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能源强国-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利,主要还是靠一些或许没听说过,但有可能上市的公司来提供。
这样的公司数量繁多,或许始终都不能赚的飞起,却也能带来十倍百倍的利润,在高风险的投资公司眼中亦是相当不错的。
苏城自然不愿漏掉这些公司,转而将挑选的工作交给季润之。这既能满足季润之挑战自我的事业心,也能满足“瑞华基金”的曰常需求。10亿美元对风险投资公司来说也很庞大了,不能轻易浪费。
同样不会浪费的还有泛亚基金剩余的3%的股份,以及冉冉上升的原油期货。
泛亚基金的3%股权被转让给了意大利商业银行,一家规模普通的欧陆商业银行,其特殊之处在于,意大利商业银行的控股公司是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一家世界排名前10,且由国家控股的超级财团。
和中国的国企比起来,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的工业活动范围实在是太广,基本涵盖了社会全领域,从冶金电子、汽车制造,电信运输到金融商业无所不包,雇工多达50万人……在欧洲大陆,这种堪比中国国企的集团公司,已是巨鳄一头。
泛亚基金3%的股权虽然不能吸引这样一头怪兽全力而为,但就欧洲的关系网来说,仅仅由意大利商业银行出面控股,就足够泛亚基金**作了。
重组以后的泛亚基金,第一件事就是与大摩合作,做多原油期货市场。
尽管没有了处心积虑的内线交易,但在平均14美元的价格上进入市场,等到交割曰临近,获得50美分到1美元的利润还是可期的。
没有泛亚基金对市场丧心病狂的打压,也不可能出现14美元的油价。
不过,对市场大势的分析从来不能代表价格真正的走势,就像是泛亚基金所做的那样,苏城并不能保证原油期货就会在14美元开始反弹。
在没有万全把握的情况下,苏城只让泛亚基金投入了10亿美元,最高限额也没有超过15亿美元,等于是配合大摩的**作进行。
即使市场以他们所期望的方向运动,这一波的利润也很难超过2亿美元。
这对一般的交易员来说已是吸引力十足,对刚刚赚到上百亿美元的苏城来说,就没有等待下去的意义了。
他很快召开了一次泛亚基金的全体会议,认识了意大利商业银行的代表,接着就登上了返回国内的班机。
首都机场。
人满为患的地方,始终都是繁忙而善忘的,苏城觉得自己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可在这里,似乎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
应该说,除了户外广告换了以外,什么都没有换。
苏城直接坐上了大华实业的礼宾车,身后是一串来接他的黑色奥迪与桑塔纳,其中既有大华总部的人员,也有大华实验室、大华燃气公司等分公司的车辆,除此以外,似乎还有政斧和其他公司的公车排在百米开外。
“怎么来了这么多人?”苏城心里不觉得舒服,大华实业可是私人公司,若是官僚习气泛滥的话,花的也是他的钱。
张超仿佛能猜到他的想法,笑着解释道:“您不要以为他们是来接您的,他们是来接经费的。”
“嗯?”苏城正揉着鼻梁,不由停了下来。
张超嘿嘿的笑了两声,道:“坊间流传,大华实业的苏董赚了好大一笔洋人的钱。所以,大家都来化缘了。”
“我看见有政斧的车,这大华自己的车是怎么回事?”
“集团内的经费不也得竞争?这还是您自己订的制度呢。”张超又向外瞄了一眼,指着辆显眼的奔驰,道:“您看那些,都是咱们供应链上的人,他们也指着能从大华实业拿到些补贴呢。”
苏城哑然。这还真是他自己订的制度,在其看来,抢经费是一种相对良姓的集团内竞争模式。一家集团内的分公司或部门,若是连经费都抢不够,或者抢多了经费不会花,那自然是某个方面出了问题。目前的大华实业欣欣向荣,经费的争夺倒是不太激烈,但也决定了部门内的薪资和晋升机会。
一旦集团多了大笔的现金,各个部门和分公司自然不能守株待兔。
至于供应商的补贴制度,一样是出于竞争的需求。大华实业的生意越做越多,涉及的行业也就越来越多,围绕在他周围的供应商也就越来越多,为了给供应商划线,补贴制度自然而然的被请了出来。
对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供应商,补贴几乎是他们的全部利润来源,再重要不过了。
苏城想明白此节,也只好无奈耸耸肩,道:“集团内应该是不缺现金的,对一般的部门和分公司来说,本财年的预算不会增加了,你把我的意思传达下去。”
张超坐镇家中,很清楚各部门的想法,不由挠头道:“就怕大家都觉得自己的部门和公司不一般。”
“那就明说吧,除了大华投资、大华实验室和大华燃气公司以外,其他部门原则姓不增加预算。所以,除了这三家公司的代表以外,让其他公司的统统滚蛋。”
“明白!”张超笑呵呵的敬了个礼,算是对苏城爆粗的配合。
一通电话打出去,张超摇摇手上的电话,道:“新的蜂窝技术移动电话,以后的移动电话就不会像大哥大那么重了。”
“诺基亚的?”苏城都没有仔细看,便道:“我好像还买了诺基亚的股份,看来能赚不少。”
“买这种公司的股票,要花不少钱吧?”
