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能源强国-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费诺尔公司提供的海洋钻井平台要价600万美元,标准也不过是3米浪下正常采油,4米浪下风动待机,锚泊定位的先天劣势,是平台小技术所无法弥补的。
西蒙表情怪诞的道:“那也要他们真的能做出来。”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八章 并购船业公司
詹森在中国呆的久了,与苏城也有数次接触,更能理解中国的举国体制和会战体制。
他考虑片刻,道:“我们直接询问苏城吧。”
詹森说话间就走,同时笑道:“哈利伯顿对动力定位也在研究,大华的系统如果能在100天后使用的话,我们不介意出资购买。其实,大华虽然不卖技术,但对技术共享一向很开放,只是要价狠了一些。”
西蒙用鼻子哼了一声。
詹森微笑道:“他们的技术向来有独到之处,要是能节省两年时间,钱不是问题。”
“60年代的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竟然被中国人抢先了,也是你们太差,到今天都没怎么研究动力定位吧?”西蒙连连摇头,相当之不满。他们费诺尔船业向来钻研某几个方面的技术而已,剩下的全要从哈利伯顿等大型服务商那里购买使用权,现在看哈利伯顿买中国人的技术,各种不爽都涌到了头上。
詹森不明所以,还在边上解释:“就像你说的,我们的钻井平台还没有准备进入1000米深海……技术储备不完善,也是难免的。”
说话间,詹森直奔苏城而去,将自己的意思说了。
苏城不置可否的道:“我们上面谈。”
詹森这才注意到,车间的二楼上,还有一排的办公室,隐隐约约的能看到人影。
进入其中一间,能见到整排的计算机和三名正在使用它们的研究员。
与詹森曾经见过的那些用红色绒布盖起来的电脑不同,这些露天坦着肚皮的机器,在显示器上和电脑桌上还放着书本,贴着纸条,一看就是常用的样子。
西蒙则注意到了IBM的牌号,发现它们都是三年内的商用机型,且数量不少,不由暗自数了一遍。还特别关注别的房间的电脑数量,结果被赶了出来。
即使这样,他也稍稍有些惊讶,在詹森耳边,道:“他们可能是全电子制图了。”
詹森极其缓慢的点头。
如今做高端机械,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手工画设计图,一种是做电子版格式。两者在效果上也没有绝对的区别,真要说不同,那就是国际竞标通用后者。
因为国际竞标是世界性的,新加坡的船厂可能竞标委内瑞拉的项目,做好的图纸带过去,不免有各种修改的要求。这些都是要打回新加坡总部进行修正的,飞机往来不仅昂贵缓慢,而且风险大大增加,远不如电子版实惠。
因此,有志于参与国际竞标的公司,就要考虑使用全电子版格式的设计图,而且不能使用中文。否则,船东的设备没有中文解码,打印出来就是乱码。
中国现在的船业公司和石油公司,连自己的海上钻井平台需求都无法解决,对国际竞标自然毫无兴趣。詹森作为哈利伯顿的中国区代表,去过很多大型企业,但也从未见过中国人使用全电子版的设计图。如果换成别的公司,他还不会想三想四,可是,考虑到大华实业刚刚勇夺阿布扎比的油田,詹森的眼神就变幻起来了。
别的且不说,光是动力定位的技术和防渗漏两点,就已经能够组成一个海上钻井平台的核心了,剩下的部分,他们完全可以像费诺尔船业一样,整体承包,再分别外包,从而赚取超额利润。
詹森看着办公室里的各种设备,暗道:苏城这家伙,肯定不是让我们来看看的。
想起这家伙在大华实验室推行的保密制度,詹森愈发确定。
苏城去边上倒水回来,笑道:“那么,你们是想要动力定位的技术?”
“没错。”詹森抬起脖子准备挨宰,道:“你开价吧。”
80年代在中国的老外,通常都是习惯了挨宰。同样是游故宫,中国人花1毛钱,外国人得掏2美元。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老外也没觉得贵。
但是,苏城这次没有搞价格歧视,一副不想卖的警惕样子,道:“我们的动力定位系统,也是在测试中。”
“我们理解,但是,如果是成系统的技术的话,即使不完全,我们也有兴趣。您开个价吧。”以这套技术来说,詹森觉得花几百万美元根本不算事。
苏城轻笑道:“你们可以先看一下动力定位的技术文件。”
“可以吗?”
