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记·晏然传-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御史大夫赵恒离席道:“陛下恕臣之言,此事虽是岳氏之罪,旁人却亦有过。过却不在宁贵姬,而在陛下。宁贵姬慌乱之中许不及反应,但陛下是一国之君,当有分寸。”

“赵大人这话就错了。”礼部尚书吴允忍不住开了口,“怎是陛下之过?若非晏氏惑主在先,陛下如何会舍身去救她?再说……陛下为了这晏氏,也不是头一回违规矩了。此女不除,只怕宫闱难安。”

几乎就要忍不住地出言反驳,手却被他一攥,他神色未动地转了视线:“骠骑将军。”

“臣是个武将,带兵打仗无妨,陛下的家事臣不便说。”霍宁话语中好像带着无尽的慵懒,似觉得此事极是无趣,“臣只觉得,堂堂七尺男儿,如遇险情,出手护家中妻妾在情理之中,冷眼旁观才为人唾弃。”他话语微顿,笑中带嘲,“而事后,如若此人受伤,旁人便觉是此女子之过,也是滑天下之大稽。”

霍宁说得轻轻松松,姜麒与吴允怒意登现,姜麒愠道:“骠骑将军此言差矣,陛下乃一国之君,岂能为一奴籍贱婢伤了圣体……”

“姜麒!”宏晅的眸光骤然一冷,断喝声中震怒分明,目光凌厉地直射姜麒,厉然道,“为她脱籍是朕亲自下的旨,今日左相就事论事便可,朕不想再听到旁人议论她往日出身。违者,依抗旨论处。”

他很少与朝中重臣发这样的狠话。姜麒一时滞住,思忖片刻到底不敢再触这个霉头,隐有不甘地揖道:“臣遵旨。”

“若是都说得差不多了,诸位大人便听朕一言。”他执盏品了口茶,沉吟着道,“那天的事,朕不知是如何传成的今天这般。朕觉得这是自己后宫的事,便也懒得多去解释,熟知闹至此地步,竟要朕将贵姬废位赐死。”

几人神色一震,深有疑惑地看向他,不知他何意。我亦是不明,只觉着他的手在案下玩弄着我的手,坦坦荡荡道:“岳氏失了子,朕降了萧宝林的位份,岳氏觉得朕处置不公,便心怀怨恨。恰好朕当晚在簌渊宫,她就寻仇寻去了那里。”

他的目光缓缓扫视过一众重臣之后,又续上五个字:“意欲行刺朕。”

我闻言惊得被他握在手里的手一抽,他淡淡睨了我一眼,带了几分笑意,说得很是平静:“贵姬想替朕挡那一刀,却迟了一步,没来得及。”

“……”我讶然愣住望着他,这样翻案行得通么?

“所以……诸位若觉得如此也有罪,朕便废了她。”他浅浅笑着,“不过来年的采择家人子便可免了,照这般要求,选进来的必要身手不错,只怕众家人子中也没几个合乎要求的。”

一片沉寂。

如不是殿中气氛太肃穆,我只怕要忍不住笑出声来。良久,霍宁起身肃然长揖:“既然如此,此事无可再争了,臣告退。”

光禄大夫与赵伯伯本对此也无甚态度,也随之揖道:“臣告退。”

姜麒和吴允犹是踌躇片刻,沉思着想要再辩上一辩,最终也都只是行礼告退了。

安静中,他微笑着目送他们离开,我觉得手心隐隐发痒,低头见他的手指在我手中划拉着,似乎一遍遍写着什么,我凝神辨别了半天,终是觉出那是什么字:哈哈。

大功告成的得意……

正文 92

元月到来;一道轻风拂面带着丝丝温暖;枯黄的柳枝抽出淡绿嫩芽,湖面厚冰逐渐消融,清水在冰裂处汩汩流着,一片盎然。

自去年秋时起的一切颓靡之相都已不在,就如伏地的落叶被清走;不留半点痕迹。

六尚局开始着手忙碌家人子采选事宜,事务繁多,出不得半点岔子。怡然便常在难得的歇息时来簌渊宫寻一时的清闲;告诉我一些采选之事,我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并不怎么上心。三年一次的事;总也免不了;从这个时候开始顾虑未免太累。

