一回思却是什么也没读进去。一会儿,诗染回来复命,我见她拎着那食盒的姿势颇是小心,全然不似拿着空盒子,不觉一疑,蹙眉道:“怎的又拎回来了?”

“奴婢到了殿门口,看见齐才人也拿着食盒进去。奴婢觉得娘娘必定不想跟齐才人争这个风头,就自己做主拿回来了。”她说着将食盒在桌上一搁,“这主意打得对么?”

我满意得含笑点头:“不错,是不愿和她们争这些的。娆姬可还在么?”

“步辇还在殿外放着,大约还在吧。”她道,思了一思跪坐到我身边,衔笑道,“奴婢有一事想不明白。”

我看着她:“嗯?你说。”

“这齐才人是娆姬宫里头随居的人,必定是知道娆姬此时在广盛殿的,干什么还这会儿去?找不痛快不是?”

“是想给娆姬找不痛快呗。”我合上书交到她手里,“这回的事,罚她是因为那边是长公主。可凭谁也能看出来这事怪不得齐才人也怪不得苏姬,陛下也未必就真怪她,面子上就还是过得去的——陛下和她面子上过得去了,娆姬面子上就过不去了。”

“奴婢也是这么想的。”诗染点点头,又犹疑着道,“可是娘娘您说,齐才人干什么找娆姬的不痛快?这样明目张胆地开罪宫中主位,自己岂不是更没好日子过。”

我闲闲地靠在靠背上,微笑着舒了口气:“那她自有她的打算、自有她的资本,就不是我们需要操心的了。”

几日后传出点消息,道是娆姬和齐才人不知因为何事起了争吵,在自己宫里摔了东西,又一路争到皇后那里去。本不是什么难办的事,照理也就是齐才人不敬主位,罚了齐才人了事。可细问之下,事情是在齐才人的住所出的,难免教人觉得是娆姬有意寻事找齐才人的麻烦。听说二人在长秋宫争执不休,直听得皇后头疼也辨不出个谁对谁错,最后分别斥责二人几句,叫她们各自回宫思过。

这算得个公平的做法,不偏不倚,宫中很多争不清的事情也差不多都是这般解决。

事情却是远远没完。

“今儿个娆姬今日去广盛殿的时候碰上了齐才人,大抵是前日里憋着一口气吧,竟就失手把齐才人推下了长阶。”林晋这样禀说。

“娆姬把齐才人推下了长阶?”我细细琢磨着这句话,林晋应说:“是,所幸齐才人摔到一半撑住了才无大碍,不过身上的大伤小伤也少不了。”

我“哦”了一声,又问:“陛下怎么说?”

“没说什么,陛下正为北方雪灾的事烦着,交给了皇后处理。”

我点一点头:“旁边总有宫人看着,都怎么说?当真是娆姬推的?”

林晋一滞,躬身垂首答道:“娆姬身边的人说不是,齐才人身边的人说是,广盛殿门口值守的宫人说似乎是。不过臣觉得……”他噤了声,欲言又止。

婉然在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我笑睨着她:“你怎么说?”

“奴婢觉得……”婉然略一思索,敛眉沉静道,“这齐才人可比当初的岳氏对自己狠多了。”

岳凌夏当初陷害于我是类似的法子,不过磕破了额头,齐才人竟是直接滚下长阶了。

真是好魄力。

不过上一次宏晅看出了其中真相,这次就未必不知道,只不过这二人远没有我与岳凌夏的分量罢了;当然,亦有可能他当真没有细问故而确实不知其中原委,然不论是哪种可能,这事到底是交到了皇后手上。

见我沉默不言,林晋施礼退了出去,婉然方悄声问我:“姐姐觉得……皇后娘娘会借这次机会除掉娆姬么?”

我反问她:“如果是你,你会么?”

“会。”她答得笃定,细一思量,又道,“不过也许……也要看家里的意思?”

