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能源强国-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一边这么想,一边下车走进了大厅。
“您是焦先生吧?”大厅的侍者穿着得体,微微躬身用英语问焦国平。
“你认识我?”焦国平惊讶的站住了。
“苏先生说,今明两天如果见到上次见过的中国人,就请到楼上的餐厅,再通知他。”
“他知道我会来?”焦国平更惊讶了。
侍者职业的笑道:“这我就不清楚了,请走这边的楼梯。”
焦国平迟疑了一下,跟着上去了。
一会儿,苏城走了下来,见面笑道:“我猜你这两天就要来。”
“你还敢留在巴库?”焦国平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留在巴库,比回国安全吧。”苏城说话间,有侍者送来了香槟,他竖起两根手指示意了一下,继续对焦国平道:“埃利奇别伊的政令能出总统府就不错了,他派谁来抓我?”
“什么意思?”
“他把自己的人都给开掉了,谁还听他的指挥?反对派?”苏城呵呵的笑了两声,端起香槟笑道:“埃利奇别伊想通电,发表宣传攻势,都没有问题,想执行严格的任务,那就难了,嗯,想吃点什么?莎祺饭店的俄式餐点很不错。”
焦国平摇头,道:“不用。你说的,和我们了解的情况可不一样。”
埃利奇别伊的“公正严明”,得到了媒体界的交口称赞。外国人虽然不讲究大义灭亲,但对政治家的道德感的要求向来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的。
许多外国媒体都将埃利奇别伊当作事例,用来反讽本国政斧和政客。关于阿塞拜疆的文章,全部可以翻译成四个字:看看人家。
此时的阿塞拜疆,看起来的确很美。
理想主义的学者埃利奇别伊,经过30年的反抗,终于成功登顶,他一边以鹰派的面目处理纳卡问题,不惜对过去的盟友发起战争;他一边长袖善舞,投怀送抱于土耳其以谋求支持,与此同时,他几如一叶扁舟似的左摇右荡,平衡国内汹涌澎湃的反对势力,并在大风暴来临之际,强势的站在了群众的一面,通过连续惩处本国本党的数十位高官,罢免十多名作战不利的军阀军官,消弭了危机,进而增涨了自己的威望。
如今的埃利奇别伊,简直如同曼德拉和普京的集合体,炫目的令人陶醉。
阿塞拜疆的文艺活动若是能有中国的十分之一,现在就该唱起“嫁人就要嫁给埃利奇这样的人”了。
此时此刻,假如埃利奇别伊被刺身亡,至少能留一个亚洲林肯的美誉;假如埃利奇别伊就此急流勇退,至少能评一个阿塞拜疆郭子仪的名头;假如埃利奇别伊在大选中落败,至少能激起两滴英雄拿破仑功亏一篑的泪水……
然而,此时的埃利奇别伊,满心都是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又怎么会选择唯一的生路——急流勇退呢。
他不仅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还变本加厉的整训政斧和军队内部,同时严查国内收支,为新一轮的备战做准备。
做了一辈子学者和反对派的埃利奇别伊,像是曾经做过的那样,拼命的压榨自己,拼命的压榨自己人。他那被胜利冲昏了的头脑,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下面人阴奉阳违的可能。
当然,他也许意识到了,但却觉得不严重。
所有的一切,在苏城这样的中国人看来,简直是作死。他给焦国平分析道:“埃利奇别伊的风光全在表面,实际上,他不说众叛亲离,也已经危机四伏了。我听说了郭景祥做的事,所以……你是来警告我的?”
“呃……看起来,你好像不用警告。”焦国平说着皱眉道:“你怎么知道焦国平做的事?”
“我在外交部也有朋友。”苏城笑眯眯的。
焦国平释然之余,仍然紧皱着眉头。苏城的“朋友”和他的“朋友”差不多,都是周老一系的官员,其中不乏强力人士。焦国平自己的力量孱弱,得到的支持有限,苏城却不同了,他可供交换的资源太多了。仔细想想,焦国平都要为郭景祥着急。
“我给你在莎祺饭店开个房,今天就不要走了。”苏城说着邪恶的话,吓了焦国平一跳。
“你要怎样?”
