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刑早早的到了会场,看着记者们欢天喜地的领了房间钥匙去休息,眼睛里就在冒火:这些不听招呼的东西,大报也就算了,就连这些不大不小的报纸记者,也不听话。
他其实也知道,苏东元找的到报社,却找不到下面的小记者。这些家伙听说能在香山饭店住一晚,哪还管你领导说什么。报导还看不见,人数却比预想的还要多。
香山饭店因为设施齐全先进,又极具东方特色,因而成为80年代在中国举行的国际会议的首选之地,每年要接待上百个国际会议,不仅房间难定,房费也贵的惊人。
苏刑不知大华实业使了什么手段,但他知道,如今的中国能拿出这种手笔的公司,兴许真的只有大华一家。
比大华富的都是国企,花钱总有人管,比大华穷的更不必说,为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包租一家酒店的事,那些私人企业家无论如何都是不肯的。就是苏刑,也没在香山酒店里住过一晚,看着记者们按名单白领钥匙,他不屑而嫉妒的撇撇嘴。
记者招待会的具体时间,定在了下午3点。这可以从大堂里的宣传画上看到,或者问旁边精神的大华实业的员工也可以。
先来的记者,有的去房间里休息了,有的不想留在房间,就在酒店里瞎转悠,或者干脆采访大华实业的招待人员。
苏刑听着偶尔响起的相机“咔嚓”声,心里渐渐浮起很深的忧虑。这些记者还要在酒店呆一晚上呢,也就是说,除了记者招待会,他们还要再逗留一半天时间,在大华实业安排的房间里休息……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因此得到不该得到的信息?
“阴谋!不能让记者们受他摆布。”苏刑涌起强大的信念,走到大堂前台道:“给我开一个房间。”
“对不起,标准间和商务套间都没有了,现在只剩下间行政套房。”香山饭店的服务员笑的很甜。
“那就行政套房。”苏刑铁了心要留在酒店了。
“好的。行政套房一间是吗?”
“是。”
“请问几晚。”
“就一晚。”
“好的。房费是400元,另加100元押金,一共是500元。”服务员依旧笑容甜美,并找出了钥匙。
“嗯,嗯?”苏刑掏出钱包,突然意识到了情况,大声道:“一晚上500块?”
“押金在退房后也会退给你的。”服务员可怜兮兮的看着他,说:“房费是400元。”
“一晚上400块!”
“因为是行政套房……”服务员缩了一下脖子,笑容有些僵硬。
苏刑整个脸都是硬的。
旁边又有记者来办理入住了,是个《工人日报》的记者。
对方轻松拿钥匙,并向大华实业的员工说“谢谢”。苏刑好像受了刺激似的,把钱包里的钱都掏了出来,总算他出门带的多,倒是够付房费。
笑容甜美的服务员填好单子,双手将钥匙递给了他,并嘱咐说:“退房时间是明天中午12点。”
苏刑心都在滴血,一晚上就花掉了自己五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是他工作以来的全部积蓄了。这笔钱,却是没地找补去了。
下午3点。
招待会如期开始。
苏刑混进了会场,找了个边角的位置,坐了下来,神情委靡。在一斤猪肉只要2块钱,办一桌高档婚宴只要100块的情况下,刚刚花了一笔巨款住宿的苏刑,在想怎么把这400块钱找补回来。
“处里聚餐可以多填20……买点办公用品能报销些发票……还得到下面的单位去走走……算了,还是再找老妈补贴些……”苏刑乱想之间,周围也慢慢的静了下来。
他抬起头来,就见苏城笑容满面的坐在了前方正中,开口就是“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参加大华实业的记者招待会……”
得了好处的记者们,善意的鼓掌。
苏刑心想: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来。
坐在台上的苏城正容正形,一副企业CEO的专业劲儿,两句寒暄过后,就笑着说道:“咱们按照顺序一项项的通报,首先,是大华实业在瑟坦地区的开发。这是亚洲企业,第二次进入中东石油圈,也是中国第一次踏入中东石油圈,我们成功竞标并开采出石油的瑟坦油田,面积广阔,是波斯湾浅海油田中数一数二的大油田,使用我们大华实业自己开发的浅海石油钻井平台进行钻探和开采,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华105钻井平台,也是我们建造的第一个二代石油钻井平台……”
听他说到这里,杨明立刻打开了想电视机。
录像带闪了几秒钟的雪花点,就见由近及远的华105号钻井平台出现。
杨明曾是胜利机械厂的办公室主任,华丽转身为大华实业的办公室主任。他裂开大嘴,配合着大大的招风耳,也是吸引眼球的活招牌。
不过,今天可没人将注意力放在他的脸上。
记者们都盯着电视中的华105海上钻井平台,数十米高的钢铁巨物,吨位比中国自有的军舰还要大,体积更不用说,光是那高度就令人称奇。
中国记者,尤其是北*京记者很少关注海洋,此刻看着苏城请人拍摄的图像,倍觉震撼。
一会儿,华105的图像切换成了华106,而且渐渐进入到钻井平台内部,更大的体积和更现代化的设备,还有无穷无尽的管道向四面八方扭曲,看的搞文字的记者头晕目眩。