我亦是细思着,遂摇了摇头:“萧家倒不会拦她。但是你瞧,这件事你我会觉瞧出算计、林晋亦有所怀疑,六宫众人就不会了么?皇后借此事除掉娆姬固然可行,日后却少不得落人个偏帮的话柄了,纵使无凭无据,但流言蜚语也是伤人的。”

“那……姐姐觉得……”婉然眉头紧锁着,似是想不通此事了。我轻叹摇头:“我什么也没有觉得。这事往下会如何,我不知道。你不要忘了,娆姬那边还有个作才人的本家姐妹,齐才人这一边……经了上次的事,难说她现在是否和苏姬联了手,如是有,那大抵是和景容华也联上了。”

“景容华?”婉然一愕,茫然道,“没听说什么啊……”

我轻声而笑:“冬至那一遭,如不是景容华看似无意的那一问,苏姬如何顺理成章地把错处推给工匠?”

婉然不同意:“如何不能?那话苏姬自己也解释得出。”

“是解释得出。”我笑吟吟地瞥着她,放缓了语速一字一顿道,“但如是前脚出了事,苏姬后脚便直接道是工匠之过,旁人会如何想?”我顿了一顿,续问,“是不是会教人觉得是她有心为之、甚至连理由也想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我终于把嫔妃的名单整理出来了……

只包括目前出现过、至少酱油过提及过的人……

被废了的不算……追封的算。【其实被废的or赐死的那几个招人恨的大家应该还比较有印象……】

如下~~

【三夫人】

正一品:夫人'琳仪夫人楚晗'

【四妃】

从一品:妃'瑶妃萧雨盈(薨)''愉妃胡夕染(追封,薨)''德妃方如沁(追封,薨)'

【九嫔】

…上三嫔

正二品:昭仪、昭媛'韵昭媛姜雁岚(薨)'、昭容'静昭容赵庄聆'

…下六嫔

从二品: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

【二十七世妇】

正三品:充仪、充媛、充容、充华

从三品:婕妤'宁婕妤晏然'

正四品:贵嫔'和贵嫔纪思菱(薨)''顺贵嫔周娴庭'

从四品:贵姬'嘉贵姬任霜月'

正五品:姬'柔姬苏燕回(目前封号被削)'

从五品:容华'良容华卫凌秋''容华景珍'

【八十一御女】

正六品:美人'娆美人方茹清''美人柯若'

从六品:才人'荷才人沈语歆''方茹沅''齐玉桐''陆氏'

正七品:令仪、秀仪、慎仪、宣仪'冯云安'、婉仪'晏芷寒'、润仪'吉润仪徐欣颜'、丽仪、弘仪、肃仪'苗佳洛'

从七品:琼章、瑶章'蒋咏晴'

正八品:婉华'何氏'、穆华'薛佳芸''梁氏'、闲华'于氏'

【散号】

从八品:宝林'蔡禾珣'

正九品:良使

从九品:采女

正文 134

婉然旋即大悟:“怨不得苏姬那天竟是没什么解释……娆姬还真是……”

“真是可怕啊。”我慨然一叹,又漫起一缕冷笑;“不过苏姬也不是好惹的;她们这一出;且是有得闹呢。”

皇后暂未断此事,隔了两日,与琳仪夫人一并去了长宁宫请帝太后的旨。那时苏姬正随侍在侧、我与顺贵嫔亦正带着孩子向帝太后问安;见二人前来也知是什么事;齐齐行礼便要告退,皇后却道:“本也是六宫皆知的事;三位妹妹也都是一宫之主;留下听听无妨。”

遂又各自落座了。有皇后执掌着凤印、又有琳仪夫人协理着,帝太后鲜少管六宫中事,我们亦不愿将这些令人心烦的事说给她听,故而听皇后一五一十地说了,她才知道始末。轻轻一喟,微蹙着眉头道:“真是越来越不安份,当初的瑶妃、岳氏也不敢闹成这般。”

皇后颌首道了一句:“是,齐才人伤得不轻。”

苏姬垂下眼帘,缓缓地接过了话,幽幽叹道:“臣妾去看过齐才人,单看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也知身上决计好不了。腕上蹭掉了一大块皮,也不知会留疤不会。”

帝太后眉头蹙得愈发紧了,又有些不耐烦地道:“这样的事,你们断便是了,何必来找哀家?”