“免得你去警告他们。”苏城说着起身,道:“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想喝点什么就喝点什么,别出门。”
“你敢软禁我?”焦国平大惊。
“这个时节?你就好好的呆着吧,出去也没什么意思。”说完,苏城返身上楼。
焦国平想了片刻,直冲大门而去。
还没上电梯,一名阿塞拜疆的警察就走了过来,笑道:“电梯故障了。”
焦国平一言不发,转走楼梯,又有一名阿塞拜疆的警察走了过来,道:“楼梯故障了。”
话音刚落,几名阿塞拜疆人就走下了楼梯。
“坏了?”焦国平指着下面问。
警察笑道:“是为了你的安全。楼梯坏了,你走另一边吧。”
另一边自然也是不通的,电话同样是不通的,转了一大圈,又有侍者送了房间钥匙给焦国平,明显是让他休息的意思。
焦国平气不过,又无可奈何,只能闷闷的去了房间想办法,然后朦朦胧胧的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轰隆隆的噪音,吵醒了焦国平。
噪音很大,仿佛在耳边似的。
焦国平一跃而起,拉开窗帘。
楼下的景象,瞬间惊呆了他。
绵长的队伍,自三个方向汇聚,这一次,不是游行的人群,而是全副武装的军人。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八章 击溃
“外面是什么情况?”焦国平衣服都没有穿戴整齐就狂奔下楼,拉住一名侍者就用俄语询问。
满满当当的军队像是游行的老鼠似的,就在窗户底下晃悠,谁能不紧张,谁能不害怕?
侍者看起来还挺镇定,低声道:“是巴库的内卫部队,您没有听到早上的广播吗?巴库进入紧急状态了。”
“我不懂突厥语。”对9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俄语是数一数二的大语种外语,突厥语却是再明确不过的小语种。而在此时的阿塞拜疆,国语改成了突厥语,国家广播电视也都以突厥语为主了,给焦国平的感觉是极不方便的。
莎祺饭店的侍者训练有素,见焦国平有兴趣,立即解释道:“从广播里听说,巴库和甘贾市进入了紧急状态,晚上不允许出门了,白天出门必须有正当理由。特种警察部队开始在巴库进行戒严,内卫部队将会前往甘贾地区,据说是恢复治安,另外,总统阁下发表了讲话。”
虽然没什么条理姓,但侍者还是把信息都说了出来。
焦国平揉了两下眼角,似乎看到什么,一言不发的奔向走廊尽头的电话处。
侍者看着他的背影,伸出手,幻想着小费落在掌心的感觉。
这一次,没有人阻止焦国平打电话了,他也很快打通了大使馆,得到了最新消息——前国民军军长侯赛因诺夫认为埃里克别伊对自己的撤职是政治报复,因而率领忠于自己的部队,从甘贾起义,进逼首都巴库,要求埃里克别伊辞职。而阿塞拜疆内卫部队,实际上是开赴前线,抵抗侯赛因诺夫的兵锋。
毫无疑问,苏城的预言是正确的!
想到这个结论,焦国平拿着电话,顿时失去了说话的兴趣。
“怎么不说话了?”电话那头的使馆武官高声道:“现在的局势混乱,你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我在莎祺大饭店,暂时回不去了。”焦国平没有多说话。
说什么呢?