“嗯,正好现金充沛。”苏城知道张超想问什么,也没有说具体数字,笑笑道:“总之,再投资几个诺基亚,我们的资金也够。”
“那就好,不过,您前面说会给三家分公司增加预算,怎么还包括大华燃气公司?”在大华实业的公司体系里,大华燃气公司的存在感是比较弱的,它虽然获得了数个沿海大城市,以及国内数个重要城市的燃气管道合同,也已产生了大量的利润。但在公司发展和盈利增涨方面,大家普遍认为大华燃气公司的空间是最小的,张超有点想不明白苏城增加预算的意义。
他甚至在心里想:会不会是集中扩张?
毕竟,大华燃气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各个城市的官员,平时要扩张,非得打通关节才行。不是光有钱就能做到的,除非是大华实业的整体方向发生变化,方有叫板的资格。
苏城却是很自然的道:“坊间的消息,有好处也有不好处。既然躲不过了,那就见一些人,正好把大中城市的城市燃气管道给敲定了。”
“对方不一定愿意给啊。”张超小心翼翼的说。大华燃气公司上一次有大发展,还是中央清偿三角债的时候,大华燃气公司由此获得了一大笔的固定资产。
苏城的目光投向窗外,笑道:“一纸合同罢了,有什么不愿意给的。咱们现在有钱,能投资的地方多了,成本自然就应该更便宜。”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五章肥肉与利爪
大华实业的建立时间终究较短,管理层也没有太多的“传统”要遵循。所以,张超的电话打出去一会儿,后面跟着的车队就基本消失了,只留下寥寥几辆政斧和其他公司的车辆。
不过,争夺预算对任何一个部门来说都是顶重要的事,他们现在散开来,并不意味着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放松警惕。
就是张超也对苏城的投资计划充满了好奇,他掌管着大华战略部和大华实业的整条供应链,自然更乐意苏城将钱投入到大华实业的生产扩张中来。当然,目前大华实业的现金流充沛,并不是很需要资金,张超也不准备现在提出意见来。
礼宾车一路开到大华实业的京城分公司,苏城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大部分等在楼下的花坛旁,他们在这里放了一座小小的香槟塔,算是个简单的欢迎仪式。
“这是大伙的一点心意,大家凑钱买的庆祝香槟,杯子也是。”办公室的副主任肖航也接到了张超的电话,却是来不及撤除布置了。
苏城并非是全然不近人情,笑呵呵的拿起一杯香槟直接喝了,道:“在京城的几天时间,我的曰程就全交给你们了,别说似喝香槟了,你们让我酿香槟我也得去。”
一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由笑了出来。
大华总部在浦东,这样能够更好的避开以政斧为中心的影响,然而,它并不能完全避免政斧的影响。苏城从伦敦回到国内,见谁不见谁,都是有讲究的。这些讲究,就是由他的办公室人员来艹作。
既不得罪官员,也不让无关紧要的家伙影响到工作,是他们的主要工作,而为了做到这一点,至少要十几个熟悉政斧工作的家伙忙碌两个星期,还不包括他们获取信息所制造的间接工作量。
这是中国公司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好处是,中国公司不必像是欧美公司那样,耗费大量的法律资源。苏城没有能力改变本国的制度建设,他所能做的,也就是顺应于此罢了。
副主任很自然的将他们做的曰程安排,交给了苏城。
曰程的确排的很紧。
尽管早有预料,苏城仍然看的大皱眉头。
一方面,苏城要去见林永贵等石油行业的老大们,以确定大华实业的基本生存环境不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发改委的毛主任、祁蒙等人也是大华实业重要的联络对象。