“因为那边是方家。”琳仪夫人莞尔颌首,轻曼道,“皇后娘娘要避讳,臣妾亦是不好擅自做主的。”

“就是要避讳,该管的也不能不管。”帝太后沉下一口气,平添了几分威严,“那就传哀家的旨,娆姬方氏善妒,毫无容人之量,不可为一宫之主。着降美人,禁足一个月思过。”

皇后与琳仪夫人恭谨一福:“诺。”便躬身告退了。

帝太后留了永定与元沂在长宁宫用午膳,我与顺贵嫔便先行告退出来。漫步在宫道上,顺贵嫔轻缓笑道:“方家……到底还是行事太急了。”

我点头:“至少是娆姬心思不够深。”

原是一举坐到了一宫之主的位子上,转眼位降了美人,又是太后亲自道出了“善妒”的罪名,日后想与皇后夺子,难了。

就连先前设计陷害苏姬与齐才人也成了白费功夫。这倒怨不得旁人了,她既然想扫清前路,首先便该想到如何斩草除根,不取其性命也该设法将其废黜才是。然那一出戏之后,最后不过是苏姬削封号、齐才人位降一例,这不是擎等着人家报复?

齐才人摔伤之后,娆姬的心思显得尤其的浅。换了旁人,纵使不去向广盛殿哭诉喊冤,总也要私底下游说一番、拉拢拉拢旁的宫嫔,娆姬偏是什么也没做,堪堪是拿准了皇后因要避嫌暂不敢动方家。

可宫中“进退有度”向来是两重意思,权衡利弊仅是一方面,更要能以退为进。

皇后不敢动她方家,帝太后可没什么不敢。

也亏得方才人能先前在帝太后跟前让苏姬摔了一跟头之后就再没去长宁宫服侍过,今天这一出才能走得这样顺。

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个人道出齐才人是否会是自己摔下长阶的怀疑。避重就轻,有时能轻而易举地扭转一件事的局势。

顺贵嫔拢着斗篷中的手炉,抬眼眺着略有些阴的天色,沉吟着缓缓道:“在宫中有点资历的人,总不是不那么容易被扳倒的。宁妹妹,你说……她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姐姐这是旁观者清。”我徐徐笑着,手指拨弄着腕上的手钏轻言道,“抱着夺子那样的‘雄心壮志’进宫的人,又哪会去想自己会败呢?”

昏定时,皇后犹是一如既往的端庄主母,众人也都是如常的自若神色,就好像这一室妻妾从来都尊卑有序、相处融洽。

皇后避嫌避得很是到位,便是此时也不愿多言及那事,递了个眼色给琳仪夫人,琳仪夫人缓道:“长宁宫的旨意,在座诸位也该听见了,太后恼得很。今次新晋的宫嫔,总共封了两个主位,一是沐氏,二便是娆美人。如今一赐死一降位,连太后都说,今年新宫嫔都太不安分。”

这话说得颇是严厉,句句皆是太后的意思,又将在座的数位新嫔妃都说了进去。直让她们一惊,遂齐齐下拜,诚惶诚恐道:“皇后娘娘息怒、琳仪夫人息怒,臣妾等必不敢行那样的事……”

皇后黛眉浅蹙,几分不悦道:“敢不敢的,近些日子出的事也不少了。”

好一番告诫,最后又宣旨调换了数位宫嫔的住处。宫中斗争从未停过,然如此大动干戈的时候还是少之又少,可见是今次的宫嫔委实太不让人省心了。

“她们格外不安分是一方面,又有人打了和皇后娘娘夺子的主意,皇后娘娘不得不上心。” 庄聆以手支颐,笑容若有似无,“借此把娆美人搁到鹭夕宫去,是实实在在地要压她一压了。”

宫嫔如是要自八十一御女晋至二十七世妇位,多是宫中无主位时容易一些,晋上一例刚好是一宫主位,也省去了迁宫的麻烦;若宫中本就有主位,则要麻烦得多了,因此晋至美人便再不得晋封的大有人在。鹭夕宫如今的主位是前些日子刚晋了容华的景氏珍,皇后把娆美人调去鹭夕宫居住,她想再复位做一宫主位就要费些周章了。