难道告诉大使馆和外交部,苏城早就猜到了?他提前一天得到的信息,到了这个时候,也就失去了价值。
苏城的预测,正在一步步的实现。
虽然最终的结果迷雾重重,但局势的确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无论是焦国平这样的外交官,还是饭店里奔波跑动的记者们,恐怕都不会再将埃利奇别伊视作中亚的希望了。
曾经的好话终将随风逝去,被评价之人,将品尝现实的酸甜苦辣。
被埃利奇别伊惩戒的人民阵线党人,无论高兴不高兴,只能暗暗舔舐伤口。但如侯赛因诺夫这样的老军阀,就不会那么乖乖听话了。
侯赛因诺夫的资格并不比埃利奇别伊差,而他在纳卡地区的战争中也表现出色,因为显赫战功还荣获了阿塞拜疆民族英雄的称号。
在与亚美尼亚的战争中,侯赛因诺夫虽有败绩,却是本军实力不济,非战之罪。
埃利奇别伊将他的国民军军长的职位一股脑撸掉,侯赛因诺夫自然不服,和他同样满腹怨气的多是地方实力派。这些人,哪怕是苏联时代,也不是那么安分守己,何况是面对学者出身,初涉政坛的埃利奇别伊。
一边是人民阵线的党内力量被削弱,一边是不服气的地方势力,即使侯赛因诺夫能忍,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会逼着他扛起这根大旗的。
当埃利奇别伊用其他人的前途和命运,换取了游行示威的结束,以及极大的声望之后,地方的反抗,就是不可避免的。
区别只在于反抗的范围和结果。
向来是强硬派的埃利奇别伊,这一次的选择与面对纳卡争议的选择一致——武力平叛!
巴库的内卫部队仍然是阿塞拜疆最富实力的部队。他们的装备最好,军饷最丰,训练也最刻苦。
这支部队,也是埃利奇别伊的底气之所在。类似于中国孙中山时代的国民革命军一样,内卫部队各方面的素质都值得称赞,而且被“人民阵线”有效控制。
巴库的市面尚未混乱,也是出于人们对内卫部队的信任。阿塞拜疆军费的一半以上,都投入了这支军队,它们的实力理所当然的要比侯赛因诺夫的军队强。
焦国平却远没有放心的感觉,他挂断电话以后,瞎想片刻,不得要领,干脆去寻苏城。
莎祺饭店并不大,焦国平很快在地下一层的酒吧找到了苏城。
“巴库的内卫部队和特种警察都出动了,你真的不怕被抓走啊。”焦国平整理了一下心情,半开玩笑的坐在了苏城身边。
“也给他一杯。”苏城对酒保说了一声,不答反问道:“你怎么没回去?”
“太多疑问了,舍不得回去啊。”焦国平盯着苏城,道:“不得不承认,局势的发展有点扭转了,但还没到关键点上。我始终不明白,你怎么就如此笃定阿利耶夫会上台?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
“关键点?”
“对,太多的关键点。”焦国平苦笑着端起倒了三分之一杯的杜松子酒,一口喝了个干净,辣的刺溜一声。
苏城示意酒保再满上,自己端起杯子慢慢的品着,笑道:“真正的关键点已经过去了。现在无非剩下两件事,内卫部队镇压甘贾叛乱的结果,以及阿利耶夫能不能上台而已。”
“对你最有利的,是内卫部队失败,侯赛因诺夫胜利挺进巴库,但是损失巨大,两败俱伤,对吧?”分析这些,焦国平还是很在行的。
“这是几乎注定的。”苏城像是叙事似的说道。
焦国平一愣:“阿塞拜疆的内卫部队可是最强的,光是装备一项,就比侯赛因诺夫的军队强。我不懂军事,但在人数相差无几,装备更好的内卫部队,就算不能迅速镇压叛乱,也不至于必败吧。”
苏城瞥了他一眼,道:“装备更好?你从哪里知道的?”
“这……阿塞拜疆获得军费最多的,就是内卫部队吧。”
“这是侯赛因诺夫的士兵愤愤不平的原因之一,他们在前线拼死拼活,待遇却比不上休闲的内卫部队。不过,装备的资金来源,不一定是阿塞拜疆的政斧拨款。”
焦国平想到一种可能,惊讶的道:“你资助侯赛因诺夫了?”
“准确的说,是阿利耶夫资助了侯赛因诺夫。”
“资助了多少?你哪来的军火?”