闲暇之时,我常带着元沂一起去成舒殿或是广盛殿见宏晅,这个时候,他也愿意放下手头的事情歇上一歇,抱过元沂放在膝头同他玩上一会儿,抑或是随便拿过一本奏折挑几个简单的字教他。

元沂还不满两岁,但很聪明,宏晅和帝太后都很喜欢他。顺姬也曾看着与永定帝姬一起正玩得开心的元沂说过:“娘娘教得好,这孩子早慧,日后必成大器,娘娘的前途也无虑了。”

我自然明白她所说的“成大器”是指什么,却不说破。我想,愉妃若在世,必定不图他成那般的“大器”。一世的平安,才是最好的。

萧宝林自从降位后很是安静,安静得几乎连我都要忘了宫里还有这么一号人。如若今次新选的家人子中能有格外出挑的,一举封到从五品容华或是更高的位份,映瑶宫可能就要有新主了。

新旧更迭,从来都很快。

皇后从来不会主动提及她这个庶妹,也好像是忘了这个人一样。或者……她更愿意当做从来不曾有过这个人吧。

这些年虽然宫中从未真正平息过,但民间仍称得上是“国泰民安”,便有朝臣建议宏晅去祭泰山。

古时祭泰山多是“封禅”,意在“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后来不知怎的逐渐没了这层意思,便成了祈诸神庇佑以求风调雨顺了。

太常寺卿道三月宜行祭礼,帝后便会在二月中离宫同往,原定于四月的家人子殿选也因此延后。

朝中不知是谁起的头,提议带一名皇裔同往,众人自是观察着宏晅的反应,欲依此得知他更看重哪一位皇子。宏晅将那道折子压了两天,一下下在案上轻敲着笑道:“两个皇子都还小,这就有人着急了。”然后提笔在那折子下批了一句:“准,着令永定帝姬往。”

大臣们便哑了声。

是以永定帝姬再见我时眼巴巴地问我:“宁母妃,泰山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不让弟弟去也不让母妃去……”

顺姬倒不是去不得,只是她一直体弱,皇后怕她经不起颠簸让她留在宫中休息,便要与永定帝姬分开些时日,永定帝姬没离开过她,自是舍不得。

我蹲□子笑而哄着她,“你是长帝姬,你好好替大燕和你母妃祈福,回来再和弟弟玩。”。

“若不是怕再招惹麻烦,真想带你和元沂同往。”宏晅对此颇是无奈,一声长叹,“两个月,你在宫里好好的,有事去找母后,朕交代过了。”

我点点头:“知道。”

他对此有特殊的安排。虽则殿选推迟了,但各地送往锦都的上家人子仍会三月中旬入宫,在毓秀宫中学习宫中礼数,由两位太后先挑一番。

教习家人子礼数,素来是由尚仪和宫正一同负责。可自尹尚仪去后,便无人顶上尚仪一职,怡然又要随驾,他便借此让我盯上了尚仪之职。待得家人子入宫,我便可搬去毓秀宫住上一阵子,与后宫众人互不走动,自能免去一些麻烦。

“臣妾必定帮陛下把新家人子教得好好的。”我眉目轻垂地咬着下唇低低道,他一吸冷气:“好大的酸味儿。”说着低头与我额头一碰,“你看谁不顺眼,直接发落出去就是了,朕无异议。”。

御驾按期离了宫,长长的仪仗望不到尽头。我站在广盛殿的长阶之上遥遥望着,两个月,但愿不要出事才好。

无论宫内的我还是宫外的他。

“让姐姐去教习家人子礼仪,真亏陛下想得出来。”婉然有些尖刻地道,“姐姐知不知道宫里都怎么议论的?”

“嘁,能议论什么?不过就是再拿我当年的身份出来说事,大不了就是再加一句连陛下也轻贱我呗。”我毫无所谓地犹自张望着逐渐远去的各色仪仗,婉然在身后很有恨铁不成钢之意地一叹:“姐姐心真宽!”