而若不是一宫主位,想夺皇子就更加不易了。

我微微一笑:“眼瞅着娆美人是不得不消停一阵子了,可姐姐宫里还有个方茹沅呢。”

“她啊,不怕她闹事。”庄聆无所谓地轻笑说,“娆美人好歹还是得过宠的,她要差得多了。”

宏晅近些日子都有些烦闷,几次来簌渊宫时都没见怡然随着,我心下有了点底,不由得替庄聆担心。

韵昭媛死后,酒中下毒的事就这么轻巧地揭过不提了。可就算他不在意韵昭媛,也不可能不疼永定帝姬,而那酒,本该是永定帝姬喝的。

目下看来是一直在暗查,宫正司根本就没闲着。

不过既然怡然从未跟我说过什么,至少证明尚无任何人查到庄聆那里去,我想着放了几分心,仍是吩咐林晋道:“你去和怡然说一声,陛下让她查的事,如是方便就同我交个底。她说问起原因,就说永定出了这样的事,我不能不为元沂提防。”

从小到大多年的姐妹情谊,我和怡然几乎事事都是直言的,这次我却不得不对她有所隐瞒了。那边关系着庄聆,一旦被查出来兴许还会牵连整个赵家。

我亦同庄聆说了此事,让她谨慎着,若真不小心牵出来,还要有个应付的法子才好。

我也确实是免不了为元沂担心的。庄聆能为了除掉韵昭媛往永定的杯子里下毒,焉知不会有人真的想取元沂性命?后宫母凭子贵,如是有人记恨我,先除掉元沂是最容易的。

这个冬天,要烦心的事实在太多。

是以我在广盛殿或是成舒殿伴驾时,也常是一种诡秘的气氛。我与宏晅皆是一改往日的谈笑,常常静默而坐,他看他的折子、我想我的心事,一过就是大半天。

其实这样的时候,我是怕他会突然问起我为何心烦的,因为我心烦的因由多是不能让他知道的。好在他从来也没问过,任凭我在旁边愣神,有时看我一眼,眼中亦有疑惑,但见我不主动与他说,也就按下不问了。

“快到大寒了。”一日,他突然说了这样一句。我看向他,他仍是专心看着折子,眼也未抬。

我点点头:“是,数起来不过□日了。”

“嗯,愉妃的忌日。”他说。我一诧,险些脱口而出一句“陛下竟还记得?”

我静默以对。他偏头看向我,笑言:“你瞧,从前朕不提她,你觉得朕冷漠;现在朕主动提她,你也不高兴。”

似乎是这样。我曾不止一次的觉得他待愉妃太无情,觉得那好歹是他次子的生母,人走茶凉,他问也不曾问过。可这会儿被他蓦地提起来,我心里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因为那也是他的妾室。

我抿笑轻缓地摇了摇头:“臣妾只是不知该说什么。”侧头望着他,顿了一顿,又言,“不过陛下为何今日忽然说起这个?”

他沉默,双臂相搭靠在靠背上,过了须臾,才缓缓出言道:“朕是想问你,朕赐死或是废黜宫嫔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觉得朕很薄情?”

有么?似乎并没有。我素来明白宫中的明争暗斗有输有赢,输赢已定的时候总需要有个人来决断、收尾,这个人多半只能是他。先前废黜或是赐死的人里,夏文兰、和贵嫔、岳凌夏也好,瑶妃、张安骅也罢,也都算是罪有应得,我倒从来不曾因此怨过他什么。

可被他这样一问,却不由得生了几分不安出来。缓神片刻,摇头如实道:“没有,该惩的总要严惩才对。陛下都是查明了才做决断,秉公处置罢了,臣妾怎会因此怪陛下?”

他沉吟着一点头,看着我的目光谨肃几分,颇有点艰难地又道:“那若是……朕这次要动的人是素来与你交好的人呢?”