“描述性的没问题,再说,都是确定了专利的技术了。”苏城笑的好像很大方的样子。
西蒙诧异的想:中国人还真的很好相处。
只有詹森心中忐忑,觉得苏城埋下了什么秘密陷阱。
片刻,大量的技术资料真的送了过来,还有一些电子资料,也转入了该房间里。
一位六旬老太,在电脑系统上操作,帮助做展示。
苏城介绍道:“这位是从中船重工退休的沈柯瑜女士,现在负责我们和中船的平台外包业务。顺便说一句,我们最大的外包供应商,就是中船重工了。”
“沈柯瑜女士,您好。”詹森望着老太满脸的褶子,心想:这么大年纪,还能工作啊。
事实上,橘皮老太的电脑水准,比这个房间里的三个人都要强。
只见人家快捷无论的输入一串符号,调出了动力定位系统的三维图,又将不该出现的数据全部消除,整个动作,根本让人反应不过来。
西蒙惊讶道:“这是PDMS系统吧?三维布置设计管理系统?”
“是的。”苏城颔首。
“嗯,只有这样做出来的海上平台才能完整的体现碰撞抵御能力。”西蒙用英语说这些词,也不是非常清晰。
苏城轻轻的笑了一下,没有回答,而是指着屏幕,道:“这就是我们做的动力定位系统,6推进器制。环境载荷,考虑了风力、流力、波浪力、参考了API和OCMF的有关资料,并用挪威船级社SESAM程序进行了计算。推力器的原动机采用柴油机,用油门系统控制转速……已经经过了模拟推力系统的设计。”
“那不是设计部分完成了?”詹森这次彻底的惊讶了。
“差不多是这样。现在进行试加工。”海洋石油研究所为了完成这套技术,除了调用70年代进行的追踪研究之外,还将当年的研究人员全从中船等央企高价借出,再加上国外挖角来的高薪年轻人,以及苏城确定的方向,才勉强完成。
整个系统耗资近千万元人民币,是苏城有史以来投资最高的一个项目。
即使是哈利伯顿集团,也不敢说在一个未成熟技术上投入如此多的研究经费。相反,要是同样的价格,能够直接买到成品,哈利伯顿是甘之若饴的。
“开价吧。”詹森不知自己第几次这样说了。
苏城终于点头,道:“我们准备拿出这套动力定位系统,防渗漏系统,以及一套火灾防护系统,组建一个新的公司,大华船业。并以大华船业为基础,并购一家拥有国际竞标资格的中小型船业公司。如果哈利伯顿愿意参与的话,以后就可以通过这家公司,使用这些技术。”
“拥有国际竞标资格的中小型船业公司……”詹森咀嚼着这句话,眼睛不自觉的瞥向西蒙。
费诺尔船业正好是符合这个条件的船业公司。
西蒙很快也反应了过来,眉毛简直竖了起来,道:“费诺尔船业不会出售的。”
“不一定要买费诺尔船业,任何一家符合标准的都可以。”苏城都不看西蒙一眼。作为一名工程销售人员,事情已经脱离了他的控制。
詹森也顾不上西蒙了,斟酌着道:“并购这样的一家企业,得花不少钱。”
“我可以拿出一部分,再加上动力定位等技术入股,按照我们各得50%来计算……”
“对于正在为油田开发准备的大华实业来说,这样的资金投入,似乎回报不高吧……”詹森不解的问。
苏城笑而不语。对他来说,只要哈利伯顿承认大华实业的技术,这笔钱就可以额外借出来。台湾正处在产业转型期,各大财团钱多的用不完,和大陆正是两个相反的极端。
过了这一年,情况才会慢慢颠倒过来。
台塑敢于投资70亿美元在大陆的同时,还试图在台湾搞六轻建设,其资本厚度能以一己之力支撑两三个油田的开发,只在于有没有必要,以及苏城是否能够争取到了。
在得到一份简报后,詹森和西蒙心思各异的回去了。
德国和美国的造船业都在萎缩,或者说,世界造船业都在从欧洲向近东地区转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因此而受益。如费诺尔船业一般的中小型公司,很难无视大笔现金收购的。
苏城回到办公室,也立刻命令道:“现在草拟一份说明文件,再加问一下中远船务的唐部长,愿不愿意派人来学技术。”
霍昌心领神会,道:“我马上就去联系他们,以技术交流的名义怎么样?”