“有什么大不了?由着她们说去,我自己知道陛下的心意就行了。”我转过身笑看着她,“让她们都觉得陛下只拿我当个掌中玩物,我才是最安全的。”

他看不起的人,便不值得她们去斗,不论这个人有多得宠。因为这样的人,说到底不过是他暂时喜欢的一个物件一般,指不定哪天就不喜了,不值得别人多费心思。

所以他的安排能在他离宫时护我周全,却会招些闲言碎语,以致他询问我的意思时也很小心,犹犹豫豫道:“朕怕再有人惹事端,想让你避一避……正好……采择家人子,少个尚仪……”

我知道他的心思自然不会不快,眼睛一扬,笑道:“正好,这事儿臣妾轻车熟路,御前尚仪晏氏谨遵圣命便是。”

别人的议论,就随意吧。

他离开后不几日,我发现我少了很多可做的事情。不能去成舒殿消磨时光了不说,因为皇后不在,每日的晨省昏定也都省了。所幸庄聆提醒了我:“如若闲得无聊,到长宁宫陪姑母去,她也喜欢元沂。”

她老人家是对我有恩的。

于是几乎日日到长宁宫问安,去时备上几样亲手做的点心。帝太后自然高兴,元沂又愿意与她亲近,奶声奶气地叫着“皇奶奶”,半点不见外。

“永定是个体贴的孩子,不过元沂更聪明些。”帝太后如此笑赞道,“哀家当时还想着也许交给琳孝妃或是庄聆更好些,现在看来到底陛下是对的。”

我谦逊地莞尔福身:“太后谬赞了,是这孩子天资聪颖,不是臣妾的功劳。若是让琳孝妃娘娘或是聆姐姐去带,只会教得更好。”

说话间,宫女端了药来。帝太后虽无大病,但到底年纪大了,小病小灾总是难免,便时时服着汤药调养着。我接过药碗,欲吹凉了喂给她,她却嗔笑道:“哀家还没老到要人喂的份儿上。”

我讪讪一笑,转手将碗呈给她,她含着笑喝了一匙,忽道:“你那次小产之后,调养得可好?”

我不觉一怔,只觉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知她为何提起,如是答说:“陛下看得紧,臣妾哪敢不好好调养。臣妾虽自小身子弱些,但那次小产没留下新毛病。”

“那就好。”她欣慰地点了点头,苦笑一喟,“哀家的好些小病,便是当年小产时落下的。那会儿年轻气盛不知道当心,老来就受罪了。”她说着注目于我,凝笑道,“相比之下,你比哀家当年的心思要强上许多。”

这话说得别有它意,我不做它想,从带来的食盒中取了点心出来,今日做的是一碟子枣糕、一碟子芸豆卷。搁在桌上,帝太后吃罢了药,拿了块枣糕咬了一口,却微蹙了眉,笑道:“这道做得太甜了,哀家不喜这样的甜。”

我素来知道帝太后不喜过甜的东西,做点心的时候都是注意到这点的,比做给自己吃的时候放的糖要少很多。不禁觉得奇怪,也拈了一块起来吃下一口,并未觉得太甜,便觉许是未调均匀,颌首笑道:“知道太后不喜,臣妾没敢多加糖。不过既然太后吃着不顺口,搁下便是,日后臣妾再仔细着些。”说着自己先品了一块那芸豆卷,又说,“这个该合太后的口味,太后尝尝看。”

帝太后笑而摆了摆手:“罢了,今日本也没什么胃口。”说着抱起了元沂,“来吃点心,你母妃的手艺好得很。”

元沂已不轻了,我偶尔抱久了也觉得胳膊酸痛,生怕太后劳累,一壁笑接过他一壁道:“臣妾喂他就好,太后歇着。”说着便执起盘子送到他面前,让他自己取了吃,元沂笑眯眯地伸手去拿,帝太后的面色却忽而冷了:“带皇次子去侧殿歇着,叫小厨房重新做芸豆卷来给他。旁人都退下,哀家有话跟宁贵姬说。”

我不禁一愣,心中觉出不安,面上仍维持笑意,直待旁人皆尽退下后,方道:“谨听太后训示。”

帝太后向身旁的邱尚宫递了个眼色,邱尚宫上前跪坐在案旁,取了两支银针分别在两份糕点中一试。此举已让我心中惴惴,银针试毒,这两道糕点皆是我亲手所做,太后此举,莫不是怀疑我给她下毒?