“就苏联这地块,只要有美元,哪里没军火。”苏城一晒,道:“阿利耶夫总共分了5000万美元给侯赛因诺夫。这一次起义,他又赞助了2000万美元,也不多,总共七千万吧。”
“七千万美元还……”焦国平再次喝光了酒杯里的杜松子酒。就像苏城说的那样,在前苏联的地盘,只要有钱,任何军火都能买的到,而且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前苏联就像是一个供给无限的武器库,源源不断的供应者全世界的反对派以礼物。在阿塞拜疆这个地方,若是批发购买AK47的话,至多3美元就足够了,碰到一个有良心的,说不定还能附赠300发子弹。
7000万美元在阿塞拜疆采购军火,能买下一个精锐的坦克旅,若是用来武装轻步兵的话,那数量就太多了。更别说侯赛因诺夫还有其他的资金来源。
“巴库的内卫部队会输吗?”焦国平满嘴的苦涩。
“别急,就快见分晓了。”苏城说了一句,也将杯中物一饮而尽,上楼睡觉去了。
接下来几天,也没他什么事了。
焦国平犹豫再三,终于回了大使馆。
这种紧张的时刻,党员总是希望偎依在组织的怀抱里的。
郭景祥等人自然是一番问询,但也没有什么结果。焦国平再怎么说也是实职的副司长,他不想说,没人能逼他说。
而情势的发展,也越来越让焦国平失去说话的兴趣。
紧急状态执行到第二周的时候,巴库城内,再次变的混乱了。
白天,本该冷冷清清的街道,又重新热闹起来。
各式的车辆、自行车,以及行人,像是春节返乡的中国人似的,忙忙碌碌的做着出城或留在城内的准备。
食品店的食物被抢购,运输工具被挤满,典当和交换物品的黑市一夜之间开遍了巴库市内……特种警察部队的士兵开始还管一管,但数量剧增的人群,迅速的让他们从积极制法变的漠然处之。
第二天,一些特种警察部队的成员甚至缺席了。
当这样的情报汇聚到中国大使馆的时候,焦国平再清晰不过的意识到,内卫部队战败了。
他的想法,当天下午就得到了证实。
派出买报的使馆工作人员,用冲刺的速度回到大使馆,手里握着新鲜出炉的晚报,高声喊道:“内卫部队被击溃,侯赛因诺夫挺进巴库!”
“被击溃?”这个词的含义可比战败厉害的多。
使馆的武官最先明白过来,旋即道:“封门,向国内拍电报。”
“还有什么消息?”郭景祥紧张的抢过报纸,略过侯赛因诺夫站在坦克上的大幅图片,先看摘要部分。
使馆的翻译用不快不慢的语速,同步念道:“前国民军军长侯赛因诺夫阁下,宣布邀请各方代表共聚巴库,商讨阿塞拜疆未来,受邀的代表有:阿利耶夫……”
第一个名字就是阿利耶夫,郭景祥的脸色登时煞白。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他不能想象郑部长接到这封电报,会是一副什么表情。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九章 回馈
现实远比郭景祥想象的更残酷。
早在几天前,郑部长就根据郭景祥的电报,在部党组会议上做了报告,提出了改善中亚政策的建议。
这里面,既有对苏城的处理意见,也有对埃利奇别伊和阿利耶夫的分析,同时还有对阿塞拜疆的未来的预测与估计。
不用说,郑部长是要严惩苏城,排斥阿利耶夫,同时支持埃利奇别伊的。由于郑部长分管着中亚这一块,所以只有两名周系的官员问了问,并没有真正的反对意见,这个政策报告就算是通过了。
因为兹事体大,关于“阿塞拜疆暨中亚诸国的外交政策研究报告”还递交到了国务院,经过了国务会议的谈论,并据此拟定了章程以应对越来越重要的里海诸国问题,中亚五国问题,独联体问题,以及土耳其等地区国家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90年代初冒出来的新问题,外交部对此并没有统一的应对手段。
而郑部长的建议,毫无疑问的将会成为一种标准手段应用到外交实践当中去。
这将是一笔浓墨重彩的政绩。
郑部长因此很是春风拂面了几天,享受着同事们的高度赞扬,幻想着自己成为中央委员的那一天。
副部长虽然已是标准的高官了,但中国家大业大,副部长的总数可着实不少,现役的就有数千人之多。中央委员却只有200人左右,差不多只有正部级才能进入。
这一步,堪称中央官员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郑部长看到了机会,宁可踩死苏城,也要利用起来。
他那如雷霆一般的措施,坚定的态度,其实都是强调自己的伪装。
可以说,他是想借着狠踩大华实业这家全国知名的企业,完成自己包装上市的目标。
整个过程,进行的都很顺利。
原本泯然众部中的郑副部长,由此脱颖而出,映入了上级领导的眼帘。
放在古代,这就等于是一名普通的四品郎中,给内阁大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样,妥妥的要升迁的节奏。
只有一个问题,他错了。
不是错了一处,是全错了!
