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能源强国-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工作人员更有人疯魔似的,捡起一根头发,兴奋的又喊又叫,好像有人吹口气,就能把它变成充气娃娃似的。
墙上翘起的墙皮也被用大幅的画像盖住,看上去十分喜庆。
往复检查的工作人员好似独眼龙一般,不停地瞄正花篮、花盆、画像的位置。
黎涣祥不自在的想爬到栏杆上看一眼,也被人瞪了回去。
“有什么了不起的。”黎涣祥只好乖乖的坐在椅子上,百无聊赖的玩弄一根扶正器。这东西也是采购来的,全国过百家石油设备厂,几乎个个都能造它。苏城设计的品种,只是有一些小结构上的细微差别,交给配套厂毫无障碍。以苏城重点突破的策略,这种供大于求的微亏产品,自己生产简直是占用生产线。
门外的工作人员,突然走了进来,指着扶正器,道:“危险品请放入展览柜中,有锁子吗?”
“这是什么危险品。”黎涣祥气的跳起来。
苏城咳嗽了一声,道:“老黎,听人家的。”
工作人员总算露了一点笑容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麻烦配合一下。”
黎涣祥将扶正器给放到了架子上,还是不高兴的道:“就这光秃秃的会议厅,总不能来领导吧。”
“总有路过的可能。”
话音刚落,又有一名工作人员冲了进来,喝道:“领导到2楼了,都坐好,不许东张西望,变动位置。”
大片的皮鞋敲地声,已经传了进来。
黎涣祥这才收起好玩的表情。
随着脚步声一起的是说话声,由远及近经过会议厅前门,在中间窗户处停顿了一下,却是从后门绕了进来。
“这是你们做的新设备?”众人拱卫的中间,是位眉眼浓重,腰直背正的领导,看中的正是管杆减磨接箍。
这件东西,完全是苏城设计出来的,旁人谁都不认识,一时间无法答话,急的挤眉弄眼。
霍昌一个激灵站了起来,却口不能言,求救的看向苏城。
于是,大家都看向苏城。
领导秘书恰如其分的介绍道:“这位是从北京来的齐部长。”
“齐部长好。”苏城侧身而立,轻吁了一口气,尽量用均匀的语速道:“是我们设计的新设备,叫做抗偏磨系统。这是一套专为减少油井磨损而设计的解决方案,在全球尚属首创,即将安装5000台在油井上,预计每年能为国家节省2亿元的开支。”
在齐部长到来的瞬间,苏城就意识到了机遇来临。要是运气够好的话,中央领导一句话,就能让“抗偏磨系统”从小单变大单。于是,他毫不犹豫的把产品报告会使用的说辞,给放了出来。
齐部长主管宣传多年,对名词非常敏感,一下子抓住重点:“解决方案?”
“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设计的方案,例如油井磨损,就是油田常见的问题。解决同样的问题,油田以前要用4000元到1万元,我们的系统只需要一半投入……”苏城回答的中规中矩,令后方领导们松了一口气。
会议厅外的工作人员默默的想:不知又是哪个单位的家伙要转运了。历史上,因为问答出色而被一路提拔的例子,可是屡见不鲜。
就在苏城如常回答第一句话的同时,在部委办公厅工作的苏刑正饱含着优越感挤了门,准备守在大秘身边听候调遣。
视野内,全是男人的脊背和屁股。
苏刑又挪了两步,才看见领导的侧影与幸运儿的背影。
“这个人好像见过。”苏刑的记忆力不错,皱眉想了一下,又赶紧换到对面的位置。
转瞬,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出现在苏刑面前。
“苏城!”苏刑简直是大惊失色,幸运儿是苏城?