待得邱尚宫转手将那两枚银针呈给我时,银针上淡淡的黑色和她平淡的话语让我蓦然心惊不已:“太后一连数日觉得身体不适,医女道是中了毒,查遍了宫中吃食也未有结果。所幸太后细心,又叫人查了娘娘昨日送来的糕点。能将砒霜的用量把握得如此精准,宁贵姬娘娘费神了。”

正文 93

“太后……”我身子一栗;心惊之下不及多思;立即俯身一拜,惶恐不安道,“臣妾多年来得帝太后和聆姐姐照拂提点,万不敢如此恩将仇报,太后明鉴。”

“哀家不知道你会不会恩将仇报。”帝太后语中寒意阵阵,略一沉吟,道;“但哀家觉得,你就算要害哀家也不会搭上元沂。”

我叩首未动;镇静答曰:“是,臣妾便是自己死;也不敢让元沂去吃有毒的糕点。”

“你抬起头来。”帝太后道。我遂立直身子;眉眼低垂却无怯意,觉得她双眸凛凛地睇视于我,厉声问道,“你当真不知情?”

我只觉周身都发着寒,一点点侵蚀着我,一点点刻入骨里,强自抑制着颤抖,坦然回道:“臣妾若敢给帝太后下毒,就让臣妾不得好死,宫外兄妹亦遭天谴。”

帝太后端详我良久,沉然点了点头:“哀家也觉得你是没有理由害哀家的,就算要害,也不会用这般容易被人察觉的法子。”她面上浮起一层若有似无的笑意,让人觉得寒涔涔的,“若不是你要害哀家,那便是有人要害你了。”

我一怔,旋即明白,砒霜又是极易被查出的毒药,这般明目张胆地下毒未免太傻,除非是意图栽赃。不禁觉得后怕,颌首道:“是……如若臣妾所送糕点中查出砒霜,第一个要问罪的自是臣妾,臣妾没有那么傻。”

帝太后颜色稍霁,和颜道:“这人,还是查出来的好。”

我心中有了计较,却不敢擅自做主,静默垂首等着她的意思。她思忖片刻,微微笑道:“哀家并不知道这糕点里有什么,你明日照常做了送来便是。”

我会意欠身:“诺。”。

那人既是为了栽赃于我,定然一日不案发,她便会继续下毒。此事现在除却我和帝太后知道,就只有长宁宫的邱尚宫知情,守株待兔便是了。

便将事情暂且压下不提,我如常回到簌渊宫,只与婉然和林晋说明了原委,着林晋去做安排。又照旧吩咐云溪去准备明日制糕点所需食材:“今天那道枣糕帝太后不喜欢,嫌太甜了,明天做些清淡的东西。你去备些晒好的玫瑰花瓣来,玫瑰酥甜而不腻该合帝太后的口味。”

云溪领命去了,我独自坐在明玉殿中等着结果。

明日一早就要做糕点,要对食材动手只能是今晚。我试图自己先猜测个大概出来,却毫无头绪。明玉殿中,婉然、林晋、云溪、诗染四人是我在御前的旧相识,红药和另一个小宫女银霜也是我封琼章那天就来的。后来每每晋位,都会按制添人,目下里里外外服侍的人中,我已有过半叫不上名字。林晋是个办事仔细的,添的人他都查过,可宫中人员繁杂、势力纠葛不断,变数总也难免。

如今……在我身边安插人手,往奉给帝太后的糕点中下毒,借着帝太后的手除我,不知道又是谁的妙计。与帝太后的几句问话间,我实是又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若非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去尝了那芸豆卷、又在元沂吃时毫无阻拦,此事大概也不会这么简单。

宫里真是一刻也消停不下来。

夕阳西下,天边一片殷红似血,诗染进殿问了两次是否传膳,我都没有心情也没有胃口。心里莫名地滋生着恐惧,此时,宏晅时愿意信我的,便有人特意挑他不在的时候来这一出,若帝太后多疑我半分……

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娘娘,抓着了。”林晋终于出现在殿门口,一躬身,带着点轻松地禀道。

我眉毛轻挑:“带进来。”

林晋朝身后招了招手,两名宦官便押了一个宫女进来。我定睛一看不由怔住:“竟是你?”