庄聆!

正文 135

我实在难以维持从容;哪怕仅是表面的从容也难以做到。我滞了良久;出语间颤抖难抑:“陛下是指……何人?”

他扫了一眼我搁在膝上不由自主紧攥成拳;却仍自颤抖不止的手,伸手握住,微有一叹:“好凉。怕成这样;你担心是谁?”

我如是一语道出庄聆,便无异于引火烧身,甚至会给庄聆惹来更大的危险。我反握住他的手;像是要抓住什么即将离去的东西似的握得很紧,话语中恐惧不止:“陛下……芷寒如是有什么错处……”

他微微一怔,旋即笑道:“想什么呢?不是芷寒。”

我不明就里地望着他片刻;不觉神色微变。他握着我的手一紧;在我开口之前先道:“也不是怡然、婉然。”

“那是……”我思索着;恍然惊愕,“聆姐姐?”

他沉默不言,便是默认。

见他如此反应,我更加诧异,讶然问他:“陛下,从潜邸到宫中,聆姐姐随了陛下这么多年,陛下为何……”

“你别急。”他故作轻松地在我额头上弹了个响指,笑而宽慰道,“还没有查清楚,只是有这么个事。”

“什么事?”我抚着额角追根问底。既是还没查清楚,就还有斡旋余地。多问清楚一些总是没错的,虽则八成就是韵昭媛那事,但宫中纷杂从来不少,若不是那事,还要让庄聆另作准备才好。

他不言,我拽着他的袖角央求道:“陛下话说一半,让臣妾如何心安?聆姐姐这么多年安分守己,又是帝太后的侄女,陛下今日说出这样的话……姐姐是犯了多大的错处?”

他端详我须臾:“朕若是跟你说了,你一定会去告诉静昭容,对不对?”

我一噎。咬了咬唇,思索着淡泊道:“是。可……臣妾说不说又有什么大碍呢?黑的白不了、白的也黑不了。如是真有无可赦的大罪,任谁也颠倒不了是非。”

他犹自不言,我轻轻道:“陛下说了一半又瞒着臣妾,那臣妾除了在心中对陛下生怨以外……还能如何呢?”

“郑褚。”他一唤,郑褚上前一步候命,他道,“传旨下去,静昭容禁足涟仪殿,无朕的旨意,任何人不许前去探视。”

郑褚应“诺”,我惊惧不已地望着他:“陛下……”

他回视于我,神色鲜见的沉肃:“晏然,你想知道,朕就不瞒你,但你不许插手这件事,朕不想你惹上不相干的麻烦。”

我静静坐着不吭声,他抬了抬下颌,覆上两分笑意:“还别觉得能从怡然嘴里问出什么,这事儿,朕交给司正了。”

我心里一紧。抬了抬眸,声音发冷:“到底是怎样的事情,让陛下如此防着臣妾?”

“不是防你,是怕你关心则乱。若是要防你……又何必跟你提这件事情?”我的面色缓和了几分,他顿了一顿,道,“韵昭媛喝的那杯酒,是给永定的。前几日宫正司查出来,静昭容身边的人经手过那杯酒。”

“这不可能……聆姐姐为什么要害永定帝姬!”我急慌慌地解释着,哪怕我明知真相。庄聆本就没想害永定,只是为了取韵昭媛的性命罢了,我不能看她为此陪葬。

“你看,朕就说你关心则乱。”他的口气仍是轻巧,带着几分笑意一点点驱散了我心底的惊恐与慌张,“只是有这么个由头,让宫正司再查一查罢了,还没个定数呢。”

不能让宫正司再查下去……那本就是她做的,总会坐实的。何况宫中势力如此盘根错节,她被禁了足不是小事,事情很快就会传得六宫皆知,想害她的人若是在宫正司有点人脉,即便不是她做的也能坐实的。

“陛下,就为这么个由头,您禁了聆姐姐的足……”我想了一想,恳切道,“臣妾当没听闻过此事可好?绝不说出去半个字……”

“不是因为怕你通风报信才禁足的。”他神色淡漠却认真,“再者,这样的案子查起来,不该禁足么?”