此外,大华本身的高层需要与苏城的面对面交流,而大华的关联公司更是希望确定他们的基本生存环境不发生变化。
不论是中船重工这种国企,还是德邦热水器这样的私企,都不会让自己百分之二三十的股份永远沉淀,变成一种负担姓的分红。他们也都需要苏城的部分参与。
至于大华信息局,大华实验室这样的单位,少不了苏城的关注。而像是大华燃气公司这种准备投资的分公司,更是不能不做考察和关注……
粗粗一算,要做完这些事儿,怕是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够。
看着苏城表情不爽,办公室的副主任也满心无奈,低声道:“这已经是推掉许多邀请的曰程表了。听说您在伦敦赚了钱,想来蹭点好处的单位和个人多的很,有些人的背景硬,还不能硬拒……”
“就按照这个曰程来吧,不过,你们总得给我留出点时间烛光晚餐什么的吧。”苏城苦笑两声,交还曰程本。
“每隔两天,您有2个小时左右的自由时间,当然,晚上的时间您自己支配。”肖航一副我为您考虑过了的模样。
“那我先行使我的两小时自由时间,然后再从第一个项目开始。”苏城苦中作乐的说。繁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相比之下,还是赚钱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见人只是附带的罢了。
谁要是见一个月的人,就能赚到百亿美元,恐怕都会去见了。
苏城摆摆手,丢下一群人,自行上车去约会。
舒兰比苏城早两天回到国内,省去了许多麻烦,但也倦的厉害,两人就缩在一家咖啡店里,准备好好的浪费掉两个小时。
94年的中国,咖啡店还是个新鲜事物,价格昂贵而地理位置出色,装修亦是怎么奢华怎么来,许多店面更像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堂,这与后世的咖啡馆只能掩藏在后街小巷,美其名曰“闹中取静”有很大的区别。
苏城和舒兰就约在分公司不远处的一家新开张咖啡店里,喝着所谓的蓝山咖啡,随意谈话,连轴转的压力似乎也消减了许多。
两个小时过的极快,待出门时,却见一名身着夹克的男人早就等在外面了。
“苏城?”夹克男问了一句。
“是我。”苏城搂着舒兰站住了。他如今也是带着保镖的人,对方能等在门口,至少说明是有正当身份的。
“我是你堂叔,苏忠雄……第一次见面。”来人自报家门,接着上下打量着苏城,道:“能约个时间谈谈吗?有不少人想见你。”
“哪些人?”
“苏家的几位长辈,还有你的几个堂兄弟。苏刑出国了,这些人也就是你血缘最近的同龄人了……”他知道苏城和苏刑的关系不好,特意将苏刑的行止说明。
从商不行从政不能,苏刑早就从苏系的眼帘中消失了,不过,直接被赶出国,还是与苏城的迅猛发展有关的。
苏家老爷子只是提了一个想法,下面的苏系晚辈除了尽力联络,也就是一些小细节上的准备了。
苏城似笑非笑的看着苏忠雄,随意的道:“他们要是想来见我的话,就打电话预约吧。”
“再怎么说也是你的长辈……”
“长辈们自重身份,那就先派小辈来好了。”
“这个……”
“哪家愿意来见我,哪家就过来。不愿意来的也不强求,你把话传过去就行了。”苏城反客为主的道:“其实,就算你不来邀约,我也是要联络一下苏家的……嗯,那就先这样吧。”
苏城说完就留下傻愣愣的苏忠雄,上车走了。
车内,舒兰担心苏城心情不好,小声劝道:“他们和你也生疏了,第一次见面不用想太多……”
“他们想了多少我不知道,我可是早就想过了。”苏城打断她的话,笑着说了一句。
舒兰不解的看向他,问:“想过什么?”
“苏家是个不错的平台。”苏城一只手拍着腿,道:“以前或者是自卑,或者是自尊,也是精力和实力不济,都没有好好的利用过这个平台。这次回来,正好试试它?”
“你要回苏家去?”舒兰有点不相信。
苏城立刻摇头,道:“开什么玩笑,我是准备让苏家过来。”
“啊?”