刹那间,他的优越感全消,莫名的想起了不苟言笑的祖父。在苏刑眼中,苏城和普通的幸运儿,那是完全不同的。
哪怕是将苏城提拔回北京,也是苏刑无法接受的灾难。
甚至齐部长一句玩笑话,听到爷爷耳中,都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如果说,他心底里最担心什么,那就是苏城了。早期,他担心父亲过度补偿苏城,幸好这家伙的脾气又臭又硬;如今,他最担心祖父偏心。当日苏城带着“新长征突击手”的头衔杀回北京,而且直接见到爷爷的一幕,已经不止一次的出现在他的噩梦中……一瞬间,苏刑又想到:苏刑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怎么懂石油机械,还说的头头是道。
“这是冒功吧,一定是冒功。”苏刑暗忖:这家伙的“新长征突击手”好像就是因为技术成果得来的,中文系学生的石油技术成果?哼!冒功冒出经验来了。我就不信,你还真懂技术……有了决断,苏刑迅速退到后面,对一人窃窃私语。
“这样好吗?”此人是位年轻的大学讲师,曾在北京与苏刑有一面之缘。
苏刑重重点头,道:“你不是想调动到中国石油大学吗?把这个冒名的家伙弄下来,直接等消息就行了,快点,部长要走了。”
年轻的讲师咬咬牙,拨开前面挡路的人,站在部长和随从专家的身后,仿佛自言自语似的,小声说:“扶正器和加重杆是早已有之的东西,怎么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系统,还全球首创。”
这句话的杀伤力可是不小。
陪同齐部长一起来的正是中国石油大学的专家,他皱皱眉头,又看看周围的媒体,不由轻轻咳嗽一声。
齐部长已经准备走了,听到声音,又留了下来。
安静了几秒钟后,专家站出来发问:“可否再描述一下这个解决方案的全球首创性。”
哗哗的闪光灯落了下来。
苏刑握紧了拳头,暗自得意。这位中国石油大学的教授的存在,就是为了问问题,以确定技术真实性的。只要几个专业性的问题问倒苏城,他过后肯定要受审查。到时候,光看他的学历证书,都能坐实这剽窃罪行。
苏城沉默了几秒钟。
就在苏刑以为他要胡说八道的时候,苏城整理好了思路,点头道:“好的,这套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管杆减磨接箍,扶正器和加重杆做了一些细节上的修改,以适应前者。管杆减磨接箍由我设计完成,并注册了共计27个专利,黎涣祥同志负责工艺设计。这套系统摒弃了以往加硬抽油杆以抗偏磨的方式……”
专家沉吟了一下,又问:“那么,接箍和抽油杆之间的摩擦,也会造成磨损吧,这里如何解决?”
苏城毫不犹豫的道:“这将是抗偏磨系统日后的主要磨损,我所设计的接箍的不同之处,在于里面的三弧形减磨器,根据公式计算,使三个弧片产生摩擦,既能维持接箍作用,又能减少不必要的磨损……”
他拿起管杆减磨接箍,三下五除二就给拆了出来,露出里面的三弧形减磨器。
光是这个动作,就能说明专业性了。
苏刑看的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
专家又问了几个问题,见苏城回答无误,才向齐部长轻轻点头,退了回去。他有所怀疑,就站出来质疑,根据不同结果,齐部长可以做出弥补,也免得闹出把暖水瓶看成炮弹的笑话。
齐部长得到暗示,接口笑道:“不错,这个三弧形减磨器也有设计专利吗?”
“是的,弧线是计算出来的……”
双方你问我答,气氛愉快。
苏刑不能置信的看着苏城,像吃了苍蝇一样腻味,心里清楚,自己刚才的小动作,是真正的偷鸡不成蚀把米。因为齐部长原本已经准备离开了,但因为专家诘问了苏城,才再次逗留。
现在看来,似乎还真聊上瘾了,那苏城几乎将整套系统都给拆开了。
一群人,竟然在会议室里呆了二十几分钟,这是仅次于高层面谈的长度了。苏城也成了视察过程中,单独交流时间最长的干部职工。
最后,到齐部长走的时候,他更是主动拉着苏城的手合影留念,并用另一只手拍着苏城的手,对着摄像机和众人说:“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看到苏城这样的年轻同志能够锐意进取,独立自主的完成技术创新,我很欣慰。这证明,我们的大庆精神,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能够薪火相传,一代代的走下去。希望各级领导干部,保存、培养我们的火种,继续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传统。”
在场的一群大庆领导,边听边想:这货是谁啊!