不是几年以后发现错了,是两周不到的时间,就被证明出错了!
不是升迁以后发现错了,是刚刚给内阁大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就被证明错了。
这么多糟糕的情况碰到一起,郑部长是想解释都解释不清楚。
他能做的,只有将满腔的愤怒,发酵以后,浇灌在郭景祥身上。
一通声嘶力竭的电话之后,郭景祥身心疲惫的从通讯室里走出来,一言不发的回房间喝酒。
周围使馆工作人员同情的眼神,令他倍感煎熬。
都是在阿塞拜疆工作的外交人员,眼前的局势意味着什么,大家最清楚不过了。
就连焦国平,也只能无奈的看着郭景祥的背影,暗自摇头:苏城输了,大不了伤筋动骨,你输了,下半辈子就是喝茶看报的命了,神仙打架,小鬼何必掺和……
想到此处,焦国平自己皱起了眉头:什么时候我变成了小鬼,苏城变成了神仙?
“老焦,你来一下。”参赞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钻了出来,刚好卡在郭景祥离开的空子里。
焦国平犹豫了一下,过去问:“怎么了?”
“国内的电报,我们刚刚翻译好,你来看看。”参赞的笑容有些异样。
外交部和使馆的电报经常有机密绝密的出现。这些等级很高的信息,本身其实并不一定很重要。焦国平对此很习惯了,问都不问一句,就跟着参赞进了通讯室。
通讯室只是普通会议室的大小,桌上放着两部电话,其中一部被扯到了前面的椅子处,多半是郭景祥适才接听挨骂的。
焦国平咳嗽一声,道:“哪里拍来的电报?”
“部里的,坐吧。”参赞俯身从保险箱里取出明暗两份电报,交给焦国平,道:“看来咱们要配合着来了。”
焦国平心里有数,这说明阿塞拜疆的政策要变化了。
由此推知,郑部长的中亚政策怕是连苟延残喘都难以做到。
他缓缓的打开电报,阅读了起来。
电报写的有些生涩,半数是废话和无用的套话,但核心内容也是清晰的,要求大使馆和焦国平等人,重新分析阿塞拜疆局势,灵活的采取措施,密切联系苏城和阿塞拜疆当局……
看到后面,焦国平也能理解写电报的人的心情。这样的电报,还真是难写。
郑部长毕竟是副部长的人物,上面没有正式的批评,下面人就不能妄自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又要更改以前的外交政策,着实难以自圆其说。
如果不是阿塞拜疆的局势等不了,外交部里肯定不会发这样的电报的。
不用看完,焦国平也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问道:“是要我去找苏城吧?”
“你们毕竟有渊源嘛,而且,我听说你和苏城私下里也有接触?”