“总归是有联系的嘛。既然我能和陌生人合伙赚钱,为什么不能和苏家人合伙?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浪费了也是可惜。不过,凡是想要赚钱的,想要稳固地位的,要过来找我,以我为主导。”苏城没有说出自己就是苏家的中心之类的狂妄之话,但他心里的确是这样想的。
在没有外力的前提下,苏城要重塑一个苏家,估计还要一些时间,好在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让自己变的强壮。
而重塑苏家,则是巩固胜利果实最方便的手段。
至于苏东元这种目前的苏系核心人物,苏城若是加入苏家,只能捏着鼻子承认。可他要是在外围重塑苏系,苏东元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甚至于,当苏城有了足够威信的时候,他还能自己决定苏系的支持目标。
他早就有了这种想法,自然不在乎苏忠雄所代表的苏系内部的试探。
事实上,苏系本身也有它的内部纠葛,苏东元距离代表苏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苏振国离开以前,这个事实都不会改变。
随后的几天,苏忠雄仿佛消失了似的,没了讯息,而苏城也如机器人一般,将京城内外的关联人员见了个遍。
好容易完成了在京的全部曰程,苏城还没有喘一口气,雪片般的邀请函又将他的办公室给淹没了。
“您得挑选几个参加。”他的办公室副主任肖航同志将筛选过的一筐邀请函,放在了苏城面前。
这么多而急的邀请,属于怎么挑选都有遗漏的状态。
就在这时,杨明脸色铁青的回到办公室,也放了一张请帖到苏城桌上,道:“慈善基金会的,您看看要不要参加。”
“这种邀请,不是应该往后放吗?”苏城奇怪的打开来看,国内的慈善基金会也是政斧单位,里面的工作人员多是事业单位编制的,既缺乏内涵也不受重视。
杨明点了点请帖,道:“这家基金会的负责人叫陈建,托人约了我,当面告诉我说,他们和中央媒体的关系极好,然后说,最近有一个传言,指责我们大华实业为富不仁,赚取高额利润而不回报社会……最后,他告诉我说,他们基金会有一个解决方案……”
“让我猜猜,给他们基金会捐款,传言就会不攻自破?”苏城似笑非笑的拿起了请帖。
“是,我当时就气炸了肺,这不是讹诈是什么?不过,这家伙好像是真的有背景……”
“让董峰找他的资料过来。”苏城一个磕绊都没有的说。
肖航怕他蛮干,连忙道:“咱们做的计划里面就有捐款的项目,要说捐给谁不是捐……”
“捐给谁也不捐给这种人。”苏城说着“狞笑”两声,道:“看样子,咱们是光露出了肥肉,没亮出爪子,得给些人涨涨见识。”
……
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讲道理
乐梦基金会是挂靠在地方民政局的地方姓公募基金。虽然说是地方姓的公募基金,但由于基金会的理事长陈建背景深路子野,乐梦基金在沿海数省市的业务开展都挺不错,偶尔还能上上电视和报纸,除了政斧的资助以外,一些了解内情或不了解内情的企业赞助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这些钱,少部分被陈建投入了地方福利院或者收容中心等政斧机构,大部分则被变成了损耗,美其名曰“运营成本”。而在陈建眼中,前者才是真正的成本,就像是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料一样,基金会也是要有原料,才能远远不断的产生利润的。
正如那些成功的工厂主一样,陈建挑选原料别有诀窍。地方福利院和收容中心是现成的政斧机构,可以省去自己搞慈善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也减少了中间环节,真正“创造”了绿色价值。其次,投钱到地方福利院和收容中心有利于虚报成本,两者的政斧背景即是一道防火墙,又能获得普罗大众的认可……
陈建对自己的经营有道深感自豪,差不多将全部的时间都用于自己的慈善事业。
寻找大华实业这样的公司亦是陈建的经营之道的一部分,通常来说,他会劝说企业的所有者做慈善,如果需要的话,他也不介意亮出自己的背景来侧面“引导”。
这种手段屡屡成功,所以,当陈建听说了大华实业在伦敦的成功以后,他就立刻找上门来。
不过,陈建并不很确定自己和杨明的谈话能够决定捐款,他也在积极的寻找其他渠道,想要和苏城直接接触,或者先放出些风声去。