“嗯,差不多的意思,让他们多派点人过来,要能挑大梁的,活多的很呢。”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九章 学习气氛
中远船务从上*海派来了112个人,其中有12名工程师,100名工人。
霍昌接到人,没等回来,就急不可耐的找了个电话,发寻呼给苏城:“有一个连的人。”
其实,也就30分钟左右,他们就到了济南动力机厂的厂区。
中远船务的工人们下车后,好奇的打量着厂区,但是,除了左看右晃的动作之外,他们却以军队般的速度,排好了长队,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
苏城快步前来迎接。
上*海的中远船务始建于70年代,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诸如修船和改装的活计,他们几乎就没有断过。早年招聘的工人,经过这么久的实践,全都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能手,这些人,能够最大程度的弥补济南动力机厂的人手不足。
“感谢胡经理的快速援助,太高兴了。”苏城紧紧的握住了对方领导的手。他是真的感谢,这可是1989年的中国,就算大华实业扬起钞票,也砸不到112名高端技术工人。不管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全都是盘根错节的关系,一个6级工的父亲下面,可能有一名四级工的大儿子,还有一个办公室主任的二儿子,女儿也许嫁给了隔壁厂车间主任的儿子,妯娌又是本厂的官员。
对于衣食无忧的工人们来说,又红又专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对工厂的感情,也不是些许阿堵物所能替代的。
因此,采用技术交流的模式,既能满足苏城对高端工人的渴求,又能解决国企的抵制情绪。苏城对非核心技术,也没有保密的兴趣。这些东西终究是要外包给别的公司去做的,不教会人家,又哪能做的出来。
中远船务亦是中国的工厂,且是根红苗正的国家企业,苏城也将之当作是一种回馈。
胡经理以更加热情的双手,满面笑容的道:“我们中远船务早就想了解世界海上石油装备的情况下了,但是始终没有机会,你们竟然能够得到哈利伯顿的合作,真是让人想不到,是我们要感谢苏厂长才对。”
双方恭维的做了介绍。
霍昌瞅准时间,笑道:“胡经理,您看也是中午了,咱们先去吃饭,然后看宿舍。大家适应一下环境,后天开始正式工作怎么样?”
胡经理大手一挥,道:“招待就不必了,我们今天就能工作,是不是?”
工人们喊声嘹亮的说“是”。
整齐划一的像是阅兵似的。
胡经理得意的一笑,道:“我们做国际合同的,习惯了争分夺秒,苏厂长不用特意招待。”
“多少吃一点,不喝酒。”霍昌在旁又劝。
胡经理兀自摇头,道:“简餐就行了,我们来就是干活的,干活越多,学到的东西才越多。机会难得啊。”
他是真的感慨。中远船务做的修船业务最多,赚的全是外汇,为了争取订单,就要在最短时间里完成订单,因此极其讲究效率。然而,即使许多船东夸奖他们,当中远船务想要提升等级,学习高端技巧的时候,却少有公司同意。
就算付出培养费,如新加坡一类的企业,也要挑三拣四的,教授的内容更是实用的部分极少……因此,当大华船业和哈利伯顿的名字同时出现的时候,中远船务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了最强的团队。
在胡经理眼中,免费干活算什么事,简直是理所应当的才对。
因此,他是一点便宜都不想沾,诚恳的对苏城道:“苏厂长,让我们到岗工作吧。”
“好吧,我们现在就去车间。”苏城亦不多说,当先领路。
胡经理路上就问了起来:“哈利伯顿很少建立合资厂的,这等于是一笔上千万美元的投资啊。真是无法想象,苏厂长是怎么做到的?”
“外国公司就是追求钱罢了,你要是能让他们得到钱,他们就会听你的。”苏城笑着。
“我们中远也试过给钱,可惜人家不要。”
“那是你们想用现在的钱,换以后更多的钱,而且还减少人家赚的钱。”
“那您的做法呢?”