“简直比的上重工业基地了。”一个记者小声说话。
杨明就在他旁边,大声道:“海上钻井平台,就像是把一个重工业的工厂搬到海上,你们别看它有7500吨重,但是,等到一个油井采完,它还可以移动到别的地区去继续工作。一个海上钻井平台的寿命长达30年,不仅能够给中国生产石油,而且能够租借给外国人赚取外汇,一台石油钻井平台的日租金可以超过10万美元……”
“1天10万美元?”直接的金额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也就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力。
苏城给予肯定的答案,道:“我们生产的石油钻井平台,如果租借给中东的其他石油公司,每天的租金最少要12万美元。”
“钻井平台,是大华实业做的?”
苏城无比肯定的道:“由大华实业研发设计,由中远船务进行工程制作。可以肯定的说,华106作为三代钻井平台,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正在中远船务生产第三艘华107号将是定型后的第二艘,预计明年1月就将布置在瑟坦油田。届时,瑟坦油田的产量将达到每天8万桶,也就是每年400万吨。以国内标准而言,也是超大型油田了。”
年产400万吨,是埕岛油田顶峰时期的双倍产量,而在1989年末,瑟坦油田的即时产量是埕岛油田的4倍。虽然双方的产量都会增加,但瑟坦油田将会增加的更多。
知道的记者纷纷表示惊叹,有人不等录像放完,就问道:“瑟坦油田的产量预计会有多高?”
“到1990年中期,我们预计将开采4到6座海上油井,将日产量提高到10万桶每天,600万吨每年。还有可能更多。”
苏城说话的同时,电视上也正在播放华106当日钻出石油的景象。
虽然很多人都不懂得开采海上石油的心酸,但是,看着数十名中国工人,围着黑色的工业流又跳又笑,看着老外工程师也冲进了黑色石油雨中共同欢庆,就能明白这股喷涌的石油的重要性。
刹那间,苏刑也有些受到感动,但也就是刹那间。
苏城的成就越高,对他威胁就越大。苏刑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苏家的资源流到另一个私生子手中,任何人都不行……录像放完没多久,苏城就谈到了大华实业的投资,说道:“我们大华实业准备将利润分成三部分。其一是企业再生产,其二作为现金储备,其三准备用于投资购买工厂。”
“你们有目标了吗?”财经记者率先发问。
“是的,我们其实已经收购了两家外国的船业公司。我们原本希望收购天*津石油机械总厂,现在则部分放弃了。”
“为什么?”
苏刑盯着台上,他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所有报纸都听招呼上。苏刑已经打定主意,如果苏城说到津石总厂贷款的问题,他就大闹会场。
但苏城没有说贷款的事儿,他看着台下,笑道:“主要是因为天*津石油总厂的三角债问题很严重。也就是说,从账面上看,津石总厂好像有些盈利,实际上,由于应收款都收不回来,他们的盈利只体现在账面上,企业本身的现金极少,其实已经陷入了资不抵债的状况。”
三角债,是中国在90年代遇到的第一个经济难题。在1990年4月新华社发表国务院决议前,它就已经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了,比起违规贷款这种黑暗故事,三角债是光明正大的难题。
只看记者们打出的成片闪光灯,就知道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关心程度。
在1989年,记者们的关心,就是社会的关心。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连锁超市
10月24日是个星期五。
在一周工作44个小时的状态下,周五的衙门还算平静。各部门各做自己的事儿,该签字的签字,该整理文件的整理文件,该喝茶的喝茶。
苏刑摆出一副龙门阵的架势,自到了办公室以后,就展开办公室的报纸,认真的看了一遍,眼眉都笑开了。
没有一家报纸报导津石总厂的贷款问题。倒是有一些报纸说到了大华实业的新闻发布会,也有说到三角债问题的,苏刑全不关心,只是得意的想:借他们三斤胆子,也不敢不听招呼。
预想中的风险消失了,苏刑得意的哼着小曲,又去了单位的阅览室,看那些办公室不放的中小报纸。
部委阅览室,等闲没有人来,坐在里面的是个快40岁的老板凳,见了苏刑,弹簧似的跳了起来,笑问:“苏科怎么来了。”
苏刑就很自如的说:“看看最近有什么热点。”
“热点啊,那就是旧金山大地震了。到现在有一个星期了吧,估计财产损失二三十个亿,美国保险公司统计的是40亿美元。你说说,40亿美元要多少?建的东西太多了,也是麻烦。”
“听说震了15秒钟,那就是1秒2亿美元了。”苏刑配合的说着,自己却在翻各个报纸的财经版。
“苏科关心经济啊。”人家还在他后面看着呢。
“正好有空,老王,今天的报纸,有什么比较集中出现的?”