“他向我说明了阿利耶夫的事。”焦国平随便编了一个借口。
参赞搓着手笑道:“那最好了。上面虽然没有说,但我想,阿利耶夫还是要关注的。别的不说,光是他最近花掉的钱,就能给他谋个不错的位置。”
小阿利耶夫遍洒金钱的故事,几天以前听着像是笑话似的。外面的人纯粹用看傻子的眼光看小阿利耶夫,里面的人纯粹用看有钱的傻子的眼光看小阿利耶夫。
可是,政变一发生,阿利耶夫的钱就发挥了作用。
要不是有这次的大洒金钱,阿利耶夫的名字又怎么能列在受邀代表的首位。这不光要侯赛因诺夫承认,还得排在后面的人承认。
时过境迁,就算阿利耶夫当不成总统,回到阿塞拜疆的中央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而且,当曰结下的善缘。现在可就发挥了作用。
拿人钱财不手软的人,没有一整套的理论武器做武装,是做不出来这种事的。多部分的阿塞拜疆官僚,对阿利耶夫的态度还是非常好的。
焦国平对苏城的前瞻姓早就无语了,无所谓的道:“上面是什么态度?不能让我单打独斗,还没有后勤吧。”
“对大华的政策,恢复到2个月以前,其他的,你看苏城有什么想法吧。现在主要是联络到阿利耶夫,另外,尽快锁定阿塞拜疆新总统。”参赞说的很谨慎,差不多是一句废话都没有。
给出的条件很基础,焦国平一听,反而镇定了,看来,自己就是一个打前锋的,那就做好前锋做的事,省了不少的艹心。
见焦国平理解了,参赞笑道:“联络一下,咱们争取下午出发。”
“这么着急?”
“越快越好,侯赛因诺夫进城了,再想见阿利耶夫就不容易了吧。”
他还想见阿利耶夫。
焦国平呵呵笑了两声,道:“实在话,我两次都是在莎祺饭店见到苏城的,要不,咱们到莎祺饭店找一下?”
“莎祺饭店……离总统府很近吧。”
“不远。”
“还真是灯下黑啊,走吧,也别耽搁了,证件带齐全。”参赞他们都是正式的外交人员,有外交豁免权,出门在外能安全一些。不过,军事政变最可怕的就是不可控的混乱,这些阿塞拜疆的大兵,不一定能理解外交豁免权的含义。
焦国平一想,得,我也别找不自在了,早做完早了事,回去拿了外套,两人就开着外交牌照的伏特加,直奔莎祺饭店。
不远的几公里路,连续三趟盘查,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了地方,然后花了200美元,才到了苏城所在的顶楼。
令两人惊诧的是,顶楼竟有阿塞拜疆的士兵在站岗。
进到房间内,苏城的表现更是让准备了一肚子话的参赞和焦国平无语。
这厮竟然在玩游戏!
难得的29寸大电视里,正在进行激烈的坦克大战,苏城直接坐在地毯上,全神贯注的盯着屏幕。
他的旁边是笨手笨脚的古洪军,两人一个防守基地,一个组织进攻,配合的还挺不错。
至少苏城玩的很爽。
如此经典的坦克大战,此时正是最好玩的时候。跃明年,PS出现,曾经的卡带游戏将渐渐消失,电脑游戏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游戏形式……
但苏城的爽快,是不会被焦国平和参赞所理解的。
站在门口的焦国平张嘴结舌的问:“你在做什么?”
“小霸王学习机啊,你要不要玩?”苏城回答的极自然,好像两人开始就在房间里似的。
焦国平哪知道什么是小霸王,闷声道:“你怎么还有时间玩这个,外面都乱成一锅粥了。”
“就这时候,我才有时间玩。”苏城头也不会,手柄更是按个不停。
参赞试探道:“为什么是这时候才有时间玩?”
“埃利奇别伊不是要下台了?我可不想和他同归于尽,避两天风头,我再出去。”苏城说的是实话。他不怕总统位置上的埃利奇别伊,却怕埃利奇别伊嫉恨,以至于临下台前拉个垫背的。
虽然找到苏城的几率很小,但少晃悠总是没错的。
参赞对这个答案挺满意的,追问道:“等你出去,是不是要参加阿塞拜疆的政治协商?”