“用现在的钱,换以后更多的钱,而且帮他们赚到更多的钱。”
胡经理哈哈大笑,转瞬,又充满感慨的道:“咱们要是早两年遇到的话,我们中远船务现在说不定就能做海上石油设备了。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上做点什么,可真是难啊,还得帮人家赚钱……”
“我们与美国人合作,两家都赚到了钱,革新了技术,那就超过了欧洲和日本一点,再与欧洲人合作,又能超过美国和日本一点。一点一点的积累,又一点一点的互相抵消,最后剩下的,才是我们获得的。”苏城看看后面的工人们,笑道:“中远船务,我一向以来都是佩服的,现在造船业还在上升期,你们敢于转型,确实不容易。”
胡经理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道:“改革期间,大家都在伸腿,我们伸的长一些罢了,大华实业才是……”
“您想说蛇吞象是吧。”苏城笑了起来。
胡经理边笑边摇头,道:“大华实业是条蛟龙,先吞象,后吞象,都差不多。我们现在,就是来学习吞象技巧的。”
正如胡经理所言,中远船务的工人是在拼命的学习。
自进入四车间开始,每个人都是工作满16个小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回到宿舍,他们也不是立刻休息,而是利用所有的时间,学习英语。
在国际竞标中,使用英语是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大型船舶和大型海上设备,更是如此。从询价一关开始,就要进行技术性交流,不懂专业的翻译,很容易把那些专业词汇翻的乱七八糟,如果只是这种水平的话,想拿下价值几千万上亿的高附加值订单,是非常困难的。
为此,每个中远工人都熬的双目通红,苏城即使劝说,他们也舍不得浪费机会……哈利伯顿派来了20人左右的接收团,开始对涉及合资的技术进行收检,这些外国高级工程人员,也是大家难得的学习对象。
想要追上失去的时间,只有把自己的脚步迈的更快。
在这样的气氛中,35米海上钻井大平台,也终于进行到了最后一步。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合并
海上钻井平台如同一个腰肥肚大的瘦子,纤细的下方立柱,支撑着中间两个船体的厚度。上层建筑的、则像是抽脂后的下巴,无数的褶子下没几两能用的地方。
一艘驳船牵引着平台,缓缓的驶向埕岛油田。
苏城等人坐上通勤船,跟在后面,看着前方平台降船、拔桩、托航、就位、压载……四五百名工人、工程师等人挤在甲板上,如痴如醉。
在他们眼里,陀螺似的钻井平台简直美不胜收,如同50米长的大美女,再漂亮不过了。
由于提前计划安排、预期报料并缩短工艺流程链条,实行交叉作业,原本要进行数天的工作,只用了一个白天就完成了。
当沙鸣印用对讲机报告“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众人的欢腾也影响到了在场的外国人。
詹森拍着苏城的肩膀说:“我们一定要庆祝,相信大华船业也会如此顺利。”
“大华船业订单充足,只要调整好经营,利润自然不是问题。”苏城说的很淡定。他所追求的已经不是纯粹的利润了。
詹森笑对苏城,认真的道:“这笔投资是我力主完成的,若能有成,我一定推动哈利伯顿与大华船业的进一步合作。”
苏城知道他想什么,笑笑道:“经营方面以哈利伯顿为主没有问题。我相信,以哈利伯顿的人脉关系,会让公司迅速扩大。”
“您放心吧。”詹森有点感谢的点头。新公司设在香港,但生产工厂设在大陆,就是为了利用充沛的廉价人力成本。但是,如果把经营也交到大陆来,等到大华实业的订单完成,船业公司的前途就很难说了。80年代末的中国,贸易条件比东南亚国家弱多了。
西蒙的表情则有些尴尬,只看不说话。哈利伯顿的收购步伐正在进行,它们看中了好几家公司,其中就有费诺尔船业。在这场资本运作中,身为亚洲区的销售主管的西蒙,只能听天由命。考虑到有可能变成詹森和黄种人的下属,西蒙的心情自然好不了。
胡俭立在苏城另一侧,听着他们说话,暗暗感叹。中远船务早就想加入国际竞标团了,但是,太难的他们做不了,太简单的拼不下来,最后不上不下的,继续做着修船业。
此时,他也有些担心的看着前面的浅海钻井平台。私下里估算,即使学到了东西回去,凭着中远船务自己,还是造不出这样的浅海钻井平台,随着大华船业开启中国海上石油装备的新路,胡俭担心前面的公司,把蛋糕都瓜分干净。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通勤船启动了发动机,绕钻井平台一周,挂出彩旗,返回陆地。
身后。井架处开启了大灯,像是在大海的中央点了一颗火炬似的。哗啦啦的冷循环水和轰隆隆的钻机声,让这片海域的寂静荡然无存。
苏城转身看了胡俭一眼,笑道:“胡经理,这一单就算是做完了,中远船务有什么想法?”