“国内经济呀,那就是三角债了。”
“怎么说?”
“中央不是一直说要清理三角债?昨天好像又被大华实业给闹起来了,你看报纸上说的……”老王随手扯了一个早报,指着二版头条,道:“大华实业宣布,坚决不允许应收款的延期支付,要杜绝三角债,还指出几家三角债严重的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所以,这报纸都在热议呢。不让延期支付可是要得罪人的,不过他们是私企,钱比面子重要,和国企不一样。”
“大华的消息多吗?”
“挺不少的。也有些谈三角债不说大华实业的,呶,《法制日报》就不谈企业光谈政策,《参考消息》谈政策就更多了,咱们的金部长都有说话,你看……”
金副部长接受采访,说明“三角债”确实升温了,这让苏刑百思不得其解,自言自语道:“这么说,三角债的事,比大华实业的新闻发布会还要热了?”
“那当然,三角债是中央关心的事,各大报纸都要着重报道的,同一家公司的事,一家报纸总不能发两篇文章吧。大华的发布会,最多就放在二版,好多报纸可是把三角债放在头版的。我看这些报纸的意思,中央说不定真的要动手清理三角债。”老王说着笑了一下,道:“不过,要是没有三角债,大华实业也蹭不上这么多的报纸,像是《法制日报》这种中央大报,平时哪会理他,你说对不对。哦,晚上好像还有电视台说这个,电视报呢……”
“中央台吗?”
“那倒不是。”
“这是为了什么?”
老王看苏刑问的认真,于是笑着回答说:“也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明天了,估计大家只会谈三角债,不会谈大华实业了。”
苏刑心想:这样最好。
他稍微轻松了一些,又看报纸上的评论。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阅览室的门被猛的推开。
“有没有人见到苏刑?”说话的人声音挺大,房梁都在嗡嗡作响。
推门的是许秘书。左手夹着公文包,大背头梳的油亮,露出好大一截额头出来。
“我在呢,什么事?”苏刑整了一下衣服,他每天都穿的很严肃,以掩饰自己的年龄。相比其他人,他的着装也是最正式最花钱的,其他同事,如果没有家里的帮衬或者其他资金来源,根本做不到四五套西装混着穿。
见苏刑还在慢条斯理的整衣服,许秘书急的跳脚道:“苏书记等你,快走吧。”
“什么事不能电话里说?”
“电话也找不到你啊,唉,快走吧。”许秘书也是大秘一只,他亲自过来,自然代表了苏东元的态度。
苏刑最怕的就是老爹,不禁疑惧再问:“发生了什么事?”