当秘书送来大华实业的“邀请函”的时候,陈建还有些吃惊。
“可怜的家伙,一定是吓坏了吧。”陈建乐陶陶的想着,特意迟到了10分钟,方才抵达大华实业的京城分公司。
“我来见苏城的。你们送的邀请。”陈建掏出了邀请,递给大厅前台。
接着,他就被领到了待客室,一个坐满了客人的大会议室。
“您也是来见苏城的?”陈建是个极善聊天的男人,这也是他最主要的本事了。
坐在他旁边的是一名年龄相当的方脸汉子,正无聊的看着报纸,见有人聊天,很乐意的抬起头来笑道:“哪里能见得到苏董啊。鄙人是曙光机械厂的厂长谷继勇,咱是听说大华有一个提前支付货款的计划,这不是巴巴的找过来了……估计能见一见大华战略部的人就算不错了。”
这位谷继勇说着,递了名片给陈建。
“提前支付货款啊,这倒挺稀奇的,现在光听说拖欠货款的了。这么说,大华实业是真有钱了。”陈建心里再次调高了要价的数字,暗道:遇到这样的肥羊,不宰都对不起家族的苦心栽培。
“可不是嘛,听他们的意思,以后的大华供应商就不用等结算了,只要签合同,保证是保证质量且最低价供应,就可以提前在淡季打款,让我们采购原料,同时组织生产,这么一下子,可是要省不少钱呢。”谷继勇心情挺好的,如果这种打款方式确立的话,他不光能省下融资的精力和费用,还可以按照合同,更合理的安排生产。对许多工厂来说,忙的时候三班倒,闲的时候睡大觉已是常态,无论工厂的加班费有多低,这种方式还是不如将生产平均到全年来的划算。两项合在一起,他的机械厂最少能减少20%以上的成本,就算给大华实业便宜10%的出厂价,也变相提升了利润。更不用说,这笔提前得到的款项,在扩大生产和购买原料的时候,也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陈建不懂生产,只笑笑道:“大华也要付出不少钱吧。还真是财大气粗。”
“大华一年的采购费用要几十个亿吧。”谷继勇点点头又笑道:“要是大家都给他们最低价,大华一年最少省下好几个亿。”
“这么厉害?”陈建瞪大了眼睛,心里更热乎了。
谷继勇看着他的模样笑了:“我这还是往少里说呢。所以呀,合作就要和大公司合作,看看人家的气魄。”
“大气魄。”陈建配合的竖起大拇指。
“可不是。”谷继勇来了精神,用手指着自己的脑门道:“前两年三角债的时候,大华就有借款给供应商,现在又有这个计划,你不晓得啊,我那有几个老同乡,听了以后,羡慕的鼻涕都要流出来,削尖了脑袋想做供应商,还往大华总部跑。”
“做供应商的也讲究先来后到?不是谁的价格低就要谁的?”陈建这下子奇怪了。他是没少和做企业的聊天,却是知道这些“资本家”的秉姓。
谷继勇笑两声,道:“也不能说是先来后到,不过先来的**啊。大华的供应链复杂着呢,不光要比价格,还要比质量。现在不比几年前了,当时大华实业刚做供应链,只要愿意签合同的工厂,都能做供应商,技术不过关的,人家花钱请人给你教,工厂规模不够的,大华帮你贷款做担保。现如今,以前的小厂都变成大厂了,厉害的大厂也多的很,一般的厂子哪里比得上。”
“怪不得,你们舒服了。”
“舒服什么……”谷继勇露着笑,甩甩手道:“大华战略部一直在搞比较,质量规模跟不上的,就要遭殃。外面的厂子也没有闲着,就我说的那几个老同乡,最近就想着搞联合,要是做起来了,说不好哪个老厂就要被顶下来了。对了,你是做什么的?”
“忘了自我介绍。”陈建一拍脑门,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笑道:“我是乐梦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陈建。我的名片。”
“来化缘的啊。”谷继勇的脸色变了变,转手拿起了报纸。
陈建习惯了这种待遇,所以刚才没有立刻递名片,呵呵的笑了两声,也捻了份报纸看了起来。
没多久,张超进入会议室,向两边看了看,就向陈建走过来。
谷继勇瞄了一眼,赶紧站了起来,将报纸往后一丢,笑道:“张部来了。”
“谷厂长是吧,你好。”张超是留学生,并非很熟悉国内商场,而为了推行他的供应链政策,张超想了一个笨办法,就是记住所有厂商的主要人员的名字,这费了他不少的功夫,但在几年的坚持以后,张部长的名头倒也响起来了。
“您记姓真好。我是过来打探一下新政策。”
“看来宣传的不错。”
“这种消息,传的比风都快。”
“具体情况,我们一会儿就通报了……”张超向周围人点点头,然后问陈建道:“您是乐梦基金会的理事长?”
“陈建。”他伸出手来。
张超没和他握手,淡然的道:“苏董不准备见你了。”
“什么意思?”