“自然是继续争取订单了,再怎么说,也比修船的利润好。”胡俭方四十许,看起来更年轻一些,站在船头,也是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50米的大平台,若是在国外搭建的话,或许要两百万美元,但在国内,成本仅有二分之一,即使如此,也是中远船务少有的大单了。
苏城笑了一下,道:“修船至少还能再红火20年。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海上石油装备赚的钱,不一定比修船赚的多。”
“但单人产值比修船多多了。”胡俭摸着新长出来的胡茬,道:“我们这些国企,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单人产值,因为人招进来就不能辞退,所以一定要做高附加值的工作,不能冲着纯粹的利润去,那样的经营风险太大。”
苏城不由刮目相看,道:“胡经理,中远船务如果都是您这样的领导,兴旺发达也就是几年的功夫。”
“你这么说,我可当真了。”胡俭觉得浑身舒爽,毕竟,苏城没有求他的地方,这个漂亮话,与平日里收到的马屁就截然不同了。
甲板上的庆祝声越来越大,詹森也被他的同胞扯进了热闹的人群。苏城笑吟吟的看着前方,直到视线被一片火红的衣料阻挡。
“苏厂长,我叫贺雨薇,和胡经理一样,都是中远船务的执行经理。”贺雨薇至多30岁,鹅蛋脸,长刘海,精明干练之余,仍有抚媚之色,在全是灰黄色公人的船上,亮眼的让人无法斜视。
胡俭从后面赶了上来,拨开自己的秘书,对苏城道:“苏厂长,这位是我的副手,贺雨薇。她今天刚到,就先让她上船了。”
苏城理解的笑了一下,面对贺雨薇,问道:“有什么事吗?”
“其实我本想请苏厂长吃两顿饭,熟络一点之后再提出要求的。不过,您既然问道了,那我就直接说了。我们中远船务,有没有可能入股大华实业,并共享技术呢?”贺雨薇用开玩笑的语气说正事,这要是男人的话是很难容忍的,女人却占了优势,不会觉得古怪。
苏城也不会当她是在说玩笑,皱眉道:“嗯,贺经理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入股?”
“我们掏一定比例的资金,例如30%,然后得到30%的股份,并且共享大华船业的技术。”贺雨薇快速的看了胡俭一眼,继续道:“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门路,现在看到了机会,请苏城先生不要怪责。”
她的话和胡俭先前的感慨一脉相承。只不过,胡俭明显沉得住气,能够忍受先打工后老板的命运,而贺雨薇就有些急于求成的味道了。
苏城脑筋一转,笑道道:“你们要是真的能入股大华船业,对我没什么坏处。但是,我不会提议或赞成的。”
“为什么?”贺雨薇瞪大眼睛的同时,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脯。她的身量略矮,却玲珑有致,很有看点。
苏城快速的扫了一眼,收回目光,低下头道:“现在双方各50%的比例,是各让一步的结果,如果我提议或赞成,詹森会以为我们串谋起来,想夺取控制权,反而不美。我不想打破这份信任,也希望你们能理解。”苏城说的很客气,但也悄然点出了利害:中远获得的股份,将会影响到控股权。
贺雨薇感谢的点头道:“我明白了,但不知道30%左右的股份,应该用多少资金?”
“大华实业以技术和资金入股,用了1000多万美元吧。公司的资金总额有4000万的样子。这笔钱主要用于收购国外的中小型船业公司,以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总金额预计足够了。”苏城笑容温润,一如他在人前的表现。
“收购公司我也能帮得上忙,你们看中了哪家公司?”
“荷兰的纽科公司是排在第一的,然后还有挪威和英国的一家公司,德国的费诺尔公司也在考虑范围内,这些听说都是接触过的。”
“听说?”
“收购全部由哈利伯顿完成。”
贺雨薇连连摇头,道:“这怎么行,很容易被人家骗到的,现在的私企也不在乎钱了吗?我现在就去找哈利伯顿的代表说……”
“叫詹森。”苏城纠正。
“对,詹森。”贺雨薇笑起来,精明就消失了,全留下成熟的抚媚。
苏城不由多问了一句:“你们有足够的资金吗?”