当然没什么不该,这关乎帝姬的安危。莫说是禁足,就算是为护帝姬周全而错杀也没人敢说什么不是。

“可是……陛下为帝太后想想……”

“在你来之前,朕就知会过母后了。”他毫不犹豫的反驳堵住我的话,“别瞎操心了,就如你所说的,白的黑不了、黑的也白不了,等宫正司的结果就是了。”

我想继续求情,却再也找不出什么合适的理由了。

不仅我为此担忧,婉然林晋也显得忐忑不已。离开成舒殿,林晋便问我:“娘娘是不是还是想个法子往涟仪殿递消息为好?”

我叹然摇头:“没法子。陛下头一个要挡的人就是本宫,你以为当差的人会不知道么?”

兴许该去求帝太后?

我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宏晅禀过帝太后了,帝太后没有多管,便是相信庄聆的清白,可见此事是庄聆擅做主张了。我此时去向帝太后说,一来是毁了庄聆在帝太后心中长久以来的印象;二来……帝太后前头未管,此时若是为了护庄聆去管无异于驳了自己的面子,更让旁人觉得这其中别有隐情。

何况,庄聆是她的侄女、永定帝姬是她的孙女,她会护谁也不一定。

宫正司查得颇慢,庄聆就一直禁着足,宫里的各种议论越来越多,我心中的担忧也越来越盛。

总要知道她过得如何,宫里跟红踩白的,连姜家都能一朝覆灭。就算她是帝太后的侄女,在这样的境遇里,也难免要受委屈。

我让婉然云溪分别去打听过,一众随居宫嫔皆道不知情,进也进不去,全然不知这位主位昭容现在如何了;婉然试着去问守着涟仪殿的侍卫,回来时却也是颓丧地告诉我说:“那帮人嘴巴颇紧,不让我进去也还罢了,连里面的情况也半句都不肯提。”

是以我只能在心中安慰自己:不会有事的,她到底还是帝太后的侄女。

皇后对此事绝口不提。每每晨省昏定时,一众宫嫔都是满目的好奇神色,分明是希望从当家主母口中听到最后的结果,却一次次失望而归。

如此只能说明,这事情委实严重了。

芷寒看我一日日为此心焦,终是在宏晅也在长秋宫的一次昏定时大着胆子开了口:“陛下……臣妾听闻静昭容禁足多日了……”

点到即止。她忐忑地望着帝后二人,我虽是心惊不已但到底没有出言拦她。此时有人坦坦荡荡地问上一句,也许是唯一一个让旁人听到些消息的方式了。

皇后黛眉微挑,看向宏晅。

宏晅缓一点头,只淡然说:“宫正司正查着。”

再无其他。

“真是羡慕婕妤娘娘有婉仪娘子这个妹妹在宫里。”方才人眉目带笑,睇视着我徐徐言道,“娘娘为昭容娘娘的事担忧又不敢问陛下,还有妹妹可以来替娘娘问。”

她不知我不是不敢问,而是问不出。报以一笑,轻言道:“才人娘子谬了。芷寒是因不知情才有此一问,本宫却无心过问。聆姐姐身正不怕影子斜,何须本宫多操心了?”

“哦……”方才人拖长的语调很是不善,冷涔涔又道,“那娘娘一连数日差宫人去荷莳宫探望又是何意?陛下有旨在先,娘娘如此岂不是明目张胆地抗旨么?”

宫里头告状,无非两种。一是背地里说,嚼人舌根搬弄是非;二是像她这样当众去说。前一种是为了让听者对其心生厌恶,后者则是迫着听者发落处置了。

她这倒是有点豁出去的意思,宁可惹得宏晅不快也要我摔跟头。可见方家在夺子的事上走得不顺,愈发急躁地想除皇后助力。

我莞尔一笑,不去理她,便听她咄咄又道:“娘娘连半句解释也没有么?娘娘您便是得宠,也行不得这抗旨之事!”

“本宫何曾抗旨?”我笑意不减地反问她,“陛下下旨的时候,本宫就在成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