“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唉,昨天的事。”许秘书看了眼老王,口中道:“我们去车上,边赶路边谈。”
苏刑一凛,快步跟上。留下老王若有所思。
同一时间。
祁蒙和丁志鹏联袂来到济*南动力机厂。经过2年左右的建设,济南动力机厂的厂区又有了极大的不同,亭台水榭且不说,在80年代并不稀罕。
但是,徘徊于厂区的人流量之巨大,却让两个人吃了一惊。三分钟一趟的班车和10分钟一趟的公交车络绎不绝,数以百计的人空手进入厂区大门,或者提着满满的塑料袋离开厂区。
“这是做什么?”祁蒙问济*南市的陪同人员。
“叫超市,也叫自选商场。是济南动力机厂用旧厂房改造的。卖各种杂货,日用品,全济*南市的人都来,还有外地人也来看的。”
“就在厂区里?”祁蒙印象里的国企工厂,都是封闭而独立的,眼见这个超市每天的人流量过千,惊叹溢于言表。
济府官员也不知该如何表达,只道:“私企嘛,没国企那么多讲究。你看这么多人,赚的钱肯定不少。不过,有的东西是真便宜。”
看的出来,他也没少到这个超市里来买东西。
祁蒙不置可否,面对丁志鹏却道:“零售业是直接付款的,现金流好的很。”
“嗯,他可能是真的看出危机了。”
“按说大华实业是不缺钱的,三角债首先影响到的是国企,估计是苏城对经济比较敏感。”祁蒙如是评论,最后看了一眼超市。他其实还有话没有说出来,超市估计是可以拖欠供应商货款的,这样的话,他还始终能够在手上掌握一批现金。
体改委的官员都是人精子,各想各的,各有各的思维模式,念头与济府是截然不同的。
见到苏城的时候,一个大光头也在办公室里,两人面前放着一张全国地图,上面插满了红旗。还有代表行进路线的箭头。
丁志鹏一看就笑,道:“苏董,难道也要领兵打仗?”
“哎呀,丁主任来了,还有祁司长,还有各位领导。”苏城一团和气的抱拳打招呼,笑说:“我和田老板准备把华宝超市建成全国连锁的超市,这不是正商量着呢。”
“好个八面玲珑的苏董,独立董事的这个独立,我看你是想去掉了吧。你说的超市,就是厂门口的那个自选商场?”丁志鹏极少在人前打趣,这也显的他与苏城关系不同,顿时引的身后诸人笑容满面。
“我们把自选商场叫超市。超级市场嘛,这是个好东西,而且利国利民。”苏城自如的笑着,示意小杨主任泡茶。
田嘉宝却有些坐立不安,他可知道,眼前的主任是副部级的官儿,司长是厅级的官儿,级别和济*南府的头头脑脑差不多,实权还要更多,作为没有名分的商人,田嘉宝很难做到苏城这样的挥洒自如。
80年代的商人挥金如土的背后,其实也藏着深深的忧虑。他们的成功是在承受了系统风险之后所获得的。
在大华实业的诸多供应商当中,田嘉宝的脑筋是最活泛的,当年送到胜利机械厂的大肥猪就是他起头的。不过,像他这么灵活的人做商业极好,做实业就有些勉强了,尤其是各地欠账增多的情况下,嘉宝实业的日子很不好过。
因此,田嘉宝握着手上的资金,就一直在找项目,直到看到济南动力机厂的超市,他一下子豁然开朗。也是出于对苏城的尊敬乃至敬畏,田嘉宝没有直接学去了复制,而是找苏城谈到想做超市的企图。
苏城一门心思的要做工业,对商业的兴趣其实一般,他做超市,更多的是为了给工厂的工人提供方便,顺便发挥了先知先觉的记忆。因此,当他听到田嘉宝的要求,就知道超市在全国全面铺开的日子要提前了。
不过,苏城也没有完全放弃超市,而是继续提出了全国连锁超市的概念,以1989年的世道,超市连锁业可以说是建一个钱池子捞钱。田嘉宝拿出全部家当准备和苏城合伙在全国建超市,两人现在就在谈先期启动的城市。
丁志鹏对苏城说的“利国利民”很感兴趣,坐到了椅子上就问:“你们这个超市,怎么利国利民了?”
“降低了流通环节的成本,对普通民众来说,就是降低了生活成本。假如全国都有超市,可以这么说,通货膨胀都能降低。”苏城言之凿凿的说道。
丁志鹏还没说话,一位衣冠整洁的中年人不相信的说道:“只是一个商店而已。”
“你们看到的这个商店,一个月的销售额是1000万元。产品平均价格,比城市杂货店低10%以上。”苏城毫不讳言收入,说道:“超市也不是我发明的,美国人30年代就有超市了,它从诞生第一天开始的经营理念就是薄利多销。怎么薄利多销呢?我们的超市毛利率是9%,普通商店的超市毛利率是20%左右,而且,我们的规模化采购,还会进一步降低价格,最终倒逼城市商品价格下降。这个是不是利国利民?”