“今年,中央财政好像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我们中远有资格争取。”贺雨薇说完,兴匆匆的去找詹森去了。
胡俭叹了口气,道:“苏厂长,不好意思,贺雨薇的出身和我们不一样,到上*海以后,就一心想要办大事,给您添麻烦了。”
他也悄悄的点出了贺雨薇有背景。
其实,不用她说,苏城也清楚了。一般人哪能举手投足间,敢说拿下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另外,胡俭40岁做到中远船务的执行经理已经很快了,这个贺雨薇年纪轻轻就到了相同的位置,纯靠拼搏的几率太低。
苏城点了一下头,道:“中远航务再怎么说都是中国的公司,大华船业也不是我们大华实业的核心业务,贺雨薇要是能弄到股份,对双方都是好事。”
“但对哈利伯顿就不是好事了吧?”胡俭明白了他的意思。
苏城笑道:“所以让他去争取詹森的同意。如果他能出让一定的利益,让詹森觉得满意,那就是大家都满意的事。要是不行,那就一切照旧。胡经理,不管中远船务是否能得到股份,工程方面,还希望您多多费心。”
“一定一定。”胡俭说了,还是有些过意不去,再次解释道:“中远船务做了这么多年的下游企业,一直是想往上游发展。贺雨薇还是年轻人,急躁了些……您多担待。”
胡俭说到后面,有些说不下去了。自从研究了苏城的简历,他一直没有将苏城当作是年轻人,但是,面对面的说话,苏城怎么看怎么年轻……“我们大华也是要力争上游的,无论这次是否成功,下次还有机会。”苏城不动声色的将话题岔开了,他并不看好贺雨薇的游说,詹森不仅有外资背景,而且有哈利伯顿的外资背景,作为能在全世界185个国家开展业务的超级石油服务商,他们有的是对付地头蛇的经验。
贺雨薇就算度让两倍的利益,也不一定能说动詹森。
大华实业能用1000多万美元入股,除了现金和技术两方面的投入之外,还有隐性的订单投入。阿布扎比的瑟坦油田最少需要5个大型海上钻井平台,根据勘探情况的不同,后期可能需要8个以上。这些订单就是大华船业起步的基础。
另一方面,苏城和哈利伯顿合作多次了,中远船务的央企背景,此时反而是个阻碍。
没多久,贺雨薇就满面冷冽的回来了,詹森的拒绝干脆利落,完全不给她解释的机会。
没等询问,贺雨薇就对苏城道:“苏厂长,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中远船务,加入这次合作中?”
“这次合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购到的国外公司,仅凭我们大华实业一家的技术,在海上石油装备的竞标中,肯定是不占优势的。哈利伯顿也只是一只脚踏进这个圈子……”苏城半劝半解释。
贺雨薇见苏城心不在焉的,追问道:“要怎么样,大华实业才愿意帮忙?”
“实在是没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苏城摊开手说。
贺雨薇笑吟吟的看了他一眼,并不强求,眼波流转道:“我们下次再谈。”
看着她走下了甲板,苏城不由奇怪起来,面向胡俭,道:“胡经理,您得给我透个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胡俭迟疑的没有说出来。
“看贺经理的样子,有点不太在乎钱的样子。”在20年后,央企可以不在乎钱,但在1989年,外汇是相当稀少的东西,不是需要就能弄到的,多多少少得依靠关系,而且是私人关系。
1000多万美元,毫无疑问的是大人情。贺雨薇家庭背景再出色,也是如此。这就让苏城感到奇怪了,仅仅是中远航务转型的话,贺雨薇一名执行经理根本没必要如此积极。
以苏城的观点来看,央企这样资本雄厚,融资优势巨大的垄断性企业,完全不必追逐新兴的热点,等到市场成熟了,再以政策和资金优势压上去才是正途。IBM这种自由世界的蓝色巨人也是如此。
胡俭颇有顾忌,小声道:“如果是1000多万的话,贺经理的确能做到。”
“1000多万美元,有必要吗?”苏城投资的钱是从台塑借的,目的也是为了开发瑟坦油田,和大风刮来的差不多。贺雨薇家世再好,以中远船务的模版弄钱,十有八九比他困难。
胡俭无奈的道:“我们主动寻求外国投资,一直都没有成功,哈利伯顿这种企业,简直……怎么说呢,确实值1000多万。”
“你们想上市?”苏城疑惑的问。
“怎么会。”胡俭笑了。
“如果真的要投资大华船业,总得让我知道点东西吧。”苏城迎着海风撇嘴,一股子咸味。
胡俭想了半天,确实如此,才缓缓开口道:“收到消息,我们大概要与上远运输等几家公司合并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一章 长宁基建
国企合并,的确是大事。
苏城忙问:“合并成为什么级别的企业?”
胡俭犹豫的道:“估计是副部级的大型海洋工程公司吧。”
短短的两句话,让苏城察觉到了玄机,再问:“贺经理和你们中远船务的总经理,是什么关系?”
胡俭支支吾吾的,无论如何都不肯说了。但苏城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要是几家公司竞争这个大型海洋工程公司的主位的话,一笔外汇人情确实值得。
回到船坞,胡俭借口要检视了解情况,跑去了车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