(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巨单
霍昌必须扶着墙才能站稳了,心中呐喊:“大单……不,巨单,是巨单!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你们这些大庆油田的喽啰们,敢不采购一万套!”
要是给他一个悬崖,霍昌定然要引颈高歌一番的。大庆的油井数量是胜利油田的3倍,差不多7万口的样子。任何与之相配套的订单,都能养肥一家企业。
油田领导们深深的看了苏城一眼,好像记住了他似的,继续跟上齐部长的脚步。
苏刑胸闷的要死,恨不得喷口血出来才清爽,赤红了眼睛,躲进了人群。
当他在北大校门前,骄傲的“宣示主权”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要躲着苏城走。
齐部长走马观花的听了油田关于勘探成果的汇报,就去了火车站。大庆油田的领导们将齐部长送上火车,立即杀回勘探处,开始围观苏城。
后者喝着黑龙江水泡的龙井茶,态度谦逊的对众位领导笑道:“我是大华实业有限公司的副厂长苏城,这次来大庆,主要为了推销我们的抗偏磨系统。”
领导们恍然大悟,怪不得没听说过这个人。
唯有那邀请苏城的领导隐藏在黑暗中,力图让自己隐身。
油田书记脸色很不好看的问:“大华实业的厂址,具体在哪里?”
“嗯,在东营。”
油田书记分明听到蛋碎的声音。
胜利油田的人,跑到大庆油田来做“火种”,薪火传承大庆精神,这不是扯蛋吗?
谁的蛋,能受得了1000多公里的撕扯?
偏偏齐部长是中央领导,且是中宣部的大BOSS,油田书记非常肯定,不管自家宣传不宣传苏城,人家是宣传定了!
想到此处,书记忧伤的叹了口气,说道:“无论如何,小苏和他的大华实业,给我们大庆油田涨脸了,这么好的抗摸系统,就定一些吧。”
这种领导,是不说具体数字的。就是“抗摸”的读音,着实让人好笑。
苏城憨厚的笑着,将领导们送出了门,转过头来,立即对董建江道:“你快点去找高部长,请他催催,快点敲定单子。”
等董建江去了,他又对霍昌道:“你现在去打长途,告诉家里,明天找遍所有的报纸,把关于我们的消息,用大字报贴满油田,再请老厂长出面,要求增加订单。”
现在可不是谦虚的时候。大庆的订单怕拖,胜利油田的订单也要抓紧追加,再怎么说,这都是中央领导赞许的好东西呢。
霍昌掏出笔记写下来,并问:“要求增加多少。”
苏城想了一下,道:“最好再增加5000套。”
“好。”霍厂长高兴的道:“这就又是1000万了。”
黎涣祥倒是有些担心的道:“1万套的话,今天的生产任务就排满了。”
“那就增加机器,或者再外包一些零件出去。”苏城不怕别人仿造。其实,要是想仿造的话也是极简单的事儿,但油田可以说是早期油田最守规矩的国营企业,它对专利权的遵守,比国内许多合资厂都要好。
因为油田是面向世界做生意的,而且不差钱。小到window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大到海上钻井平台,它都按照规矩购买正版产品,是世界有名的好用户。别说1万套抗偏磨系统,10万套都能不眨眼的吞下去。
一群人迅速活动起来。
仍然是茅台酒开道,辅以中华烟巩固战壕,很快就将大庆负责此事的欧阳局长找到了。
大庆机械厂估计也是做了工作的,双方见面的时候,薛洁与庄主任同时出现。
苏城微微错愕,却是看着薛洁笑道:“好久不见。”
薛洁很不情愿的说:“好久不见。”
她明显是被拉来使美人计的,态度不好意料之中。
庄主任轻轻敲了敲桌子提醒薛洁,旋即笑道:“苏厂长名声大振,我爱人都问,那个胜利油田的远征军你认识吗?听说是中文系自学成才的,还好像要调到油田做技术处的处长。我很羞愧啊,我也是中文系的。”
众人哈哈大笑一圈,这才围着会议桌坐好了。
双方从1万套抗偏磨系统谈起,一路又是讲价,又是讨论自产分包……着实热闹而无趣。
苏城由着霍昌去说,自己盯着薛洁上下打量。
正大光明的对视,却让薛洁有些恼怒,她也是敢想敢做的性格,一拍桌子就坐了起来,问:“苏厂长,你要怎的?”