居然是红药。她的兄长与我里应外合扳倒了萧雨盈,她竟转身便来害我。

“本宫自认没亏待过你,你为什么?”我话中生冷,她毕竟也是自我晋封就在我身边的人,就连我方才心中暗猜是何人时,也并未疑过她。

“娘娘恕罪……娘娘恕罪……”她小声啜泣着,说了半天也只有这四个字。我不耐烦,林晋喝道:“这本就不是能恕的罪了!快说是谁让你做的,娘娘兴许还能求帝太后留你个全尸!”

“娘娘……奴婢……”她咬了咬牙,犹豫了一会儿断然道,“没有人让奴婢做……是奴婢自己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我蹙眉间带起了一声轻笑,“你是下毒时犯了糊涂还是现在正犯着糊涂?不说?那好办。林晋,带她去宫正司去,和两位司正交待清楚了,这是帝太后要问的话,问出来之前不许叫她死了。”

宫人们有多怕“宫正司”这三个字我一直清楚,宫中斗争之事无论大小、无论涉及何人,一旦交给了宫正司,鲜有问不出真相的。她们自有她们的手段,我没有亲眼看过,只从怡然每每逢事时便来央我说“姐姐求陛下不要让我作宫正了好不好”也能知道那有多恐怖。

红药登时花容失色,面色惨白如纸地愣了半晌,在宦官的手触到她时浑身一个激灵,尖声喊道:“是萧宝林!”

“萧宝林?”我平静地看着她,冷笑涔涔,“你可别唬本宫,别觉得随便找个从前与本宫有怨、如今无关紧要的人来顶罪就可了事。”

“奴婢不敢……”她跪伏在地,缓了几口气断断续续道,“是萧宝林……她……她前些日子传了奴婢去,说娘娘这些天常去帝太后那儿……让奴婢……让奴婢在娘娘做给帝太后的糕点中下毒……”

“她这么说你就答应了?”我蔑然瞟着她,“能夷九族的大罪,她给了你多大好处。”

“夷九族……”她眸中瞬间充满了惊恐与悔意,不敢相信地怔然望着我,强回了回神,欲膝行过来,却被宦官按住,只得哭着道,“娘娘饶命……奴婢不知道这是这样大的罪……萧宝林她说、她说若奴婢不做就杀了奴婢的哥哥……奴婢被逼得没办法才……”

沈立?

我怎么疏忽了这一点,我能和沈立联手除萧雨盈,便是因为沈立在乎他这个妹妹;兄妹情深,红药自然也可以为了她的哥哥来害我,萧雨盈自然也可以利用这一点……

“娘娘……奴婢求您……奴婢绝不是有意害您,可哥哥他……”她再说不出话,愧悔不已地低头哭着。我无奈地摆一摆手:“本宫会想办法救你哥哥。林晋,把她交给邱尚宫吧,剩下的事,由帝太后定夺了。”

“娘娘……”红药不甘地一边拼命挣扎着一边哭求着,“求娘娘饶奴婢一次……哥哥作了宦官,这辈子回不去了,奴婢还要回家替哥哥侍奉父母啊……”

林晋挥手命宦官拖她走,低头看着她斥道:“住口吧!这么大的罪,不让你父母兄长一并顶罪已不错了!”

“娘娘……”她的嗓子已然哑了,声嘶力竭的仍是喊着,“娘娘您发落奴婢去做苦役也好……求您留奴婢一命……”

我矛盾许久,终究轻轻一喟:“先放开她。”

宦官撒开手,她一下子跌在地上,跪着不敢抬头,仍是止不住地哭。

我想我该给她这个机会。于理,她是被迫而为之,罪不至死;于情,她想回家尽孝我不能不成全她。她毕竟好过我,不似我这样,欲尽孝而亲不在。

我站起身,缓步行至她面前,用尽可能平和的语气问她:“本宫问你,她是一次给了你足量的砒霜,还是日日来送?”