“这样一来,普通商店不说,国营商店是没活路了。”丁志鹏笑眯眯的,倒不是质问的语气。大家也都望着苏城,本来目的反倒忘记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五章 调研
要是问90年代的超市经营者“普通商店和国营商店的出路”,能回答上来的真不多。但苏城很轻松的说了出来:“普通商店可以走差异化经营的路子。大家在超市是大采购,总有些临时要用的针头线脑要在小型商店里购买,他们只要愿意学习,饿不死的。”
“那国营商店呢?”衣冠整洁的中年人追问。他挎着一个公文包,黑色呢子大衣没有丝毫的毛絮和棉球,鞋也刷的又黑又亮,鞋带左右对称,打成漂亮的结。
只看表面就能知道,这是个严于自律的人。他的公文包鼓囊囊的,所以别人用提或夹的,而他的是用挎背的。
苏城其实不愿回答这个问题,但看对方问的诚心诚意,才说道:“有没有超市,国营商店都很难支撑。零售业玩的就是灵活,有积蓄的国营商店迅速转变思路还来得及,没有继续的国营商店就很难办了。”
“有积蓄的国营商店怎么转变思路?向什么方向?”衣冠整洁的中年人也是极聪明的人,语气变的和善,并自我介绍道:“我叫彭波,在体改委做国有中小企业的调研。苏董能不能再说一说较大的国营商店的解决之道?”
祁蒙担心苏城不理解,小声说明道:“彭司长是中小企业调研组的组长。”
又是一个正厅级的家伙!
苏城也不知自己该放个什么表情。这种40许的正厅级领导,又在体改委这样的要害部门,只要不出差错,日后都是奔着部级领导去的,随便哪一个都很了不得,此时一口气来了三个甚至更多,肯定不是谈超市的。
想了一下,苏城装作可惜的样子道:“其实我是不愿意说的,但彭司长要问,我就舍了自己那点私心。”
彭波笑着举起茶杯,道:“我以茶代酒,为全国数万家陷入困境的国营商店感谢苏董。”
“别那么客气。其实,就算我不说,彭司长也能猜到,有积累或者能筹到资金的国有商店的最好出路,就是建大型商场和大型超市。我们华宝超市,以后主要的商业对手,就是各地自建的大型超市。”苏城拍了一下田嘉宝,开个玩笑道:“彭司长,田总是要指着超市吃饭的,你可别逼的他走投无路了。”
田嘉宝精明的像猴一样,一抹光头笑道:“以后,彭司长要是做调研,或者派人学习超市经验,直接找我就行了,为国有利的事,我田嘉宝向来是做在人前,不落人后的。”
和苏城不一样,田嘉宝是把全副身家都投入超市中去了。但是,也正是因为他投入了全部身家,所以才放心国营商店做超市。中国太大了,聪明的人太多了,像是超市这种容易复制的东西,哪能一个人收入囊中?
他和苏城刚才研究中国地图就在发愁此事,全国中心城市何止10个,还有30多座省会城市,为数不少的计划单列市,以及大量富足的地级城市,每个地方的情况政策都不同,供应商消费群体都有差异,华宝连锁超市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独占,不如卖个人情给中央领导。
其实,田嘉宝冥冥中还有一个念头,连锁超市真正的敌人不可能是笨重的大型国企,只能是资金雄厚而又同样灵活的民营企业。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民企中,论资金雄厚,谁都比不上拥有海外油田的大华实业,因此,苏城让了,田嘉宝再没有丝毫的迟疑。
彭波果然大乐,一口气把茶饮了,道:“那我先谢谢田总和苏董了。你们说,建一个厂门口那样的超市,要多少钱?”
田嘉宝就看向苏城,他还在学习阶段呢。
苏城一笑,道:“方式不同,投资不同,30万到100万都可以。首先是要租用一处建筑物,像是有积累的国营商店,就把他们的店铺给改造了,估计能花十万块吧。然后就是内部陈设和一些设备,初期的时候还要压些货。最重要的是管理,超市做的是大进大出的生意,议价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没有真的做过超市生意,但苏城的眼界已经不同,有后世的感性认识,再加上一些调查研究,很容易就找到了重点。另一方面,80年代末的超市,只要开起来就能赚钱,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完全可以边经营边改进,边思考边行动。
零售业的利润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彭波很兴奋的说:“我回去就做推广。”
80年代末的国营商店是很奇怪的。一方面,人们在抢购商品,另一方面,商店却赚不到什么钱,这是计划经济的后遗症。民营商店还可以搞提价销售,国营商店却是抢完了东西就休息,员工雇的越来越多,积压产品亦不处理,盈利全都体现在账面上。
苏城小声提醒了一句:“先做试点比较好。”
“对对对,三上三下。苏董觉得,问题会出在哪?”