正在谈判的两个人,立即住口看了过来。
苏城微愣,却若无其事的说道:“我听了半天,还是价格问题。欧阳局长,您看这样如何,整个系统是要包括抽油杆的,我们提供更便宜的抽油杆给你们,将大系统的价格降下来,老董,这方面你来说。”
薛洁顿时化身母豹子,庄主任也傻眼了,这是要把他们已经捞到碗里的肉,夹给别人啊。
庄主任狼狈不堪的回身救场,但已无济于事。
除了高产深斜井之外,抗偏磨系统并不需要搭配高端抗磨抽油杆,而要用普通抽油杆拼价格的话,北京石油机械厂有着大庆机械厂拍马难及的优势。
欧阳局长是明白人,他代表的也是油田利益,而非机械厂。虽然有所倾向,但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他当然要先完成自己的工作。
最终,苏城得到了1。4万套抗偏磨系统,外加8000根抽油杆的订单。
按照此前协议,北石机只赚10%的毛利润,多出来的5%归大华实业,即使如此,也美的董建江鼻子里冒泡。
对一家临倒闭的工厂,能开工就是最大的奢望了。
会议结束,薛洁一脸愤怒,道:“你们这下满意了,可以得意的回山东去了。”
苏城却呵呵的笑着,说道:“我是要回去了,霍厂长和老董还得再忙一段时间,趁热打铁,环游全中国!”
霍昌用黄梅戏的腔调,唱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薛洁呆了片刻,目送苏城等人离开,突然有些羡慕他们。
(未完待续)
第七十四章 夸街
至油田,苏城是被花车接回去的。
大华实业的工人们,生生用扳手和钳子,把一辆男性解放车扭成了女性游览车。要不是苏城坚决反对,恐怕还会带上大红花。
花车的两侧,塑料花被报纸和标语所代替了。“大庆精神”,“薪火相传”等词句,用红纸贴在白布上,煞是醒目。
苏城哭笑不得的听车上车下的工人喊“大庆火种”,心下想:国人其实并不缺少幽默细胞,无论条件艰苦与否,始终保持乐观精神,或许才是5000年薪火传承的秘诀。
车行四五里,路边开始聚集起看热闹的人群。
工人用手卷起话筒就喊:“苏城,你给咱胜利争脸了!”