“是……是日日来送。”见我走近,她瑟瑟地向后躲了躲,“因为奴婢也不懂该用多少,她便是一日送一日的来。”

我默了一默,又问她:“什么时候来送,什么人来送?”

“每天晌午的时候……簌渊宫外西边的宫道上,一个宦官……奴婢也不知他叫什么。”

见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不禁有些急,便又问她:“长什么样子?”

“个子不高……很瘦……”红药想要描述他的长相,想了一想却觉描述不清,有些泄气地补了一句,“走路时右脚有些跛。”

我点点头,看向林晋:“明儿个晌午,你带几个人悄悄守着去,见着了立刻按下,搜着药便送宫正司审。”我微笑着目光一凌,“问出来了……就直接给本宫搜萧雨盈的住处,务必人赃俱获,中间半点也不要耽搁,人证物证俱呈长宁宫便是。”

“诺……”林晋肃然一揖,睨了眼红药,又犹豫着询问我的意思,“那她……”

“红药手脚不干净,交宫正司杖责五十。”我说着一思,又道,“扛不过就暂且记下,别打死打残了就好。”

林晋又应了“诺”,红药大松口气,犹带泪痕地叩首谢恩。宦官押着红药离开,我叫来云溪,疲乏地告诉她:“速去女医院请医女来到红药房里候着,本宫可不想让她给萧雨盈陪葬。”

如是不出意外,来年的明日,便是她萧雨盈的忌日了。失子之仇也好、罚跪之辱也罢,抑或是昔日秽乱六宫的栽赃,终是要得报了。

正文 94

林晋带着人守在簌渊宫外的时候;我正在长宁宫与帝太后品茗。犹是她曾经委婉点醒我的阳羡茶,在我手中按部就班地泡好;倒入小小茶盏中;双手呈递与她。

“你沏茶的功夫一向最好。”她品了一口笑赞道,眉目慈祥温和。

我有三分受赞的得意亦有三分谦虚地颌了首:“在御前的时候学过些罢了,又借着那时候有机会练,故而纯熟些。”

她笑而取了玫瑰酥,放心地吃下一口;点了点头:“今日这个做得好,不甜不淡;恰到好处。”

“帝太后大安、宁贵姬娘娘安。”林晋稳步进殿行了礼,禀道,“宫正司那边的事了了;臣已带人搜宫。”他抬了抬眼,“该搜的……也搜着了。”言罢,他挥了挥手,宫人托着几件东西进了殿。

我眉眼低垂,静静笑着询问帝太后的意思:“太后觉得,此事是该臣妾去走一趟,还是禀琳孝妃娘娘?”

太后微凌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呈上来的东西,仍是笑意不减:“这点小事,就不必劳琳孝妃了。你和邱尚宫一道去,传哀家旨意,赐死。”

“诺。”我低头,心底快意难掩。向帝太后施礼告退后,方与邱尚宫退出殿外。

往日风光无限的映瑶宫随着萧雨盈的倒台已门可罗雀,她也早已不住在馨仪殿,而是奉旨迁去了偏僻冷清的肃和馆静思。我犹自记得在她春风得意的那些年里,这里是何等的热闹。春时她邀众妃赏花赏舞,无一人敢不来;冬时各宫嫔妃小聚也都来此,备着各色贺礼巴结她,以求让她开心。就连三年前的大选之后,新晋宫嫔们在拜见皇后之后,头一个来的也是这映瑶宫……

今次的大选,断不会了。

步入肃和馆,宫正司与明玉殿的宫人已守在各处,见我与邱尚宫进来,静默地见了礼,司正上前道:“萧宝林在卧房。”

我一点头,与邱尚宫一并走进屋中,屋中亦有两名宫人看着,萧雨盈端坐主位,微抬眼看了一看我们,未言。

“帝太后旨意,宝林萧氏,复从一品妃位,犹以‘瑶’字为号,着即赐死。”

邱尚宫平平淡淡地讲完帝太后的意思。是复位,不是追册,让她以从一品瑶妃的身份死去,当真给足了萧家面子。

随我们同来的宦官将白绫、匕首、鸩酒放在案上,瑶妃扫了一眼后冷笑蔑然,继而向邱尚宫道:“有劳尚宫先带旁人退下,本宫有些话想单独对宁贵姬讲。”