“这个……超市管理是个很讲究精细化的东西。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还行,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精细化的管理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如果不做好准备的话,国产零售业最多是多高兴两三年,依旧完蛋。”苏城印象里,后世的百货集团,多半还是做了商场和百货业,其实就是做了房东和物业。超市往往是附带的,但是,一些管理的好的国企,闯出来也并不奇怪。
很多国外跨国企业,官僚程度超过中国的国企,他们能够活下来,依靠的相对完善的管理。在这一点上,国企还是有生存之路的。
彭波显的异常高兴,掏出笔记本来记录,并且继续询问苏城问题。中小型的国企生存很难,如果能救活其中的一部分,已经可以说善莫大焉了。
等他说的差不多了,丁志鹏才咳嗽一声,道:“每次来小苏这里,都能有惊喜啊。”
彭波这才不好意思的笑笑,让开了位置,说道:“小苏是个有想法的人。”
叫“小苏”而不是“苏董”,更亲切一些。
其他同事惊讶的瞄了瞄彭波,在他们的记忆中,这个衣着整洁的男人往往是一丝不苟的做事,很少这样恭维一个人的。
丁志鹏并不奇怪,起身笑道:“我们这次来,是想谈谈你们昨天的新闻发布会。”
“这么快?”
“三角债可是国务院最关心的事了,你们这边谈到三角债,电话立刻打到主任的办公室。”丁志鹏敏锐的感觉到,苏城是有计划的谈到三角债的。
中央开始清理三角债,是1990年初的事。但是,三角债的已经持续数年了,伴随着1988年和1989年的通货膨胀,愈发的危险。这种拖欠,使得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资金的企业,变的越发匮乏资金,进而造成工厂减产乃至停产。从经济的角度也能解释这样的现象,1989年的银行年利率是11。34%,五年以上的贷款要19。26%,拖欠100万一年的时间,就赚到了20万的利息,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更多。
苏城非常清楚的记得,1990年的中央工作重点,就是清理三角债。自上而下,总理挂帅,各省市成立三角债清理中心,各工厂成立讨债办公室,全民动员持续到了1993年。
他在1989年10月大张旗鼓的提出抵制三角债,可谓是顺应时势,算上三四个月时间的酝酿,时间点完美无缺。
现在,新闻发布会果然吸引了中央领导的重视。
丁志鹏接着问道:“大华实业决定杜绝三角债,有什么切实的措施吗?”
“两点吧,首先是产业升级,如果我们生产的产品同质化程度低,是其他工厂急需的,他们就会按照我们的要求,优先支付现金。其次,还是要从政策和法律的层面,严惩三角债行为,让它从纯粹的民事行为,变成刑事行为。”苏城笑了一下,说:“以前人们常说,肉烂在锅里,现在汤都快要流出来了,不管是不行的。”
“我们想跟踪观察一下大华实业对三角债的处理情况,可以吗?”祁蒙和丁志鹏对望一眼,问道。
“当然没问题。我们现在就可以过去。”苏城整理了一下,带着几个人走出房间,边走边道:“只要硬气一点,拒绝三角债也没什么困难的。”
他们到了另一间会议室,隔着门就能听到里面的吵声。
“我们买设备,从来就没有付现款的。咱和济柴多少年的关系了,你们还不相信?”
“延迟付款90天是行规,你们懂不懂行规。”
“你们的东西送过来,要是不能用怎么办?我们要是不压一点钱,怎么保证你们来维修?20%的押款算什么?只要上网试机成功,我们很快就会打款过来的。”
苏城向体改委的官员们摊开手,笑道:“其实不用进去就知道了,只要抵的住他们的说辞,我们就能杜绝三角债。”
“你们抵得住吗?”
“我的原则,大不了生意不做,也要阻止欠款。”苏城名下的工厂,以济南动力机厂的产品最容易产生欠款,到了清理三角债的时候,也许能拿回来一些钱,但因为停产倒闭而造成的呆账坏账也会更多。
“要是大家都能这么想就好了。”祁蒙遗憾的摇头。
“你们准备调查其他的厂子吗?”苏城状似随意的问。
祁蒙点头,道:“石油系统的三角债相对钢铁等行业,还是要轻松一些的,我们准备从这里开始,先调研一番。”
有他这么一句话,苏城就知道自己没有白开记者招待会。津石总厂就是石油系统的厂子,比起其他公司来说,它等于被三角债点名,即使体改委不调研石油系统,也不会放过它。
调查三角债,就是调查资金来往。1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是经不起放大镜观察的。
(未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