还有开玩笑的叫:“苏厂长,您把大庆的火种带回来了,人家以后可咋办啊。”
苏城心下了然,对大多数胜利工人来说,领导和媒体的称赞只是诱因,“科技创新”只是浮云,他们更在乎苏城“战胜”了大庆。在他们眼中,这就像是一个中国人到了外国销售商品,结果受到外国领导人的盛情赞扬一样……“扬我厂威,爱我胜利!”的喊声,始终相伴左右。
苏城笑的十分憨厚,几千万的订单拿给了大华,还要受到一个城市的赞美,多少是有些难为情的。
一辆解放车,伴着四五十人的小队伍,竟是敲锣打鼓的要穿行全市,苏城瞅空溜了下来,直奔总部大楼而去。
欢乐的人群才不管主角在不在,继续开着花车闹腾。
溜进总部大楼,苏城才轻轻抹了一把额头。
楼内认识他的人也不少,但行政人员的情绪内敛,只是打招呼的人多了些,也不免有人问东问西。
作为万年老二的胜利油田,但凡找到一点点机会,都不忘刺大庆的菊花一下。
爆菊者英雄,是默认的规矩。
等在林永贵办公室外的人,依旧是那么多,且多是油田二级部门的负责人。
孤东指挥部的书记亦在其中,拉着苏城的手说了几句话,主动笑道:“看在你薪火传承了大庆精神的份上,让你插个队,站我前面。”
他前面的采油四厂厂长一看,也笑:“老茅将我的军,小苏,来,咱也给你加个塞。”
这些二级单位的领导,十有八九是老副厅,又表达出极大的善意,苏城只得一个个道谢,最后站到了队伍的最前列。
片刻后,他就进了副书记办公室。
绕过屏风,就能看见林永贵端着茶杯,姿势拿的极稳。见是苏城,那严肃的表情,却一下子眉飞色舞了:“小苏,去了一趟东北,给大庆争脸了。”
他开着玩笑,干脆站了起来,说:“前两天在北京开会看到报纸上你的名字,我就给老刘说,你们大庆人,要感谢我们胜利人,否则,我就不借‘种’给你们……那家伙,脸黑的像炭一样。”
苏城脸也黑的像炭一样,心想:老林同志,您得有多无聊,才玩这种游戏。
林书记难得笑的肆意。
1000多公里外的松嫩平原,突然有人发出被扯蛋的吸气声。
笑够了,林永贵才拍拍苏城的肩膀,道:“我们上会讨论了一下,决定增加抗偏磨系统的采购数量,以前是5000套对吧,加到1万5千套,总不能比大庆订的还要少。”
最后一句,暴露了加订单的主因。
这样一来,订单总额就有近2。9万套了。
苏城极快的计算了一遍:每套系统1660元的毛利润,比例高达83%……利润总额则有4800万之多。
无论哪个时代,这都是一笔巨款了。
苏城一下子笑了起来。
“高兴了吧?”林永贵吹着茶杯,淡定下来,道:“回去以后,一定要组织好生产,不要拿了订单没办法完成,到时候,可别指望大庆放你一马。”
“您放心吧。全体总动员,大干100天,又好又快完成公司生产经营建设。”苏城熟练的背了一条宣传语。
出得办公室,又向一群老领导们道谢,苏城才沿着街道走回去。
大华实业同样张灯结彩,但厂区却看不到人。
直到厂办大楼,才见工会主席陈良,带着手下的“大娘别动队”在写黑板报,拳头大的粉笔字是“锐意进取,自主创新”八个大字。
苏城打了声招呼,就笑问:“陈主席,怎么只有你们几个人在忙?那几个帮手的小伙呢?”
“林厂长下令,凡是40岁以下的男人,全部上生产线,不上的不是男人。”陈良伸着胳膊腿笑。
“生产任务很重?”苏城没想到不声不响的林厂长,竟有此魄力。只是,若非任务繁重,魄力这种东西也是不必出现的。
陈良无所谓的道:“能忙活的过来。三班倒,还有人主动加班,哪还有人折腾的动。我们工会计划,趁着这股子火,等周末了组织活动,大家乐呵乐呵。”
“大家情绪怎么样?”
陈良奇怪的看了苏城一眼,道:“那当然是高兴了,六十块工资的人,都拿到90块了,七八十块的,现在拿到一百多。要不是规定工作时间不许超过12小时,我看有人敢不睡觉。”
苏城哑然。
他的思维又穿越了。放在20年后,连续三班倒或者12小时工作,指不定要引起多少抱怨和抗议,但在80年代国企普遍开工不足的背景下,能够加班加点的进行生产,简直令人嫉妒的眼红。
在农民年收入三四百元,现金不足百元的背景下,大华实业的薪酬水平堪比后世的外企,这种情形下的加班,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苏城突然想到舒兰那日用荤油做春卷,说板油难买,转头问道:“那工人拿到工资,能买到商品吗?”