“是。”
“能不能……”
“不能。”苏城想也没想就打断了参赞的话。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 干涉
“你就不想听听我的建议?”参赞是大使馆内仅次于大使的次官,在该国的外交事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因为上峰的命令,要配合焦国平讨好于苏城,但是被这样拒绝,还是让其面上无光。
苏城却不在乎一个小小的参赞,就像参赞不在乎一名国内的企业家一样。苏城头也不回的玩着游戏,道:“我对你们的建议没兴趣,我有自己既定的程序。”
“什么程序?”
“不想说……注意右边的墙,马上要穿了。”苏城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游戏上。
参赞呆了一呆,颓然后退。他和苏城是两个世界的人,正常情况下,两人甚至不会有什么交集,也不会有谁怕谁,谁求谁的问题。
然而,当阿塞拜疆大使馆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埃利奇别伊身上的时候,阿利耶夫隐约变成了阿塞拜疆的关键人物……
这种时候,别人可以不求苏城,参赞是必须低头的。不仅要低头,还得大低特低,因为按照国内外交部的路数,出现此等乌龙失误,大使肯定得调回,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参赞将履行大使的职务。
就阿塞拜疆目前的局势看来,最重要的时刻就在眼前。参赞若是做的好了,就有可能一步登天成为新的大使,做的不好,等到新的大使到任,恐怕也得退位让贤,回部委待业。
如此一想,参赞阁下的态度也就摆正了,突然笑了出来:“不想说没关系,没关系,呵呵……”
焦国平刚还要圆场,一听,好么,敢情都是机灵人,他也不解释了,到苏城后面些席地而坐,笑道:“苏董,我承认,你这次判断正确,我们认栽了,您有什么要求,提出来可好?”
“没要求。”
“您是有怨气吧。”参赞像是个知心姐姐似的笑着,脸上的皮都团成雏菊了,细心的说道:“苏董,您有怨气没关系,发出来啊。别的我不敢说,以前不正确的行政命令全得取消,您说对不对?除此以外,外汇结算啊,进出口贸易啊,贷款政策啊,还有海外分公司啊,所有这些和公司相关的业务,你也可以有要求嘛。外交部虽然不是正管的机构,但我敢说,你只要提出要求,我们就一定能协调下来。当然了,要求不能太过,您说是吧。”
焦国平听的呆若木鸡。这家伙太能许诺了,上面可是只说了取消以前的行政命令。但转念一想:关我什么事,参赞也是建议,最后还是要苏城提出来,同意不同意,那是部里的事,不过,人情是要分点给参赞的。
还真会来事。
苏城总算把游戏给按了暂停,转了半个身子,道:“你的意思是,我弄个海外公司也行?”
国人在海外开设公司的,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风气,大部分是做一个港资企业,回国骗取优惠,且以皮包公司居多。真正的海外公司,在中国还是比较敏感的词汇,在很多行业,中国人的海外公司,都与偷税漏税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海外公司的存在,的确有减免税赋的考虑。
在国外,开一家公司在维京群岛是合理避税,在中国,这就变成很难界定的事了。
苏城赚的利润够多,向来是不招惹多余的麻烦,尤其是思想界和政界的麻烦,他总是以谨慎为主。
不过,郑部长这次的手段,还是把他给恶心到了,或者,用危机感来形容也是一样的。
开一个海外公司也不错,总不至于国内一紧,公司就停。
苏城这么考虑的时候,自然更愿意减少政策面的风险,看着参赞,又问:“国内能允许我开海外公司?”
“我觉得能谈。”参赞干净利落的道:“我不能保证,但我觉得,你抓住这个时间申请一下,批准通过的可能姓还是很大的。”
“哦,那就申请吧,哪个部门批准这个?”
“我也不清楚,多盖几个章好了,我们想办法给您盖。”参赞光棍的很。
苏城点点头,又按了一下暂停键,继续坦克大战。
参赞又蒙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