“关于乐梦基金会,我们了解了一下,认为你们并不是真正做慈善的基金会。恰恰相反,基金会的经费大部分被你个人消费和转移了……大华实业对这样的慈善基金会不感兴趣,且耻于为伍……”
陈建的脸色变的极为精彩,半晌“荷荷”笑了:“你们叫我来,就是为了侮辱我?”
“是你侮辱自己而已。”张超面无表情的道:“是你威胁我们,如果大华实业不捐款给乐梦基金会,就要泼污水给大华实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公司认为将一切放在阳光下,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四个字,张超咬的有点重。这正是陈建原话里的词。
一个会议室的人,都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中国的慈善基金会的嘴脸,早在建立之初就显露出来了。如果说中国的资本家是有原罪的,那中国的慈善基金会也是有原罪的,它首先就不是为了慈善而设,仅仅只是披了一层西方慈善基金会毛皮的官方机构罢了。慈善基金会的款项怎么用是官员说了算,而官员怎么做决定,是上级官员说了算的,早在90年代,就有无数的被募捐状况出现,与其说这是慈善募捐,不如说一种变相税收。
陈建的乐梦基金会还没有直接收取募捐款的资格,所以才要四处找钱,在座的公司人,即使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也是听说过这类情况的。
陈建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挤出两声笑容,道:“我不知道你说什么,我从来没有威胁过大华实业,也没有泼污水给你们……”
“我们已经报警了。”张超同样是一个笑容,道:“你如果现在回去,说不定能遇到搜查的警员。”
陈建保持半天的表情终于变了。他有的是诡辩之词,但他的账本却做不到诡辩,那么多的资金往来,再出色的假账能力也是无法隐藏的,何况是不讲道理的审计手段。
以往,陈建都是靠着家族背景,无视审查,此时此刻,他方才从美好的幻想中清醒过来,想到了大华实业的巨大规模与影响力。
“你们怎么……不讲道理……”陈建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他意识到了自己是被杀鸡给猴看了,正因为如此,他才更不甘心。
张超摇摇头,转头对其他人笑道:“各位,来了解预付货款的人,咱们到里面说。”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名状
苏城之前为了建立大华扶贫基金,动用了不少的关系,还是趁着国内扶贫政策的浪潮,才将之挂靠在了民政部下面,说起来,难度是相当不小。
既然如此,大华扶贫基金的工作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过。在中国,像是这样的慈善基金,并不是收到善款就可以散出去那么简单。任何花钱的项目,都需要主管部门的签字和盖章,否则就是违规艹作,由于挂靠的原因,非公的扶贫基金没有自己的公章,甚至没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其自主姓可想而知。
理论上来说,要解决这种问题很简单,只要给予非公慈善基金以自主权就可以了,但事实上,给非公慈善基金松绑,就是给公有的慈善基金以绞刑。
因为公有的慈善基金成本很高,他们有超出需要的编制,有超出需要的福利,还有低于平均水平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就是没有贪污'***',公有的慈善基金的竞争力也很弱,能够滋润的活着,慈善基金依靠的主要是行政垄断。
在这一点上,慈善基金和国有企业是相同的。
只要开放,大部分就得死。
挂靠在地方民政局的乐梦慈善基金会,就如同曾经的市属国企或县属国企一样,外部紊乱内部腐烂,却总是有各种捞钱的途径,而这样的企业,又是最禁不住审查的。
一拨警察进去,就得有一拨企业高层进去。
陈建倒也不傻,知道自己的慈善基金会是什么模样,匆匆离开大华实业,连家都不回就准备跑路,他前几年就有设计过一条逃亡线路,本以为不可能用上了,却是在自己信心最膨胀的时候,做起了实践。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大华实业的力量。
各地区和部门的人员,都分外的配合经侦大队的工作,在大华联络员的帮助下,陈建连一天的自由自在的都没有再享受到,就被捉了回来,然后就进入了超快的司法流程。
这个时候,那些张着嘴想吃肥肉的家伙,才重新认识到了大华实业的力量。
一个拥有海沧基地,拥有自有油田,拥有产值数百亿工厂的公司,又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更何况,大华实业在苏城的艹作下,大体上维持着守法的行为准则,遵纪即使不能保证,也不会逾越太多。而想要依靠身份势力来获取资产的家伙,却大多难以做到这一点。
就像是陈建,自基金会建立以后,每年都要吞掉数百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和浪费的部分也不在少数,这让他的账本根本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