陈良嘿嘿一笑,道:“抢呗。”
身边几位大娘,也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的10年里,通货膨胀和物资紧张轮番儿出现,有时候一起来,衣服、被罩、火柴、副食品,或者冰箱、彩电、洗衣机……无论是耐用品还是日常用品,都在抢购的范围内。
苏城也遭遇过抢购浪潮,只是有了美元后,改去华侨商店购物——中国人生产的最精致商品,这个时期都是用来换外汇的,在不追求高科技的前提下,生活品质并没有多少降低。
“以前,咱们遇到物资短缺怎么解决?”苏城一边问,一边向办公室走去。抢购来的多了,各国企都有自己的招数。
陈良就得意的笑道:“我们以前都是换。咱们和化工厂的关系好,给他们多批点材料,再通过他们联系化肥厂、化纤厂、再联系地方物资局、副食品厂和布料厂。这几年油田效益好,从上面也能要来东西。”
苏城也笑,这个交易链可真不短。要说起来,八九十年代,甚至到21世纪初,工业上游企业的生活都不怎么样。
进到办公室里,陈良更是食指向上,点睛道:“最主要的是,油田有外汇。”
苏城颔首。初来东*营,他就见识到了油田的进口大客车,对油田的外汇价值深有体会。
不过,在苏城眼里,吃不起肥肉;说起幸福多少有些心虚。
苏城想了想,道:“陈主席,你能不能给咱搞一批好肉?大家劳动强度这么大,清汤寡水的,身子怕是撑不住。”
东营有肉铺,数量还挺不少。但职工一方面舍不得买,一方面要抢着买肥肉。谁都舍不得把有限的钱,花在排骨和腱子肉上。
苏城所谓好肉,在此时有一个形象的标准“四指厚的膘”。
在饲料尚未大行其道的时候,膘肥体壮的猪,还真是挺稀罕的,味道也相当不错——不是体魄健壮,基因优良的猪种,它根本长不出四指厚的膘。
陈良以为苏城想给职工食堂加餐,一拍胸脯道:“您说个数,我弄来给您送过去。”
苏城摸着下巴想了想,道:“咱们一千多号人,每人30斤的话……”
“打住,打住。”陈良吓坏了,眼睛发直道:“我的天爷!苏厂长,这才过重阳节呢,您就准备年货了。这时节,我到哪里找几万斤猪肉去,还得是好肉,根本不可能。”
“1万斤肉,也才五六十只猪吧。”苏城怀疑的看着他。
“苏厂长啊!五六十只猪啊,您问问油田总部,他们分年货的时候,敢不敢夸这个海口。”陈良摇头道:“现在物资供应是充足了些,但买的人也多了。撒胡椒面似的一摊,谁都别想多拿。再者说,这没节没假的,发30斤猪肉,过年发什么。”
“咱们工人三班倒,比别的工厂也辛苦多了。”苏城说着点点头,道:“那先这样,我完了打电话问问。”
陈良只当苏城有心,但也没太在意他的话。如今,市场上3块钱一斤的猪肉要票,不要票的黑市肉则需4块,一进一出,1万斤就差1万元。那些能拿到条子的“官倒”们,又怎会放着1万块钱不要做好人。
(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大肥猪
家庭安装电话的风潮,尚未从福*建飘至东*营,苏城想打电话,还得从家里找到通讯录,再到办公室里来打。
清晨,苏城往工厂去的路上,就在考虑打给谁。
去年毕业的北大同学,如今也该站稳脚跟了。苏城印象里,似乎有人去了物资局和铁道部,这两个地方,都是能走正规渠道,批来大宗物资的。相比之下,屠宰场、畜牧局最多小打小闹几百斤,只够个人消费。
除此之外,像是王廷所在的公安部,刘建国所在的国务院办公厅,歪着脖子叼几十只猪也应该没问题。
苏城暗想:如果一个电话搞不定的话,就提着茅台去首都拜山,或者干脆派车去外地拉猪吧。虽然贵了一点,但生产任务毕竟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年月,也请不到熟练工人,招新反而要浪费高级工的时间,极不划算。
“猪肉、牛肉、蔬菜、水果,还有植物油。”将车停好,苏城一样样的掰着指头。如今的世道,加薪只是让大家工作更上心,加班无怨言而已。要体现荣誉感和“合资厂”的优越性,非得发东西不可。
就像是21世纪的国企,想留人就盖房,加薪奖金都是浮云。
“苏厂长。”一只锃亮的光头,挡住了苏城的视线。这位大约老早就等在了厂门口,人都冷的蜷了起来,还笑呵呵的自我介绍:“我是嘉宝螺杆厂的田嘉宝,是咱们大华实业的供货商。”
“那个供货团的团长,对吧。”两手相握,光头的手掌是纯凉的,像是早晨的石头一样。苏城连忙拉着他道:“我们到里面说话吧,怪冷的,怎么大早就来了。不会出事了吧?”