邱尚宫看向我询问我的意思,见我点头,方带人退下了。我在放置那托盘的案几旁的席位上落了座,微微笑道:“瑶妃娘娘有话请说。”

她却只是认认真真地看着我,目不转睛,我亦回视着她。她身着一袭蓝底绣海棠纹丝质齐胸襦裙,犹梳着飞仙髻,姣好的面容当真比之瑶台仙子亦不差。

“最后还是输给了你。”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摇一摇头,一叹,道:“此番是娘娘行事太急躁了。”偏头复看向她,面上不禁浮起一缕不解:“此举纵使胜算大,可帝太后一旦生疑要查出真相亦不是难事,娘娘入宫多年,怎会犯这样的错?”

她轻轻一笑,髻上海棠玉花簪的花蕊微微抖动着:“人活一世,纵使日日步步为营,也偶尔会有那么一件事不会去多想,只想赌一把。或输或赢,都图个心里痛快。”

“那娘娘也该知道,这一场赌如是输了,便是连命也没了。”

“那又如何?”她凝目于我,笑靥妖娆,“那又如何?本宫是萧家的女儿,本宫不能这样活下去。从八品?宝林?那是家族之耻,有辱门楣。”

所以她宁可赌上一把,若成便除我,若不成,便死得风风光光。纵使是赐死后追封,宏晅看在萧家的份上也断不会委屈了她。

她敛了敛上襦宽大的广袖,低眉淡淡笑问:“你爱陛下么?”

我一怔,静默了须臾,方坦诚一叹:“我不知道。”

“我不爱。”她笑意愈浓地望向眼前紧闭的殿门,仿佛能透过那扇殿门看向外面,看到无尽的回忆,“从小到大,我看到每个人都宠长姐更多,父亲和嫡母、甚至是我自己的母亲……就为一个‘嫡’字,她占尽风光,直到我们嫁给同一个人……”她舒缓了气息,继续道,“嫁进太子府那年,我十六岁,长姐十七岁。我知道自己生得比她美,琴棋书画许是比不过她,到底还有舞这一样拿得出手,我觉得……风水轮流转的日子到了。从入府开始,每一天、每一件事,我都在和她争。她纵是主母,可我是她的本家庶妹,她无论是看在族人的面子上还是要给他留个贤良温婉的印象,都不会动我。”她说着,添了两分得意看向我,“于是我赢了,赢了很多年。直到你出现,我想与你联手来着,谁知你竟与她走得更近。”

我垂眸不答,她兀自说着:“其实你向她靠拢也无甚大碍,可你在陛下眼里又那么重,十几年来我好不容易得到的风光不能让你这样一个奴籍的丫头轻巧地夺走不是?”

我不觉心中一痛,言辞间恨意分明:“所以你就害了我的孩子、一次次寻罪名栽赃我,每一次都是足够置我于死地的大罪。”

“本宫只害过你两次,避子汤那次,和这一次。”她直了直身子,再看向我时眸中有分明的嘲笑之意,“你是不是还觉得这一场你赢得很漂亮?说到底,你也不过是旁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罢了。呵……你旧时住处那盒东西,当真是有宫女送来给本宫,本宫想借此除掉你才禀给了长姐罢了。至于那宫女是谁安排给本宫的……皇太后那天的所作所为还不够明白么?”

“那我的孩子呢?”我审视着她森森问道,“就算那盒东西是皇太后的安排,那我的孩子呢?”

“你的孩子?”她美目一扬,轻笑吟吟地反问我,“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孕了,本宫如何会知道?本宫只道是馨贵嫔想让你难堪罢了。”她说着贝齿狠然一咬,“秦珏那贱|人,吃里扒外,枉本宫扶持她那么久!”

我暗抽了一口冷气:“你是说皇太后?”

“秦珏进宫时,是皇太后赐她‘竫’字为号,寻赵庄聆的晦气。”瑶妃简短地解释了一句,笑看着我,意味深长地笑道,“本宫有一日去给皇太后问安,正碰上沈太医给皇太后请脉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