“没出事,没出事。”田嘉宝有点不好意思的笑道:“我是怕被人抢先了。”
“抢先……”
田嘉宝没解释,嘿嘿的摸着光头,边走边问道:“苏厂长,我听说,你们想采购一批猪肉?”
“你有肉?”苏城暗道,这位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
“我有肉。”田嘉宝觉得这话怪的,转头道:“我们厂以前是高*密县的零件厂,前两年被我承包后,专门做油井用的螺杆、加重杆、油嘴、卡箍什么的。不过,县里对我们很支持,您知道,高*密县是咱们省的生猪大县,多的不敢说,10头大肥猪,没问题。”
“那感情好,一定是要大肥猪。”苏城大喜,又加了一句:“价钱由你们开。”
“什么价钱不价钱的,就按市场价。”田嘉宝伸出一只手,道:“您放心,绝对是一掌插不到瘦肉。给大华实业送猪肉,我们全厂全县都愿意。”
正说话间,又有个大背头露出了脑门,见到苏城,乐道:“可等到苏厂长了,唉,听说您要猪肉?”
苏城眨眨眼,答:“是。”
大背头一拍大腿,笑道:“那就好,我昨天刚弄到12头大肥猪,回头就给您送来。”
田嘉宝一下子瞪了眼,说:“赵杆子,不是说好10头的?”
大背头拧过脖子,说:“我有手段,又弄到2头,你怎的?”
不待苏城询问,又有人接二连三的跑过来,都是送肥猪肉的。多则一二十头,少则一两头,粗粗一算,竟是百头都有了。
这下子,苏城彻底不明白了。
还是田嘉宝解释道:“其实,我们就是想感谢一下大华实业。要不是咱大华起来了,像我们这些承包厂子的人,都过不好。这一次,我是听说大华实业又揽到了大单,所以特地赶过来的。”
一群人眼巴巴的望着苏城。
还有人道:“承包工厂其实苦的很,又担心政策要变,又担心付不出工人薪水,还担心材料涨价,产品积压……”
苏城明白过来,问:“你们要是想确认接下来的配件生产,这我可以保证,只会多,不会少。”
他想想又道:“这一次,我们总共签到3万套抗偏磨的订单,后续签约还在进行中,大家不用担心没活干。”
“真的!”田嘉宝习惯性的说了一句,并不用苏城回答,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转头,田嘉宝又赧然笑道:“我们可不是送礼,我们就是纯粹的感谢大华实业。”
苏城拱手笑道:“那自然。不过,也不能让大家吃亏,我们就按市场价走。每斤4块钱,好不好。”
田嘉宝等人谦虚,苏城只是不允。人家弄来肥猪肉就很帮忙了,每斤少给一元,却要少掉好几万元。
闻讯而来的干部工人一个劲的拍手叫好,陈良走到苏城跟前,佩服的道:“苏厂长,您比我适合当工会主席。”
苏城半真半假的笑道:“我不懂车间工作,只能做个后勤部长。”
陈良哈哈大笑,道:“苏厂长说笑话呢,您不懂车间,谁敢说自己懂。”
苏城也不解释。他其实真的不懂车间工作,大学时期的金工实习,只能说是了解而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